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缝性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进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文玉莲 杜志敏 +2 位作者 郭肖 杜娟 贾英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52,共5页
注气可以维持裂缝性储层的地层压力,并提高驱油效率。阐述了世界裂缝性油藏注气提高原油采收率(EOR)技术的发展概况,分析和讨论了裂缝性储层注气开采特征、室内实验研究及理论研究技术现状。指出,储层中裂缝发育方向和程度严重影响注气... 注气可以维持裂缝性储层的地层压力,并提高驱油效率。阐述了世界裂缝性油藏注气提高原油采收率(EOR)技术的发展概况,分析和讨论了裂缝性储层注气开采特征、室内实验研究及理论研究技术现状。指出,储层中裂缝发育方向和程度严重影响注气驱替效果;气驱突破速度未必比水驱突破快;气驱波及范围有可能比水驱波及范围广。多孔介质将影响流体相态、油气混相性及气驱油机理,建议加强考虑双重介质特性的注气驱相关室内实验研究和混相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提高采收率 注气 混相驱
下载PDF
裂缝性气藏水平井稳态解公式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范子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7-71,共5页
首先推导出了均质各向异性气藏水平井产能公式,在推导过程中考虑油藏各向异性、井底附近非达西流动对水平共产能的影响,并推导出了垂直非、水平井由于非达西流动引起的附加压降比值公式;其次,推导出裂缝性气藏水平井产能公式,并进... 首先推导出了均质各向异性气藏水平井产能公式,在推导过程中考虑油藏各向异性、井底附近非达西流动对水平共产能的影响,并推导出了垂直非、水平井由于非达西流动引起的附加压降比值公式;其次,推导出裂缝性气藏水平井产能公式,并进一步推导出低渗透压裂性气藏水平井产能公式,该公式考虑了气藏各向异性、裂缝高度、气体从裂缝流向井筒非达西流动等因素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实例计算说明非达西流动对水平井、垂直共产能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水平井 生产能力
下载PDF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被引量:26
3
作者 冯金德 程林松 +1 位作者 李春兰 柳良仁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4-97,共4页
为研究裂缝性油藏的渗流规律,国内外相关专家提出并建立了许多理论模型,但都有其局限性,且没有一个很好适合于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模型。为此,针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裂缝发育的特点,利用平行板理论、张量理论和等值渗流阻力原理建立了裂... 为研究裂缝性油藏的渗流规律,国内外相关专家提出并建立了许多理论模型,但都有其局限性,且没有一个很好适合于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模型。为此,针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裂缝发育的特点,利用平行板理论、张量理论和等值渗流阻力原理建立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为定量评价天然裂缝对储层的影响、天然裂缝表征成果与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渗流理论和油藏工程研究的有机结合奠定了基础,并用实际油田的裂缝表征成果进行了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然裂缝对低渗透油藏,尤其是特低渗透油藏有很大影响,一方面显著提高了储层的渗透率,使油藏得以开发,另一方面加剧了储层的各向异性,增加了开发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低渗透油气藏 连续介质 储集层模型 渗透率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用三维地震资料预测裂缝 被引量:19
4
作者 尹志军 黄述旺 陈崇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8-80,共3页
裂缝性油气藏的裂缝分布规律研究是当今石油界公认的难题,单纯用测井资料研究尚有许多困难,用地震资料研究裂缝日益显现优势。应用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分析裂缝发育带地质特征,拾取由裂缝引起的地震波传播速度、频率和振幅差异,提出... 裂缝性油气藏的裂缝分布规律研究是当今石油界公认的难题,单纯用测井资料研究尚有许多困难,用地震资料研究裂缝日益显现优势。应用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分析裂缝发育带地质特征,拾取由裂缝引起的地震波传播速度、频率和振幅差异,提出了用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裂缝预测的方法。研究认为,裂缝发育带地震波传播速度下降、频率降低、振幅增大,能量显著加强。据此,在三维地震数据体中,可划分出裂缝发育带。天然裂缝系统是一个分形体系,可用分形理论建立裂缝分布的实际模型。地震道是一个混沌的反射序列,其分数维(fractaldimension,记为D)反映了反射系列的复杂程度,D值越大、越稳定,说明裂缝越发育。该方法用于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所预测的裂缝发育带已被钻井和岩心观察所证实。应用该方法的过程中,要研究地质背景,结合测井、钻井、生产测试等动态资料,分析储集层特征,明确影响地震速度、频率和振幅的其它因素,确保所提取的速度、频率和振幅异常只是由裂缝引起的。预测要与钻井裂缝显示、测井裂缝定量解释相结合,用测井资料对井旁道进行准确的标定,尽量消除地震信息的多解性,提高裂缝预测精度。图2参3(邹冬平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裂隙油气藏 地层勘探 油气勘探 裂缝
下载PDF
AVA裂缝检测技术在川西JM构造的应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乐绍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4,T001,共4页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埋藏深、超致密 ,岩石物性参数变化不灵敏 ,具有很强的非均质和各向异性。近年的勘探实践表明 ,裂缝是否发育对深层超致密储层的孔、渗性改善具有重大作用 ,是天然气能否富集、产出和高产的主控因素。目前 ,国...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埋藏深、超致密 ,岩石物性参数变化不灵敏 ,具有很强的非均质和各向异性。近年的勘探实践表明 ,裂缝是否发育对深层超致密储层的孔、渗性改善具有重大作用 ,是天然气能否富集、产出和高产的主控因素。目前 ,国外在利用P波振幅检测定向垂直裂缝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其本质是利用P波振幅随方位角的周期变化估算裂缝的方位和密度。为此 ,文章针对川西深层须家河组裂缝型气藏 ,利用宽方位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 ,研制并建立了一套预测裂缝方向和裂缝发育强度的P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技术 ,并且在JM三维进行了初步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裂缝检测技术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裂缝性油气藏 地震勘探 储层
下载PDF
裂缝性油藏水平井数值模拟的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9
6
作者 张烈辉 李允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44-47,共4页
以油藏模拟的内容———数学模型研究、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和油藏模拟软件研究为出发点,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油藏模拟的最新进展及研究方向:描述裂缝性油气藏的双重介质、三重介质、多重介质理论;油气藏数值模拟的全隐式裂缝油藏模型、... 以油藏模拟的内容———数学模型研究、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和油藏模拟软件研究为出发点,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油藏模拟的最新进展及研究方向:描述裂缝性油气藏的双重介质、三重介质、多重介质理论;油气藏数值模拟的全隐式裂缝油藏模型、黑油模型,以及裂缝性油藏模型软件;油藏模拟方法中的多重网格法(MG)和预处理共轭梯度法(PCG),以及最新发展的区域分解法和并行算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水平井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下载PDF
裂缝性底水油藏水平井三维油水两相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程林松 李春兰 郎兆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1-45,共5页
建立了裂缝性底水油藏水平井三维油水二相的数值模型。与以往不同的是,该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差分离散,并将油水井视为单元的边界进行处理,选用任意形状六面体(曲边)单元和等参元变换以及隐式压力和隐式饱和度交替求解的方法。... 建立了裂缝性底水油藏水平井三维油水二相的数值模型。与以往不同的是,该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差分离散,并将油水井视为单元的边界进行处理,选用任意形状六面体(曲边)单元和等参元变换以及隐式压力和隐式饱和度交替求解的方法。该模型可用来模拟计算裂缝性油藏(带边水或底水)的直井或水平井以及直井-水平井联合井网的开发问题。本模型对一裂缝性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过程进行模拟计算,获得了一些对实际油藏工程有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数值模拟 裂缝性油藏 水平井 油水两相流
下载PDF
致密高压裂缝性气藏超深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建林 张生军 +2 位作者 房舟 周江 杨志彬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24,共3页
川西深层须2段气藏埋藏深,地层致密、石英含量高,主要靠钻遇裂缝获得工业产能。而直井钻遇裂缝的概率很小,为了尽可能多地钻遇裂缝,宜采用水平井开发。详细分析了川西深层须2段气藏由于埋藏深、岩石致密、地层高温、高压、研磨性高和可... 川西深层须2段气藏埋藏深,地层致密、石英含量高,主要靠钻遇裂缝获得工业产能。而直井钻遇裂缝的概率很小,为了尽可能多地钻遇裂缝,宜采用水平井开发。详细分析了川西深层须2段气藏由于埋藏深、岩石致密、地层高温、高压、研磨性高和可钻性差给水平井钻井带来的技术难点,并针对技术难点提出了对策,即要在高精度地质预测的基础上以可靠的抗高温、高压的随钻测量仪器、长寿命螺杆和钻头做保障,并兼顾优化井身结构、井下动力钻具的水力参数和钻井液流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层 高压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 水平井 随钻测井仪 井底动力钻具
下载PDF
阿北安山岩裂缝性油藏的周期注水开发 被引量:9
9
作者 王群超 夏欣 张欣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3期36-39,共4页
阿北安山岩裂缝油藏注水开发以后,由于裂缝窜流而使油田综合含水上升快,产量下降严重。为了更好地控水稳油,提高开发效果,在注水井调剖措施无明显效果后,首次在高含水井组中实施结合化学调剖的周期注水──在注水初期进行注水井调... 阿北安山岩裂缝油藏注水开发以后,由于裂缝窜流而使油田综合含水上升快,产量下降严重。为了更好地控水稳油,提高开发效果,在注水井调剖措施无明显效果后,首次在高含水井组中实施结合化学调剖的周期注水──在注水初期进行注水井调剖,控制水窜,以更好地恢复压力。在周期注水的注水周期和激动量的确定上,采用了渗流力学理论和矿场动态资料相结合的方法,使得周期注水的注水期和停注期更为合理、科学。实施后,很好地改善了油藏的水驱状况,减缓了油藏产量递减速度。使得平均单井累积增油0.41×104t,油田年递减率下降9.02%,计算新增可采储量33.09×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周期注水 油田注水 注水开发
下载PDF
裂缝性底水油藏中水平井两相渗流模型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大立 刘慈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4-46,共3页
本文研究裂缝性底水油藏中水平井两相渗流问题。在流线不变的假定下,建立了底部注水时双重孔隙介质中水平井油、水两相垂直剖面二维渗流的数学模型,并用特征线方法进行了精确求解,给出了裂缝系统和岩块系统中的含水饱和度分布以及水... 本文研究裂缝性底水油藏中水平井两相渗流问题。在流线不变的假定下,建立了底部注水时双重孔隙介质中水平井油、水两相垂直剖面二维渗流的数学模型,并用特征线方法进行了精确求解,给出了裂缝系统和岩块系统中的含水饱和度分布以及水平井见水时间公式,从而为利用水平井开采裂缝性底水油藏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两相流动 数学模型 裂隙油气藏 油气藏
下载PDF
保护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的钻井完井液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振华 鄢捷年 王书琪 《钻采工艺》 CAS 2000年第1期61-64,共4页
根据对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物性和敏感性的分析,室内优化了一套保护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的MMH正电胶钻井完井液,并对碳酸盐储层的水锁效应及应力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室内及现场实际井浆的分析结果表明,该配方对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具... 根据对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物性和敏感性的分析,室内优化了一套保护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的MMH正电胶钻井完井液,并对碳酸盐储层的水锁效应及应力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室内及现场实际井浆的分析结果表明,该配方对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文中还对MMH 正电胶钻井液保护裂缝性储层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碳酸盐岩油气藏 钻井液 完井液
下载PDF
商741-平1井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明学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5-17,共3页
根据商 741块沙 3段火成岩裂缝性油气藏的地层特征 ,对商 741 -平 1井的的井身结构设计、井身剖面设计、完井设计进行了优化 ,介绍了该井欠平衡压力钻井的施工情况。该井的成功 ,为有效开发商741块沙 3段火成岩裂缝性油气藏开辟了一条... 根据商 741块沙 3段火成岩裂缝性油气藏的地层特征 ,对商 741 -平 1井的的井身结构设计、井身剖面设计、完井设计进行了优化 ,介绍了该井欠平衡压力钻井的施工情况。该井的成功 ,为有效开发商741块沙 3段火成岩裂缝性油气藏开辟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欠平衡压力钻井 水平井 储集层特征
下载PDF
裂缝性油藏油井流入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新华 杨同玉 《石油钻探技术》 2002年第1期59-61,共3页
基于裂缝地层的列宾逊函数表达式 ,利用现场试油、试采资料 ,对裂缝性油藏的油井流入动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建立了计算裂缝性油藏直井和水平井流入动态的数学模型 ,对裂缝性油藏直井及水平井流入动态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表... 基于裂缝地层的列宾逊函数表达式 ,利用现场试油、试采资料 ,对裂缝性油藏的油井流入动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建立了计算裂缝性油藏直井和水平井流入动态的数学模型 ,对裂缝性油藏直井及水平井流入动态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 ,误差一般在 5 %以内 ,可见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较为符合 ,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油井 动态分析 油藏动态 开采曲线 曲线拟合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钻井过程中硫化氢的处理工艺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子成 徐成良 李传友 《断块油气田》 CAS 1998年第3期58-60,共3页
目的:防止钻井过程中出现的硫化氢对人身安全和钻具造成危害。方法:分析氢脆破坏机理和处理硫化氢的化学原理。结果:提出了处理硫化氢的关键技术,并结合塔中162井的实钻经验,总结出了钻井过程中对硫化氢的几点认识。结论:提高泥... 目的:防止钻井过程中出现的硫化氢对人身安全和钻具造成危害。方法:分析氢脆破坏机理和处理硫化氢的化学原理。结果:提出了处理硫化氢的关键技术,并结合塔中162井的实钻经验,总结出了钻井过程中对硫化氢的几点认识。结论:提高泥浆pH值、加入除硫剂及提高泥浆密度等措施是钻井过程中处理硫化氢的关键技术,从而有利于富含硫化氢的灰岩、白云岩等裂缝性油气藏的钻井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硫化氢 化学处理 处理工艺
下载PDF
裂缝性油藏单井渗流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金德 程林松 李春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6-78,共3页
在进行裂缝性油藏渗流理论研究时,用常规方法难以对随机分布在储层中且不与油水井相连通的天然裂缝进行处理。为此,根据等值渗流阻力原理,将天然裂缝表征成果应用到油田开发研究中,考虑天然裂缝表征参数对渗流特征的影响,建立了裂缝性... 在进行裂缝性油藏渗流理论研究时,用常规方法难以对随机分布在储层中且不与油水井相连通的天然裂缝进行处理。为此,根据等值渗流阻力原理,将天然裂缝表征成果应用到油田开发研究中,考虑天然裂缝表征参数对渗流特征的影响,建立了裂缝性油藏单井稳态渗流的理论模型。用实际油藏参数进行了实例计算,研究了裂缝长度、裂缝开度、裂缝数目、裂缝线密度及裂缝与油井的相对距离等参数对压力分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距井约10 m范围内天然裂缝对压力分布和产量的影响大,超过10 m,对压力分布和产量的影响减小;裂缝开度、数量和线密度超过一定值后天然裂缝对压力分布和产量的影响程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渗流 裂缝 地质模型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鱼骨状水平分支井建35-支平1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8
16
作者 崔海林 唐洪林 +2 位作者 闫振来 许新强 左红军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7,共5页
为提高建南气田的采气量和改善开发效果,在建南区块部署了鱼骨状水平分支井———建35-支平1井。在介绍建35-支平1井储层地质情况、井身结构和井身轨迹剖面的基础上,对定向钻进阶段的技术难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钻具组合、螺杆钻具、... 为提高建南气田的采气量和改善开发效果,在建南区块部署了鱼骨状水平分支井———建35-支平1井。在介绍建35-支平1井储层地质情况、井身结构和井身轨迹剖面的基础上,对定向钻进阶段的技术难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钻具组合、螺杆钻具、钻井参数和钻进方式优选,及套管防磨、分支井眼扭方位、裸眼悬空侧钻和预防再进入分支井眼方面,对该井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和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该井的成功,证明采用鱼骨状水平分支井开采海相碳酸盐岩低渗低压裂缝性气藏是可行的,也为今后该技术在海相碳酸盐岩低渗低压裂缝性气藏的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水平井 分支井 建南气田 建35-支平1井
下载PDF
裂缝性油藏窜流函数及形状因子研究(一)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晓良 何勇明 +1 位作者 金潮苏 栾万里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5,共3页
提出了一种推导双重介质模型中裂缝和低渗基质之间窜流函数以及相应形状因子的新方法,即用单相窜流方程的微分形式和压力扩散方程的解析解来推导瞬时压力扩散方程中形状因子的解析解。该方法避免了很多在假设条件下推导窜流函数和形状... 提出了一种推导双重介质模型中裂缝和低渗基质之间窜流函数以及相应形状因子的新方法,即用单相窜流方程的微分形式和压力扩散方程的解析解来推导瞬时压力扩散方程中形状因子的解析解。该方法避免了很多在假设条件下推导窜流函数和形状因子所带来的局限性,并能很好地解释基质中非线性压力的梯度问题,获得了没有假设拟稳态情况下的一套、二套和三套裂缝的窜流函数及形状因子的表达式,并求得了其解析解,可以以此解释拟稳态情况下的压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低渗透油气藏 窜流 形状因子
下载PDF
用三维地震信息研究碳酸盐岩裂缝性油气藏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小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6-19,共4页
碳酸盐岩裂缝性油气藏是我国,特别是四川盆地的一种重要的油气藏类型。对这类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目前在世界上尚无十分有效的方法。三维地震,包括三维三分量地震、重复三维地震即四维地震,由于建立了三维空间数据体,测网密度大,... 碳酸盐岩裂缝性油气藏是我国,特别是四川盆地的一种重要的油气藏类型。对这类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目前在世界上尚无十分有效的方法。三维地震,包括三维三分量地震、重复三维地震即四维地震,由于建立了三维空间数据体,测网密度大,地下网格单元小,可以充分利用数据体的多种信息,如地震纵波,横波,快横波,慢横波及纵、横波速度等来描述裂缝的空间分布及含油、气、水情况,研究裂缝性油气藏,圈定含油气裂缝发育带的空间位置,甚至识别出死油气区(层),进而为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提供依据。采用该方法可降低勘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地震勘探 碳酸盐岩 裂缝性油气藏
下载PDF
保护裂缝性气藏的超低渗透钻井液体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怀科 鄢捷年 +2 位作者 叶艳 曹明 李胜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36,共3页
理论分析和油田现场钻井实践表明,钻井液中液相及固相颗粒侵入裂缝是造成裂缝性气藏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将理想充填暂堵理论扩展应用到裂缝性气藏的储层保护,把理想充填暂堵剂与成膜剂进行复配优化,利用"迭加增效"作用优选... 理论分析和油田现场钻井实践表明,钻井液中液相及固相颗粒侵入裂缝是造成裂缝性气藏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将理想充填暂堵理论扩展应用到裂缝性气藏的储层保护,把理想充填暂堵剂与成膜剂进行复配优化,利用"迭加增效"作用优选出了保护裂缝性气藏的新型超低渗透水基钻井液。室内评价试验表明:该钻井液体系流变性能优良,易于调整和控制,抗高温能力强,泥饼致密、光滑,可在井壁形成一层致密的隔离层(非渗透膜)。API滤失量可控制在2.3 mL以下,高温高压动态累计滤失量≤0.3 mL,可显著提高裂缝性气藏的储层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理想充填 防止地层损害 钻井液添加剂 钻井液性能
下载PDF
复杂储层保护技术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富华 邱正松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5期42-45,共4页
疏松砂岩油气层和裂缝性油气层属于比较复杂的两种油气储层,其油气层损害机理复杂、油气层保护工作难度大,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油气藏非均质性严重,代表性实验岩心难以获取,而且缺乏科学实用的实验仪器设备。针对上述问题,详细介绍了笔... 疏松砂岩油气层和裂缝性油气层属于比较复杂的两种油气储层,其油气层损害机理复杂、油气层保护工作难度大,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油气藏非均质性严重,代表性实验岩心难以获取,而且缺乏科学实用的实验仪器设备。针对上述问题,详细介绍了笔者在实验岩心的制备仪器、所用实验仪器、以及疏松砂岩油气层和裂缝性油气层的保护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部分成果已经进行了推广应用。这些成果对今后复杂储层保护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储层保护 油气层 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