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TA修复犬牙髓室底穿孔的组织学评价 被引量:19
1
作者 朱亚琴 夏文薇 夏列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 用MTA、Dycal、GIC即时修复不同大小髓室底穿孔,从组织学角度评价三种材料对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硬组织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3条成年杂种犬的42颗后牙,用随机法先将一侧牙分为小穿孔组,另一侧牙分为大穿孔组;每侧再分为三个亚组,... 目的 用MTA、Dycal、GIC即时修复不同大小髓室底穿孔,从组织学角度评价三种材料对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硬组织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3条成年杂种犬的42颗后牙,用随机法先将一侧牙分为小穿孔组,另一侧牙分为大穿孔组;每侧再分为三个亚组,分别用MTA、Dycal、GIC修复。4个月后处死动物,标本经处理,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材料下方牙周组织的炎症细胞及其程度、上皮增生以及硬组织形成情况。结果MTA组的14例中5例无炎症反应,其余9例仅有轻度至中度的炎症反应,4例有牙骨质形成,周围可见成牙骨质细胞;Dycal组材料下方均引起牙周组织中度或重度的炎症反应,2例小穿孔处有不规则的钙化物沉积,同时伴有大量炎症细胞,上皮增生多见(6/14);GIC组除1例大穿孔标本有少量散在的炎症细胞及纤维组织包绕,其余标本均可见中度或重度的炎症反应,有的伴有上皮增生(4/14)。上皮增生与穿孔大小有一定关系。结论MTA用于即时修复犬牙髓室底穿孔,能诱导硬组织形成,对组织的刺激小,效果优于GIC和Dy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A 牙髓室底穿孔 组织学 光学显微镜 牙周组织 炎症细胞 修复材料
下载PDF
无机三氧化复合物修补髓室底和根管穿孔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文昊 王世明 张成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目的:评价MTA用于髓室底和根管穿孔修补的临床价值。方法:髓室底穿孔12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MTA和IRM(对照组)修补,进行根管治疗,术后3、6、12个月复查,拍平行投照X线片,双盲法评价穿孔处根周组织的变化。用χ2检验比较2组治疗效果。... 目的:评价MTA用于髓室底和根管穿孔修补的临床价值。方法:髓室底穿孔12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MTA和IRM(对照组)修补,进行根管治疗,术后3、6、12个月复查,拍平行投照X线片,双盲法评价穿孔处根周组织的变化。用χ2检验比较2组治疗效果。根管穿孔9例:用MTA修补并完成根管治疗。复查时间和方法同前。纵向观察MTA修补根管穿孔的效果。结果:MTA组和IRM组治疗髓室底穿孔的有效率12个月时分别为80%和75%,两者间无明显差异(P=0.722)。MTA修补根管穿孔的病例治疗均有效。结论:MTA治疗髓室底和根管穿孔时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可提高穿孔牙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室底穿孔 根管穿孔 无机三氧化复合物
下载PDF
氢氧化钙和MTA修复比格犬髓室底穿孔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侯惠敏 侯本祥 +1 位作者 卫书盛 葛丽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45-449,471,共6页
目的:从组织病理学角度评价氢氧化钙和MTA修复比格犬髓室底穿孔的效果。方法:3只成年比格犬,36个前磨牙以象限为单位随机分配到氢氧化钙组和MTA组,分别以2种材料修复髓室底人工穿孔;12个磨牙设为阳性对照,以聚氯乙烯膜覆盖人工穿孔;12... 目的:从组织病理学角度评价氢氧化钙和MTA修复比格犬髓室底穿孔的效果。方法:3只成年比格犬,36个前磨牙以象限为单位随机分配到氢氧化钙组和MTA组,分别以2种材料修复髓室底人工穿孔;12个磨牙设为阳性对照,以聚氯乙烯膜覆盖人工穿孔;12个磨牙设为阴性对照,不穿孔。术后1、4、12周制作组织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术后1周,氢氧化钙组、MTA组及阳性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术后4周,氢氧化钙组6例在穿孔下方有纤维组织形成,伴轻至中度炎症反应;MTA组3例有牙骨质形成,2例新骨形成,无或轻度炎症反应;阳性对照组4例有骨吸收伴中度炎症反应。术后12周,氢氧化钙组2例上皮增生伴中度炎症反应、3例纤维组织修复、1例新骨形成;MTA组2例上皮增生伴中度炎症反应、2例有牙骨质形成,4例有新骨形成;阳性对照组4例上皮增生伴重度炎症反应。结论:MTA能诱导比格犬髓室底穿孔处牙骨质、牙槽骨的再生,效果优于氢氧化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室底穿孔 氢氧化钙 MTA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磷酸钙骨水泥修复髓室底穿孔渗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辉 王建华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 研究磷酸钙骨水泥 (CPC)修复髓室底穿孔的渗漏。方法 在离体牙上采用染料渗入法检测CPC、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 (LGIC)及夹层技术修复髓室底穿孔的渗漏情况。结果 三组穿孔修复体渗漏从小到大依次为 :LGIC组、夹层技术组、CPC... 目的 研究磷酸钙骨水泥 (CPC)修复髓室底穿孔的渗漏。方法 在离体牙上采用染料渗入法检测CPC、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 (LGIC)及夹层技术修复髓室底穿孔的渗漏情况。结果 三组穿孔修复体渗漏从小到大依次为 :LGIC组、夹层技术组、CPC组 ,三组渗漏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PC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其密封性与LGIC相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治疗 髓室底穿孔 磷酸钙骨水泥 渗漏 CPC
原文传递
两种材料修复比格犬髓室底穿孔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侯惠敏 侯本祥 卫书盛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评价MTA和光固化氢氧化钙修复比格犬牙齿髓室底穿孔的效果。方法 3只成年比格犬的36颗前磨牙根管治疗后做髓室底穿孔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MTA和光固化氢氧化钙修复穿孔。另外24颗磨牙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组,阳... 目的评价MTA和光固化氢氧化钙修复比格犬牙齿髓室底穿孔的效果。方法 3只成年比格犬的36颗前磨牙根管治疗后做髓室底穿孔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MTA和光固化氢氧化钙修复穿孔。另外24颗磨牙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做髓室底穿孔模型后以聚氯乙烯膜覆盖穿孔,阴性对照组不穿孔。分别于术后1、4、12周进行牙周检查及X线影像学评价。结果术后1周,各组牙周及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术后4周,两实验组各12例牙周未见异常,各6例牙周破坏,所有样本不同程度骨质破坏;阳性对照组12例牙周破坏伴重度骨质破坏。术后12周,两实验组各12例牙周未见异常,MTA组3例、氢氧化钙组6例无骨破坏,MTA组9例、氢氧化钙组6例骨破坏减轻;两组各6例牙周及骨破坏加重。阳性对照组牙周及骨破坏加重。阴性对照组始终未见异常。两实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A和光固化氢氧化钙修复比格犬牙齿髓室底穿孔的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室底穿孔 MTA 氢氧化钙 比格犬
下载PDF
复方五倍子作为髓室底穿孔屏障材料的微渗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文亮 唐荣银 张莹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五倍子用作髓室底穿孔屏障材料对封闭性的影响。方法:在55个离体牙上制造髓室底穿孔模型后,分别用银汞合金(A组)、复合树脂(R组)、复方五倍子作屏障银汞合金修复(AM组)、复方五倍子作屏障复合树脂修复(RM组)及MTA(MTA组)修... 目的:探讨复方五倍子用作髓室底穿孔屏障材料对封闭性的影响。方法:在55个离体牙上制造髓室底穿孔模型后,分别用银汞合金(A组)、复合树脂(R组)、复方五倍子作屏障银汞合金修复(AM组)、复方五倍子作屏障复合树脂修复(RM组)及MTA(MTA组)修复,通过染料渗漏法测定各组渗漏情况。结果:阳性对照组(PC)为完全渗漏,阴性对照组(NC)无染料渗入。所有实验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渗漏。微渗漏值由大到小依次为:A组、R组、AM组、MTA组、RM组,各组间两两比较,除AM组和R组、AM组和MTA组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M组和RM组无超填。结论:复方五倍子作为屏障材料来修补髓室底穿孔可以减轻微渗漏,并能有效防止修复材料的超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室底穿孔 微渗漏 五倍子
下载PDF
屏障材料修复比格犬髓室底穿孔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侯惠敏 侯本祥 +1 位作者 卫书盛 葛丽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69-572,共4页
目的:从组织病理学角度评价胶原基纳米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 composite,NHAC)作为屏障材料修复比格犬髓室底穿孔的效果。方法:3只成年比格犬的36个前磨牙建立髓室底穿孔模型后,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从组织病理学角度评价胶原基纳米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 composite,NHAC)作为屏障材料修复比格犬髓室底穿孔的效果。方法:3只成年比格犬的36个前磨牙建立髓室底穿孔模型后,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先用NHAC形成髓室底屏障,再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LGIC)修复穿孔;对照组直接以LGIC修复穿孔。分别于术后1、4、12周取材并制作组织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术后1周,两组均未见明显改变。术后4周,两组均以轻至中度炎症反应为主,其中实验组可见NHAC部分降解,纤维组织修复或新骨形成;对照组以纤维组织修复多见。术后12周,实验组中有4例可见NHAC大部分降解,并有纤维组织修复或新骨形成,2例上皮增生伴中度炎症反应;对照组中4例为纤维组织修复,2例上皮增生。结论:与LGIC直接修复相比,NHAC作为屏障材料可诱导骨组织形成,修复后炎症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室底穿孔 胶原基纳米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 屏障材料 屏障技术
下载PDF
复方五倍子用作髓室底穿孔内屏障材料的体外抑菌实验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文亮 唐荣银 杨聚才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通过体外抑菌实验检测复方五倍子、白芨对牙周、牙髓感染常见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具核梭杆菌(Fn)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持续抑菌效果,评价其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液体二倍稀释法配制不同浓度的复方五倍子培养基和白芨培养基,将Pg... 目的:通过体外抑菌实验检测复方五倍子、白芨对牙周、牙髓感染常见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具核梭杆菌(Fn)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持续抑菌效果,评价其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液体二倍稀释法配制不同浓度的复方五倍子培养基和白芨培养基,将Pg和Fn接种其上,厌氧培养48 h观察细菌生长,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采集复方五倍子和白芨不同时间点的药物浸出液,配制成培养基,接种细菌,厌氧培养48 h,菌落计数,计算药物的杀菌率。结果:复方五倍子对两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具有相同的MIC,而相同浓度白芨组无抑菌作用;在观察时间内,各实验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持续抑菌作用,其中,复方五倍子组持续抑菌效果最佳,48 h时达到最大,120 h后仍有一定的杀菌作用;白芨组抑菌效果明显低于复方五倍子组。提示相同浓度的复方五倍子抑菌作用优于白芨,其中起主要抑菌作用的成分为五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室底穿孔 五倍子 白芨
原文传递
MTA用于修复不同厚度根分叉穿孔封闭性的体外实验
9
作者 甘宁 邹玲 +1 位作者 尹仕海 杨德琴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90,共2页
目的:在研究离体情况下使用染色萃取法研究MTA修复不同厚度根分叉穿孔的封闭效果。方法:将60颗人恒磨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20颗。每组分别预备其髓底使根分叉剩余厚度分别为3mm,2mm,1mm。3个实验组均人工制备根分叉穿孔,每组中15颗牙使用... 目的:在研究离体情况下使用染色萃取法研究MTA修复不同厚度根分叉穿孔的封闭效果。方法:将60颗人恒磨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20颗。每组分别预备其髓底使根分叉剩余厚度分别为3mm,2mm,1mm。3个实验组均人工制备根分叉穿孔,每组中15颗牙使用MTA修复底穿孔,5颗作为阳性对照。另5颗牙未制备根分叉穿孔作为阴性对照。使用HIDEX酶标仪在550 nm检测96孔板的吸光度评价其渗漏性。结果:3组间染料吸光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有较厚根分叉的渗漏低于较薄根分叉。根分叉最薄的一组(1mm)渗漏最明显。结论:剩余牙本质壁厚度对MTA修复根分叉穿孔的封闭性有影响。在直接使用MTA修复较薄根分叉穿孔(<1mm)时,应充分考虑其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萃取法 根分叉穿孔 微渗漏 矿物三氧化聚合物(MTA)
下载PDF
髓底穿通修复材料密封性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王欣 姜广水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77-79,共3页
选择32颗新近拔除的磨牙,3号球钻由冠方进入造成髓底穿孔,分为4个实验组,分别充以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氢氧化钙糊剂、磷酸锌水门汀及玻璃离子粘固粉,丁氧膏密封牙合面。各牙表面涂指甲油后,浸入1%中性红染液,10天后取出,... 选择32颗新近拔除的磨牙,3号球钻由冠方进入造成髓底穿孔,分为4个实验组,分别充以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氢氧化钙糊剂、磷酸锌水门汀及玻璃离子粘固粉,丁氧膏密封牙合面。各牙表面涂指甲油后,浸入1%中性红染液,10天后取出,测各牙穿孔处染液渗入高度。结果显示:实验组染液渗入高度1组<2组<3组<4组,提示4种材料相比,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用于底穿修复的密封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底穿通 充填材料 密封性 牙髓疾病
下载PDF
MTA内屏障技术用于乳磨牙龋源性髓底穿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晓岚 徐耕耘 +1 位作者 杜跃谦 姚淑萍 《交通医学》 2010年第1期16-18,22,共4页
目的:观察矿物三氧化聚合物(MTA)加药物糊剂、MTA、GIC修补乳磨牙髓室底龋源性穿孔的临床效果,以及穿孔大小对于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73例198颗龋源性髓底穿孔的乳磨牙,按穿孔大小分为两组,每组中随机分3个亚组,分别用MTA加药物糊... 目的:观察矿物三氧化聚合物(MTA)加药物糊剂、MTA、GIC修补乳磨牙髓室底龋源性穿孔的临床效果,以及穿孔大小对于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73例198颗龋源性髓底穿孔的乳磨牙,按穿孔大小分为两组,每组中随机分3个亚组,分别用MTA加药物糊剂(A、D组)、MTA(B、E组)、GIC(C、F组)修补,每牙均行根管治疗+穿孔修补,术后1、6、12、24月复查,并两两比较,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小穿孔组疗效明显优于大穿孔组,至24月复查时疗效区别明显(P<0.01),对于大穿孔直径>2mm,MTA要优于GIC,MTA+药物组优于MTA组。结论:MTA内屏障技术修补乳磨牙髓室底穿孔(直径≤2mm)效果显著,乳磨牙髓室底大穿孔(直径>2mm)则用MTA+药物糊剂修补远期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源性髓室底穿孔 矿物三氧化聚合物 药物糊剂 乳磨牙 内屏障技术
下载PDF
三种材料修复恒牙龋源性髓室底穿孔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晓鹭 林锋 陈宏柏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比较MTA(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Vitapex糊剂和银汞合金用于修复恒牙龋源性髓室底穿孔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由于龋源性导致恒牙髓室底穿孔的病例66例,共66颗牙。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2颗,分别应用MTA、Vitapex糊剂和银汞... 目的比较MTA(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Vitapex糊剂和银汞合金用于修复恒牙龋源性髓室底穿孔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由于龋源性导致恒牙髓室底穿孔的病例66例,共66颗牙。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2颗,分别应用MTA、Vitapex糊剂和银汞合金进行髓室底穿孔修补术。术后随诊观察6个月,根据X线片和临床症状评价疗效。比较统计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平α=0.05。结果MTA组失败1例,有效率为95.45%,Vitapex组失败5例,有效率为77.27%,银汞合金组失败8例,有效率为63.64%。经χ2检验,三个实验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MTA组有效率高于Vitapex糊剂和银汞合金组。结论MTA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能够促进硬组织的形成,封闭性能好,在髓室底穿孔修补中临床效果优于Vitapex糊剂和银汞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A VITAPEX糊剂 银汞合金 髓室底穿孔 修补
下载PDF
血浆基质在牙髓根尖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杨雪超 李文芝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2期81-88,共8页
血浆基质作为一种自体血液离心产物,具有再生修复的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再生修复、皮肤美容等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牙髓再生治疗和根尖手术已成为保存牙髓以及保存患牙的主要方法,生物活性材料的应用至关重... 血浆基质作为一种自体血液离心产物,具有再生修复的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再生修复、皮肤美容等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牙髓再生治疗和根尖手术已成为保存牙髓以及保存患牙的主要方法,生物活性材料的应用至关重要,血浆基质作为一种自体生物活性材料,较易获取,可塑性强,具有天然优势。血浆基质可应用于以下情况:①无法刺激根尖出血的根尖孔未闭合年轻恒牙的牙髓血运重建术;②存在骨缺损的根尖屏障术及大面积穿孔髓室底或根侧壁修补术;③大面积根尖病变,伴或不伴随牙周疾病患牙的根尖手术。因血浆基质为自身血液来源制品,使用方面无明显禁忌。虽然已有系统综述表明,相比传统血凝块,血浆基质作为天然再生支架,可有效促进牙髓根尖周病的再生性修复。然而,由于血浆基质的特性受不同制备方式的影响,其适用范围有所差异。此外,目前尚缺乏血浆基质长期的临床研究结果,且组织学证据较难获取,仍然需要大量的体内外研究进一步探索。本文将对不同血浆基质在牙髓再生、根尖手术中的骨组织再生等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在适应证选择及预后评估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基质 牙髓血运重建术 牙髓再生修复 根尖手术 牙体硬组织修复 根尖诱导成形 髓室底穿孔修补 富血小板血浆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浓缩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