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延安黄土沟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34
1
作者 陈怡平 骆世明 +3 位作者 李凤民 林文雄 杨正礼 王凯博 《地球环境学报》 2015年第5期265-269,共5页
黄土高原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源地,该区总面积大约64万平方公里,养育了约1亿人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了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草)工程取得的成效,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发展现代农业,2013年... 黄土高原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源地,该区总面积大约64万平方公里,养育了约1亿人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了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草)工程取得的成效,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发展现代农业,2013年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批准在延安市实施治沟造地重大工程,总规模50.67万亩,总投资51.72亿元。2015年,全市累计完成治沟造地面积21万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目前仍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建议坚持造田不毁林的原则,增加造地成本投入,建设高质量农田,科学管理提高效益,科学评估、稳妥推广,以促进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退耕还林 治沟造地 生态农业
下载PDF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评价分析研究——以吴起县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石建华 喻理飞 孙保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2-336,共5页
退耕还林地生态系统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一种,其生态健康状况代表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效果,代表其生态服务功能和资源自我更新的能力。基于退耕还林生态效益和森林健康两方面构建的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评价体系,以吴起县为例,对陕北地区退... 退耕还林地生态系统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一种,其生态健康状况代表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效果,代表其生态服务功能和资源自我更新的能力。基于退耕还林生态效益和森林健康两方面构建的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评价体系,以吴起县为例,对陕北地区退耕还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提出该区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为其他地区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起县 退耕还林 生态健康 评价分析
下载PDF
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监测体系区划布局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兵 牛香 郭珂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2年第1期57-72,共16页
【目的】构建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监测体系,以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建设成效,巩固已有成果,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从而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法】以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区域为研究对象,构建包括气候(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植被类型... 【目的】构建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监测体系,以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建设成效,巩固已有成果,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从而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法】以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区域为研究对象,构建包括气候(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植被类型和典型生态区等驱动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功能分异的关键因素的生态监测区划指标体系,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合并标准指数法,获取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功能监测区划;同时,依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规模、已建站的空间分布、典型生态区和监测站布局密度,统筹布局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站。【结果】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功能监测区划共包括77个生态功能监测单元区,位于或部分位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区、全国生态脆弱区、国家生态屏障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占比分别为88.31%、70.13%、67.53%、89.61%;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功能监测网络共布局99个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站(兼容型一级站20个,兼容型二级站31个;专业型一级站18个,专业型二级站30个),其中位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区83个、全国生态脆弱区79个、国家生态屏障区41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58个,监测可覆盖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区、全国生态脆弱区、国家生态屏障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类型占比分别为66.70%、100%、100%、76%。【结论】提出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监测体系包括生态监测区划和监测网络布局两方面,不仅可以满足退耕还林工程的监测需求,还可以有效监测典型生态区的保护和修复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生态监测区划 GIS 典型生态区 监测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