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声场干涉结构的双水平阵(元)被动测距 被引量:15
1
作者 余赟 惠俊英 +1 位作者 赵智勇 王鲁军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0-447,共8页
为探寻适用于拖曳线列阵声呐的被动测距方法,基于海洋波导的重要特征一低频声场具有稳定可观察的干涉结构,结合波导不变量理论提出了两种被动测距算法。采用双水平阵(元)模型,分别获得各阵(元)的LOFAR图和方位时间历程后,对LOFAR图进行R... 为探寻适用于拖曳线列阵声呐的被动测距方法,基于海洋波导的重要特征一低频声场具有稳定可观察的干涉结构,结合波导不变量理论提出了两种被动测距算法。采用双水平阵(元)模型,分别获得各阵(元)的LOFAR图和方位时间历程后,对LOFAR图进行Radorn变换提取干涉条纹的频率时间历程,进而结合各测距算法实现被动测距。并通过仿真研究和定位精度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条纹 被动测距 低频声场 结构 拖曳线列阵声呐 测距算法 时间历程
下载PDF
改进的宽带阵元延迟线恒定束宽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5
2
作者 汪婉秋 刘成城 +1 位作者 赵拥军 陈晖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4-200,共7页
针对时域宽带恒定束宽波束形成计算复杂度高、硬件实现复杂等问题,提出基于离散空间响应变化(SRV)约束的宽带阵元延迟线(SDL)恒定束宽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SDL宽带阵列模型,然后分别在有无强干扰的情况下,采用约束优化的方式,... 针对时域宽带恒定束宽波束形成计算复杂度高、硬件实现复杂等问题,提出基于离散空间响应变化(SRV)约束的宽带阵元延迟线(SDL)恒定束宽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SDL宽带阵列模型,然后分别在有无强干扰的情况下,采用约束优化的方式,在保证期望来向增益趋于单位响应的同时,对期望方向逼近精度、旁瓣增益、主瓣宽度、SRV等进行约束,使得可能的最大旁瓣均值最小,最后将其转化为二阶锥规划问题,并利用内点法进行求解。实验表明,该算法的频率不变性较好,收敛速度较快,计算复杂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元延迟线 宽带波束形成 恒定束宽 空间响应变化 二阶锥规划
下载PDF
Frequency-invariant robust adaptive beamforming based on interference covariance matrix reconstruction 被引量:6
3
作者 FAN Zhan LIANG Guolong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 2014年第4期359-368,共10页
Consider the problems of frequency-invariant beampattern optimization and robustness in broadband beamforming.Firstly,a glob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which is based on phase compensation of the array manifolds,is used... Consider the problems of frequency-invariant beampattern optimization and robustness in broadband beamforming.Firstly,a glob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which is based on phase compensation of the array manifolds,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frequency-invariant beampattern.Compared with some methods presented recently,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not only available to get the global optimal solution,but also simple for physical realization.Meanwhile,a robust adaptive broadband beamforming algorithm is also derived by reconstructing the covariance matrix.The esse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to estimate the space-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Capon estimator firstly,then integrate over a region separated from the desired signal direction to reconstruct the interference-plus-noise covariance matrix,and finally caleulate the adaptive beamformer weights with the reconstructed matrix.The design of beamformer is formulated as a convex optimization problem to be solved.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lmost always close to the optimal value across a wide range of signal to noise rat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quency-invariant robust adaptive beamforming based on interference covariance matrix reconstruction
原文传递
Interference structure of shallow water reverberation in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被引量:3
4
作者 LI FengHua ZHANG YanJun +1 位作者 ZHANG RenHe LIU JianJu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0年第8期1408-1411,共4页
The striations of the reverberation spectrum in the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were observed in a shallow water acoustic experiment in 2002. A model following the coherent reverberation model developed in 2002 is pre... The striations of the reverberation spectrum in the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were observed in a shallow water acoustic experiment in 2002. A model following the coherent reverberation model developed in 2002 is presented to explain the observed striations. To examine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measured data and numerical predictions, we have used a method based on Radon transform for determining the slope of the striations to the measured reverberation data and numerical predic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viously developed coherent reverberation model can predict the interference structure of the reverberation intensity in the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ERBERATION INTERFERENCE TIME-frequency waveguide invariant
原文传递
指纹识别系统性能研究和提高 被引量:1
5
作者 唐群元 陶进绪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5期61-64,共4页
指纹图像增强以及快速准确的匹配一直是指纹识别系统需要解决的两大重点。提出了一种优化后的Gabor滤波来增强指纹纹线并有效消除噪声的方法。同时在指纹识别环节上,提出用不变矩矢量来表征指纹特征信息并以此来进行数据库入库登记的新... 指纹图像增强以及快速准确的匹配一直是指纹识别系统需要解决的两大重点。提出了一种优化后的Gabor滤波来增强指纹纹线并有效消除噪声的方法。同时在指纹识别环节上,提出用不变矩矢量来表征指纹特征信息并以此来进行数据库入库登记的新方法,给出了一种不变矩的具体构造方法,大大提高了指纹识别的算法效率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图像增强 指纹识别 GABOR滤波器 频率滤波 不变矩 特征串
下载PDF
宽带频率-方向不变恒定主瓣波束形成 被引量:2
6
作者 苏成晓 罗景青 刘颂阳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9-414,共6页
常规波束形成主瓣随频率和指向变化,为了实现频率方向二维主瓣恒定,本文基于约束优化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宽带频率-方向不变恒定主瓣波束形成算法,并将之应用到宽带信号到达角(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中。首先在参考频率上约束方... 常规波束形成主瓣随频率和指向变化,为了实现频率方向二维主瓣恒定,本文基于约束优化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宽带频率-方向不变恒定主瓣波束形成算法,并将之应用到宽带信号到达角(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中。首先在参考频率上约束方向不变主瓣恒定,然后在不同指向上约束频率不变主瓣恒定,并将约束问题表示为标准的二阶锥规划形式,运用SeDuMi求解最优权向量。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实现不同频率不同指向上波束主瓣恒定,与频率不变波束相比,采用频率-方向不变波束的DOA估计方法降低了信噪比分辨门限,提高了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 频率不变 方向不变 二阶锥规划 信号到达角
下载PDF
一种基于频域特征的仿射不变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吕文先 彭启民 +1 位作者 吕玉增 黎俊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8-484,共7页
针对低信噪比图像中仿射不变目标的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频域特征的识别方法.通过分析空频域仿射变换之间的关系,采取对边缘图像的傅氏频谱进行伪对数采样的特征提取方法,较好地提取了中低频特征,避免了光照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针对低信噪比图像中仿射不变目标的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频域特征的识别方法.通过分析空频域仿射变换之间的关系,采取对边缘图像的傅氏频谱进行伪对数采样的特征提取方法,较好地提取了中低频特征,避免了光照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抑制了高频噪声;使用神经网络进行识别,有效地提取了目标的仿射不变特征,识别速度快.实验仿真了识别率随噪声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信噪比低于-20dB时,识别率仍然高于90%,识别快速、稳定,优于基于Gabor滤波的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频域 仿射变换 伪对数采样 不变性特征
下载PDF
DS/FH测控系统中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程乃平 潘点飞 +1 位作者 郝建华 窦晓杰 《遥测遥控》 2014年第1期30-35,共6页
为了有效解决直扩/跳扩(DS/FH)测控系统中频率跳变对自适应波束形成器的影响,提出基于二阶锥规划的频率不变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利用二阶锥规划将波束形成器的设计转化为给定频率响应的FIR滤波器设计问题。针对用于宽带波束形成的... 为了有效解决直扩/跳扩(DS/FH)测控系统中频率跳变对自适应波束形成器的影响,提出基于二阶锥规划的频率不变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利用二阶锥规划将波束形成器的设计转化为给定频率响应的FIR滤波器设计问题。针对用于宽带波束形成的FIR滤波器的非线性相位特点,采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使设计出的FIR滤波器频率响应逼近期望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仿真计算表明,该算法在DS/FH信号的工作频带内,波束方向图能够保持很好的频率不变特性,且实现了在干扰方向的自适应零陷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扩 跳扩 自适应波束形成 二阶锥规划 频率不变
下载PDF
低复杂性宽带自适应天线阵列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宁 周渊平 +1 位作者 王晖 林晓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5,41,共6页
基于频率不变思想,提出一种适用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下的,新的宽带自适应天线阵列。能在信号频带范围内,保持天线阵列响应基本不变。同时通过窗函数来控制旁瓣的幅度。相对于传统的宽带自适应天线阵列,具有收敛速度快,复杂性低的特点。
关键词 宽带自适应天线阵列 频率不变性 快速收敛 低复杂性
下载PDF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宽带智能天线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奂晖 《电脑与电信》 2014年第6期50-51,57,共3页
自适应信号处理是下一代高性能移动通信技术中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技术。而宽带智能天线的自适应处理技术则是自适应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支。本文对无线通信中的智能天线自适应处理技术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介绍,针对宽带智能天线优... 自适应信号处理是下一代高性能移动通信技术中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技术。而宽带智能天线的自适应处理技术则是自适应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支。本文对无线通信中的智能天线自适应处理技术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介绍,针对宽带智能天线优化算法高复杂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频不变理论的波束优化,并对算法性能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宽带智能天线 频不变
下载PDF
摇摆条件下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非线性演化特性研究
11
作者 张文超 谭思超 +2 位作者 高璞珍 张虹 张红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24-1329,共6页
针对摇摆运动下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的非线性演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应用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不同流动状态的时间序列进行幅度谱分析、吸引子重构,并基于相空间重构理论,计算包括关联维数(CD)、Kolmogorov熵(K熵)和最大李雅普诺夫指... 针对摇摆运动下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的非线性演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应用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不同流动状态的时间序列进行幅度谱分析、吸引子重构,并基于相空间重构理论,计算包括关联维数(CD)、Kolmogorov熵(K熵)和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MLE)在内的几何不变量的值,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摇摆运动下两相自然循环系统流动不稳定性的非线性演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无量纲功率的增大,系统几何不变量的值先增加后减小,系统由极限环运动经倍周期分岔发展成混沌振荡,最终回到稳定流动;系统非线性特征先增强后减弱,是由于热驱动力、流动阻力和摇摆引起的驱迫外力之间的相互反馈及耦合程度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循环 摇摆 流动不稳定性 非线性演化
下载PDF
The receiving of chirp signals with frequency invariant beam response
12
作者 GUO Yuan-xi WANG Ji-sheng SANG En-fang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06年第4期54-57,共4页
A frequency invariant response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getting over the signal distortion in high frequency when the beamformer receives the broadband signals. In this method, the weight vector of the reference beam... A frequency invariant response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getting over the signal distortion in high frequency when the beamformer receives the broadband signals. In this method, the weight vector of the reference beam pattern is designed firstly, then the weight vectors when the beam response in the frequency sub-bands approaching the reference response mostly are computed by optimized method or adaptive method. By this method, the beam pattern in each sub-band can be almost kept invariable. As a result, the receiving chirp signal can be improved. Owing to the adoption of the adaptive method to approach the optimized vectors, it has no restricting of the array format and the element directivity, and the method can be used wid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mforming broadband signal processing frequency invariant beam response chirp sonar
下载PDF
面向语音通信与交互的麦克风阵列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21
13
作者 潘超 黄公平 陈景东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4-815,共12页
临境语音通信与智能语音交互都面临复杂声学环境中的远距离高保真拾音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是使用由多个麦克风传感器组成的麦克风阵列或多通道拾音系统,这种系统的核心是信号处理,通过对空间采样的声场信息进行时、空、频三域... 临境语音通信与智能语音交互都面临复杂声学环境中的远距离高保真拾音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是使用由多个麦克风传感器组成的麦克风阵列或多通道拾音系统,这种系统的核心是信号处理,通过对空间采样的声场信息进行时、空、频三域的联合处理来实现声源定向/定位、信号增强、噪声抑制、混响抑制、声源分离、声场参数估计等功能。麦克风阵列信号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研究的最多、使用得最广的方法是波束形成。本文对麦克风阵列波束形成的原理、进展以及当前常用的方法进行简要综述,内容涵盖延迟求和、超指向、差分、正交级数展开、Kronecker和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论文侧重于方法原理、机理和架构方面的探讨,具体的算法实现细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相应的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风阵列 频不变波束形成 超指向波束形成 差分波束形成 Kronecker波束形成 自适应波束形成
下载PDF
深部块系岩体摆型波现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吴昊 方秦 于冬勋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1-609,共9页
深部岩体具有独特的自应力块系等级构造特性,摆型波(μ波)现象是深部块系岩体特有的动力特征科学现象之一,集中反映了深部块系岩体非协调、非连续的动力学特性.摆型波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纵波和横波的新型非线性弹性低频低速变位波,可以直... 深部岩体具有独特的自应力块系等级构造特性,摆型波(μ波)现象是深部块系岩体特有的动力特征科学现象之一,集中反映了深部块系岩体非协调、非连续的动力学特性.摆型波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纵波和横波的新型非线性弹性低频低速变位波,可以直接引发深部岩体岩爆和冲击地压等地质灾害,且无法用经典连续介质力学圆满解释.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摆型波现象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归纳出摆型波的主要特征参数及其变化规律,并指出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块系岩体 摆型波 低频低速变位波 块系等级结构 地质力学不变量
下载PDF
利用变换深度域速度函数制作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 被引量:14
15
作者 林伯香 胡中平 薛诗桂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0-643,共4页
在时间域中,谐波经过反射系数“系统”后不改变频率,符合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条件,因此在时间域中可以用子波与反射系数序列褶积的方法计算时间域合成地震记录。由于在深度域中圆波数是介质速度的函数,深度域子波的波数随介质速度变化,因... 在时间域中,谐波经过反射系数“系统”后不改变频率,符合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条件,因此在时间域中可以用子波与反射系数序列褶积的方法计算时间域合成地震记录。由于在深度域中圆波数是介质速度的函数,深度域子波的波数随介质速度变化,因此地震子波在深度域中传播并不满足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条件,不能直接用褶积的方法计算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文中利用简单的理论模型,通过对深度域中的速度、深度参数进行适当的变换,使其在“新深度域”中符合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条件,在保证层间旅行时不变的情况下,定义深度域地震子波的介质速度为标准速度,将其他各层的速度都以标准速度进行调整,并对层间厚度也做相应的调整。通过上述变换,可把时间域中的计算方法引用到深度域中,再通过反变换处理,将“新深度域”中的褶积结果反变换到原深度域中。文中还指出,如果不考虑深度域与时间域之间的重采样误差,常规时间域合成地震记录经时深转换到深度域后的结果应该与本文介绍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域 圆频率 深度域 圆波数 褶积 线性时不变系统 速度深度函数变换
下载PDF
基于DFT插值的宽带波束形成器设计 被引量:9
16
作者 朱维杰 孙进才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9-66,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FT插值的宽带波束形成器设计方法。首先推导了具有频率不变波束图的连续线阵的灵敏度函数与离散线列阵加权系数之间的关系;接着给出了基于DFT插值的宽带波束形成器设计的两个步骤:(1)使用窄带波束形成器的设计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FT插值的宽带波束形成器设计方法。首先推导了具有频率不变波束图的连续线阵的灵敏度函数与离散线列阵加权系数之间的关系;接着给出了基于DFT插值的宽带波束形成器设计的两个步骤:(1)使用窄带波束形成器的设计方法计算在参考频率下基阵的加权系数;(2)根据参考频率下基阵的权系数与其它子带权系数之间的关系,利用DFT插值的方法求出其它子带的加权系数。最后,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T插值 宽带波束形成器 频率不变波束图 信号处理
下载PDF
基于智能空间的家庭服务机器人混合定位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田苗 陶永 +1 位作者 魏洪兴 陈殿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1-235,共5页
智能空间在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服务机器人的定位是其中的难点.首先提出了一种家庭环境下实现服务机器人进行家庭辅助操作的智能空间架构,然后对一种低成本的服务机器人混合定位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首先基于加权概... 智能空间在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服务机器人的定位是其中的难点.首先提出了一种家庭环境下实现服务机器人进行家庭辅助操作的智能空间架构,然后对一种低成本的服务机器人混合定位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首先基于加权概率匹配定位算法的无线网络信号强度确定位置范围,然后读取智能空间中的无线射频标签进行位置计算,最后基于比例不变特征变换算法进行最终位置的视觉定位.在家居环境下的实验证明了该混合定位方法的有效性,该混合定位方法为服务机器人走入家庭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定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机器人 智能空间 无线射频标签 无线网络信号强度 比例不变特征变换
下载PDF
Wideband Beamforming for Multipath Signals Based on Frequency Invariant Transformation 被引量:5
18
作者 Wei Liu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Group,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 Electric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heffield,Sheffield,S1 3JD,U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 EI 2012年第4期420-428,共9页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conventional adaptive beamformers degrades severel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coherent or correlated interferences(multipath propagation) and various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conventional adaptive beamformers degrades severel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coherent or correlated interferences(multipath propagation) and various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eamformer.However,most of the work in the past has been focused on the narrowband case.In this paper,the wideband beamforming problem in the presence of multipath signals is addressed,with a novel approach proposed by employing a pre-processing stage based on the frequency invariant beamforming(FIB) technique.In this approach,the received wideband array signals are first processed by an FIB network,and then a traditional narrowband adaptive beamformer or an appropriate instantaneous 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 algorithm can be applied to the network outputs.It is shown that with the proposed structure,cancellation of the desired signal is reduced,leading to 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output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deband beamforming multipath signals frequency invariant beamforming blind beamforming convolutive mixtures.
原文传递
用频移补偿方法计算声场的波导不变量 被引量:5
19
作者 苏晓星 张仁和 李风华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3-1076,共4页
基于提高声场水平纵向相关的频移补偿方法,提出了一种声场波导不变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只需处理具有一定纵向间隔的两个水听器接收的信号。该方法通过将波导不变量设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搜索,最终选取波导不变量的值为使两个... 基于提高声场水平纵向相关的频移补偿方法,提出了一种声场波导不变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只需处理具有一定纵向间隔的两个水听器接收的信号。该方法通过将波导不变量设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搜索,最终选取波导不变量的值为使两个水听器所接收声信号的经频移补偿后的空间相关系数取最大值时对应的数值。浅海声学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实现声场波导不变量的准确估算。实验结果中所得出的波导不变量值随频率的变化特性及相应的理论分析都表明,在频率较低时频率对浅海声场波导不变量的取值有一定影响,因此波导不变量并不是不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纵向相关 频移补偿 波导不变量
下载PDF
计及广域阻尼控制的PSS均匀通信时滞极限计算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梅招 辛焕海 甘德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6-20,共5页
为定量分析采用全局信号控制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时滞稳定性问题,利用扫频法对计及广域阻尼控制的2级PSS控制策略和PSS辅助区间阻尼控制进行数学建模,并计算出各自的时滞稳定极限,进而定量分析了时滞PSS系统的控制性能。算例验证了... 为定量分析采用全局信号控制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时滞稳定性问题,利用扫频法对计及广域阻尼控制的2级PSS控制策略和PSS辅助区间阻尼控制进行数学建模,并计算出各自的时滞稳定极限,进而定量分析了时滞PSS系统的控制性能。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器 时滞极限 均匀时滞 扫频法 线性定常时滞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