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燃料设计的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燃烧与排放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侯玉春 黄震 +2 位作者 俎琳琳 吕兴才 方俊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23-1628,共6页
根据燃料设计的思想,提出了混合燃料比例实时优化的均质充量压缩着火(HCCI)燃烧控制新方法,并在HCCI单缸发动机上进行了HCCI异辛烷/正庚烷实时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燃料HCCI着火以及燃烧相位主要取决于正庚烷实际的燃空当量比;异辛烷... 根据燃料设计的思想,提出了混合燃料比例实时优化的均质充量压缩着火(HCCI)燃烧控制新方法,并在HCCI单缸发动机上进行了HCCI异辛烷/正庚烷实时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燃料HCCI着火以及燃烧相位主要取决于正庚烷实际的燃空当量比;异辛烷的加入对爆震当量比界限有所拓展,但HCCI爆震主要与混合燃料总当量比有关;随着辛烷值比例的提高,导致HCCI运行范围变窄,但是实时调控证明相对纯正庚烷,混合燃料的HCCI燃烧最大负荷提高了80%.试验证明了实时优化控制HCCI燃烧和降低排放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燃烧 燃烧设计 实时控制
下载PDF
Fuel design real-time to control HCCI combus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HOU Yuchun HUANG Zhen LU Xingcai FANG Junhuan ZU Linl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6年第21期2673-2680,共8页
In order to achieve lower emissions and extensive load in the homogeneous charge com- pression ignition (HCCI) engine system, a novel fuel design concept that high-octane number fuel and high-cetane number fuel are mi... In order to achieve lower emissions and extensive load in the homogeneous charge com- pression ignition (HCCI) engine system, a novel fuel design concept that high-octane number fuel and high-cetane number fuel are mixed real-time to con- trol HCCI combus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HCCI combustion fueled with iso-octane/n-heptane mix- tures controlled real-time on a single-cylinder HCCI combustion engine is studi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equivalence ratio of n-heptane in mixtures decides ignition and controls the combustion phase of HCCI combustion. The addition of iso-octane ex- tends knocking limit in equivalence ratio somewhat, but knocking occurrence mainly depends on the total concentration of mixture. Although operating range in equivalence ratio becomes narrow with the increas- ing proportion of iso-octane, the maximum load of HCCI combustion fueled with iso-octane/n-heptane mixtures controlled real-time is increased about 80% more than that of pure n-heptane. When iso-octane/ n-heptane mixtures are controlled in optimized method, it is proved that the load of HCCI combustion can be fully extended and emissions can be de- creased remarkably,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he higher indicated thermal efficiencies are obtained over the extensive operation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CI 燃料设计 实时控制 正庚烷 异辛烷
原文传递
气冷微堆燃料设计的中子学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成龙 刘国明 +1 位作者 贺楷 朱思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62-2069,共8页
为分析气冷微堆燃料设计的中子学特性影响,基于方形燃料组件模型,利用蒙特卡罗程序RMC研究了TRISO颗粒、燃料芯块在燃料设计中的主要参量对组件中子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料颗粒体积占比和包覆层厚度不变时,组件寿期随燃料核芯... 为分析气冷微堆燃料设计的中子学特性影响,基于方形燃料组件模型,利用蒙特卡罗程序RMC研究了TRISO颗粒、燃料芯块在燃料设计中的主要参量对组件中子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料颗粒体积占比和包覆层厚度不变时,组件寿期随燃料核芯直径的增大先显著增大,而后趋于平稳;燃料颗粒体积占比和燃料核芯直径不变时,组件寿期随包覆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燃料装载量不变时,芯块直径增大,组件寿期显著增大,而芯块高度影响较小;无燃料区厚度的增加对组件中子学特性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基体材料密度、基体杂质硼当量对组件中子学特性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将为后续气冷微堆包覆颗粒弥散燃料的设计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冷微堆 燃料设计 中子学特性
下载PDF
Controlled Batch Leaching Conditions for Optimal Upgrading of Agricultural Biomass 被引量:1
4
作者 Prabahar Ravichandran Duncan Gibb Kenneth Corscadden 《Journal of Sustainable Bioenergy Systems》 2013年第3期186-193,共8页
Agricultural biomass presents a promising feedstock, which may contribute to a transition to low carbon fuels.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research has identified a number of challenges when combusting agricultural feedst... Agricultural biomass presents a promising feedstock, which may contribute to a transition to low carbon fuels.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research has identified a number of challenges when combusting agricultural feedstock, related primarily to energy value, ash, emissions, corrosion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mitigation of such challenges can be addressed more cost effectively when dealing with large or utility scale combustion.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harvesting, conversion, transportation and ultimately, market development all create additional roadblocks for the creation of an agricultural biomass industry. Nova Scotia, an Eastern Canadian province, has significant land resources, however it is prone to wet spring and as yet does not have a supply chain established for such an industry. The main components of supply, processing and conversion and demand simply do not yet exist. This research addresses one aspect of this supply chain by attempting to develop a fuel suitable for a) existing markets (local residential wood and wood pellet stoves and b) a scale that will support industry engagement. The outcomes of this research have determined that such a venture is possible and presents empirical preprocessing conditions to achieve a competitive agricultural fu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AL LEACHING AGRICULTURAL Biomass fuel design ASH Reduction
下载PDF
燃料设计策略对低温燃烧负荷拓展和热效率改善 被引量:2
5
作者 方强 黄震 +1 位作者 方俊华 庄健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4-18,共5页
在一台高压共轨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低温燃烧的研究,并采用燃料设计的理念研究了不同燃料特性对低温燃烧的负荷范围和热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生物柴油为含氧燃料可降低局部当量比,促进和改善缸内燃烧过程,烟度大幅下降,从而拓展... 在一台高压共轨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低温燃烧的研究,并采用燃料设计的理念研究了不同燃料特性对低温燃烧的负荷范围和热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生物柴油为含氧燃料可降低局部当量比,促进和改善缸内燃烧过程,烟度大幅下降,从而拓展了低温燃烧负荷范围。乙醇柴油混合燃料具有较低的十六烷值和较高的含氧量,雾化效果较好,这些特性都有利于降低烟度,拓展低温燃烧的负荷范围。由于低十六烷值燃料较长的滞燃期,允许采用较早的喷射时刻,从而提高了低温燃烧的热效率,尤其是含20%乙醇的混合燃料。低十六烷值含氧燃料(乙醇柴油)在低温燃烧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低温燃烧 燃料设计 生物柴油 乙醇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函数的加氢生物柴油-乙醇-柴油三元燃料性能设计
6
作者 梅德纯 张起 左磊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39,共6页
基于燃料的着火性能、挥发性能、低温性能和流动性能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加氢生物柴油-乙醇-柴油三元燃料的混合比例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三元燃料的十六烷值、95%馏程、凝点和运动黏度的试验值构建着火性能、挥发性能、低温性能和流动... 基于燃料的着火性能、挥发性能、低温性能和流动性能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加氢生物柴油-乙醇-柴油三元燃料的混合比例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三元燃料的十六烷值、95%馏程、凝点和运动黏度的试验值构建着火性能、挥发性能、低温性能和流动性能的特征方程,以及不同性能趋向的多目标评价函数,分析不同性能趋向下的合理权重系数。根据各性能趋向评价函数结果和相关法规,确定加氢生物柴油-乙醇的最佳混合比例应不大于10%。该研究为优化多元燃料的掺混比例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乙醇 三元燃料 燃料性能 燃料设计
下载PDF
燃料设计改善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研究(1)——燃料参数设计与喷雾特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吕兴才 张武高 +1 位作者 乔信起 黄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3-209,共7页
研究了通过含氧燃料与柴油相互掺混来改变燃料的成分与输运参数、改善燃料的喷雾特性,从而降低了柴油机的排放。选择了几种典型的含氧燃料—乙醇、碳酸二甲脂(DMC)、甲缩醛(DMM),测量和分析了它们以不同比例与柴油互溶后燃料的输运参数... 研究了通过含氧燃料与柴油相互掺混来改变燃料的成分与输运参数、改善燃料的喷雾特性,从而降低了柴油机的排放。选择了几种典型的含氧燃料—乙醇、碳酸二甲脂(DMC)、甲缩醛(DMM),测量和分析了它们以不同比例与柴油互溶后燃料的输运参数变化。为了考察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以不同比例的DMM柴油混合燃料为例,运用激光相位多谱勒(PDA)技术测量它们的索特平均直径(SMD),并与柴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含氧燃料与柴油的互溶互混,重新设计了燃料的输运参数和成分后,显著改善了燃料的喷射雾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设计 发动机 含氧燃料 喷雾特性 激光相位多谱勒
下载PDF
Active fuel design A way to manage the right fuel for HCCI engines 被引量:2
8
作者 Zhen HUANG Zhongzhao LI +3 位作者 Jianyong ZHANG Xingcai LU Junhua FANG Dong HAN 《Frontiers in Energy》 SCIE CSCD 2016年第1期14-28,共15页
Homogen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HCCI) engines feature high thermal efficiency and ultralow emissions compared to gasoline engines. However, unlike SI engines, HCCI combustion does not have a direct way to tr... Homogen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HCCI) engines feature high thermal efficiency and ultralow emissions compared to gasoline engines. However, unlike SI engines, HCCI combustion does not have a direct way to trigger the in-cylinder combustion. Therefore, gasoline HCCI combustion is facing challenges in the control of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and operational range extension. In this paper, an active fuel design concept was proposed to explore a potential pathway to optimize the HCCI engine combustion and broaden its operational range. The active fuel design concept was realized by real time control of dual-fuel (gasoline and n-heptane) port injection, with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rate and intake temperature adjus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ylinder- to-cylinder variation in HCCI combustion could be effectively reduced by the optimization in fuel injection proportion, and that the rapid transition process from SI to HCCI could be realized. The active fuel design technology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adaptability of HCCI combustion to increased EGR rate and reduced intake temperature. Active fuel design was shown to broaden the operational HCCI load to 9.3 bar indicated mean effective pressure (IMEP). HCCI operation was used by up to 70% of the SI mode load while reducing fuel consumption and nitrogen oxides emissions. Therefore, the active fuel design technology could manage the right fuel for clean engine combustion, and provide a potential pathway for engine fuel diversification and future engine conce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fuel design HCCI gasoline N-HEPTANE engine combustion
原文传递
燃料辛烷值对HCCI燃烧特征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吕兴才 陈伟 黄震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3-498,共6页
将一台4缸高速轻型柴油机中的一缸改装,使其具有独立的进排气系统和燃油供给系统,研究了参比燃料及其混合物在均质压燃过程中的着火时刻、燃烧速率和NOx、UHC、CO排放.考察了正庚烷、异辛烷和各种不同比例的混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各种... 将一台4缸高速轻型柴油机中的一缸改装,使其具有独立的进排气系统和燃油供给系统,研究了参比燃料及其混合物在均质压燃过程中的着火时刻、燃烧速率和NOx、UHC、CO排放.考察了正庚烷、异辛烷和各种不同比例的混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各种负荷的燃烧特性.研究发现:随燃料辛烷值增加,第一阶段着火时刻推迟,燃烧持续期缩短,第一阶段反应结束时的压力升高量和温度升高量减少;第一阶段的累积放热量取决于燃料中高十六烷值燃料的浓度;第二阶段的着火时刻与第一阶段着火时刻呈线性关系;第二阶段燃烧持续期随当量比的增加而减小,且随辛烷值增加而延长;随燃料十六烷值和当量比增加,CO和UHC排放大幅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 燃料设计 参比燃料 辛烷值 化学动力学 排放
下载PDF
先进压水堆燃料组件设计特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洋华 李云 +4 位作者 王浩煜 齐敏 黄永忠 王璐 苗一非 《科技视界》 2017年第5期5-6,共2页
传统能源的不断减少和对环境的持续污染使核电能源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进一步提高燃料组件的性能则是发展核电能源的关键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世界上先进压水堆燃料组件的设计特点,包括了法国的GAIA燃料组件、美国的AP1000燃料组件... 传统能源的不断减少和对环境的持续污染使核电能源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进一步提高燃料组件的性能则是发展核电能源的关键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世界上先进压水堆燃料组件的设计特点,包括了法国的GAIA燃料组件、美国的AP1000燃料组件、俄罗斯的TVS-K方形燃料组件以及Lightbridge燃料组件等,对世界上先进燃料组件的发展潮流和趋势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燃料组件 燃料组件设计特点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飞机燃油系统油量计算与误差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段福宽 揭裕文 +1 位作者 许应虎 张丽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1-815,共5页
以飞机油箱满载状态下的油液实体为研究对象,将油液实体模型沿着高度方向进行“剖分”,找到实体模型每一剖分面上的面积中心点。提出了利用每一剖分面上的面积中心点来自动寻找和优化油量传感器的最佳敷设位置的方法,并给出了传感器浸... 以飞机油箱满载状态下的油液实体为研究对象,将油液实体模型沿着高度方向进行“剖分”,找到实体模型每一剖分面上的面积中心点。提出了利用每一剖分面上的面积中心点来自动寻找和优化油量传感器的最佳敷设位置的方法,并给出了传感器浸液长度与剩余油液体积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并实现了飞行姿态导致的油量读数误差的分析方法。文中方法已形成了一个自动的分析软件模块并无缝集成于商用UG/II软件,可以快速准确地为飞机油量传感器的设计和敷设提供依据。文中包含某型号教练机的油量计算与姿态误差分析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燃油系统 油量传感器设计 实体剖分 姿态误差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主动冷却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9
12
作者 汪新智 马军军 +1 位作者 彭稳根 何玉荣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4-633,共10页
以碳氢燃料为冷却剂的主动冷却系统是进行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满足工作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小主动冷却系统的质量,实现飞行器的轻质化目标。利用MATLAB@2007软件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燃烧室的主动冷却系统进行了优... 以碳氢燃料为冷却剂的主动冷却系统是进行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满足工作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小主动冷却系统的质量,实现飞行器的轻质化目标。利用MATLAB@2007软件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燃烧室的主动冷却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了冷却通道在满足各项热负荷条件下,系统的最小质量以及此时所对应的冷却通道各项尺寸。选择了Inconel X-750、Inconel 625和Hastelloy X这3种不同的镍基合金分别当做冷却通道固壁材料,并且在主动冷却系统的近燃烧侧引入热障涂层,以分析不同材料和有无热障涂层对系统轻质化的影响,为高超声速飞行器主动冷却系统的材料选择和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主动冷却 热防护 碳氢燃料 优化设计
原文传递
高速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的计算机仿真 被引量:5
13
作者 顾力强 黄震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9-64,共6页
针对高速柴油机最常用的柱塞式燃油泵和孔式喷油嘴燃油喷射系统,开发了可实现系统主要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的仿真软件。该软件以多变量无约束最优化方法和燃油喷射过程的动态仿真为基础,用C语言开发而成。以3100高速直喷式柴油机用A型柱... 针对高速柴油机最常用的柱塞式燃油泵和孔式喷油嘴燃油喷射系统,开发了可实现系统主要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的仿真软件。该软件以多变量无约束最优化方法和燃油喷射过程的动态仿真为基础,用C语言开发而成。以3100高速直喷式柴油机用A型柱塞泵和KBAL-P型喷油器为例,求得了基于给定工况和参数范围的最优结构参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优仁设计仿真软件在燃油供给系统的设计及主要结构参数匹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喷射系统 优化设计 仿真 柴油机 高速
下载PDF
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燃烧室 被引量:6
14
作者 金如山 党进 刘富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3-552,共10页
针对新一代高油气比(0.051及以上)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本文提出头部采用化学恰当比直接混合燃烧设计方案。对于新一代高压比(70及以上)低排放民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由于其自着火延迟时间极短,因此采用贫油直接混合燃烧,而不能采用预混合... 针对新一代高油气比(0.051及以上)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本文提出头部采用化学恰当比直接混合燃烧设计方案。对于新一代高压比(70及以上)低排放民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由于其自着火延迟时间极短,因此采用贫油直接混合燃烧,而不能采用预混合预蒸发燃烧。本文提出了一种贫油直接混合低排放燃烧室方案,其燃油空气模由简单的压力雾化喷嘴和轴向旋流器组成,结合燃油分级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该燃烧室具有较好的燃烧稳定性。这两类燃烧室的燃烧空气分数非常大,因此存在慢车贫油熄火问题。文中针对两类燃烧室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介绍了火焰筒外壁面及内壁面的冷却设计方案。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下一代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发展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排放燃烧室 高油气比燃烧室 燃油空气模 火焰筒冷却 贫油直接混合燃烧 慢车贫油熄火
原文传递
LNG燃料动力船机舱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晓聪 周瑞平 《造船技术》 2013年第6期9-13,共5页
以本质安全型机舱、紧急防护型机舱为基础,提出了增强安全型机舱的设计思路,通过增强通风、加强探测与报警、采用全熔透对焊接头等措施降低机舱风险。以某内河LNG燃料动力船为目标,进行了增强安全型机舱的设计。给出了气体燃料管路上安... 以本质安全型机舱、紧急防护型机舱为基础,提出了增强安全型机舱的设计思路,通过增强通风、加强探测与报警、采用全熔透对焊接头等措施降低机舱风险。以某内河LNG燃料动力船为目标,进行了增强安全型机舱的设计。给出了气体燃料管路上安装相应阀件、机舱和阀箱内设置气体探测和机械通风、供气管路的连接采用全熔透对焊接头、发动机进排气总管和曲轴箱上安装防爆安全阀、驱动风机的电动机安装在通风管道外、管道及电器设备接地等设计要求。达到了本质安全型机舱的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安全型机舱 双燃料发动机 机舱设计 风险水平
下载PDF
超临界水堆堆芯新型燃料组件设计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晓晶 杨婷 程旭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7,共6页
超临界水堆(SCWR)作为六种第四代未来堆型中唯一的水冷反应堆,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与技术延续性。本文采用最新开发的热工-物理耦合计算程序对超临界水堆方形燃料组件进行稳态热工与中子物理耦合分析,提出一种新型的超临界水堆堆芯燃料组... 超临界水堆(SCWR)作为六种第四代未来堆型中唯一的水冷反应堆,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与技术延续性。本文采用最新开发的热工-物理耦合计算程序对超临界水堆方形燃料组件进行稳态热工与中子物理耦合分析,提出一种新型的超临界水堆堆芯燃料组件设计。现有单排组件设计与新型双排燃料组件设计的计算结果表明,双排组件具有功率径向分布均匀,包壳温度峰值小,慢化剂温度较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冷堆(SCWR) 耦合分析 燃料组件设计
下载PDF
AP1000燃料管理方案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保军 付翌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5-560,共6页
核电厂采取的燃料管理方案对经济性结果影响很大。对于同一核电技术,考虑某一设计方案的变化,有助于度量该技术单一要素的影响。AP1000机组设计了两种不同的首循环,两种不同的平衡循环,以及数种相应的过渡循环。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循环的... 核电厂采取的燃料管理方案对经济性结果影响很大。对于同一核电技术,考虑某一设计方案的变化,有助于度量该技术单一要素的影响。AP1000机组设计了两种不同的首循环,两种不同的平衡循环,以及数种相应的过渡循环。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循环的特点,计算了各种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同时分析了燃料费用相关要素对经济性对比结果的影响,旨在帮助决策者选择经济合理的燃料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1000 燃料管理 经济性分析
下载PDF
液态重金属反应堆燃料棒及控制棒设计
18
作者 徐昌恒 潘晖 +3 位作者 何明涛 赵常有 蔡德昌 许怀金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2-588,共7页
旨在从中子学角度分析液态重金属快堆燃料棒和控制棒的物理特性,以支撑其结构设计及材料选型。使用快中子反应堆分析程序SARAX对燃料棒的液铀比选择、径向功率分布、包壳材料选型、反射层材料选型,控制棒径向结构设计、吸收体材料选型... 旨在从中子学角度分析液态重金属快堆燃料棒和控制棒的物理特性,以支撑其结构设计及材料选型。使用快中子反应堆分析程序SARAX对燃料棒的液铀比选择、径向功率分布、包壳材料选型、反射层材料选型,控制棒径向结构设计、吸收体材料选型、慢化结构设计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燃料棒栅元K_(inf)与液铀比呈线性关系,液铀比的选择更多需要考虑载热因素。燃料棒包壳优先选择铁素体/马氏体钢材料。活性段轴向两端反射层材料可选择钢类材料。基于Pu迁移现象分析结果,当前物理计算程序中均未耦合Pu迁移现象,计算得到的功率分布相对均匀,导致燃料中心温度计算结果偏不保守。控制棒采用细棒设计能有效降低自屏效应,但会降低空间利用率。快堆常用B_4C作为吸收体材料。控制棒吸收体外包裹慢化体能使中子能谱软化,B-10中子吸收截面大幅上升,提高控制棒价值。同一外径下,纯吸收体芯块的棒价值小于使用慢化体(ZrH_2)包裹的芯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重金属反应堆 燃料棒设计 控制棒设计
原文传递
飞机燃油质量特性计算的截面自适应分割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伟 钟若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5-514,共10页
针对飞机燃油系统方案设计阶段截面连续变化的飞机油箱,提出了具有截面自适应性的燃油质量特性计算方法。首先根据飞行姿态和过载计算油面法向量,确定最低油面位置;然后根据等效燃油实体确定分割步长进行首次分割,并根据截面面积的变化... 针对飞机燃油系统方案设计阶段截面连续变化的飞机油箱,提出了具有截面自适应性的燃油质量特性计算方法。首先根据飞行姿态和过载计算油面法向量,确定最低油面位置;然后根据等效燃油实体确定分割步长进行首次分割,并根据截面面积的变化情况,通过后续分割对误差进行补偿,直至分割精度达到预设精度阈值要求;最后对分割后的燃油实体进行燃油质量特性测量和计算。针对某型无人机燃油系统中多种不同类型的截面连续变化油箱进行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截面自适应性,且相比共轭梯度寻优算法,能够在保证计算精度的情况下,计算效率提升71.43%~92.31%,适用于飞机燃油系统方案设计阶段通过燃油质量特性计算快速准确地判断设计方案在重心方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质量特性 截面自适应分割 油面法向量 燃油实体 飞机燃油系统方案设计
下载PDF
超临界水冷堆堆芯子通道稳态热工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晓晶 程旭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21,58,共5页
超临界水冷堆(SCWR)作为6种第四代未来堆型中唯一的水冷堆,冷却剂出口温度可达500℃,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本文采用改进的COBRA-IV程序对超临界水冷堆方形组件子通道进行稳态热工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减小慢化剂通道中给水质量... 超临界水冷堆(SCWR)作为6种第四代未来堆型中唯一的水冷堆,冷却剂出口温度可达500℃,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本文采用改进的COBRA-IV程序对超临界水冷堆方形组件子通道进行稳态热工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减小慢化剂通道中给水质量流量份额和加大慢化剂通道与相邻子通道之间的热阻,可以降低热管焓升,后者还可以得到较好的慢化效果。通过热通道的传热恶化分析发现,超临界水冷堆的设计不能避免传热恶化,必须精确计算传热恶化条件下的包壳温度才能确定包壳能否保证其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冷堆 子通道 组件设计 传热恶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