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唑嘧磺草胺WG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4
1
作者 冒宇翔 栾玉柱 +2 位作者 顾继伟 汪凯华 沈俊明 《杂草科学》 2012年第2期46-48,共3页
为了解80%唑嘧磺草胺WG土壤处理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除草活性及对大豆的安全性,参照GB/T17980.40—2000进行田间除草活性试验。结果表明,80%唑嘧磺草胺WG对大豆田地锦、鳢肠防效最好,对铁苋菜、小藜防效稍差,施后18 d的总草株防效为79.84... 为了解80%唑嘧磺草胺WG土壤处理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除草活性及对大豆的安全性,参照GB/T17980.40—2000进行田间除草活性试验。结果表明,80%唑嘧磺草胺WG对大豆田地锦、鳢肠防效最好,对铁苋菜、小藜防效稍差,施后18 d的总草株防效为79.84%~98.72%,施后35 d总草株防效为81.93%~99.66%,施后35 d鲜重防效达80.76~99.77%,大豆增产幅度为7.91%~15.47%。80%唑嘧磺草胺WG作为土壤处理,在大豆田最佳使用剂量为56.25~75g/hm2,用水量600L/hm2,对大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嘧磺草胺 大豆 阔叶杂草 除草效果
下载PDF
不同剂型唑嘧磺草胺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超 张勇 +3 位作者 张田田 吴翠霞 马冲 孔繁华 《杂草学报》 2020年第4期57-62,共6页
为明确唑嘧磺草胺不同剂型与防除效果、安全性的关系,采用土壤处理的方法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5.00、90.00、135.00 g/hm 2不同剂型唑嘧磺草胺处理药后20 d对玉米田阔叶杂草总株防效均能达到9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40 d... 为明确唑嘧磺草胺不同剂型与防除效果、安全性的关系,采用土壤处理的方法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5.00、90.00、135.00 g/hm 2不同剂型唑嘧磺草胺处理药后20 d对玉米田阔叶杂草总株防效均能达到9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40 d,不同剂型唑嘧磺草胺45.00 g/hm 2处理总体鲜重防效仍能达到89.69%~91.05%,对玉米田杂草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且不同剂型、同一剂量下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作物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剂型唑嘧磺草胺45.00 g/hm 2处理对玉米安全性较好;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90.00 g/hm 2处理对玉米表现出轻微药害,但随着玉米生长药害逐渐恢复;不同剂型135.00 g/hm 2处理对玉米安全性较差,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药害,其中悬浮剂和可分散油悬浮剂药害较重,株高、鲜重、产量均显著低于人工除草处理,株高抑制率分别为6.64%和5.60%、鲜重抑制率分别为28.33%和31.50%、减产率分别为19.88%和28.80%。因此,在玉米田使用唑嘧磺草胺应注意控制使用剂量,尽量选用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以获得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田 唑嘧磺草胺 剂型 安全性 防效
下载PDF
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苗前封闭处理对大豆苗期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史树森 朱诗禹 +2 位作者 马帅 崔娟 王海东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27-930,共4页
[目的]明确唑嘧磺草胺苗前封闭处理对大豆苗期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的方法,设置0(清水)、30、60、120、240、480 g a.i./hm^2共6个剂量处理,药后28 d测定大豆幼苗的相关农艺性状及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唑... [目的]明确唑嘧磺草胺苗前封闭处理对大豆苗期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的方法,设置0(清水)、30、60、120、240、480 g a.i./hm^2共6个剂量处理,药后28 d测定大豆幼苗的相关农艺性状及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唑嘧磺草胺施用剂量为30~240 g a.i./hm^2时,大豆幼苗的株高、根长、茎叶鲜重、茎叶干重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根鲜重显著低于对照;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随唑嘧磺草胺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在30 g a.i./hm^2和60 g a.i./hm^2用量下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大豆叶片SOD和CAT活性在30~120 g a.i./hm^2处理下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OD活性在30 g a.i./hm^2处理下显著升高23.29%;在30~120 g a.i./hm^2用量下MDA含量略低于对照,但当用量达到480 g a.i./hm^2时显著升高30.63%。[结论]唑嘧磺草胺在30~60 g a.i./hm^2范围内对大豆幼苗生长无抑制作用,对大豆无药害,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唑嘧磺草胺 抗氧化酶 叶绿素 丙二醛
原文传递
唑嘧磺草胺土壤残留12个月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 被引量:8
4
作者 黄春艳 王宇 +3 位作者 陈铁保 黄元炬 丛林 朴德万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12-415,共4页
2001~2002年进行了80%唑嘧磺草胺WG土壤残留12个月对后茬作物影响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推荐量48 g a.i./hm2和2倍量96 g a.i./hm2,可以安全种植马铃薯、西瓜、高粱、西红柿和葱;施用3 倍量144 g a.i./hm2可以安全种植马铃薯... 2001~2002年进行了80%唑嘧磺草胺WG土壤残留12个月对后茬作物影响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推荐量48 g a.i./hm2和2倍量96 g a.i./hm2,可以安全种植马铃薯、西瓜、高粱、西红柿和葱;施用3 倍量144 g a.i./hm2可以安全种植马铃薯和西瓜,高粱、西红柿和葱有一定的药害,不能种植。48 g a.i./hm2 对较敏感作物向日葵和亚麻有轻微药害,最好不种植,对敏感作物甜菜、甘蓝和油菜有较重药害,不能种植;96、144 g a.i./hm2对向日葵、亚麻、甜菜、甘蓝和油菜药害严重,均不能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嘧磺草胺 土壤残留 后茬作物 安拿性
下载PDF
大豆田除草剂混用对氟乐灵抗性杂草控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浩 范志先 许允成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38,共3页
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前大豆田普遍应用的12 种除草剂混用对豆田杂草防除效果很好,整个生育期最低防效达88 .6% ,而对6 种氟乐灵抗性杂草的控制效果则不同。速收及其混用对鸭跖草特效,特别是速收+ 普施特和广灭灵... 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前大豆田普遍应用的12 种除草剂混用对豆田杂草防除效果很好,整个生育期最低防效达88 .6% ,而对6 种氟乐灵抗性杂草的控制效果则不同。速收及其混用对鸭跖草特效,特别是速收+ 普施特和广灭灵+ 速收+ 乙草胺混用能兼治苍耳和繁缕,是理想的混合使用。阔草清及其混用对繁缕和龙葵特效,阔草清+ 普施特+ 乙草胺对6 种抗性杂草均有较好控制作用。虎威+ 精稳杀得和杂草焚+ 精稳杀得的盆栽试验对抗性杂草防效较好,但在大田试验的防效不如土壤处理剂的混用,各地应根据杂草基数和种类合理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乐灵 抗性杂草 阔草清 大豆 除草剂 混用 除草
下载PDF
唑嘧磺草胺与精异丙甲草胺混用防除大豆田杂草技术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富荣 赵存虎 +2 位作者 贺小勇 程玉臣 贾永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4-428,共5页
为了明确唑嘧磺草胺与精异丙甲草胺混用的适宜配比及防除大豆田杂草的施药剂量,采用盆栽法测定了唑嘧磺草胺与精异丙甲草胺5个配比的稗草生物活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4个混用剂量对大豆出苗数、株高、产量的影响和对杂草的防效。结果表... 为了明确唑嘧磺草胺与精异丙甲草胺混用的适宜配比及防除大豆田杂草的施药剂量,采用盆栽法测定了唑嘧磺草胺与精异丙甲草胺5个配比的稗草生物活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4个混用剂量对大豆出苗数、株高、产量的影响和对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唑嘧磺草胺与精异丙甲草胺混用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对大豆安全,适宜的混用比例为1∶20,适宜的施药量为900~1 200 g·hm^(-2)。唑嘧磺草胺与精异丙甲草胺按1∶2.5、1∶5、1∶10、1∶20、1∶40混用的5个配比对稗草的生物活性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240.72~380.59,其中以1∶20配比的共毒系数最高。唑嘧磺草胺与精异丙甲草胺混用比例为1∶20时,施药量600,900,1 200,1 800 g·hm^(-2)施药后45 d对杂草的总株防效为78.9%~98.2%,鲜重防效为85.3%~99.6%,4个混用处理与人工除草处理之间在大豆出苗数、株高和产量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嘧磺草胺 精异丙甲草胺 大豆 防效 共毒系数
下载PDF
氟磺唑草胺防除甘蔗田杂草效果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峰 胡进锋 +2 位作者 王长方 游泳 王俊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420-423,共4页
为评估氟磺唑草胺对甘蔗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采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法,测定480g.L-1氟磺唑草胺悬浮剂播后芽前土壤处理对甘蔗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并分析其对甘蔗和后茬作物水稻、玉米、上海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 为评估氟磺唑草胺对甘蔗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采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法,测定480g.L-1氟磺唑草胺悬浮剂播后芽前土壤处理对甘蔗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并分析其对甘蔗和后茬作物水稻、玉米、上海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浓度对马唐、旱稗、牛筋草、石胡荽、裸柱菊、通泉草、胜红蓟、飘拂草、香附子等杂草15 d防效均达86%以上,30 d防效均达88%以上;而各处理浓度30 d鲜重防效达95%以上,各项防治指标均优于对照药莠去冿。药后约14个月种植后茬作物,对水稻、玉米和上海青3种后茬作物生长安全,对各后茬作物产量也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磺唑草胺 甘蔗 杂草 防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唑嘧磺草胺、丙炔氟草胺与乙草胺混用的联合作用类型及对大豆田杂草的活性 被引量:6
8
作者 秦培文 徐婧 +3 位作者 王丹 李铭然 李鹏鹏 纪明山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4-130,共7页
为明确唑嘧磺草胺、丙炔氟草胺与乙草胺混用的联合作用特性及其对大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采用温室盆栽法和田间药效试验,分别评价了混配组方的联合作用类型及对大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唑嘧磺草胺、丙炔氟草胺与乙... 为明确唑嘧磺草胺、丙炔氟草胺与乙草胺混用的联合作用特性及其对大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采用温室盆栽法和田间药效试验,分别评价了混配组方的联合作用类型及对大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唑嘧磺草胺、丙炔氟草胺与乙草胺混用对稗草、马唐和苘麻的联合作用类型为相加作用,对反枝苋为相加或增效作用;当唑嘧磺草胺、丙炔氟草胺和乙草胺以质量比2:3:45混用时,对反枝苋的增效作用最强。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唑嘧磺草胺、丙炔氟草胺和乙草胺以质量比2:3:45混用,当用量为有效成分800和1000 g/hm2时,可有效控制大豆田中杂草的为害,且对大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嘧磺草胺 丙炔氟草胺 乙草胺 混用 联合作用 作用类型 杂草 大豆
下载PDF
唑嘧磺草胺在甘薯田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琦 于金萍 +1 位作者 刘亦学 张惟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10期1238-1241,共4页
为明确唑嘧磺草胺在甘薯田的应用效果,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10%唑嘧磺草胺悬浮剂、9%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乳油对甘薯田1年生杂草的防效及对甘薯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0%唑嘧磺草胺悬浮剂在试验剂... 为明确唑嘧磺草胺在甘薯田的应用效果,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10%唑嘧磺草胺悬浮剂、9%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乳油对甘薯田1年生杂草的防效及对甘薯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0%唑嘧磺草胺悬浮剂在试验剂量(15~60 g/hm^(2))下对甘薯田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效,且对甘薯安全,增产作用明显;9%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乳油在试验剂量(81~189 g/hm^(2))下,药后30 d对甘薯田1年生杂草的鲜质量防效可达83.4%~95.8%,增产率为27.16%~28.54%。10%唑嘧磺草胺悬浮剂、9%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乳油在试验剂量下,于甘薯移栽完缓苗后茎叶喷雾处理,对甘薯安全,无药害发生,并对靶标杂草具有良好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嘧磺草胺 甘薯 杂草防除 安全性
下载PDF
非水滴定法测定阔草清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楚刚辉 陈璐 程靖 《现代农药》 CAS 2007年第4期42-44,共3页
建立了用非水滴定法测定阔草清含量的方法。实验方法为:精确称取阔草清0.23g,加20mLDMF,加2滴百里香酚兰指示剂,用甲醇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电位滴定法与指示剂法的测定结果一致,此方法操作简便,滴定终点清晰,准确可靠,... 建立了用非水滴定法测定阔草清含量的方法。实验方法为:精确称取阔草清0.23g,加20mLDMF,加2滴百里香酚兰指示剂,用甲醇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电位滴定法与指示剂法的测定结果一致,此方法操作简便,滴定终点清晰,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阁草清 非水滴定 电位滴定法
下载PDF
Control of volunteer adzuki bean in soybean 被引量:1
11
作者 Christopher Kramer Nader Soltani +2 位作者 Darren E. Robinson Clarence J. Swanton Peter H. Sikkema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2年第4期501-509,共9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various pre-emergence (PRE) and post-emergence (POST) herbicides for the control of volunteer adzuki bean (Vigna angularis (Willd.) Ohwi & Ohashi) in ...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various pre-emergence (PRE) and post-emergence (POST) herbicides for the control of volunteer adzuki bean (Vigna angularis (Willd.) Ohwi & Ohashi) in soybean (Glycine max L.). Trials were conducted at two locations in 2005, 2006, 2007, and 2009. Experiments were arranged i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with either five PRE or nine POST herbicides. Volunteer adzuki bean interference in soybean resulted in yield loss of up to 25%. Cloransulam-methyl, linuron, metribuzin, flumetsulam, and imazethapyr applied PRE provided up to 6, 24, 14, 8, and 0% control, respectively at 8 weeks after emergence (WAE), while acifluorfen, fomesafen, bentazon, thifensulfuron-methyl, cloransulam-methyl, imazethapyr, and imazethapyr plus bentazon applied POST provided 2, 2, 5, 34, 6, 4, and 12% control, respectively at 8 weeks after application (WAA). Generally, with the aforementioned herbicides, soybean yield was equivalent to the weedy control and soybean grain contamination with adzuki bean seed was consistently above the 1% maximum threshold. Chlorimuron-ethyl and glyphosate applied POST provided up to 84 and 94% visual control at 8 WAA, respectively, decreased adzuki bean density, biomass, and seed production, and generally decreased soybean contamination with adzuki bean below the 1% threshold. The only herbicides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that controlled volunteer adzuki bean in soybean were chlorimuron-ethyl (9 g ai.ha-1) and glyphosate (900 g ai.ha-1) applied POST. All the other PRE and POST herbicides evaluated did not provide adequate control of volunteer adzuki bean in soyb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IFLUORFEN Bentazon Chlorimuron-Ethyl CLORANSULAM-METHYL flumetsulam FOMESAFEN Imazethapyr LINURON Metribuzin Pre-Emergence POST-EMERGENCE Thifensulfuron-Methyl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唑嘧磺草胺的含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立业 《广东化工》 CAS 2005年第8期74-75,92,共3页
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中有效成分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以250×4.6mm(id)SPHERI C18为填充物的不锈钢柱,以乙腈-水-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85%磷酸为流动相,苯甲酰胺为内标,在265nm波长进行分离和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71%~9... 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中有效成分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以250×4.6mm(id)SPHERI C18为填充物的不锈钢柱,以乙腈-水-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85%磷酸为流动相,苯甲酰胺为内标,在265nm波长进行分离和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71%~99.89%,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为0.113和0.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嘧磺草胺 苯甲酰胺 水分散粒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成分测定 含量 二甲基甲酰胺 平均回收率 不锈钢柱 四氢呋喃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阔草清在大豆籽粒中的残留量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长志 鞠文东 +1 位作者 邓立育 姚德海 《化学工程师》 CAS 2000年第6期52-54,共3页
本文研究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大豆籽粒中阔草清的残留量。阔草清用酸性丙酮提取,提取液经正己烷和二氯甲烷净化,残留物用碘甲烷甲基化.形成N-甲基阔草清衍生物,再于气相色谱仪上测定。本实验采用添加法测定回收率,添加水平为 5... 本文研究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大豆籽粒中阔草清的残留量。阔草清用酸性丙酮提取,提取液经正己烷和二氯甲烷净化,残留物用碘甲烷甲基化.形成N-甲基阔草清衍生物,再于气相色谱仪上测定。本实验采用添加法测定回收率,添加水平为 5.0~100.0μg/kg时,其平均回收率为 88.7%-95.3%。本方法最小检出限为 5.0μg/kg,具有灵敏度高、回收率高以及操作简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草清 气相色谱法 除草剂 大豆籽粒 残留量
下载PDF
阔草清在大豆土壤及豆秸内残留动态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薇 赵文芳 冷欣夫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2000年第2期85-87,共3页
介绍了除草剂阔草清在大豆、土壤及豆秸样品内的提取、净化以及气相色谱的分析测定方法并对阔草清在环境中的残留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阔草清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6d ,施用建议剂量为1~2倍剂量 ,即60g(a.i)/hm2 和120g(a.i)/hm2。
关键词 阔草清 大豆 土壤 豆秸 除草剂 农药残留
下载PDF
58g/L双氟·唑嘧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利云 季锦忠 《现代农药》 CAS 2008年第5期38-39,51,共3页
采用Novapack C18(150×3.9mm,4μm)色谱柱,以乙腈+水+冰乙酸(体积比50:50:0.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0nm,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同时测定58g/L双氟.唑嘧胺悬浮剂中的双氟磺草胺和唑嘧磺草胺。双氟磺草胺变异系数为0.40%,平... 采用Novapack C18(150×3.9mm,4μm)色谱柱,以乙腈+水+冰乙酸(体积比50:50:0.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0nm,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同时测定58g/L双氟.唑嘧胺悬浮剂中的双氟磺草胺和唑嘧磺草胺。双氟磺草胺变异系数为0.40%,平均回收率为99.7%。唑嘧磺草胺变异系数为0.38%,平均回收率为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氟磺草胺 唑嘧磺草胺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阔草清除草剂在玉米及土壤中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浩 王岩 +1 位作者 逯忠斌 徐威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74-77,共4页
采用Zorbax SIL色谱柱、以二氯甲烷,甲醇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阔草清除草剂在玉米田土壤、玉米籽粒和植株上的残留动态,建立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阔草清在土壤、玉米籽粒、植株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8.00%~96.80%,90.... 采用Zorbax SIL色谱柱、以二氯甲烷,甲醇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阔草清除草剂在玉米田土壤、玉米籽粒和植株上的残留动态,建立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阔草清在土壤、玉米籽粒、植株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8.00%~96.80%,90.30%~93.50%和84.20%~94.20%.阔草清在土壤中的半衰期(t1/2)吉林为12.1 d,山东为20 d,降解速度较慢;在植株中半衰期(t1/2)吉林为4.3 h,山东为5.5 h,降解较快.但在收获的土壤、玉米和植株中均未检出,说明其残留污染性很小,可以在玉米田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草清 除草剂 玉米 玉米田土壤 农药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法 阔叶杂草 残留量测定
下载PDF
乙酰羟酸合成酶突变体对除草剂阔草清抗性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白帆 何寅武 +2 位作者 文欣 牛聪伟 席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1-149,共9页
本工作测定了商品化除草剂阔草清对大肠杆菌乙酰羟酸合成酶Ⅱ及其突变体的抑制常数.利用生物大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方法(MB-QSAR)建立了定量、可视的突变体性质与结构关系模型.实验数据与计算数据之间显示了良好的相关性:MB-QSAR/CoMFA(c... 本工作测定了商品化除草剂阔草清对大肠杆菌乙酰羟酸合成酶Ⅱ及其突变体的抑制常数.利用生物大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方法(MB-QSAR)建立了定量、可视的突变体性质与结构关系模型.实验数据与计算数据之间显示了良好的相关性:MB-QSAR/CoMFA(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0.691,非交叉验证相关性系数r^(2)=0.947,外部预测能力r^(2)_(pred)=0.759;MB-QSAR/CoMSIA(comparative molecular similarity indices analysis)模型的相应值分别为0.625,0.960和0.619.模型的三维结构-性质关系图为突变体抗性提供了直观阐释,为抗性规避性农药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该模型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除草剂种属选择性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羟酸合成酶 阔草清 除草剂抗性 抗性预测 MB-QSAR(mutation-dependent biomacromolecular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原文传递
唑嘧磺草胺对3种作物初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鹏 谢源 +2 位作者 聂天莹 姚斌 廖朝选 《贵州科学》 2020年第5期48-50,共3页
采用人工气候培养箱花盆法,通过选用不同浓度的唑嘧磺草胺对栽培土壤进行处理,分析3种不同科属的水稻、豌豆和黄瓜的株高、根长和生物量,探讨唑嘧磺草胺施用后对非靶标植物的毒性影响。结果显示:唑嘧磺草胺对3种作物均有一定的影响,黄... 采用人工气候培养箱花盆法,通过选用不同浓度的唑嘧磺草胺对栽培土壤进行处理,分析3种不同科属的水稻、豌豆和黄瓜的株高、根长和生物量,探讨唑嘧磺草胺施用后对非靶标植物的毒性影响。结果显示:唑嘧磺草胺对3种作物均有一定的影响,黄瓜和豌豆的根长、水稻的株高分别是最敏感的效应指标,EC 50依次为0.0103 mg a.i./kg干土、0.0464 mg a.i./kg干土、0.0949 mg a.i./kg干土。唑嘧磺草胺对三种作物的抑制效应为黄瓜>水稻>豌豆,毒性均为“高毒”。农药对植物的影响不仅与自身毒性有关,也与田间用药量有关,揭示了唑嘧磺草胺在推荐的用药量40~60 g a.i./hm 2下,施用后对作物相对安全。但其毒性较高,在田间应用时,需严格按规范用药,切勿私自增大剂量使用,以防止造成作物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嘧磺草胺 作物 生长发育 影响
下载PDF
唑嘧磺草胺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及淋溶行为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景壮 段亚玲 杨鸿波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我国3种典型土壤中唑嘧磺草胺残留的方法,并通过土壤薄层层析试验研究唑嘧磺草胺在3种典型土壤中的淋溶行为。[方法]样品经乙腈-0.5 mol/L盐酸(体积比39∶1)提取,以乙腈-0.1%磷酸水(体积比55∶45)为流动相,...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我国3种典型土壤中唑嘧磺草胺残留的方法,并通过土壤薄层层析试验研究唑嘧磺草胺在3种典型土壤中的淋溶行为。[方法]样品经乙腈-0.5 mol/L盐酸(体积比39∶1)提取,以乙腈-0.1%磷酸水(体积比55∶45)为流动相,Shim-pack CLC-ODS(M)色谱柱分离,在UV 220 nm处,外标法定量。[结果]在0.2~50 mg/L范围内,唑嘧磺草胺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添加水平为1.0、10.0 mg/kg时,唑嘧磺草胺在3种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7.6%~104.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3.5%。根据我国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标准,唑嘧磺草胺在黑土中属于可移动、红土中属于不移动、水稻土中属于极易移动农药。[结论]该分析方法快速、灵敏、稳定,可用于土壤中唑嘧磺草胺的检测。其在3种土壤中的淋溶行为主要受其本身水溶性和土壤pH值的综合影响,表明其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较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嘧磺草胺 土壤 淋溶 残留
原文传递
超声波法制备唑嘧璜草胺纳米粉体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战军 杨明 《声学技术》 CSCD 2009年第5期686-688,共3页
利用超声波分散技术,制备了除草剂(唑嘧璜草胺)纳米颗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颗粒形貌,并研究了制备的唑嘧璜草胺纳米颗粒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档位选择0.2kW条件下,以0.2g.mL^-1唑嘧璜草胺/二甲基甲酰胺溶... 利用超声波分散技术,制备了除草剂(唑嘧璜草胺)纳米颗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颗粒形貌,并研究了制备的唑嘧璜草胺纳米颗粒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档位选择0.2kW条件下,以0.2g.mL^-1唑嘧璜草胺/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为分散相,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水溶液为分散介质,PVP质量浓度为0.05mg.mL^-1时,制备的粉体粒径在50-150nm,呈近似球形。储藏稳定性研究表明,制备的唑嘧璜草胺纳米分散液不进行固液分离时,在2天内发生了重结晶现象,出现了粒径达3μm的大颗粒,所以应制备成干燥的纳米粉体进行储藏。超声波法利用药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制备难溶药物的微米粉和纳米粉,方法简单、快捷、适用性广、可以方便地用于制备其它难溶或微溶的药物超微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嘧璜草胺 微粉化 超声波 纳米颗粒 除草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