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永明 杨勇胜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132-140,共9页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立法滞后的现状威胁着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及群体和民族的个性。历史和实证分析表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版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性,版权保护应当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中的核心手段。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立法滞后的现状威胁着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及群体和民族的个性。历史和实证分析表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版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性,版权保护应当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中的核心手段。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是多层次的。创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群体是原始的版权主体,传承人等相关主体则依其付出的劳动的性质获得相应的版权或其他权利。通过群体的代表或组织承担相应权益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集体版权实现的有效途径。应当针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点构建相关的侵权行为和法律救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版权作品 集体版权 权利主体 法律救济
下载PDF
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路径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肖少启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0-104,共5页
民间文学艺术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瑰宝,然而,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犹如法学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制度的构建是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的最大障碍。为此,我们应在保存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明确... 民间文学艺术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瑰宝,然而,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犹如法学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制度的构建是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的最大障碍。为此,我们应在保存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明确民间文学艺术的立法宗旨,完善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制度,充分保护传承人的合法权益,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传承活动可持续发展。同时,确立科学的民间文学艺术价值评估机制,构建民间文学艺术权利流转制度保障体系,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 权利主体 著作权 保护
原文传递
论民俗文化开发与民俗文化主体的参与 被引量:6
3
作者 韦杨波 彭恒礼 马晓静 《中州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33-34,65,共3页
民俗文化的开发 ,必须真正了解民俗的文化内涵 ,明确民俗文化主体在民俗文化开发中的位置 ,唯有如此 ,才能较好实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
关键词 民俗文化 文化开发 文化保护 主体参与
下载PDF
“非遗”生产性保护创业主体的认同性研究——以上海“非遗”保护实践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游红霞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11,共5页
"非遗"生产性保护是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手段,以达到保护、活化文化遗产为最终旨归。以上海地区"非遗"生产性保护企业为研究对象,"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创业者具有多元性的特点,既有"非遗"传承人自... "非遗"生产性保护是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手段,以达到保护、活化文化遗产为最终旨归。以上海地区"非遗"生产性保护企业为研究对象,"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创业者具有多元性的特点,既有"非遗"传承人自身的创业实践,也有依托"非遗"传承人的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的主体认同性是"非遗"生产性保护创业的实质,是经济民俗学中关于"认同性经济"的重要范畴。在创业实践中,上海"非遗"生产性保护创业主体的认同性主要体现在创业主体对"非遗"符号的认同、创业主体的身份认同以及创业主体对乡愁记忆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生产性保护 创业主体 经济民俗学 认同性经济 主体认同性
下载PDF
从民与俗谈对民俗主体的关注 被引量:5
5
作者 黄龙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20,共5页
如何界定民与俗是中外民俗学史上一直争论的话题。传统的民与俗及其关系的界定导致了民俗研究中对民俗主体——民的长期忽视。事实上,民与俗辩证地构成了民俗这个文化综合体的两个方面。作为民俗文化事象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民俗主体... 如何界定民与俗是中外民俗学史上一直争论的话题。传统的民与俗及其关系的界定导致了民俗研究中对民俗主体——民的长期忽视。事实上,民与俗辩证地构成了民俗这个文化综合体的两个方面。作为民俗文化事象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民俗主体应受到特别的关注,不论是学术上还是人文上,这不仅是民俗学者应持有的立场和观点,也是应具备的学术品格和人文素养,更是当下转型时期民俗学学科最好的意义和价值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民俗主体 关注 学科价值
下载PDF
论民俗应用的主体与对象 被引量:4
6
作者 陶思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8-93,共6页
民俗应用的主体与对象涉及应用者、应用源、应用场等基本要素。应用者作为应用的主体,是客观世界的认识者、适应者和改造者;应用源和应用场作为应用的客体,前者属应用的对象,后者为应用的空间。三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其矛... 民俗应用的主体与对象涉及应用者、应用源、应用场等基本要素。应用者作为应用的主体,是客观世界的认识者、适应者和改造者;应用源和应用场作为应用的客体,前者属应用的对象,后者为应用的空间。三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其矛盾运动和内在规律成为文化哲学与应用民俗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应用 主体 对象 应用源 应用场
下载PDF
从民俗事象到生活实践--民俗学研究范式转换的知识社会史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向振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42-48,共7页
当前民俗学学科危机的本质并非是传统民俗学研究范式难以解读新的社会和生活经验,而是在社会剧烈转型中未能探索出独特的知识生产机制和表述方式。中国民俗学学科危机并非当前出现的新问题,而是贯穿学科发展历程的“历史遗留问题”。对... 当前民俗学学科危机的本质并非是传统民俗学研究范式难以解读新的社会和生活经验,而是在社会剧烈转型中未能探索出独特的知识生产机制和表述方式。中国民俗学学科危机并非当前出现的新问题,而是贯穿学科发展历程的“历史遗留问题”。对此,不仅需要对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进行呼吁和研究,而且需要对中国民俗学学科进行知识社会史梳理,并且需要将当前相关讨论纳入长时段学科发展史中讨论。新时期,在民俗学者共同努力下,经过10多年酝酿与探索,最终形成实践民俗学概念。尽管目前此概念的内涵外延尚未达成深度共识,但就民俗学学科建设来说,应将其视为民俗学学科危机中的一次转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学 学科危机 实践民俗学 研究范式
下载PDF
论民间文学艺术的版权保护模式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慧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02-104,共3页
在论述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民间文学艺术版权保护模式的合理性。主张在我国通过特殊版权保护模式实现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在特殊版权制度的构建中应重点解决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权利客体、保护期限、使用许可制... 在论述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民间文学艺术版权保护模式的合理性。主张在我国通过特殊版权保护模式实现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在特殊版权制度的构建中应重点解决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权利客体、保护期限、使用许可制度等几方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 权利主体 版权保护
下载PDF
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现状刍议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树喆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2-76,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地位已基本确立 ,民俗学学科体系已初步建立 ,民俗学研究的范围日益广泛 ,层次日益深入 ,质量日益提高 ,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方法论也正逐步形成。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 1 )民俗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地位已基本确立 ,民俗学学科体系已初步建立 ,民俗学研究的范围日益广泛 ,层次日益深入 ,质量日益提高 ,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方法论也正逐步形成。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 1 )民俗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宣传与普及有待进一步加强 ;( 2 )基础理论研究虽说有了长足发展 ,但远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 3)民俗学专业人员不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学 学科发展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的困境与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平 黄菁茹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7,共7页
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在国际和各国立法中都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其原因除语言本身的模糊性外,还存在传播与传承价值的难以平衡,以及尚未与现行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构建良好的衔接机制等几方面原因。但民间文学艺术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宝贵的... 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在国际和各国立法中都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其原因除语言本身的模糊性外,还存在传播与传承价值的难以平衡,以及尚未与现行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构建良好的衔接机制等几方面原因。但民间文学艺术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宝贵的原始资源,是文化产业经济的基础,对其构建合理适度的法律保护也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以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保护为切入点,探讨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立法宗旨、客体界定、主体界定以及权利内容界定等相关问题,并提出以文化产业需求为基础,谨慎构建适度保护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 主体 客体 权利
下载PDF
民间文学艺术的多元化权利主体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翠云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52-54,共3页
民间文学艺术因其特有的群体性,与著作权的一般作品的权利主体是不同的,但是作为著作权的一种,确定其权利主体的"创造性"标准是统一的,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应当为对其产生及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源生群体,同时因其也代表... 民间文学艺术因其特有的群体性,与著作权的一般作品的权利主体是不同的,但是作为著作权的一种,确定其权利主体的"创造性"标准是统一的,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应当为对其产生及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源生群体,同时因其也代表整个国家民族的利益,国家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成为其权利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 权利主体 源生群体 创造性
下载PDF
论西和乞巧节的现代变迁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秋芝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8-13,共6页
西和乞巧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社会和文化的新元素,在民俗主体、组织形式、活动场域和社会功能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既是由它作为民俗文化的变异性质所决定的,也深受社会时代、文化空间、国家话语等因素的深刻影响。... 西和乞巧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社会和文化的新元素,在民俗主体、组织形式、活动场域和社会功能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既是由它作为民俗文化的变异性质所决定的,也深受社会时代、文化空间、国家话语等因素的深刻影响。西和乞巧节的嬗变与现代变迁,是遵循文化进化规律的。我们应该在遵循节日民俗变迁和文化进化规律的前提下,既使西和乞巧节能够不断吸收、融合新时代的文化元素,又要使其能够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原生形态及其精髓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同时,要挖掘西和乞巧节在养育子女,教育孩子,凝聚精神力量、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所蕴藏的丰富人生智慧和宝贵财富。可以说,西和乞巧节的现代变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西和乞巧节的现代变迁及其原因和规律,有助于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和乞巧节 民俗主体 组织形式 活动场域 社会功能 现代变迁
下载PDF
中国当代民俗学的反思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媖娴 《滨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78-80,共3页
中国当代民俗学之学科重要性在当代社会表现并不明显,亟待发展;中国民俗学在研究对象、理论方法上存在缺憾;民俗学应立足于现代生活,真正服务于当代社会。
关键词 民俗学 学科建设 现实生活
下载PDF
城镇化背景下的花儿会民俗主体研究
14
作者 许四辈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0-103,共4页
民俗主体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享用者,也是民俗文化真正的操作者和持有者,但近年的花儿研究呈现出远离花儿民俗主体的倾向。本文着重论述传统花儿演唱、花儿会中民俗主体的地位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花儿会民俗主体的退位,探讨巩固... 民俗主体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享用者,也是民俗文化真正的操作者和持有者,但近年的花儿研究呈现出远离花儿民俗主体的倾向。本文着重论述传统花儿演唱、花儿会中民俗主体的地位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花儿会民俗主体的退位,探讨巩固(或重建)花儿会民俗主体地位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花儿会 民俗主体
下载PDF
民俗志范式的反思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龙光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1-16,共6页
民俗志是民俗学研究基础性工作成果的呈现。传统的民俗志写作范式往往使民俗志成为一种记录的资料集合,它缺乏对民俗的进一步阐释和解析,并对民俗主体关注不够。随着人类学等学科对其民族志范式的反思,以及民俗学学科自身的发展,学者们... 民俗志是民俗学研究基础性工作成果的呈现。传统的民俗志写作范式往往使民俗志成为一种记录的资料集合,它缺乏对民俗的进一步阐释和解析,并对民俗主体关注不够。随着人类学等学科对其民族志范式的反思,以及民俗学学科自身的发展,学者们对民俗志范式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和探索。传统民俗志撰写中分类的方法并没有过时,关键是如何进行符合逻辑的分类。主体生活串联式民俗志也许是一个积极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志 民俗志范式 分类 主体生活
下载PDF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客体化——传统民间文艺与知识创新的利益平衡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勇胜 郑章瑶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0-64,共5页
西方国家主导的传统版权制度一刀切的“公有领域”理论,使民族多元化国家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面临严峻的情势。根据“思想———表现二分法”,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可版权性。版权法上的作品类型历史地来看是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应依据自... 西方国家主导的传统版权制度一刀切的“公有领域”理论,使民族多元化国家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面临严峻的情势。根据“思想———表现二分法”,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可版权性。版权法上的作品类型历史地来看是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应依据自身的国情和版权立法价值观,重置“可版权作品”的约束性条件,确认群体作者的身份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独创性,排除“固定”的要求,使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版权客体化,以达成传统民间文艺与知识创新的利益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版权作品 利益平衡 公有领域 立法价值 版权法 客体化 知识创新 主导 传统
下载PDF
安全民俗文化学的创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秉 吴超 贾楠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6年第6期1237-1243,共7页
为促进安全文化学研究的发展,开拓安全文化学研究新领域,基于民俗、民俗学、安全文化及安全文化学的定义,从民俗学和安全文化学角度,提出安全民俗文化与安全民俗文化学的定义,并分析安全民俗文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 为促进安全文化学研究的发展,开拓安全文化学研究新领域,基于民俗、民俗学、安全文化及安全文化学的定义,从民俗学和安全文化学角度,提出安全民俗文化与安全民俗文化学的定义,并分析安全民俗文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学科基本问题。基于此,剖析安全民俗文化学在安全文化学研究与安全宣教、安全管理3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结果表明,安全民俗文化学是安全文化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其作为安全文化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学科,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独特,研究价值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文化学 民俗学 安全民俗文化学 学科基本问题 应用前景
原文传递
论敦煌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
18
作者 刘为民 赵蓉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24,共9页
敦煌民间文学艺术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是珍贵的世界文化艺术遗产。较之它的灿烂辉煌,现行法律对其保护还处于外部实物的初级状态,没有对敦煌民间文学艺术表达这类"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给予私权利益保护。为此,有必要从知识产... 敦煌民间文学艺术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是珍贵的世界文化艺术遗产。较之它的灿烂辉煌,现行法律对其保护还处于外部实物的初级状态,没有对敦煌民间文学艺术表达这类"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给予私权利益保护。为此,有必要从知识产权角度分析敦煌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可保护性,将其纳入到知识产权法范畴予以保护。同时,通过立法设计以精神表彰、经济利用为核心的敦煌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成果权,设置该成果权代表主体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为实现敦煌民族民间文学艺术成果权益,促进敦煌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健康、自主和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权保护 敦煌民族民间文学艺术成果权 权利内容 权利主体
下载PDF
主体·空间·行动:民俗主义视角下民俗体育传承的思考
19
作者 李文鸿 赖炳森 李雪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4-90,共7页
民俗主义是民俗文化脱离原生环境后,以艺术化、商业化等适应社会之变的现象.民俗体育以草根性、传统性和地方性为核心特征,是以身体运动技艺呈现、为一定区域普通民众所世代传承的民间体育文化形态.因置身当下民俗主义之中,民俗体育传... 民俗主义是民俗文化脱离原生环境后,以艺术化、商业化等适应社会之变的现象.民俗体育以草根性、传统性和地方性为核心特征,是以身体运动技艺呈现、为一定区域普通民众所世代传承的民间体育文化形态.因置身当下民俗主义之中,民俗体育传承应以顺应时变、扩大传承群体和生存空间为旨归,需要在传承的主体—空间—行动框架下予以思考.具体而言:传承主体是由传者、承者和支持者等构建的完整人际生态,担负承续和光大技艺的双重任务,以重新融入当下社会为前提;传承主体需要主动建构适宜生存的新空间,从文化观念、文化符码、文化记忆等方面融入城乡文化共同体;具体行动上,传承主体应以兼职传承再嵌入日常生活,以社会资本的充分利用融入当下社会结构,以实质性传统传续化解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等二元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体育 民俗主义 传承主体 空间 日常生活
下载PDF
谨慎的传奇——透视1950年代张恨水民间故事写作
20
作者 陈秋慧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3-57,104,共6页
20世纪50年代张恨水的通俗文学创作在选材方面有了一定变化,主要精力转移到重写家喻户晓的民间传奇故事上。通过对张恨水这些不大受人关注的作品进行条分缕析的解读,可以进一步体察50年代特定的文艺环境对作家心理和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传奇故事 重写 题材选择 文艺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