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草海越冬黑颈鹤觅食栖息地选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李凤山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57-262,共6页
本文报道了利用Friedman非参数统计方法,研究越冬黑颈鹤(Grusnigricollis)在贵州草海对其觅食栖息地选择的结果。在草海的黑颈鹤越冬觅食栖息地可分为5种──莎草草甸、浅水沼泽、草地、玉米地和蔬菜地。黑颈鹤对莎草草甸的选择性最... 本文报道了利用Friedman非参数统计方法,研究越冬黑颈鹤(Grusnigricollis)在贵州草海对其觅食栖息地选择的结果。在草海的黑颈鹤越冬觅食栖息地可分为5种──莎草草甸、浅水沼泽、草地、玉米地和蔬菜地。黑颈鹤对莎草草甸的选择性最高,对玉米地的选择性最差,对其余类型栖息地的选择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草海的人为活动很多,是影响黑颈鹤利用和选择栖息地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也对改善黑颈鹤越冬栖息地的管理和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觅食栖息地 贵州
下载PDF
繁殖季节同域分布的红腹角雉和血雉的觅食生境选择 被引量:32
2
作者 崔鹏 康明江 邓文洪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49,共7页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是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受胁雉类,到目前为止,对这两种雉类的生态学特征的了解并不多。作者于2006年5-8月,在四川省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公益海,运用样线法和样方取样法对红腹角雉和血...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是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受胁雉类,到目前为止,对这两种雉类的生态学特征的了解并不多。作者于2006年5-8月,在四川省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公益海,运用样线法和样方取样法对红腹角雉和血雉在繁殖季节的觅食生境选择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雉在海拔分布和觅食生境上都存在重叠,红腹角雉主要分布在较低海拔(1,950?3,450m),血雉分布在相对较高海拔(2,760?3,800m)。它们对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都表现出正选择性,而对箭竹林表现出负选择性。微生境尺度上,两种雉觅食生境的乔木和草本盖度均较大,草本高度高;两种雉的活动区内针叶林面积较大,距林区公路较近;红腹角雉对坡向没有选择性,血雉偏好西南坡向的生境。与对照样方相比,红腹角雉的觅食生境的箭竹高度和盖度小,血雉觅食生境的箭竹高度和盖度与对照样方无显著差异。红腹角雉活动区内的箭竹林面积比例显著小于血雉活动区,针阔混交林面积比例显著大于血雉活动区。表明两种雉类在需要某些共同资源的情况下,对觅食生境的利用产生了分异,这是两种雉类能够同域分布的基础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gopantemminckii Ithaginis cruentus 同域分布 海拔 觅食生境选择
下载PDF
江苏盐城黑嘴鸥的繁殖栖息地选择 被引量:23
3
作者 江红星 楚国忠 侯韵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999-1004,共6页
对江苏盐城黑嘴鸥繁殖期觅食地和营巢地及其主要特征进行了调查。黑嘴鸥繁殖觅食地有盐田、碱蓬滩、草滩、水产品养殖塘、农田、泥质滩涂及河口港汊 7种类型。生境选择的结果表明黑嘴鸥对碱蓬滩涂和泥质滩涂都有正选择性 ,对农田和河口... 对江苏盐城黑嘴鸥繁殖期觅食地和营巢地及其主要特征进行了调查。黑嘴鸥繁殖觅食地有盐田、碱蓬滩、草滩、水产品养殖塘、农田、泥质滩涂及河口港汊 7种类型。生境选择的结果表明黑嘴鸥对碱蓬滩涂和泥质滩涂都有正选择性 ,对农田和河口港汊具有负选择性 ,繁殖前期对养殖塘具有正选择性 ;不同繁殖时期黑嘴鸥对碱蓬滩和养殖塘的利用情况变化最明显 ;两年中 ,黑嘴鸥对河口港汊的利用情况稳定。黑嘴鸥营巢地有獐毛滩、碱蓬滩和大米草滩 3种类型 ,其中碱蓬滩是其主要营巢栖息地。对巢址选择因子的分析的结果表明 :影响黑嘴鸥巢址选择的因子主要有 4类 ,依次为 :植被盖度和群集度、人为活动干扰强度、底栖生物量及距水源距离 ,其贡献率分别是 2 6 .2 3%、2 0 .5 5 %、1 4 .82 %、1 4 .0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盐城 黑嘴鸥 繁殖 栖息地选择
下载PDF
大鸨繁殖期觅食地的选择 被引量:23
4
作者 赵匠 万冬梅 +1 位作者 王海涛 高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1-504,共4页
20 0 0年和 2 0 0 1年的 4~ 7月 ,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南部的草原地带 ,采用样方法研究了火烧地和非火烧地上繁殖期大鸨的觅食地选择 .结果表明 ,在火烧地和非火烧地 ,大鸨觅食地的植株高度均为 1 3cm左右 ,最高高度不超过 ... 20 0 0年和 2 0 0 1年的 4~ 7月 ,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南部的草原地带 ,采用样方法研究了火烧地和非火烧地上繁殖期大鸨的觅食地选择 .结果表明 ,在火烧地和非火烧地 ,大鸨觅食地的植株高度均为 1 3cm左右 ,最高高度不超过 30cm ,植被结构上具有共性 ;植物种类丰盛密集 ,盖度较大 ,喜食的植物和昆虫丰富 .但在喜食食物选择上 ,火烧对大鸨有一定影响 .在非火烧地 ,大鸨多关注动物性食物的丰盛 ;而在火烧地则关注植物性食物的丰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鸨 繁殖期 觅食地 栖息地选择 草原
下载PDF
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不同季节觅食地选择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钊 周伟 +3 位作者 张仁功 谢以昌 黄庆文 文云燕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9-546,共8页
我们于2007年3-4月和10-11月在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Pavo muticus imperator)的分布区内,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调查了绿孔雀的觅食生境,测定了21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春季的觅食地利用样方距小路距离、乔木种类和藤本密度与对... 我们于2007年3-4月和10-11月在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Pavo muticus imperator)的分布区内,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调查了绿孔雀的觅食生境,测定了21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春季的觅食地利用样方距小路距离、乔木种类和藤本密度与对照样方存在显著差异,而秋季的则不显著。生态因子比较和逻辑斯谛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绿孔雀均选择落果多、接近水源、坡度小、乔木的盖度和胸径大的地区作为觅食地。乔木和草本盖度,距小路、居民点和林缘距离等是影响判别春、秋季觅食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概率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绿孔雀在研究区内的概率分布呈明显的斑块状,不同季节觅食活动位点均趋向于聚集分布,分布区存在分离,但有部分重叠。生态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对绿孔雀的影响大于安全和食物需求对它们自身的影响。隐蔽条件、食物和水源等关键性生态因子的配置和可获得性决定了绿孔雀的觅食地选择行为,它对觅食地利用的不均匀是由于可利用资源分布不均匀所致,而人为干扰压缩了可利用的适宜生境,降低了利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孔雀 觅食行为 栖息地选择 空间分布
下载PDF
辽宁老秃顶子保护区野猪冬季觅食地生境选择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乐 刘鹤 +3 位作者 万冬梅 马强 张树清 刘志利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08-2413,共6页
2009年11月—2010年3月对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冬季觅食地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同时调查了觅食地样方中的14个生态因子(植被类型、海拔高度、坡位、坡向等),运用痕迹检验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野猪的觅食地进行了分析。结果... 2009年11月—2010年3月对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冬季觅食地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同时调查了觅食地样方中的14个生态因子(植被类型、海拔高度、坡位、坡向等),运用痕迹检验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野猪的觅食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猪喜欢选择在食物丰富、人为干扰较小、距水源较近、隐蔽程度较高、坡度较平缓的阳坡活动,在没有或者很少有倒木、树桩和大块山石的地方活动觅食;对其冬季觅食地生境选择影响最大的5个因子分别是人为干扰、水源、食物、隐蔽性和灌木,其贡献率分别为19.45%、14.04%、13.03%、12.19%和1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觅食 生境选择 冬季
原文传递
野生动物觅食地选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征 张旭晖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50-3156,共7页
觅食地选择是指个体对不同觅食地的非随机利用,是影响个体生存力和适合度的行为反应。觅食地的质量影响着动物的生存和繁殖,直接决定了动物种群的续存。一直以来,觅食地选择都是动物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从动物觅食地选择的... 觅食地选择是指个体对不同觅食地的非随机利用,是影响个体生存力和适合度的行为反应。觅食地的质量影响着动物的生存和繁殖,直接决定了动物种群的续存。一直以来,觅食地选择都是动物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从动物觅食地选择的理论背景、影响因素和时空尺度变异等3个角度,对现有的觅食地选择研究进行了综述,并通过对一些研究案例的剖析,从理论和实践上探寻动物觅食地选择的理论机制,进而为今后的觅食地研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 觅食地选择 时空尺度 野生动物 影响因子
原文传递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白鹤秋季迁徙停歇期觅食生境选择 被引量:10
8
作者 孔维尧 郑振河 +3 位作者 吴景才 宁宇 王永 韩晓东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6-173,共8页
2008年秋季(10月8日-20日)及2009年秋季(9月20日-10月16日),通过样方法对觅食生境11个生态因子进行调查,利用卡方检验、资源选择指数和资源选择函数在莫莫格保护区对秋季迁徙停歇期白鹤觅食生境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鹤对距... 2008年秋季(10月8日-20日)及2009年秋季(9月20日-10月16日),通过样方法对觅食生境11个生态因子进行调查,利用卡方检验、资源选择指数和资源选择函数在莫莫格保护区对秋季迁徙停歇期白鹤觅食生境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鹤对距人为干扰源距离、植被密度、盖度、高度、植物性食物密度以及水深均具有选择性,但对宏观尺度干扰因子的选择性较低。其偏好觅食生境的特点为:距一级路〉5000m,〉二级路1500m以上,〉三级路1000m以上,〉居民点1000m以上,农田〉1000m;植被密度20~50株/m2,盖度〈10%,高度〈20cm,扁杆蔗草密度1~50株/m2,蔗草密度1~10株/m2,水深40~60cm。白鹤秋季觅食生境资源选择函数为Logistic(P)=0.663+0.565x与一级道路距离+0.042x与二级道路距离+0.519x与三级道路距离+0.353x与居民点距离+0.169x与农田距离-0.455x植被密度-0.618x植被盖度-0.548x植被高度-0.158x扁杆蔗草密度-0.404x蔗草密度+0.920x水深,T(x)=e^Logistic(p)/[1+e^Logistic(p)],模型正确预测率为8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 觅食生境选择 资源选择指数 资源选择函数
下载PDF
藏北繁殖黑颈鹤的巢址特征及觅食地选择 被引量:9
9
作者 邝粉良 仓决卓玛 +2 位作者 李建川 杨乐 刘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9-92,共4页
2006年4—6月,利用样点法和扫描取样法在藏北观测了繁殖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巢址特征和觅食地选择。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岛屿规模及状况、安全和筑巢需求以及巢的位置是黑颈鹤巢址的主要特征,表现了89%的方差信息。Bonferroni Z... 2006年4—6月,利用样点法和扫描取样法在藏北观测了繁殖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巢址特征和觅食地选择。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岛屿规模及状况、安全和筑巢需求以及巢的位置是黑颈鹤巢址的主要特征,表现了89%的方差信息。Bonferroni Z检验表明,黑颈鹤对不同觅食地的选择性存在差异:浅水泥炭地的选择性最高(1.375),其次是青藏苔草草甸(-0.125)、杂草盐生草甸(-0.750),对牧地的选择性最低(-1.000)。Friedman非参数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浅水泥炭地的选择性与牧地、杂草盐生草甸和青藏苔草草甸3种类型的觅食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青藏苔草草甸与牧地生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杂草盐生草甸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杂草盐生草甸与牧地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适宜的巢址是影响繁殖期间黑颈鹤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黑颈鹤 巢址特征 觅食地选择 藏北
下载PDF
Foraging habitat selection of overwintering Black-necked Cranes in the farming area surrounding the Caohai Wetland, Guizhou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4
10
作者 Dawei Wu Canshi Hu +2 位作者 Mingming Zhang Zhumei Li Haijun Su 《Avian Research》 CSCD 2020年第1期74-82,共9页
Background: Understanding how overwintering birds choose foraging habitats is very important for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The overwintering Black-necked Crane(Grus nigricollis) feeds on crop remains in farmlands;thus,... Background: Understanding how overwintering birds choose foraging habitats is very important for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The overwintering Black-necked Crane(Grus nigricollis) feeds on crop remains in farmlands;thus, reasonable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of this type of farmland that surrounds wetlands is critical for the overwintering populations of the Black-necked Crane;however, it is not clear how the Black-necked Crane chooses the foraging land in the farmland.Methods: A thorough field positioning survey of all foraging sites in farmland areas around the Caohai Wetland and a-sampling analysis of habitat selection by the Black-necked Crane were conducted during the winters from 20162017 and 2017-2018.Results: Multiple factors contributed to the selection of foraging habitat in farmlands, i.e., food factors(crop remains and tillage methods) > human disturbance factors(distance to road and settlement) > topography factors(slope aspect), listed according to the strength of influence. Additionally, Black-necked Cranes tend to choose farmland sites where there was no machine tillage, the crop remains were > 500 g/m^2, the distance to residences ranged from 100 to 500 m, the distance to roads ranged from 50 to 100 m, and the slopes exhibited western or eastern aspects. As the winters progressed, the volume of the edible crop remains declined, and the influences of the other main factors also changed, i.e., the factors of human disturbance(distance to road and settlement) became less important, while the effect of the food factor(crop remains) was strengthened. Thus, the foraging sites near the road became more important.Conclusion: The farming area surrounding the Caohai Wetland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overwintering Black-necked Crane. Food factors and human disturbance factor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hoice of feeding gr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necked Crane Caohai WETLAND in Guizhou FARMLAND around the WETLAND foraging habitat selection OVERWINTERING period
下载PDF
栖木在越冬红隼(Falco tinnunculus)的觅食地与捕食方式选择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熊李虎 陆健健 +1 位作者 童春富 何文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60-2166,共7页
栖木是重要的生境因子,对于鸟类生境选择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2003年9月-2004年3月,采用固定样地对照观测的方法,分析研究栖木在越冬红隼(Falco tinnunculus)的栖息地选择与捕食方式选择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增加了栖木的试验... 栖木是重要的生境因子,对于鸟类生境选择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2003年9月-2004年3月,采用固定样地对照观测的方法,分析研究栖木在越冬红隼(Falco tinnunculus)的栖息地选择与捕食方式选择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增加了栖木的试验区(下称试验区),红隼的出现频率远大于未增加栖木的对照区(下称对照区);试验区红隼个体平均停留时间显著长于对照区;在试验区红隼栖停捕食占捕食次数的77.24%,而在对照区红隼只进行飞行捕食,红隼捕食方式和样地中是否增加栖木具有极显著相关性;试验区,红隼栖停行为时间占51.8%,大于对照区(30.1%),对照区中,红隼在空中的行为如飞行、翱翔、悬停等行为时间所占比例为34.8%,远高于试验区(12.1%)。这些结果表明,栖木在越冬红隼的栖息地选择和捕食方式选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栖木的存在是栖停捕食的先决条件,冬季红隼偏好于具有较好栖木条件的栖息地,并且偏向于采取低消耗低收益的栖停捕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隼 捕食方式 觅食栖息地选择 栖木
下载PDF
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越冬灰鹤觅食栖息地选择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战永佳 陈卫 +3 位作者 李玉华 吴秀山 张金国 胡东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0-813,I0004,共5页
2006年12月~2007年2月,采用秩变换分析法对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越冬灰鹤群的觅食栖息地选择规律进行了研究。在保护区18种土地利用类型中,灰鹤的觅食栖息地主要为玉米地、沼泽草甸、水库冰面和草场等4种。越冬灰鹤对玉米地的选择... 2006年12月~2007年2月,采用秩变换分析法对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越冬灰鹤群的觅食栖息地选择规律进行了研究。在保护区18种土地利用类型中,灰鹤的觅食栖息地主要为玉米地、沼泽草甸、水库冰面和草场等4种。越冬灰鹤对玉米地的选择性最高,草场的选择性最低,说明北京地区越冬灰鹤对人类活动的依赖性很大。同时发现,烧荒、翻地等耕作方式会大大降低食物的可获得性,影响灰鹤的觅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鹤 觅食栖息地选择 越冬
下载PDF
贵州草海斑头雁越冬觅食地选择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延峰 张国钢 +2 位作者 陆军 刘文 李振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6-180,共5页
湿地生境可为水鸟提供保护场所、生存和繁殖所需要的能量以及种群延续的条件(Fretwell,1972;Heitmeyer,1980;Fredrickson,1981;Krapu,1981).生境的可利用性、分布和质量会影响越冬期水鸟的集群、活动、能量分配和繁殖过程(Fredrickso... 湿地生境可为水鸟提供保护场所、生存和繁殖所需要的能量以及种群延续的条件(Fretwell,1972;Heitmeyer,1980;Fredrickson,1981;Krapu,1981).生境的可利用性、分布和质量会影响越冬期水鸟的集群、活动、能量分配和繁殖过程(Fredrickson et al.,1979;Paulus,1980),同时会对水鸟的繁殖潜力造成影响(Miline,1976;Ankney,1977).生境选择通常会使生物分布非随机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Southwood,1977;Martin,1998;Clark et al.,1999).这种非随机化分布方式的产生是由于生物体对环境因子具有选择性,即在相同生境中的随机区域选择位点进行测量,并将它们进行比较的结果(Wilson,1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头雁 种群数量 觅食地 生境选择 草海
下载PDF
云南拉市海越冬斑头雁觅食地生境选择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阎良辰 胡明宇 +1 位作者 孟凡荣 刘宁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0期262-263,273,共3页
2013月12月至2014年2月,对拉市海越冬斑头雁觅食生境选择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护区7种典型生境类型中,斑头雁偏好选择草地、沼泽泥滩地以及浅水区3种生境。通过对不同生境特征选择的分析,发现斑头雁偏好选择干扰频率低、距离干... 2013月12月至2014年2月,对拉市海越冬斑头雁觅食生境选择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护区7种典型生境类型中,斑头雁偏好选择草地、沼泽泥滩地以及浅水区3种生境。通过对不同生境特征选择的分析,发现斑头雁偏好选择干扰频率低、距离干扰远、远离道路及人类建筑物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头雁 越冬 觅食地生境选择 拉市海 云南省
下载PDF
克隆植物生境选择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权佳馨 刘晓 岳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7-857,共11页
自然环境中的资源通常呈现出异质性分布模式。克隆植物在应对不均匀分布的资源时,能够有选择地放置其新生分株来实现对新生境的占领,以此提高整个基株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从而有效地利用斑块状分布的资源。此外,克隆植物在维持群落生产... 自然环境中的资源通常呈现出异质性分布模式。克隆植物在应对不均匀分布的资源时,能够有选择地放置其新生分株来实现对新生境的占领,以此提高整个基株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从而有效地利用斑块状分布的资源。此外,克隆植物在维持群落生产力和稳定性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对异质性资源环境中克隆植物的生境选择研究备受关注。在介绍生境选择和觅食行为的基础上,从克隆植物养分吸收结构的选择性放置、生长构型和生物量分配模式3方面阐述了克隆植物生境选择行为的表现和方式,并从克隆植物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信息、克隆整合是否影响植物生境选择以及表观遗传记忆对生境选择行为的调控等方面,对相关领域主要的研究进行综述和探讨,并提出了克隆植物生境选择研究中值得关注的方向,希望能够为深入理解植物的生境选择行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觅食行为 生境选择 资源异质性 表型可塑性
下载PDF
阔叶红松林中黑啄木鸟的取食生境偏好
16
作者 于美辰 陈俊达 +3 位作者 司雨蕙 魏爽 荆媛 戎可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8-337,共10页
2020年冬季—2022年冬季,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黑啄木鸟(Dryocopus martius)取食生境偏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取食微生境尺度中,黑啄木鸟取食树树种、取食树状态与对照样方具有显著差异(p<0.05)... 2020年冬季—2022年冬季,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黑啄木鸟(Dryocopus martius)取食生境偏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取食微生境尺度中,黑啄木鸟取食树树种、取食树状态与对照样方具有显著差异(p<0.05),偏好在冷杉(Abies fabri,47.71%)和半枯立木(73.86%)的树木主干(86.93%)中上部(43.14%)、上部(32.03%)取食,且偏好粗壮、高大的树木;在取食样方尺度中,黑啄木鸟偏好在有林窗(92.16%)的天然林(96.73%)中取食,偏好郁闭度较低、优势乔木均高较低、优势乔木平均胸径较大、样方中活立木较少、枯立木、倒木较多和距人为干扰更近的生境中取食,与对照样方呈显著差异(p<0.05)。资源选择函数结果表明,影响黑啄木鸟取食生境偏好的关键因子是取食树树种,次关键因子是枯立木数量、优势乔木均高、取食树高度和倒木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啄木鸟 取食生境偏好 阔叶红松林 资源选择函数
下载PDF
昆明翠湖公园越冬红嘴鸥觅食生境选择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志诚 梁良 +2 位作者 杨福花 吕婷 陈明勇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3期41-46,共6页
2014—2018年共4年的冬季(11月至次年3月间),利用样线法、同步统计、定点观察等方法对昆明翠湖公园内越冬红嘴鸥的觅食生境选择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嘴鸥在翠湖公园水域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且形成典型的... 2014—2018年共4年的冬季(11月至次年3月间),利用样线法、同步统计、定点观察等方法对昆明翠湖公园内越冬红嘴鸥的觅食生境选择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嘴鸥在翠湖公园水域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且形成典型的聚集分布型。对水域面积、水面漂浮物、投食人数、植被和建筑物盖度4个觅食生境因子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向红嘴鸥投食的人数(P<0.01)和水域开阔度主要决定了红嘴鸥觅食地的选择结果。其它生境因子影响不显著。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开展文明喂鸥活动,倡导节约环保喂鸥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嘴鸥 觅食生境选择 分布格局 聚集分布型 投食人数 昆明翠湖公园
下载PDF
灰鹤在向海自然保护区觅食生境的选择研究
18
作者 李波 李连山 刘蕾 《吉林林业科技》 2019年第4期31-34,36,共5页
本文报导了2017年、2018年向海自然保护区灰鹤迁徙与觅食生境的选择情况,结果表明:灰鹤春季途经向海湿地停歇期较短,为3月上旬-4月中旬,主要在较浅的泡沼及低湿草甸上休息觅食;秋季途经向海湿地停歇期相对较长,为9月中旬-11月中旬,主要... 本文报导了2017年、2018年向海自然保护区灰鹤迁徙与觅食生境的选择情况,结果表明:灰鹤春季途经向海湿地停歇期较短,为3月上旬-4月中旬,主要在较浅的泡沼及低湿草甸上休息觅食;秋季途经向海湿地停歇期相对较长,为9月中旬-11月中旬,主要选择在草甸及农田中觅食,以农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鹤 向海自然保护区 觅食生境 选择 研究
下载PDF
图牧吉自然保护区白鹤秋季觅食地生境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磊 邹红菲 +1 位作者 李晓民 吴庆明 《野生动物》 2009年第1期20-22,共3页
2004年8~9月采用定点观察法、GPS定位法和样方法对内蒙古扎赉特旗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鹤的秋季停歇期的觅食地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201个实验样方和201个对照样方中,苔草高度、芦苇高度、香蒲高度、植被盖度和... 2004年8~9月采用定点观察法、GPS定位法和样方法对内蒙古扎赉特旗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鹤的秋季停歇期的觅食地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201个实验样方和201个对照样方中,苔草高度、芦苇高度、香蒲高度、植被盖度和植被密度的t值均小于0.05,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另外,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56.652%,在第一主成分中,水稗草高度和水流状况的贡献率较高;在第二主成分中,水深和水透明度的贡献率较高;在第三主成分中,香蒲高度和植被密度的贡献率较高;在第4主成分中,苔草高度的贡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牧吉 白鹤 觅食地 生境选择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海南长臂猿采食微生境选择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玮璐 金崑 《自然保护地》 2021年第3期16-24,共9页
为了解海南长臂猿采食微生境选择机制,为制定该物种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7—9月通过样方调查法,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原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片区开展海南长臂猿采食微生境选择研究,共获得海南长臂猿当时全部4个家庭群共131... 为了解海南长臂猿采食微生境选择机制,为制定该物种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7—9月通过样方调查法,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原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片区开展海南长臂猿采食微生境选择研究,共获得海南长臂猿当时全部4个家庭群共131个数据样方,测定了采食微生境的15种生态因子,并利用Vanderploeg选择系数和Scavia选择指数来衡量海南长臂猿对生态因子的喜好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海南长臂猿喜欢在海拔800~1000 m区域、坡度15°~30°、半阴半阳坡、山坡采食;海南长臂猿喜欢在山地雨林、乔木数量60~90棵、乔木胸径20~30 cm、乔木高度15~20 m、乔木枝下高5~15 m、藤本胸径5~10 cm、郁闭度50%~75%的生境采食;海南长臂猿喜欢在距道路距离2~4 km、距居民点距离≤10 km、距离水源距离≤500 m的生境采食。海南长臂猿对采食微生境选择有一定的偏好,是由于生境内气候、食物及干扰等因子的特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海南长臂猿 采食微生境选择 选择指数 选择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