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MS系统安全体系结构设计
1
作者 廖志芳 张艳 陈洛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8期125-126,共2页
论文从CIMS系统的分层体系结构出发,从不同层次分析了CIMS系统的安全性的要求,并构建了CIMS系统的安全体系结构模型。
关键词 CIMS系统 安全体系结构 设计 分层结构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下载PDF
“泛珠三角”省级市项目体协实体化建设构架系统模式研究
2
作者 张晓春 许惠玲 +1 位作者 吴锐创 许仲槐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5-366,共2页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走体育社团实体化建设道路,以宏观视角拟研省级市项目体协实体化建设构架系统的模式,用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构思该系统模式的4个层次;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各层次诸因素的数量关系,并优选各层次的主要因素,作为体育协实体化...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走体育社团实体化建设道路,以宏观视角拟研省级市项目体协实体化建设构架系统的模式,用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构思该系统模式的4个层次;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各层次诸因素的数量关系,并优选各层次的主要因素,作为体育协实体化建设的科学决策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珠三角” 项目体协 实体化建设 构架系统模式 层次分析法 主成份分析法
下载PDF
钢框架内嵌带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内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13
3
作者 童根树 米旭峰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46,共8页
对《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中钢框架内嵌带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等效交叉支撑和等效剪切板模型进行考察,指出了在确定等效构件时考虑钢框架梁剪切变形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两种模型均不能正确地给出钢框架梁的剪力,... 对《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中钢框架内嵌带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等效交叉支撑和等效剪切板模型进行考察,指出了在确定等效构件时考虑钢框架梁剪切变形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两种模型均不能正确地给出钢框架梁的剪力,也不能反映钢框架梁弯曲变形对整体刚度的影响。因此提出壁式框架的计算模型,对各部分的刚度给出了计算建议,对模拟钢框架内嵌带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肢的壁柱,通过对轴压刚度取小值以实现带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不承担竖向荷载的设计要求。对壁式框架模型和两种等效模型进行比较表明,在层数少、剪切变形占主导地位时,壁式框架模型的刚度略小;层数增加,三种模型结果相似。但壁式框架模型能够给出钢框架梁的剪力,并反映钢框架梁变形对抗侧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内嵌带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壁式框架模型 交叉支撑模型 剪切板模型
原文传递
盾构隧道横向受力分析的框架-弹性铰-全周地基系统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志平 罗丽娟 《岩土工程技术》 2003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由若干管片及其间的连接螺栓组装而成。在横向受力分析的工程设计中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梁 弹簧系统模型。采用框架 弹性铰 全周地基系统模型来分析管片结构的横向受力响应 ,可以考虑接头对弯矩的消散作用和地基对结构... 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由若干管片及其间的连接螺栓组装而成。在横向受力分析的工程设计中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梁 弹簧系统模型。采用框架 弹性铰 全周地基系统模型来分析管片结构的横向受力响应 ,可以考虑接头对弯矩的消散作用和地基对结构的均匀连续的抗力 ,并计算了一个实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荷载模式 框架-弹性铰-地基模型
下载PDF
并条机自调匀整双开环控制系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宏亮 周武能 王新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6-109,114,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并条机自调匀整技术,在分析纺织并条机自调匀整控制系统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双开环控制系统,给出了新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其数学原理,阐述了双开环自调匀整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通过比较开环、闭环和混... 为进一步提高并条机自调匀整技术,在分析纺织并条机自调匀整控制系统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双开环控制系统,给出了新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其数学原理,阐述了双开环自调匀整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通过比较开环、闭环和混合环控制系统认为,该控制系统能够缩短盲区,消除死区,并能2次匀整条干。通过性能分析得出,双开环控制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匀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条机 自调匀整 双开环系统 系统模型 控制原理
下载PDF
基于精细化分析的不对称刚构桥研究
6
作者 蔡小瑾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30-34,共5页
为研究不对称刚构桥在外荷载作用下内力及变形的规律,基于精细化分析的思路,利用midas/FEA建立空间实体模型分析,实现对温度、支座沉降、收缩徐变的计算。文中依托广东省省道S223线松源至雁洋段改建工程黄社大桥(60+95+150+90)m四跨不... 为研究不对称刚构桥在外荷载作用下内力及变形的规律,基于精细化分析的思路,利用midas/FEA建立空间实体模型分析,实现对温度、支座沉降、收缩徐变的计算。文中依托广东省省道S223线松源至雁洋段改建工程黄社大桥(60+95+150+90)m四跨不对称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对比分析了实体模型与杆系模型在温度、支座沉降、收缩徐变下顶底板主拉应力的差异。结果分析表明:在各工况的作用下,主墩墩顶主拉应力较为集中,主墩侧边跨应力较次边跨及远离主跨的边跨侧大,其中降温及徐变作用对顶底板主拉应力影响较大,实体模型中应力及变形结果均比杆系模型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刚构桥 实体模型 杆系模型 主拉应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