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9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与关键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1
1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4 位作者 张林 朱永川 蒋鹏 郭晓艺 刘茂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02-1717,共16页
发展再生稻是充分利用秋季光热资源,提高稻田产出效益的一条重要途经。根据已报道资料,结合笔者20余年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调控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头季稻中上部节的再生穗抽穗期比下部抽穗早、着生... 发展再生稻是充分利用秋季光热资源,提高稻田产出效益的一条重要途经。根据已报道资料,结合笔者20余年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调控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头季稻中上部节的再生穗抽穗期比下部抽穗早、着生叶片数少、出叶速度快、生育期短、穗子小、成穗率和结实率较高。头季稻抽穗后光合物质主要供给穗部籽粒灌浆结实,分配给再生芽生长利用的光合物质极少,是齐穗后大量再生芽开始死亡的机理所在;改善头季稻抽穗期间植株行间的光照条件对再生芽生长的促进作用,必须在一定光合物质供给基础上才能显现。头季稻齐穗后品种间再生力取决于头季稻的叶粒比,强再生力品种头季稻单位颖花的绿叶面积占有量较大,其光合产物满足头季稻高产之后剩余量较多,对再生稻高产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杂交组合间再生力与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2)水稻品种再生力可分为4级,头季稻及再生稻两季高产品种的库源特征:穗粒数160—190粒、叶粒重比0.0737—0.0827 cm2·mg-1、有效穗232.12—249.40万/hm2、结实率81.54%—85.74%、千粒重28.58—30.07 g、单穗重4.13—4.43 g。(3)促芽肥提高再生力的作用,是通过施氮延缓了头季稻生长后期绿叶衰老速度,提高母茎叶片全氮含量及其净光合速率,增加叶片当时的光合产物向头季稻穗部输入比例,减少先期贮藏于母茎鞘中光合产物向穗部输入量,相对地提高了母茎鞘干物重而增强再生力。促芽肥对再生稻的作用效果在品种间的表现不尽相同,头季稻穗粒数较多的大穗型品种要提早施用促芽肥并增加施用量,才能获得较高的再生稻产量。利用杂交中稻齐穗期剑叶叶绿素计读数(SPAD值)可预测再生稻促芽肥高效施用量;通过防治纹枯病保护头季稻基部叶片和适度烤田提高根系活力,是再生稻高产的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再生力 产量形成 调控技术
下载PDF
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与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05
2
作者 林文雄 陈鸿飞 +4 位作者 张志兴 徐倩华 屠乃美 方长旬 任万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2-401,共10页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再生稻的发展现状,从发育遗传和生理生态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研究进展,提出采用人工收割高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头季分蘖力相对较弱、再生季再生力强的重穗型杂交籼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而采用机械化...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再生稻的发展现状,从发育遗传和生理生态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研究进展,提出采用人工收割高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头季分蘖力相对较弱、再生季再生力强的重穗型杂交籼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而采用机械化收割低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具强低位芽再生力的杂交籼稻品种或感光性弱的重穗型杂交粳稻品种(组合)、籼粳交水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头季成熟期至再生季齐穗期根系活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再生季产量的高低,再生季稻高产的前提是健壮的头季根系和一定数量新生根系的有效结合,这有利于促进腋芽的萌发成苗、增加每平方米穗数,是再生稻高产增产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适时早播、畦栽沟灌、二次烤田、重施促芽肥、适高留桩的人工收割高留桩再生稻栽培技术,并从品种选择、再生季施肥、留桩高度等方面探讨了机械化收割低留桩蓄留再生稻的关键栽培技术及生理生态机制。最后提出了我国再生稻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认为当前轻简化的机收低留桩再生稻是我国再生稻发展的方向,并对机收低留桩再生稻的进一步研究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产量形成 发育遗传特性 人工收割 机械化收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典型顶板水害特征及其防治技术 被引量:57
3
作者 李东 刘生优 +2 位作者 张光德 徐会军 赵宝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249-3254,共6页
为了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典型顶板水害的形成机理,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在系统分析区域含水层厚度、赋存特征、分布规律、水文地质参数等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诸多矿井顶板水害发生的特征,得出鄂尔多斯... 为了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典型顶板水害的形成机理,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在系统分析区域含水层厚度、赋存特征、分布规律、水文地质参数等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诸多矿井顶板水害发生的特征,得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东缘和北缘具有不同的顶板水害形成条件和特点,最具典型的水害类型分别为离层水害、薄基岩突水溃沙灾害和巨厚砂砾岩含水层顶板水害。研究了含水层沉积特征和水文地质结构,结合不同类型水害的形成要素和水害发生特征,初步查明了典型顶板水害的形成机理,"束状钻孔,靶向探放"是防治离层水害的有效方法,井上下疏放水和注浆改造是防治薄基岩突水溃沙的有效途径,顶板水超前疏放和加强排水系统是巨厚砂砾岩含水层顶板水害防治的主要方法。大量的工程实践资料验证了对水害条件认识的正确性和水害防治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顶板含水层 典型水害 形成机理 防治技术
下载PDF
无人机编队飞行问题初探 被引量:44
4
作者 朱战霞 袁建平 《飞行力学》 CSCD 2003年第2期5-7,12,共4页
回顾了国内外无人机的发展历史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简要介绍了无人机在军事、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作用。分析了单架无人机执行任务时面临的问题和编队飞行的优势 ,介绍了国内外在无人机编队飞行方面的研究状况 。
关键词 编队飞行 无人驾驶飞机 队形设计 航迹规划 编队控制
下载PDF
铸造法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5
作者 王武孝 袁森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2-45,共4页
:对铸造法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综合评述 ,介绍了原位反应合成法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和工艺 。
关键词 铸造法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成型工艺 原位合成技术 制备
下载PDF
高频扭转冲击钻进的减振与提速机理研究 被引量:52
6
作者 祝效华 汤历平 童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75-78,109,共5页
高频扭转冲击钻井是一种能大幅提高钻井效率的新兴钻井技术,但由于对其破岩机理认识不清,使得高频扭转冲击钻井技术未能在国内推广应用。基于弹塑性力学和岩石力学,采用Drucker-Prager准则作为岩石的本构关系,塑性应变作为岩石破碎的失... 高频扭转冲击钻井是一种能大幅提高钻井效率的新兴钻井技术,但由于对其破岩机理认识不清,使得高频扭转冲击钻井技术未能在国内推广应用。基于弹塑性力学和岩石力学,采用Drucker-Prager准则作为岩石的本构关系,塑性应变作为岩石破碎的失效判据。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全尺寸PDC钻头动态破岩的非线性动力学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了高频扭转冲击作用下硬地层中钻头的动态破岩过程。结果表明,高频扭转冲击钻进硬地层时拉应力与压应力区域交叉出现且以拉应力为主,较以压应力为主的常规钻进可大幅提高钻头的机械钻速;高频扭转冲击钻进有效地减弱了硬地层中钻头处的粘滑振动,大大地提高了钻头的破岩效率。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化对高频扭转冲击破岩的认识,为高频扭转冲击钻井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地层 钻井技术 高频扭转冲击 岩石破碎 机械钻速
下载PDF
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路径与演化机理 被引量:51
7
作者 杨永忠 黄舒怡 林明华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8-138,共11页
本文基于演化经济视角提出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三阶段假说,即单元聚集、界面构建和网络发展。其中,单元聚集是微观单元资源搜寻的反映,界面构建是单元身份认同的需要,网络发展是单元多维扩张的结果。在三阶段演变中,创意产业集聚区的... 本文基于演化经济视角提出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三阶段假说,即单元聚集、界面构建和网络发展。其中,单元聚集是微观单元资源搜寻的反映,界面构建是单元身份认同的需要,网络发展是单元多维扩张的结果。在三阶段演变中,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演化程度不断提高,从简单的地理聚集到分工协作,直至新奇系统形成。根据"三阶段"分析框架,本文对北京798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798创意产业集聚区在进入第三阶段的低层次网络发展后出现的"自我毁灭"现象,实质是商业繁荣对艺术生产的排挤。本文探讨了现代意义上的推动艺术与商业融合发展的四种模式,并对创意产业集聚区不同于一般产业集聚区的特征进行了反思:从形成路径而言,创意产业集聚区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技术的有机融合;从演化机理而言,表现出单元的新奇特征、界面的身份特征和网络的合作创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产业集聚区 形成路径 演化机理 文化与经济 技术融合
原文传递
水产品腥味物质的形成及脱腥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8
作者 洪伟 周春霞 +3 位作者 洪鹏志 杨萍 王云 漆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86-389,399,共5页
水产品的腥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产品的加工和消费,研究水产品腥味物质的产生及脱腥技术对于水产加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水产原料及其制品中腥味物质的种类、形成机理及脱除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水产品的脱腥研究... 水产品的腥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产品的加工和消费,研究水产品腥味物质的产生及脱腥技术对于水产加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水产原料及其制品中腥味物质的种类、形成机理及脱除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水产品的脱腥研究及高价值水产制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腥味成分 腥味形成机理 脱腥方法
下载PDF
水下无人潜航器集群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48
9
作者 张伟 王乃新 +2 位作者 魏世琳 杜雪 严浙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9-297,共9页
随着水下无人潜航器技术的发展和日渐成熟,单一水下无人潜航器已不能满足需求的发展,这就使多水下无人潜航器以集群的形式互相协作执行任务成为了水下无人潜航器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两方面介绍了国外主要水下无人... 随着水下无人潜航器技术的发展和日渐成熟,单一水下无人潜航器已不能满足需求的发展,这就使多水下无人潜航器以集群的形式互相协作执行任务成为了水下无人潜航器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两方面介绍了国外主要水下无人潜航器集群项目,包括项目设立目标和发展情况;分析了水下无人潜航器集群的一些关键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包括集群智能控制、通信网络设计、任务规划、路径规划、编队控制和导航定位等方面;最后对水下无人潜航器集群系统发展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人潜航器集群 集群智能 路径规划 任务规划 编队控制 通信网络 关键技术 导航定位
下载PDF
燃煤电厂湿烟羽成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6
10
作者 刘志坦 惠润堂 +1 位作者 杨爱勇 舒喜 《环境与发展》 2017年第10期43-46,共4页
为了了解燃煤电厂"湿烟羽"的成因及治理对策,首先对国内近百家电厂进行调研,初步了解湿烟羽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测量湿烟羽长度对其进行量化,同时通过理论计算对湿烟羽的形成和消散进行验证;最后对比各种可行的湿烟羽... 为了了解燃煤电厂"湿烟羽"的成因及治理对策,首先对国内近百家电厂进行调研,初步了解湿烟羽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测量湿烟羽长度对其进行量化,同时通过理论计算对湿烟羽的形成和消散进行验证;最后对比各种可行的湿烟羽消除技术,提出可行的湿烟羽治理技术路线。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湿烟羽是由烟气中水汽过饱和凝结形成的。消除湿烟羽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烟气再热法、烟气冷凝法、烟气冷凝再热复合法。本文治理技术路线认为:在中部和北部等环境温度较低的地区建议采用烟气冷凝再热复合技术,在南方建议采用常规烟气再热方式。具体的改造方案要根据当地气象条件、现场场地条件、环保要求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咨询专业机构进行多方案的经济技术对比分析后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烟羽 成因 对策研究 技术路线
下载PDF
煤化工中焦化废水的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应用 被引量:42
11
作者 韦朝海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65-1472,共8页
煤化工废水成分复杂,毒性大,以焦化废水最具代表性,研究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控制原理很有必要.从煤制气、煤制焦、煤制油及煤制甲醇4个方面介绍了煤化工过程在能源与经济方面上的地位与特点,分析了煤化工过程水污染特征与水污染控制的共... 煤化工废水成分复杂,毒性大,以焦化废水最具代表性,研究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控制原理很有必要.从煤制气、煤制焦、煤制油及煤制甲醇4个方面介绍了煤化工过程在能源与经济方面上的地位与特点,分析了煤化工过程水污染特征与水污染控制的共性问题,对水质结构的描述及其变化过程的理解是水处理工艺选择的科学基础.固相微萃取(SPME)与GC-MS结合的分析手段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废水水质的化学结构特征及浓度水平的信息,基于元素分析可以获知典型污染物的转化与归趋;结合废水组成、反应、降解与转移的定量考察,可以深入了解废水的生成机制及其处理过程的变化;根据污染物特征选择有效的化学原理如吸附与催化氧化的结合,根据惰性污染物的存在选择生物电化学催化分解,基于协同降解或共基质降解,培养功能微生物,构建基因工程菌,开发功能微生物的应用技术.上述可归纳为根据不同污染物的性质提出相适应的去除原理,系统考虑废水的成分特征、化学转化、生物转化以及相互协调优化,追求更高水平上实现污染物转化与降解的技术目标.最后,根据煤化工焦化废水处理目前暴露的缺陷,提出了未来需要加强研究的若干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废水 典型污染物 生成机制 控制原理 技术应用
下载PDF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十二 塔里木盆地轮南奥陶系油气田的勘探与发现 被引量:38
12
作者 周新源 杨海军 +2 位作者 韩剑发 王福焕 韩杰 《海相油气地质》 2009年第4期67-77,共11页
轮南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位于塔北隆起轮南低凸起中部,是中国第一个海相碳酸盐岩特大型油气田。油气田发现于1988年,至2008年底控制+探明油气地质储量为18.78×108t。塔里木盆地长期构造沉积演化形成了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大型... 轮南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位于塔北隆起轮南低凸起中部,是中国第一个海相碳酸盐岩特大型油气田。油气田发现于1988年,至2008年底控制+探明油气地质储量为18.78×108t。塔里木盆地长期构造沉积演化形成了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大型古潜山及内幕背斜,潜山背斜具有古隆起控油,岩溶斜坡油气富集及准层状油气藏等特征。油气田区域性盖层为中—上奥陶统、下石炭统、上三叠统泥岩,主力烃源岩为寒武系—下奥陶统与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及泥灰岩,主要目的层为奥陶系石灰岩顶面之下200m范围内的潜山岩溶缝洞型储集体与内幕层间岩溶缝洞型储集体。通过缝洞系统预测评价、酸压储层改造、稠油掺稀开采等技术攻关,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创新了复杂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理论与配套技术,实现了轮南奥陶系油气产量储量的快速增长。论述油气田勘探与发现的历程,剖析了取得勘探突破的实践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轮南油气田 奥陶系 海相地层 碳酸盐岩储集层 油气藏特征 油气勘探技术 勘探启示
下载PDF
黑臭水体形成原因与治理技术 被引量:38
13
作者 孔韡 汪炎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黑臭水体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城市共同面临的污染问题,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形成机理和治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城市黑臭水体产生的原因、形成机理,结合案例介绍了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和国内外治理情况,对今后黑臭水体治理思路提出几点... 黑臭水体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城市共同面临的污染问题,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形成机理和治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城市黑臭水体产生的原因、形成机理,结合案例介绍了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和国内外治理情况,对今后黑臭水体治理思路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形成机理 治理技术 典型案例
下载PDF
南方复杂地区页岩气差异富集机理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37
14
作者 解习农 郝芳 +5 位作者 陆永潮 何生 石万忠 姜振学 熊永强 张金川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45-1056,共12页
针对我国南方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时空非均质强、热演化程度高、构造演化历史复杂、页岩气具差异富集和保存条件多样等特点,采用多学科方法对南方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气区进行精细解剖,形成了针对南方复杂地区海相高过成熟页岩气评价... 针对我国南方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时空非均质强、热演化程度高、构造演化历史复杂、页岩气具差异富集和保存条件多样等特点,采用多学科方法对南方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气区进行精细解剖,形成了针对南方复杂地区海相高过成熟页岩气评价参数表征的多项关键技术.研究结果显示富泥硅质页岩和富泥/硅混合质页岩是五峰组-龙马溪组的优质岩相;页岩中孔和宏孔提供了主要的孔体积,微-纳米孔隙结构特征受页岩组分及其孔隙发育程度双重控制;页岩气富集演化具"二高、三复杂"特点(古温度高,热演化程度高,温压演化复杂,页岩气赋存方式复杂及保存条件复杂).研究中所提出的页岩岩相表征和优选技术、多尺度储集空间全息表征技术、海相页岩复杂演化改造过程表征技术、初步形成的甜点评价参数体系表征方法可有效地应用于南方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气评价.研究成果可为南方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峰组 龙马溪组 页岩气 富集机理 关键技术 扬子地区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果树树形的形成机制与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5
作者 张抗萍 李荣飞 +6 位作者 常耀栋 梁国鲁 陆智明 易佑文 胡涛 鲁振华 郭启高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5-506,共12页
树形培养与维护是形成理想树体结构的基础。不同果树种类或同一种类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适宜树形有所差异,筛选与应用具有通风透光、高光能利用率、低成本、丰产、稳产、优质等特点的适宜树形是大多数果树生产者的共同目标。果树树形含... 树形培养与维护是形成理想树体结构的基础。不同果树种类或同一种类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适宜树形有所差异,筛选与应用具有通风透光、高光能利用率、低成本、丰产、稳产、优质等特点的适宜树形是大多数果树生产者的共同目标。果树树形含自然树形和人工培育树形,众多研究者通过不同树形结构特点及其修剪效应的对比分析,逐步完善果树树形培养与维护的技术体系,并提出冠层分枝与节间长度遗传特点、激素与矮化基因调控树形的机制。为此,本文对果树的树形类型、形成调控机制、人工整形修剪技术,以及树形的培养与维护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省力化机械修剪、树形形成调控机制及适宜树形的合理评价方法等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果树树形培养和科学修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树冠结构 形成机制 整形修剪 调控技术
下载PDF
水产品异味物质形成机理、检测及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6
作者 杨玉平 熊光权 +5 位作者 程薇 乔宇 廖涛 林若泰 李小定 吴文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533-538,共6页
本文对水产品中异味的形成机理及其特征成分、异味成分分析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技术、水产品中异味的去除方法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水产品中异味的产生机理和成分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指出水产品中异味去除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异味 形成机理 特征成分 脱除技术
下载PDF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发现与理论技术 被引量:32
17
作者 郭旭升 胡东风 +3 位作者 李宇平 段金宝 季春辉 段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6,共13页
针对四川盆地元坝超深层大气田勘探开发难点,研究超深层生物礁优质储集层发育与成藏富集机理,创立超深层地震勘探、钻完井及测试等技术。通过对晚二叠世等斜缓坡—镶边台地动态沉积演化过程及区域沉积格架的恢复,建立四川盆地元坝地区... 针对四川盆地元坝超深层大气田勘探开发难点,研究超深层生物礁优质储集层发育与成藏富集机理,创立超深层地震勘探、钻完井及测试等技术。通过对晚二叠世等斜缓坡—镶边台地动态沉积演化过程及区域沉积格架的恢复,建立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长兴组"早滩晚礁、多期叠置、成排成带"的沉积模式,揭示"早期暴露溶蚀、浅埋白云石化形成基质孔隙、液态烃深埋裂解超压造缝"的储集层发育机理,提出"孔缝耦合"控制超深层优质储集层发育的认识。通过油源对比,提出深水陆棚相吴家坪组—大隆组是四川盆地北部地区二叠系主力烃源岩,建立超深层弱变形区"三微输导、近源富集、持续保存"的成藏模式。运用"孔缝双元结构模型"的孔隙结构参数进行地震反演,落实元坝气田高产富集带面积98.5 km^2。创建特种井身结构、发展非常规井身结构,解决多压力系统复杂地层封隔难题,研发出整体式耐高压FF级采气井口及地面安全联动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元坝气田 超深层 长兴组 生物礁 地震勘探 测试技术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机制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张海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8-174,共7页
[目的/意义]为了厘清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的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预防群体极化的社会现象的出现,从信息的视角,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方法/过程]通过深度访谈的形式,获得原始访谈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处理,结合信息... [目的/意义]为了厘清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的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预防群体极化的社会现象的出现,从信息的视角,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方法/过程]通过深度访谈的形式,获得原始访谈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处理,结合信息生态理论,得到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机制的研究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信息人因素、信息因素、信息技术因素和信息环境因素是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从预防信息茧房形成的视角,提出了提高网络用户信息素养、优化信息技术和改善信息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茧房 形成机制 质性研究 扎根理论 信息生态 信息技术
下载PDF
不溶性硫磺的生产和发展现状 被引量:30
19
作者 王志霞 陈鸣才 刘红波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2,共4页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不溶性硫磺(IS)的发展现状,阐述了IS的形成机理、稳定性、影响因素以及各种主要生产方法,如接触法、气化法、熔融法、低温液相法、低温常压聚合混合溶剂萃取法等。目前国内IS的生产尚未形成规模效益,缺乏市场竞争力,建...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不溶性硫磺(IS)的发展现状,阐述了IS的形成机理、稳定性、影响因素以及各种主要生产方法,如接触法、气化法、熔融法、低温液相法、低温常压聚合混合溶剂萃取法等。目前国内IS的生产尚未形成规模效益,缺乏市场竞争力,建议应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尽快形成我国不溶性硫磺完整的生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溶性硫磺 形成机理 稳定性 生产技术
下载PDF
顶板复杂地层高位定向钻孔成孔工艺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李平 童碧 许超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7-201,共5页
针对淮南矿区顶板复杂地层条件下大直径高位定向钻孔成孔难度大的问题,结合淮南顾桥矿工业性试验,开展了顶板复杂地层成孔工艺技术研究,形成了顶板复杂地层信息探查技术、爬坡复杂孔段和目标层复杂孔段定向钻进技术、完孔技术等关键工... 针对淮南矿区顶板复杂地层条件下大直径高位定向钻孔成孔难度大的问题,结合淮南顾桥矿工业性试验,开展了顶板复杂地层成孔工艺技术研究,形成了顶板复杂地层信息探查技术、爬坡复杂孔段和目标层复杂孔段定向钻进技术、完孔技术等关键工艺技术,并成功实施完成了10个孔径153 mm的顶板大直径高位定向钻孔。抽采试验阶段,试验钻孔标况瓦斯抽采纯流量平均达到11.07 m3/min,平均瓦斯抽采体积分数达到31.39%,与邻近高抽巷瓦斯抽采水平相当,初步实现了"以孔代巷"的目标。研究成果为淮南矿区及类似地质条件矿区瓦斯治理提供了新途径,具有显著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层 顶板高位定向钻孔 钻进工艺 瓦斯抽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