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澄论“尊德性”与“道问学”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立群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8,共7页
“尊德性”与“道问学”是儒家道德修养的两条路线。元代理学家吴澄认为,朱熹与陆九渊在这一问题上虽有分歧,但仍有共同之处。在为学次第上,吴澄以“尊德性”为先,并认为“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基础。吴澄提出“尊德性”与“道问学”... “尊德性”与“道问学”是儒家道德修养的两条路线。元代理学家吴澄认为,朱熹与陆九渊在这一问题上虽有分歧,但仍有共同之处。在为学次第上,吴澄以“尊德性”为先,并认为“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基础。吴澄提出“尊德性”与“道问学”知行合一、内外兼修的中庸之道。他以“发见本心”为“知”,以“固守本心”为“行”,若“知而不行”则不可谓真知,视“尊德性”高于“道问学”。吴澄认为,为学应以“进德”为本,才能回到儒家“一以贯之”的轨道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澄 尊德性 道问学 进德
下载PDF
庄子道德实践思想论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建良 《零陵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99-103,共5页
目前虽然把庄子从道德虚无主义的行列里拉了出来,在环境伦理的研究里开始重视其自然道德思想的价值。但是,对他实践道德的系统研究仍很不够,尤其在我们这样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国度里。其实,庄子道家虽然推重个体自由,但仍没有否定教... 目前虽然把庄子从道德虚无主义的行列里拉了出来,在环境伦理的研究里开始重视其自然道德思想的价值。但是,对他实践道德的系统研究仍很不够,尤其在我们这样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国度里。其实,庄子道家虽然推重个体自由,但仍没有否定教化和修养等道德实践,因为,他的理想也是和谐的社会,只是在选择实现的方法上,并非如儒家那样的不可为而为之,而是顺物自然而为。重视万物的自为机能,鄙视乃至完全否定外在的有意而为,给万物实现自得提供最好的外在客观条件,并最终实现万物运作的最大价值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道德 自然 养中 自得
下载PDF
“法自然”与中华文学的自然审美体悟 被引量:1
3
作者 盖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93,共8页
"道法自然"实为有机—过程性存在,且并不局限于显化"道"与"自然"的关系,或者不只是道"法自然",而且是人、地、天与道同"法自然"。我们从审美的层面来观照,其中的"法"既有... "道法自然"实为有机—过程性存在,且并不局限于显化"道"与"自然"的关系,或者不只是道"法自然",而且是人、地、天与道同"法自然"。我们从审美的层面来观照,其中的"法"既有成规、规范、规律及"内在价值"的含义,也有遵循、守持、取法之义,同时还有体验性及运行审美经验的含义。"法自然"的审美体悟,能够呈现自然审美的发生学含义,且呈以"自然"之美为中介的生命共在体验;在表现自我与自然的生命关联,不仅认同生命的共生和权利共存,而且旨在求解人何以能够超越自我生命,能够最有效、最合理地凸显人与自然的生命有机性及共通感。中华文学传统中自然审美体验内容丰富,态势多样,如无为、造化、尚清、传意、君子等等皆能通过"法自然"而悟解自然之美韵。这既显现着古人的一种自由精神的体验形式,又旨在追索自然/生命及美的"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自然” “道法自然” 自然审美 中华文学 有机—过程
下载PDF
“无为而治”思想对政府公共文化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周英姿 胡小红 《绥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63-65,共3页
"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思想的精髓,是通过"无为"的途径去达到"治"的目的。它包含着广泛而深刻的管理内涵,对于政府公共文化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道法自然",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政府公共文... "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思想的精髓,是通过"无为"的途径去达到"治"的目的。它包含着广泛而深刻的管理内涵,对于政府公共文化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道法自然",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转变党管意识形态的执政方式;"欲取先予",保证公民的文化权利,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事少而功多",政府不直接经营文化事业或文化设施,通过政策法规对各类文化团体、组织或机构进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而治 道法自然 政府公共文化管理
下载PDF
从自然之道到言说之美:《论批评》与《文心雕龙■原道》的生态伦理解读 被引量:2
5
作者 舒笑梅 虞筝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7-84,共8页
"自然"是中外文论研究和评述的重要范畴,近年来出现的热门话题"生态伦理"深入思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学界虽然研究了蒲柏在其代表作《论批评》中提出的"法自然"的观点,却较少从生态伦理的角度进... "自然"是中外文论研究和评述的重要范畴,近年来出现的热门话题"生态伦理"深入思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学界虽然研究了蒲柏在其代表作《论批评》中提出的"法自然"的观点,却较少从生态伦理的角度进一步辨析自然与人的道德关系以及心、言和自然之间的审美联系。本文站在中国学者的立场,将蒲柏"法自然"的诗学观点与刘勰的"原道"批评原则相结合,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切入,发现两位作家在其代表作中都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提出了建立在自然之道和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之道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原则及审美之道。本文旨在说明,尽管两位作家生活的时代、国度和社会、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文学观念及审美原则存在着共通之处,都追求以生态伦理为依据,形成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他们的看法至今仍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批评》 法自然 《文心雕龙》 原道 生态伦理
下载PDF
论庄子之“道”与“大美”的美学观 被引量:2
6
作者 秦忠翼 秦科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8-83,共6页
庄子之"道"是对老子之"道"的继承和发展,将老子之"道"人情化、审美化,侧重于探讨人如何超脱现实与物的束缚,遨游于天地万物之中,追求精神解脱和自由的人生境界及其途径和方法。庄子主张"大美",... 庄子之"道"是对老子之"道"的继承和发展,将老子之"道"人情化、审美化,侧重于探讨人如何超脱现实与物的束缚,遨游于天地万物之中,追求精神解脱和自由的人生境界及其途径和方法。庄子主张"大美","大美"就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的真美,是一种不着人为因素的原初之美,无论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都处于顺应自然的自由状态,超越于世俗的美丑观念,是"道"的境界的形象化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大美 逍遥游 顺应自然
下载PDF
基于山水城市视角下的康养小镇设计研究--以森山健康小镇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秦洛峰 何韩慧 袁飞龙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10期66-67,共2页
康养小镇是特色小镇中具有医疗、养生、养老等功能的小镇。在山水城市的视角下,康养小镇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养老需求和全年龄段人们的健康休闲需求,也要考虑营造山水相映的环境,将人工环境融入山水之中,面向未来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康养小镇... 康养小镇是特色小镇中具有医疗、养生、养老等功能的小镇。在山水城市的视角下,康养小镇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养老需求和全年龄段人们的健康休闲需求,也要考虑营造山水相映的环境,将人工环境融入山水之中,面向未来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康养小镇。文章以森山健康小镇的设计为例,论述了山水城市理念下康养小镇的设计策略和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城市 康养小镇 设计策略 顺应自然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四重内在辩证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劲 刘骏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1年第2期12-18,共7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全球蔓延进一步验证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论"是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人类思维经验和科技发展成果,并在实践的反复检验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成果,是时代性与现实性高...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全球蔓延进一步验证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论"是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人类思维经验和科技发展成果,并在实践的反复检验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成果,是时代性与现实性高度结合的绿色发展理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命共同体论"从主体、规律、实践和价值等维度分别体现了"一"与"多"的主体多维性,"从"与"违"的客观规律性,"行"与"止"的直接现实性,"产"与"需"的价值适度性四组辩证统一关系,这要求人们在保护自然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受动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下载PDF
论农村幼儿自然教育的教育理念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华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48期274-275,共2页
幼儿作为自然之子,保存着与群山、田野、万物交流与鸟儿对话的能力。幼儿与生俱来地拥有一种亲自然性、亲生命性,幼儿对大自然有着天生的喜爱与探索欲望。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正是培养幼儿主动性、探索性,增进幼儿知识经验,培养幼儿良好... 幼儿作为自然之子,保存着与群山、田野、万物交流与鸟儿对话的能力。幼儿与生俱来地拥有一种亲自然性、亲生命性,幼儿对大自然有着天生的喜爱与探索欲望。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正是培养幼儿主动性、探索性,增进幼儿知识经验,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的活教材,是免费的课程资源。因此,结合幼儿园实际,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自然教育成为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自然教育的理念主要有:以自然为师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的天性以及追求幼儿的幸福的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教育 以自然为师 顺应天性 追求幸福
下载PDF
从传统民居看现代建筑
10
作者 渠滔 李丽 《中国名城》 2009年第5期43-47,共5页
"师法自然"的中国传统民居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根源——"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反观中国的现代建筑,在战后的五十年里历经各种的尝试,却一直没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依据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思想,... "师法自然"的中国传统民居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根源——"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反观中国的现代建筑,在战后的五十年里历经各种的尝试,却一直没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依据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思想,通过对传统民居中蕴含"生态"观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中国现代建筑的现状分析,尝试为中国现代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法自然 民居 现代建筑
下载PDF
适性与逍遥——《逍遥游》讲读(上)
11
作者 左克厚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43-48,共6页
逍遥是庄子的核心思想之一,对于什么是逍遥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从文本着手,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力图梳理出庄子逍遥思想的脉络。认为庄子通过小大之辩得出适性逍遥的结论,但适性逍遥还停留在有待逍遥的层次,庄子进一步提出无待逍遥的理想,... 逍遥是庄子的核心思想之一,对于什么是逍遥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从文本着手,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力图梳理出庄子逍遥思想的脉络。认为庄子通过小大之辩得出适性逍遥的结论,但适性逍遥还停留在有待逍遥的层次,庄子进一步提出无待逍遥的理想,无待逍遥要求适一切性,因而无待逍遥也是适性逍遥,是适性逍遥的最高级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性 逍遥 有待逍遥 无待逍遥
下载PDF
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35
12
作者 赵宏利 陈修文 +2 位作者 姜越 陈彦 吴建海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5-108,共4页
随着国家自然保护一号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项目建设实施,中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工程——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产业的持续发展已提到议事日程。如何构建三江源地区后续产业,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发展目标,是项目建设... 随着国家自然保护一号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项目建设实施,中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工程——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产业的持续发展已提到议事日程。如何构建三江源地区后续产业,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发展目标,是项目建设殛需解决的重要而紧迫课题。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该区生态移民的特殊性,提出了适合当地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基本生存型、脱贫型、小康型、富裕型后续产业发展模式,并对其四种模式进行了系统比较分析,以期对移民及早实现二次创业和各级有关部门在同类地区进行移民安置、资源合理利用、后续产业构建及产业调整等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模式 后续产业 生态移民 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地震与加筋土结构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广信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共8页
文章从道法自然的观点出发,指出为防止地震灾害不应一味地加强加固地基与构造物,与强大的自然力相对抗。顺应自然,以柔克刚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加筋土在治水工程中应用和发展的历史;指出用柔韧的纤维材料与土... 文章从道法自然的观点出发,指出为防止地震灾害不应一味地加强加固地基与构造物,与强大的自然力相对抗。顺应自然,以柔克刚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加筋土在治水工程中应用和发展的历史;指出用柔韧的纤维材料与土石材料结合的加筋土结构在地震灾害中表现出卓越的性状。介绍了日本阪神地震、美国北里奇地震、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地震、中美洲萨尔瓦多地震、以及我国台湾集-集地震、四川的汶川地震中一些加筋挡土墙、加筋边坡和加筋土桥台的震后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在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这些著名大地震中,柔性的加筋土结构物没有发生整体失稳的案例。同时也介绍了用EPS(聚苯乙烯板块)作为填料在地震中良好的表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土工合成材料具有轻质、柔韧、高强的特点,在地震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法自然 加筋土 地震 治水 土工合成材料
下载PDF
“率性之谓道”:《中庸》的古典生命哲学思想及其教育意蕴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90,共8页
《中庸》是一部蕴含丰富生命哲学思想的儒家古典著作。开宗明义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句话从天、命、性、道、教之间的关系谈起,既从本体论的层面探讨了生命的起源与发展,也从实践观的角度阐明了生命如何实现的问题... 《中庸》是一部蕴含丰富生命哲学思想的儒家古典著作。开宗明义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句话从天、命、性、道、教之间的关系谈起,既从本体论的层面探讨了生命的起源与发展,也从实践观的角度阐明了生命如何实现的问题。其中,“率性之谓道”承接“天命之谓性”和“修道之谓教”,蕴含顺应自然天性、激发主观能动性、展现自由本性等生命哲学思想的同时,也体现了十分深刻的教育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率性 生命 教育
下载PDF
意象与场景 北京红砖美术馆设计 被引量:7
15
作者 董豫赣 《时代建筑》 2013年第2期64-69,共6页
文章介绍了北京红砖美术馆以白居易的"随形制器"为教诲,尝试着将文人造园因借自然的方式,带入建筑的匠造过程。白居易对匠作提出的两项要求"因物不改"、"事半功倍",始终贯穿着红砖美术馆建筑设计。有时是... 文章介绍了北京红砖美术馆以白居易的"随形制器"为教诲,尝试着将文人造园因借自然的方式,带入建筑的匠造过程。白居易对匠作提出的两项要求"因物不改"、"事半功倍",始终贯穿着红砖美术馆建筑设计。有时是"因借"先在的大棚——它是美术馆改造的前提,有时是制造先机——它是美术馆内部空间的上扩下挖的动机,倘若都不能,也希望能以多重场景意象叠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半功倍 因物不改 场景 意象
下载PDF
由“越名教而任自然”透视嵇康哲学思想的内涵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颐 《天中学刊》 2011年第6期38-40,共3页
嵇康的思想兼具儒、道双向传统,凝聚了时代精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取向。"越名教而任自然"作为嵇康思想中的核心命题是人们在理解嵇康思想时绝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此命题不仅体现了嵇康本人对当时社会流行的"名教&qu... 嵇康的思想兼具儒、道双向传统,凝聚了时代精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取向。"越名教而任自然"作为嵇康思想中的核心命题是人们在理解嵇康思想时绝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此命题不仅体现了嵇康本人对当时社会流行的"名教"与"自然"之辨的态度,更从根本上反映了嵇康本人全部哲学思想的内涵:不仅有出于现实关怀而对现实不公所做的批判,更充满了对于真实自然——求真、对自由人生——求善、最终归于对"任自然"的理想境界——求美这三方面的渴望与追求。这些恰恰是嵇康面对现实种种矛盾而宣泄胸中悲愤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越名教 任自然 放达
下载PDF
嵇康的自然观及其以“自然”为核心的生命实践和价值追求 被引量:1
17
作者 相福星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9年第3期66-75,共10页
嵇康以汉代元气论为基础构建起了以"和"为最高价值取向的整体自然观,把元气自然观上升到本体论高度,认为万物皆归于自然,禀元气之自然而生,亦皆有其相应自然之理,自然之理作用于人便是人之自然性情。万物顺应自然之理而变化发... 嵇康以汉代元气论为基础构建起了以"和"为最高价值取向的整体自然观,把元气自然观上升到本体论高度,认为万物皆归于自然,禀元气之自然而生,亦皆有其相应自然之理,自然之理作用于人便是人之自然性情。万物顺应自然之理而变化发展,最终达到"自然之和"的最高理想境界。继而嵇康又以"自然"为基础,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哲学及其政治哲学命题。所以,嵇康的"自然"是一个融合了天道人道、由天及人的概念,他以"自然"为基点建立了包括宇宙生成、天人关系、价值追求和理想政治在内的一系列观点。"自然"是嵇康思想体系和人生实践的价值依据、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之体 自然之理 自然性情 自然之和 越名教而任自然
下载PDF
论20世纪中国艺术家散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兆胜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10,共4页
艺术家散文尽管与作家散文、学者散文和报人散文等样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但它仍然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取法于自然 ,而后反观世俗人生 ;二是更具有个性风采和自由精神 ;三是注重性灵和感悟的表达方法。作者... 艺术家散文尽管与作家散文、学者散文和报人散文等样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但它仍然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取法于自然 ,而后反观世俗人生 ;二是更具有个性风采和自由精神 ;三是注重性灵和感悟的表达方法。作者还对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艺术家散文 自然 个性 自由 性灵 感悟 文学评论 艺术手法
下载PDF
五刑起源的历史文化分析——五刑与法自然的哲思 被引量:2
19
作者 侯婉颖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85-90,99,共7页
五刑制度自产生伊始就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历朝历代所沿用。本文从其产生入手,通过纵横双向研究,分析五刑与五行的辩证关系,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纵向上,梳理了五刑自史前萌芽至西周正式确立阶段的历史;横向上,比较了历代五行对五刑的... 五刑制度自产生伊始就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历朝历代所沿用。本文从其产生入手,通过纵横双向研究,分析五刑与五行的辩证关系,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纵向上,梳理了五刑自史前萌芽至西周正式确立阶段的历史;横向上,比较了历代五行对五刑的渗透。通过史料分析与深入思考,探求以五刑为代表的中国刑法背后的自然崇拜与法自然思想,以期为今人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刑 五行 历史文化 法自然思想
下载PDF
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东亚智慧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爱国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4年第3期16-22,共7页
环境危机已是关系到整个地球与全人类生死存亡的、迫在眉睫的危机。这场危机可以说是全球性的、人为的、严峻的、系统性的、难以逆转的。全球环境危机急需治理,必须重新发掘东亚智慧,更新发展观念,以新的现代化范式取代传统的现代化范式... 环境危机已是关系到整个地球与全人类生死存亡的、迫在眉睫的危机。这场危机可以说是全球性的、人为的、严峻的、系统性的、难以逆转的。全球环境危机急需治理,必须重新发掘东亚智慧,更新发展观念,以新的现代化范式取代传统的现代化范式,走生态现代化与生态文明之路。建构新的东亚智慧,就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超越无止境增长的渴望,超越工具理性与唯科学主义,超越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渴望,超越贪欲与利润的极端诉求。人类自觉归属自然、保护自然、珍惜自然、敬畏自然,以人文主义、道德修养、宗教信仰来为科学与市场划界立法,以家庭伦理、大地伦理超越把自然"资源"化的工具主义,以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超越功利主义与利己主义。遏制消费主义的扩张,提倡过一种简单的、有节制的、合乎自然节律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东亚智慧 归属自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