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性安装设备等效总激励力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继明 彭伟才 +2 位作者 刘彦 汪浩 邵汉林 《中国舰船研究》 2011年第6期54-57,65,共5页
针对弹性安装条件下多机脚设备总激励力估算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设备等效激励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将弹性安装的多机脚设备等效为只有一个机脚支撑的设备,将原有的多个隔振器简化为一个具有有效总阻抗的隔振器,利用原机脚隔振器上下端... 针对弹性安装条件下多机脚设备总激励力估算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设备等效激励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将弹性安装的多机脚设备等效为只有一个机脚支撑的设备,将原有的多个隔振器简化为一个具有有效总阻抗的隔振器,利用原机脚隔振器上下端的响应与隔振器的有效总阻抗估算出的激励力,即可等效为该设备的总激励力。为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利用该方法对某船用设备振动激励力进行估算。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在临界频率以内,可以忽略隔振器之间的耦合,估算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的误差小于5 dB,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总阻抗 总激励力 隔振器 四端参数
下载PDF
消声器中的高次波及其对消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陆森林 曾发林 +1 位作者 刘红光 陈士安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5-388,共4页
从理论上推导了扩张室消声器内可能存在的高次波.为考察消声器的性能,先用三维有限元法求出消声器两端的四端子参数,然后再根据四端子参数求出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利用这种方法计算出了消声器内部声压的分布,讨论了消声器内高次波对消声... 从理论上推导了扩张室消声器内可能存在的高次波.为考察消声器的性能,先用三维有限元法求出消声器两端的四端子参数,然后再根据四端子参数求出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利用这种方法计算出了消声器内部声压的分布,讨论了消声器内高次波对消声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消声器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由于高次波的存在,消声器内部不一定是平面波;高次波对消声器性能有一定影响,能使某些频段的消声量下降,甚至失效;适当选择进出口管位置能抑制某几次高次波的出现,扩展消声器的有效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声器 噪声 高次波 有限元法 四端子参数
下载PDF
有流消声器四极参数和传递损失的边界元法预测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雪仁 季振林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7-724,共8页
将子结构法和双倒易边界元法联合应用于预测具有三维复杂流存在时管道和消声器的四极参数与传递损失,阐述其基本原理与数值过程.结果表明,双倒易边界元法可正确预测具有较高马赫数亚音速复杂流时管道及消声器的四极参数和传递损失,子结... 将子结构法和双倒易边界元法联合应用于预测具有三维复杂流存在时管道和消声器的四极参数与传递损失,阐述其基本原理与数值过程.结果表明,双倒易边界元法可正确预测具有较高马赫数亚音速复杂流时管道及消声器的四极参数和传递损失,子结构法可有效降低数值处理过程的复杂性,并提高运算精度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结构双倒易边界元法 消声器 传递损失 四极参数
下载PDF
基于模态展开法的二维消声器传递损失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林力 张旭 +1 位作者 李云 程光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1-164,174,共5页
运用模态展开法通过求解矩形和圆柱形二维消声器的压力响应函数以及其相应的四极参数,推导了这些消声器模型的传递损失计算模型。采用此模型计算了二维圆柱形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通过与格林... 运用模态展开法通过求解矩形和圆柱形二维消声器的压力响应函数以及其相应的四极参数,推导了这些消声器模型的传递损失计算模型。采用此模型计算了二维圆柱形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通过与格林函数法比较传递损失能量计算结果,表明在面源尺寸相对较大时,采用该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损失 四极参数 二维消声器 模态展开法
下载PDF
水田激光耙浆平地机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启新 陈书法 +1 位作者 杨进 芦新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33,共6页
激光耙浆平地机代表了水田耕整机的智能化和精准化发展方向,如何提高其作业精度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而激光信号接收精度是保证水田耕整机作业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从整机角度出发,分析了其振动特性对激光信号接收精度的影响。耙浆平... 激光耙浆平地机代表了水田耕整机的智能化和精准化发展方向,如何提高其作业精度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而激光信号接收精度是保证水田耕整机作业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从整机角度出发,分析了其振动特性对激光信号接收精度的影响。耙浆平地机是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的耦合,振动给激光接收器和支撑杆带来较大的空间摆动,造成接收器偏离激光信号。根据动力学方程和四参数法建立双层隔振模型,采用模糊优化方法对隔振系统进行优化求解,在此基础上完成隔振系统结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隔振系统可有效地降低整机振动对支撑杆的激励,支撑杆摆角从25°减小到2°左右,激光接收器横向振动振幅控制在6cm以下,隔振系统传递率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耙浆平地机 振动 四参数法 隔振系统
下载PDF
基于动力吸振器的潜艇推进轴系轴向减振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刘耀宗 王宁 +2 位作者 孟浩 郁殿龙 温激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4-187,共4页
螺旋桨脉动推力经推进轴、推力轴承及其基座传递到壳体,是潜艇壳体产生低频轴向振动与声辐射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四端参数法建立了综合考虑推进轴系和壳体弹性的潜艇轴向振动力学模型,以轴系传递到壳体的纵振功率流为评价指标研究... 螺旋桨脉动推力经推进轴、推力轴承及其基座传递到壳体,是潜艇壳体产生低频轴向振动与声辐射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四端参数法建立了综合考虑推进轴系和壳体弹性的潜艇轴向振动力学模型,以轴系传递到壳体的纵振功率流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轴系的轴向振动传递特性,详细讨论了用动力吸振器实现轴系轴向减振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螺旋桨脉动推力会在轴系各阶纵振频率附近频段激励起轴壳耦合的轴向共振,显著增加轴系到壳体的能量传递。用动力吸振器可以有效抑制轴系各阶轴向共振频率附近的轴-壳共振,而对其它频段的轴壳轴向共振则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轴系 轴向振动 动力吸振器 四端参数法 功率流
下载PDF
管壁不连续对管路结构振动传递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刚 朱石坚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40-43,共4页
用传递矩阵法得出了管路中纯扭转波在通过管壁不连续处的波动形式的解,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管壁材质以及厚度的差异对纯扭转波的透射系数的影响,并得出了管壁材料的密度与剪切模量的乘积相差越悬殊,隔离振动的效果越好,以及管壁几何结构不... 用传递矩阵法得出了管路中纯扭转波在通过管壁不连续处的波动形式的解,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管壁材质以及厚度的差异对纯扭转波的透射系数的影响,并得出了管壁材料的密度与剪切模量的乘积相差越悬殊,隔离振动的效果越好,以及管壁几何结构不连续对隔振的贡献不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胶管 船舶 管路减振 结构振动 传递矩阵法 透射系数 纯扭转波
下载PDF
飞机液压管路支撑的2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权凌霄 赵文俊 付旭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2期70-75,80,共7页
针对飞机吊挂区域"机体结构-支撑组件-液压管路"机械振动系统中的支撑组件,在其承受动载荷作用时对其动刚度及加速度导纳进行有限元分析;基于经典隔振理论,将机体结构视为弹性体,考虑支撑组件质量、阻尼及刚度,建立以机体结... 针对飞机吊挂区域"机体结构-支撑组件-液压管路"机械振动系统中的支撑组件,在其承受动载荷作用时对其动刚度及加速度导纳进行有限元分析;基于经典隔振理论,将机体结构视为弹性体,考虑支撑组件质量、阻尼及刚度,建立以机体结构振动为激励源、液压管路为振动受体的管路支撑组件2自由度物理模型,采用四端参数法推导支撑组件的位移/力传递率,对位移传递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支撑组件隔振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刚度参数,其不仅影响位移传递率曲线的幅值,同时导致峰值产生频移;而支撑组件的质量参数和结构阻尼参数主要对曲线幅值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分析及结论对飞机液压管路系统的减振及提高系统性能和寿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基础振动 支撑组件 四端参数法 隔振特性 飞机液压管路
下载PDF
四端参数法在机械隔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建元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21-25,共5页
对机械网络理论和四端参数法在振动与隔振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指出了经典刚性隔振理论对振动系统简化时的局限性。研究表明。
关键词 机械网络 机械隔振 四端参数法
下载PDF
某型号轨道牵引车悬挂系统隔振性能优化
10
作者 张超 侯炳坤 +2 位作者 李帅 万雳 周明刚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8-23,共6页
为提高动力牵引车行驶的稳定性,采用四端参数法推导了车辆系统隔振传递率计算公式,并以隔振传递率峰值最小为目标,对悬挂系统阻尼系数、弹簧刚度等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另外,基于Simpack建立了该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以列车垂向振动... 为提高动力牵引车行驶的稳定性,采用四端参数法推导了车辆系统隔振传递率计算公式,并以隔振传递率峰值最小为目标,对悬挂系统阻尼系数、弹簧刚度等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另外,基于Simpack建立了该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以列车垂向振动响应均方根值的最小值为优化目标,计算得到车辆系统的一系悬挂参数最优值。结果表明:阻尼值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之间最优值误差几乎为零,弹簧刚度误差为3.4%,验证了基于四端参数法对该车一系悬挂参数优化理论模型的准确性。此外,当扰频比在0.5以内时,阻尼系数对车辆垂向振动响应的贡献较大;随着一系悬挂系统中减振器阻尼值的增大,车辆系统隔振传递率先减少后增大,弹簧刚度对其影响与之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牵引车 四端参数 悬挂系统 参数优化 隔振传递率
下载PDF
基于四端参数法的管路支架隔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秀峰 王永胜 +1 位作者 张京伟 吴崇健 《中国舰船研究》 2012年第4期69-75,共7页
管路支架是管道与船体之间振动能量交互传递的通道,从隔振的角度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特殊的隔振器。利用四端参数法建立管路支架隔振系统的振动传递力学模型,推导管路支架的力和位移的传递率。在此基础上,分析管路支架的刚度、阻尼、管... 管路支架是管道与船体之间振动能量交互传递的通道,从隔振的角度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特殊的隔振器。利用四端参数法建立管路支架隔振系统的振动传递力学模型,推导管路支架的力和位移的传递率。在此基础上,分析管路支架的刚度、阻尼、管道弹性以及基础弹性等因素对力传递率和位移传递率的影响,并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理论求解的相关结论。分析结果表明,管路支架的刚度是影响其隔振性能的主要因素,同时管道和基础的弹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路支架 隔振 四端参数法 船舶
下载PDF
基于四端参数法的小区变压器隔振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陈玉 高芳清 +1 位作者 范晨光 孙春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75-178,共4页
针对居民小区变压器的减振降噪,对变压器振动机理与隔振进行研究,并对小区变压器振动进行了现场实测,确定了变压器的高频振动辐射与结构传声特征。基于四端参数法,以插入损失为指标,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对某小区变压器的隔振治理效果进... 针对居民小区变压器的减振降噪,对变压器振动机理与隔振进行研究,并对小区变压器振动进行了现场实测,确定了变压器的高频振动辐射与结构传声特征。基于四端参数法,以插入损失为指标,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对某小区变压器的隔振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估,指出非刚性基础的单层隔振方式在高频段隔振效果会变差。为此提出了双层隔振方案,经模拟计算分析表明其在高频段的隔振效果得到大大提高,为小区配变电设施的减振降噪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端参数法 高频振动 变压器隔振
下载PDF
基于四端参数法的车辆橡胶悬置系统分析
13
作者 李昌乐 董小明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第21期42-44,共3页
随着激励频率的不断提升,传统隔振理论得出的结论与实际结果之间误差不断增大。而采用四端参数法可以为解决高频范围内的汽车悬置振动问题,提供较为完美的解决方案。文章在经典刚性隔振理论与四端参数法的理论基础上,针对发动机橡胶悬... 随着激励频率的不断提升,传统隔振理论得出的结论与实际结果之间误差不断增大。而采用四端参数法可以为解决高频范围内的汽车悬置振动问题,提供较为完美的解决方案。文章在经典刚性隔振理论与四端参数法的理论基础上,针对发动机橡胶悬置系统分别进行了解析解的求解,经过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在高频范围内四端参数法能更好的拟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隔振理论 四端参数法 单自由度系统 高频振动
下载PDF
特种液压装置对船舶轴系纵振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邵传民 温华兵 +3 位作者 彭子龙 林铿 曾林锡 陈文聘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5,共6页
针对船舶轴系的轴向振动问题,研究一种船舶推力轴承轴向液压脉动衰减器。基于四端参数法对安装液压脉动衰减器的船舶推力轴承进行数学模型简化,推导推力轴到推力轴承壳体表面的振级落差,分析液压脉动衰减器的结构参数对轴向减振效果的影... 针对船舶轴系的轴向振动问题,研究一种船舶推力轴承轴向液压脉动衰减器。基于四端参数法对安装液压脉动衰减器的船舶推力轴承进行数学模型简化,推导推力轴到推力轴承壳体表面的振级落差,分析液压脉动衰减器的结构参数对轴向减振效果的影响,并基于遗传算法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船舶推力轴承中安装液压脉动衰减器能有效降低轴系的轴向振动;减振效果随着油管内径和油箱体积的增大呈小幅增强的趋势,随着油管长度和液压缸直径的增加呈小幅减弱的趋势;液压缸直径对减振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油管内径,油箱体积和油管长度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相对较小;对结构进行优化之后减振效果良好,平均提高12.0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振动 船舶推力轴承 液压脉动衰减器 四端参数法 遗传算法
原文传递
浮筏隔振效果评定的矢量四端网络参数方法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峰 许树浩 +1 位作者 俞孟萨 刘朋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73-1181,共9页
将矢量四端网络参数计算方法引入到浮筏隔振系统隔振效果评定中。把浮筏隔振系统分解成若干子结构,在每个子结构内建立输入输出的矢量四端网络参数矩阵,利用试验测试导纳数据,计算得到了浮筏系统各个层面的振动响应特征参量,采用功率流... 将矢量四端网络参数计算方法引入到浮筏隔振系统隔振效果评定中。把浮筏隔振系统分解成若干子结构,在每个子结构内建立输入输出的矢量四端网络参数矩阵,利用试验测试导纳数据,计算得到了浮筏系统各个层面的振动响应特征参量,采用功率流振级落差评定了浮筏隔振装置的隔振性能。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合理,可以准确预报浮筏隔振系统的振动能量传递,为实际浮筏隔振效果评定提供了一种工程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筏 隔振 矢量四端网络参数 功率流
下载PDF
浮筏隔振系统功率流的矢量四端参数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峰 俞孟萨 +1 位作者 许树浩 刘延利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8-126,共9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浮筏隔振系统,建立了多方向耦合振动传递的矢量四端网络参数模型。给出了浮筏各个子结构的矢量四端网络参数矩阵,为浮筏隔振系统各个层面的振动传递和噪声预报提供了工程估算方法。通过具体算例,数值分析了浮筏...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浮筏隔振系统,建立了多方向耦合振动传递的矢量四端网络参数模型。给出了浮筏各个子结构的矢量四端网络参数矩阵,为浮筏隔振系统各个层面的振动传递和噪声预报提供了工程估算方法。通过具体算例,数值分析了浮筏各子系统结构参数变化对基座输入功率的影响。使用该方法可以方便地得到浮筏隔振系统各个层面的振动和噪声功率特征参量,并可推广到结构更加复杂的振动系统的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筏 隔振 矢量四端参数模型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方法的轴系纵振主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洪波 胡芳 +1 位作者 黄志伟 张志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3-207,218,共6页
推力轴承基座是螺旋桨纵向激励向船体传递的主要路径。针对推进轴系纵振控制问题,建立螺旋桨-轴系-推力轴承基座耦合振动模型,采用四端参数法求解模型干扰通道与控制通道的频响函数,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主动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推力轴... 推力轴承基座是螺旋桨纵向激励向船体传递的主要路径。针对推进轴系纵振控制问题,建立螺旋桨-轴系-推力轴承基座耦合振动模型,采用四端参数法求解模型干扰通道与控制通道的频响函数,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主动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推力轴承基座上施加纵向控制力,自适应控制策略能使推力轴承基座纵向振动得到有效控制。将作动器对称安装于推力轴承基座,通过作动器输出力抵消干扰激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控制方法能有效抑制推力轴承基座的纵向振动,100 Hz内的功率谱峰值下降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系纵振 四端参数法 主动控制 自适应算法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磁流变悬置隔振效果试验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简晓春 盛鹏程 +1 位作者 赵化雷 刘勇彪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7-71,共5页
在采用四端参数法对加速度振级落差模型进行理论推导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可测量、易操作的加速度振级落差对悬置系统的隔振效果进行试验评估。汽车发动机分别采用橡胶悬置及磁流变悬置,对采集得到的动态激振力数据进行了自功率谱函... 在采用四端参数法对加速度振级落差模型进行理论推导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可测量、易操作的加速度振级落差对悬置系统的隔振效果进行试验评估。汽车发动机分别采用橡胶悬置及磁流变悬置,对采集得到的动态激振力数据进行了自功率谱函数估计,对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了频谱分析,并根据加速度频谱中二阶主频处的数据对悬置系统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磁流变悬置不仅被动隔振效果的评估结果优于橡胶悬置,而且发动机低速段采用较大电流、高速段采用小电流的控制策略使得隔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悬置 四端参数法 加速度振级落差 隔振效果
下载PDF
安装底板的柔性对隔振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俊团 陈大维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07年第3期25-30,共6页
通过对隔振系统安装基础的柔性进行分析,得出其对隔振系统传递率的影响,并总结出在设计隔振系统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隔振系统 传递率 导纳 四端参数
下载PDF
弹性系统设备振动与基础阻抗特性关系分析研究
20
作者 孙伟星 章文进 《机电设备》 2011年第5期1-4,12,共5页
采用四端参数法分析弹性系统振动速度响应系数与基础阻抗之间的关系,建立在非刚性基础条件下设备振动响应的数学模型,并绘制了相应的曲线族,最后还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总结说明.计算结果对于预估机械设备的振动响应量级、解决弹性系统隔振... 采用四端参数法分析弹性系统振动速度响应系数与基础阻抗之间的关系,建立在非刚性基础条件下设备振动响应的数学模型,并绘制了相应的曲线族,最后还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总结说明.计算结果对于预估机械设备的振动响应量级、解决弹性系统隔振效果评定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系统 固有频率 机械阻抗 四端参数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