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缝间干扰影响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赵金洲 陈曦宇 +3 位作者 刘长宇 李勇明 李晖 曹学军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3-538,共6页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在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油气产量,压裂段、簇数近年不断增加,同时也加剧了缝间干扰问题。合理利用裂缝产生的诱导应力干扰能够促使裂缝网络形成,使得储层改造体积增大。但是过高的诱导应...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在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油气产量,压裂段、簇数近年不断增加,同时也加剧了缝间干扰问题。合理利用裂缝产生的诱导应力干扰能够促使裂缝网络形成,使得储层改造体积增大。但是过高的诱导应力干扰也可能导致裂缝起裂困难,甚至造成裂缝砂堵,所以应当对缝间干扰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对此,采用位移不连续法建立了研究多簇裂缝诱导应力的数学模型,从局部应力场改变、起裂压力、裂缝宽度多方面研究了缝间干扰对分段多簇压裂造成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诱导应力会导致局部区域水平主应力差异下降、破裂压力陡升、裂缝宽度下降等。分析显示,分段多簇压裂在利用诱导应力促进缝网形成的同时,也需要防止其对施工造成困难。研究结论对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不连续法 缝间干扰 诱导应力 多簇压裂 裂缝宽度
原文传递
煤层气储层煤粉运移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公社 田文涛 +3 位作者 陶杉 白建梅 石惠宁 程浩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5-108,168,共4页
在研究煤粉形成及运移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室内人造裂缝的方法,开展了不同粒径的煤粉在不同裂缝宽度、不同流动速度下的运移规律试验,研究了裂缝宽度、流动速度、煤粉粒径与出粉量、渗透率的关系,对制定生产中煤粉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 在研究煤粉形成及运移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室内人造裂缝的方法,开展了不同粒径的煤粉在不同裂缝宽度、不同流动速度下的运移规律试验,研究了裂缝宽度、流动速度、煤粉粒径与出粉量、渗透率的关系,对制定生产中煤粉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量的增大,煤心出口端煤粉含量增多,煤岩的渗透率下降,渗透率伤害率升高;在排水的初始阶段,在相同裂缝宽度、相同颗粒直径下,随着排水体积的增加,渗透率伤害率非常大,但是排出一定体积之后再继续排水,渗透率下降速度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裂缝宽度 流动速度 煤粉粒径 出粉量
下载PDF
裂缝性地层钻井液漏失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3
作者 李大奇 康毅力 +2 位作者 刘修善 陈曾伟 思娜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7,共6页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裂缝性地层中可能发生的井漏,需要明确钻井液漏失原因,了解钻井液漏失特征及规律,准确预测原地裂缝宽度。借鉴油藏数值模拟和试井的研究思路,通过建立钻井液漏失动力学模型,可以分析井漏的影响因素,反演裂缝宽度,诊...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裂缝性地层中可能发生的井漏,需要明确钻井液漏失原因,了解钻井液漏失特征及规律,准确预测原地裂缝宽度。借鉴油藏数值模拟和试井的研究思路,通过建立钻井液漏失动力学模型,可以分析井漏的影响因素,反演裂缝宽度,诊断漏失类型,揭示漏失的特征及规律,为防漏堵漏技术研究提供新思路。综述了钻井液漏失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一维径向漏失模型、一维线性漏失模型及二维平面漏失模型的优缺点,阐述了钻井液漏失模型的应用情况,指出耦合井筒压力系统的漏失模型、裂缝网络漏失模型及缝洞型地层漏失模型是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储集层 钻井液 井漏 裂缝宽度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缝间干扰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李勇明 陈曦宇 +2 位作者 赵金洲 申峰 乔红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3,共8页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在现场得到了广泛运用,其压裂过程中普遍存在缝间干扰现象。缝间干扰有助于形成复杂裂缝网络以提高储层导流能力,但是也会导致起裂困难,甚至形成砂堵。因此有必要对分段多簇压裂的缝间干扰问题进行研究。对此,基于弹...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在现场得到了广泛运用,其压裂过程中普遍存在缝间干扰现象。缝间干扰有助于形成复杂裂缝网络以提高储层导流能力,但是也会导致起裂困难,甚至形成砂堵。因此有必要对分段多簇压裂的缝间干扰问题进行研究。对此,基于弹性力学建立了分析多簇裂缝诱导应力的数学模型,从起裂压力、裂缝宽度、簇间距等多方面研究了缝间干扰对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施工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诱导应力会导致起裂压力升高、裂缝变窄,严重时将造成压裂施工失败。通过进行分析,给出了起裂过程及延伸过程中缝间干扰的影响关系分析认为,利用缝间干扰提高改造体积时应当控制簇间距防止对压裂施工造成负面影响研究结论对优化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间干扰 诱导应力场 起裂压力 裂缝宽度 多簇压裂
下载PDF
砂砾岩储层水力裂缝扩展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宁 张士诚 +4 位作者 马新仿 邹雨时 陈铭 李四海 张一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83-2392,共10页
由于砂砾岩储层中砾石的存在,导致压裂工程中水力裂缝扩展形态复杂,施工难度大。为了研究砂砾岩储层水力裂缝扩展规律,采用真三轴压裂模拟试验系统对天然砂砾岩露头岩样开展试验研究,分析水平应力差、砾石粒径和分布规律以及压裂液黏度... 由于砂砾岩储层中砾石的存在,导致压裂工程中水力裂缝扩展形态复杂,施工难度大。为了研究砂砾岩储层水力裂缝扩展规律,采用真三轴压裂模拟试验系统对天然砂砾岩露头岩样开展试验研究,分析水平应力差、砾石粒径和分布规律以及压裂液黏度和排量对水力裂缝扩展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砂砾岩储层的压裂裂缝形态由应力状态和砾石特征共同决定。以小粒径砾石为主的岩样中,砾石对裂缝扩展形态的影响较小,形成单一主裂缝,裂缝面平直;大粒径砾石为主的岩样中,水力裂缝沿着砾石界面偏转并形成分支裂缝,裂缝面扭曲。水平应力差较低、砾石无规则杂乱排布的情况下,分支裂缝的偏转更加明显,裂缝形态更加复杂。同时,水力裂缝由砾石内部起裂时的破裂压力更高。分支裂缝的产生以及裂缝的转向扩展导致裂缝宽度变窄;采用高黏度的胍胶压裂液能够有效增加裂缝宽度,有助于加砂和避免砂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砂砾岩 偏转 分支裂缝 缝宽
原文传递
岩石脆性实验及压裂缝高度与宽度测井预测 被引量:27
6
作者 夏宏泉 杨双定 +1 位作者 弓浩浩 王成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89,共9页
随着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低孔低渗储层已成为主要勘探开发对象,几乎所有井的储层都要经过压裂改造才有产能。储层压裂改造的规模需要考虑岩石脆性剖面变化特征,其脆性系数从岩石力学的角度间接反映了储层被压开的难易程度。以... 随着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低孔低渗储层已成为主要勘探开发对象,几乎所有井的储层都要经过压裂改造才有产能。储层压裂改造的规模需要考虑岩石脆性剖面变化特征,其脆性系数从岩石力学的角度间接反映了储层被压开的难易程度。以长庆油田姬塬地区延长组地层为例,通过岩芯三轴脆性实验数据(杨氏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得到岩石脆性系数,并用其校正测井计算的岩石脆性系数,由此建立连续的岩石脆性系数剖面。在此基础上,推导并建立了岩石脆性系数与最小水平地应力的定量关系式,实现了基于岩石脆性系数的储层压裂缝高度与宽度的定量预测、将此方法应用于工区多口油井的压裂改造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脆性实验 脆性系数 压裂缝高度 压裂缝宽度 测井预测
下载PDF
压裂后压力测试资料分析解释技术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平 郭大立 +1 位作者 陈汶滨 赵金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5-57,共3页
随着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压后评估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压裂停泵后井口压力或井底压力的递减规律反映了裂缝本身及其周围地层的情况,因此可以应用压后压力测试资料分析解释有关参数。针对压裂后压力递减资料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 随着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压后评估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压裂停泵后井口压力或井底压力的递减规律反映了裂缝本身及其周围地层的情况,因此可以应用压后压力测试资料分析解释有关参数。针对压裂后压力递减资料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拟合方法,并研制了一套Windows环境下的解释软件,应用该软件可以获得压裂后裂缝长度(或半径)、裂缝宽度、压裂液滤失系数、压裂液效率、裂缝闭合时间、压力递减比等有关评价参数。实例计算表明,本方法比传统的曲线拟合方法更为简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压力测试 资料分析 资料解释
下载PDF
应力对煤岩裂缝宽度及渗透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相臣 康毅力 罗平亚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2,共4页
煤层气的开发实践表明,煤岩裂缝和渗透率是制约我国煤层气资源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室内实验为手段,系统研究了有效应力改变条件下煤岩裂缝宽度和渗透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煤岩裂缝宽度和渗透率都随有效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当有... 煤层气的开发实践表明,煤岩裂缝和渗透率是制约我国煤层气资源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室内实验为手段,系统研究了有效应力改变条件下煤岩裂缝宽度和渗透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煤岩裂缝宽度和渗透率都随有效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当有效应力达到8 MPa后,裂缝宽度变化相对缓慢,渗透率变化也很微弱。由此可见,煤岩裂缝和渗透率对应力的变化非常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应力 裂缝宽度 渗透率
下载PDF
基于漏磁检测的桥梁拉索钢丝损伤评估 被引量:24
9
作者 辛荣亚 张启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6,共6页
为准确评估桥梁拉索中钢丝的损伤面积和断口宽度,提出基于漏磁检测进行损伤定量评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轴向漏磁信号沿周向积分进行非线性拟合,根据拟合得到的磁荷量、磁荷间距评估钢丝的损伤面积与断口宽度。以?7-61平行钢丝拉索为例... 为准确评估桥梁拉索中钢丝的损伤面积和断口宽度,提出基于漏磁检测进行损伤定量评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轴向漏磁信号沿周向积分进行非线性拟合,根据拟合得到的磁荷量、磁荷间距评估钢丝的损伤面积与断口宽度。以?7-61平行钢丝拉索为例,采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电磁有限元模型,对钢丝断丝与坑蚀产生的漏磁场进行模拟,分别采用本文方法和传统方法识别损伤特征量,并识别含噪声的漏磁信号以检验该方法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根据提出的损伤评估方法得到的磁荷量与损伤面积成正比、磁荷间距随断口宽度等量变化,磁荷量和磁荷间距可用来定量识别钢丝的局部损伤;该方法在钢丝损伤定量评估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计算效率,且具有较强的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缆索支承桥梁 拉索 钢丝损伤 断口宽度 损伤面积 定量评估 漏磁检测 有限元法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清水压裂煤体起裂和裂缝扩展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磊 梁卫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680-2689,共10页
为了探究超临界CO_2与清水压裂煤体的压裂效果,运用TCHFSM–I型大尺寸真三轴压裂渗流装置,对尺寸为100 mm×100 mm×100 mm煤试样施加三轴压力来模拟煤系地层压裂过程,结合压裂理论基础和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压力–时间曲线、... 为了探究超临界CO_2与清水压裂煤体的压裂效果,运用TCHFSM–I型大尺寸真三轴压裂渗流装置,对尺寸为100 mm×100 mm×100 mm煤试样施加三轴压力来模拟煤系地层压裂过程,结合压裂理论基础和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压力–时间曲线、表面裂缝形态及裂缝宽度,结果表明:相比于清水压裂,相同的3种三轴压力条件下,超临界CO_2压裂更容易起裂,起裂压力分别减小了28.3%,28.0%,27.4%,且随着约束压力的增大,减少比例逐渐减小;超临界CO_2压裂能够生成明显的层理裂缝及分叉裂缝,其数量越多主裂缝扩展范围越小;压裂过程中超临界CO_2易渗透到煤样内部的层理裂隙及微孔裂隙内导致压力变化迟缓,而且试样破裂后压力不易保持,裂缝宽度较狭窄;清水压裂的裂缝宽度集中分布于0.450~0.650 mm和>1.250 mm区间,而超临界CO_2的裂缝宽度集中分布于0.050~0.250 mm区间,两者相差3~6倍,对于局部分叉裂缝及层理裂缝,甚至相差2个数量级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超临界CO2压裂 清水压裂 起裂 裂缝扩展 裂缝宽度
原文传递
大尺寸真三轴煤岩水力压裂模拟试验与裂缝扩展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帆 马耕 冯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90-1897,共8页
水力压裂是一项广泛应用于低渗煤层的卸压增透技术。为了深入研究煤岩受力、天然裂缝、泵注排量对水力裂缝扩展规律及空间结构的影响,采用大尺寸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系统、压裂液中添加示踪剂等方式,在真三轴条件下对大尺寸煤岩进行了水... 水力压裂是一项广泛应用于低渗煤层的卸压增透技术。为了深入研究煤岩受力、天然裂缝、泵注排量对水力裂缝扩展规律及空间结构的影响,采用大尺寸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系统、压裂液中添加示踪剂等方式,在真三轴条件下对大尺寸煤岩进行了水力压裂试验。通过剖切压裂试样描述了水力裂缝扩展和空间展布规律,分析了裂缝宽度与应力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煤岩水力裂缝网络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水力裂缝自割理处起裂并沿割理扩展、连接割理,进而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结构;(2)水力裂缝受应力条件作用明显,当最大水平主应力和垂向应力相近,且远大于最小水平主应力时,易形成复杂的裂缝形态;(3)煤岩天然裂隙的存在是形成裂缝网络结构的前提,泵注排量对裂缝网络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4)煤岩裂隙在局部区域影响水力裂缝转向、分叉,但最终水力裂缝在扩展过程中逐渐转向至最大主应力方向;(5)水力压裂过程中,裂缝宽度的变化不仅与煤岩所受应力有关,还受到压裂液排量、天然裂缝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煤岩裂缝网络的形成机制、现场施工参数的选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水力压裂 裂缝扩展 裂缝网络 裂缝宽度
下载PDF
黄沙坨油田火山岩裂缝油气藏储层评价 被引量:18
12
作者 马强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1期31-33,共3页
根据火山粗面岩的低渗透特点,从岩性特征、油层分布、孔隙、裂缝、孔道半径和相渗曲线等方面,揭示了开发生产中的间歇自喷和含水突进等现象,探讨了油藏埋深和油水界面的关系,建立了黄沙坨油田火山岩裂缝油气藏的储层评价指标。以压裂措... 根据火山粗面岩的低渗透特点,从岩性特征、油层分布、孔隙、裂缝、孔道半径和相渗曲线等方面,揭示了开发生产中的间歇自喷和含水突进等现象,探讨了油藏埋深和油水界面的关系,建立了黄沙坨油田火山岩裂缝油气藏的储层评价指标。以压裂措施对裂缝宽度和渗透率的改善为依据,指出了改善流动系数,是中孔-低渗透油气藏,解决开发中、后期,压力和井温下降、油气比上升、产量递减、油层返吐压裂砂和渗透率降低等生产矛盾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沙坨油田 火山粗面岩 储层物性评价 裂缝宽度 相渗曲线
下载PDF
计算酸压裂缝导流能力的新模型 被引量:11
13
作者 龚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8-72,共5页
酸化压裂是碳酸盐岩油气藏提高单井产量的常用增产工艺措施之一。酸压裂缝的裂缝长度和导流能力则是评价酸化压裂施工有效性的两个主要指标。在酸化后裂缝表面粗糙程度和酸化后裂缝面岩石强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估算或预测酸压裂缝导... 酸化压裂是碳酸盐岩油气藏提高单井产量的常用增产工艺措施之一。酸压裂缝的裂缝长度和导流能力则是评价酸化压裂施工有效性的两个主要指标。在酸化后裂缝表面粗糙程度和酸化后裂缝面岩石强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估算或预测酸压裂缝导流能力的理论模型。模型的建立主要分三步:首先,用裂缝面凸凹度分布曲线的峭度(也称峰态)表征裂缝表面粗糙度,并将凸凹度分布换算成接触面积;其次,根据接触面积和裂缝面岩石强度计算裂缝在闭合应力之下的闭合程度,由于酸蚀而对裂缝面岩石强度造成的损害在此也作考虑;最后,采用众所周知的狭缝流立方定律计算裂缝导流能力。计算时采用实测参数,与成系列的酸压裂缝导流能力试验结果对比,该模型准确地预测了各种闭合应力下的导流能力。与常用的Nierode-Kruk经验公式对比(同样采用相应的实测参数),该理论模型显示了在估算酸压裂缝导流能力的准确性上的极大改善。新模型简单易用,为酸压油气藏数值模拟提供了依据和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压裂 裂缝高度 裂缝导流能力 油层压裂 模型
下载PDF
储层裂缝宽度应力敏感性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浩 康毅力 +2 位作者 陈景山 陈一健 吴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3,共3页
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力环境变化引发的渗透率敏感性问题在天然裂缝性储层中表现尤为明显。裂缝性储层应力敏感性本质是有效应力增加不断压缩裂缝空间导致了储层渗流能力减弱,因此,裂缝宽度应力敏感性与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研究同等重要。... 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力环境变化引发的渗透率敏感性问题在天然裂缝性储层中表现尤为明显。裂缝性储层应力敏感性本质是有效应力增加不断压缩裂缝空间导致了储层渗流能力减弱,因此,裂缝宽度应力敏感性与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研究同等重要。目前为止,仍然缺乏对微观裂缝宽度变化特征直接描述的有效手段。基于应力敏感性实验原理,自行设计研制了加载岩石微观图像分析系统,能够对加压条件裂缝图像宽度变化特征进行直观量测。与其它加载裂缝宽度测量方法相比,应用加载岩石微观图像分析法具有易操作、更直观、更经济的优点,加载岩石微观图像分析系统丰富了直观测量微裂缝宽度的有效手段,其宽度参数变化特征测量结果与岩心造缝模拟应力实验法裂缝宽度求取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天然裂缝 裂缝宽度 应力敏感性 岩心 可视化
下载PDF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物理模型研制及实验评价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晓燕 郭程飞 +1 位作者 杨涛 李华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5-269,284,共6页
为提高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剂评价物理模型的模拟程度,设计了一种裂缝宽度可调、基质和裂缝流量可分别计量的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物理模型。利用该模型开展了弱凝胶、预交联凝胶颗粒以及预交联凝胶颗粒-弱凝胶复合调剖体系对裂缝封堵... 为提高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剂评价物理模型的模拟程度,设计了一种裂缝宽度可调、基质和裂缝流量可分别计量的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物理模型。利用该模型开展了弱凝胶、预交联凝胶颗粒以及预交联凝胶颗粒-弱凝胶复合调剖体系对裂缝封堵能力评价实验以及复合调剖体系提高低渗透裂缝性岩心采收率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体系在裂缝中的封堵能力均随裂缝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当裂缝宽度大于0.69 mm后,弱凝胶和预交联凝胶颗粒对裂缝基本不起有效封堵作用;随预交联凝胶颗粒浓度的降低,注入压力显著增加时对应的注入量增加、注入时间延长,最佳注入浓度为1000 mg/L;相同裂缝宽度下,复合调剖体系最高封堵压力值高于弱凝胶和预交联凝胶颗粒,且所需预交联凝胶颗粒的量相对较少。当复合调剖体系将裂缝完全封堵后,低渗透裂缝岩心的采收率由5.33%提高至45.58%,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 裂缝宽度 弱凝胶 预交联凝胶颗粒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液损害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16
16
作者 叶艳 鄢捷年 +2 位作者 邹盛礼 李再钧 王书琪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2-756,共5页
以不锈钢缝板岩心为评价岩心,以储层成像测井资料确定岩心裂缝宽度,对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液损害进行了评价,评价实验过程中所用岩心裂缝宽度的相对误差降低到1%以下。应用这种新方法对聚磺钻井液、无固相弱凝胶钻井液以及两种钻井... 以不锈钢缝板岩心为评价岩心,以储层成像测井资料确定岩心裂缝宽度,对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液损害进行了评价,评价实验过程中所用岩心裂缝宽度的相对误差降低到1%以下。应用这种新方法对聚磺钻井液、无固相弱凝胶钻井液以及两种钻井液中加入理想充填暂堵组合剂后进行的储层伤害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无固相弱凝胶钻井液的渗透率提高值高于聚磺钻井液,在加入适量优化暂堵组合剂后,两种钻井液的渗透率提高值均明显增大,在不锈钢缝板岩心端面可观察到有致密暂堵层形成。裂缝性储层损害评价新方法即可用于钻井液储层伤害评价和暂堵方案的优选,也可应用于裂缝性储层保护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 钻井液 不锈钢缝板岩心 裂缝宽度 储层损害 评价方法
下载PDF
页岩储层裂缝网络导流能力实验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温庆志 李杨 +1 位作者 胡蓝霄 折文旭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62,8-9,共8页
为评价页岩储层压裂后形成的复杂裂缝的网络导流能力,改造常规裂缝导流仪,设计适合评价页岩裂缝网络导流能力的导流室,利用大理石和高硬度支撑剂组建不同结构的裂缝网络模型,进行裂缝网络导流能力实验,分析不同形态裂缝对裂缝网络导流... 为评价页岩储层压裂后形成的复杂裂缝的网络导流能力,改造常规裂缝导流仪,设计适合评价页岩裂缝网络导流能力的导流室,利用大理石和高硬度支撑剂组建不同结构的裂缝网络模型,进行裂缝网络导流能力实验,分析不同形态裂缝对裂缝网络导流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裂缝宽度接近天然裂缝宽度时,平行于渗流方向的垂直裂缝对导流能力影响最大.现场施工时可使用较大铺砂浓度以增加裂缝宽度;压裂设计优选目标依次为平行于渗流方向的垂直裂缝、平行于渗流方向的水平裂缝和垂直于渗流方向的垂直裂缝.该研究结果为页岩储层压裂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裂缝网络 导流能力 缝网模型 正交裂缝 裂缝宽度
下载PDF
缝洞型储层缝宽动态变化及其对钻井液漏失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大奇 康毅力 +2 位作者 曾义金 练章华 杜春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81,共6页
以塔河油田12区为例,根据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地质特征,建立考虑溶洞存在和漏失动态的有限元模型,研究裂缝的宽度变化规律及其对钻井液漏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缝洞型储层裂缝宽度对井筒有效压力极为敏感,在几兆帕的正压差下,裂缝宽度增... 以塔河油田12区为例,根据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地质特征,建立考虑溶洞存在和漏失动态的有限元模型,研究裂缝的宽度变化规律及其对钻井液漏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缝洞型储层裂缝宽度对井筒有效压力极为敏感,在几兆帕的正压差下,裂缝宽度增量便可达毫米级;钻井液漏失使得裂缝变宽,裂缝形态也相应地发生改变,增加了漏失控制难度;除了缝洞发育外,缝洞型储层的强应力敏感性也是井漏的重要原因之一;钻井中精细控制井筒压力,保持井筒压力微过平衡,并在钻进储层段前随钻加入毫米级高酸溶性暂堵堵漏材料,可以有效预防大部分漏失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储层 裂缝宽度 井漏 防漏堵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从酸压机理探讨塔河油田酸压工艺发展方向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凌 胡国亮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4年第4期69-71,共3页
通过对酸液滤失机理、酸蚀有效作用距离的影响因素和裂缝导流能力的研究,指出研究降滤失酸液体系、 水力压裂与酸压结合技术和多级注入与闭合酸化结合技术,是提高塔河油田酸压效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酸化压裂 碳酸盐岩 酸蚀裂缝 裂缝导流能力 裂缝宽度 闭合压力 塔河油田
下载PDF
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保护方法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振华 周志世 邹盛礼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9年第5期30-34,共5页
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的主要伤害因素是滤液侵入和固相颗粒堵塞、应力敏感和裂缝滞后损害。在储层条件下,当裂缝宽度小于10 μm时,采用常规的屏蔽暂堵技术并减小水锁损害;当裂缝宽度在10μm以上时,采用纤维状暂堵剂+颗粒状暂堵剂+油溶... 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的主要伤害因素是滤液侵入和固相颗粒堵塞、应力敏感和裂缝滞后损害。在储层条件下,当裂缝宽度小于10 μm时,采用常规的屏蔽暂堵技术并减小水锁损害;当裂缝宽度在10μm以上时,采用纤维状暂堵剂+颗粒状暂堵剂+油溶性暂堵剂复配的暂堵技术。如果发生地层漏失,除考虑采用欠平衡钻井技术外,还应该考虑:①钻井液及其滤液与地层岩石和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②解决裂缝性储层的应力敏感问题。在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的钻探及开发过程中,必须使有效应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以免引起裂缝滞后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方法 裂缝性油气藏 碳酸盐岩油气藏 防止地层损害 地层损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