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林线树种岳桦幼树叶功能型性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21
1
作者 胡启鹏 郭志华 +1 位作者 孙玲玲 王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94-3601,共8页
通过研究沿不同海拔岳桦幼树叶功能型性状,揭示其对环境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①随海拔升高,岳桦叶面积(LA)逐渐降低,比叶重(LMA)增加,但LMA较高的可塑性指数表明其适应更依赖叶片的薄厚变化;②岳桦叶绿素含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下降,但... 通过研究沿不同海拔岳桦幼树叶功能型性状,揭示其对环境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①随海拔升高,岳桦叶面积(LA)逐渐降低,比叶重(LMA)增加,但LMA较高的可塑性指数表明其适应更依赖叶片的薄厚变化;②岳桦叶绿素含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下降,但类胡萝卜素Car和Car/Chl显著升高,Chlb和Car/Chl表现出较高的可塑性指数,更倾向于吸收蓝紫光和保护光合器官;③岳桦叶氮含量(Narea和Nmass)在海拔1800—1900m间最低,在低海拔和高海拔均表现较高,但Chl/Nmass却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Nmass比Narea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指数,对光能的吸收更依赖Nmass对Chl的贡献,高海拔主要将更多的氮投资于光合器官的保护(1900m以上),低海拔则更倾向于光合生产(1800m以下);④随海拔升高,MDA增加,但随之抗氧化物质DS、Pro和APX活性增加,负责对活性氧的抵御和清除,但APX活性最大的可塑性指数表明活性氧的清除更依赖于酶促系统,但在海拔1900m以上,APX活性差异不显著,生理抗性逐渐下降,限制岳桦继续向高海拔生长;⑤抗氧化物质可塑性指数最高,叶绿素和叶形态次之,叶氮最低,表明随海拔升高,岳桦林以保护自身的生存为最主要的适应策略机制,然后以增加吸收光能的Chlb及LMA指标为主要生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桦 海拔 林线 叶功能型性状 可塑性
下载PDF
中国矮曲林的分布特征及生态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姚永慧 张百平 赵超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1-499,共9页
矮曲林是山地森林带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影响下发展演化而成的特殊植物群落,对中国山地植被和垂直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地理和生态意义。本文选择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文献中发表的52个矮曲林数据,结合Worldclim气候数据等,对中国矮曲林... 矮曲林是山地森林带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影响下发展演化而成的特殊植物群落,对中国山地植被和垂直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地理和生态意义。本文选择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文献中发表的52个矮曲林数据,结合Worldclim气候数据等,对中国矮曲林的类型和分布及其相应的气候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的矮曲林主要包括山顶苔藓矮曲林、寒温性偃松矮曲林和岳桦矮曲林3类;其中,山顶苔藓矮曲林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区以南的山地,而偃松矮曲林和岳桦矮曲林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2山顶苔藓矮曲林主要由亚热带、热带地区的常绿阔叶林在山顶或山脊受山顶效应等的影响演化而来;而寒温性矮曲林主要由寒温性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在山顶或山脊条件下长期演化而来。山顶苔藓矮曲林自东向西随地势升高,其分布的海拔高度也逐渐升高;寒温性偃松矮曲林和岳桦矮曲林分布高度自南向北逐渐降低。3矮曲林分布在气候林线以下的山地,其气候条件足以支撑山地森林的发育,但由于山顶效应的存在(如强风、气候干冷或湿冷及土壤贫瘠等),只能发育矮曲林而非垂直地带性的山地森林。4中国东南部的很多山地高度小于3000 m,山顶效应明显,矮曲林广泛发育,造成了假林线的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顶苔藓矮曲林 偃松矮曲林 岳桦矮曲林 林线 分布特征 山顶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森林线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多年冻土线、气候雪线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蒋复初 吴锡浩 +3 位作者 王书兵 傅建利 王燕 赵志中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89-299,共11页
在自然植被垂直带谱上一般以暗针叶林带的上限代表森林线,它的海拔高度取决于温度及其年较差。本文主要根据我国一些地区现代暗针叶林带上限的海拔高程和102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计算出我国的森林线的理论海拔高度,并编绘出我国的森林... 在自然植被垂直带谱上一般以暗针叶林带的上限代表森林线,它的海拔高度取决于温度及其年较差。本文主要根据我国一些地区现代暗针叶林带上限的海拔高程和102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计算出我国的森林线的理论海拔高度,并编绘出我国的森林线高程等值线图以及多年冻土线与森林线高差等值线图和现代气候雪线与森林线高差等值线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森林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多年冻土线、气候雪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台站 气候 气象资料 多年冻土 高程 空间分布特征 高差 林带 上限 基础
下载PDF
阿尔卑斯山山体效应及其对林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姚永慧 索南东主 张一驰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97-1405,共9页
阿尔卑斯山是欧亚大陆上著名的山地,对欧洲的地理生态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在于隆起的高原或山地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辐射。因此,论文以阿尔卑斯山为研究对象,利用收集到的气象台站观测数据、林线、数字高程数据,以及基... 阿尔卑斯山是欧亚大陆上著名的山地,对欧洲的地理生态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在于隆起的高原或山地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辐射。因此,论文以阿尔卑斯山为研究对象,利用收集到的气象台站观测数据、林线、数字高程数据,以及基于半球视域算法计算得到的太阳辐射数据等,分析阿尔卑斯山气温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最热月、最冷月、全年的太阳辐射量,同时以太阳辐射作为山体效应的代用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阿尔卑斯山林线分布模型,探究该山地的山体效应及其对林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阿尔卑斯山具有明显的山体效应,山体内部的太阳辐射量远高于山体边缘地区,这也是山体内部气温和林线高度都高于山体边缘地区的主要原因。最热月、最冷月和全年总太阳辐射量在山体内部比边缘地区分别高10-20、20-40和200-400kWh/m^(2)。(2)太阳辐射能更好地定量化山体效应,以太阳辐射为山体效应代用因子建立的林线分布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与基于气温、降水构建的林线分布模型(R^(2)=0.522)相比,该模型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R^(2)=0.736),同时太阳辐射对林线分布的贡献率最大(1月、7月太阳辐射的贡献率分别为34.75%、27.82%),超过了气温和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26.24%和1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体效应 林线 气温 太阳辐射 阿尔卑斯山
原文传递
Predicting upslope expansion of sub-alpine forest in the Makalu Barun National Park, Eastern Nepal, with a hybrid cartographic model 被引量:1
5
作者 Parveen Kumar Chhetr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29-137,共9页
The natural upper boundary of a forest(forest line) in mountain environments is an indicator of climate conditions. An increase in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s has resulted in an upward advance of the forest line. Th... The natural upper boundary of a forest(forest line) in mountain environments is an indicator of climate conditions. An increase in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s has resulted in an upward advance of the forest line. This advance may result in fragmentation of the alpine ecosystem and a loss of biodiversity.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potential areas where current forests can advance under scenarios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I used expert knowledge and cartographic modeling to create a hybrid cartographic model considering five topographic variables to predict areas where forest line can expand in the future.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model is around 82%. The model is able to predict areas above the current forest line that are suitable or unsuitable for future forest advance.Further inclusion of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y and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as well as field-based information into the model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model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forest line forest line advance Hybrid cartographic model Makalu Barun National Park
下载PDF
色季拉山林线典型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萌 卢杰 +1 位作者 于德水 张新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7-86,共10页
【目的】测定色季拉山林线附近3种典型植被下土壤有机碳(SOC)及其组分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探讨色季拉山典型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特征,为该区域森林经营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西藏色季拉山林线3... 【目的】测定色季拉山林线附近3种典型植被下土壤有机碳(SOC)及其组分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探讨色季拉山典型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特征,为该区域森林经营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西藏色季拉山林线3种典型植被类型(草甸、灌丛和乔木林)下0~2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9个取样点采集0~10和10~2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样品有机碳(SOC)及其组分(轻组有机碳(LFOC)、重组有机碳(HFO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颗粒有机碳(POC)和易氧化有机碳(EOC))的含量,并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草甸、灌丛和乔木林3种植被下,土壤SOC、MBC和HFOC含量表现为灌丛>乔木林>草甸,在灌木、乔木林和草甸土壤的0~10 cm土层,其SOC含量分别是96.34,95.85和66.15 g/kg,MBC含量分别为1540.96,611.02和511.40 mg/kg,HFOC含量分别为61.75,58.65和41.02 g/kg;而在10~20 cm土层,其SOC含量分别为65.76,57.43和30.97 g/kg,MBC含量分别为289.90,184.02和84.15 mg/kg,HFOC含量分别为40.77,31.26和19.57 g/kg,且均以0~10 cm土层高于10~20 cm土层。土壤EOC、POC和LFOC含量表现为乔木林>灌丛>草甸,且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在乔木林、灌丛和草甸土壤的0~10 cm土层,EOC含量分别为23.97,21.84和14.26 mg/kg,POC含量分别为30.11,24.94和12.96 g/kg,LFOC含量分别为12.55,1.93和1.21 g/kg;而在10~20 cm土层,EOC含量分别为11.83,10.62和4.68 mg/kg,POC含量分别为9.79,6.29和5.32 g/kg,LFOC含量分别为5.50,0.77和0.43 g/kg。草甸、灌丛和乔木林土壤的有机碳组分中,SOC与EOC、HFOC,EOC与POC和HFOC,以及POC与LFOC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且在乔木林土壤中,SOC与MBC、土壤含水率呈正相关关系,但其在灌丛林和草甸中相关性不明显。【结论】草甸、灌丛和乔木林土壤的有机碳及其组分之间存在差异性,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组分 典型植被 色季拉山林线
下载PDF
祁连山中段西水林区高山林线土壤温湿度变化特征
7
作者 赵志强 刘贤德 +4 位作者 田青 赵维俊 马剑 敬文茂 刘思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90,共6页
以祁连山西水林区高山林线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对高山林线处土壤温湿度进行连续1年监测,旨在探讨高山林线处土壤温湿度变化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0cm处土壤温度日变化呈正弦曲线变化趋势,20cm处土壤温度日变... 以祁连山西水林区高山林线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对高山林线处土壤温湿度进行连续1年监测,旨在探讨高山林线处土壤温湿度变化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0cm处土壤温度日变化呈正弦曲线变化趋势,20cm处土壤温度日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20cm以下土壤温度日变化不明显;各土层土壤温度年变化均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土层土壤湿度的日变化趋势不明显,各土层土壤湿度为60cm>20cm>10cm>40cm;不同土层土壤湿度的年变化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不同土层的土壤温度和湿度耦合关系良好,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与湿度的相关系数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林线 土壤温湿度 耦合关系
下载PDF
提高广东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质量对策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梁润深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6期70-74,78,共6页
介绍广东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编制背景和编制要求。对个别人员认识不足,部分报告成果资料数据时效性不够强,过度依赖档案数据和遥感数据,一些采石采矿取土项目未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结论,未能客观反映项目违法违规使用林... 介绍广东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编制背景和编制要求。对个别人员认识不足,部分报告成果资料数据时效性不够强,过度依赖档案数据和遥感数据,一些采石采矿取土项目未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结论,未能客观反映项目违法违规使用林地情况,未能详细分析项目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林业生态红线情况等编制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端正编制态度,加强数据管理,认真开展调查,区别不同项目提出针对性结论,实事求是地反映违法违规使用林地情况,加强规划衔接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林地 可行性报告编制 林地管理 外业调查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生态红线 广东省
下载PDF
浅析植物群落优美林冠线的营造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晶晶 刘晓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07-110,共4页
通过调查北京若干公园、大学、居住区的20个景观良好、林冠线优美的植物群落,分别研究、分析各群落优美林冠线的营造特点,从而总结出营造优美林冠线的常用手法,以期对今后的植物群落配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林冠线 营造方法
下载PDF
林地和森林红线划定方法和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翟雨馨 向安民 +2 位作者 王博恒 周超凡 李卫忠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3-179,共7页
林地和森林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其生态红线的划定对生态安全和国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生态红线提出时间短,林业生态红线的研究和划定尚处基础阶段。在对生态红线及林地和森林红线研究现状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前人研究成果,... 林地和森林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其生态红线的划定对生态安全和国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生态红线提出时间短,林业生态红线的研究和划定尚处基础阶段。在对生态红线及林地和森林红线研究现状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前人研究成果,提出初步划定方法,总结森林生态功能重要性和敏感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并比较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及模糊层次分析法等确定权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当前林地和森林红线划定面临的挑战。以期为今后林地和森林红线的划定和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和森林红线 管理 空间红线划定
下载PDF
浅析如何营造植物群落的优美林缘线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晶晶 刘晓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33-135,共3页
通过调查北京若干公园、大学、居住区的20个景观良好、林缘线优美的植物群落,研究以及分析各群落优美林缘线的营造特点,从而总结出营造优美林缘线的常用手法,以期对今后的植物群落配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林冠线 营造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