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硬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65
1
作者 郑洪兵 郑金玉 +6 位作者 罗洋 李瑞平 李伟堂 王浩 任红 齐华 刘武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3-70,共8页
为探明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硬度变化特征,以始于1983年长期定位不同耕作方式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硬度仪观测免耕(no-tillage,NT)、翻耕(plow tillage,PT)、间隔深松(spacing tillage,ST)和传统耕作(conventional tillage... 为探明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硬度变化特征,以始于1983年长期定位不同耕作方式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硬度仪观测免耕(no-tillage,NT)、翻耕(plow tillage,PT)、间隔深松(spacing tillage,ST)和传统耕作(conventional tillage, CT)不同年份、季节、土壤剖面及冻融前后土壤硬度,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增加了耕层0~25 cm土壤硬度,而土层>25~45 cm免耕硬度显著降低(P<0.05),但传统耕作硬度有增加趋势,间隔深松和翻耕硬度明显低于免耕和传统耕作(P<0.05);不同耕作方式土壤硬度随季节的推移呈波动性变化,0~25和>25~45cm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土壤硬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上层明显低于下层(P<0.05),不同时期变化不同,前期随深度增加到20cm处呈垂直变化,而后期随深度增加呈反“S”型曲线变化;冻融交替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硬度,缓解冻融后土壤硬度,间隔深松降幅最大为148.97%,其次为免耕和翻耕,降幅分别为41.96%和58.44%,传统耕作降幅最小仅为3.38%。综合分析认为,间隔深松耕作是改善土壤硬度,提高土壤宜耕性的有效耕作方法。该研究可为东北雨养农业区构建合理耕层和确定适宜的耕作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硬度 间隔深松 耕作方式
下载PDF
基于昼夜温度变化的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0
2
作者 王正中 芦琴 +2 位作者 郭利霞 杨成有 杨富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共7页
为了掌握衬砌渠道冻胀量及冻胀力随昼夜气温变化的发展规律及冻胀破坏极限状态,根据冻土力学及冻土物理学理论,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按瞬态温变模式加载温度,对衬砌渠道冻胀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其温度场和冻胀变形及法向冻胀力与切... 为了掌握衬砌渠道冻胀量及冻胀力随昼夜气温变化的发展规律及冻胀破坏极限状态,根据冻土力学及冻土物理学理论,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按瞬态温变模式加载温度,对衬砌渠道冻胀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其温度场和冻胀变形及法向冻胀力与切向冻胀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渠道冻融破坏除因渠基土冻胀外,阴阳两坡的温度、冻胀变形、冻胀力既不均匀不对称变化又不同步,也是渠道冻胀破坏的重要原因;阳坡滞后阴坡约15d冻结,最大冻胀量及最大冻胀力滞后日平均最低气温约4d,日内最大冻胀量及最大冻胀力滞后日最低气温约1h;模拟结果与野外观测资料基本吻合,但比稳态数值模拟结果偏大,表明了运用瞬态数值模拟进行渠道抗冻胀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衬砌 冻融 有限元 冻胀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路基土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王威娜 支喜兰 +2 位作者 毛雪松 侯仲杰 雷明轩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4-959,共6页
为研究季节冻土地区冻融循环作用对路基土回弹模量的影响,以2种路基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风干和加湿的方法,使高50mm、直径为50mm无侧限圆柱体试件达到5种预期含水率;采用承载板法进行回弹模量试验,分析了路基土在0~12次冻融循环作用下... 为研究季节冻土地区冻融循环作用对路基土回弹模量的影响,以2种路基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风干和加湿的方法,使高50mm、直径为50mm无侧限圆柱体试件达到5种预期含水率;采用承载板法进行回弹模量试验,分析了路基土在0~12次冻融循环作用下,回弹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体的回弹模量减小,到第6次冻融循环后土体回弹模量衰减基本稳定.在进行季节冻土地区路面设计时,应考虑冻融循环作用对路基土的影响,建议选取第6次冻融循环后的土体回弹模量作为路基强度设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土 冻融循环 含水率 回弹模量 承载板法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黄土的孔隙特征试验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泽 周泓 +3 位作者 秦琦 邴慧 武俊杰 周攀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39-847,共9页
为得到冻融循环后黄土孔隙分布的变化规律,以重塑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压汞法对历经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黄土的孔隙特征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冻融作用使土样内部颗粒发生重新排列连结,孔隙结构发生改变,孔隙分布逐步向小孔隙数量减少... 为得到冻融循环后黄土孔隙分布的变化规律,以重塑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压汞法对历经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黄土的孔隙特征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冻融作用使土样内部颗粒发生重新排列连结,孔隙结构发生改变,孔隙分布逐步向小孔隙数量减少、大孔隙数量增多方向推进;冻融前10次过程中,孔隙分布变化不稳定,但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趋势逐渐明朗,表现为0.010.10μm范围内的超微孔隙数量减少,而5.0010.00μm范围内的细微孔隙数量增多;孔隙率也随冻融次数增加先增大,在冻融第8次时达到最大,其后减小,50次后逐渐趋于稳定。根据试验结果,结合孔隙分形进行分析,认为孔隙结构在冻融循环作用下,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冻融循环 压汞法 孔隙分布 孔隙分形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宋彦琦 郑俊杰 +2 位作者 李向上 李小龙 邵志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7885-7890,共6页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强度折减法,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计算获得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与简化Bishop法获得的理论安全系数进行比较,并以特征部位位移发生突变作为破坏判据,研究了坡度和冻融循环次数对边坡...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强度折减法,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计算获得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与简化Bishop法获得的理论安全系数进行比较,并以特征部位位移发生突变作为破坏判据,研究了坡度和冻融循环次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中边坡整体失稳的三种判据得到的安全系数相差不大,且与简化Bishop法得到的理论解误差很小;当坡度一定时,边坡的安全系数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逐渐降低,并最终趋于稳定;当冻融循环次数一定时,边坡安全系数随坡角的减小而增大,即边坡越平缓,安全系数越大,边坡稳定性越好,可为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探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强度折减法 简化BISHOP法 安全系数
下载PDF
冻融法和超声破碎法提取螺旋藻中藻蓝蛋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侯兆乾 刘鑫阳 +2 位作者 史超 段开红 田瑞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69-75,共7页
藻蓝蛋白是一种仅存在于螺旋藻中的天然营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防癌、抗辐射等作用。藻蓝蛋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对其提取工艺的开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先将冻融法和超声法单独进行提取实验,探索出各自最佳的提取条件后,... 藻蓝蛋白是一种仅存在于螺旋藻中的天然营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防癌、抗辐射等作用。藻蓝蛋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对其提取工艺的开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先将冻融法和超声法单独进行提取实验,探索出各自最佳的提取条件后,又进行了先冻融再超声的提取实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藻蓝蛋白的浓度和提取率。实验结果如下:(1)冻融法实验当中最佳工艺为:冷冻时长4h、冻融4次,提取率为:0.37%。(2)在超声提取实验中,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25min、破碎功率65W、料液比1:18(g/mL),提取率为2.32%。(3)在先冻融再超声的提取实验中,藻蓝蛋白提取率较冻融法和超声法单独使用有明显的提高,提取率为3.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藻蓝蛋白 冻融法 超声波法
原文传递
冷冻和解冻技术在水产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亚瑾 焦阳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5-221,236,共8页
阐述了传统和新型冷冻、解冻方法的作用原理与优缺点,总结了冷冻和解冻技术在水产品应用中的研究现状,并对冷冻和解冻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产品 品质 冷冻方法 解冻方法
下载PDF
冻结期土壤水盐热运动规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兴法 曾德超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 1993年第3期43-50,共8页
对我国北方冻结土壤的水、盐、热运动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用热量平衡法确定田间实际气候条件下大气与土壤交界处的水、热边界条件的方法,并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模拟计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和计算方法是可信和... 对我国北方冻结土壤的水、盐、热运动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用热量平衡法确定田间实际气候条件下大气与土壤交界处的水、热边界条件的方法,并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模拟计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和计算方法是可信和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土壤 数值模拟 水分 盐分 温度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土体冻结锋面移动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宇 李东庆 明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9-684,共6页
冻融循环作用改变了土体结构及热物理性质,进而影响了土体温度变化过程,土体冻结锋面的稳定位置也随之变化.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土体冻结锋面的移动规律,进行了开放系统下的兰州黄土冻融循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冻结初期冻结锋面迅速下... 冻融循环作用改变了土体结构及热物理性质,进而影响了土体温度变化过程,土体冻结锋面的稳定位置也随之变化.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土体冻结锋面的移动规律,进行了开放系统下的兰州黄土冻融循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冻结初期冻结锋面迅速下移,冷端温度稳定后其下移速度降低,当土体温度达到平衡时,冻结锋面位置趋于稳定;冻结锋面稳定深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为阐述黄土冻结锋面随着时间变化规律,采用时间比拟法得到了冻融循环次数与冻融时间相似比拟曲线.由拟合曲线得第6次冻融循环后土体冻结锋面稳定在土样高度24.4 mm处,实测稳定在24.3 mm处,相对误差为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冻结锋面 冻融循环 试验研究 比拟法
下载PDF
反复冻融条件下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掌权 许健 +1 位作者 郑翔 任建威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15-21,共7页
春季冻土融化导致黄土地区边坡冻融灾害频繁发生,因对其机理性研究的不足,目前对此尚不能进行量化分析和预测。本文首先对西安Q3原状黄土进行室内冻融试验,研究冻融作用对其剪切强度的影响;其次,基于室内试验数据,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春季冻土融化导致黄土地区边坡冻融灾害频繁发生,因对其机理性研究的不足,目前对此尚不能进行量化分析和预测。本文首先对西安Q3原状黄土进行室内冻融试验,研究冻融作用对其剪切强度的影响;其次,基于室内试验数据,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黄土边坡冻融失稳特征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研究发现:黄土试样粘聚力随冻融次数增加呈指数衰减趋势;粘聚力随含水率增加表现出线性衰减特征且冻融后粘聚力与含水率的变化曲线近似重合;内摩擦角无明显规律性变化。黄土边坡安全系数随冻融次数增加亦呈指数衰减趋势,这与粘聚力随冻融次数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安全系数随冻融深度和冻融区初始含水率增加显著减小且降低幅度逐渐增加;安全系数随坡度系数和放坡级数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加特征。黄土边坡冻融滑裂面与季节冻融深度线近似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边坡 冻融作用 强度折减法 安全系数
下载PDF
不同解冻方法对牦牛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璐倩 严琪格 +5 位作者 哈玉洁 陈炼红 李键 秦斐 杜荣胜 王琳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23-130,共8页
以冻结牦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不同解冻方法处理后牦牛肉食用品质、营养品质、感官品质以及肌肉组织学特性的变化,并明确冻结牦牛肉最佳的解冻方法。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静水解冻更有利于维持牦牛肉的pH值和保水性;静... 以冻结牦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不同解冻方法处理后牦牛肉食用品质、营养品质、感官品质以及肌肉组织学特性的变化,并明确冻结牦牛肉最佳的解冻方法。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静水解冻更有利于维持牦牛肉的pH值和保水性;静水解冻和冷藏解冻更有利于维持解冻牦牛肉的色泽稳定;微波解冻和冷藏解冻处理对牦牛肉的成熟嫩化有促进作用;冷藏解冻处理对牦牛肉感官品质的影响最小;同时,空气解冻、冷藏解冻及微波解冻牦牛肉的肌纤维间隙较大且肌纤维破坏程度相对较重,静水解冻的破坏作用较小。综合考虑,冷藏解冻和微波解冻整体上对维持解冻牦牛肉的品质效果较好,其次是静水解冻。该研究可为冻结牦牛肉的生产加工解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宰后冻结 解冻方法 品质特性 肌肉组织学特性
下载PDF
基于冻融循环试验的季节性冻土区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崔广芹 尚志成 秦迪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2-105,111,共5页
内蒙古包头地区属于典型的季节性冻土区,冻胀和融沉是冻土危害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人们面临的重大难题。通过建立非饱和粉砂土黏聚力、内摩擦角与冻融循环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探索冻融循环对粉砂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对不同含水... 内蒙古包头地区属于典型的季节性冻土区,冻胀和融沉是冻土危害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人们面临的重大难题。通过建立非饱和粉砂土黏聚力、内摩擦角与冻融循环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探索冻融循环对粉砂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对不同含水率、不同干密度的土样进行不同次数的冻融循环分析并总结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不同干密度、不同含水率的土样,黏聚力都会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不断减小;内摩擦角会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波动的幅度在5°之内;抗剪强度的变化趋势受黏聚力的影响较大。最后,用岩土工程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利用折减系数法计算边坡的安全系数,以此为包头地区季节性冻土的研究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边坡稳定 冻融循环 黏聚力 内摩擦角 抗剪强度 折减系数法
下载PDF
基岩冻结法施工解冻水害的机理及治理技术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强 武光辉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3,共3页
随着矿井井筒冻结深度的不断增加,冻结法施工解冻水害问题日渐突出,以陕煤彬长胡家河矿井地质条件为例分析了深井冻结法施工解冻水害的作用机理和危害性,总结了现有防治方法,介绍了胡家河矿井防治解冻水害新技术,对解决类似条件下井筒... 随着矿井井筒冻结深度的不断增加,冻结法施工解冻水害问题日渐突出,以陕煤彬长胡家河矿井地质条件为例分析了深井冻结法施工解冻水害的作用机理和危害性,总结了现有防治方法,介绍了胡家河矿井防治解冻水害新技术,对解决类似条件下井筒解冻水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法 解冻水害 机理 危害性 防治方法
原文传递
冻融作用下多年冻土边坡局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褚志成 雷胜友 +4 位作者 原喜忠 郭长志 王汉文 陈鹏辉 陈虹宇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年第6期23-28,共6页
为进一步研究多年冻土边坡在冻融作用下的局部稳定性,针对多年冻土边坡局部冻融的特殊性,考虑冻融循环对边坡土体的损伤作用,基于有限元建立温度场、应力场耦合的多年冻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以东北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地区某路堑边坡为研... 为进一步研究多年冻土边坡在冻融作用下的局部稳定性,针对多年冻土边坡局部冻融的特殊性,考虑冻融循环对边坡土体的损伤作用,基于有限元建立温度场、应力场耦合的多年冻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以东北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地区某路堑边坡为研究对象,对边坡的冻融过程以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冻融作用下,边坡季节活动层融化深度与环境温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坡顶特征点位移随时间变化趋势呈"台阶"状,可分为快速发展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比较有限元方法与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的差异,证明了有限元方法的合理性,对多年冻土边坡防护治理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边坡 热-力耦合 冻融过程 边坡稳定性 极限平衡法
下载PDF
冻融对伊犁草地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俏 崔东 +1 位作者 王兴磊 朱振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4-251,共8页
以伊犁托乎拉苏大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0~20 cm草地表层土壤混合样品多点采集,实验室内依据干筛法取得各粒级大团聚体,模拟不同含水率、冻融试验,利用湿筛法获得每种粒级的水稳性大团聚体质量,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草地土壤... 以伊犁托乎拉苏大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0~20 cm草地表层土壤混合样品多点采集,实验室内依据干筛法取得各粒级大团聚体,模拟不同含水率、冻融试验,利用湿筛法获得每种粒级的水稳性大团聚体质量,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草地土壤在冻融环境条件下其水稳性大团聚体的特征、变化规律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初始水分含量是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关键因素。随着土壤初始含水率的提高,>5 mm、5~4mm、4~2 mm、2~1 mm四个粒径组水稳性团聚体,呈现出逐渐降低、或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1~0.5 mm、0.5~0.25 mm呈现先降低后增加、或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2)冻融循环次数是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重要因素。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各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表现出的规律性不尽相同,>1 mm水稳性团聚体整体有降低趋势,1~0.5 mm、0.5~0.25 mm两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则整体呈现增加趋势。(3)冻结温度是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冻结温度的降低,>5 mm与5~4 mm水稳性团聚体有降低的趋势,1~0.5 mm与0.5~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有升高的趋势,4~2 mm与2~1 mm两个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并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稳性大团聚体 草地土壤 冻融作用 湿筛法 冻融循环次数 冻结温度
下载PDF
不同土样冻胀融沉特性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智辉 杨双锁 +3 位作者 郝瑞卿 牛少卿 杨欢欢 庞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45-252,共8页
为了研究土样、荷载、吸水量以及温度等因素对冻胀量和融沉量的影响,运用多功能冻胀融沉实验系统,分别以粉细砂、粉质黏土、黏质粉土和杂填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在试件周边和底部限制变形条件下顶部施加不同荷载的冻胀融沉实验。研究结果表... 为了研究土样、荷载、吸水量以及温度等因素对冻胀量和融沉量的影响,运用多功能冻胀融沉实验系统,分别以粉细砂、粉质黏土、黏质粉土和杂填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在试件周边和底部限制变形条件下顶部施加不同荷载的冻胀融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土样冻胀变化趋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缓慢冻胀阶段、快速冻胀阶段以及稳定冻胀阶段;②随着冻结温度的降低,土样冻胀量均逐渐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③冻结过程中吸水量和冻胀量成正比,变现出良好的想关性;④在试样上部施加荷载对试样的冻胀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荷载的加大,冻胀量逐渐减少最终接近于零;⑤无论土样是否受到载荷作用,粉质黏土的冻胀率均为最大,而杂填土的冻胀率最小,且黏质粉土的冻胀率大于粉细砂;⑥冻胀量对融沉量影响较大,冻胀量越大融沉量也越大,且融沉量大于冻胀量。研究成果对土体冻胀融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胀系数 融沉系数 冻结法施工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冻结期与融解期潜水蒸发系数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童菊秀 杨金忠 +1 位作者 岳卫峰 张新林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4,40,共5页
根据河套灌区的长期观测资料,确定非冻融期参数后,由稍作修改的水量均衡方程及优化求解方法计算地下水埋深,对冻融期潜水蒸发系数公式逐步进行分析改善,最后在冻结期和融解期采用增加常数项的指数形式的潜水蒸发计算公式,模拟计算的地... 根据河套灌区的长期观测资料,确定非冻融期参数后,由稍作修改的水量均衡方程及优化求解方法计算地下水埋深,对冻融期潜水蒸发系数公式逐步进行分析改善,最后在冻结期和融解期采用增加常数项的指数形式的潜水蒸发计算公式,模拟计算的地下水埋深与实际观测结果拟合最好。根据模拟结果,冻融期的潜水蒸发系数仅用地下水埋深来表示,其它影响因素反映在参数中,模型简单,方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期 融解期 水量均衡 潜水蒸发系数 优化求解方法
下载PDF
混凝土冻融循环的交流阻抗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正宏 史美伦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研究了3 种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交流阻抗谱的变化,据此以对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和混凝土经冻融循环而遭受破坏的机制有所了解.交流阻抗方法还可用于经少量冻融循环次数后对混凝土长期抗冻性能进行推测.
关键词 冻融循环 交流阻抗方法 混凝土 抗冻性能
下载PDF
九里香种子超低温保存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顾雅坤 吴怡 +3 位作者 符丽 郑希龙 曾琳 魏建和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60-766,共7页
研究旨在探索适于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L.)种子的液氮超低温保存条件,为采用液氮超低温保存方法长期保存九里香种子提供依据。以九里香成熟种子为材料,采用快速干燥法获得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分别用玻璃化法、分步冷冻法和直接冷冻法... 研究旨在探索适于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L.)种子的液氮超低温保存条件,为采用液氮超低温保存方法长期保存九里香种子提供依据。以九里香成熟种子为材料,采用快速干燥法获得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分别用玻璃化法、分步冷冻法和直接冷冻法对其进行液氮超低温保存,结合石蜡切片法观察种子显微性状,并测定种子生理生化活性指标。结果发现,种子含水量由30%降至7%,其对照组生活力由98%缓慢降至82%;经不同冷冻方法处理后其生活力随含水量的降低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含水量7%时各冷冻组生活力均升至最高,且此时冻存前后生活力最接近;分步冷冻处理后的种子生活力普遍高于玻璃化冷冻和直接冷冻处理;含水量18%~30%时种子分步冷冻处理后切面颜色较其他组偏深,含水量30%的种子分步冷冻处理后部分细胞出现空腔或较严重的质壁分离,含水量7%的种子经不同冷冻处理后其活力和结构与对照组相比基本无变化;分步冷冻处理后种子丙二醛含量、蛋白质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脱氢酶活性升高。九里香种子可用液氮超低温保存,采用含水量为7%的种子分步冷冻处理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里香种子 液氮超低温保存 含水量 冷冻方法 解冻方法
下载PDF
崂山奶山羊瘤胃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隋昶生 王利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21,共4页
对瘤胃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将冻融法和CATB法相结合,可以将细菌、真菌和古细菌在内的各种微生物的细胞壁充分的粉碎,且DNA提取效果稳定,可以获得足够大的DNA片段(23 kb),可以满足后续试验的需要。
关键词 总DNA 冻融法 CAT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