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假商品评论信息发布者行为动机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孟美任 丁晟春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0-104,共5页
由于商品评论信息商业和公众价值的不断提高,促使了虚假评论信息的产生,使得商品评论信息可信度受到严重影响。通过对从评论信息发布平台上收集到的语料以及对东风村网商的实地调查分析,分别从推销、诋毁、干扰、无意义四个方面分析了... 由于商品评论信息商业和公众价值的不断提高,促使了虚假评论信息的产生,使得商品评论信息可信度受到严重影响。通过对从评论信息发布平台上收集到的语料以及对东风村网商的实地调查分析,分别从推销、诋毁、干扰、无意义四个方面分析了虚假评论信息发布的动机,并且结合相应数据对出于该动机的造假者的特点进行分析,最后依据前文对造假动机的研究,分析了虚假评论信息发布者的造假行为以及隐藏行为。为后续的虚假商品评论自动检测系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评论 商品评论 动机行为
原文传递
独立董事本地任职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之影响研究——基于政治关联与产权性质视角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5
2
作者 周泽将 刘中燕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6-125,共10页
本文以本地任职为切入点,使用2007-2013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考察独立董事本地任职对违规行为的影响及政治关联和产权性质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本地任职降低了上市公司进行违规的倾向和严重程度。... 本文以本地任职为切入点,使用2007-2013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考察独立董事本地任职对违规行为的影响及政治关联和产权性质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本地任职降低了上市公司进行违规的倾向和严重程度。政治关联削弱了独立董事本地任职对违规行为的抑制功能,且上述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显著下降。这表明本地任职提升了独立董事的监督效率,但这一作用发挥会受限于独立董事的政府背景和企业产权性质。由此提出在独立董事选聘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本地任职所带来的积极作用,限制政治关联对独立董事职能履行的可能负面影响,并着重关注非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本地任职 违规行为 政治关联 产权性质
下载PDF
电信诈骗情境下受害人欺诈信息接受意愿及其分享行为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辉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0-102,共13页
[目的/意义]基于个体信息行为发生动力理论,深入研究受害人诈骗信息接受意愿及其诈骗信息分享行为过程中不同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理,对于做好电信诈骗犯罪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动机-机会-能力"(motivation-oppor... [目的/意义]基于个体信息行为发生动力理论,深入研究受害人诈骗信息接受意愿及其诈骗信息分享行为过程中不同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理,对于做好电信诈骗犯罪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动机-机会-能力"(motivation-opportunity-ability,MOA)模型逻辑框架,从受害人动机因素、机会因素、能力因素三方面建构影响受害人欺诈信息接受意愿及其对欺诈信息分享行为的理论模型,借助IBM-SPSS23.0和AMOS23.0统计软件,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多元统计回归方法对1398个受害人调查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和数据处理。[结果/结论]性别和婚姻状况对于受害人接受欺诈信息意愿存在显著影响;虚假信息"权威性"、对欺诈人员的信任度以及自身贪利心理等动机因素是受害人产生欺诈信息接受意愿的重要驱动力;受害人自我效能感和网络安全识别能力对其欺诈信息接受意愿分别具有正向和负向显著影响,且两者均对欺诈信息接受意愿与其欺诈信息分享行为之间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受害人智能手机依赖程度、个体时间成本均对欺诈信息接受意愿与其欺诈信息分享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打击电信诈骗要多措并举,加强针对虚假信息、名人代言与各类媒体的监管,增强受害人网络安全识别能力,防范智能手机网络金融非理性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诈骗 欺诈信息 受害人 接受意愿 分享行为
原文传递
中国转型期的食品安全治理——基于行为法经济学的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瑞明 段雨玮 黄维乔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16,共19页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事故令人担忧。为什么在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治理后,食品行业的假冒伪劣产品仍然层出不穷?本文在更为贴近现实的行为法经济学分析框架下研究发现:企业的"短视认知偏差"会放大"造假冲动&quo...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事故令人担忧。为什么在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治理后,食品行业的假冒伪劣产品仍然层出不穷?本文在更为贴近现实的行为法经济学分析框架下研究发现:企业的"短视认知偏差"会放大"造假冲动",使得企业生产更多的假冒伪劣产品,而且企业的造假行为具有"自我强化效应"和"互动传染效应",这些效应在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中被进一步放大,形成"行业危机"。这更好地拟合了现实情况,有效弥补了新古典模型的分析缺陷。在行为法经济学视角下,即使不改变其他的制度,仅仅改变监管资源的分配,就可以取得更好的短期效果。针对企业的"短视认知偏差",通过设置"黑名单"和"累犯重罚"制度,重点监控"领队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差的企业以及造假成本较低的行业等措施可以有效"锁定"企业的造假动机。短期治理措施和长期的制度调整之间具有"交叉加强效应",可以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起到更好的治理效果。因此,应当采取短期治理措施和长期治理战略搭配,"长短兼顾、协同治理"的手段。本文的研究修正和弥补了传统分析中的不足,对当前食品安全治理和未来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造假行为 短视认知偏差 锁定效应 行为法经济学
原文传递
市场竞争、经理人激励与上市公司舞弊行为——来自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7
5
作者 韩洪灵 袁春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7-62,共6页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和经理人激励对舞弊行为影响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权市场竞争中只有第二大股东的制衡力量对舞弊行为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经理人市场的竞争程度与公司舞弊行为显著负相关,不成熟的经理人市场使得经...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和经理人激励对舞弊行为影响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权市场竞争中只有第二大股东的制衡力量对舞弊行为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经理人市场的竞争程度与公司舞弊行为显著负相关,不成熟的经理人市场使得经理人的声誉机制和报酬激励机制都难以发挥抑制舞弊行为的作用。治理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更好路径是优化经理人的选任机制和竞争机制,而不是仅仅强化其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竞争 激励 舞弊行为
下载PDF
新型支付手段下诈骗罪的处分意识再定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姜涛 杨睿雍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0-184,共15页
处分意识概念的内容是指被害人对处分行为能够产生的财产减损效果的认识。因此,学界中有关处分意识是否必要的争论实际上均坚持处分意识必要说的立场。新型支付方式的发展和诈骗罪的构造要求真正、彻底的处分意识不要说,这种处分意识不... 处分意识概念的内容是指被害人对处分行为能够产生的财产减损效果的认识。因此,学界中有关处分意识是否必要的争论实际上均坚持处分意识必要说的立场。新型支付方式的发展和诈骗罪的构造要求真正、彻底的处分意识不要说,这种处分意识不要说要求坚持处分行为判断中的客观标准。因此,在新型支付方式发展的背景下,要以客观标准来判断财产损失的实质及其与财产危险的关系。处分意识不要说下的错误认识包括处分表达的错误和处分动机的错误;其中处分动机的错误又包括处分对象和处分目的的错误。在判断被害人是否产生错误认识时,要结合一般观念、被害人处境等因素进行规范性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诈骗罪 处分意识 处分意识不要说 处分行为 错误认识 意思表示
下载PDF
数据交易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丁道勤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6年第10期54-60,共7页
大数据时代电信诈骗事件成为重大社会问题,数起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如何打击地下非法的个人数据售卖活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避免数据非法外泄或滥用的悲剧发生,数据流通交易存在有哪些法律问题,如何从制度上... 大数据时代电信诈骗事件成为重大社会问题,数起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如何打击地下非法的个人数据售卖活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避免数据非法外泄或滥用的悲剧发生,数据流通交易存在有哪些法律问题,如何从制度上防范和规避数据交易中的法律风险是本文所关注的。文章从数据交易的业务模式,数据交易的核心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诈骗 数据外泄 数据滥用 法律风险 售卖活动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息诈骗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罗汉斌 薛峥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7年第3期71-76,共6页
鉴于当前通信信息诈骗形势严峻,需要提供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通过建立基于大数据挖掘分析的治理平台,研究分析各类诈骗电话特征,建立有效的分析模型,实现对通信信息诈骗有效治理。
关键词 诈骗电话 号码资源库 行为分析
下载PDF
电信诈骗罪的客观行为认定之心理学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小丹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124-126,共3页
与普通诈骗罪相比,电信诈骗罪在客观行为方面有其特殊性。从心理学比如犯罪决策、人格因素、社会建构因素等视角,对电信诈骗罪的客观行为认定进行分析,对于准确界定此罪与彼罪,正确适用法律,有效地打击日益蔓延的电信诈骗犯罪,具有重要... 与普通诈骗罪相比,电信诈骗罪在客观行为方面有其特殊性。从心理学比如犯罪决策、人格因素、社会建构因素等视角,对电信诈骗罪的客观行为认定进行分析,对于准确界定此罪与彼罪,正确适用法律,有效地打击日益蔓延的电信诈骗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诈骗 客观要件 行为认定
下载PDF
基于CDR分析的电信诈骗用户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国民 陈光宣 周银座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5年第11期114-118,共5页
为更好地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本文通过分析电信诈骗用户的历史通信行为数据,基于CDR话单分析方法,分别对通话时间频率分布,通话时间间隔分布,同一对象通话次数频率分布,通话周期和通话间隔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电信诈骗用户部分行为特征... 为更好地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本文通过分析电信诈骗用户的历史通信行为数据,基于CDR话单分析方法,分别对通话时间频率分布,通话时间间隔分布,同一对象通话次数频率分布,通话周期和通话间隔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电信诈骗用户部分行为特征。结合用户行为模型,本文研究成果能为公安机关打击电信诈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诈骗 用户行为 话单分析 CDR
下载PDF
“三无”医院骗保问题解析及防范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诗韵 冯泽永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2,共4页
通过对云南"三无"医院骗保事件进行剖析,从骗保现象入手得出该事件的本质是权利寻租,通过对我国此类医保欺诈的行为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卫生体制不合理、付费机制存在缺陷、监管缺乏、法律缺失是引起此类医保欺诈的主要原因,并... 通过对云南"三无"医院骗保事件进行剖析,从骗保现象入手得出该事件的本质是权利寻租,通过对我国此类医保欺诈的行为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卫生体制不合理、付费机制存在缺陷、监管缺乏、法律缺失是引起此类医保欺诈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制度改革,引入竞争;复合型支付方式,完善共付制;建立反欺诈机构,加强人才培养;完善管理机构,改变基金管理方式;构建法律体系;加强行业三方监督;建立社会监督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 欺诈行为 权力寻租
下载PDF
基于流式聚类及增量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实时反欺诈系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旭瑞 邱雪涛 +1 位作者 赵金涛 胡奕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2-129,共8页
针对目前金融支付行业交易中存在的欺诈风险复杂化和高频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密度分布演化的流式聚类算法(DDE-Stream)。利用CLIQUE算法对账户交易特征进行网格聚类,结合隐马尔可夫算法构建账户交易行为档案模型,根据该模型进行实时... 针对目前金融支付行业交易中存在的欺诈风险复杂化和高频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密度分布演化的流式聚类算法(DDE-Stream)。利用CLIQUE算法对账户交易特征进行网格聚类,结合隐马尔可夫算法构建账户交易行为档案模型,根据该模型进行实时的欺诈侦测,并在模型自更新阶段,利用DDE-Stream算法对多维度交易特征进行实时聚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时侦测交易欺诈风险,且在验证集上获得的准确率相比传统随机森林分类算法超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风控 欺诈侦测 行为档案 流式聚类 增量隐马尔可夫
下载PDF
诈骗罪虚构事实教义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志珂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58,共10页
诈骗罪的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事实与隐瞒真相两种方式。从语义上看,虚构事实与隐瞒真相是欺诈行为的两个侧面,分别是指从无到有与从有到无的两种语义内涵。根据事实与价值二元论,事实描述与价值判断存在本质不同,需要对两者作出合理区分,... 诈骗罪的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事实与隐瞒真相两种方式。从语义上看,虚构事实与隐瞒真相是欺诈行为的两个侧面,分别是指从无到有与从有到无的两种语义内涵。根据事实与价值二元论,事实描述与价值判断存在本质不同,需要对两者作出合理区分,以准确界定虚构事实的指称范围。虚构事实包括虚构全部事实与虚构部分事实,对部分事实虚构的理性认识,可以达到对刑民关系准确认识之目的,也是合理辨析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的重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诈骗罪 欺诈行为 虚构事实 隐瞒真相
原文传递
论诈骗罪的处分行为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妍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40-45,共6页
诈骗罪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即行为人的欺诈行为和被骗人的处分行为。处分行为是诈骗罪中十分重要的构成要素,是认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键。诈骗罪中行为人取得财物,必须是来源于有处分权限的被骗者基于认识错误有意识的自愿处分... 诈骗罪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即行为人的欺诈行为和被骗人的处分行为。处分行为是诈骗罪中十分重要的构成要素,是认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键。诈骗罪中行为人取得财物,必须是来源于有处分权限的被骗者基于认识错误有意识的自愿处分。处分行为的本质是财产的转移占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诈骗罪 盗窃罪 处分行为 处分权 认识错误 处分意识 处分主体
下载PDF
造假行为的传播与遏制——基于进化博弈模拟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怡萍 蔡恒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2-118,共7页
借鉴进化博弈的思想,一个新的模型建立起来用以模拟造假行为的传播过程,以期找到其广泛传播的路径,并寻找遏制的方法。模型赋予了个体学习的能力,结果显示惩罚程度对造假行为的传播没有影响,但抽查概率却是决定性的。为了提高查处的效率... 借鉴进化博弈的思想,一个新的模型建立起来用以模拟造假行为的传播过程,以期找到其广泛传播的路径,并寻找遏制的方法。模型赋予了个体学习的能力,结果显示惩罚程度对造假行为的传播没有影响,但抽查概率却是决定性的。为了提高查处的效率,"连带检查"机制被加入到模型中,即对造假者周围邻居进行检查并施以同样的惩罚。这种机制能够在抽取概率为26%时达到消除造假者的目的,相比之下,没有"连带检查"时必须把抽取概率提高到80%才能达到消除造假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博弈 造假行为 惩罚机制 连带检查
下载PDF
从诚信视角谈干部档案造假行为的防范和管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华玲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66-68,72,共4页
干部档案是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干部档案是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但从近年来发现的一些问题来看,干部档案造假现象十分严重,已经影响到干部成长、评价、任用等一系列工作,本文从诚信的视角,谈论干部档案造假的防范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档案 造假行为 防范与管理
下载PDF
一种融合行为与结构特征推理的造假群组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怡睿宸 李云峰 +1 位作者 顾旭阳 纪淑娟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6-935,共10页
在线评论对用户的购物决策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导致一些不良商家雇佣大量水军有组织、有策略地给自己刷好评,以提高销量赚取更大利润,给竞争对手刷差评来抹黑对手,以降低其销量。为了检测这种有组织的水军群组,提出一种融合行为与结构... 在线评论对用户的购物决策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导致一些不良商家雇佣大量水军有组织、有策略地给自己刷好评,以提高销量赚取更大利润,给竞争对手刷差评来抹黑对手,以降低其销量。为了检测这种有组织的水军群组,提出一种融合行为与结构特征推理的造假群组检测算法。该算法包含2部分:第1部分用频繁项挖掘方法产生候选群组,然后使用行为指标来计算群组中每个成员的协同造假可疑度,将该可疑度看作先验概率;第2部分先为每个群组建立加权评论者-商品二部图,然后使用循环信念传播算法推理后验概率,将推理后得到的后验概率值作为该成员的最终协同造假可疑度,最后使用熵值法来判定是否为共谋群组。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性能优于比较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谋群组 虚假检测 频繁项挖掘 行为推理 结构推理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电信诈骗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杰俊 唐颖淳 +1 位作者 季述郧 李静林 《电子技术应用》 2021年第6期25-29,34,共6页
通信技术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电信欺诈行为也急剧增加。由于诈骗行为特征、号码类型等与正常业务具有极高相似性,传统基于统计的电信欺诈检测方法难于筛选。提出将用户通信关系转换为一组拓扑特征,建立通信社交有向图,将具有统... 通信技术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电信欺诈行为也急剧增加。由于诈骗行为特征、号码类型等与正常业务具有极高相似性,传统基于统计的电信欺诈检测方法难于筛选。提出将用户通信关系转换为一组拓扑特征,建立通信社交有向图,将具有统计特征的顶点表示用户,具有关系特征的边表示他们之间的活动。在通信社交图基础上,通过图卷积模块捕获用户的通信行为规律和通信社交关系特征,通过池化读出机制聚合通信社交网络的潜在特征,以识别电信欺诈行为。真实通信历史数据验证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欺诈检测 通信社交网络 图神经网络 行为分类
下载PDF
电信诈骗中公安机关防范行为有效性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梦鸽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7-22,共6页
2015年,电信诈骗犯罪进入我国大陆地区,作为诈骗犯罪的新型表现形式,该类犯罪呈现多发高发态势。为应对严峻的犯罪态势,公安机关采取多种手段防范、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侦查难、破案难等特点决定了对其治理需要遵循“预防优于打击”的原... 2015年,电信诈骗犯罪进入我国大陆地区,作为诈骗犯罪的新型表现形式,该类犯罪呈现多发高发态势。为应对严峻的犯罪态势,公安机关采取多种手段防范、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侦查难、破案难等特点决定了对其治理需要遵循“预防优于打击”的原则。从受众评价的角度出发,对公安机关防范行为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发现,公安机关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提高了受众的反电信诈骗意识及辨别电信诈骗的能力,但也有流于形式的潜在可能。对公安机关防范行为的有效性衡量,仅依靠受众评价有失偏颇,应从国家反诈中心app等应用软件的安装率和有效使用情况、电信诈骗案件的发案率等多角度出发加以判断,从而为未来的防范工作提供方向与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诈骗 青年受众 防范行为
下载PDF
基于Benford模型下的财务舞弊行为发现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小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73-75,共3页
Benford定律是一个早在1881年就被人们发现的非常有趣的数学定律。其特征是以"1"或"2"为首位数的"小数字"数字要比以"8"或"9"开头的"大数字"多。该定律借助于计算机数值... Benford定律是一个早在1881年就被人们发现的非常有趣的数学定律。其特征是以"1"或"2"为首位数的"小数字"数字要比以"8"或"9"开头的"大数字"多。该定律借助于计算机数值分析技术,可以侦查财务舞弊的有关征兆,为进行财务审计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ford模型 财务舞弊 行为发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