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循环对石灰粉土剪切强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4
1
作者 马巍 徐学祖 张立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8-160,共3页
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冻融循环对石灰粉土剪切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发现,反复冻结和融化强烈影响着石灰土的强度特性。一次冻融循环后,对未加石灰的粉土来说,其剪切强度变化不大,但是对石灰粉土来说,其剪切强度明显低于未冻融的,... 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冻融循环对石灰粉土剪切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发现,反复冻结和融化强烈影响着石灰土的强度特性。一次冻融循环后,对未加石灰的粉土来说,其剪切强度变化不大,但是对石灰粉土来说,其剪切强度明显低于未冻融的,而且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石灰粉土的剪切强度逐渐衰减,经历10次冻融循环的饱水石灰粉土强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石灰粉土 剪切强度
下载PDF
寒区冻融环境条件下岩石损伤扩展研究探讨 被引量:64
2
作者 杨更社 蒲毅彬 马巍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0-226,共7页
本文借助于岩石材料冻融循环 CT扫描实验 ,对岩石材料在冻融循环条件下损伤扩展特性进行研究 ,着重探讨了冻融循环次数对岩石材料损伤扩展的影响 .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岩石 损伤扩展 本构关系 CT扫描
下载PDF
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损伤扩展研究初探 被引量:37
3
作者 杨更社 蒲毅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7-360,共4页
借助于岩石材料冻融循环CT扫描实验 ,对岩石材料在冻融循环条件下损伤扩展特性进行研究 。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岩石 损伤扩展 CT扫描 损伤力学
下载PDF
不同初始饱水状态红砂岩冻融损伤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俐 杨春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72-1776,共5页
借助于红砂岩冻融循环CT扫描试验,从扫描层面内不同的感兴趣区域内CT均值数大小及其变化以及CT图像,对4种典型的不同初始饱水状态红砂岩进行冻融循环条件下损伤扩展差异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损伤相同的岩石,初始饱水状态将决... 借助于红砂岩冻融循环CT扫描试验,从扫描层面内不同的感兴趣区域内CT均值数大小及其变化以及CT图像,对4种典型的不同初始饱水状态红砂岩进行冻融循环条件下损伤扩展差异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损伤相同的岩石,初始饱水状态将决定冻融循环对其损伤扩展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水状态 冻融循环 岩石 损伤扩展 差异性
下载PDF
荷载作用下高强混凝土的抗冻性 被引量:19
5
作者 慕儒 严安 孙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38-144,共7页
混凝土的损伤是一个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本文研究了引气(APC)和非引气(NPC)高强混凝土在三分点加荷受弯和冻融循环同时作用下的损伤过程、机理.通过0%、10%、25%、50%4个荷载比例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冻性比较,... 混凝土的损伤是一个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本文研究了引气(APC)和非引气(NPC)高强混凝土在三分点加荷受弯和冻融循环同时作用下的损伤过程、机理.通过0%、10%、25%、50%4个荷载比例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冻性比较,分析了荷载和引气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荷载和冻融循环双因素作用下,荷载比例较大时,混凝土试件的破坏主要是荷载在冻融引起的微裂缝处产生应力集中,使微裂缝迅速扩展造成混凝土破坏.荷载比例较小时,冻融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则是混凝土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抗冻性 动弹性模量 荷载
下载PDF
饱水裂隙花岗岩周期冻胀力演化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乔趁 王宇 +2 位作者 宋正阳 李长洪 侯志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41-2150,共10页
由于寒区含水裂隙岩体的水冰相变和体积膨胀产生的冻胀力会促使新裂隙的萌生和扩展,进一步导致裂隙岩体发生损伤劣化。为揭示周期冻融循环作用裂隙岩体的冻胀劣化机制,对预制不同宏观裂隙的饱水裂隙花岗岩进行不同冻结温度下反复冻胀力... 由于寒区含水裂隙岩体的水冰相变和体积膨胀产生的冻胀力会促使新裂隙的萌生和扩展,进一步导致裂隙岩体发生损伤劣化。为揭示周期冻融循环作用裂隙岩体的冻胀劣化机制,对预制不同宏观裂隙的饱水裂隙花岗岩进行不同冻结温度下反复冻胀力监测试验,分析了周期冻胀力演化特征及裂隙尺寸、冻结温度及冻融循环次数对饱水裂隙花岗岩冻胀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饱水裂隙单次冻融循环冻胀力演化曲线形态基本类似,均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峰值冻胀力呈指数函数形式减小,并且峰值后的跌落幅度越大;峰值冻胀力随着裂隙长度增大呈线性增长,且裂隙宽度越小,冻胀力在冻结和融化阶段出现时间越早;冻结温度越低,冻胀力出现时间越早,峰值冻胀力随温度降低呈线性增加,冻结温度对冻胀力的影响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多而减弱,冻结温度越低,裂隙尺寸对峰值冻胀力影响越显著。该研究成果可对寒区裂隙岩体冻胀力理论计算及数值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胀力 冻融循环 裂隙岩体 演化规律
下载PDF
混凝土抗除冰盐的剥落性能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缪昌文 刘加平 +1 位作者 慕儒 孙伟 《公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8-92,共5页
进行了混凝土在 3.5 %盐溶液中快速冻融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盐溶液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盐溶液使混凝土试件表面饱和程度提高 ,从而导致其严重剥落 ,重量损失大幅度增加 ,溶液降低冰点的作用使混凝土内部破坏程度较小 ,相... 进行了混凝土在 3.5 %盐溶液中快速冻融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盐溶液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盐溶液使混凝土试件表面饱和程度提高 ,从而导致其严重剥落 ,重量损失大幅度增加 ,溶液降低冰点的作用使混凝土内部破坏程度较小 ,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略为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落性能 混凝土 抗冻性 冻融循环 除冰盐 剥落机理
原文传递
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损伤扩展研究初探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更社 张长庆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97-100,共4页
借助于岩石材料冻融循环CT扫描实验,对岩石材料在冻融循环条件下损伤扩展特性进行研究,着重探讨了冻融循环次数对岩石材料损伤扩展的影响。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岩石 损伤扩展 CT 扫描 石材
下载PDF
基于唯象损伤观点的混凝土冻害模型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唐光普 刘西拉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8-143,共6页
对混凝土冻害机理的认识大多是从材料学角度出发,集中在孔溶液对孔结构的作用上,是从原因学观点出发的物理解释。但鉴于混凝土冻害的复杂性,现在还未统一对混凝土冻害机理的物理认识。从混凝土受冻后宏观性能衰退的表现出发,结合已有的... 对混凝土冻害机理的认识大多是从材料学角度出发,集中在孔溶液对孔结构的作用上,是从原因学观点出发的物理解释。但鉴于混凝土冻害的复杂性,现在还未统一对混凝土冻害机理的物理认识。从混凝土受冻后宏观性能衰退的表现出发,结合已有的对混凝土冻害在细观上的认识,应用疲劳损伤观点在唯象学层面上理解混凝土冻害的机理是一个新的探索,也为解决现实冻害评估问题提供了定量化手段。本文在综述已有冻害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冻融试验及现场检测结果,从细观上分析冻害发展的过程,从宏观材料性能衰退的角度认识混凝土冻害机理,认为混凝土冻害是一个疲劳损伤的过程。最后给出了作者应用疲劳损伤机理建立的混凝土冻害模型,并与已有试验数据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象损伤 冻害 损伤力学 冻害机理 冻融循环
下载PDF
寒区面板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斌 孟宪磊 +2 位作者 孔德轩 李杨 周世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1-176,共6页
混凝土面板的抗冻耐久性对堆石坝的服役寿命和抗渗性能有重要影响。以典型配合比的面板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在控制相同流动度和含气量的情况下,采用快速冻融试验方法研究了掺入膨胀剂、聚乙烯醇纤维和减缩剂对面板混凝土抗冻融破坏能力的... 混凝土面板的抗冻耐久性对堆石坝的服役寿命和抗渗性能有重要影响。以典型配合比的面板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在控制相同流动度和含气量的情况下,采用快速冻融试验方法研究了掺入膨胀剂、聚乙烯醇纤维和减缩剂对面板混凝土抗冻融破坏能力的影响,并结合气孔结构分析技术揭示了面板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受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通过对含气量和气泡结构的优化,可以配制出抗冻等级不低于F400的高抗冻面板混凝土;质量损失和相对弹性模量对该面板混凝土抗冻能力的表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轻烧MgO型膨胀剂和减缩剂对引气剂效果有影响,可降低面板混凝土的抗冻能力,而聚乙烯醇纤维对引气剂效果的影响较小,制备高抗冻面板混凝土时,应优先考虑聚乙烯醇纤维,但MgO型膨胀剂和减缩剂的使用需仔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混凝土 抗冻耐久性 冻融循环 孔结构 聚乙烯醇纤维
下载PDF
非饱和粉质黏土冻结温度和冻结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振亚 刘建坤 +1 位作者 李旭 房建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81-1387,共7页
为掌握冻土冻结变形规律,揭示冻结变形机理,采用自行研制的温控体变仪精确测量不同饱和度、孔隙比土样的冻结变形,为计算冻土的体积含冰量,对非饱和粉质黏土冻结温度进行了测量。室内试验结果及其数据分析表明:(1)非饱和粉质黏土冻结温... 为掌握冻土冻结变形规律,揭示冻结变形机理,采用自行研制的温控体变仪精确测量不同饱和度、孔隙比土样的冻结变形,为计算冻土的体积含冰量,对非饱和粉质黏土冻结温度进行了测量。室内试验结果及其数据分析表明:(1)非饱和粉质黏土冻结温度(冰点)主要由土样初始基质吸力决定,基质吸力越大,冻结温度越低。(2)非饱和粉质黏土冻结变形随饱和度变化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机制,饱和度较低时,冰水相变影响较小,土体呈冻缩特征;饱和度较高时,冰水相变占主导作用,导致土体结构破坏,呈冻胀特征。(3)非饱和粉质黏土冻结体应变与土体体积含冰量和初始孔隙比具有良好的经验关系,可以基于体积含冰量和初始孔隙比预测土体冻结体应变,其中体积含冰量由土体冻结温度、温度、饱和度、干密度计算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粉质黏土 冻结温度 冻胀 冻缩 冻融循环
下载PDF
表层强化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谢宇晨 翁兴中 +2 位作者 刘鹏程 高瑞 赵文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78-1885,共8页
为研究刷涂强化材料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选取硅烷和环氧树脂2种强化材料,制备刷涂表层强化材料的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试件,进行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和压汞试验,对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动弹模量衰减、微观结构以及混凝土表层... 为研究刷涂强化材料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选取硅烷和环氧树脂2种强化材料,制备刷涂表层强化材料的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试件,进行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和压汞试验,对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动弹模量衰减、微观结构以及混凝土表层孔隙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下,表层强化混凝土的动弹模量衰减和质量损失均低于素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显著增强,且硅烷的强化作用强于环氧树脂;硅烷通过表面渗透方式进入混凝土中,在混凝土表面和内部形成致密憎水的网状结构,环氧树脂在试样表面形成了膜状结构层,覆盖孔隙及裂缝。2种强化材料都通过改善混凝土表层孔径分布进而阻碍水分的进入起到提高抗冻耐久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道面混凝土 抗冻耐久性 表层强化 冻融循环
下载PD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at two frost mounds during freeze–thaw cycles along the Qinghai–Tibet Engineering Corridor 被引量:1
13
作者 LiHui Luo Wei Ma +1 位作者 YanLi Zhuang ZhongQiong Zhang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7年第4期378-383,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various deformation-monitoring technologies employed to monitor the frost heave and thaw settlement of two mounds along the Qinghai–Tibet Engineering Corridor(QTEC), China. The QTEC is known as a ... This paper presents various deformation-monitoring technologies employed to monitor the frost heave and thaw settlement of two mounds along the Qinghai–Tibet Engineering Corridor(QTEC), China. The QTEC is known as a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and passage connecting inland China and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QTP). Three technologie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freeze/thaw–induced 3D surface deformation of two frost mound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two frost mounds exhibited mainly thaw settlement in thawing periods and frost heave in the freezing period, but frost heave dominated after repeated freeze–thaw cycles;(2) different zones of the mounds showed different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3) active-layer thickness(ALT) and elevation change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during thaw periods;(4) integrated 3D-measurement technologies can achie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assessment of hazards in the permafrost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ost mound thaw settlement frost HEAVE freeze–thaw cycles surface DEFORMATION
下载PDF
凝硬和冻融作用对干贮粉煤灰的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温彦锋 边京红 蔡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5-278,共4页
介绍了两种低氧化钙含量的粉煤灰和一种高氧化钙含量的粉煤灰在不同制样龄期条件的强度、渗透、压缩特性试验和冻融条件下的强度试验结果 ;分析了凝硬和冻融作用对干贮粉煤灰的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高氧化钙含量的粉煤灰... 介绍了两种低氧化钙含量的粉煤灰和一种高氧化钙含量的粉煤灰在不同制样龄期条件的强度、渗透、压缩特性试验和冻融条件下的强度试验结果 ;分析了凝硬和冻融作用对干贮粉煤灰的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高氧化钙含量的粉煤灰的强度指标受上述两种作用的影响显著 ;低氧化钙含量的粉煤灰的强度指标在凝硬作用下也有所提高 ,但基本不受冻融作用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凝硬作用 冻融作用 力学性质
下载PDF
寒冷地区气泡混合轻质土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瑞燕 胡瑜 +2 位作者 张营 何宽 谢飞 《路基工程》 2023年第1期142-147,共6页
为促进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寒冷地区工程的应用,对气泡混合轻质土及其表面密封处理后的热工性能和抗冻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气泡混合轻质土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导热系数随密度的降低而降低,二者成线性相关;当容重等级高于W9,不采用... 为促进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寒冷地区工程的应用,对气泡混合轻质土及其表面密封处理后的热工性能和抗冻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气泡混合轻质土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导热系数随密度的降低而降低,二者成线性相关;当容重等级高于W9,不采用表面密封处理,气泡混合轻质土可经受15次冻融循环不发生冻融破坏,当采用表面密封处理,容重等级为W7即可满足;表面密封处理有利于保证气泡混合轻质土抗冻性,柔性材料具有适应温度变形的能力,密封效果优于刚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路基 气泡混合轻质土 热工性能 抗冻性 密封处理 热阻 冻融循环
下载PDF
负温砼早期变形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巨松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389-394,共6页
对国内外关于砼早期受冻研究方法进行了研讨,提出采取变形研究检早期受冻,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早期强度对变形影响较大,冻融曲线走向、残余变形特征反应了砼早期结构的转折.
关键词 混凝土 负温 早期结构 变形 冻融循环 试验
下载PDF
水泥路面冻融破坏机理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静云 刘洋 +1 位作者 李玉华 潘宝峰 《东北公路》 2003年第1期14-16,56,共4页
从寒冷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表面类破坏出发 ,对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和盐剥蚀破坏进行了分析 ,并通过抗冻性试验对掺不同外加剂的混凝土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破坏机理 对策 盐剥蚀 病害处理 冻融 抗冻性 水泥混凝土路面
下载PDF
冻融损伤混凝土的弯曲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欧祖敏 孙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4-1081,1103,共9页
为了研究冻融损伤效应对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的影响,通过三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经快速冻融法水冻至不同损伤程度的混凝土小梁疲劳寿命;并用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函数对弯曲疲劳寿命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和检验;对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的可靠性进行... 为了研究冻融损伤效应对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的影响,通过三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经快速冻融法水冻至不同损伤程度的混凝土小梁疲劳寿命;并用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函数对弯曲疲劳寿命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和检验;对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并建立具有不同可靠性概率的P-S-N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静弯曲强度、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都随着冻融循环(FTC)次数的增加而急剧减小.K-S检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能很好地服从威布尔分布;利用矩估计法获得的威布尔分布参数的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的分散性随应力水平的增大而减小,随冻融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的可靠性概率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对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强度)进行设计和验算时应适当增大受冻融损伤混凝土的可靠性概率(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弯曲疲劳 冻融损伤 冻融循环(FTC) P-S-N曲线 安全系数
下载PDF
混凝土冻融损伤劣化规律与等效冻融循环次数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蓉晖 陈昌凯 +1 位作者 朱鹏宇 万后林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127,共10页
为探究“人工气候”环境下混凝土材料层面的冻融损伤劣化规律,以冻融循环次数NFTCs、混凝土强度为变化参数,浇筑了21组尺寸为150mm的立方体试块,进而对其展开了冻融循环试验、扫描电镜试验,量测了其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P、质量变... 为探究“人工气候”环境下混凝土材料层面的冻融损伤劣化规律,以冻融循环次数NFTCs、混凝土强度为变化参数,浇筑了21组尺寸为150mm的立方体试块,进而对其展开了冻融循环试验、扫描电镜试验,量测了其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P、质量变化。研究表明:随NFTCs的增大,C-S-H由颗粒状转变成纤维状;混凝土抗压强度与P均逐渐降低,且降低速率基本相等;混凝土试块的质量在NFTCs≤80时略有增加,而后逐渐下降。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C-S-H凝胶体由纤维状逐渐转变为网状;抗压强度、P以及混凝土试块的质量均逐渐增大。基于材性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了相对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变化率计算式;进而以P为冻损指标,构建了两种不同冻融制度的NFTCs转换式;从而建立了冻损RC构件荷载与位移时变化剩余评估模型,初步实现了实际冻融损伤环境下各服役龄期RC构件力学与变形性能的时变化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冻融损伤 混凝土 人工气候 等效冻融循环次数模型 时变化评估模型
原文传递
氯化钠溶液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魏广和 张玉生 慕儒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0-53,共4页
进行了混凝土在 3 5 %盐溶液中快速冻融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混凝土在盐溶液中冻融时重量损失大幅度增加 ,而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略为缓慢。根据试验结果 。
关键词 抗冻性 冻融循环 混凝 耐久性 除冰盐 氯化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