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边际土地产能扩增和生态效益提升的途径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
作者 曹晓风 孙波 +8 位作者 陈化榜 周俭民 宋显伟 刘小京 邓向东 李秀军 赵玉国 张佳宝 李家洋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6-348,共13页
边际土地是指由于土壤障碍限制突出、水热资源约束强、地形条件局限大,导致农业产能和经济效益低下、生态脆弱的土地。我国耕地缺口约7亿亩,而现有11.7亿亩(7 800万公顷)边际土地是我国耕地的战略后备资源,藏粮于边际土地是国家粮食安... 边际土地是指由于土壤障碍限制突出、水热资源约束强、地形条件局限大,导致农业产能和经济效益低下、生态脆弱的土地。我国耕地缺口约7亿亩,而现有11.7亿亩(7 800万公顷)边际土地是我国耕地的战略后备资源,藏粮于边际土地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利用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机制协同提升边际土地产能和生态功能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的新趋势,包括选育适应高强度土壤胁迫的耐逆作物品种,筛选可利用的根际促生菌以提升植物耐逆适生性能,挖掘和强化微生物提升土壤质量和健康的功能。针对我国边际土地产能扩增和生态效益提升问题,需要基于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原则制定总体行动方案;设立边际土地研发专项,以"植物先行、改土为基、水分保障、微生物调控、植物-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集成"为思路,建立全国边际土地资源清单,制定边际土地保护和治理区划;开展边际土地耐逆适生品种选育、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土壤障碍因子消减与土壤生物网络诱导驯化、植物-微生物交互影响4个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聚焦黄河滩地和滨海盐土、东北苏打盐碱土、西北内陆盐碱土、南方低山丘陵红壤、西南紫色土、西北黄绵土,构建不同边际土地类型的生态农场模式。通过建立与完善边际土地生态利用理论与技术体系,促进我国边际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并为适时启动连片分布边际土地的改造和高效利用、实现新增7亿亩中等级耕地储备目标,保障"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推进我国生态脆弱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际土地 产能提升 生态保护 可持续利用 资源清单 土壤障碍 抗逆品种 功能微生物 生态农场模式
原文传递
宜宾产区浓香型白酒酿造生境中细菌的群落结构 被引量:31
2
作者 翟磊 于学健 +4 位作者 冯慧军 张彩文 周立光 邱声强 姚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4,共7页
该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解析宜宾产区浓香型白酒酿造生境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并对窖泥、大曲、酒醅和黄水中的细菌种类和丰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宜宾产区白酒酿造生境的26个样品中共注释到来自于201个属的1493个OTUs,主要分... 该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解析宜宾产区浓香型白酒酿造生境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并对窖泥、大曲、酒醅和黄水中的细菌种类和丰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宜宾产区白酒酿造生境的26个样品中共注释到来自于201个属的1493个OTUs,主要分布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5个属来自于古菌域的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窖泥样品中微生物菌种的多样性最高,主要以古菌、瘤胃球菌和乳酸菌为主;大曲的多样性次之,主要包括未鉴定到属水平的细菌,芽胞杆菌、乳酸菌和高温放线菌等;酒醅和黄水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最低,其主要微生物类群以乳酸菌和瘤胃球菌为主。宜宾产区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呈现出从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到功能微生物主要发挥作用的趋势。该研究为探究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功能微生物,解析白酒酿造机理,提升白酒品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宾产区 浓香型白酒 酿造生境 细菌群落结构 功能微生物
下载PDF
从微生物组到合成功能菌群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炜伟 吴冰 +1 位作者 向梅春 刘杏忠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1-889,共9页
微生物组是指特定微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其组学,自然界中的生物过程几乎都是通过微生物组完成的。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成本降低,微生物组已经成为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继合成生物学之后,基于微生物组的合成功能菌群研究正在兴... 微生物组是指特定微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其组学,自然界中的生物过程几乎都是通过微生物组完成的。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成本降低,微生物组已经成为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继合成生物学之后,基于微生物组的合成功能菌群研究正在兴起,在人类健康、农业、工业和生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微生物组到合成功能菌群的角度系统论述了其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微生物组从理论研究到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功能微生物 合成菌群 生态学 宏组学
原文传递
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对环境因子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房平 李雨娥 +1 位作者 魏东洋 金德才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04-3020,共17页
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动态密切相关。通过深入了解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污水厂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在不同污水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细菌群落主要以变形菌、绿弯菌、放线菌、厚壁... 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动态密切相关。通过深入了解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污水厂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在不同污水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细菌群落主要以变形菌、绿弯菌、放线菌、厚壁菌和拟杆菌为功能菌群;活性污泥中寄居的大多数真菌来自于子囊菌门,还有少量担子菌门;古菌以产甲烷菌为主;而病毒中分布最广的噬菌体和致病性病毒是最主要的关注点。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分析及总结,综述了进水组成、不同处理工艺、参数(理化参数和运行参数)、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环境因子对活性污泥中细菌、真菌、古菌以及病毒群落组成的影响,尽可能全面地介绍污水厂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同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活性污泥中功能微生物的应用及调控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生物处理 微生物群落 环境因子 功能微生物
原文传递
我国主要低产水稻冷浸田土壤微生物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柴娟娟 廖敏 +4 位作者 徐培智 解开治 徐昌绪 刘光荣 杨生茂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7-251,257,共6页
研究我国冷浸田主要分布的7个省份冷浸田土壤样品的微生物特征,通过与当地高产田土壤微生物特征比较发现:我国冷浸田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含量(70.98~356.61mg/kg)总体低于高产田,差异显著(P<0.05);冷浸田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真菌、放... 研究我国冷浸田主要分布的7个省份冷浸田土壤样品的微生物特征,通过与当地高产田土壤微生物特征比较发现:我国冷浸田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含量(70.98~356.61mg/kg)总体低于高产田,差异显著(P<0.05);冷浸田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的平均值分别为高产田土壤的53.93%,43.33%,47.32%,51.98%,44.83%,47.80%。表明我国冷浸田土壤微生物总量偏低且活性弱。但是,可培养的硫化细菌数量(平均16.21×106个/g土)和铁还原菌数量(平均9.28×107个/g土)高于高产田土壤中可培养的硫化细菌数量(平均13×106个/g土)和铁还原菌的数量(平均7.32×107个/g土),说明我国冷浸田土壤中硫化氢和亚铁浓度较高。因此,只要有针对性的改良冷浸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冷浸田土壤肥力将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浸田 基础微生物 功能微生物 硫化细菌 铁还原菌
下载PDF
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对根系酚酸类物质的响应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艳霞 李雨 +3 位作者 李想 江小龙 张恒 石俊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73-1382,共10页
【目的】烟草连作导致化感物质累积,探索化感物质中主要的酚酸类物质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可为克服烟草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将前期分离、鉴定出的烟草根系分泌物中主要酚酸类物质苯甲酸和3-苯丙酸接种... 【目的】烟草连作导致化感物质累积,探索化感物质中主要的酚酸类物质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可为克服烟草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将前期分离、鉴定出的烟草根系分泌物中主要酚酸类物质苯甲酸和3-苯丙酸接种到土壤中,模拟烟草多年连作土壤。试验设4个处理:对照(T0),向土壤中加入等量灭菌去离子水;添加苯甲酸3μg/kg土(T1);3-苯丙酸8μg/kg土(T2);同时添加苯甲酸3μg/kg土和3-苯丙酸8μg/kg土(T3),每处理5次重复。以MiSeq测序平台对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高通量测序,探索其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土壤中的茄科劳尔氏菌、短短芽孢杆菌、固氮菌、无机磷细菌、硅酸盐细菌等功能微生物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变化。【结果】T 1、 T 2处理土壤细菌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数目分别比对照T0降低了21.5%和17.0%,T3处理OTU数量低于T1和T2处理;T2处理土壤中优势微生物种群增多,结构平衡性降低,门上分类构成和微生物群落构成显著不同于对照。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显示,T2或T3处理土壤微生物聚类关系较近,都与T0处理较远;T3处理土壤中病原菌数量显著提高,拮抗菌、固氮菌、无机磷细菌、硅酸盐细菌、细菌和真菌数量显著减少,且减少幅度大于T1、T2处理。【结论】根系分泌物中主要酚酸类物质苯甲酸和3-苯丙酸均能明显改变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降低土壤微生群落多样性,显著增加有害微生物数量的同时大大降低有益微生物数量。两种酚类同时存在的危害效果远大于单一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根系分泌物 苯甲酸 3-苯丙酸 微生物多样性 功能微生物
下载PDF
酱腌菜中微生物及与产品风味品质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彤 乌日娜 +5 位作者 张其圣 王芳芳 刘春丽 丁瑞雪 闫丹丽 武俊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475-483,共9页
酱腌菜是中国传统发酵食品,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酱腌菜因其独特的风味品质和益生作用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健康食品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下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第三代测序技术、宏基因组学以及宏转录组学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发酵... 酱腌菜是中国传统发酵食品,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酱腌菜因其独特的风味品质和益生作用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健康食品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下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第三代测序技术、宏基因组学以及宏转录组学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发酵食品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有关酱腌菜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相关归纳总结还不够全面。因此,本文重点对近年来酱腌菜中的微生物与风味物质形成的关系及风味物质的形成机制、酱腌菜中微生物的控制与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阐述了酱腌菜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益生作用,以期为深入研究酱腌菜风味物质形成机制、提升酱腌菜产品风味品质,从而实现传统酱腌菜的现代化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腌菜 微生物多样性 风味形成机制 益生作用 功能性微生物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窖泥功能微生物对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周晓静 周文 +1 位作者 杨官荣 曾勇 《酿酒》 CAS 2022年第5期29-33,共5页
窖泥微生物对浓香型白酒的风味物质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对窖泥中的功能微生物进行挖掘和开发对提升浓香型白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分析了从老熟窖泥中筛选出的酪丁酸梭菌(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对浓香型白酒关键风味物质形成的影... 窖泥微生物对浓香型白酒的风味物质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对窖泥中的功能微生物进行挖掘和开发对提升浓香型白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分析了从老熟窖泥中筛选出的酪丁酸梭菌(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对浓香型白酒关键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在37℃条件下模拟发酵时,酪丁酸梭菌(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具有促进乳酸、乙酸、丁酸、己酸合成的作用,对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降低乳酸乙酯有重要的作用,这对浓香型白酒的品质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功能微生物 风味物质
下载PDF
畜禽粪便堆肥作为功能微生物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敏清 袁英英 +3 位作者 区伟佳 李华兴 欧阳净化 凌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7-1013,共7页
以堆肥作为3株功能芽胞细菌液体菌剂的载体,通过优化载体含水量、温度和接种浓度等关键影响因子,以不同时间载体中有效活菌数的变化为指标,探讨堆肥代替草炭作为功能微生物载体的可行性和最适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载体C(鸡粪)、P(猪粪)、... 以堆肥作为3株功能芽胞细菌液体菌剂的载体,通过优化载体含水量、温度和接种浓度等关键影响因子,以不同时间载体中有效活菌数的变化为指标,探讨堆肥代替草炭作为功能微生物载体的可行性和最适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载体C(鸡粪)、P(猪粪)、M(1∶1鸡粪猪粪)和TP(猪粪+草炭)在72 h内的有效活菌数均显著低于草炭;混合载体TC2(50%草炭+50%鸡粪)和TM1(25%草炭+75%1∶1鸡粪猪粪)的有效活菌数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72 h时TC2的有效活菌数达到11.40×109 cfu.g-1,TM1的有效活菌数达到2.64×109 cfu.g-1,均与草炭无显著差异,因此适宜代替草炭作为功能微生物的载体。采用单因素实验,载体TC2和TM1的最优化影响因子为含水量30%、吸附温度30℃、菌液接种浓度为108cfu.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 堆肥 功能微生物 有效活菌数
下载PDF
蔬菜大棚使用年限对土壤电导率及功能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杜春梅 顿圆圆 +3 位作者 董锡文 薛春梅 靖桂云 韩诚武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71,共3页
选取使用10、15、25a的蔬菜大棚,对其土壤电导率和几种功能微生物类群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蔬菜大棚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棚使用年限对土壤电导率(EC)影响较大,前期对EC有促进作用,而使用时间过长(15a后)EC明显降低;长期使... 选取使用10、15、25a的蔬菜大棚,对其土壤电导率和几种功能微生物类群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蔬菜大棚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棚使用年限对土壤电导率(EC)影响较大,前期对EC有促进作用,而使用时间过长(15a后)EC明显降低;长期使用大棚栽培蔬菜显著抑制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积累;一定年限内使用大棚栽培蔬菜有利于有机磷细菌的积累,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10a后),有机磷细菌数量开始减少,而无机磷细菌数量随大棚使用年限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使用 蔬菜大棚 土壤电导率 功能微生物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提质增香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磊 穆敏敏 +2 位作者 文成兵 陈琦 龙治国 《酿酒》 CAS 2022年第1期17-21,共5页
浓香型白酒提质增香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能有效提高白酒中风味物质含量,改善酒质,提高白酒名优酒率。阐述了产香功能微生物的选育、强化大曲、人工老窖、酯化酶技术、黄水等酿造副产物利用等多个方面在浓香型白酒酿造中的应用成果,并对浓... 浓香型白酒提质增香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能有效提高白酒中风味物质含量,改善酒质,提高白酒名优酒率。阐述了产香功能微生物的选育、强化大曲、人工老窖、酯化酶技术、黄水等酿造副产物利用等多个方面在浓香型白酒酿造中的应用成果,并对浓香型白酒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优质浓香型白酒的酿造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香微生物 强化大曲 人工老窖 酯化酶技术 黄水
下载PDF
整合宏组学方法研究番茄与玉米秸秆共堆肥生境中的关键微生物及其功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屹 李俊良 +2 位作者 焦博 朱倩倩 张小梅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64-772,共9页
【目的】探究番茄秸秆与玉米秸秆共堆肥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微生物及其功能,以进一步加速其发酵进程。【方法】以番茄秸秆和玉米秸秆为原料,二者按质量比3∶1混合进行条垛式堆肥,每周采集发酵堆20~50 cm深度样品检测木质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 【目的】探究番茄秸秆与玉米秸秆共堆肥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微生物及其功能,以进一步加速其发酵进程。【方法】以番茄秸秆和玉米秸秆为原料,二者按质量比3∶1混合进行条垛式堆肥,每周采集发酵堆20~50 cm深度样品检测木质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以酶活力最高时期的代表性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高通量焦磷酸测序和Orbitrap宏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多数真菌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其中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的相对丰度最高,约占真菌全部序列的70.5%,该属真菌主要分泌内切-1,4-β-木聚糖酶,是主要的半纤维素降解真菌。主要细菌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三者共占细菌总序列数的87.0%。其中,嗜热裂孢菌属Thermobifida和糖单孢菌属Saccharomonospora是主要的放线菌属,其相对丰度分别占全部细菌序列的16.5%和1.36%。Thermobifida是唯一的纤维素降解菌,鉴定到4种内切纤维素酶组分和3种外切纤维素酶组分;同时产生一种果胶裂解酶和一种β-木聚糖酶。Saccharomonospora分别产生一种β-木聚糖酶、两种丝氨酸蛋白酶和两种胰蛋白酶,在半纤维素的降解和蛋白质降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Idiomarina是变形菌门下的主要细菌属,平均相对丰度15.6%,主要参与蛋白质的降解。而厚壁菌门下的清野氏菌属Planifilum虽基因丰度不高(仅为1.23%),但却在半纤维素的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将高通量焦磷酸测序和Orbitrap宏蛋白质组学结合的整合宏组学方法在探明复杂生境中关键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功能方面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宏组学 番茄秸秆 功能微生物 嗜热丝孢菌
下载PDF
甜面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风味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桑梓晴 谢强 +1 位作者 裴志亮 薛文通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8,共7页
甜面酱是中国传统酿造酱制品,在甜面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代谢功能对其营养品质及风味特征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阐明甜面酱发酵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发酵过程中霉菌、酵母菌、芽孢杆菌及乳酸菌的多样性、主要功能... 甜面酱是中国传统酿造酱制品,在甜面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代谢功能对其营养品质及风味特征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阐明甜面酱发酵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发酵过程中霉菌、酵母菌、芽孢杆菌及乳酸菌的多样性、主要功能及其与风味、营养物质形成的关系,旨在为甜面酱品质改良与功能性菌株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面酱 微生物 多样性 风味形成 功能性微生物
下载PDF
水体微塑料丰度与氮代谢功能微生物及基因的响应关系
14
作者 王志超 马钰 +3 位作者 李雅馨月 李晨曦 高静湉 李卫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61-3670,共10页
微塑料(MPs)作为新型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影响已成为研究热点.为探究淡水环境中MPs丰度与氮代谢功能之间的响应关系,以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借助蔡司显微镜检测水体中MPs丰度,并利用宏基因测序分析水体中氮代谢功能菌群及功能基因的分布特... 微塑料(MPs)作为新型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影响已成为研究热点.为探究淡水环境中MPs丰度与氮代谢功能之间的响应关系,以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借助蔡司显微镜检测水体中MPs丰度,并利用宏基因测序分析水体中氮代谢功能菌群及功能基因的分布特征,使用相关性分析法对MPs丰度与氮代谢功能微生物和氮代谢功能基因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淡水环境中MPs对优势菌门中蓝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影响更高,MPs的存在会促进其富集和生长;优势菌属中对分枝杆菌属的促进和对Candidatus_Planktophila的抑制更明显,进一步说明在淡水环境中MPs会通过影响微生物群落而影响氮正常代谢,并且碳氮固定和反硝化等途径是MPs影响氮代谢的重要途径.从氮代谢功能基因角度分析,发现MPs丰度对硝化(pmoAamoA、pmoB-amoB、pmoC-amoC)、反硝化(nirK、napA)和异化硝酸盐还原(nrfA)过程中部分功能基因存在显著影响(P <0.05),并且MPs丰度对氮代谢相同途径不同功能基因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因此MPs在水环境中的影响非常复杂,对水环境的危害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MPs) 淡水 氮代谢 功能微生物 功能基因
原文传递
清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功能微生物及应用研究
15
作者 谢再斌 常煦 +5 位作者 何国庆 赵皓静 肖燃 张彦 廖蓓 陈晖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2,共6页
清香型白酒酿造中功能微生物的形成主要以酒曲微生物、酒醅微生物为主,环境微生物为辅,其复杂的微生物群落组成、核心微生物组成及相互作用和主要代谢风味物质形成了清香型白酒“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的风格特点。该... 清香型白酒酿造中功能微生物的形成主要以酒曲微生物、酒醅微生物为主,环境微生物为辅,其复杂的微生物群落组成、核心微生物组成及相互作用和主要代谢风味物质形成了清香型白酒“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的风格特点。该文对清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清香型白酒功能微生物的来源及功能微生物在清香型白酒酿造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清香型白酒的研究与发展趋势提出展望,旨在为今后清香型白酒微生物研究及提高清香型白酒品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白酒 酿造工艺 酒曲 功能微生物
下载PDF
藻类与微生物添加对高陡边坡生物结皮人工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鞠孟辰 卜崇峰 +4 位作者 王清玄 白雪强 李亚红 郭琦 韦应欣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128,135,共6页
[目的]研究微生物与藻类对生物结皮野外恢复的影响,优化黄土高陡边坡生物结皮防护技术,为区域生态修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利用完全试验,研究藻类(小球藻+硅藻复合藻液)、功能性微生物(胶质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两因素对人工... [目的]研究微生物与藻类对生物结皮野外恢复的影响,优化黄土高陡边坡生物结皮防护技术,为区域生态修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利用完全试验,研究藻类(小球藻+硅藻复合藻液)、功能性微生物(胶质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两因素对人工恢复生物结皮发育状况的影响。[结果]①不同处理间发育差异明显,藻+巨大芽孢杆菌处理的生物结皮盖度中位数最大,均值为61.41%;,仅胶质芽孢杆菌处理的生物结皮厚度中位数最大,均值为2.58 mm;仅添加3 g藻处理的苔藓株高度中位数最大,均值为2.67 mm;②藻处理能够在不同添加水平下(1和3 g/m^2)显著解释(p<0.05)样方间生物结皮的盖度、厚度与株密度发育差异,其添加量以2~3 g/m^2为宜;③功能性微生物对生物结皮盖度、厚度及苔藓株高度影响不明显(p=0.91/0.93/0.49),且与藻类无明显交互作用。[结论]45°黄土边坡人工恢复生物结皮是可行的。在环境适宜的坡面喷洒藻液、接种苔藓茎段碎片,开展生物结皮恢复,能够有效构建具有一定覆盖度与厚度、发育良好的生物结皮防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功能性微生物 绿藻 黄土高陡坡面 人工恢复
下载PDF
大曲功能菌的分离及应用进展
17
作者 潘强林 岳松 +3 位作者 张庆 唐家环 肖宏 黄明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08-420,共13页
该文综述了不同类型大曲优势微生物的组成及代谢功能,并对已分离和应用的物种进行了概述。芽孢杆菌(Bacillus)、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泛菌(Pantoea)、曲霉菌(Aspergillus)和嗜热子囊菌(Thermoascus)等是大曲中主要的优势微... 该文综述了不同类型大曲优势微生物的组成及代谢功能,并对已分离和应用的物种进行了概述。芽孢杆菌(Bacillus)、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泛菌(Pantoea)、曲霉菌(Aspergillus)和嗜热子囊菌(Thermoascus)等是大曲中主要的优势微生物。其中,具有分泌淀粉酶、蛋白酶等功能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多枝横梗霉(Lichtheimia ramosa)、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等物种都曾分离于不同类型大曲,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扣囊复膜酵母(Scchromycopsis fibuliger)、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等酵母菌也是如此,而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 vulgaris)、沙阿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zaomyceticus)、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等主要分离于高温大曲。这些物种主要被用于制作强化大曲、改善原生微生态系统和开发新产品等。该综述对大曲功能菌株的研究、分离鉴定及应用提供了全面的总结,有助于其微生物资源库的进一步完善,促进大曲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功能菌 分离 应用 微生物资源
下载PDF
稳定性同位素探针技术在土壤功能微生物原位鉴定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蔺中 孙礼勇 +3 位作者 陈昊 孙迎韬 白婧 李永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新近发展起来的稳定性同位素探针技术(SIP)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能够定向发掘复杂环境中参与特定生态过程的微生物资源,是土壤功能微生物原位鉴定的有效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原理是环境样品中的功能微生物代谢同化同位素标记的... 新近发展起来的稳定性同位素探针技术(SIP)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能够定向发掘复杂环境中参与特定生态过程的微生物资源,是土壤功能微生物原位鉴定的有效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原理是环境样品中的功能微生物代谢同化同位素标记的底物,通过对其生物标志物(即DNA、RNA、PLFA等)进行提取、分离、鉴定和比对分析,以此获取介导土壤物质转化和循环过程的功能微生物的直接信息。本文在分别介绍SIP技术在土壤功能微生物原位鉴定过程中的各种前处理方法、生物标志物选择及后续鉴定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SIP技术在研究驱动土壤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碳氮循环等过程的功能微生物原位鉴定的应用进展,展望了SIP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基因组学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稳定性同位素探针技术 原位鉴定 功能微生物
下载PDF
葡萄酒功能性微生物选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雪薇 杜展成 +1 位作者 武运 薛洁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8年第6期87-91,共5页
葡萄酒的品质与葡萄酒酿酒微生物密切相关,优良的菌种可以提高葡萄酒的质量,葡萄酒功能性微生物的选育必将为提高葡萄酒质量、创造葡萄酒品牌和优化葡萄酒产业发挥重要作用。文中归纳总结了葡萄酒功能性微生物选育的研究进展,从葡萄酒... 葡萄酒的品质与葡萄酒酿酒微生物密切相关,优良的菌种可以提高葡萄酒的质量,葡萄酒功能性微生物的选育必将为提高葡萄酒质量、创造葡萄酒品牌和优化葡萄酒产业发挥重要作用。文中归纳总结了葡萄酒功能性微生物选育的研究进展,从葡萄酒产香酵母、调节葡萄酒有机酸微生物、苹果酸-乳酸发酵高耐受性微生物、葡萄酒中低产氨基甲酸乙酯微生物、降解葡萄酒中生物胺和赭曲霉毒素A的微生物等方面,分析了葡萄酒功能性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我国优良葡萄酒功能性微生物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功能性微生物 选育
下载PDF
基于甲烷氧化菌的地下水硝酸盐还原效能及功能微生物研究
20
作者 廖珣 李彦澄 +2 位作者 张玉多 杨启林 李江 《环境工程》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地下水中污染物成分复杂,来源广泛,针对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污染物,利用生物膜反应器,开展了基于甲烷氧化菌的地下水硝酸盐还原效能、功能微生物和代谢途径分析。研究发现,在进水ρ(NO_(3)^(-)-N)为10 mg/L时,系统对硝酸盐的最高去除率达到... 地下水中污染物成分复杂,来源广泛,针对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污染物,利用生物膜反应器,开展了基于甲烷氧化菌的地下水硝酸盐还原效能、功能微生物和代谢途径分析。研究发现,在进水ρ(NO_(3)^(-)-N)为10 mg/L时,系统对硝酸盐的最高去除率达到98.83%,实现硝酸盐的有效去除。通过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组分变化分析发现出水中DOM主要是类色氨酸蛋白质类物质。宏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膜反应器甲烷氧化系统中的好氧甲烷氧化菌主要为Methylocystis(5.25%)、Methylomonas(2.73%),厌氧甲烷氧化菌主要为Methylomirabilis(0.0016%)、Methanoperedens(0.0016%),硝酸盐还原菌主要为Lysobacter(9.72%)、Opitutus(2.74%)、Hyphomicrobium(2.01%)。利用KEGG数据库对系统中微生物的功能进行注释,识别出多种相关功能基因(40种甲烷代谢相关的功能基因和19种氮代谢相关的功能基因)以及较完善的甲烷代谢通路(5条)和氮代谢通路(6条),证明甲烷氧化菌具有部分反硝化的能力,对硝酸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硝酸盐污染地下水修复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氧化菌 地下水 硝酸盐 宏基因组学 功能微生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