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环芳烃(PAHs)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及其积累效应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海翠 胡林林 +3 位作者 李敏 陈为峰 王莹 周佳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23-1131,共9页
多环芳烃(PAHs)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之一,通过大气沉降和污水灌溉能被植物吸收,对食品生产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具有极大威胁。为探究PAHs对蔬菜作物的生长影响及毒害机理,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荧蒽(FLU)和苯并[a]芘(B[a]P)... 多环芳烃(PAHs)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之一,通过大气沉降和污水灌溉能被植物吸收,对食品生产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具有极大威胁。为探究PAHs对蔬菜作物的生长影响及毒害机理,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荧蒽(FLU)和苯并[a]芘(B[a]P)单独胁迫下对油菜(Brassica chinensis)生长、生理和品质的影响及在油菜茎叶内的积累。结果表明:FLU和B[a]P在油菜茎叶内的积累量随着土壤中施加浓度的升高而增加,FLU胁迫下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B[a]P胁迫下5.0和10.0mg·kg–1时积累量与对照(CK)相比显著(p<0.05)增加,10.0 mg·kg–1时油菜茎叶内的最大B[a]P积累量没有超过我国食品安全标准;FLU和B[a]P对油菜叶长、叶宽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都是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FLU和B[a]P胁迫下与CK相比株高和光合速率(Pn)值都显著(p<0.05)降低;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是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从总体来看,FLU胁迫对还原性维生素C(Vc)具有抑制作用,5.0 mg·kg–1时Vc含量最低,而B[a]P胁迫下变化不规律,在0.5 mg·kg–1胁迫时与CK相比略有增加,5.0mg·kg–1时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累特征 苯并[a]芘(B[a]P) 油菜 荧蒽(flu) 生理响应 还原性维生素C
原文传递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与荧蒽对小球藻的联合毒性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良 葛飞 +4 位作者 喻方琴 许银 朱润良 朱门君 王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0-155,共6页
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受试生物,采用批量培养方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与多环芳烃荧蒽(Flu)的联合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CTAC初始浓度固定为100μg/L时,随Flu浓度的升高(0~100.84μg... 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受试生物,采用批量培养方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与多环芳烃荧蒽(Flu)的联合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CTAC初始浓度固定为100μg/L时,随Flu浓度的升高(0~100.84μg/L),CTAC与Flu的联合毒性由协同效应(0~22.50μg/L)转为拮抗效应(22.50~100.84μg/L).当Flu浓度为1.13μg/L时,协同效应达到最大(RI=2.01),与对照组相比,生物量抑制率从37.5%增加至80.9%;对氮和铁单位吸收量分别从0.27mg和9.18μg降至0.09mg和2.14μg;藻细胞Zeta电位从-10.0mV提高至-8.3mV;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从5.00mg/L和80.65μg/mg降为2.57mg/L和50.36μg/mg.根据实验结果分析,CTAC与Flu复合污染体系提高了藻细胞Zeta电位,抑制了小球藻对氮和铁的吸收,降低了藻细胞体内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荧蒽 小球藻 联合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