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分因子对松褐天牛引诱剂诱捕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祥康 黄焕华 +2 位作者 范军祥 黄咏槐 伍建榕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3,26,共4页
根据2009年林中不同位置引诱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试验结果,分析诱捕器周围林分因子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郁闭度等5个林分因子对松褐天牛的诱捕量都有显著影响,其中,林分位置和郁闭度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不同的... 根据2009年林中不同位置引诱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试验结果,分析诱捕器周围林分因子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郁闭度等5个林分因子对松褐天牛的诱捕量都有显著影响,其中,林分位置和郁闭度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不同的林地植被覆盖率、坡向、坡位条件下,松褐天牛诱捕器的诱虫量都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引诱剂 诱捕效果 林分因子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大兴安岭天然落叶松次生林主要树种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祝子枭 刘兆刚 +3 位作者 董灵波 陈莹 张凌宇 由珈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5-141,共7页
以大兴安岭2018-2019年57块天然落叶松(Larix gmelinii)次生林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将更新苗按高度级(h)划分为幼苗(h<30 cm)、小苗(30 cm≤h<130 cm)、幼树(h≥130 cm);选取25个环境因子,其中12个林分因子、13个土壤因子;采用冗... 以大兴安岭2018-2019年57块天然落叶松(Larix gmelinii)次生林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将更新苗按高度级(h)划分为幼苗(h<30 cm)、小苗(30 cm≤h<130 cm)、幼树(h≥130 cm);选取25个环境因子,其中12个林分因子、13个土壤因子;采用冗余分析对标准地不同高度等级的大兴安岭落叶松、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更新苗密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排序分析,并运用变差分解方法对影响林分更新的林分因子、土壤因子进行量化,分析林分因子、土壤因子对大兴安岭天然落叶松次生林主要树种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影响大兴安岭天然落叶松次生林主要树种更新的关键因子为林分平均高、林分郁闭度、枯落物厚度、草本盖度、腐殖质层全氮质量分数;这5个环境因子对落叶松、白桦更新密度的影响,累计贡献率达57.1%,林分因子对更新密度的影响大于土壤因子。②整体上,落叶松、白桦更新密度,与林分平均高、草本盖度呈负相关,与枯落物厚度、郁闭度、腐殖质层全氮质量分数呈正相关。大兴安岭地区幼苗更新严重不足,大部分区域缺乏幼苗更新,整体更新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林 白桦林 次生林 林分更新 环境因子 大兴安岭
下载PDF
林分因素对松墨天牛种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姚松 汪来发 +1 位作者 朴春根 束庆龙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1-415,共5页
2006年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林场选择岱山、家山、静山和阡马山为试验点,根据不同的林分类型以及在各林分中不同的林地植被覆盖率、郁闭度、坡向、林分位置放置诱捕器,调查以上因素对松墨天牛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植被覆盖率(F=16.02,P... 2006年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林场选择岱山、家山、静山和阡马山为试验点,根据不同的林分类型以及在各林分中不同的林地植被覆盖率、郁闭度、坡向、林分位置放置诱捕器,调查以上因素对松墨天牛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植被覆盖率(F=16.02,P=0.0003)、坡向(F=2.32,P=0.0378)对松墨天牛数量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林地植被覆盖率对其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林分位置中林缘与林中的不同对其影响达到显著水平(F=4.29,P=0.0447),林分类型(F=1.67,P=0.1660)、郁闭度(F=0.09,P=0.7666)对松墨天牛种群数量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因素 松墨天牛 种群数量
下载PDF
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生产量及其与林分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余鑫 许崇华 +1 位作者 朱永一 徐小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1-999,共9页
凋落物是森林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讨凋落物生产特点及其与林分结构的关系,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在安徽省祁门县查湾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种不同林分分别设立3个固定样地,共6个,进行林分结构调查并对凋... 凋落物是森林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讨凋落物生产特点及其与林分结构的关系,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在安徽省祁门县查湾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种不同林分分别设立3个固定样地,共6个,进行林分结构调查并对凋落物生产量进行为期1a(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区凋落物生产量为5.95-9.70t·hm^-2·a^-1,除落果外,不同林分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林分因子与凋落物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凋落物总量、落叶与林分胸高断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落果量与优势树种的平均胸径及其胸高断面积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林分密度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木质凋落物与林分结构参数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节律上,样地P1和样地P2凋落物总量与落叶表现为双峰型;样地P3凋落物总量与落叶表现不规则型;样地P4,样地P5和样地P6凋落物总量与落叶表现单峰型.不同林分落叶养分比较发现:氮、钙差异显著(P〈0.05),磷差异极显著(P〈0.01).养分年归还量分别为碳2.7-4.7t·hm^-2·a^-1,氮75.75-105.58kg·m^-2·a^-1,磷2.07-3.67kg·m^-2·a^-1,钾16.54-41.80kg·hm^-2·a^-1,钙74.61-109.91kg·hm^-2·a^-1,镁17.95-29.48kg·m^-2·a^-1.落叶、落果、碎屑物占各元素归还量的71.17%-9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亚热带北部 常绿阔叶林 凋落物生产 养分归还 林分因子
下载PDF
贵州省杉木中龄林蓄积量与立地因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明军 杜明凤 喻理飞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63,共6页
利用2010年贵州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资料,采用一元材积表法对贵州省杉木蓄积量进行估算。分析贵州中心产区和一般产区杉木中龄林蓄积量在不同立地因子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心产区或一般产区的杉木单位面积蓄积量在不同立地条件下... 利用2010年贵州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资料,采用一元材积表法对贵州省杉木蓄积量进行估算。分析贵州中心产区和一般产区杉木中龄林蓄积量在不同立地因子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心产区或一般产区的杉木单位面积蓄积量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均有差异,地貌、坡位对杉木蓄积量有显著影响,坡向、坡度对其影响不显著。初步认为在中心产区与一般产区,不同气候类型是引起杉木生长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蓄积量 立地因子
下载PDF
国外松衰退病与环境和林分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束庆龙 邹运鼎 +2 位作者 杨光道 朱谦 黄长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31-334,共4页
对安徽国外松衰退病与其环境和林分因素关系的调查研究和数量化分析表明 ,在气候、土壤、林分、其它病虫害等 4类因素 18个变量因子中 ,有 10个因子对病情有较大的贡献 ,成为该病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 .它们是树龄、林分密度、割脂、降雨... 对安徽国外松衰退病与其环境和林分因素关系的调查研究和数量化分析表明 ,在气候、土壤、林分、其它病虫害等 4类因素 18个变量因子中 ,有 10个因子对病情有较大的贡献 ,成为该病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 .它们是树龄、林分密度、割脂、降雨量、温度、粘性土、石砾土、土层瘠薄、积水、病虫危害 .其中病情与土层深度、降雨量呈负相关 ;与其它因素均呈正相关 .以此建立病情线形回归预测模型 ,根据这一模型 ,可以预测任一给定条件下的林分国外松衰退病可能发生的水平 .此外 ,依据各致病因素在病害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大小和时间顺序 ,绘制出国外松衰退病的螺旋图 ,为该类病原复杂的病害形象描述和定量分析作出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松 衰退病 环境条件 林分因素 数量化分析 螺旋图
下载PDF
林分因子对神木垒不同森林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琴 王芳 +3 位作者 何宇婷 周宁 刘鸿翔 郝建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50-1958,共9页
为探究神木垒不同森林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差异,采用典型样地法,以夹金山神木垒的5种主要森林群落:云杉林、丽江云杉林、红杉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森林群落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比较,并对林分因子和林... 为探究神木垒不同森林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差异,采用典型样地法,以夹金山神木垒的5种主要森林群落:云杉林、丽江云杉林、红杉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森林群落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比较,并对林分因子和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冗余分析,确定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的主要林分因子,为当地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内共记录林下植物147种,隶属于61科,108属,云杉林群落林下植物的科属种组成最丰富;(2)各类型群落的H值、H′值、D值、J_(SW)值均为:草本层>灌木层,灌木层多样性最高的群落为云杉林群落,草本层多样性最高的群落为丽江云杉林群落,针阔混交林群落、阔叶林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较差;(3)平均枝下高与林分密度是影响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林分因子(P<0.01),平均枝下高与灌木层的D值、H值、H′值呈负相关关系,林分密度与灌木层4个多样性指数均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平均枝下高也是影响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林分因子(P<0.01),平均枝下高与草本层H值、H′值、J_(SW)值呈正相关关系。本研究认为,云杉林群落与丽江云杉林群落的林下植物多样性较高,平均枝下高与林分密度是影响神木垒不同森林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的主要林分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森林群落 林分因子 冗余分析
下载PDF
Ice storm damage to oak forests in subtropical China
8
作者 Jinyu Guo Jifa Cui +5 位作者 Nan Wu Yaqian Zhang Jie Wang Hanyu Xiang Baoshuang Hu Youbing Zhou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23年第3期368-377,共10页
Ice storms,as important sources of frequent and injurious disturbances,drive forest dynamic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However,stand-level differential vulnerability to ice storms and the associated factors that pred... Ice storms,as important sources of frequent and injurious disturbances,drive forest dynamic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However,stand-level differential vulnerability to ice storms and the associated factors that predispose forest stands remain unclear.This is particularly concerning in the subtropics where the frequency of ice storms is predicted to increase with global warming.Here we assessed how the impact on three forest stands(early and late secondary-growth forests,and old-growth forests)differed after an extreme ice storm during 20–21 March 2022,and identified the abiotic and biotic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damage intensity in the Shennongjia World Natural Heritage Site,a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hotspot in central China.We found a stand-specific‘middomain effect’where the late secondary-growth forest sustained the most severe damage,the early secondarygrowth forest sustained the least,and the old-growth forest suffered an intermediate amount.‘Crown broken’was the most severe damage type across all three forest stands,although the proportion of‘branch broken’was also high in the old-growth forest.Topography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early secondary-growth forest to severe ice storms whereas the forest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were important factors in explaining the damage rates in the old-growth forest,although they differed among the damage categories.In contrast,topography,forest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generally explain the intensity of damage in the late secondary-growth forests.Our results highlight that,in subtropical forests,the intensity of damage caused by severe ice storms and related determining factors are stand-level dependent.We also suggest exploring potential management strategies(e.g.,slow-growing hardwood species that can resist storms should be the main species for reforestation in early secondary-growth forests)to mitigate the risk of future severe ice storms,as well as other wind-related climatic extr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 storm forest stand Extreme climate forest vulnerability Abiotic and biotic factors Oak forest
下载PDF
多边形样地法的最优株数选取 被引量:4
9
作者 杨丝涵 岳德鹏 +1 位作者 冯仲科 郑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29,共4页
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精准快速计测,以在北京市内平原区县及周边山区县选取的5块标准样地内布设的175块不同树木数量构成的多边形样地为研究对象,按照多边形样地法的原理进行观测,将测算出的样地蓄积量、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与标准样地每... 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精准快速计测,以在北京市内平原区县及周边山区县选取的5块标准样地内布设的175块不同树木数量构成的多边形样地为研究对象,按照多边形样地法的原理进行观测,将测算出的样地蓄积量、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与标准样地每木检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表明:当多边形样地由9株树组成时,在人工林中,样地蓄积量估测精度可达到93.2%,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的估测精度也可达90%以上,满足森林二类调查精度。研究说明9株树的多边形样地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形样地法 森林资源调查 林分调查因子 最优株数
下载PDF
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由林分因子估算地表可燃物载量的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武军 朱霁平 +2 位作者 贾敬蕊 周建军 张林鹤 《火灾科学》 CAS CSCD 2011年第2期99-104,共6页
地表可燃物载量的确定,是实现森林地表火蔓延预测的前提。已有火蔓延模型中,假定同一林分中可燃物分布是均匀的,不能准确描述可燃物载量的复杂空间分布。基于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种根据易获取的几种林分因子来估算地表可燃物载量的方... 地表可燃物载量的确定,是实现森林地表火蔓延预测的前提。已有火蔓延模型中,假定同一林分中可燃物分布是均匀的,不能准确描述可燃物载量的复杂空间分布。基于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种根据易获取的几种林分因子来估算地表可燃物载量的方法。首先,对大兴安岭地区35块兴安落叶松林样地和21块樟子松林样地的树龄、郁闭度、胸径、树高等林分因子采用重心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分别将兴安落叶松林和樟子松林分为5类和7类。然后,计算得出每类可燃物的类中心,并以每类包含所有样地的可燃物载量的平均值来表示该类中心的载量,并由此建立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的对应关系。对聚类分析与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从平均绝对误差AAD、标准误差SEE、模型预测稳定性指标SIE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聚类分析模型要优于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 林分因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天然红松球果产量与林分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庆娟 屈红军 +1 位作者 孙洪志 刘吉春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7-541,共5页
为了分析林分因子和气候因子与天然红松球果产量之间的关系,在凉水自然保护区原始阔叶红松林中分别设置3块面积为50 m×50 m的标准地和3块林缘标准地,调查了标准样地内每株红松的结实量并测定林木因子(胸径、树高、树龄等)与气候因... 为了分析林分因子和气候因子与天然红松球果产量之间的关系,在凉水自然保护区原始阔叶红松林中分别设置3块面积为50 m×50 m的标准地和3块林缘标准地,调查了标准样地内每株红松的结实量并测定林木因子(胸径、树高、树龄等)与气候因子(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等),采用相关分析法确定显著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相同林分条件下,单株球果产量随胸径、树高的减小而增加,胸径与球果产量的拟合度更好;不同林分条件下,单株球果产量与林龄的变化趋势有一定关系,但是不显著;不同年度间平均单株球果产量与球果成熟当年5月份月均温度、当年6月份月均温度、前一年6月份降水量等气候因子相关关系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球果产量 林分因子 气候因子
下载PDF
森林经营对森林冰雪灾害的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昌珠 向魁文 唐效蓉 《湖南林业科技》 2018年第6期75-80,共6页
近三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气象灾害频繁,特别是冰雪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呈上升趋势。基于对2008年我国南方冰雪灾害对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基础调查数据分析,为减轻森林冰雪灾害,本文从造林树种选择与经营管理两方面综... 近三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气象灾害频繁,特别是冰雪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呈上升趋势。基于对2008年我国南方冰雪灾害对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基础调查数据分析,为减轻森林冰雪灾害,本文从造林树种选择与经营管理两方面综述了森林经营对森林冰雪灾害的影响。要预防或减轻森林冰雪灾害,首先在造林树种选择时要遵循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合理控制对外来树种的引种。其次是在整个森林培育过程中都要重视经营管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苗木培育时,要注意控制密度;施肥要注意适时、适肥、适量,以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从而提高其抗压性和耐低温性。在造林时,要在严格树种选择的前提下注重林分结构,大力营造混交林,增强林分承载厚重积雪的能力。要合理控制造林密度,以提高林分抗冰雪灾害的能力。在林分的生长过程中要适时选择合理的方法和间伐量进行间伐,以增强其抵抗冰雪灾害的能力;同时,要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适时、合理施肥,并合理、适时修枝,松树类树种采脂不能过早等,以增强其抗冰雪灾害的能力。开展对冰雪灾害前后森林经营技术的研究,对于增强林分抗冰雪灾害的能力,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林技术 森林冰雪灾害 林分因子 林木因子
下载PDF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五家流域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与林分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丽芝 高岗 +1 位作者 秦富仓 姚云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2-729,共8页
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五家流域内不同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以林分涵养水源功能为目标,研究涵养水源功能与林分因子的相关性,旨在通过林分因子来评判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高低。结果表明: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冠层厚度、公顷蓄积量、年... 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五家流域内不同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以林分涵养水源功能为目标,研究涵养水源功能与林分因子的相关性,旨在通过林分因子来评判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高低。结果表明: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冠层厚度、公顷蓄积量、年蓄积生长量、郁闭度、地被物盖度、下木盖度、群落结构的相关关系最密切,影响也最大,该10个林分因子可作为评价不同林分类型涵养水源功能高低的因子。与枯落物层涵蓄水分能力相关性较大的林分因子为胸径(0.734 7)、年蓄积生长量(-0.806 8)、冠层厚度(0.464 7)、冠幅(-0.674 6)、群落结构(-0.370 0)、地被物盖度(0.677 6)、公顷蓄积量(-0.617 9)、郁闭度(-0.587 2);土壤层涵蓄水分能力相关性较大的林分因子为树高(0.592 1)、胸径(0.275 0)、公顷蓄积量(0.827 5)、郁闭度(0.317 3)、年蓄积生长量(0.767 7)、冠幅(0.749 0)。枯落物层有效拦蓄水量和土壤层有效涵蓄水量相关性较大的因子为郁闭度、公顷蓄积量、下木盖度、胸径、冠幅;林地总的蓄水量相关性较大的因子为地被物盖度、公顷蓄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类型 涵养水源功能 林分因子
下载PDF
红脂大小蠹发生与营林技术和林分因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原永谦 徐小军 《山西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21-24,共4页
笔者在山西省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发生地区做了连续调查,结果表明:油松抚育间伐林红脂大小蠹危害重于对照林;割脂与未割脂油松林红脂大小蠹危害差异显著(P=0.001),割脂油松林红脂大小蠹危害重于未割脂油松林;过火... 笔者在山西省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发生地区做了连续调查,结果表明:油松抚育间伐林红脂大小蠹危害重于对照林;割脂与未割脂油松林红脂大小蠹危害差异显著(P=0.001),割脂油松林红脂大小蠹危害重于未割脂油松林;过火与未过火油松林红脂大小蠹危害差异显著(P=0.014),过火油松林红脂大小蠹危害重于未过火油松林;油松混交林与油松纯林红脂大小蠹危害无显著差异(P=0.828),混交林不能减轻红脂大小蠹对油松的危害;不同郁闭度下对应的平均有虫株率不完全相同(P<0.000 1),郁闭度为0.3,0.4的林分受害最为严重;阴坡与阳坡油松林红脂大小蠹危害差异显著(P=0.000 1),阳坡油松林红脂大小蠹危害重于阴坡油松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红脂大小蠹 营林技术 林分因子
下载PDF
不同林隙内林分微气候因子的研究
15
作者 吴瑶 秦凯伦 《林业勘查设计》 2016年第4期72-75,共4页
以小兴安岭地区丽林实验林场具有代表性的红松天然林和红松人工针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每种林分类型内分别设置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和对照样地4块标准地进行不同大小林隙各特征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松天然林和红松人工林... 以小兴安岭地区丽林实验林场具有代表性的红松天然林和红松人工针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每种林分类型内分别设置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和对照样地4块标准地进行不同大小林隙各特征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松天然林和红松人工林内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和对照每隔3小时的温度情况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大林隙在各个时间段的温度差异相对较大,变化明显,中林隙次之,小林隙和对照林分的地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相对较小;红松天然林吸收和保存光辐射的能力要高于红松人工林,更有利于林木和林分内生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隙 林分类型 微气候因子
下载PDF
马尾松纯林林分因子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6
16
作者 吴楚材 钟林生 刘晓明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70-73,共4页
在南岳衡山马尾松纯林内,设立了立地条件相类似的15个测点,测定空气负离于浓度及相应的林分因子,采用数量化理论Ⅰ模型的分析表明,树龄、郁闭度、树高为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主导因子,且相关系数显著。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马尾松 纯林 林分因子 相关关系
下载PDF
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幼树更新特征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20
17
作者 黄朗 朱光玉 +3 位作者 康立 胡松 刘卓 卢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4900-4909,共10页
以湖南典型栎类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基于51块样地的调查数据,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划分林分类型,研究湖南不同栎类天然次生林幼树更新特征,分析了湖南不同栎类天然次生林幼树更新指标(幼树密度、幼树平均地径、平均高以及平均冠幅)与... 以湖南典型栎类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基于51块样地的调查数据,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划分林分类型,研究湖南不同栎类天然次生林幼树更新特征,分析了湖南不同栎类天然次生林幼树更新指标(幼树密度、幼树平均地径、平均高以及平均冠幅)与环境因子、林分因子的相关性,旨在阐明环境因子、林分因子对幼树更新的影响,以期为湖南不同栎类天然次生林的恢复与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利用聚类分析可将研究区内栎类天然次生林划分为5个类型,包括甜槠锥栗混交林(CC)、亮叶水青冈多脉青冈混交林(FC)、石栎樟树混交林(LC)、枹栎甜槠混交林(QC)、青冈栎混交林(CG)。(2)不同类型栎类天然次生林更新幼树优势种分化明显,物种丰富度差异显著(P<0.05)。5种不同栎类次生林幼树密度均未超过500株/hm2,更新情况较差;幼树数量差异显著(P<0.05),为亮叶水青冈多脉青冈混交林>石栎樟树混交林>青冈栎混交林>枹栎甜槠混交林>甜槠锥栗混交林;生长情况差异显著(P<0.05),为青冈栎混交林>亮叶水青冈多脉青冈混交林>枹栎甜槠混交林>甜槠锥栗混交林>石栎樟树混交林。(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次生林幼树更新的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差异。甜槠锥栗混交林中幼树密度与腐殖质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幼树平均高与灌木盖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幼树平均地径与草本盖度、灌木盖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亮叶水青冈多脉青冈混交林中幼树密度与海拔、腐殖质厚度、枯落物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草本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幼树平均地径与郁闭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幼树平均高、幼树平均冠幅与坡位呈显著正相关(P<0.05)。石栎樟树混交林中幼树密度与坡向、土壤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余因子对幼树生长无显著影响。枹栎甜槠混交林中幼树密度与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类天然次生林 更新特征 环境因子 林分因子
下载PDF
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林层特征及蓄积估计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庄崇洋 黄清麟 +2 位作者 马志波 郑群瑞 王宏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9-565,共7页
[目的]研究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各林层(包括全林分和各亚层)主要测树因子的特征,特别是各林层树高和蓄积的关系,探讨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蓄积的估计方法。[方法]通过计算各林层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分析各... [目的]研究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各林层(包括全林分和各亚层)主要测树因子的特征,特别是各林层树高和蓄积的关系,探讨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蓄积的估计方法。[方法]通过计算各林层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分析各亚层株数和蓄积占全林分的比重,采用亚层平均高H_s和亚层中值高H_z代替林木树高H计算林分蓄积,并对结果进行相对误差和方差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与全林分相比,分层后各亚层胸径和树高的变异系数明显变小,各亚层之间胸径的变异系数随亚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第Ⅰ、Ⅱ亚层树高的变异系数基本一致,小于第Ⅲ亚层。第Ⅰ、Ⅱ亚层的株数占全林分的20%~30%,蓄积却占全林分的90%以上。相对误差结果表明3种方法计算林分蓄积时全林分、第Ⅰ亚层和第Ⅱ亚层误差均在5%以内,第Ⅲ亚层在10%以内,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算出各林层的蓄积差异p值均大于0.05。[结论]在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中,受光层(第Ⅰ、Ⅱ亚层)的蓄积占绝对优势,是外业调查的重点。亚层平均高H_s和亚层中值高H_z代替林木树高H计算林分蓄积计算方法的误差总体上符合生产实践中精度的要求,方差分析得出3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在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中采用亚层平均高H_s和亚层中值高H_z代替林木树高H计算林分蓄积,可在满足精度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典型天然阔叶林 分层 主要测树因子 蓄积估计
下载PDF
凉水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及其与影响因子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董灵波 刘兆刚 +1 位作者 李凤日 蒋蕾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20,130,共8页
根据凉水自然保护区28块典型阔叶红松林样地的5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18个影响因子数据,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凉水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林分空间结构与影响因子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阔叶红松林整体具有较好... 根据凉水自然保护区28块典型阔叶红松林样地的5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18个影响因子数据,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凉水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林分空间结构与影响因子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阔叶红松林整体具有较好的林分空间结构,其水平分布格局主要表现为随机分布,树木生长整体处于中庸状态,林木的整体混交程度较高;(2)林分空间结构的CCA排序较好的揭示了该区林分空间结构与影响因子的关系;CCA第一排序轴反映了林龄、坡度、阔叶比和坡向的变化,第二排序轴反映了坡向、土壤有机质和平均胸径的变化,上述6因子的组合是决定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3)影响林分空间结构的变量中,地形、土壤和林分因子共解释了林分空间结构变化的59.20%,其中纯地形因子占30.68%,纯林分因子占19.01%,纯土壤因子占8.21%,未能解释部分为4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林分空间结构 影响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应用森林经理调查资料研究现实林分生长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韦新良 贺汉良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86-290,共5页
本文提出了应用森林经理调查资料研究现实林分生长特性的方法步骤,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能得到今人满意的效果,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森林经理调查 林分 生长 林分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