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4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s in tribology 被引量:64
1
作者 Yonggang MENG Jun XU +2 位作者 Zhongmin JIN Braham PRAKASH Yuanzhong HU 《Friction》 SCIE CSCD 2020年第2期221-300,共80页
The reach of tribology has expanded in diverse fields and tribology related research activities have seen immense growth during the last decade.This review takes stock of the rec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pertaining to ... The reach of tribology has expanded in diverse fields and tribology related research activities have seen immense growth during the last decade.This review takes stock of the rec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pertaining to different aspects of tribology within the last 2 to 3 years.Different aspects of tribology that have been reviewed including lubrication,wear and surface engineering,biotribology,high tem perature tribology,and computational tribology.This review attempts to highlight recent research and also presents future outlook pertaining to these aspects.It may however be noted that there are limitations of this review.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se is that tribology being a highly multidisciplinary field,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widely spread across various disciplines and there can be omissions because of this.Secondly,the topics dealt with in the field of tribology include only some of the salient topics(such as lubrication,wear,surface engineering,biotribology,high tem perature tribology,and computational tribology)but there are many more aspects of tribology that have not been covered in this review.Despite these limitations it is hoped that such a review will bring the most recent salient research in focus and will be beneficial for the growing community of tribology research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BOLOGY BIOTRIBOLOGY LUBRICATION SUPERLUBRICITY friction wear surface engineering
原文传递
陶瓷摩擦学I.陶瓷的摩擦与磨损 被引量:37
2
作者 薛群基 刘惠文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6-384,共9页
根据大量文献调查结果,从影响陶瓷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内因(主要包括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和外因(主要包括载荷、速度、温度、环境气氛及偶件的化学活性等)出发,讨论了陶瓷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及机制,以促进正确选择、设... 根据大量文献调查结果,从影响陶瓷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内因(主要包括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和外因(主要包括载荷、速度、温度、环境气氛及偶件的化学活性等)出发,讨论了陶瓷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及机制,以促进正确选择、设计和使用陶瓷材料,在对陶瓷摩擦学研究现状分析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陶瓷摩擦磨损今后研究工作中值得重视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材料 摩擦磨损 非金属材料
下载PDF
摩擦制动器接触表面温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保吉 朱均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35-39,共5页
应用局部热流和整体热流的概念,将接触表面的温升划分为名义表面温升和局部温升,从而建立了摩擦制动器接触表面的温度计算模型.建立模型中考虑了制动盘的有限尺寸和摩擦产生的摩擦热在制动过程中沿制动盘同一摩擦半径重复的实际情况... 应用局部热流和整体热流的概念,将接触表面的温升划分为名义表面温升和局部温升,从而建立了摩擦制动器接触表面的温度计算模型.建立模型中考虑了制动盘的有限尺寸和摩擦产生的摩擦热在制动过程中沿制动盘同一摩擦半径重复的实际情况,使该模型更接近于实际制动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制动器 表面温度 热传导 接触表面 制动器
下载PDF
微/纳米制造技术的摩擦学挑战 被引量:37
4
作者 雒建斌 何雨 +1 位作者 温诗铸 钟掘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3-288,共6页
评述了国内外航天、信息和军事等高技术领域中微/纳米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微/纳米制造技术特征及其关键技术问题,揭示了当器件的尺度由毫米量级减小到微米甚至纳米量级时,微器件材料表面和界面的摩擦学(摩擦磨损及润滑... 评述了国内外航天、信息和军事等高技术领域中微/纳米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微/纳米制造技术特征及其关键技术问题,揭示了当器件的尺度由毫米量级减小到微米甚至纳米量级时,微器件材料表面和界面的摩擦学(摩擦磨损及润滑)、力学和化学等及其控制方法是微/纳米制造研究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摩擦学研究提出了严峻挑战,新的摩擦学理论和技术的出现将为微/纳米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制造技术 表面与界面 摩擦学 挑战
下载PDF
汽车起步过程离合器传递转矩精确计算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胡建军 李光辉 +1 位作者 伍国强 秦大同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83-1086,共4页
在分析汽车起步时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转矩传递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汽车起步时离合器传递转矩、滑磨功和压盘表面温升的精确计算模型;推导出以离合器主、从动盘相对转速和离合器片表面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的离合器片摩擦因数的... 在分析汽车起步时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转矩传递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汽车起步时离合器传递转矩、滑磨功和压盘表面温升的精确计算模型;推导出以离合器主、从动盘相对转速和离合器片表面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的离合器片摩擦因数的公式;以某一轿车为实例,对其起步时离合器转矩传递特性进行仿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起步 离合器 转矩传递 滑磨功 表面温度
下载PDF
SiC颗粒强化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表面形貌特征及磨损机理 被引量:33
6
作者 周海滨 姚萍屏 +5 位作者 肖叶龙 张忠义 陈凌寒 贡太敏 赵林 左晓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72-2279,共8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铜基摩擦材料,研究SiC含量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探讨材料摩擦表面和亚表面的演变规律,揭示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不含SiC材料的摩擦表面出现大量凹坑,磨损严重,磨损机理以黏着磨损为主;当SiC含量低于...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铜基摩擦材料,研究SiC含量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探讨材料摩擦表面和亚表面的演变规律,揭示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不含SiC材料的摩擦表面出现大量凹坑,磨损严重,磨损机理以黏着磨损为主;当SiC含量低于6%(质量分数)时,材料表面出现较多凹坑及浅犁沟,继续提高SiC含量,凹坑数量减少直至消失,材料表面犁沟的深度及宽度增加,表面及亚表面出现裂纹,材料主要磨损机理由黏着磨损和轻微犁削磨损向剥层磨损和严重犁削磨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材料 粉末冶金 表面形貌 磨损机理
下载PDF
纳米Al_2O_3填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4
7
作者 石光 章明秋 +1 位作者 容敏智 KLAUS Friedrich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研究了干摩擦条件下纳米Al2O3微粒含量及其表面改性处理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表面化学接枝处理后,少量的纳米Al2O3(体积分数约0.24%)即可大幅度提高环氧树脂的摩擦磨损性能,起到显著的减摩和耐磨作... 研究了干摩擦条件下纳米Al2O3微粒含量及其表面改性处理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表面化学接枝处理后,少量的纳米Al2O3(体积分数约0.24%)即可大幅度提高环氧树脂的摩擦磨损性能,起到显著的减摩和耐磨作用.复合材料的热变形稳定性、显微硬度及磨损表面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对纳米Al2O3微粒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有利于加强纳米微粒同基体树脂的结合,从而改善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纳米AL2O3 摩擦学性能 表面改性
下载PDF
偶件表面粗糙度对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军祥 葛世荣 李凌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在栓 -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干摩擦条件下偶件表面粗糙度对碳纤维增强尼龙 (PA10 10 )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偶件表面转移膜的形貌 .结果表明 ,碳纤维能够明显提高 PA10 10的耐磨性能 ,当碳纤维增强... 在栓 -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干摩擦条件下偶件表面粗糙度对碳纤维增强尼龙 (PA10 10 )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偶件表面转移膜的形貌 .结果表明 ,碳纤维能够明显提高 PA10 10的耐磨性能 ,当碳纤维增强相的质量分数为 10 %和 2 0 %时 ,增强 PA10 10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比非增强 PA10 10的降低 3~ 6倍 .这是由于碳纤维起到了承载作用并具有较强的抗犁削能力所致 .磨损表面形貌光学显微分析表明 :磨损前后偶件表面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当偶件表面粗糙度 Ra 处于 0 .11~ 0 .13μm范围内时 ,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最低 ;随 Ra值的增大或减小微切削和转移膜疲劳脱落加剧致使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快速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尼龙 复合材料 偶件表面粗糙度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铝基石墨复合材料的摩擦特性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曹占义 刘勇兵 +1 位作者 杨晓红 连建设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研究了低速、低载荷滑动摩擦条件下铝基石墨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对滑动初期,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与基体合金相近;随着摩擦过程的进行,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逐渐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石墨含量越高,达到稳定摩擦系数所... 研究了低速、低载荷滑动摩擦条件下铝基石墨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对滑动初期,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与基体合金相近;随着摩擦过程的进行,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逐渐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石墨含量越高,达到稳定摩擦系数所需的时间越短;摩擦系数的变化与摩擦表面石墨成膜过程相对应;摩擦系数达到稳定状态时自润滑膜覆盖面积大约为摩擦表面的85% ,这时自润滑膜在摩擦表面上生成和剥落过程达到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 复合材料 石墨 摩擦系数 表面分析
下载PDF
不同热解炭结构的炭/炭复合材料的摩擦特性 被引量:26
10
作者 徐惠娟 熊翔 +1 位作者 黄伯云 彭剑昕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4-349,共6页
在MM-1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具有光滑层和粗糙层热解炭结构的2种炭/炭复合材料进行了模拟飞机正常着陆和中止起飞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磨损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具有粗糙层热解炭结构的炭/炭... 在MM-1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具有光滑层和粗糙层热解炭结构的2种炭/炭复合材料进行了模拟飞机正常着陆和中止起飞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磨损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具有粗糙层热解炭结构的炭/炭复合材料在不同能载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刹车力矩曲线较为平稳,磨损表面形成较为连续、致密的磨屑层;具有光滑层热解炭结构的炭/炭复合材料在正常着陆条件下刹车力矩曲线波动很大,磨损较小,摩损表面形成较为粗糙的磨屑层;随着能载水平的增加(中止起飞条件),摩擦系数显著下降,氧化磨损质量损失明显增大,温升较高,磨损表面氧化严重.具有粗糙层热解炭结构的炭/炭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较优,尤其是其高能摩擦特性更优,适宜用作飞机刹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飞机刹车片 热解炭 摩擦特性
下载PDF
胶辊胶圈应用关键技术问题探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余桂林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9,共5页
论述了胶辊结构、胶辊硬度与成纱条干、强力的关系 ,胶辊硬度与摩擦因数、钳口线宽度的关系 ,胶辊直径、套差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分析了低硬度胶辊改善成纱条干的机理 ,指出胶辊制作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及纺纱工艺配置。胶圈应用中应重视表... 论述了胶辊结构、胶辊硬度与成纱条干、强力的关系 ,胶辊硬度与摩擦因数、钳口线宽度的关系 ,胶辊直径、套差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分析了低硬度胶辊改善成纱条干的机理 ,指出胶辊制作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及纺纱工艺配置。胶圈应用中应重视表面粗糙度、摩擦因数、内周长尺寸及抗拉强度等性能指标 ,介绍了胶圈配置的原则。也对表面处理胶辊的作用机理作了分析 ,对化工涂料配比原则、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作了介绍。指出皮辊间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应贯彻执行新的《附件标准》和《皮辊间工序工作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辊 胶圈 硬度 摩擦因数 表面处理 成纱质量 应用
下载PDF
摩擦片表面沟槽对离合器动态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高晓敏 张协平 +2 位作者 吴凡 王天驰 陶俊方 《传动技术》 2001年第3期10-13,18,共5页
本文在研制成功的“离合器摩擦元件动态性能试验台”(专利号 :ZL932 2 5 2 98.2 )上 ,按国家标准 GB/T1 5 1 41 - 94《湿式离合器摩擦元件试验方法》对不同表面沟槽的铜基粉末治金摩擦片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研究 ,得到了七种典型摩擦片表... 本文在研制成功的“离合器摩擦元件动态性能试验台”(专利号 :ZL932 2 5 2 98.2 )上 ,按国家标准 GB/T1 5 1 41 - 94《湿式离合器摩擦元件试验方法》对不同表面沟槽的铜基粉末治金摩擦片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研究 ,得到了七种典型摩擦片表面沟槽的摩擦特性曲线以及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获得的研究结果可供离合器设计时参考 ,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片 表面沟槽 动态特性 离合器
下载PDF
表面堆载作用下群桩负摩擦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建华 高绍武 陆建飞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9-174,共6页
利用Biot固结理论和积分方程方法研究了表面有堆载的群桩负摩擦问题。根据基本解得出了群桩在圆形均布载荷作用下在时间域内的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组。运用Laplace变换对上述积分方程组进行简化,求解上述积分方程组并进行相应的数值... 利用Biot固结理论和积分方程方法研究了表面有堆载的群桩负摩擦问题。根据基本解得出了群桩在圆形均布载荷作用下在时间域内的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组。运用Laplace变换对上述积分方程组进行简化,求解上述积分方程组并进行相应的数值逆变换就可得出群桩在表面圆形均布载荷作用下的变形、轴力、孔压和桩侧摩阻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摩擦 BIOT固结 群桩 流变 FREDHOLM积分方程
下载PDF
汽车制动过程中摩擦层的作用和形成机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凡艳丽 吕亚非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5-128,共4页
总结了汽车制动过程中摩擦层的生成及其对摩擦性能的影响和摩擦层结构的特征:(1)摩擦层具有组分依赖性,摩擦材料中使用的原材料决定摩擦层的组成并最终决定摩擦性能;(2)摩擦热导致摩擦化学反应发生而在摩擦层产生新物质;(3)摩擦层生成... 总结了汽车制动过程中摩擦层的生成及其对摩擦性能的影响和摩擦层结构的特征:(1)摩擦层具有组分依赖性,摩擦材料中使用的原材料决定摩擦层的组成并最终决定摩擦性能;(2)摩擦热导致摩擦化学反应发生而在摩擦层产生新物质;(3)摩擦层生成是动态的,具有不断生成、破坏、再生成、再破坏的循环过程;(4)摩擦层结构是变化的,与摩擦温度、压力、速度、气氛等条件有关;(5)摩擦层是可控的,通过控制摩擦层结构可以制备高性能(具有稳定摩擦因数、低磨损和低噪声)摩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材料 摩擦表面 第三体 摩擦层 磨屑
下载PDF
Fe-Mo-CaF_2高温自润滑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韩杰胜 王静波 +2 位作者 张树伟 孟军虎 吕晋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6-310,共5页
采用中频感应热压工艺制备了具有良好高温摩擦学特性的Fe-Mo-CaF2高温自润滑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Fe-Mo合金和Fe-Mo-CaF2高温自润滑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由于高温下的机械摩擦化学效应,Fe-Mo合金磨损表... 采用中频感应热压工艺制备了具有良好高温摩擦学特性的Fe-Mo-CaF2高温自润滑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Fe-Mo合金和Fe-Mo-CaF2高温自润滑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由于高温下的机械摩擦化学效应,Fe-Mo合金磨损表面形成了由MoO2及Fe2O3组成的黑色釉质膜,从而表现出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在500℃以上时,Fe-Mo-CaF2合金磨损表面形成了由CaF2、MoO2、CaMoO4、Fe2O3及FeMo4F6等组成的复合润滑膜,从而表现出良好的高温自润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o合金 Fe—Mo—CaF2高温自润滑材料 摩擦学特性
下载PDF
匹配浇筑混凝土接触面摩擦系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陈富强 田唯 +1 位作者 刘占国 张照坤 《中国港湾建设》 2014年第12期34-38,共5页
对不同接触应力水平及干湿状态下匹配浇筑混凝土摩擦系数进行了试验测定,得到摩擦系数实测数据样本共计130个,并对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摩擦力位移特性和反复滑移下的摩擦系数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混凝土 摩擦系数 接触面
下载PDF
不同水介质润滑下GCr15钢的微动磨损特性 被引量:19
17
作者 任平弟 陈光雄 周仲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1-335,共5页
采用液压高精度材料试验机考察了平面-球面接触GCr15钢摩擦副在海水、酸性水和洁净水等3种不同水介质润滑下的微动磨损性能.用激光扫描显微镜(LSM)观察了磨痕表面形貌.结果表明:3种水介质对钢-钢摩擦副具有明显的润滑作用,其中酸性水的... 采用液压高精度材料试验机考察了平面-球面接触GCr15钢摩擦副在海水、酸性水和洁净水等3种不同水介质润滑下的微动磨损性能.用激光扫描显微镜(LSM)观察了磨痕表面形貌.结果表明:3种水介质对钢-钢摩擦副具有明显的润滑作用,其中酸性水的润滑作用最明显;磨损体积损失同介质的润滑作用和腐蚀作用相关,在洁净水和海水介质润滑下的磨损体积损失较小,在酸性水介质润滑下的磨损体积损失较大;在海水润滑下的GCr15钢磨损表面呈现明显的点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钢 水介质 微动磨损
下载PDF
碳纳米管/PTFE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夏军宝 陈卫祥 +4 位作者 李飞 韩贵 王浪云 涂江平 徐铸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1-474,共4页
以碳纳米管(CNTs)为填料制备了PTFE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与不锈钢对摩时的摩擦磨损行为.实验结果表明,CNTs/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其耐磨性能明显优于纯PTFE.当CNTs的体积分数... 以碳纳米管(CNTs)为填料制备了PTFE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与不锈钢对摩时的摩擦磨损行为.实验结果表明,CNTs/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其耐磨性能明显优于纯PTFE.当CNTs的体积分数为15%~20%时,其抗磨性能最好.SEM观察发现纯PTFE的断面上分布着大量的带状结构,而填充了CNTs后,则未观察到这种带状结构,这说明CNTs有效地抑制了PTFE结构的破坏.对PTFE和CNTs/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表面的SEM观察发现,前者的摩擦表面分布着较明显的犁削和粘着磨损的痕迹,而后者的摩擦表面则平整光滑,这表明以CNTs作为填料可有效地抑制PTFE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PTFE 复合材料 摩擦学性能 摩擦磨损 摩擦系数 耐磨性能 聚四氟乙烯
下载PDF
表面微织构对45#钢摩擦副表面摩擦学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丽丽 郭少辉 +1 位作者 魏聿梁 袁国腾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9-154,共6页
目的通过在摩擦副表面进行激光微织构加工,研究不同分布形式的微织构对摩擦副的减摩作用效果,为微织构摩擦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设计与选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5#钢作为摩擦材料制备环环接触的摩擦副,通过激光微雕刻在试件表面加工一定... 目的通过在摩擦副表面进行激光微织构加工,研究不同分布形式的微织构对摩擦副的减摩作用效果,为微织构摩擦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设计与选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5#钢作为摩擦材料制备环环接触的摩擦副,通过激光微雕刻在试件表面加工一定尺寸的微织构,在油润滑条件下,利用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实验,并通过超景深三维显微镜观察磨损表面,研究不同微织构在油润滑方式下对摩擦副的减摩作用机理及具体影响规律。结果带有合理分布形式微织构的摩擦副接触表面能产生明显的动压润滑效应,其中径向沟槽微织构和凹坑状微织构在稳定磨损阶段的摩擦系数明显小于光滑表面,分别能减小摩擦系数16%和11%,局部网状微织构的摩擦系数与光滑表面没有明显差异,周向沟槽微织构的摩擦系数大于光滑表面。带有径向沟槽和凹坑微织构的摩擦副相比于光滑表面,温升有所降低,而周向沟槽和局部网状微织构随着摩擦表面磨损的加剧,温升更加明显,下试件分布有微织构的摩擦副接触表面摩擦系数要明显小于上试件分布有微织构的摩擦副。磨损局部放大图中,凹坑状微织构表面产生的磨粒剥落痕迹要明显浅于光滑试件表面,说明微织构能有效存储磨损磨粒,减少二次磨损对摩擦表面的破坏。结论表面微织构能有效改善摩擦副的润滑性能,合理选择微织构分布形式和分布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微织构的减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微织构 摩擦系数 润滑油温度 动压效应 表面磨损
下载PDF
丁腈胶辊与丁腈胶圈应用技术同改善成纱质量间的重要关系 被引量:20
20
作者 余桂林 《纺织器材》 2007年第4期40-46,51,共8页
阐述了胶辊结构、硬度与成纱条干、强力的关系,胶辊硬度与摩擦因数、钳口线宽度的关系;胶辊直径、套差与成纱质量的关系;分析了低硬度胶辊改善成纱条干的机理,指出胶辊制作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及纺纱工艺配置。胶圈应用中应重视表面粗糙度... 阐述了胶辊结构、硬度与成纱条干、强力的关系,胶辊硬度与摩擦因数、钳口线宽度的关系;胶辊直径、套差与成纱质量的关系;分析了低硬度胶辊改善成纱条干的机理,指出胶辊制作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及纺纱工艺配置。胶圈应用中应重视表面粗糙度、摩擦因数、内周长尺寸及抗拉强度等性能指标。分析了胶圈配置的原则,并对表面处理胶辊的作用机理作了分析,对化工涂料配比原则、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辊 胶圈 硬度 摩擦因数 表面处理 管理 成纱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