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电阻率油层成因机理分析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45
1
作者 杨春梅 周灿灿 程相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0-605,共6页
低电阻率油层的岩石物理成因较为复杂。通过对8个盆地中发育的54个典型低电阻率油层(藏)的系统研究,建立了低电阻率油层各种岩石物理成因与地质成因之间的关系。结合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特征和成藏动力等综合分析低电阻率油层的发... 低电阻率油层的岩石物理成因较为复杂。通过对8个盆地中发育的54个典型低电阻率油层(藏)的系统研究,建立了低电阻率油层各种岩石物理成因与地质成因之间的关系。结合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特征和成藏动力等综合分析低电阻率油层的发育特征,提出了5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低电阻率油层有利勘探目标区带:①缓坡带低幅度构造岩性油藏发育区;②构造运动活跃区天然水淹、流体非均质现象严重的区带;③埋藏浅、岩性细、黏土矿物组合中蒙脱石含量高的区带;④弱水动力环境下砂泥岩薄互层发育区;⑤与火山碎屑沉积演化有关的黄铁矿等导电性矿物富集区。由于钻井泥浆与地层水性质不同等侵入原因造成的油、水层电性标准模糊则属于工程原因所导致的低电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层 黏土附加导电性 低幅度构造 天然水淹 导电矿物 电性各向异性 流体非均质性
下载PDF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37
2
作者 陈欢庆 王珏 杜宜静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6,共13页
储层非均质性作为储层表征的核心内容之一,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储层非均质性分类、储层非均质性评价、储层非均质性成因分析和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田开发的影响等。国外对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主要包... 储层非均质性作为储层表征的核心内容之一,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储层非均质性分类、储层非均质性评价、储层非均质性成因分析和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田开发的影响等。国外对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主要包括利用各种实验研究储层孔渗等物性特征及其对流体渗流规律的影响、利用野外露头资料开展地质建模和模拟研究进行储层非均质性定量分析。国内主要包括通过沉积学、成岩作用等地质成因分析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和基于测井精细解释的渗透率等储层物性参数进行非均质性的定量评价等。研究方法有地质成因分析法、层序地层学方法、各种实验研究方法、地质统计学方法、各种数学计算方法、测井解释方法、地质建模方法、地震预测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和生产动态分析法等。结合自身科研实践,分析了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非均质性 地质成因 层序地层学 地质统计学 数值模拟 生产动态 流体非均质性
下载PDF
成因机理控制下的低电阻率油层发育特征及地质目标优选 被引量:27
3
作者 杨春梅 张吉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8-333,共6页
通过建立低阻油层各种岩石物理成因与地质成因之间的关系,结合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特征和成藏动力因素等综合分析低阻油层的发育特征,提出了5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低阻油层有利勘探目标区带:(1)小规模、低幅度构造发育区,(2)天然水淹... 通过建立低阻油层各种岩石物理成因与地质成因之间的关系,结合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特征和成藏动力因素等综合分析低阻油层的发育特征,提出了5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低阻油层有利勘探目标区带:(1)小规模、低幅度构造发育区,(2)天然水淹等构造运动活跃、流体非均质严重的区带,(3)岩性细、粘土矿物组合中蒙脱石含量高的区带,(4)弱水动力环境下砂泥岩薄互层发育区,(5)与火山碎屑沉积演化有关的黄铁矿等导电性矿物富集区。以上区带都是低阻油层的勘探目标优选区。由于钻井泥浆与地层水性质不同等侵入原因而造成的油、水层电性标准模糊则属于工程原因所导致的低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粘土附加导电性 低幅度构造 天然水淹 导电矿物 电各向异性 流体非均质 储层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长81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4
作者 任大忠 孙卫 +2 位作者 董凤娟 黄海 屈雪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7-804,共8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长81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研究薄弱的现状,应用核磁共振、铸体薄片、恒速压汞等实验资料,对华庆油田长81储层可动流体的赋存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物性的T2谱形态主要表现为双峰态,物性越好...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长81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研究薄弱的现状,应用核磁共振、铸体薄片、恒速压汞等实验资料,对华庆油田长81储层可动流体的赋存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物性的T2谱形态主要表现为双峰态,物性越好,可动流体饱和度越高,其中渗透率对可动流体参数的敏感性显著强于孔隙度;矿物成分成熟度、胶结及溶蚀作用是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伊利石含量、碳酸盐含量、高岭石含量对可动流体的赋存不利;绿泥石含量、矿物成分成熟度对可动流体的赋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喉道是引起微观孔隙结构内部非均质性的关键因素,制约着可动流体的赋存特征、流体渗流能力及油气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影响因素 物性 喉道 非均质性 华庆油田
下载PDF
烃类流体分布与缝洞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志海 黄广涛 +1 位作者 刘常红 常铁龙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7,共6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性油藏原油类型丰富,包括凝析油、挥发油、中轻质黑油和重质黑油,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分带特征。根据地质控制因素,对流体性质分布的差异进行分析表明,烃类流体性质分布的非均质性不仅与成藏过程中对烃类流体的破坏...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性油藏原油类型丰富,包括凝析油、挥发油、中轻质黑油和重质黑油,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分带特征。根据地质控制因素,对流体性质分布的差异进行分析表明,烃类流体性质分布的非均质性不仅与成藏过程中对烃类流体的破坏改造相关,而且也反映了缝洞性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和多期油源。以烃类流体性质分布的地质响应特征为主,兼顾油井产状相近、储层物性相似及天然能量类型相同等因素,将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缝洞性储层划分为6个流动单元,对不同单元提出了开发建议,以合理开发此类油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奥陶系 缝洞性储层 碳酸盐岩 烃类流体 非均质性 流动单元
下载PDF
崖13—1气田天然气的混源特征 被引量:17
6
作者 潘贤庄 张国华 +1 位作者 黄义文 李里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年第2期99-104,共6页
采用储层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崖13-1气田储层流体的非均质性,结合包裹体均-温度及源岩有机相分析结果,研究了崖13-1气田天然气的混源特征.崖13-1气田存在两种不同生源构成的"烃源灶”所生天然气以及不同成熟阶段所生天然气的... 采用储层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崖13-1气田储层流体的非均质性,结合包裹体均-温度及源岩有机相分析结果,研究了崖13-1气田天然气的混源特征.崖13-1气田存在两种不同生源构成的"烃源灶”所生天然气以及不同成熟阶段所生天然气的混合作用.从南块3、6井区→北块4井区→北块1、2井区,天然气的"油型”(水生生物的贡献)特征逐渐减少,"煤型”(陆源输人物的贡献)特征逐渐增多,天然气的成熟度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13—1气田 天然气 混源特征 非均质性 储层流体
下载PDF
Shale characteristics impact 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fluid typing methods and correlations 被引量:12
7
作者 Mohamed Mehana Ilham El-monier 《Petroleum》 2016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The development of shale reservoirs has brought a paradigm shift in the worldwide energy equation.This entails developing robust techniques to properly evaluate and unlock the potential of those reservoirs.The applica... The development of shale reservoirs has brought a paradigm shift in the worldwide energy equation.This entails developing robust techniques to properly evaluate and unlock the potential of those reservoirs.The application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iques in fluid typing and properties estimation is well-developed in conventional reservoirs.However,Shale reservoirs characteristics like pore size,organic matter,clay content,wettability,adsorption,and mineralogy would limit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used interpretation methods and correlation.Some of these limitations include the inapplicability of the controlling equations that were derived assuming fast relaxation regime,the overlap of different fluids peaks and the lack of robust correlation to estimate fluid properties in shale.This study presents a state-of-the-art review of the main contributions presented on fluid typing methods and correlations in both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ide.The study involves Dual Tw,Dual Te,and doping agent's application,T1-T2,D-T2 and T2sec vs.T1/T2 methods.In addition,fluid properties estimation such as density,viscosity and the gas-oil ratio is discussed.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se methods along with a study of the current fluid properties correlations and their limitations.Moreover,it recommends the appropriate method and correlation which are capable of tackling shale heterogene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fluid typing fluid properties heterogeneit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原文传递
陆相页岩油效益开发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8
8
作者 鲜成钢 李国欣 +4 位作者 李曹雄 申颍浩 葛洪魁 文恒 雷征东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9,共16页
我国陆相页岩油已经取得一系列重大勘探开发突破,但大规模开发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较大挑战.实现陆相页岩油规模效益开发,理念变革是关键,为此提出“全生命周期可接受经济指标条件下最大化采收率、最小化环境影响为根本目... 我国陆相页岩油已经取得一系列重大勘探开发突破,但大规模开发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较大挑战.实现陆相页岩油规模效益开发,理念变革是关键,为此提出“全生命周期可接受经济指标条件下最大化采收率、最小化环境影响为根本目标”的效益开发理念.为了支撑上述开发理念,提出需系统性评价陆相页岩油的流动能力、改造能力和提高采收率能力并梳理出关键评价内容,对前人较少关注的页岩油原油性质空间非均质性、微观润湿性、大分子滞留、细观-宏观多尺度力学性质、主动应力干扰机理等关键评价问题进行剖析阐述.指出:页岩油流动能力是甜点评价和提高采收率的基础,地质时间尺度页岩油流-固耦合演化过程形成的累积效应具有控制性作用;页岩复杂组构多尺度力学性质及诱导应力场动态演化行为是改造能力的关键,可通过主动应力干扰提高“人工渗流体”的有效性;陆相页岩油在工作介质介入条件下的可流动能力是微观驱油效率的核心,在立体开发条件下构建和强化特殊的提高采收率机制;流体非均质性、微观润湿性、细观力学性质及人工渗流体基质有效渗透率是需要高度关注的基础性评价参数并强化其定量表征和理论建模.建议加强针对性实验装备研制和实验方法创新,强化陆相页岩油现场科学实验室规划与建设,发展数字化智能化仿真技术与评价方法,构建基于“数字孪生”多尺度映射与建模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地质工程一体化 流体非均质性 微观润湿性 地质力学 主动应力干扰 提高采收率 人工渗流体
原文传递
Mechanism of diapirism and episodic fluid injections in the Yinggehai Basin 被引量:11
9
作者 郝芳 李思田 +1 位作者 龚再升 杨甲明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2年第2期151-159,共9页
The diapirism in the Yinggehai Basin is a combined result of strong overpressure caused by rapid sedimentation of fine-grain sediments and the tensile stress field resulting from right-lateral slip of the boundary-fau... The diapirism in the Yinggehai Basin is a combined result of strong overpressure caused by rapid sedimentation of fine-grain sediments and the tensile stress field resulting from right-lateral slip of the boundary-fault. The diapirism showed multiple-stage, episodic nature, and caused intermittent counter-direction onlaps and changes in the thickness of strata. The shallow gas reservoirs in the diapir structural zone displayed obvious inter-reservoir compositional heterogeneities, and their filling history could be divided into 4 stages, with gases injected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having different hydrocarbon gas, CO2 and N2 contents and different stable isotope compositions. The multiple-episode, intermittent activities of the diapirs, multiple-stage, non-continuous injections of fluids, and the transient thermal effect of fluid flow as well as the strong migration fractionation reflected episodic fluid injection and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nggehai Basin OVERPRESSURE DIAPIRISM fluid heterogeneity injection history episodic accumulation
原文传递
油田开发中后期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内容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欢庆 张虎俊 隋宇豪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5-128,共14页
精细油藏描述是油田开发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贯穿油田开发的始终。开发中后期的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内容与开发初期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体现出重点性、深入性和精细性的特征。将开发中后期精细油藏描述重点研究内容总结为8方面,分别是:小断... 精细油藏描述是油田开发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贯穿油田开发的始终。开发中后期的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内容与开发初期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体现出重点性、深入性和精细性的特征。将开发中后期精细油藏描述重点研究内容总结为8方面,分别是:小断层和微构造精细研究、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等理论指导下的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研究基础上的储层构型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定量评价、储层流体非均质性研究、油藏开发过程中的储层变化规律分析、多点地质统计学等地质建模方法探索和多信息综合剩余油描述技术。开发中后期精细油藏描述应该针对油田生产实践中出现的关键瓶颈问题,开展针对性的重点攻关,为老油田剩余油挖潜和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中后期 精细油藏描述 微构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储层构型 流体非均质性 多点地质统计学 剩余油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复杂三维粗糙裂隙网络渗流特性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娜 蒋宇静 +1 位作者 程远方 刘日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59-1668,1680,共11页
准确地评价岩体裂隙网络渗流特性是地下工程建设与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础。构建了模拟真实岩体裂隙网络结构的三维数字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三维粗糙裂隙网络模型试样,进行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渗流试验,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研究... 准确地评价岩体裂隙网络渗流特性是地下工程建设与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础。构建了模拟真实岩体裂隙网络结构的三维数字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三维粗糙裂隙网络模型试样,进行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渗流试验,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研究了裂隙表面粗糙性对渗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入水流流速的增加,模型中因惯性效应引起的水头损失逐渐增大,试样进出口之间水压差与流量的关系由线性向非线性转变,转折点对应的临界水力梯度范围为0.015~0.195。三维裂隙网络非线性流动特性可以采用Forchheimer方程表征,其中由惯性力引起的压降与总压降的比值随着水力梯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幅逐渐降低,当水力梯度接近1.0时,惯性力引起的压降占总压降的比例高达68.5%。裂隙网络的空间分布特征决定了模型的整体连通性,而裂隙开度的非均匀性进一步使得流体在连通裂隙中将选择渗透性较大、阻力较小的通道优先流动,导致裂隙网络中主要流动区域面积与裂隙总面积比小于41%。裂隙表面粗糙性会降低三维裂隙网络模型的渗透性,且随着表面粗糙度增加,渗透性降低幅度越大,但裂隙开度的增加会削弱裂隙表面粗糙性对其渗透性的影响。提出的研究方法为定量化表征岩体复杂三维裂隙网络渗流特性提供了可靠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裂隙网络 3D打印 渗流 表面粗糙性 开度非均匀性
下载PDF
油藏分隔性的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枝焕 王铁冠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3-62,共10页
油藏的分隔性和油层连通性研究为油气成评价的重要内容,当前,油藏描述技术已经成为研究油层连通性的重要手段,但常规的油藏描述只着眼于储层的非均质性,主要研究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对油层连通性的影响。油藏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表... 油藏的分隔性和油层连通性研究为油气成评价的重要内容,当前,油藏描述技术已经成为研究油层连通性的重要手段,但常规的油藏描述只着眼于储层的非均质性,主要研究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对油层连通性的影响。油藏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表明,砂层连通体不一定等同于流体选通体,因为油层内可能存在有机隔层,出现“低层连通,油层分隔”的现象,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可以直接研究油藏内部流体的非均质性,有效地判断油藏的分隔性。本文介绍了应用地球化学方法研究油藏分隔性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几个北海油田的研究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地球化学 流体 非均质性 分隔性
下载PDF
考虑流体非均质性的低渗透油藏CO_2驱试井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友全 孟凡坤 +3 位作者 阎燕 韩凤蕊 于伟杰 周诗雨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6-112,共7页
CO_2驱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目前对驱替过程中压力响应动态的认识不足。CO_2的注入使地层流体性质发生改变,形成CO_2区、CO_2-原油过渡区和未波及原油区。基于复合油藏渗流理论,引入幂律型公式和牛顿插值公式来描述C... CO_2驱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目前对驱替过程中压力响应动态的认识不足。CO_2的注入使地层流体性质发生改变,形成CO_2区、CO_2-原油过渡区和未波及原油区。基于复合油藏渗流理论,引入幂律型公式和牛顿插值公式来描述CO_2-原油过渡区内流体非均质性的变化特征,建立了低渗透油藏CO_2驱试井模型,并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对CO_2-原油过渡区内2种流体非均质性变化形式下的试井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CO_2-原油过渡区内流体黏度与综合压缩系数均呈幂律型变化时,其变化指数均增大,CO_2区与CO_2-原油过渡区流度比和导压系数比均增加,压力导数曲线斜率增大;当CO_2-原油过渡区综合压缩系数呈非连续性变化时,压力导数曲线因CO_2区与CO_2-原油过渡区导压系数比的增加而呈现下凹趋势。最后,通过实例应用提出了CO_2驱试井解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流体非均质性 复合油藏 试井模型 曲线分析
下载PDF
储层流体非均质性对加拿大油砂热采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谢华锋 王健 +1 位作者 黄海平 张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98,104,共6页
加拿大是世界上油砂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其中约80%的资源需要通过热采方式采出,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热采技术包括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和蒸汽吞吐等。油砂热采的油藏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难以拟合是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分析发现,西加拿大沉积... 加拿大是世界上油砂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其中约80%的资源需要通过热采方式采出,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热采技术包括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和蒸汽吞吐等。油砂热采的油藏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难以拟合是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分析发现,西加拿大沉积盆地范围内原油物性在横向和垂向上变化较大,油藏底部和顶部原油物性完全不同。重点对原油粘度垂向梯度变化对热采开发效果的影响进行油藏模拟研究,发现粘度梯度变化是造成油藏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难以拟合的主要原因,采用变粘度模型模拟的累积产油量与实际生产数据吻合较好,采用定粘度模型的模拟结果偏高。利用变粘度模型对研究区的生产井位置优化结果显示,将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生产井部署在油水界面之上8 m处油层的动用程度和经济效益最大。将储层流体非均质性(特别是粘度非均质性)与储层岩石非均质性相结合,并应用于油藏描述和数值模拟中,能够准确预测油砂热采的生产动态及开发效果,优化生产管理,确保采收率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非均质性 粘度梯度 数值模拟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蒸汽吞吐 生产井部署 加拿大油砂
下载PDF
油藏地球化学描述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铁冠 张枝焕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7年第4期9-15,共7页
油藏地球化学描述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对油藏内流体组成的地球化学剖析,分析流体非均质性特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探讨流体充注机制。油藏地球化学描述既是油藏地球化学研究的一项基本任务,又是进一步开展油藏地球化学其它项目研究的基础... 油藏地球化学描述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对油藏内流体组成的地球化学剖析,分析流体非均质性特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探讨流体充注机制。油藏地球化学描述既是油藏地球化学研究的一项基本任务,又是进一步开展油藏地球化学其它项目研究的基础工作。本文介绍油藏地球化学描述的理论依据、实验技术、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地球化学 流体 成因 储集层
下载PDF
惠州26-2油田油藏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俊章 施和生 +2 位作者 谢泰俊 舒誉 张晓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7年第2期34-40,共7页
采用油藏地球化学方法,初步建立了惠州26-2油田油水层的地球化学判识标准,分析了该油田油藏地球化学特征。惠州26-2油田珠江组和珠海组有来自文昌组和恩平组烃源岩生成的两期油气充注,先期充注的、来自文昌组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在珠海组... 采用油藏地球化学方法,初步建立了惠州26-2油田油水层的地球化学判识标准,分析了该油田油藏地球化学特征。惠州26-2油田珠江组和珠海组有来自文昌组和恩平组烃源岩生成的两期油气充注,先期充注的、来自文昌组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在珠海组中下部遭受了中等强度的生物降解,后期又有来自恩平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充注。珠江组油藏中的烃类生物降解不明显。根据油藏烃类的组成差异和惠州26洼烃源岩热演化史,探讨了惠州26-2油田周边主断层的开启性及油气运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惠州凹陷 油藏地球化学 油气水层 流体非均质性 成因
下载PDF
朝阳沟油田朝55断块储层流体连通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段文标 郭建军 +3 位作者 陈践发 张晓宁 李程善 马春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1,共4页
朝阳沟油田是典型的湖相沉积环境下形成的低渗透油田,储层内断层和裂缝非常发育,储层砂体分布非均质性强。为了了解储层内流体的分布特征和储层被断层分割的情况,从而为该油田开发后期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密调整、提高开发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朝阳沟油田是典型的湖相沉积环境下形成的低渗透油田,储层内断层和裂缝非常发育,储层砂体分布非均质性强。为了了解储层内流体的分布特征和储层被断层分割的情况,从而为该油田开发后期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密调整、提高开发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利用薄层色谱-火焰离子检测技术(TLC-FID)和原油色谱指纹技术,结合地质资料研究了朝阳沟油田典型区块——朝55区块扶余油层原油的分布特征,该区块断层之间和断层内部各井间在横向和纵向上的连通情况。结果表明:虽然朝55断块的断层和裂缝广泛发育,但是对储层内砂体的分割性不强,总体上,储层流体在横向和纵向上均具有较好的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55断块 气相色谱指纹技术 流体非均质性 油藏流体连通性
下载PDF
流体性质变化对双河油田储集层的损害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新军 赵跃华 台怀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2-76,共5页
在双河油田近20年的高效开发过程中,流体性质发生了变化,对油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在:①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加大了储集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变化速度,使得后期储集层各类溶孔非常发育,孔隙和喉道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组合... 在双河油田近20年的高效开发过程中,流体性质发生了变化,对油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在:①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加大了储集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变化速度,使得后期储集层各类溶孔非常发育,孔隙和喉道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组合及配置关系更加复杂,它与注入水的水质及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和储集层敏感性有关,是油层损害的主要原因。②地层水中离子的变化,特别是某些阳离子(Ca2+、Mg2+、K+、Na+等)易与岩石颗粒进行离子交换,造成矿物的转化、溶解和沉淀,形成更多的地层微粒和细小喉道,增大油层渗透率非均质性。③原油在地层中含盐量、含硫量、含蜡量的变化等也可使油层渗透性能变差。④外来液体对地层的水锁效应,降低了油相渗透率;润湿性反转造成地层损害;细菌繁殖造成注水井地层堵塞,固体颗粒堵塞孔隙、喉道等。流体性质的变化与油层物性变化关系密切,是当前储集层损害及评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照片6图2表3参3(郭海莉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流体性质 油田 油层损害
下载PDF
利用静压数据探讨渤海海域常压油藏砂体连通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钱赓 张建民 +4 位作者 刘传奇 张岚 杨海风 穆鹏飞 李兴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4-590,597,共8页
基于同一个油藏压力系统的一致性,常压条件下地层压力与海拔理论上的线性关系是目前判断同一层序地层格架下砂体连通关系的重要依据。受储层高渗与流体非均质性的影响,判断砂体连通性的线性规律存在局限。通过数学归纳分析,发现常压油... 基于同一个油藏压力系统的一致性,常压条件下地层压力与海拔理论上的线性关系是目前判断同一层序地层格架下砂体连通关系的重要依据。受储层高渗与流体非均质性的影响,判断砂体连通性的线性规律存在局限。通过数学归纳分析,发现常压油藏砂体连通关系的新方法,即建立压力系数与海拔的反比例函数关系。根据反比例函数的相交性、单调性、有界性与对称性,探讨反比例函数性质与油藏压力系统的关系,进一步判断砂体的连通性。针对渤海海域7个油田、50余个开发井已证实连通关系的常压油藏,验证压力系数-海拔反比例函数性质与砂体连通性的关系并证实:1函数图像连续且相交重合、单调性与渐近线一致且对称轴唯一是判断同一层序地层格架下砂体相连通的关键依据;2压力系数对分析砂体的连通关系比地层压力的线性关系更为敏感、可靠;3函数曲率受储层渗透性和流体性质等影响,规避了线性规律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系数 反比例函数 流体非均质性 渗透性 常压油藏 渤海海域
下载PDF
辽河油田千12区块储层流体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尹伟 林壬子 金晓辉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6,共3页
为了弄清辽河油田千 1 2区块内兴隆台油层流体非均质性分布规律 ,应用薄层色谱火焰离子检测( TLC-FID)技术研究了千 1 2区块储层抽提物的族组成、沥青垫的分布等储层流体非均质性特征 ,建立了千 1 2区块油藏地球化学剖面 ,发现了 2个沥... 为了弄清辽河油田千 1 2区块内兴隆台油层流体非均质性分布规律 ,应用薄层色谱火焰离子检测( TLC-FID)技术研究了千 1 2区块储层抽提物的族组成、沥青垫的分布等储层流体非均质性特征 ,建立了千 1 2区块油藏地球化学剖面 ,发现了 2个沥青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储集层集体 非均质性 薄层色谱法 火焰离子色谱法 兴隆台油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