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9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结合光流法与三帧差分法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81
1
作者 袁国武 陈志强 +3 位作者 龚健 徐丹 廖仁健 何俊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8-671,共4页
运动目标的检测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光流法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由于计算光流的算法复杂,限制了它的使用.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光流法与三帧差分法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简化了光流的计算,选择图像中具有代表性的Harris角... 运动目标的检测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光流法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由于计算光流的算法复杂,限制了它的使用.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光流法与三帧差分法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简化了光流的计算,选择图像中具有代表性的Harris角点,只对这些像素点计算光流信息,有效地减少了复杂度,由于检测得到的运动目标区域不够完整,引入了三帧差分法作为简化光流法的补充.经过实验,该方法使光流法达到了实时性要求,取得了好的效果,优于单独运用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取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检测 光流法 帧差法 角点检测
下载PDF
基于帧间差分和背景差分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56
2
作者 孙挺 齐迎春 耿国华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25-1329,共5页
针对运动目标检测领域中帧间差分法和背景差分法的缺陷,提出一种将两种方法融合在一起的新算法。首先,该算法在采用混合高斯建立背景模型时对方差更新作了修改,使得模型与真实背景更接近。其次,用连续三帧差分代替两帧差分,采取自适应... 针对运动目标检测领域中帧间差分法和背景差分法的缺陷,提出一种将两种方法融合在一起的新算法。首先,该算法在采用混合高斯建立背景模型时对方差更新作了修改,使得模型与真实背景更接近。其次,用连续三帧差分代替两帧差分,采取自适应差分阈值的方法。最后,将两种差分的结果融合并作形态学处理提取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抑制噪声和空洞,适应性强、检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帧间差分 背景差分 目标检测 融合
下载PDF
基于五帧差分和背景差分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42
3
作者 郝毫刚 陈家琪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4期146-148,共3页
静态背景下运动目标检测的抗噪性能较差。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将五帧差分和背景差分相结合,利用基于自适应背景模型的动态阈值,提取图像中的运动区域,并进行形态学滤波和连通性检测,最终获取运... 静态背景下运动目标检测的抗噪性能较差。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将五帧差分和背景差分相结合,利用基于自适应背景模型的动态阈值,提取图像中的运动区域,并进行形态学滤波和连通性检测,最终获取运动前景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完整提取运动目标,背景适应性强,实时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帧间差分 背景差分 背景模型 动态阈值 边缘检测 运动目标检测
下载PDF
背景差分与帧间差分相融合的遥感卫星视频运动车辆检测方法 被引量:40
4
作者 袁益琴 何国金 +2 位作者 王桂周 江威 康金忠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8,共9页
遥感视频卫星的出现为实时连续对地观测提供了新的契机,为遥感动态监测与目标跟踪提供了新数据源。在分析遥感卫星视频目标检测与传统监控视频目标检测的差异的基础上,阐述现有目标检测算法直接应用到遥感卫星视频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一... 遥感视频卫星的出现为实时连续对地观测提供了新的契机,为遥感动态监测与目标跟踪提供了新数据源。在分析遥感卫星视频目标检测与传统监控视频目标检测的差异的基础上,阐述现有目标检测算法直接应用到遥感卫星视频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背景差分与帧间差分相融合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遥感卫星视频运动车辆的目标检测中。通过抽取UrtheCast遥感卫星视频的4帧实验图像,分别采用背景差分法、帧间差分法和本文提出的方法对运动车辆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更有效抑制移动的背景边缘和残留噪声干扰,提高检测的正确度和质量,在遥感卫星视频运动目标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卫星 背景差分法 帧间差分法 目标检测
下载PDF
帧差法在运动目标实时跟踪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邱道尹 张文静 +1 位作者 顾波 刘新宇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5-46,64,共3页
介绍了一种运动目标实时跟踪方法,主要利用改进的帧插法检测目标,并根据目标运动方向来控制摄像机移动.经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满足了运动目标跟踪的实时性要求,符合工程实际的需要.
关键词 运动目标检测 帧差法 目标检测
下载PDF
基于背景建模与帧间差分的目标检测改进算法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俊超 张俊豪 +1 位作者 刘诗佳 陆小锋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71-173,共3页
在分析现有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背景建模与帧间差分的运动目标检测改进算法。改进算法能改善混合高斯背景相减法中高斯背景建模产生的鬼影,以及帧间差分法的前景检测结果中出现的严重拖影和空洞现象,并且在背景突变... 在分析现有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背景建模与帧间差分的运动目标检测改进算法。改进算法能改善混合高斯背景相减法中高斯背景建模产生的鬼影,以及帧间差分法的前景检测结果中出现的严重拖影和空洞现象,并且在背景突变下也能进行有效检测。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对运动目标检测有较好的检测效果,适用于户外大型场所的监控设备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相减 帧间差分 混合高斯背景建模 目标检测 背景突变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帧差法的运动目标检测 被引量:14
7
作者 严晓明 《莆田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9-72,共4页
针对视频中的运动目标离摄像头较近时由于形状的变化而导致目标边界测定不准确的问题,在帧间差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求精运动目标边界的算法。先用得到边界值计算目标中心点,再对视频中的运动目标进行运动距离和速度的检测,并在Matla... 针对视频中的运动目标离摄像头较近时由于形状的变化而导致目标边界测定不准确的问题,在帧间差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求精运动目标边界的算法。先用得到边界值计算目标中心点,再对视频中的运动目标进行运动距离和速度的检测,并在Matlab中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帧差法的结果进行求精后,得到的运动目标的状态值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改进的算法更适合于视频中运动目标形状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进行运动目标状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帧差法 目标检测 速度 改进算法
下载PDF
红外图像弱小点目标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于劲松 万九卿 高秀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18-1521,共4页
针对低信噪比、背景和噪声干扰严重的红外图像中运动点目标的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背景预测和目标轨迹搜索相结合的高效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序列图像进行高通滤波,然后对滤波后的图像进行背景预测,将原图像与背景预测图像相减获得残... 针对低信噪比、背景和噪声干扰严重的红外图像中运动点目标的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背景预测和目标轨迹搜索相结合的高效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序列图像进行高通滤波,然后对滤波后的图像进行背景预测,将原图像与背景预测图像相减获得残差图像,依据图像阀值分离出少量的候选目标点,再将含有候选目标的序列残差图像经过最大合并算法形成组合帧图像,最后利用目标运动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组合帧图像中搜索目标运动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红外图像 背景预测 运动轨迹 目标检测
下载PDF
用于光纤光栅曲线重建算法的坐标点拟合 被引量:13
9
作者 章亚男 肖海 沈林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49-2157,共9页
以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曲线传感器在结肠中的形状检测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Frenet标架的坐标点拟合算法来提高光纤光栅曲线重建算法的精度。首先,将相互之间呈90°的四根光纤光栅贴在一根形状记忆合金(SMA Styrene Maleic Anhyd... 以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曲线传感器在结肠中的形状检测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Frenet标架的坐标点拟合算法来提高光纤光栅曲线重建算法的精度。首先,将相互之间呈90°的四根光纤光栅贴在一根形状记忆合金(SMA Styrene Maleic Anhydride)基材周围,形成一根直径为3mm,长度为900mm的光纤光栅曲线传感器。接着,将该曲线传感器分别放置在毫米方格纸以及圆柱体上进行二维和三维曲线的重建。通过曲线重建软件读出每个数据采集点的重建坐标值,并与通过方格纸读出的标准坐标值对比得出重建误差,从而得出两种坐标点拟合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使用基于Frenet标架的坐标点拟合算法可有效提高重建精度。对提出的算法与常用的曲线重建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接近光纤光栅应变极限的情况下,使用基于Frenet标架的坐标点拟合算法在单方向上能够比原算法平均减小约3.5%~5.5%的误差,为进一步提高光纤光栅形状传感系统的精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曲线重建算法 坐标点拟合 Frenet标架 形状检测
下载PDF
基于RS485主从串口通讯协议的设计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郝涛 陆宣博 《装备制造技术》 2013年第3期38-40,共3页
串口传输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数据传输方式,其中RS485总线以其结构简单传输速率快等特点成为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从数据传输协议、数据传输方式、消息帧格式、错误检测方法几个方面考虑,设计出一种基于RS485主从串口为物理传输媒介的主... 串口传输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数据传输方式,其中RS485总线以其结构简单传输速率快等特点成为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从数据传输协议、数据传输方式、消息帧格式、错误检测方法几个方面考虑,设计出一种基于RS485主从串口为物理传输媒介的主从传输协议,并详细给出了协议各模块的设计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从协议 RS485 协议数据单元 帧格式 错误检测
下载PDF
用于运动人体检测的改进的帧差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梁国山 朱秀昌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33-135,共3页
为了克服单一固定的阈值难以获得可靠的结果缺陷,提出一种使用分级阈值,对帧差图像进行二值化的方法。实验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可靠、实时地检测视频序列中的运动人体。
关键词 帧差法 目标检测 二值化
下载PDF
某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既有建筑不均匀沉降地基基础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 被引量:10
12
作者 魏常宝 滕文川 钱铭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30-139,共10页
以处于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某学校餐饮楼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为背景,研究与总结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既有建筑出现不均匀沉降后的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场地因浸水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某既有建筑进行检测鉴定、加固设计... 以处于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某学校餐饮楼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为背景,研究与总结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既有建筑出现不均匀沉降后的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场地因浸水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某既有建筑进行检测鉴定、加固设计、设计服务等工作,总结了湿陷性黄土场地既有建筑地基基础采用坑式静压桩进行不均匀沉降所致的隐患治理程序和治理方法,也对静压桩加固的计算方法和局部顶升纠偏设计进行了总结,并归纳形成了若干结论,可为后续类似的工程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 地基基础 框架结构 不均匀沉降 检测鉴定 加固设计
下载PDF
一种数字仪表显示值识别的预处理算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海波 段会川 +1 位作者 谢术富 刘弘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0-242,共3页
首先使用一种综合多帧差异积累、形态滤波和Sobel边缘检测的方法实现了数字区域的准确定位分割,然后采用基于局部门限处理的方法,解决了图像亮度分布不均的二值化问题,最后运用连续子集迭代分割算法实现了粘连和断裂数字的准确切分。
关键词 帧间差分 形态滤波 连续子集 边缘检测
下载PDF
基于高效回环检测和重定位的SLAM算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佟国峰 张佳伟 +1 位作者 刘满堂 岳晓阳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7-592,共6页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算法越来越成熟,系统也趋于稳定,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SLAM系统的精度和效率一直是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关键帧提取困难、回环检测过程中回环位置难以确定、跟踪性能差等....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算法越来越成熟,系统也趋于稳定,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SLAM系统的精度和效率一直是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关键帧提取困难、回环检测过程中回环位置难以确定、跟踪性能差等.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旋转度的关键帧提取算法和一种基于历史模型的差异性回环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所提出的改进算法,回环检测的效率和重定位的成功率都得到明显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更强,跟踪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度 关键帧 回环检测 重定位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结构损伤检测 被引量:10
15
作者 万祖勇 朱宏平 余岭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1期73-78,116,共7页
结构的损伤检测常转化为求解约束优化问题,针对粒子群算法容易出现早熟问题,增大算法后期的粒子位置的改变量,从而增加粒子位置的差异,因而能够增强其在求解约束优化问题时抵抗局部极小的能力。两层刚架单损伤和多损伤识别的数值结果和... 结构的损伤检测常转化为求解约束优化问题,针对粒子群算法容易出现早熟问题,增大算法后期的粒子位置的改变量,从而增加粒子位置的差异,因而能够增强其在求解约束优化问题时抵抗局部极小的能力。两层刚架单损伤和多损伤识别的数值结果和收敛曲线表明了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优于传统的带惯性因子的粒子群算法。三层框架结构的4种损伤工况的试验研究进一步说明了该算法应用于结构损伤检测领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损伤检测 粒子群优化 约束优化 局部极小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帧间差分运动目标提取算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婷 郑紫微 《无线通信技术》 2016年第2期46-49,53,共5页
针对帧间差分法容易产生的空洞效应,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帧间差分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利用原始帧差分提取潜在的运动目标区域,继而提取的区域内进行vibe(visual background extractor)算法的前景匹配,再次提取运动目标,以弥补空... 针对帧间差分法容易产生的空洞效应,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帧间差分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利用原始帧差分提取潜在的运动目标区域,继而提取的区域内进行vibe(visual background extractor)算法的前景匹配,再次提取运动目标,以弥补空洞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完整的提取运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帧间差分法 运动检测 vibe算法 前景匹配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割的森林火灾早期烟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禹素萍 顾晓雯 吴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66-171,共6页
针对森林这样的大空间、复杂场景下的火灾检测,提出一种在单帧视频序列图像中的烟检测方法,并研究一种新的超像素合并算法,改进现有的天地线检测算法。该方法对图像进行SLIC(Simple Linear Iterative Clustering)超像素分割,并用一种新... 针对森林这样的大空间、复杂场景下的火灾检测,提出一种在单帧视频序列图像中的烟检测方法,并研究一种新的超像素合并算法,改进现有的天地线检测算法。该方法对图像进行SLIC(Simple Linear Iterative Clustering)超像素分割,并用一种新的超像素合并算法解决过分割问题;通过改进的天地线分割算法,排除天空中云对于烟检测的干扰;根据光谱特征,运用支持向量机(SVM)对超像素块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超像素合并算法高效简洁,易于编程实现,基于图像分割的烟检测技术能排除云雾等噪声对烟雾检测的干扰,在森林场景下的烟雾检测正确率为77%,可以作为人工森林火灾监测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帧图像 烟雾检测 图像分割 天地线检测 超像素合并
下载PDF
多变电网条件下的对称序列与谐波检测 被引量:8
18
作者 汪飞 毛华龙 +2 位作者 许德志 阮毅 张巍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8-165,共8页
提出了一组用于在各种电网条件下检测基波对称序列和谐波分量的高性能滤波器。该滤波器基本单元可等效为静止坐标系下的带通滤波器,并能够采用多变量结构得以简单实现。为了适用于多变电网条件下,本文进一步提出基于滤波器基本单元的级... 提出了一组用于在各种电网条件下检测基波对称序列和谐波分量的高性能滤波器。该滤波器基本单元可等效为静止坐标系下的带通滤波器,并能够采用多变量结构得以简单实现。为了适用于多变电网条件下,本文进一步提出基于滤波器基本单元的级联式结构应用于畸变不平衡电网,并对频率波动下的鲁棒性进行了分析,针对大范围电网频率波动提出了频率自适应的改进。此外,该滤波器也可被应用于单相系统的同步和基波检测。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滤波器的有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坐标系 有源滤波 对称序列 谐波检测 不平衡
下载PDF
低信噪比下的并行多延时相关帧同步算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海 吉吟东 杨士元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77-1680,共4页
为提高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低信噪比环境下的同步性能和抗噪能力,提出了一种并行多延时相关帧同步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帧的前导训练符号周期重复的特点,在接收端滑动窗中并行处理多种延时相关运算,通过阈值判决进行帧检测,同时完成载... 为提高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低信噪比环境下的同步性能和抗噪能力,提出了一种并行多延时相关帧同步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帧的前导训练符号周期重复的特点,在接收端滑动窗中并行处理多种延时相关运算,通过阈值判决进行帧检测,同时完成载波频率同步,进而实现OFDM帧同步。该算法无须改动现有系统的物理帧结构,也不增加系统延时。理论分析和在加性G auss白噪声信道下的误帧率(FER)性能仿真证明:该算法的误帧率约为现有参考方案的1/10,信噪比(SNR)比参考方案提高约7 dB,能够工作在信噪比小于-1 dB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OFDM) 并行延时相关 帧同步 帧检测 频率同步
原文传递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钢框架梁端节点损伤识别 被引量:7
20
作者 薛强 郝际平 郑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2-197,共6页
为有效识别钢框架梁端节点损伤程度及半刚性节点刚度参数,提出采用钢梁位移模态和曲率模态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基于RBF神经网络对刚框架梁端节点损伤程度进行参数识别研究.结果证明,位移模态识别损伤位置的准确度高于曲率模态,... 为有效识别钢框架梁端节点损伤程度及半刚性节点刚度参数,提出采用钢梁位移模态和曲率模态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基于RBF神经网络对刚框架梁端节点损伤程度进行参数识别研究.结果证明,位移模态识别损伤位置的准确度高于曲率模态,对损伤程度的识别曲率模态优于位移模态.其中位移模态损伤识别误差小于10%,曲率模态识别误差小于5%,得出基于RBF神经网络可以较好的识别节点损伤及半刚性刚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钢框架 节点损伤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