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在食源性微生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1
作者 徐振波 刘晓晨 +1 位作者 李琳 李冰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17-2324,共8页
由细菌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依然是影响人类公共健康和食品安全的最大问题之一。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引起许多严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引起化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也... 由细菌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依然是影响人类公共健康和食品安全的最大问题之一。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引起许多严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引起化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也是引起食品污染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种重要细菌。食品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后,不仅会腐败变质,而且部分菌株产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SEs)而引起食物中毒,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所以,对SEs的研究以及快速、精确的检测和筛查,成为关键环节。本文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生物学性状、致病性、检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当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主要致病因子肠毒素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品安全 食源性微生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下载PDF
丁香精油及丁香酚对食品腐败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曾荣 陈金印 林丽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2-857,共6页
以丁香精油及丁香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对食品中常见腐败菌及致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丁香精油及丁香酚具有广谱抗菌性,对供试的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均表现出了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果优于革兰氏阴性菌。通过... 以丁香精油及丁香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对食品中常见腐败菌及致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丁香精油及丁香酚具有广谱抗菌性,对供试的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均表现出了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果优于革兰氏阴性菌。通过测定两种物质对供试菌的MIC、MBC及毒力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丁香精油及丁香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蜡样芽胞杆菌的毒力最强,对绿脓假单胞菌的抑制活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精油 丁香酚 抑菌活性 食品腐败菌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物中毒的作用机制与其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彦媚 赵喜红 +1 位作者 徐泽智 徐振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4期2786-2792,共7页
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如空气、土壤、水以及物体的表面,在人和动物的皮肤表面部、鼻咽、肠道也常可发现葡萄球菌。大部分葡萄球菌是非致病菌,少数可引起人或动物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金葡菌)即为最主要的... 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如空气、土壤、水以及物体的表面,在人和动物的皮肤表面部、鼻咽、肠道也常可发现葡萄球菌。大部分葡萄球菌是非致病菌,少数可引起人或动物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金葡菌)即为最主要的致病性葡萄球菌。金葡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是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同时也是引起食品污染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种重要细菌,其产生的毒素可使人中毒,带来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负担。本文拟对金葡菌的病原与病理学特性,金葡菌与食物中毒,抗生素滥用与金葡菌耐药性等方面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品安全 细菌性食物中毒 肠毒素
原文传递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食源性致病菌近红外光谱鉴别 被引量:10
4
作者 栢凤女 刘建学 +4 位作者 韩四海 徐宝成 李佩艳 罗登林 田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9-182,共4页
以近红外光谱法结合支持向量机对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分类鉴别。对预处理后的3种食源性致病菌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前26个主成分向量为支持向量机输入量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径向基函数... 以近红外光谱法结合支持向量机对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分类鉴别。对预处理后的3种食源性致病菌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前26个主成分向量为支持向量机输入量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径向基函数核函数分类器与多项式核函数分类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径向基函数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在核参数为0.5时对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鉴别效果最好,与国标方法相比结果一致,其鉴别准确率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食源性致病菌 支持向量机 鉴别
下载PDF
铜川市2011—2015年市售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君 韩蓓 +1 位作者 陈小宁 任越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991-996,共6页
目的初步掌握和分析2011—2015年铜川市市售食品中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水平,发现影响食品安全的高危食品,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于2011... 目的初步掌握和分析2011—2015年铜川市市售食品中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水平,发现影响食品安全的高危食品,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于2011—2015年连续在铜川市餐饮服务环节中采集12大类795份食品样品,依据《陕西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指定的方法对食品样品进行6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结果 12大类795份样品中共检出各类致病菌62株,总检出率为7.80%,2011—2015年的检出率分别为7.66%、8.21%、9.01%、7.55%和6.67%。食源性致病菌在不同食品中的检出率分别为生肉类31.15%、凉拌菜25.93%、地方特色食品16.22%、流动早餐6.67%、熟肉制品5.92%、速冻米面制品2.50%、餐饮食品-米面制品2.20%、婴幼儿食品0.91%、糕点及饼干、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冷冻饮品、酱及酱制品未检出致病菌。不同种类食品间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沙门菌2.0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89%、金黄色葡萄球菌3.02%、阪崎肠杆菌0.13%、蜡样芽胞杆菌0.75%、志贺菌未检出。在不同种类食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高于其它食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生肉类中的沙门菌的检出率最高,为14.75%;凉拌菜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最高,为11.11%;地方特色食品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最高,为5.41%。结论铜川市2011—2015年市售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率有所下降,但仍存在一定污染,其中沙门菌污染的生肉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的凉拌菜及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地方特色食品是高危食品,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食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 监测
原文传递
噬菌体保鲜技术在预制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冯珊红 钟乐 +4 位作者 程萍 肖乃玉 张雪琴 肖更生 周锦贤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36,共9页
目的综述噬菌体保鲜技术在预制菜中的应用研究,为预制菜的食品安全保障和噬菌体的应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文以预制菜的食品安全为出发点,就预制菜进行分类,重点对动植物源食材的噬菌体生物防控的应用研究进行讨论。结果分析表明,噬菌... 目的综述噬菌体保鲜技术在预制菜中的应用研究,为预制菜的食品安全保障和噬菌体的应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文以预制菜的食品安全为出发点,就预制菜进行分类,重点对动植物源食材的噬菌体生物防控的应用研究进行讨论。结果分析表明,噬菌体在预制菜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价值。噬菌体可以有效地控制预制菜中的食源性细菌污染、保持食品品质并延长货架期。为提高噬菌体的抗菌效果,可以从噬菌体的浓度、稳定性及其与物理保鲜方法或生物、化学保鲜剂结合等方面考虑。结论为实现噬菌体在预制菜中的广泛应用,还需提高噬菌体的筛选效率和稳定性,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以提高消费者的可接受程度,促进噬菌体在国内市场的推广和应用。因此,使用噬菌体保鲜技术不仅能够延长预制菜的货架期、提高食品安全性,还能为食品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预制菜 食源性细菌 生物防控
下载PDF
食源性细菌低温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秋莹 张东栋 +3 位作者 王司雯 孙彤 李婷婷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6-252,共7页
冷藏可抑制食源性细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货架期,是最为常用的食品保藏策略。然而,许多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菌具有较强的低温适应能力,这严重威胁到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阐明食源性细菌低温适应的分子机制,对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控制措施是... 冷藏可抑制食源性细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货架期,是最为常用的食品保藏策略。然而,许多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菌具有较强的低温适应能力,这严重威胁到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阐明食源性细菌低温适应的分子机制,对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主要从食源性细菌低温应激响应关键基因的发掘,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在食源性细菌低温适应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两个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食源性细菌的研究和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腐败菌 食源性病原菌 低温适应 基因 组学
下载PDF
裸磁粒子对常见食源菌吸附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柳 苏明权 +3 位作者 岳乔红 马越云 程晓东 郝晓柯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1381-1383,共3页
目的探讨裸磁粒子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对常见食源菌的吸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食(乳)品,以及水质中病原体污染的检出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方法采用化学反应沉淀法制备裸磁粒子,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为实验条件选择用菌株;... 目的探讨裸磁粒子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对常见食源菌的吸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食(乳)品,以及水质中病原体污染的检出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方法采用化学反应沉淀法制备裸磁粒子,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为实验条件选择用菌株;分别对常见食源菌进行吸附效果观察;采用裸磁粒子吸附后琼脂稀释法计数残留菌数,计算其吸附率。结果裸磁粒子用量在0.5ml和1ml时吸附率效果最好,平均吸附率分别为:99.17%、99.2%,说明随着用量的增加其吸附率也随之提高;作用时间结果在30~60min之间吸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3种实验菌株的吸附率均可达97%以上;作用温度结果在室温(25℃)和37℃时对3种细菌的吸附率均可达到97%以上;对10种常见病原体的吸附效果显示均具有较高吸附率。结论裸磁粒子作为提高食源性污染菌检测的一种吸附载体,实验证实裸磁粒子对常见食源性细菌均具有较高的吸附率,为提高食(乳)品中污染菌的检出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磁粒子 吸附率 食源性细菌
原文传递
儿茶素-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4
9
作者 余康 田翠翠 +2 位作者 李霞 廖学品 石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3-550,共8页
以稀土(Re^(3+))和儿茶素(C)为原料,由液相合成法制备了3种(La^(3+)-C、Gd^(3+)-C、Er^(3+)-C)配合物,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配位数测定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配位数为8。并采用牛津杯法... 以稀土(Re^(3+))和儿茶素(C)为原料,由液相合成法制备了3种(La^(3+)-C、Gd^(3+)-C、Er^(3+)-C)配合物,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配位数测定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配位数为8。并采用牛津杯法、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等三种方法测定了Re^(3+)-C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4种食源性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这3种稀土配合物对各试验菌株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抑制能力,相较Re^(3+)和C而言,Re^(3+)-C配合物的抑菌性能均有显著的提高。Re^(3+)-C的抑菌活性顺序为:Gd^(3+)-C>La^(3+)-C>Er^(3+)-C,其中Gd^(3+)-C对4种细菌的MIC值分别为:1.550、0.097、0.780、1.550μmol·m L^(-1),MBC值分别为3.100、0.194、1.550、1.550μmol·m L^(-1),Gd^(3+)-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最佳的抑菌和杀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稀土 配合物 食源性细菌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浙江省余姚市农贸市场肉类、海产品中6种食源性细菌的污染检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水渊 罗学辉 +3 位作者 张建群 梅允淼 张怡明 张一 《疾病监测》 CAS 2008年第7期427-429,共3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余姚市农贸市场市售肉类、海产品中食源性细菌污染状况。方法依据国标方法,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和生化鉴定系统,分别对样品进行沙门菌、志贺菌、EHECO157、副溶血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做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 目的了解浙江省余姚市农贸市场市售肉类、海产品中食源性细菌污染状况。方法依据国标方法,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和生化鉴定系统,分别对样品进行沙门菌、志贺菌、EHECO157、副溶血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做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生猪肉、生牛(羊)肉、生禽肉、散装熟肉制品、海产品5类食品365份,检出阳性213份,检出率58.36%,检出菌株273株,菌株总检出率74.79%。结论市售肉类、海产品污染严重极易引起食源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 海产品 食源性细菌 检测
下载PDF
红葱不同极性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晓梅 李慕紫 +1 位作者 黄建蓉 王庆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21-1626,共6页
选用3种常见的食源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杆菌ATCC25922、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作为供试菌种,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定量测定红葱乙醇粗提液(1 g/L)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用打孔法分别测定红葱石油醚... 选用3种常见的食源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杆菌ATCC25922、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作为供试菌种,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定量测定红葱乙醇粗提液(1 g/L)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用打孔法分别测定红葱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和乙醇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抑菌圈大小。结果表明:乙醇粗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值分别为3. 91 mg/mL,与7. 81 mg/mL,红葱不同极性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石油醚提取部位活性最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大抑菌直径达31. 83±0. 50 mm。实验结果为红葱提取物进一步在食品天然防腐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葱 不同极性提取物 食源性细菌 抗菌活性
下载PDF
Deconvolution of the Error Associated with Random Sampling
12
作者 Peter L. Irwin Yiping He Chin-Yi Chen 《Advances in Pure Mathematics》 2019年第3期205-227,共23页
In this work empirical models describing sampling error (&#916;) are reported based upon analytical findings elicited from 3 common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PDF): the Gaussian, representing any real-valued, ... In this work empirical models describing sampling error (&#916;) are reported based upon analytical findings elicited from 3 common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PDF): the Gaussian, representing any real-valued, randomly changing variable x of mean &#956;?and standard deviation &#963;the Poisson, representing counting data: i.e., any integral-valued entity’s count of x (cells, clumps of cells or colony forming units, molecules, mutations, etc.) per tested volume, area, length of time, etc. with population mean of &#956;?and;binomial data representing the number of successful occurrences of something (x+) out of n observations or sub-samplings. These data were generated in such a way as to simulate what should be observed in practice but avoid other forms of experimental error. Based upon analyses of 104 &#916;?measurements, we show that the average &#916;?() is proportional to ?(&#963;x&#8226;&#956;-1;Gaussian) or ?(Poisson & binomial). The average proportionality constants associated with these disparate populations were also nearly identical (;±s). However, since ?for any Poisson process, . In a similar vein, we have empirically demonstrated that binomial-associated ?were also proportional to &#963;x&#8226;&#956;-1. Furthermore, we established that, when all ?were plotted against either ?or &#963;x&#8226;&#956;-1, there was only one relationship with a slope = A (0.767 ± 0.0990) and a near-zero intercept. This latter finding also argues that all , regardless of parent PDF, are proportional to &#963;x&#8226;&#956;-1?which is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for a population of sample means (). Lastly, we establish that the proportionality constant A is equivalent to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ssociated with &#916;?() measurement and, therefore, . These results are noteworthy inasmuch as they provide a straightforward empirical link between stochastic sampling error and the aforementioned Cvs. Finally, we demonstrate that all attendant empirical measures of &#916;?are reasonably small (e.g., ) when an envir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chastic Sampling ERROR Modeling MOST PROBABLE Composition Quantitative METAGENOMICS food-borne bacteria
下载PDF
显色培养基在几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3
作者 张淑红 吴清平 +1 位作者 张菊梅 郭伟鹏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8-111,共4页
用显色培养基鉴定微生物是一种新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该技术以生化反应为基础,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细菌特异性酶的显色底物直接根据菌落颜色对菌种作出鉴定。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BCMTMListeriamonocytogenes,Ra... 用显色培养基鉴定微生物是一种新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该技术以生化反应为基础,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细菌特异性酶的显色底物直接根据菌落颜色对菌种作出鉴定。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BCMTMListeriamonocytogenes,Rapid’LMONOagar,CHROMagarTMListeria)、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TMEcoli)、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Rambachagar)、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Staphylococcusaureus)等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极大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效率。但是,显色培养基也存在一些假阳(阴)性等问题,其设计尚待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培养基 食源性致病菌 快速检测 应用
下载PDF
饮用水中5种致病菌多重PCR技术检测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范宏英 吴清平 +3 位作者 吴若菁 寇晓霞 张菊梅 吴慧清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沙门氏菌(Salm onellasp.)、志贺氏菌(Shigellasp.)、绿脓杆菌(Pseudom onasaeruginosa)、肠出血型大肠杆菌O157(E terohaem orrhagicO157)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rah-aem olyticus)是5种饮用水中不得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根据它们的毒素基... 沙门氏菌(Salm onellasp.)、志贺氏菌(Shigellasp.)、绿脓杆菌(Pseudom onasaeruginosa)、肠出血型大肠杆菌O157(E terohaem orrhagicO157)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rah-aem olyticus)是5种饮用水中不得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根据它们的毒素基因、高度保守基因及特异性基因,设计合成5对寡核苷酸引物,应用PCR技术对10个属的30株细菌进行引物特异性检测。通过对多重PCR反应体系、条件进行优化,显著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初步应用于水样分析中,极大的缩短了检测时间、降低了成本。实验结果表明:5对寡核苷酸引物都具较高的特异性和专一性,多重PCR检测灵敏度达到101~102cfu,检测需5~6h,在水样检测的初步应用中得到了均一、稳定、清晰的结果,可推广应用于环境监测、水源检测、食品卫生监督、商品检验检疫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食源性致病菌 检测
下载PDF
北京市水产品污染与感染病例中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吴青 韩海红 +5 位作者 余东敏 胡豫杰 王伟 李志刚 杜春明 徐进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5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目的对北京市夏季市售水产品污染与感染病例中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型进行比较研究,为评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目的与意义提供思路,为北京市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与临床感染病例的关联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采集的水产品... 目的对北京市夏季市售水产品污染与感染病例中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型进行比较研究,为评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目的与意义提供思路,为北京市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与临床感染病例的关联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采集的水产品样品和哨点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鉴定,采用血清玻片凝集法对分离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PCR方法检测菌株的tlh、tdh、trh基因。结果 2014年7~9月共采集水产品样品164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80份,总污染率为48.78%;其中淡水产品污染率为38.78%(19/49),平均菌量浓度为66.63 MPN/g;海水产品污染率为53.04%(61/115),平均菌量浓度为38.14 MPN/g。80株副溶血性弧菌分属于9个血清群,其中O2群28株,占35.00%,O1群11株,占13.75%,O5群10株,占12.50%。80株菌tlh基因均为阳性,只有1株菌携带tdh毒力基因,所有菌株trh毒力基因均为阴性。哨点医院腹泻病人粪便样本中分离鉴定副溶血性弧菌21株,血清型O3∶K6占61.90%(13/21),O4:K8占28.57%(6/21);毒力基因型tdh(+)/trh(-)占95.24%(20/21),tdh(-)/trh(-)占4.76%(1/21)。结论来源于食品样品的副溶血性弧菌绝大部分不具备致病性,而导致消费者腹泻的副溶血性弧菌绝大部分携带致病性毒力基因,表明目前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不能作为评估副溶血弧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和散发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腹泻病例 副溶血性弧菌 血清型 tlh TDH TRH 毒力基因 致病性 风险监测 食源性致病菌
原文传递
乳酸对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及杀菌作用 被引量:31
16
作者 乔支红 程永强 +2 位作者 鲁战会 管立军 李里特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7-191,共5页
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3株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用于测定乳酸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研究乳酸对3株致病菌细胞对数期代时的影响,同时研究不同浓度乳酸对大肠杆菌膜电位的影响... 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3株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用于测定乳酸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研究乳酸对3株致病菌细胞对数期代时的影响,同时研究不同浓度乳酸对大肠杆菌膜电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乳酸对3株食源性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得出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MIC1.8mg/mL,MBC3.6mg/mL;蜡样芽孢杆菌MIC3.6mg/mL,MBC7.2mg/mL;大肠杆菌MIC0.9mg/mL,MBC1.8mg/mL;乳酸在最小抑菌浓度下显著(p≤0.05)延长了3株食源性致病菌对数生长期的代时,大肠杆菌对乳酸的敏感性较强,代时增加128%。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肠杆菌的膜电位,发现乳酸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电位有一定的影响,随着乳酸浓度的增加,细胞膜电位逐渐增加,导致细胞的超极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直至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食源性致病菌 抑菌 膜电位
原文传递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病原分离鉴定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李晓琍 杨祖顺 +3 位作者 国译丹 周慧新 范璐 李瑛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通过对食物中毒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为查明中毒原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离鉴定和毒性试验按照国家标准方法 WS/T 12—1996《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 目的通过对食物中毒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为查明中毒原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离鉴定和毒性试验按照国家标准方法 WS/T 12—1996《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进行。米酵菌酸检测按照GB/T 11675—2003《银耳卫生标准》执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样品开展检测。结果经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和基因指纹鉴定仪进行鉴定,4份样品中3份鉴定结果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小鼠毒性试验阳性。4份样品均检测出米酵菌酸。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源于食源性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食物中毒 鉴定 米酵菌酸 食源性致病菌 云南
原文传递
应用PEN3型电子鼻传感器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27
18
作者 陈丽萍 徐茂琴 +1 位作者 何红萍 李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7-192,共6页
为研究化学传感器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利用基于金属氧化物传感元件阵列的PEN3型电子鼻传感器,根据其对不同食源性致病菌产生代谢产物的差异响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链球菌、单增李斯特菌这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 为研究化学传感器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利用基于金属氧化物传感元件阵列的PEN3型电子鼻传感器,根据其对不同食源性致病菌产生代谢产物的差异响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链球菌、单增李斯特菌这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在培养2、4、6、8、10 h以及稀释103、105、107倍后进行PEN3化学传感器响应实验,建立指纹图谱。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判别式分析(linear di scriminant analysis,LDA)等方法,确定化学传感器对不同培养时间、不同浓度细菌是否产生有效响应。结果表明,PCA和LDA这两种模式识别方法能够很好地将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菌培养液区分开来,使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的比率达到最大,并在较低浓度条件下,4种食源性致病菌仍有较高的区分度,这表明化学传感器技术检测低浓度致病菌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3型电子鼻 食源性致病菌 主成分分析 线性判别式分析
下载PDF
天然发酵茯砖茶微生物菌群及抗菌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浩 李华 莫海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93-297,共5页
对天然发酵茯砖茶的微生物菌群以及抗菌活性进行研究。微生物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曲霉、青霉和散囊菌是天然发酵茯砖茶的主要微生物,其中散囊菌是真菌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发酵茶水提物的抑菌实验显示,茯砖茶的浸提物对一些食品致病... 对天然发酵茯砖茶的微生物菌群以及抗菌活性进行研究。微生物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曲霉、青霉和散囊菌是天然发酵茯砖茶的主要微生物,其中散囊菌是真菌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发酵茶水提物的抑菌实验显示,茯砖茶的浸提物对一些食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一些芽孢形成菌如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和生孢梭菌具有抑制作用,抑菌能力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提示在茶叶真菌发酵过程中,能够产生抑制食品致病菌和腐败菌的代谢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抑菌 散囊菌 致病菌
下载PDF
2012年广西市售婴幼儿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姚雪婷 唐振柱 +3 位作者 刘展华 李秀桂 陈晖 苏爱荣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5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了解2012年广西市售婴幼儿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预警和食源性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14个地区的百货商场、超级市场、批发市场和便利店采集婴幼儿食品,按照国标方法进行金黄色葡萄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 目的了解2012年广西市售婴幼儿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预警和食源性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14个地区的百货商场、超级市场、批发市场和便利店采集婴幼儿食品,按照国标方法进行金黄色葡萄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结果 1共监测1 939份样品,总检出率为13.56%(263/1 939),其中,阪崎肠杆菌检出率为3.15%,谷类辅助食品检出率为4.19%明显高于配方食品的检出率0.83%(χ2=15.361,P〈0.05),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10.37%,配方食品检出率为14.12%明显高于谷类辅助食品的检出率8.68%(χ2=13.238,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0.05%;2定量结果:61份阪崎肠杆菌阳性样品中,43份〈5 MPN/100 g,3份〉110 MPN/100 g,最大值为240 MPN/100 g;201份蜡样芽胞杆菌阳性样品中,MPN法测得159份〈100 MPN/g,10份〉100 MPN/g,最大值为1 100 MPN/g,平板法测得19份〈100 cfu/g,13份〉100 cfu/g,最大值为4×107cfu/g;3不同年龄段谷类辅助制品蜡样芽胞杆菌和阪崎肠杆菌检出率范围分别为5.69%~21.05%和3.45%~5.26%,配方食品蜡样芽胞杆菌和阪崎肠杆菌检出率范围分别为11.11%~16.25%和0%~1.37%;4不同产地婴幼儿食品致病菌检出率范围为8.84%~23.47%。结论广西市售婴幼儿食品存在蜡样芽胞杆菌和阪崎肠杆菌污染,应加强企业生产监管,保障婴幼儿食品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胞杆菌 阪崎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菌 婴幼儿食品 监测分析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