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鸟保护的长江流域湿地优先保护格局模拟 被引量:18
1
作者 郭云 梁晨 李晓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84-1993,共10页
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长江流域湿地为研究区,构建了基于气候、地貌分异的湿地生态地理综合分类单元,并将其作为宏观尺度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目标,同时考虑以湿地鸟类为代表的物种保目标,依托Marxan系统保护规划工具,确定了长江... 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长江流域湿地为研究区,构建了基于气候、地貌分异的湿地生态地理综合分类单元,并将其作为宏观尺度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目标,同时考虑以湿地鸟类为代表的物种保目标,依托Marxan系统保护规划工具,确定了长江流域湿地保护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优先保护格局。该格局能以最小的社会经济和土地资源代价最大程度的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对比现有湿地保护格局,最终确定了游离于现有保护体系外的湿地保护空缺。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源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湿地保护体系完善,无需新建保护区;金沙江流域湿地保护空缺主要分布在现有保护区周围,可以适当扩充保护区外围或调整边界;嘉陵江流域和长江上游干流流域的保护空缺严重,大面积集中在重庆西北部,乌江流域的贵州省习水县北部湖泊湿地存在保护空缺,这些区域建议适当新建保护区或者保护小区;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空缺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与安徽境内的沿江湖泊湿地,建议建立湿地公园及合理进行河流岸坡修复。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湿地保护体系调整、保护规划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从宏观层面上为长江流域湿地统筹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湿地 系统保护规划 优先保护格局 MARXAN 长江流域
下载PDF
沼泽湿地开垦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秦胜金 刘景双 +1 位作者 王国平 周旺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5-321,共7页
为了探讨开垦对三江平原湿地土壤磷(P)形态含量及组成的影响,采用Hedley分级方法对比分析湿地开垦前后及垦后弃耕土壤不同形态P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湿地土壤相比,开垦3年(G3)时土壤总无机磷(TPi)上升达319·67mg·kg-1,其中活... 为了探讨开垦对三江平原湿地土壤磷(P)形态含量及组成的影响,采用Hedley分级方法对比分析湿地开垦前后及垦后弃耕土壤不同形态P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湿地土壤相比,开垦3年(G3)时土壤总无机磷(TPi)上升达319·67mg·kg-1,其中活性和中等活性无机磷增幅最大(P<0·05),而总有机磷(TPo)下降313·28mg·kg-1.土壤无机磷含量随开垦年限增加而下降,耕作8年(G8)土壤中Resin-P、NaHCO3-Pi和NaOH-Pi分别仅为G3土壤的28·18%、42·87%和45·90%,耕作过程中土壤有机磷逐渐增加,但仅NaOH-Po升幅较大(P>0·05).弃耕后土壤中P的组成向湿地状况发展,弃耕后除Conc.HCl-Pi含量略有下降外,其他P形态均有所上升,但有机磷形态上升速度缓慢.开垦和弃耕过程中等活性P(NaOH浸提P)含量变幅最大;中等活性磷是三江平原湿地土壤P最主要的源和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垦 湿地 P形态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溶解有机质的光谱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3
作者 Yuan Cui Fang-Li Luo +1 位作者 Ming-Xiang Zhang Fei-Hai Yu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150-162,共13页
河口三角洲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热点地区。了解该区域溶解有机质(DOM)的来源及其驱动因素对于评估其在调节全球碳通量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淡水和潮汐区域中土壤DOM的光谱特征。通过平行因子分析(PAFARAC),以... 河口三角洲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热点地区。了解该区域溶解有机质(DOM)的来源及其驱动因素对于评估其在调节全球碳通量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淡水和潮汐区域中土壤DOM的光谱特征。通过平行因子分析(PAFARAC),以及与在线数据库(http://www.openfluor.org)的对比最终确定了5种荧光组分(包括2种类腐殖酸、2种类蛋白质和1种可能的污染物)。淡水和潮汐区域中土壤DOM及各荧光组分的浓度、光谱性质和来源均不同。潮汐区DOM的浓度较低,而相对分子质量较高。在淡水地区,土壤DOM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和微生物;而在潮汐地区,土壤DOM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和人类活动。这两个地区土壤DOM的差异主要由环境因素驱动,尤其是土壤碳(C)、氮(N)及其化学计量比C/N,能够解释DOM和CDOM变化的80.7%和69.6%。此外,浮游植物也对该地区土壤中的DOM、CDOM和荧光组分(C1–C4)有重要的影响,结果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土壤DOM的浓度和组成受土壤性质和浮游植物密度的强烈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质 河口湿地 淡水湿地 光谱特征 潮汐湿地
原文传递
Microbial Diversity of Planctomycetes and Related Bacteria in Wetlands with Different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被引量:1
4
作者 Yu Wang Guibing Zhu +2 位作者 Erwin van der Biezen Mike S M Jetten Chengqing Yin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8-166,共9页
The diversity of Planctomycetes and related bacteria in 3 types of freshwater wetlands with different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were investigated by cloning and sequencing PCR-amplified partial 16S rRNA genes. Three ... The diversity of Planctomycetes and related bacteria in 3 types of freshwater wetlands with different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were investigated by cloning and sequencing PCR-amplified partial 16S rRNA genes. Three clone libraries were constructed using 16S rRNA-targeted forward PCR primer specific for Planctomycetales and general bacterial reverse primer.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defined 95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 with 163 sequences. The clone libraries covered a wide microbial diversity of Proteobacteria and the Planctomycetes-Verrucomicrobia-Chlamydiales (PVC) superphylum. The majority of the OTUs were related to the phylum of Planctomycetes (33 OTUs), Proteobacteria (22 OTUs) and Verrucomicrobia (22 OTUs). Four known genera from the Planctomycetes phylum were all detected. The genus Pirellula (18 OTUs) dominated the Planctomycetes community, but different patterns of distribution were observed in the wetlands. The littoral wetlands of Baiyangdian Lake with the least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covered more species and showed the highest biodiversity. However, the Jiaxing paddy fields with the highest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showed a higher biodiversity than that in the riparian wetlands of the North Canal. Bacteria distantly related to anammox bacteria were also detected with a small proportion (4 OTUs). It showed that wetlands hold a great biodiversity of phyla Planctomycetes and related bacteria; furthermore, there is ample opportunity to discover novel phylotypes of Planctomycetes in the wetland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CTOMYCETES BIODIVERSITY PVC superphylum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freshwater wetlands
原文传递
Stem and Total Above-Ground Biomass Models for the Tree Species of Freshwater Wetlands Forest, Coastal Areas and Dry Areas of Bangladesh: Using a Non-Destructive Approach
5
作者 Mahmood Hossain Chameli Saha +4 位作者 Rakhi Dhali Srabony Saha Mohammad Raqibul Hasan Siddique S. M. Rubaiot Abdullah S. M. Zahirul Islam 《Open Journal of Forestry》 2021年第2期73-82,共10页
Biomass and carbon stock in a forested areas are now prim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forest management an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measures. But th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biomass and carbon in trees of forests is now... Biomass and carbon stock in a forested areas are now prim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forest management an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measures. But th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biomass and carbon in trees of forests is now a challenging issue. In most cases, pantropical and regional biomass models are used frequently to estimate biomass and carbon stock in trees, but these estimatio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have some uncertainty compared to the species-specific allometric biomass model.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cacia</span></i><span> <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nilotica</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asuarina</span></i> <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equisetifolia</span></i></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nd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elia</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i>azedarach</i>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have been planted in different areas of Bangladesh considering the species-specific site requirements. While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arringtonia</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i>acutangula</i></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nd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Pongamia</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i>pinnata</i>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re the dominant tree species of the freshwater swamp forest of Bangladesh.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develop species-specific allometric biomass models for estimating stem and above ground biomass (TAGB) of these species using the non-destructive method and to compare the efficiency of the derived biomass models with the frequently used regional and pantropical biomass models. Four Ln-based models with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OMETRY Biomass freshwater wetlands Coastal Areas Dry Areas
下载PDF
模拟盐水入侵对河口湿地土壤碳矿化潜力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王亚非 胥佳忆 +4 位作者 黑杰 阳祥 尹晓雷 王维奇 王纯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7-434,共8页
河口湿地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揭示盐水入侵对河口湿地土壤碳矿化潜力的影响,以闽江河口淡水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泥浆厌氧培养与气相色谱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设置高频率盐度梯度的盐水入侵情景模式,对不同... 河口湿地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揭示盐水入侵对河口湿地土壤碳矿化潜力的影响,以闽江河口淡水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泥浆厌氧培养与气相色谱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设置高频率盐度梯度的盐水入侵情景模式,对不同处理下的土壤碳矿化潜力(以CO_(2)产生潜力表征)及其环境调节因子进行连续3周的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盐度处理下土壤pH值均低于对照处理(0),氨态氮(NH_(4)^(+)-N)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且随盐度增加而增加,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在盐度25‰、30‰处理下高于对照处理,SO_(4)^(2-)含量在盐度20‰、25‰、30‰处理下高于对照处理;(2)随着时间的变化,厌氧培养第1周CO_(2)产生潜力显著高于第2周和第3周(p<0.05),不同盐度处理CO_(2)产生潜力差异较大,表现为低盐度(0.5‰~10‰)促进和高盐度(15‰~30‰)抑制作用,盐度10‰~15‰可能是影响土壤碳矿化转变的重要转折点;(3)不同盐度处理下CO_(2)产生潜力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电导率(EC)、NH_(4)^(+)-N、Cl^(-)、SO_(4)^(2-)和DOC呈显著负相关(p<0.05).盐度是影响河口湿地土壤碳矿化的的重要因素,低盐度的盐水入侵促进河口湿地土壤碳矿化,高盐度的盐水入侵抑制土壤碳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矿化 盐度 理化特征 淡水湿地 闽江河口
原文传递
淡水湿地种子库研究综述 被引量:81
7
作者 李伟 刘贵华 +1 位作者 周进 黄德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5-402,共8页
湿地是近年来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 ,作为湿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子库的研究成果在深入探讨湿地植被的结构、功能与动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淡水湿地种子库的研究动态 ,系统介绍了种子库研究方法以及... 湿地是近年来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 ,作为湿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子库的研究成果在深入探讨湿地植被的结构、功能与动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淡水湿地种子库的研究动态 ,系统介绍了种子库研究方法以及湿地种子库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对已有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淡水湿地 种子库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野鸭湖典型湿地植物光谱特征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克 赵文吉 +3 位作者 郭逍宇 胡德勇 宫兆宁 龙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5853-5861,共9页
遥感技术已成为湿地植被识别和分类的重要手段,而深入研究地面植物群落光谱特征对于利用遥感影像的湿地植被分类具有指导意义。以典型淡水湿地——野鸭湖湿地为实验区,测定其典型湿地植物群落的反射光谱,并重采样以模拟OMIS机载成像光... 遥感技术已成为湿地植被识别和分类的重要手段,而深入研究地面植物群落光谱特征对于利用遥感影像的湿地植被分类具有指导意义。以典型淡水湿地——野鸭湖湿地为实验区,测定其典型湿地植物群落的反射光谱,并重采样以模拟OMIS机载成像光谱仪红-近红外的50个波段。在此基础上应用二阶导数的方法得到湿地植物识别的9个最佳波段:515.3,553.1,626.5,687.5,733.9,810.6,821.1,833.0,966.8nm。这些波段可以很好的识别湿地植物类型:沉水植物在810.6,821.1,833.0nm存在独特的吸收/反射特征,与其他湿地植物类型相区别。浮水、挺水、湿生、中生植物相比,浮水植物在515.3nm的吸收特征和553.1nm的反射特征较为突出;浮水、湿生、中生植物在687.5nm的吸收特征与挺水植物相比更为显著,但挺水植物在733.9nm的反射特征尤为明显;湿生植物在626.5nm的吸收特征比浮水、挺水、中生植物更加显著;中生植物缺少在626.5nm的吸收特征,但在966.8nm的吸收特征最为明显。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野鸭湖湿地植被的高光谱遥感数据处理及湿地植被制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而且可以为淡水湿地植被的遥感识别和分类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光谱 二阶导数 淡水湿地 最佳波段
下载PDF
淡水湿地种子库的研究方法、内容与展望 被引量:18
9
作者 侯志勇 谢永宏 +2 位作者 于晓英 任勃 杨刚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00-1405,共6页
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表面和土壤中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种子库的研究是深入探讨湿地植被结构、功能与动态等方面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对于了解植被演替动态、植被更新和受损湿地植被重建与恢复具有... 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表面和土壤中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种子库的研究是深入探讨湿地植被结构、功能与动态等方面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对于了解植被演替动态、植被更新和受损湿地植被重建与恢复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淡水湿地种子库研究现状,对湿地种子库的形成、研究方法以及湿地种子库时空格局、种子库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水文变化对湿地种子库的影响、湿地种子库在湿地恢复中的应用等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同时对湿地种子库的时间动态、种子库的分类、种子库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湿地恢复重建及湿地景观营造等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湿地 种子库 湿地恢复 植被动态
下载PDF
淡水湿地生态系统中微生物驱动氮转化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宏 王泓 +3 位作者 吴敏 余关龙 陈婧 刘达山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8-168,共11页
淡水湿地在全球氮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驱动氮转化过程对于淡水湿地的自然净化功能及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湿地系统的氮转化功能菌群和微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 淡水湿地在全球氮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驱动氮转化过程对于淡水湿地的自然净化功能及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湿地系统的氮转化功能菌群和微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受气候条件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淡水湿地系统生境因子出现了复杂变化,进而影响了功能微生物及其氮转化途径。氮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二氮(N2O)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的第三大温室气体,与淡水湿地系统微生态及功能密切相关,其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也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参与氮循环的微生物复杂多样、功能菌群协同作用机制不明,以及其受气候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显著,仍有必要深入研究淡水湿地系统的微生物驱动氮转化过程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湿地 氮转化 氨氧化细菌 厌氧氨氧化 微生物 N2O
下载PDF
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的海河流域湿地保护优先格局与保护空缺识别 被引量:9
11
作者 穆泳林 梁晨 +7 位作者 李晓文 白军红 崔保山 智烈慧 梁芳源 李鹏 程维金 肖之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836-3845,共10页
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托系统保护规划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建立气候-地貌-湿地生态地理综合分类单元,并将此单元作为宏观尺度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替代单元,同时以湿地水鸟作为物种尺度的指示物种,综合考虑道路、居民点等社会因素,确... 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托系统保护规划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建立气候-地貌-湿地生态地理综合分类单元,并将此单元作为宏观尺度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替代单元,同时以湿地水鸟作为物种尺度的指示物种,综合考虑道路、居民点等社会因素,确定了海河流域湿地保护优先格局及保护空缺。研究结果表明:湿地结构上,现有保护体系中仅滨海湿地受保护比例较高,经系统保护规划优后,湿地保护比例可达28.55%,保护面积达36.55 km^(2);在空间分布上,仅徒骇马颊河水系目前得到较好的保护,建议对滦河及冀东沿海区域及海河流域南北水系通过设立保护小区和建立湿地公园等方式加强保护。研究结果可为海河流域湿地保护体系调整提供参考,为湿地、非湿地生态系统的整合优化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保护 系统保护规划 保护优先格局 海河流域
下载PDF
淡水湿地不同围垦土壤非耕季节呼吸速率差异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小青 许信旺 +3 位作者 方宇媛 毛敏 石小磊 郑聚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选择何种湿地利用方式,使得土壤固碳能力及CO2气体排放受到的影响最小,是合理利用湿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所在,湿地土壤呼吸不仅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还受土壤本身性状的影响。以皖江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定位试验对天然湿地及不同围... 选择何种湿地利用方式,使得土壤固碳能力及CO2气体排放受到的影响最小,是合理利用湿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所在,湿地土壤呼吸不仅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还受土壤本身性状的影响。以皖江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定位试验对天然湿地及不同围垦利用方式下土壤在非耕季节CO2排放通量、大气温度及表层土壤温度进行测定,并对其土壤TOC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O2排放通量:水稻田〔700.70mg/(m2·h)〕>旱地〔433.80mg/(m2·h)〕>天然湿地〔302.66mg/(m2·h)〕,天然湿地土壤TOC含量明显高于围垦旱地及水稻田(0—30cm),说明天然湿地较围垦旱地和水稻田对大气中CO2浓度贡献最小,能存储更多的碳。探讨了CO2排放通量与温度的相关性,得出3种土壤类型CO2排放通量与大气温度和表层土壤温度均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湿地 水稻田 旱地 CO2排放通量
下载PDF
淹水增加对闽江河口淡水潮汐湿地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及CO2和CH4排放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敬 黄佳芳 +5 位作者 罗敏 刘育秀 谭季 朱爱菊 王声钰 仝川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493-5502,共10页
海平面上升使得河口潮汐湿地淹水高度增加,对CO2和CH4的排放通量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绝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淹水增加对河口盐沼湿地的影响,淹水增加对于河口淡水潮汐湿地的影响缺乏数据.鉴于此,本研究利用模拟潮汐池和中型生态系,研究淹水... 海平面上升使得河口潮汐湿地淹水高度增加,对CO2和CH4的排放通量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绝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淹水增加对河口盐沼湿地的影响,淹水增加对于河口淡水潮汐湿地的影响缺乏数据.鉴于此,本研究利用模拟潮汐池和中型生态系,研究淹水增加15 cm和30 cm后对闽江河口淡水潮汐湿地孔隙水(NH4+、NO3-、DOC、溶解性CH4和DIC)浓度及CO2和CH4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高度增加15 cm和30 cm后,CO2的排放通量分别下降28. 53%和36. 56%;淹水增加15 cm时,CH4的排放通量没有显著变化,增加至30 cm后,CH4的排放通量显著增加29. 27%;淹水高度增加15 cm和30 cm,孔隙水CH4的浓度分别增加47. 83%和73. 91%.淹水增加对孔隙水DOC浓度变化影响不显著.淹水增加促进孔隙水NH4+浓度,并降低孔隙水DIC和NO3-的浓度.淹水增加降低CO2和CH4排放通量的温度敏感性.根据研究结果,未来海平面上升50 a和100 a后,闽江河口淡水潮汐湿地的综合增温潜势将分别降低28%和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增加 CO2排放通量 CH4排放通量 海平面上升 淡水潮汐湿地 闽江河口
原文传递
长江淡水潮汐湿地植物特性和植物群落演替研究——以镇江北固山湿地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伟 李国卿 赵联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8-613,共6页
镇江北固山湿地属于长江近河口段淡水潮汐湿地,植物群落基本保持原生演替的前期状况。根据对该湿地的实地观测研究,描述了河滨湿地植物的生长特性;结合湿地的水文特征刻画了湿地高等水生植物在时间、空间和景观上的生态过程;综合河滨湿... 镇江北固山湿地属于长江近河口段淡水潮汐湿地,植物群落基本保持原生演替的前期状况。根据对该湿地的实地观测研究,描述了河滨湿地植物的生长特性;结合湿地的水文特征刻画了湿地高等水生植物在时间、空间和景观上的生态过程;综合河滨湿地植物的生长特性及湿地的水文特征探讨了镇江淡水潮汐湿地的演变趋势。对湿地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从而为长江淡水潮汐湿地的生态修复和增加生物多样性及湿地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潮汐湿地 植物特性 植物优势种 演替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黄河三角洲淡水恢复湿地大型底栖生物种群分布模拟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薇 李晓晓 +1 位作者 李铭 孙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7750-7759,共10页
掌握大型底栖生物种群分布的时空变化对正确把握湿地生态修复效率、揭示湿地生态演替过程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选择黄河三角洲地区一千二自然保护区的淡水恢复湿地为研究区,在2014—2015年大型底栖生物野外采样和优势物种的基础上,... 掌握大型底栖生物种群分布的时空变化对正确把握湿地生态修复效率、揭示湿地生态演替过程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选择黄河三角洲地区一千二自然保护区的淡水恢复湿地为研究区,在2014—2015年大型底栖生物野外采样和优势物种的基础上,选择了琥珀刺沙蚕、中华蜾蠃蜚、摇蚊幼虫作为典型优势物种,构建了基于Logistic回归的淡水恢复湿地大型底栖生物种群分布模拟模型。其中,琥珀刺沙蚕和摇蚊幼虫的模拟结果较好,模拟准确率分别为84.9%和77.9%,而中华蜾蠃蜚的模拟结果不甚理想。对比生态补水前后大型底栖生物的模拟分布结果发现,琥珀刺沙蚕主要集中在潮间带区域,且在春、秋两季的生存概率分布差异不显著;而淡水恢复湿地中摇蚊幼虫的分布概率显著提高,其中高于分割值0.5的栖息面积增长了9.9—10.8倍,表明退化湿地生境正处于向淡水湿地演替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分布模型 逻辑斯蒂回归 大型底栖生物 淡水恢复湿地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江苏里下河淡水湿地森林土壤水对降水的响应
16
作者 左海军 徐庆 +4 位作者 高德强 张蓓蓓 何冬梅 江浩 王磊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1期23-33,共11页
【目的】土壤水是淡水湿地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以江苏里下河地区的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阔叶林和池杉(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针叶林2种典型淡水湿地森林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在3个不同量级降水条件... 【目的】土壤水是淡水湿地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以江苏里下河地区的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阔叶林和池杉(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针叶林2种典型淡水湿地森林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在3个不同量级降水条件下降水在林地土壤剖面中的运移过程,为揭示里下河地区淡水湿地森林对水文过程的调控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氢稳定同位素技术,通过分析比较3个不同量级降水后2种不同类型淡水湿地森林土壤水与其潜在水源(大气降水、浅层地下水)的δD组成,确定各林地土壤水的水分来源;运用二元线性混合模型计算不同量级降水对各层土壤水的贡献率。【结果】不同量级降水后8天内,2种类型淡水湿地森林土壤水δD值均介于大气降水δD和浅层地下水的δD值之间,表明该地区淡水湿地森林土壤水主要源于大气降水和浅层地下水;小雨(9.3 mm)后第1天,2个林地0~40 cm土层土壤水δD的变化范围较大,而40~60 cm土层土壤水δD变化范围较稳定,表明小雨仅能入渗到0~40 cm深处;而中雨(19.5 mm)及大雨(29.2 mm)后第1天,2个林地0~60 cm土层土壤水δD对降水δD的响应皆较明显,表明中雨和大雨均可入渗到0~60 cm深处土壤;此外,小雨、中雨和大雨对美洲黑杨阔叶林土壤水的贡献率分别为1.5%~33.5%、28.2%~66.4%和36.5%~97.0%,对池杉针叶林土壤水的贡献率分别为7.0%~37.4%、5.5%~48.2%和29.6%~75.0%。统计分析表明,降水量级是影响土壤水δD以及降水对土壤水贡献率的主要因子。【结论】里下河地区2种典型淡水湿地森林土壤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浅层地下水。单次降水量越大,土壤水δD对降水δD的响应越显著。池杉针叶林对小雨入渗补给过程的调控作用优于美洲黑杨阔叶林,而美洲黑杨阔叶林对大量级降雨(中雨和大雨)入渗补给过程的调控作用优于池杉针叶林。本研究结果可为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湿地森林 氢稳定同位素 土壤水 美洲黑杨 池杉 里下河地区
下载PDF
基于植被指数模型的淡水湖泊湿地景观信息提取 被引量:4
17
作者 夏双 阮仁宗 颜梅春 《地理空间信息》 2012年第6期32-35,5+4,共4页
高邮湖湿地是江苏省重要湿地之一,对生态、环境控制、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7年的LandsatTM影像作为遥感信息源,选择影像的光谱特征和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植被指数(D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差... 高邮湖湿地是江苏省重要湿地之一,对生态、环境控制、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7年的LandsatTM影像作为遥感信息源,选择影像的光谱特征和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植被指数(D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差异绿度指数(NDG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和最佳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6种植被指数做了光谱特征分析,从而确定出最佳指数模型,并基于决策树方法,实现研究区景观信息的遥感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决策树分类法易于综合多种特征进行遥感影像分类,植被指数参与到决策树分类中能够提高分类的总体精度,其总体精度达到79.58%,Kappa系数为0.721 0,分类结果理想且人工参与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湖 植被指数模型 淡水湖泊湿地 景观信息提取 决策树
下载PDF
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后生浮游动物功能群季节分布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静 肖国华 +2 位作者 武大勇 王军霞 刘存歧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0-198,共9页
2019年4月至11月在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后生浮游动物和水环境调查,以探究滨海淡水湿地后生浮游动物功能群的季节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采用相似性分析(analysis of similarities,ANOSIM)、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 2019年4月至11月在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后生浮游动物和水环境调查,以探究滨海淡水湿地后生浮游动物功能群的季节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采用相似性分析(analysis of similarities,ANOSIM)、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Mantel检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及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path modeling,Pls-pm)对后生浮游动物功能群和影响因子进行研究,调查期间共采集并鉴定后生浮游动物95种,共划分为8个功能群.结果显示,研究地后生浮游动物功能群组成春季与夏、秋、冬3季差异显著;小型个体组成的功能群在全年密度和生物量中均占优势;非营养盐类环境因子为后生浮游动物功能群季节演替主要驱动因子;营养盐类环境因子对后生浮游动物功能群季节演替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淡水湿地 后生浮游动物 功能群 季节演替 驱动因子
下载PDF
盐分和淹水增加对河口潮汐淡水沼泽湿地土壤磷形态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一萍 罗敏 +2 位作者 刘育秀 谭季 黄佳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150-5160,共11页
选取中国东南沿海闽江河口潮汐淡水沼泽湿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盐分(淡水对照、低盐处理、高盐处理)和不同淹水(CK、CK+15 cm、CK+30 cm)交互处理对土壤磷形态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闽江河口潮汐淡水沼泽湿地土壤中,无... 选取中国东南沿海闽江河口潮汐淡水沼泽湿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盐分(淡水对照、低盐处理、高盐处理)和不同淹水(CK、CK+15 cm、CK+30 cm)交互处理对土壤磷形态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闽江河口潮汐淡水沼泽湿地土壤中,无机磷是土壤总磷的主要赋存形态,约占总磷含量的68%~82%,有机磷含量约占总磷的18%~32%.无机磷以铁铝结合态磷为主(60%~66%),其次为钙结合态磷和闭蓄态磷.淹水处理对磷的总量和形态的影响有限,盐分变化对磷的总量和形态影响显著.低盐处理可增加铁铝结合态磷、闭蓄态磷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而高盐处理则对它们表现出抑制作用.随着盐分的增加,土壤总磷含量逐渐降低,土壤中钙结合态磷含量和磷酸盐含量将逐渐升高.相关分析表明,有机磷含量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呈负相关,无机磷含量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当盐分由淡水变化至低盐时,土壤磷的形态主要由有机磷向无机磷转化;而当盐分由低盐变化至高盐时,无机磷占比降低,有机磷占比增加.研究结果表明,碱性磷酸酶活性在磷形态对盐分和淹水的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 淹水 磷形态 磷酸酶活性 潮汐淡水沼泽湿地 闽江河口
原文传递
模拟SO_4^(2-)沉降对闽江口淡水感潮野慈姑湿地N_2O通量的影响
20
作者 何露露 代超 +2 位作者 谭立山 黄佳芳 仝川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88-797,共10页
选取闽江口塔礁洲淡水感潮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湿地为研究对象,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每月小潮日原位定期向实验样地施加2个沉降量水平的硫酸钾溶液:S60(60 kg·hm-2·a-1)和S120(120 kg·hm-2·a-1),运... 选取闽江口塔礁洲淡水感潮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湿地为研究对象,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每月小潮日原位定期向实验样地施加2个沉降量水平的硫酸钾溶液:S60(60 kg·hm-2·a-1)和S120(120 kg·hm-2·a-1),运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模拟硫酸根沉降对河口区淡水感潮湿地N2O通量的影响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对照、S60和S120 3个处理下N2O通量分别为(58.06±23.07)、(23.50±22.85)和(20.75±7.83)μg·m-2·h-1,年尺度上,S120处理显著降低N2O通量(p<0.05),S60处理与CK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闽江口淡水感潮野慈姑湿地整体上表现为大气中N2O源.野慈姑湿地N2O排放通量与间隙水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对于亚热带河口区淡水感潮野慈姑湿地,施加量为120 kg·hm-2·a-1的模拟硫沉降显著降低其N2O排放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通量 SO4^2-沉降 野慈姑 感潮淡水湿地 闽江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