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井压裂后稳态产能的计算 被引量:69
1
作者 汪永利 蒋廷学 曾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5-68,共4页
应用保角变换原理 ,将求解带垂直裂缝的气井产量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单向渗流问题。保角变换方法能将Z平面上特别复杂的渗流问题转化为W平面上相对简单和易于求解的渗流问题。变换后 ,可用于描述井筒附近较为复杂的流动型态 (裂缝内流动和... 应用保角变换原理 ,将求解带垂直裂缝的气井产量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单向渗流问题。保角变换方法能将Z平面上特别复杂的渗流问题转化为W平面上相对简单和易于求解的渗流问题。变换后 ,可用于描述井筒附近较为复杂的流动型态 (裂缝内流动和非裂缝区域拟径向流动 )对压裂后产能的贡献。变换后假设的缝端封闭边界条件更符合实际。然后再根据微元体流动分析 ,综合应用物质守衡原理、非达西运动方程和压力耦合原理 ,导出了裂缝内变质量流动时压力满足的二阶微分方程 ,进而推导出不同缝长和导流能力 (包括无限导流能力和有限导流能力 )裂缝井的产能公式。将计算结果与现场某气井压裂后产量相比 ,两者吻合程度较好。该计算方法简单易行 ,便于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压裂 保角变换原理 垂直裂缝 单向渗流 稳态产能 计算方法
下载PDF
低渗透薄互层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8
2
作者 尹建 郭建春 曾凡辉 《天然气与石油》 2012年第6期52-54,84,共4页
低渗透薄互层具有储层物性差、有效厚度薄、天然裂缝发育等特点,压裂改造是这类储层投产或增产的重要手段。但常规集中射孔、大排量压裂改造易导致裂缝窜层严重,小排量施工可能导致部分层段无法压开,不能保证增产改造效果。因此有必要... 低渗透薄互层具有储层物性差、有效厚度薄、天然裂缝发育等特点,压裂改造是这类储层投产或增产的重要手段。但常规集中射孔、大排量压裂改造易导致裂缝窜层严重,小排量施工可能导致部分层段无法压开,不能保证增产改造效果。因此有必要研究适合低渗透薄互层的压裂技术。在分析低渗透薄互层压裂改造难点基础上提出采用定点射孔、压裂技术实现薄互层充分改造,同时采用高砂比和组合粒径支撑剂保持裂缝的长期高导流能力,并结合控制缝高和降低滤失工艺形成薄互层高效压裂改造的综合技术。该综合技术已在LW井成功应用,改造后产油14.3 t/d,与采用常规压裂工艺的邻井产油6.7 t/d相比,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薄互层 压裂改造 定点射孔 高导流能力 现场应用
下载PDF
基于双层非稳态导热过程的井筒温度场半解析模型 被引量:25
3
作者 赵金洲 彭瑀 +2 位作者 李勇明 田植升 符东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5,共8页
在油气井酸化、压裂增产施工中,温度控制着入井工作液的流变性和酸岩反应速度,是影响裂缝几何形态、酸蚀导流能力和措施后产能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的井筒温度场模型还缺乏对非稳态过程的严密推导和精确描述。为此,首先在物性分析的基础上... 在油气井酸化、压裂增产施工中,温度控制着入井工作液的流变性和酸岩反应速度,是影响裂缝几何形态、酸蚀导流能力和措施后产能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的井筒温度场模型还缺乏对非稳态过程的严密推导和精确描述。为此,首先在物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轴向上离散、径向上解析的双层非稳态导热井筒温度场半解析模型,并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和Stehfest数值反演方法进行了求解;其次,分析了不同水泥环导热过程处理方法对井筒温度分布的影响,认为假设水泥环具有稳态热阻,模拟输出的误差过大且难以修正;最后,对地层和施工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认为岩性、施工排量和注入温度变化对井筒温度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而油管腐蚀的影响则可以忽略。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数学模型精度较高,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吻合良好。该成果对于提高单井酸化压裂成功率、增加措施后的产能和油气田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 温度场 非稳态导热 酸化 压裂(岩石) 拉普拉斯变换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国内外水平井压裂滑套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安伦 何东升 +1 位作者 张丽萍 荆江录 《石油矿场机械》 2016年第2期84-88,共5页
套管滑套压裂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水平井储层改造方法,该技术不需要下套管固井、射孔等操作。通过对国内外压裂技术调研分析,发现国内外压裂滑套技术采用特殊工具(球、飞镖、HBA)或者使用连续油管和井下工具打开滑套,进行加压,... 套管滑套压裂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水平井储层改造方法,该技术不需要下套管固井、射孔等操作。通过对国内外压裂技术调研分析,发现国内外压裂滑套技术采用特殊工具(球、飞镖、HBA)或者使用连续油管和井下工具打开滑套,进行加压,实现地层压裂,改善地层的渗透率、孔隙度,提高采收率。介绍了国外各公司现阶段的压裂滑套产品,并分析了各压裂工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对比其优缺点。针对国内现阶段的压裂滑套技术的不足指出了现阶段压裂滑套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压裂 压裂滑套 地层改造 多级压裂
下载PDF
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气井产能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古明 杨跃明 邱宗恬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5,共4页
白马庙气田蓬莱镇气藏储层致密 ,孔隙结构复杂 ,非均质性强 ,单井产能低 ,研究储层特征和受控因素 ,加强储层改造方是气藏效益开发的出路。储层精细研究揭示 ,气井产能受沉积相和构造条件控制 ;高、中产井与大而厚、物性好的河口坝、河... 白马庙气田蓬莱镇气藏储层致密 ,孔隙结构复杂 ,非均质性强 ,单井产能低 ,研究储层特征和受控因素 ,加强储层改造方是气藏效益开发的出路。储层精细研究揭示 ,气井产能受沉积相和构造条件控制 ;高、中产井与大而厚、物性好的河口坝、河道砂坝沉积微相有关 ,纵向上具很强的层段性 ,主产层集中在Ⅳ~③、Ⅲ~③两套砂组 ,其钻探成功率分别达 82 %和 10 0 % ;平面上多分布于主体构造和东南鼻状突起 ,二者高、中产能井分别占 30 %和 70 %。在深入的地质研究和储层压裂评层选井的基础上 ,采用多层打开、分层压裂、多层合采的方法可提高气井产能 ,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压裂评层选井的综合配套技术。采用该技术优选出 19口井 ,已实施 5口井全获成功 ,气产量成倍或十几倍增加 ,其中白浅 4 5井气无阻流量高达 18× 10 4m3 /d ,白浅 38井投产 16 5d净增产值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庙气田 孔隙结构 气藏 气井 产能控制 蓬莱镇组 储集层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致密气藏压裂改造技术研究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战伟 段瑶瑶 +2 位作者 王丽伟 徐国伟 王婷婷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8年第6期99-102,120,121,共6页
针对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压裂改造后产能不理想的问题,分析了低压致密气藏改造的难点,建立了低压致密气藏改造后的产能渗流模型和产能方程,分析了影响改造后产量的关键因素,并对比了两口井不同压裂工艺下的生产效果。结果表明,致密... 针对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压裂改造后产能不理想的问题,分析了低压致密气藏改造的难点,建立了低压致密气藏改造后的产能渗流模型和产能方程,分析了影响改造后产量的关键因素,并对比了两口井不同压裂工艺下的生产效果。结果表明,致密气藏压裂对地层的伤害包括压裂液本身造成的伤害及施工返排工艺造成的伤害,压裂液返排时间对低压气藏伤害影响较大,采用低伤害无残渣清洁压裂液和采用压裂液的快速返排工艺是提高低压致密气藏改造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致密气藏 压裂改造 渗流模型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脆性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渭北油田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朱颜 韩向义 +4 位作者 岳欣欣 杨春峰 常文鑫 邢丽娟 廖晶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39-1247,共9页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物性差、勘探开发难度大等特点,为了寻找渭北油田致密砂岩储层的高脆性段进行储层的压裂改造,针对现有横波测井资料匮乏以及当前脆性预测方法在渭北油田致密砂岩储层是否适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ANN(artifici...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物性差、勘探开发难度大等特点,为了寻找渭北油田致密砂岩储层的高脆性段进行储层的压裂改造,针对现有横波测井资料匮乏以及当前脆性预测方法在渭北油田致密砂岩储层是否适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模型的横波预测方法,预测值与实测值高度吻合,进而通过弹性参数法计算出研究区每口井的脆性指数。为了校正该方法预测脆性指数的准确性,通过对研究区较少井的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研究,明确了石英和碳酸盐类矿物为研究区延长组的主要脆性矿物,利用"(石英+碳酸盐)含量/矿物总量"计算岩石脆性指数去校正弹性参数法预测的脆性指数,这种矿物组分法和弹性参数法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依存的方法,不但提高了预测精度,而且弥补了阵列声波测井和全岩分析资料不足的问题。利用该方法对渭北油田WB2井区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进行了测井脆性评价,为WB52和WB49井高脆性有利压裂目的层段识别及增产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所提出的方法和流程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指数 致密砂岩 压裂改造 横波预测 弹性参数 人工神经网络 矿物脆性指数 甜点
下载PDF
伊川凹陷屯1井储层评价及压裂改造 被引量:7
8
作者 何斌 杜建波 +2 位作者 李群德 李爱青 张广宇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2期93-95,9,共3页
通过对洛阳-伊川盆地伊川凹陷屯1井压裂层段的系统评价,分析认为该井压裂层段具有低孔、低渗、极低产特征。核磁测井有效孔隙度3.3%,渗透率0.645×10-3μm2;成像测井显示裂缝发育,测井评价是基质孔隙度+裂缝型储层。试油测试自然产... 通过对洛阳-伊川盆地伊川凹陷屯1井压裂层段的系统评价,分析认为该井压裂层段具有低孔、低渗、极低产特征。核磁测井有效孔隙度3.3%,渗透率0.645×10-3μm2;成像测井显示裂缝发育,测井评价是基质孔隙度+裂缝型储层。试油测试自然产气量仅53m3/d,测试二关井压力恢复数据定性分析认为裂缝较发育,基质孔隙渗透性极差,常规压裂改造增产效果差。应用非常规压裂技术基本方法对射孔方式、泵注管柱、施工规模、压裂参数进行优化,采用高排量、高液量、低粘度、低砂比的压裂方案,力争形成多缝、复杂裂缝,增加泄流面积。通过非常规压裂改造,10mm油嘴放喷,油压3.1~3.5MPa,日产气6600~7000m3,实现了河南外围洛阳-伊川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伊盆地 储层评价 非常规技术 压裂改造 屯1井
下载PDF
煤储层破裂压力对压裂改造的影响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兴凯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0,共7页
我国煤储层渗透率普遍较低,低渗储层直接进行地面煤层气开发的效益较低,而水力压裂是增加煤储层渗透率和导流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沁水盆地PN-1井、PN-2井的测井参数进行分析,掌握煤储层的岩石力学特征,为煤储层水力压裂参数优化提供... 我国煤储层渗透率普遍较低,低渗储层直接进行地面煤层气开发的效益较低,而水力压裂是增加煤储层渗透率和导流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沁水盆地PN-1井、PN-2井的测井参数进行分析,掌握煤储层的岩石力学特征,为煤储层水力压裂参数优化提供指导。结果表明:2口井的测井数据反演的煤层具有低泊松比、低杨氏模量、低强度、低破裂压力的特点;通过在前置液阶段控制施工排量及施工压力、提高阶段液量,可以有效避免压裂裂缝沿煤层顶底板之间的层间界面延伸及扩展至煤层顶底板;测井数据反演的PN-1井煤层破裂压力与实际压裂施工的破裂压力较接近,误差仅为3.01%,对压裂施工参数优化的指导意义较高;PN-2井煤层破裂压力略低于顶底板岩层的破裂压力,压裂初期的施工排量偏高,导致施工压力达到顶底板的破裂压力,压裂裂缝在顶底板之间延伸形成单一裂缝,改造效果及产气效果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煤储层 破裂压力 水力压裂 可压性 改造效果
下载PDF
低渗透率油藏压裂直井稳态解产能公式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学文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1期48-50,64,共4页
在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将压裂直井近似为一条垂直裂缝。采用拟三维的思想及保角变换方法,推导出垂直裂缝的产能公式,并将本文公式的计算结果与Joshi、Giger、Guo以及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本文公式可满足压裂直井产能估算的... 在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将压裂直井近似为一条垂直裂缝。采用拟三维的思想及保角变换方法,推导出垂直裂缝的产能公式,并将本文公式的计算结果与Joshi、Giger、Guo以及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本文公式可满足压裂直井产能估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直井 生产能力 低渗透油田 稳态解
下载PDF
涪陵深层页岩气井压裂工艺难点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波 秦世群 +1 位作者 谢勃勃 吴娜娜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5期162-162,168,共2页
随涪陵、长宁、威远等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突破,目前开发对象逐步转向深层。深层页岩储层地应力高、水平两向应力差异大、层理和天然裂隙分布复杂、岩石塑性特征强,对压裂改造技术带来新的挑战。分析总结深层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难点基础上... 随涪陵、长宁、威远等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突破,目前开发对象逐步转向深层。深层页岩储层地应力高、水平两向应力差异大、层理和天然裂隙分布复杂、岩石塑性特征强,对压裂改造技术带来新的挑战。分析总结深层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难点基础上,研究提出针对性技术措施,现场应用效果显著,对深层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深层 水平井 体积压裂 改造体积
下载PDF
砂泥互层储层条件下水力裂缝扩展实验研究
12
作者 陈付虎 柴妮娜 +2 位作者 李嘉瑞 朱伦 何田素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70-72,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某区块发育丰富砂岩和泥岩多薄互层的页岩油资源,该区块层理、裂缝发育,非均质性特征显著,压裂改造中裂缝的扩展机理不明确,体积压裂改造难度较大。针对该区块开展了室内真三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探究了层理、地应力、... 鄂尔多斯盆地某区块发育丰富砂岩和泥岩多薄互层的页岩油资源,该区块层理、裂缝发育,非均质性特征显著,压裂改造中裂缝的扩展机理不明确,体积压裂改造难度较大。针对该区块开展了室内真三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探究了层理、地应力、排量等因素对裂缝穿层扩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00 mm×500 mm×500 mm的天然露头砂泥夹层型岩样水力裂缝形态主要以复杂缝为主,层理发育程度越高,水力裂缝越偏向于水平方向;水平应力差的增大可以增加水力裂缝垂向穿层能力;高排量可以提高分支缝的开启概率,增大形成复杂缝网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泥互层储层 水力压裂 裂缝扩展 储层改造 天然露头
下载PDF
影响川东C_2h1低渗透储层改造效果的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义明 邵勇 熊兰琼 《钻采工艺》 CAS 2000年第5期35-38,共4页
川东C2 h1储层非均质性强 ,低渗透储量占有较大比例。为了提高气藏采收率 ,合理高效开发气田 ,必须对C2 h1低渗透储层进行改造。该储层在 1 998年前曾进行 44井次压裂酸化改造 ,有效率 50 %。文中在研究前人经验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 川东C2 h1储层非均质性强 ,低渗透储量占有较大比例。为了提高气藏采收率 ,合理高效开发气田 ,必须对C2 h1低渗透储层进行改造。该储层在 1 998年前曾进行 44井次压裂酸化改造 ,有效率 50 %。文中在研究前人经验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影响C2 h1储层改造的因素 ,找到在储层发育情况、储层埋藏深、地层破裂压力高、压井液漏失、酸化工艺、施工参数、排液不及时和设备故障等造成酸压效果差的因素 ,提出了 6点建议 ,以对C2 h1储层进行综合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集层 酸化压裂 改造 四川东部 气田
下载PDF
分段水力压裂促进含水层注浆隔离应用研究
14
作者 任康江 张涛 董近兴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6期128-133,共6页
针对陕西高家堡煤矿3403工作面埋深较大、孔裂隙尺寸小、注浆困难的问题,采用水力压裂对关键层进行处理,扩大裂隙,进而增大注浆量,采用真三轴水压致裂-增透润湿实验系统、声发射监测系统与现场试验对3403工作面煤样试件注水压力展开研... 针对陕西高家堡煤矿3403工作面埋深较大、孔裂隙尺寸小、注浆困难的问题,采用水力压裂对关键层进行处理,扩大裂隙,进而增大注浆量,采用真三轴水压致裂-增透润湿实验系统、声发射监测系统与现场试验对3403工作面煤样试件注水压力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真三轴应力下岩样的注水量随注水压力相较于注水时间单位、注水速率对注水压力的敏感性有基本保持的态势;设计了定向长钻孔水力压裂施工方案,并研发了相关压裂组件设备,可以达到现场施工目标要求;通过现场试验,使用水力压裂后注浆效率从84.5%上升到99.8%,注浆隔水层厚度由27.64m上升到了54.11m,突水系数明显降低,注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 水力压裂 注浆改造 声发射监测
下载PDF
水合物储层层内加固改造模拟试验装置研制及可行性验证
15
作者 林栋 步玉环 +3 位作者 柳华杰 郭胜来 路畅 徐鸿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22,共8页
为开展水合物钻采过程中储层稳定性研究,研制水合物储层层内加固改造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储层模拟系统、拔管系统、压裂注浆模拟系统、固化改造评价系统以及试验气体回收系统。为验证试验系统性能,利用石英砂和甲烷气模拟水合物储层,开展... 为开展水合物钻采过程中储层稳定性研究,研制水合物储层层内加固改造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储层模拟系统、拔管系统、压裂注浆模拟系统、固化改造评价系统以及试验气体回收系统。为验证试验系统性能,利用石英砂和甲烷气模拟水合物储层,开展水合物储层层内加固改造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系统能够稳定地模拟水合物储层,层内加固改造试验验证了水合物储层压裂-注浆固化改造的可行性;利用该设备可以开展水合物开发过程中的压裂、层内加固改造、不同温压条件下的水合物试采或钻遇性水合物层固井过程中的水合物稳定性等模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储层 压裂注浆 固化改造 超声波响应
下载PDF
爆燃压裂油井产能计算模型与增产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红霞 陈德春 +1 位作者 潘志华 吴晓东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66,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爆燃压裂工艺设计与效果预测水平及工程应用效果,基于爆燃压裂原理和油藏渗流理论,利用保角变换方法,建立了爆燃压裂油井产能计算模型(包括流体从油藏边界渗流到爆燃裂缝的渗流外阻模型,和流体在裂缝中渗流入井的渗流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爆燃压裂工艺设计与效果预测水平及工程应用效果,基于爆燃压裂原理和油藏渗流理论,利用保角变换方法,建立了爆燃压裂油井产能计算模型(包括流体从油藏边界渗流到爆燃裂缝的渗流外阻模型,和流体在裂缝中渗流入井的渗流内阻模型)并编制了计算软件。以低渗油藏油井F31-10井为例,计算、分析了油藏参数和爆燃裂缝参数对爆燃压裂油井增产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爆燃裂缝长度、裂缝数量和爆燃裂缝导流能力对油井增产效果有影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爆燃裂缝长度、裂缝数量和爆燃裂缝导流能力;在爆燃裂缝长度和裂缝数量一定的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爆燃裂缝导流能力;爆燃压裂后油井增产倍数为1.365~2.115,且增加爆燃裂缝长度和爆燃裂缝数量比增加爆燃裂缝无因次导流能力对增产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燃压裂 油井 产能预测 数学模型 保角变换 增产效果
下载PDF
水力裂缝高度关键影响因素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万彬 陈华生 +3 位作者 舒明媚 张景轩 魏晓琛 韩弘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5-258,共14页
为揭示压裂施工中水力裂缝在层状地层中的穿层规律,根据测井资料建立平面应变模型,针对压裂过程中裂缝高度的动态变化,通过飓风分析筛选出控制裂缝高度的关键参数,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建立统计预测模型,并揭示了各... 为揭示压裂施工中水力裂缝在层状地层中的穿层规律,根据测井资料建立平面应变模型,针对压裂过程中裂缝高度的动态变化,通过飓风分析筛选出控制裂缝高度的关键参数,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建立统计预测模型,并揭示了各关键参数的统计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隔层与产层的应力差和弹性模量差是控制裂缝高度的关键影响因素,高地应力、低弹性模量的上覆泥岩层会使得裂缝高度减小,将裂缝有效的遮挡在储层内。研究结论可根据缝高预测模型开展缝高优化设计,预测理想缝高对应的参数组合,指导压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裂缝高度 裂缝穿层 数值计算 储层改造
下载PDF
子洲气田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晓芸 王雅萍 +4 位作者 马瑞临 侯亚龙 徐勇 陈玉 宋渊娟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4期36-41,共6页
子洲气田上古生界是多套含气层段叠合发育区,山西组山2段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的储集砂体,石盒子组盒8段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砂体展布比较稳定,是子洲气田的主力气层。但各储层都表现出较强低孔、低渗... 子洲气田上古生界是多套含气层段叠合发育区,山西组山2段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的储集砂体,石盒子组盒8段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砂体展布比较稳定,是子洲气田的主力气层。但各储层都表现出较强低孔、低渗和非均质性强的特征,必须进行压裂改造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气井的产能。通过多次的开发实践,子洲气田已形成了一套加砂压裂综合工艺技术,应用效果显著。子洲气田低压气藏压裂工艺的研究优化及配套技术的完善,能够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提高气田的经济综合开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压裂改造 工艺技术
下载PDF
砂岩气藏压裂定向井优化射孔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炜 许新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7,共5页
定向井作为砂岩气藏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压裂改造过程中普遍体现出了较直井高效压裂更为困难的现象。基于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实验,模拟了定向井压裂过程,基于实验结果,分析认为定向井压裂时明显的近井筒效应是定向井较直井高效压裂更... 定向井作为砂岩气藏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压裂改造过程中普遍体现出了较直井高效压裂更为困难的现象。基于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实验,模拟了定向井压裂过程,基于实验结果,分析认为定向井压裂时明显的近井筒效应是定向井较直井高效压裂更为困难的重要因素。同时基于模拟实验,研究了孔深、孔径、孔密对定向井压裂改造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射孔参数优化原则。基于方位定向现场试验,给出了外定向、内自定向2种方式的推荐应用范围。通过9个层次的定向射孔工艺现场试验,均有效地提高了定向井压裂效果,降低了地层破裂压力及近井筒效应,提高了单井产能。为砂岩气藏定向井高效压裂改造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措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砂岩气藏 压裂改造 定向射孔 地层破裂压力 近井筒效应
下载PDF
黔西北地区多薄煤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研究及应用
20
作者 王理国 李特社 +2 位作者 张建龙 胡刚 唐兆青 《辽宁化工》 CAS 2017年第6期571-573,583,共4页
黔西北地区煤层具有煤层薄、间距小、煤层层数多、渗透率低、孔隙度小、煤质软以及煤岩杨氏模量低、泊松比大等特点,针对其煤层特点和岩石力学性质,采取了暂堵转向压裂技术、防煤粉压裂技术、支撑剂优化组合、压裂参数优化等一系列的压... 黔西北地区煤层具有煤层薄、间距小、煤层层数多、渗透率低、孔隙度小、煤质软以及煤岩杨氏模量低、泊松比大等特点,针对其煤层特点和岩石力学性质,采取了暂堵转向压裂技术、防煤粉压裂技术、支撑剂优化组合、压裂参数优化等一系列的压裂改造措施,取得了很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地区 多薄煤储层 压裂改造 转向压裂技术 防煤粉压裂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