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中地区分类强对流天气环境参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79
1
作者 高晓梅 俞小鼎 +4 位作者 王令军 王文波 王世杰 王新红 韩晓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6-212,共17页
将山东中部地区16a暖季(4—9月)106次伴随瞬时风力不低于8级的强对流个例划分为雷暴大风、冰雹雷暴大风和强降水混合型等3种类型,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通过箱须图的形式分别讨论3种类型对应的一系列关键环境参数的分布特征... 将山东中部地区16a暖季(4—9月)106次伴随瞬时风力不低于8级的强对流个例划分为雷暴大风、冰雹雷暴大风和强降水混合型等3种类型,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通过箱须图的形式分别讨论3种类型对应的一系列关键环境参数的分布特征和预报阈值。进一步,又将上述106次个例中的特强对流个例,包括产生25m/s以上瞬时大风的特强雷暴大风个例、产生不小于20mm直径冰雹的特强冰雹个例以及50mm/h或以上强度的特强短时强降水个例提取出来构成一个子集,讨论其关键环境参数分布特征和预报阈值,并与全部对流个例的相应关键环境参数进行比较。最后,对鲁中地区强对流系统的触发机制进行了简要阐述和讨论。结果表明:(1)雷暴大风型、冰雹雷暴大风型和强降水混合型对应的850和500hPa温差的最低阈值为25℃;3种类型对应的地面露点最低阈值分别为13、16和24℃;相应的大气可降水量最低阈值分别为20、24和32mm;相应对流有效位能的最低阈值分别为300、900和1300J/kg;相应的0—6km风垂直切变最低阈值分别为12.0、12.5和8.0m/s。(2)通过地面露点、大气可降水量以及暖云层厚度等关键参数的分布特征可以将上述3种类型的前两种与第3种类型即强降水混合型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但要通过各个关键参数的分布特征区分前两种强对流天气是困难的。(3)对于伴随冰雹的强对流天气,适宜的融化层高度为3.0—3.9km;(4)特强雷暴大风、特强冰雹和特强短时强降水等3种特强对流类型与全部强对流个例的3种类型相比,其条件不稳定度明显增大,体现为850和500hPa温差的增大、水汽条件有所加强、对流有效位能明显增大,3种类型特强对流天气对应的对流有效位能最低阈值分别为1000、1100和2000J/kg;相应的0—6km风垂直切变最低阈值分别为16、12和11m/s,即特强雷暴大风型和特强短时强降水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强对流天气 短时预报 关键环境参数 预报阈值
下载PDF
鲁中地区强对流天气的气候特征及相关环境参数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高晓梅 俞小鼎 +3 位作者 马守强 杨萌 王世杰 周树华 《海洋气象学报》 2019年第3期43-54,共12页
利用鲁中地区2001—2016年伴随瞬时风力不低于8级的所有强对流天气个例共106次进行分析,总结其气候特征,并通过箱须图的形式研究了分类强对流天气相关环境参数的分布特征和预报阈值。结果表明:2001—2016年强对流天气分布呈山区多、平... 利用鲁中地区2001—2016年伴随瞬时风力不低于8级的所有强对流天气个例共106次进行分析,总结其气候特征,并通过箱须图的形式研究了分类强对流天气相关环境参数的分布特征和预报阈值。结果表明:2001—2016年强对流天气分布呈山区多、平原少、中部多、北部和西南部少的特点;6月和6月中旬是主要月份和旬份;地面辐合线是最主要触发机制类型;雷暴大风型、冰雹雷暴大风型和强降水混合型对应的地面和850hPa的平均温度露点差,0~1km和0~3km垂直风切变,SWEAT指数、LI指数、K指数、风暴相对螺旋度、高度指数等环境参数各有不同的最低阈值;鲁中地区易发生强对流天气的0℃层高度为4.1km左右;对于伴随冰雹的强对流天气,其融化层高度比0℃层高度低0.6km左右。根据以上环境参数的分布特征、高低空垂直风切变的强弱变化可对3类强对流天气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气候特征 环境参数 预报阈值
下载PDF
基于T639对流参数的内蒙古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方法初探 被引量:17
3
作者 斯琴 王佳津 +1 位作者 荀学义 包福祥 《干旱气象》 2016年第5期906-911,共6页
统计内蒙古地区2011—2014年汛期短时强降水、冰雹、大风强对流天气的基础上,利用T6391°×1°逐3 h的数值模式产品计算物理量,选取与强对流天气相关性较好的敏感对流参数作为预报因子,通过权重分析建立未来0-12 h强对流天... 统计内蒙古地区2011—2014年汛期短时强降水、冰雹、大风强对流天气的基础上,利用T6391°×1°逐3 h的数值模式产品计算物理量,选取与强对流天气相关性较好的敏感对流参数作为预报因子,通过权重分析建立未来0-12 h强对流天气及落区的潜势预报方程,并确定判别不同强对流天气的阈值。通过对2013年8月进行的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发生强对流天气的平均TS评分为0.35;不发生强对流天气的平均TS评分为0.51;3种强对流天气预报中对冰雹预报效果不理想,但对大风及短时强降水预报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潜势预报 对流参数 T639数值预报产品 阈值
下载PDF
基于预测机制的认知无线电机会频谱接入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晓燕 杨震 刘善彬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9,共6页
基于认知无线电(CR)的机会频谱接入技术,近年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大部分文献是根据当前主用户的频谱活动情况来指导次用户的频谱接入。提出一种新的接入机制,根据主用户过去和现在的频谱活动来预测其未来的频谱活动,从而使次用户可以接... 基于认知无线电(CR)的机会频谱接入技术,近年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大部分文献是根据当前主用户的频谱活动情况来指导次用户的频谱接入。提出一种新的接入机制,根据主用户过去和现在的频谱活动来预测其未来的频谱活动,从而使次用户可以接入可用性高的频段,减少与主用户发生冲突碰撞的可能性。另外,门限值的设定更进一步减少了不可靠的频段,使次用户的通信质量得以提高。通过仿真实验可看出,与传统的接入机制以及未设门限值的接入机制相比较,所提方案能有效地减少主次用户之间的冲突碰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机会频谱接入 频谱预测 门限值
下载PDF
基于ECMWF产品福建省前汛期短时强降水预报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洪伟 郑玉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4-595,共12页
利用2014—2016年福建省1605个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资料和ECMWF全球模式细网格预报产品,分析福建省前汛期短时强降水发生背景下模式预报物理量的分布特征,并基于阈值判定的方法建立短时强降水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福建省内陆县市前汛期短... 利用2014—2016年福建省1605个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资料和ECMWF全球模式细网格预报产品,分析福建省前汛期短时强降水发生背景下模式预报物理量的分布特征,并基于阈值判定的方法建立短时强降水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福建省内陆县市前汛期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较高,沿海县市发生频次低,且日变化特征表现出双峰结构。箱型图差异指数(I_(bd))在评估相关变量对于区分短时强降水发生与否的敏感程度有较好的作用,比湿、整层可降水量等水汽变量I_(bd)最为显著,K指数、对流有效位能等变量的I_(bd)仅次于水汽变量,说明模式预报变量对于预测短时强降水有较好的表征作用。针对短时强降水事件的物理量集合,采用剔除异常值后的最小值作为判定阈值,通过训练集分析结果客观订正对流有效位能和3 h降水量两个高I_(bd)变量的阈值,建立潜势预报模型。对于福建省西部的关键区,检验集白天时段12 h时间分辨率预报TS评分可达0.5,夜间时段约为0.3。对于福建省进行分区建模预报,检验集预报结果显示白天时段比夜间准确率高、内陆县市比沿海县市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潜势预报 阈值 箱型图差异指数
下载PDF
基于土壤水势变化的灌溉节水机理与调控阈值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光辉 费宇红 +2 位作者 王惠军 严明疆 刘中培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4-180,共7页
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农田灌溉过程中,土壤含水率及水势变化具有入渗排气、渗吸增能、吸脱水减能和缓慢脱水减能的阶段性特征。当土壤处于水分亏缺状态急需补充水分(土壤吸水)时,土壤水势梯度大于1.0 cmH2O/cm;当土壤水分得到充分补给... 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农田灌溉过程中,土壤含水率及水势变化具有入渗排气、渗吸增能、吸脱水减能和缓慢脱水减能的阶段性特征。当土壤处于水分亏缺状态急需补充水分(土壤吸水)时,土壤水势梯度大于1.0 cmH2O/cm;当土壤水分得到充分补给达到过水(土壤含水率不变,且水通量不为零)状态时,土壤水势梯度等于1.0 cmH2O/cm;当土壤中水分过剩而处于脱水(流出大于流入水量)状态时,土壤水势梯度小于1 cmH2O/cm。由此,根据上述特征指导农田灌溉调控节水,其中土壤层下部(深度15~60 cm)的水势梯度等于或小于1.0 cmH2O/cm可作为监测及预警节水灌溉的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节水 土壤水势 调控机理 吸水与脱水 预警阈值
下载PDF
中国区域降水偏差订正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海鹏 智协飞 吉璐莹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7-474,共8页
基于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提供的降水预报资料,利用频率匹配法和阈值法对2015年全年的降水预报进行偏差订正并对订正后的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偏差订正可显著减少集成系统降水预报的小雨空报现象,改善“有雨或无雨”的定性... 基于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提供的降水预报资料,利用频率匹配法和阈值法对2015年全年的降水预报进行偏差订正并对订正后的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偏差订正可显著减少集成系统降水预报的小雨空报现象,改善“有雨或无雨”的定性预报性能,提高集成系统的晴雨预报准确率。(2)订正后降水量级大小更接近实况降水,并且集成系统预报的平均绝对误差和面积偏差(干偏差或湿偏差)均有所降低。(3)偏差订正对降水预报的改善程度与系统本身预报性能有关,系统本身预报误差越大,订正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差订正 降水预报 频率匹配法 阈值法 降水检验
下载PDF
2014—2016年赣北地区汛期ECMWF模式24h降水预报误差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庄晓宵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7年第3期208-215,共8页
基于ECMWF模式逐日24 h降水预报及实况资料,通过计算预报误差统计量、单站预报准确率,利用预报误差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和功率谱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赣北地区2014—2016年4—6月24 h降水预报误差的分布规律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赣... 基于ECMWF模式逐日24 h降水预报及实况资料,通过计算预报误差统计量、单站预报准确率,利用预报误差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和功率谱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赣北地区2014—2016年4—6月24 h降水预报误差的分布规律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赣北地区汛期ECMWF模式24 h降水预报效果总体较好,但存在逐年下降的趋势;九江及上饶两站设置误差阈值为15—19 mm,南昌和宜春两站设置误差阈值为22—25 mm时,预报准确率可达80%;预报误差分布主要划分为空间一致型、南北差异型、马鞍型和三段型;预报误差分布可能存在8 d或12—13 d较长周期以及2—3 d或4—5 d较短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报误差 降水 ECWMF模式 阈值 EOF分析
下载PDF
鲁东南冰雹时空分布特征与分类预报指标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崔广暑 刘晨 +3 位作者 于怀征 程月 迟庆红 吕相娟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3年第4期18-22,共5页
文章以鲁东南2000-2021年46个降雹日为样本分析了该地区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冰雹发生前的天气系统背景及邻近探空站资料显示的环境参量特征,提出了该地区冰雹预报预警的各物理量阈值及冰雹发生临界拟合值。
关键词 冰雹 时空分布特征 环境参量 预报阈值
下载PDF
四川省康定市泥石流灾害与降水预报阈值确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敏 王严琪 +1 位作者 孙树峻 徐瑗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1年第4期125-130,共6页
通过对康定市历史泥石流灾害资料与历史气象降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康定市泥石流灾害与降雨的关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康定市1h、3h降雨量诱发泥石流预警指标。结果表明:康定市境内各地均有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东部地区... 通过对康定市历史泥石流灾害资料与历史气象降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康定市泥石流灾害与降雨的关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康定市1h、3h降雨量诱发泥石流预警指标。结果表明:康定市境内各地均有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东部地区是泥石流的高易发区。康定市境内泥石流灾害发生与当日降雨量、短时强降雨、前期有效降雨量关系密切。降雨量大且降雨强度强的月份(6~8月)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短时强降水的强度越大,发生灾害的风险越大,强降水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段(19:00~02:00)也是泥石流高发时段。当降水强度<10mm/h和20mm/3h时,有出现泥石流的可能性,泥石流灾害气象风险等级为4~5级;当降水强度达到10~20mm/h、21~35mm/3h时,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风险等级为3级;当降水强度达到21~35mm/h、36~50mm/3h时,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大,风险等级为2级;当降水强度>35mm/h、50mm/3h时,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极大,风险等级为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特征 降水 预报 阈值
下载PDF
灰色灾变预测在达州洪灾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红梅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203-205,共3页
利用达县水文站的实测最高水位建立灰色灾变GM(1,1)模型,模型的模拟精度达到82.22%,通过后验差检验得出预测精度达到一级,表明此模型可用于预测。通过此模型预测得出2014年后的两次洪灾将发生在2015年6月和2017年9月,此预测结果为当地... 利用达县水文站的实测最高水位建立灰色灾变GM(1,1)模型,模型的模拟精度达到82.22%,通过后验差检验得出预测精度达到一级,表明此模型可用于预测。通过此模型预测得出2014年后的两次洪灾将发生在2015年6月和2017年9月,此预测结果为当地政府提供必要的预测信息,对达州防洪减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变预测 洪灾 GM(1 1)模型 灾变值
下载PDF
湖南省超级早稻高温热害预警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雪媛 王春乙 +1 位作者 张超 黄晚华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58,共8页
湖南省超级早稻抽穗扬花期间的主要气象灾害是高温热害。开展高温热害预警研究,为双季超级早稻及时采取高温热害防御措施,对于减轻高温热害不利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引入温度异常度概念,构建超级早稻的高温热害预警指数SA(standardized an... 湖南省超级早稻抽穗扬花期间的主要气象灾害是高温热害。开展高温热害预警研究,为双季超级早稻及时采取高温热害防御措施,对于减轻高温热害不利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引入温度异常度概念,构建超级早稻的高温热害预警指数SA(standardized anomaly),利用TS(threat score)评分法确定了超级早稻抽穗扬花—灌浆成熟期的SA指数预报阈值,并结合欧洲中心细网格温度预报资料,进行湖南省超级早稻的高温预警。利用2012和2015年2 a典型的高温年份检验,结果表明,SA指标预警结果与实况基本一致,因此可以使用该方法进行长江中下游地区超级早稻高温热害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早稻 高温热害 预警 温度异常度 预报阈值
原文传递
基于洪水地区组成的门限-人工神经网络洪水预报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庆绪 马光文 +2 位作者 黄炜斌 蒲小芳 舒卫民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3,共4页
以寸滩站洪水预报为实例,将门限(Threshold)思想引入传统人工神经网络(ANN)洪水预报模型,建立了寸滩站洪水预报的门限-人工神经网络流量预报模型(T-ANN);同时,将洪水地区组成因素引入到模型中,实现对不同类型洪水的自动识别。检验表明,... 以寸滩站洪水预报为实例,将门限(Threshold)思想引入传统人工神经网络(ANN)洪水预报模型,建立了寸滩站洪水预报的门限-人工神经网络流量预报模型(T-ANN);同时,将洪水地区组成因素引入到模型中,实现对不同类型洪水的自动识别。检验表明,该模型洪水预报精度高,且各来水类型均能获得较好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门限 人工神经网络 模型 洪水地区组成
下载PDF
土壤水动力状态的标识特征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光辉 费宇红 +1 位作者 王惠军 连英立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32-1037,共6页
通过土壤水动力状态变化与土壤含水量和水势梯度之间关系试验研究,发现在降水或灌溉入渗过程中,土壤水系统将经历"吸水"(土壤含水量增大)、"过水"(含水量不变,且水通量不等于零)和"脱水"(含水量变小)过程... 通过土壤水动力状态变化与土壤含水量和水势梯度之间关系试验研究,发现在降水或灌溉入渗过程中,土壤水系统将经历"吸水"(土壤含水量增大)、"过水"(含水量不变,且水通量不等于零)和"脱水"(含水量变小)过程,其总水势梯度大于、等于和小于1.0cmH2O/cm是重要标识特征。上述土壤水动力状态变化特征,在指导农田节水灌溉中具有独特作用。灌溉初期的水势梯度愈大,表明土壤水分亏缺愈严重,需要加大灌溉水量或延长灌溉时间;灌溉初期的水势梯度愈趋近1.0cmH2O/cm,表明土壤水亏缺愈少,应注意调控灌溉水量或限控灌溉时间,避免较多无效灌溉水量的发生。水势梯度等于1.0cmH2O/cm是降水或灌溉入渗过程中土壤含水量饱和的征兆,可作为灌溉节水调控的关键阈值,即当被监测土壤层的水势梯度趋近1.0cmH2O/cm时应结束该次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动力状态 标识特征 土壤水势梯度 节水灌溉 预警阈值
下载PDF
基于物理量参数的伊犁河谷短时强降水预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祝小梅 白婷 荆海亮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2年第1期10-17,共8页
利用2010-2018年6-8月伊宁站每日08、20时探空数据,讨论分析伊犁河谷夏季短时强降水的关键环境参数的阈值,并对2019年夏季短时强降水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K≥32℃、k_(m)≥37℃、k_(c)≥37℃、IQ≥2653 g/kg、SW_(2)≤2.3可以作为... 利用2010-2018年6-8月伊宁站每日08、20时探空数据,讨论分析伊犁河谷夏季短时强降水的关键环境参数的阈值,并对2019年夏季短时强降水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K≥32℃、k_(m)≥37℃、k_(c)≥37℃、IQ≥2653 g/kg、SW_(2)≤2.3可以作为6月产生短时强降水的判别指标;K≥32℃、k_(m)≥37℃、k_(c)≥37℃、IQ≥2768 g/kg、SW_(2)≤3.1可以作为7月产生短时强降水的判别指标;K≥32℃、k_(m)≥37℃、k_(c)≥36.5℃、IQ≥2673 g/kg、SW_(2)≤3.1可以作为8月产生短时强降水的判别指标。(2)通过检验,所得出的判别指标预报短时强降水,准确率提高了10.4%,而空、漏报率明显减少,说明此指标可以为伊犁河谷的短时强降水潜势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关键环境参数 预报阈值 伊犁河谷
下载PDF
A Computer System for Forecasting the Threshold Period for Crop Weed Control
16
作者 LI Jing-tao ZOU Ping +4 位作者 GU Lin FU Yang CUI Hua-wei ZHANG Xing-tao CAI Chang-shu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394-1402,共9页
In this article, a model of a weed control threshold forecast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with related model solving, data checking, database setting up, and system engineering illustration. Moreover, it is tested by... In this article, a model of a weed control threshold forecast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with related model solving, data checking, database setting up, and system engineering illustration. Moreover, it is tested by a software with data from a sugar cane planting experimental field in Yunnan, China. The methodology behind the detailed system analysis, design, and engineering has been discussed. The issue of how to create a dynamic data-dependent forecast model of a threshold forecast system, whose threshold changes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planting environment has been solved. Hence an effective solution has been initiated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n an agricultural exper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ed control threshold forecast system
下载PDF
Guidance on the Choice of Threshold for Binary Forecast Modeling
17
作者 Keon Tae SOHN Sun Min PARK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3-88,共6页
This paper proposes useful guidance on the choice of threshold for binary forecasts. In weather forecast systems, the probabilistic forecast cannot be used directly when estimated too smoothly. In this case, the binar... This paper proposes useful guidance on the choice of threshold for binary forecasts. In weather forecast systems, the probabilistic forecast cannot be used directly when estimated too smoothly. In this case, the binary forecast, whether a meteorological event will occur or not, is preferable to the probabilistic forecast. A threshold is needed to generate a binary forecast, and the guidance in this paper encompasses the use of skill scores for the choice of threshold according to the forecast pattern. The forecast pattern consists of distribution modes of estimated probabilities, occurrence rates of observations, and variation modes. This study is performed via Monte-Carlo simulation, with 48 forecast patterns considered. Estimated probabilities are generated by random variate sampling from five distributions separately. Varying the threshold from 0 to 1, binary forecasts are generated by threshold. For the assessment of binary forecast models, a 2×2 contingency table is used and four skill scores (Heidke skill score, hit rate, true skill statistic, and threat score) are compared for each forecast pattern. As a result, guidance on the choice of skill score to find the optimal threshold i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nary forecast Monte-Carlo simulation threshold skill score
下载PDF
疣纹蝙蝠蛾预测预报技术及防治阈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申国涛 郝德君 +2 位作者 周彪 付俊霞 邓启南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2-24,共3页
本文描述了疣纹蝙蝠蛾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对水曲柳解析木分析,研究了该虫的危害对水曲柳材积、树高和胸径的影响,以此确定了防治值。经统计,该虫幼虫为6龄,各虫期的 T 与 V 之间的一元回归方程为:卵期 T=7.65+126.47V;幼虫越冬前期 T=13.... 本文描述了疣纹蝙蝠蛾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对水曲柳解析木分析,研究了该虫的危害对水曲柳材积、树高和胸径的影响,以此确定了防治值。经统计,该虫幼虫为6龄,各虫期的 T 与 V 之间的一元回归方程为:卵期 T=7.65+126.47V;幼虫越冬前期 T=13.77+641.51V;幼虫越冬后期 T=17.38+84.95V;蛹期 T=17.57+91.53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纹蝙蝠蛾 预测 防治阈值
下载PDF
南疆西部两种强对流天气环境参数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艳 安克武 唐鹏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2年第6期11-17,共7页
利用南疆西部2000—2020年暖季(5—9月)多源气象资料,通过箱线图的形式对冰雹(102次)和短时强降水(159次),以及特强强对流个例的关键环境参数和预报阈值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850和500 hPa的温差(△T_(85))、地面至700 hPa露点温度(△T... 利用南疆西部2000—2020年暖季(5—9月)多源气象资料,通过箱线图的形式对冰雹(102次)和短时强降水(159次),以及特强强对流个例的关键环境参数和预报阈值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850和500 hPa的温差(△T_(85))、地面至700 hPa露点温度(△Td_(sur7))、大气可降水量(P·W)和暖云层厚度等关键参数的分布特征可以区分短时强降水和冰雹。短时强降水和冰雹对应参数的最低阈值:850和500 hPa温差分别为29、31℃、地面至700 hPa露点温度分别为4和-3℃、对流有效位能分别为1152和1470 J·kg^(-1)、0~6 km垂直风切变分别为4.0和7.0 m·s^(-1)。(2)强降水暖云层厚度最低阈值为1.2 km。冰雹适宜的融化层高度在3.5~4.3 km。(3)特强强对流天气主要体现在地面至700 hPa露点温度(△Td_(sur7))和大气降水量(P·W)增大、对流有效位能(CAPE)增大、有效抑制(CIN)减小和0~6 km垂直风切变增强。同时,对南疆西部强对流天气短临预报的潜势进行初探,为本地分类强对流天气智能网格预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西部 短时强降水和冰雹 环境参数 预报阈值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高效的能量汇报融合机制
20
作者 周平 张胜 舒坚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0-72,共3页
通过对telosb节点能耗规律的分析,建立能量预测模型(EFM)采用差介阈值融合汇报机制(DTARM)能够显著减少能量数据汇报次数,提高数据收集效率,降低能耗。实验表明:预测模型的预测成功率为70%-85%,采用差分-阈值融合汇报机制后... 通过对telosb节点能耗规律的分析,建立能量预测模型(EFM)采用差介阈值融合汇报机制(DTARM)能够显著减少能量数据汇报次数,提高数据收集效率,降低能耗。实验表明:预测模型的预测成功率为70%-85%,采用差分-阈值融合汇报机制后能使节点的寿命延长5%-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预测模型 差分-阈值 数据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