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双版纳地区热带季节雨林与橡胶林林冠水文效应比较研究 被引量:62
1
作者 张一平 王馨 +2 位作者 王玉杰 刘文杰 刘玉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653-2665,共13页
季节雨林和橡胶林是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系统中可以代表原始林和大面积种植的人工林两种林型 ,采用水量平衡法 ,利用对以上两种林分林冠水文各分量 1 996~ 2 0 0 1年的观测结果 ,初步分析其林冠水文效应 ,结果表明 :一年内 ,季节雨林林冠... 季节雨林和橡胶林是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系统中可以代表原始林和大面积种植的人工林两种林型 ,采用水量平衡法 ,利用对以上两种林分林冠水文各分量 1 996~ 2 0 0 1年的观测结果 ,初步分析其林冠水文效应 ,结果表明 :一年内 ,季节雨林林冠截留量 660 .6mm,树干径流量 80 .7mm,穿透降雨量 ,85 3.2 mm,分别占同期降雨总量的 41 .43%、5 .2 4 %、5 3.74% ;橡胶林林冠截留量 393.5 mm,树干径流量 1 0 4 .1 mm,穿透降雨量 1 0 96.8mm,分别占同期降雨总量的 2 4 .68%、6.68%、67.85 % ;两种林分森林水文各分量干、雨季差异显著 ;在研究中还发现 ,季节雨林中树干径流量随径级的增大而减小 ,干季出现密林 (季节雨林 )的穿透降雨量大于疏林 (橡胶林 )的反常现象 ;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 ,季节雨林和橡胶林有较大的林冠截留率及干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季节雨林 橡胶林 降雨 林冠截留 水文效应 树干径流 西双版纳 热带森林系统 林分
下载PDF
林冠对降雨截留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59
2
作者 范世香 高雁 +1 位作者 程银才 白清俊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0-204,共5页
林冠截留能力是指在理想条件下林冠枝叶对任意降雨量的最大吸附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降雨量足够大时,林冠截留能力就等于林冠截留容量。所以,林冠截留容量是林冠截留能力的最大值。借鉴水文学中蓄满产流理论,构建林冠截留降雨能... 林冠截留能力是指在理想条件下林冠枝叶对任意降雨量的最大吸附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降雨量足够大时,林冠截留能力就等于林冠截留容量。所以,林冠截留容量是林冠截留能力的最大值。借鉴水文学中蓄满产流理论,构建林冠截留降雨能力模型。此外,结合一个具体林分的实测资料,介绍了林冠截留能力的近似确定方法,并与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非常吻合,表明文章建立的林冠截留能力模型是有效的,可以用于评判和比较不同林分对降雨截留作用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冠 降雨 截留容量 截留能力 模型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区几种人工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罗跃初 韩单恒 +3 位作者 王宏昌 刘建民 魏晶 吴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919-923,共5页
从森林生态系统树冠截留降雨、枯落物持水及土壤蓄水 3个层次对辽西半干旱区 5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 ,各人工林生态系统树冠对降雨的平均截留率为1 4 5 8%~ 37 1 9% ,依次为沙棘林 >油松沙棘混... 从森林生态系统树冠截留降雨、枯落物持水及土壤蓄水 3个层次对辽西半干旱区 5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 ,各人工林生态系统树冠对降雨的平均截留率为1 4 5 8%~ 37 1 9% ,依次为沙棘林 >油松沙棘混交林 >杨树沙棘混交林 >油松纯林 >杨树纯林 ;枯落物层厚度为 1 6~ 4 1cm ,枯落物贮量为 1 890 4~ 6 4 2 5 2kg·hm-2 ,枯落物层厚度和贮量均为沙棘林 >油松沙棘混交林 >杨树沙棘混交林 >油松纯林 >杨树纯林 ,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取决于枯落物贮量及其最大持水率 ,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 5 95 7 7~ 1 9332 9kg·hm-2 ,依次为沙棘林 >油松沙棘混交林 >杨树沙棘混交林 >油松纯林 >杨树纯林 ;各人工林生态系统 0~ 4 0cm土壤层非毛管蓄水量为 2 3 70~ 37 85mm ,依次为沙棘林 >杨树沙棘混交林 >油松沙棘混交林 >杨树纯林 >油松纯林 .在 5种人工林生态系统中 ,沙棘林的涵养水源功能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半干旱区 人工林 涵养水源 树冠截留 枯落物持水 土壤蓄水
下载PDF
林冠对降雨的截留过程 被引量:39
4
作者 刘家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1987年第2期140-144,共5页
本文用雨强和所谓“干度”这两个时间与空间的函数,建立了描写林冠对降雨截留过程的微分方程组,以及计算截留量的公式。在其中,所有参量都是可测量的。
关键词 林冠 降雨 截留过程 理论模型
下载PDF
不同森林类型林冠对大气降雨量再分配的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邓世宗 韦炳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1-276,共6页
大气降雨通过林冠,一部分被截留在树冠的枝叶和树皮上,叫做林冠截留雨量;一部分通过枝叶滴落和通过林冠间隙直接落下,叫做通过林冠雨量;一部分沿枝干流下地面,叫做树干茎流雨量。后两部分到达地面后,部分被蒸发掉;部分下渗入地被物,渗... 大气降雨通过林冠,一部分被截留在树冠的枝叶和树皮上,叫做林冠截留雨量;一部分通过枝叶滴落和通过林冠间隙直接落下,叫做通过林冠雨量;一部分沿枝干流下地面,叫做树干茎流雨量。后两部分到达地面后,部分被蒸发掉;部分下渗入地被物,渗透到土壤里和地下,形成被植物利用的有效木分和地下径流;部分形成地表径流。确定三部分雨量是直接关系到土壤水量收入和森林地面径流形成的重要问题,对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和物质循环具有实际意义。要确定三部分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林冠 降雨量 分配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3种森林群落穿透雨和茎流养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巩合德 王开运 杨万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20,共7页
观测了王朗自然保护区紫果云杉林、岷江冷杉林和白桦林3种森林群落一个观测年的大气降雨量、穿透雨量和茎流量,并对其中的养分元素进行了同步取样分析。结果表明:1)3个森林群落穿透雨的硫(S)及铵态氮(NH4+-N)浓度都低于大气降雨中的浓度... 观测了王朗自然保护区紫果云杉林、岷江冷杉林和白桦林3种森林群落一个观测年的大气降雨量、穿透雨量和茎流量,并对其中的养分元素进行了同步取样分析。结果表明:1)3个森林群落穿透雨的硫(S)及铵态氮(NH4+-N)浓度都低于大气降雨中的浓度,说明S和NH4+-N在经过林冠表面时被吸附,而穿透雨中的硝态氮(NO3-N)、钾(K)、钙(Ca)、镁(Mg)、全碳(C)和全磷(P)等元素浓度都高于大气降雨中的浓度;2)所有样地茎流中的养分元素浓度都明显高于大气降雨和穿透雨中营养元素的浓度;3)C、N(NH4+-N、NO3--N)、P、K、Ca、Mg、S等随大气降雨输入林地的量分别为40.57、6.44、0.40、38.69、39.92、8.27和44.25kg·hm-2a-1;4)测定期间,S(岷江冷杉林和紫果云杉林内)、P(紫果云杉林内)及3种森林群落中的NH4+-N、NO3--N和Ca的林地净输入量都为负值,而K、C、Mg、和P(白桦林和岷江冷杉林内)为正值;5)3种森林群落内穿透雨和茎流中的S和C可能主要来自于林冠淋溶,而NH4+-N、NO3--N、K(白桦林和紫果云杉林内)、Ca、Mg和P等主要来自于林冠截获的大气干沉降,岷江冷杉林内K与林冠淋溶和林冠截获的干沉降都密切相关。降雨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小及较高的林冠截留量可能是造成林地净输入量为负值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森林 穿透雨 茎流 养分输入 林冠淋溶
下载PDF
森林植被对降水的截留效应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鲍文 何丙辉 +1 位作者 包维楷 丁德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193-197,共5页
简单介绍了森林植被对降水截留作用,从林冠截留、树干截留和枯落物截留概述了研究现状及部分成果。迄今对森林截留效应的研究规模多集中在小尺度,要把一个地区的小尺度的研究成果可靠地应用于大尺度的其它地区,还必须加强对截留过程的... 简单介绍了森林植被对降水截留作用,从林冠截留、树干截留和枯落物截留概述了研究现状及部分成果。迄今对森林截留效应的研究规模多集中在小尺度,要把一个地区的小尺度的研究成果可靠地应用于大尺度的其它地区,还必须加强对截留过程的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林冠截留 截留效应
下载PDF
几种常用造林树种冠层对降水动能分配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周国逸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0-259,共10页
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林冠如何调节到达林地的降水动能,推导了计算大气降水和穿透水动能的理论和方法。经由理论推导指出并非所有的森林都适合作为水土保持林,即由穿透水的水滴直径较大,而且不受大气降水强度的影响及穿透水常常... 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林冠如何调节到达林地的降水动能,推导了计算大气降水和穿透水动能的理论和方法。经由理论推导指出并非所有的森林都适合作为水土保持林,即由穿透水的水滴直径较大,而且不受大气降水强度的影响及穿透水常常不是以最大的稳定速度到达林地这两个规律来讨论森林冠层在水土保持功效方面所具有的地位,可以做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林冠 降水动能 生态效应
下载PDF
栲树冠层光合生理特性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35
9
作者 孟陈 徐明策 +1 位作者 李俊祥 高三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32-1936,共5页
森林冠层在能量传输、光合有效辐射和微气象等方面的差异可导致冠层光合生产力空间分布的变化.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在空间上的差异对精确估算森林冠层的初级生产力十分重要.本文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 森林冠层在能量传输、光合有效辐射和微气象等方面的差异可导致冠层光合生产力空间分布的变化.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在空间上的差异对精确估算森林冠层的初级生产力十分重要.本文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为对象,研究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在冠层空间上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垂直方向上,冠层北向叶的饱和光合速率(Amax)、光饱和点(LSP)和CO2羧化效率(CCE)均表现为上部>中部>底部,且依次平均降低19.4%、18.1%和37.1%;光补偿点(LCP)、光下暗呼吸(Rd)以及冠层南向叶的饱和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CO2羧化效率均表现为上部>底部>中部,上部比中部和底部高出12.3%~71.4%;表观量子效率(AQY)表现为底部>上部>中部,底部分别是顶部和中部叶的1.2和1.3倍;2)在水平方向上,冠层上部和底部南向叶的饱和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CO2羧化效率比北向叶高0.9%~31.5%;冠层中部北向叶的饱和光合速率等6个参数比南向叶高9.6%~63.2%.因此,在冠层水平上模拟和估算植物生产力时,必须考虑冠层光合生理特性的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栲树 光合生理特性 林冠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林药复合系统林下植物光合特性对生长光强的响应 被引量:38
10
作者 吴统贵 虞木奎 +3 位作者 孙海菁 李会欣 张翠 成向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8-341,共4页
以上海市松江不同郁闭度(低、中、高)生态公益林——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林下种植的红茴香(Illicium henryi)和大吴风草(Farfugium japonicum)为研究对象,并以香樟萌生苗为对照,分析各植物光合特性在不同生长光强下的动态变化。... 以上海市松江不同郁闭度(低、中、高)生态公益林——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林下种植的红茴香(Illicium henryi)和大吴风草(Farfugium japonicum)为研究对象,并以香樟萌生苗为对照,分析各植物光合特性在不同生长光强下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郁闭度下,红茴香和大吴风草具有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AQE)、较低的光补偿点(LCP),而香樟具有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光饱和点(LSP)。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各植物AQE逐渐增加,且不同郁闭度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香樟Pmax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红茴香和大吴风草则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香樟暗呼吸速率Rd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红茴香和大吴风草则表现为逐渐降低;各植物的LCP和LSP均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以适应弱光环境。可见,香樟通过降低自身的LCP和LSP逐渐适应弱光环境,但在高郁闭度下其光合作用仍然受到胁迫;而红茴香和大吴风草则通过降低LCP、LSP和自身能量消耗来适应弱光环境,且在中等郁闭度下具有最高的光合能力,充分证明其阴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林药复合系统 林下植物 光合特性 郁闭度 林下光强 耐荫性
下载PDF
森林冠层地面叶面积指数光学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1
作者 邹杰 阎广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71-2979,共9页
作为表征植被冠层结构的核心参数之一,叶面积指数(LAI)控制着植被冠层的多种生物物理和生理过程,如光合、呼吸、蒸腾、碳循环、降水截获、能量交换等.本文首先阐述了森林冠层地面LAI光学测量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数学模型;其后介绍了目前主... 作为表征植被冠层结构的核心参数之一,叶面积指数(LAI)控制着植被冠层的多种生物物理和生理过程,如光合、呼吸、蒸腾、碳循环、降水截获、能量交换等.本文首先阐述了森林冠层地面LAI光学测量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数学模型;其后介绍了目前主流光学测量方法的测量原理及其优缺点;归纳了LAI光学测量方法的主要误差来源(聚集效应、非光合作用组分、观测条件和地形效应),并分析总结了聚集效应、非光合作用组分和地形效应的定量评估现状;最后展望了森林冠层地面LAI光学测量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方法 叶面积指数 非光合作用组分 聚集效应 地形效应 森林冠层
原文传递
林分类型及郁闭度对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12
作者 黄云鹏 王邦富 +4 位作者 范繁荣 沈琼桃 陈绍煌 黄素梅 苏松锦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为科学指导林下栽培多花黄精,开展不同林分类型(毛竹林、阔叶树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及不同郁闭度(0.2~0.4、0.4~0.6、0.6~0.8、0.8~0.9)对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下多花黄精平均根茎多... 为科学指导林下栽培多花黄精,开展不同林分类型(毛竹林、阔叶树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及不同郁闭度(0.2~0.4、0.4~0.6、0.6~0.8、0.8~0.9)对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下多花黄精平均根茎多糖含量:毛竹林(13.8%)〉阔叶树林(13.7%)〉杉木林(13.3%)〉马尾松林(12.5%)。不同林分郁闭度多花黄精的平均根茎多糖含量以郁闭度0.4~0.6最高,达13.8%;郁闭度0.2~0.4和0.6~0.8次之,分别为11.7%和11.2%;郁闭度0.8~0.9最低,为9.8%。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以2年生最高,达16.1%;1年生根茎次之,为15.5%;种苗根茎最低,为11.4%。因此,提高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适宜的林分类型分别为郁闭度为0.4~0.6的毛竹林或阔叶树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类型 郁闭度 多花黄精 根茎 多糖含量
下载PDF
林冠分配降雨过程模拟与模型 Ⅰ.常雨强下穿透降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模型 被引量:25
13
作者 裴铁璠 郑远长 《林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0,共10页
应用系统论方法.从连续方程出发推演出次降雨通过林冠的穿透降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三个过程模型均为n+1阶常系数微分方程。用方程表述穿透降雨和树干径流过程,旨在揭示林冠分配降雨特征与动态规律。以穿透降雨为例,其模型模拟... 应用系统论方法.从连续方程出发推演出次降雨通过林冠的穿透降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三个过程模型均为n+1阶常系数微分方程。用方程表述穿透降雨和树干径流过程,旨在揭示林冠分配降雨特征与动态规律。以穿透降雨为例,其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比较,相对误差不超过2%,与野外观测比较,多次平均相对误差为6%。笔者发现次降雨通过林冠这一多孔介质的穿透降雨、树干径流过程与电学中R-L-C电路暂态过程的方程具有同一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冠 分配降雨 模拟 模型 林冠截流 树干径流
下载PDF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冠不同部位藤本植物的光合生理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适应 被引量:29
14
作者 江浩 周国逸 +2 位作者 黄钰辉 刘世忠 唐旭利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7-576,共10页
对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着生在林冠层不同部位的4种藤本植物(白背瓜馥木(Fissistigma glaucescens)、瓜子金(Dischidia chinensis)、蔓九节(Psychotria serpens)和山蒌(Piper hancei))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比较,探讨着生在林冠不同部... 对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着生在林冠层不同部位的4种藤本植物(白背瓜馥木(Fissistigma glaucescens)、瓜子金(Dischidia chinensis)、蔓九节(Psychotria serpens)和山蒌(Piper hancei))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比较,探讨着生在林冠不同部位的藤本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随光照、温度、湿度等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微生境由上至下发生了较大变化,相对于林内,冠层顶部具有高温、高光强、低湿度的特征。受这些变化的环境因子的影响,着生在林冠不同部位的藤本植物之间的光合生理特征存在着较大差异:着生于林冠层中上部的瓜子金和蔓九节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2.9±0.6)和(6.3±1.3)μmolCO2·m-2·s-1,光饱和点为(168.5±83.4)和(231.4±147.8)μmol·m-2·s-1,显著小于位于冠层下部的白背瓜馥木和山蒌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值(8.9±2.9)和(8.6±2.3)μmolCO2·m-2·s-1以及光饱和点值(491.6±230.8)和(402.3±112.8)μmol·m-2·s-1。瓜子金和蔓九节的光补偿点值为(16.1±5.9)和(10.1±5.7)μmol·m-2·s-1,水分利用效率值为(11.5±3.9)和(8.7±1.6)μmolCO2·mmol-1H2O,显著大于林内的白背瓜馥木和山蒌的光补偿点值(5.6±1.9)和(5.4±1.7)μmol·m-2·s-1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值(6.7±1.8)和(6.8±1.3)μmolCO2·mmol-1H2O。这些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显示出植物对不同的温度、光照、湿度的适应,是植物适应环境条件的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常绿阔叶林 林冠 光合生理特性 藤本植物
原文传递
林冠附生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5
作者 刘文耀 马文章 杨礼攀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2-533,共12页
林冠附生植物及其枯死存留物是构成山地湿性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区系、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分。由于在林冠攀爬技术上的限制,过去对林冠附生植物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过程中的作用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近20年来,随着对林冠生物多样性及... 林冠附生植物及其枯死存留物是构成山地湿性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区系、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分。由于在林冠攀爬技术上的限制,过去对林冠附生植物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过程中的作用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近20年来,随着对林冠生物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功能过程影响的认识和研究技术上的提高,对林冠附生生物的研究已逐步从个体水平转移到系统水平上。有关林冠附生植物多样性、生物量及其生态学效应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研究领域——“林冠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许多研究表明,林冠附生植物在生态系统水平上的交互作用比它们的解剖、形态和生理特征更为重要。国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冠是一个适合于许多生物种类生存的场所,其数量比想象的更为丰富。在全球范围内估计有29500余种附生植物,其中维管束附生植物的种类高达24000种,约占总维管束植物种类的10%。林冠附生物的生物量在世界各地森林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其范围在105。44000ks·hm^-2之间,其中在一些热带和温带天然老龄林中林冠附生物的生物量超过了宿主林木的叶生物量。林冠附生植物还具有较大的叶面积指数(洲)。林冠附生物丰富的物种组成、较高的生物量、独特的生理形态特征以及它们分布于森林与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界面,使得它们在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形成及其维持机制、养分和水分循环、指示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林冠附生植物及其枯死残留物具有较强的能力吸收雨水和空气中的营养物质,在林冠层中形成一个潮湿的环境促进氮固定,林冠附生植物群落还能为生存于林冠的其它生物(如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昆虫等)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林冠附生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分布格局除与宿主有关外,还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冠 附生植物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生态功能 环境因素
下载PDF
赤水河上游主要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被引量:28
16
作者 喻阳华 李光容 +3 位作者 皮发剑 严令斌 喻理飞 黄宗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0-156,共7页
以赤水河上游10种主要森林类型为对象,定量评价其土壤层、枯落物层和林冠层的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枯落物储量为3.24~16.13t/hm^2,有效拦蓄深为0.66~2.38mm,最大失水深为0.14~0.88mm,分解越彻底则蓄水能力越强。土壤层有效持水深为14... 以赤水河上游10种主要森林类型为对象,定量评价其土壤层、枯落物层和林冠层的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枯落物储量为3.24~16.13t/hm^2,有效拦蓄深为0.66~2.38mm,最大失水深为0.14~0.88mm,分解越彻底则蓄水能力越强。土壤层有效持水深为14.35~54.41mm,表现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优于针叶林,并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层与枯落物层的持水速率均大于失水速率,在1~2h下降快,后期下降慢,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阔叶林林冠截留率高于针叶林,可用林外降雨量和林内穿透雨量预测林冠截留量。水源涵养能力主要受枯落物储量、有效拦蓄深、最大失水深和土壤容重、饱和持水量影响,据此将10种森林类型划分为低持水(柏木林、撑绿竹林和火棘+荚蒾林)、中低持水(杉木林、马尾松+杉木林)、中持水(马尾松+柏木林、马尾松-白栎林)和高持水(丝栗栲林、白栎林和马尾松林)4种类型。综合分析表明恢复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核心是调整林冠组成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水源涵养功能 持水 失水 林冠截留 赤水河上游
下载PDF
西双版纳干季晴天次生林林窗气温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一平 刘玉洪 +1 位作者 马友鑫 王进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1-215,共5页
利用西双版纳干季 ( 1 2月、4月 )次生林林窗的温度观测资料 ,探讨了睛天林窗 4方位的气温的空气变化特征。由于林窗的不同位置所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不同 ,加之林缘热力效应的综合作用 ,林窗中存在明显的气温差异 ,特别是最高气温差异显... 利用西双版纳干季 ( 1 2月、4月 )次生林林窗的温度观测资料 ,探讨了睛天林窗 4方位的气温的空气变化特征。由于林窗的不同位置所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不同 ,加之林缘热力效应的综合作用 ,林窗中存在明显的气温差异 ,特别是最高气温差异显著 ;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日较差最大值不在林窗中央而出现在林窗东侧林缘树冠垂线外。这势必造成林窗不同区域热量传输的不同 ,形成林窗小气候的差异。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森林林窗小气候及有关生态学现象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次生林 林窗 气温 干季
下载PDF
ICESat与ICESat-2应用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杨帆 温家洪 Weili Wang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8-148,共11页
近十年来,格陵兰和南极冰盖消融增速,两极地区显著变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的冰、云和陆地高程卫星(ICESat)自2003年发射至2009年的在轨期间,用于定量分析冰盖和海冰的变化速率,并对这些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检测与监测。ICESa... 近十年来,格陵兰和南极冰盖消融增速,两极地区显著变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的冰、云和陆地高程卫星(ICESat)自2003年发射至2009年的在轨期间,用于定量分析冰盖和海冰的变化速率,并对这些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检测与监测。ICESat在极地冰雪遥感应用等方面展示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对精确估算冰盖对海平面上升的年贡献、南北极海冰物质平衡量和计算全球生物总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冰、云和陆地高程卫星2号(ICESat-2)将在2015年发射,该卫星在ICESat的技术基础上,测高技术和精准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评述了ICESat运行情况和应用优势,详尽地介绍了ICESat-2的任务目标、运行参数和技术改进,展望了其将来在极地科学的巨大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盖 海冰 森林树冠 ICESAT ICESat-2
下载PDF
贡嘎山亚高山演替林林冠截留特征与模拟 被引量:26
19
作者 孙向阳 王根绪 +2 位作者 李伟 刘光生 林云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9,共7页
通过对贡嘎山亚高山峨眉冷杉与冬瓜杨演替林连续两年林下降水与树干径流的实验观测,分析研究了演替林林下降水、树干径流、林冠截留的变化特征,并验证了Gash(1995)模型模拟该区林冠截留的适用性。结果显示,2008年和2009年贡嘎山亚高山... 通过对贡嘎山亚高山峨眉冷杉与冬瓜杨演替林连续两年林下降水与树干径流的实验观测,分析研究了演替林林下降水、树干径流、林冠截留的变化特征,并验证了Gash(1995)模型模拟该区林冠截留的适用性。结果显示,2008年和2009年贡嘎山亚高山演替林林下降水分别占降水量的76.4%和77.0%,树干径流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林冠截留量分别为23.6%和23.0%。Gash(1995)模型中蒸散发参数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饱和冠层储水量采用Preira法,模型对整个湿季的林冠截留模拟效果较好,2008年模拟值与实测值分别为125.6 mm和126.1 mm,2009年均为150.1 mm,说明Gash(1995)模型在该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 演替林 林冠截留 Gash模型
下载PDF
基于微型无人机遥感的亚热带林冠物种识别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杨龙 孙中宇 +4 位作者 唐光良 林志文 陈燕乔 黎喻 李勇 《热带地理》 2016年第5期833-839,共7页
通过微型无人机平台搭载微单相机监测亚热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冠层,发现在低空飞行时(飞行高度100m),仅能识别马尾松、湿地松和大叶相思3个冠层树种;但在超低空飞行时(高度50 m)的影像分辨率较高,通过提取冠层的轮廓、纹理、结构、颜色... 通过微型无人机平台搭载微单相机监测亚热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冠层,发现在低空飞行时(飞行高度100m),仅能识别马尾松、湿地松和大叶相思3个冠层树种;但在超低空飞行时(高度50 m)的影像分辨率较高,通过提取冠层的轮廓、纹理、结构、颜色等信息,能成功分辨出近20种冠层物种,甚至可以识别出部分林隙中的林下物种。根据微型无人机遥感,可提取多种亚热带林冠信息,为森林保护或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有效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无人机 遥感 亚热带森林 物种多样性 冠层物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