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向振动方柱波动升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呼和敖德 孟向阳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25-532,T001,共9页
本文对均匀流中静止方柱和横向强迫振动的方柱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雷诺数范围为 3×10~3~10~4,振幅与柱截面宽度之比 A/D 达到0.7,实验折合速度范围为 4.5≤V_r≤12。文章重点研究了较高振幅振动柱的锁定现象、波动升力与柱位移... 本文对均匀流中静止方柱和横向强迫振动的方柱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雷诺数范围为 3×10~3~10~4,振幅与柱截面宽度之比 A/D 达到0.7,实验折合速度范围为 4.5≤V_r≤12。文章重点研究了较高振幅振动柱的锁定现象、波动升力与柱位移之间的相位变化,讨论了方柱涡激振荡、驰振和气动稳定性问题。对流场进行的流动显示,清晰地显示出锁定区涡脱落过程、近尾迹流场随振动频率和振幅的演化规律,从而对振动柱波动升力与相位变化的物理机制获得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柱 波动升力 涡脱落 尾迹
下载PDF
流体横掠波状圆柱的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沣浩 张联英 罗昔联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0-36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可减小流体诱导振动的波状圆柱,并对3种不同表面倾斜度的波状圆柱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在一低速风洞进行,工作段的横截面尺寸为0.6 m×0.6 m,湍流度小于0.2%,雷诺数在2.0×104到5.0×104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波状... 提出了一种可减小流体诱导振动的波状圆柱,并对3种不同表面倾斜度的波状圆柱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在一低速风洞进行,工作段的横截面尺寸为0.6 m×0.6 m,湍流度小于0.2%,雷诺数在2.0×104到5.0×104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波状圆柱与普通圆柱相比其脉动升力系数较小,具有减小流体诱导振动的作用;流体绕波状圆柱流动的斯德鲁哈尔数等于绕普通圆柱流动的斯德鲁哈尔数,说明波状圆柱的减振并不是通过改变其斯德鲁哈尔周期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状圆柱 流体诱导振动 脉动力
下载PDF
斜置拉索表面脉动风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杜晓庆 顾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9-144,共6页
采用一套可调节拉索模型倾角和风向角的试验装置,通过同步测压风洞试验,测得了三维拉索(考虑了拉索的倾角和风向角)表面的脉动风压分布。风洞试验考虑了风向角和Re数的影响,试验风向角为0°~45°,试验Re数为1.17×105和2.3... 采用一套可调节拉索模型倾角和风向角的试验装置,通过同步测压风洞试验,测得了三维拉索(考虑了拉索的倾角和风向角)表面的脉动风压分布。风洞试验考虑了风向角和Re数的影响,试验风向角为0°~45°,试验Re数为1.17×105和2.34×105,两种Re数分别处在亚临界区和临界区内。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得到了两种Re数下风压功率谱、脉动风力和风力功率谱随风向角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随着风向角的增大,斜拉索的Strouhal数逐渐减小;当Re数进入临界区后,拉索的脉动风压分布和脉动风力将发生很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三维拉索 临界Re数 风洞试验 脉动风压 脉动风力 频域分析
下载PDF
近尾迹中平板对钝物体的干扰 被引量:2
4
作者 于宪钊 苏玉民 王兆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1-275,共5页
为了减小作用在钝物体上的交变力进而有效地降低结构振动和噪声,以有限体积法分别采用层流模型、标准k-ε湍流模型,计算了不同Re数和截面形状的钝物体的流体动力性能;并通过在钝物体近尾迹区域水平布置一平板,降低上游钝物体尾涡脱落频... 为了减小作用在钝物体上的交变力进而有效地降低结构振动和噪声,以有限体积法分别采用层流模型、标准k-ε湍流模型,计算了不同Re数和截面形状的钝物体的流体动力性能;并通过在钝物体近尾迹区域水平布置一平板,降低上游钝物体尾涡脱落频率和作用在钝物体上周期性交变力.研究发现存在最优的平板布置位置,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作用在钝物体上的周期性交变力以及斯特罗哈数.同时,随着平板尺度的增加,钝物体和平板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也都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物体 干扰 旋涡 交变力 斯特罗哈数
下载PDF
孔系加工机构中曲拐传动的全力动平衡
5
作者 靳伍银 芮执元 +1 位作者 王保刚 李凤麟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8-42,共5页
针对孔系加工机构中曲拐传动存在的振动问题 ,提出了利用内平衡的方法实现曲拐轴的动平衡 ,并通过“力平衡法”实现曲拐传动机构的摆动力和摆动力矩完全力平衡 .减小或消除了整个传动机构的振动 ,提高了孔系加工的加工精度 .
关键词 孔系加工机构 曲拐传动 全力平衡 动平衡
下载PDF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FLUCTUATING LIFT ON A SQUARE-SECTION CYLINDER OSCILLATING TRANSVERSELY IN A UNIFORM STREAM
6
作者 Huhe-Aode Meng Xiangy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s,Academia Sinica)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04-110,共7页
Experiments on a square section cylinder fixed and forced to oscillate transversely in a uni- form stream were conducted in a water tank.The Reynolds numberof the experiments is in the range of 3·10~3 tO 10~4,the... Experiments on a square section cylinder fixed and forced to oscillate transversely in a uni- form stream were conducted in a water tank.The Reynolds numberof the experiments is in the range of 3·10~3 tO 10~4,the amplitude to side length ratio A/D is up to 0.7 and the range of reduced velocity is 4.5<Vr<12.This study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lock-in phenomenon,the fluctuating lift and the phase shift between fluctuating lift and displacement of the oscillating cylinder.The problems on the aeroelastic insta. bility relating to pres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been discussed.The flow visualization clearly shows that there are drastic changes of vortex-shedding from cylinder at the resonance point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lock-in range.The results of the flow visualization giv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phase shi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cillating cylinder fluctuating force vortex-shedding NEAR-WAKE LOCK-IN
下载PDF
矩形超高层建筑横风向脉动风力.Ⅰ:基本特征 被引量:9
7
作者 顾明 唐意 全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45,104,共5页
阐述系列论文的第一部分。对7个矩形截面超高层建筑模型进行了同步测压风洞试验。研究了横风向风力系数的根方差、功率谱密度、竖向相关性系数和相干函数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比不同厚宽比、不同风场的试验结果,研究了这两个参数对横风向... 阐述系列论文的第一部分。对7个矩形截面超高层建筑模型进行了同步测压风洞试验。研究了横风向风力系数的根方差、功率谱密度、竖向相关性系数和相干函数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比不同厚宽比、不同风场的试验结果,研究了这两个参数对横风向脉动风力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厚宽比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厚宽比不同,横风向脉动风力的作用机理可能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风洞试验 横风向脉动风力 根方差力系数 功率谱密度 相关系数
下载PDF
几种矩形二维柱体节段模型上脉动力的测量 被引量:7
8
作者 顾明 项海帆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本文运用一种气动力直接测量方法在风洞的平滑流中测量了几种不同高宽比的二维矩形柱体上的脉动力,给出了它们的脉动升力系数的均方根值及斯特洛哈数,测量到在高宽比为0.7的柱体上有旋涡脱落诱发的顺风向脉动力。当风速变化时,顺... 本文运用一种气动力直接测量方法在风洞的平滑流中测量了几种不同高宽比的二维矩形柱体上的脉动力,给出了它们的脉动升力系数的均方根值及斯特洛哈数,测量到在高宽比为0.7的柱体上有旋涡脱落诱发的顺风向脉动力。当风速变化时,顺风向脉动力的主导频率等于脉动升力频率或为其倍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矩形体 应变天平 脉动力测量
下载PDF
矩形超高层建筑横风向脉动风力,Ⅱ:数学模型 被引量:9
9
作者 唐意 顾明 全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49,共4页
系列文章的第一部分总结了矩形截面高层建筑横风向脉动风力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以风场类型及厚宽比为基本变量,对横风向脉动风力根方差系数、竖向相关系数以及功率谱密度进行拟合,得到横风向脉动风力的闭合求... 系列文章的第一部分总结了矩形截面高层建筑横风向脉动风力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以风场类型及厚宽比为基本变量,对横风向脉动风力根方差系数、竖向相关系数以及功率谱密度进行拟合,得到横风向脉动风力的闭合求解公式。最后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这些公式的精度。运用这些公式,可较为方便地计算矩形截面高层建筑的横风向脉动风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超高层建筑 风洞试验 横风向风力 数学模型
下载PDF
车致脉动力作用下桥上防风屏障的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田 郭薇薇 杜宪亭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11,共5页
高速铁路桥上的防风屏障会受到列车运行产生的脉动气冲力作用,防风屏障在脉动气冲力作用下的振动是防风屏障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建立了防风屏障有限元模型,考虑自然风荷载、结构自重和列车引起的脉动风荷载,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桥... 高速铁路桥上的防风屏障会受到列车运行产生的脉动气冲力作用,防风屏障在脉动气冲力作用下的振动是防风屏障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建立了防风屏障有限元模型,考虑自然风荷载、结构自重和列车引起的脉动风荷载,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桥上防风屏障为实例,分析防风屏障各关键节点处的振动响应。结果表明:考虑自然风及车致气动力的脉动特性会显著增加防风屏障的动力响应;分析车致气动力对防风屏障的结构响应时应将自然风基本风压作为静载同时计算;另外应特别关注挡风板的振动,其响应远高于立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高速铁路 自然风场 车致脉动力 防风屏障 振动响应
下载PDF
Current transport and mass separation for an asymmetric fluctuation system with correlated noises
11
作者 王杰 宁丽娟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89-293,共5页
We discuss the transport of an underdamped particle driven by an external fluctuation force in a spatially periodic asymmetric potential with correlated noises. The corresponding mathemat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We discuss the transport of an underdamped particle driven by an external fluctuation force in a spatially periodic asymmetric potential with correlated noises. The corresponding mathemat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movement of the steady current of an underdamped particle is presented by the method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value of the current may be negative, zero, or positive. The external fluctuation force and correlated noises can effect the current direction. Under the appropriate parameters, the correlated noises intensity may even raise a reversal of the current. Besides, we have noticed a phenomenon that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weight have different directions during movement by the impact of the correlated noises and external fluctuation force. Therefore, the Brownian particles can be effectively separated according to their ma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rent transport correlated noises fluctuation force Brownian motion
下载PDF
用二维瞬变流方程分析缝面层中脉动压力传播规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沛清 李忠义 冬俊瑞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7-33,共7页
本文利用二维瞬变流方程探讨了高坝岩块底部或水垫塘底板块底部脉动压力波的传播规律,并提出计算可能最大脉动上举力的方法和公式.
关键词 高坝 脉动压力 二维瞬变流 缝隙 传播
下载PDF
泥石流冲击脉动荷载概率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洪凯 唐红梅 +1 位作者 鲜学福 张玉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4-127,共4页
针对0.3cm~0.8cm、0.8cm~15cm和1.5cm~3.0cm三种固相粒径组和0.02、0.08、0.16、0.20、0.25五种固相比组合的15种水石流体的室内模型试验数据,采用小波方法消噪处理,揭示泥石流冲击脉动荷载概率分布特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固相粒径相同... 针对0.3cm~0.8cm、0.8cm~15cm和1.5cm~3.0cm三种固相粒径组和0.02、0.08、0.16、0.20、0.25五种固相比组合的15种水石流体的室内模型试验数据,采用小波方法消噪处理,揭示泥石流冲击脉动荷载概率分布特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固相粒径相同时,泥石流冲击荷载随固相比的增加而增大,粒径较大的泥石流体冲击荷载越大;泥石流冲击荷载累计曲线呈现反S型非线性分布,且粒径越小,反S形态越清晰;固相浓度较低的泥石流冲击概率密度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而固相浓度较大(超过0.08)时近似服从高斯分布,并且泥石流体粒径越大,冲击概率密度分布曲线易于出现多峰和极值。成果对于推动泥石流动力特性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冲击脉动荷载 概率分布特征 模型试验 固相比 颗粒粒径
下载PDF
Sr^(2+)和Ba^(2+)水分子体系结构和结合能的从头算和ABEEM/MM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燕 王芳芳 +3 位作者 于春阳 刘翠 宫利东 杨忠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9-387,共9页
应用从头算方法和ABEEM/MM浮动电荷分子力场,研究了水合碱土离子团簇Sr2+/Ba2+(H2O)n(n=1-6),构建了离子-水相互作用的ABEEM/MM势能函数,获得了水合离子团簇的稳定结构,计算了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ABEEM/MM方法的结果和从头算方法的结... 应用从头算方法和ABEEM/MM浮动电荷分子力场,研究了水合碱土离子团簇Sr2+/Ba2+(H2O)n(n=1-6),构建了离子-水相互作用的ABEEM/MM势能函数,获得了水合离子团簇的稳定结构,计算了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ABEEM/MM方法的结果和从头算方法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进一步应用ABEEM/MM对Sr2+和Ba2+水溶液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对Sr2+水溶液,得到的Sr2+-水中氧原子的径向分布函数的第一和第二最高峰分别位于0.257和0.464nm处,第一和第二水合层的配位水分子数分别为9.2和11.4;对Ba2+水溶液,得到的Ba2+与水中氧原子的径向分布函数的第一和第二最高峰分别位于0.269和0.467nm处,第一和第二水合层的配位水分子数分别为9.9和12.4.这与实验值或其它理论模拟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对比外层的水分子,金属离子的极化作用使得溶液中第一水合层中水分子的O―H键长增长,HOH键角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金属离子团簇 离子溶剂化 从头算方法 ABEEM/MM浮动电荷分子力场 相互作用能
下载PDF
串列双方柱绕流的脉动压力分布与气动力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群 赵会涛 +1 位作者 刘小兵 刘庆宽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0-144,共13页
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对串列双方柱在16个不同间距时的绕流进行了详细研究。双方柱的中心距L与单个方柱横断面的边长D之比L/D的变化范围为1.2~12.0。试验结果发现,串列双方柱的临界间距范围为3.5≤(L/D)cr≤4.0。在临界间距范围内,... 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对串列双方柱在16个不同间距时的绕流进行了详细研究。双方柱的中心距L与单个方柱横断面的边长D之比L/D的变化范围为1.2~12.0。试验结果发现,串列双方柱的临界间距范围为3.5≤(L/D)cr≤4.0。在临界间距范围内,串列双方柱的绕流具有双稳态特征,同一间距下,上下游方柱均会出现两组明显不同的压力分布与气动力。通过引入干扰因子,定量地讨论了串列双方柱的脉动压力分布、脉动阻力和脉动升力随L/D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双方柱 脉动压力分布 脉动阻力 脉动升力 风洞试验
原文传递
串列三圆柱的脉动气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小兵 姜会民 +1 位作者 王世博 杨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96-103,共8页
采用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间距下串列三圆柱的脉动气动力特性,并与单圆柱和串列双圆柱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雷诺数以及间距比L/D(相邻圆柱中心距与单圆柱的直径之比)分别为3.4×10^(4)和1.212.0。研究结果发现,... 采用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间距下串列三圆柱的脉动气动力特性,并与单圆柱和串列双圆柱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雷诺数以及间距比L/D(相邻圆柱中心距与单圆柱的直径之比)分别为3.4×10^(4)和1.212.0。研究结果发现,与串列双圆柱类似,串列三圆柱上游和中游圆柱的临界间距比(L/D)cr=3.54.0。在临界间距比附近,脉动气动力系数突升至最大值。串列三圆柱下游圆柱表现出两个临界间距比,分别为(L/D)cr1=2.02.5和(L/D)cr2=3.54.0。脉动气动力系数在临界间距比(L/D)cr1附近突升至最大值,而在临界间距比(L/D)cr2附近发生突降现象。气动干扰对串列三圆柱斯托罗哈数的影响表现为减小效应,与串列双圆柱相比,这种减小效应在L/D<(L/D)cr时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三圆柱 风洞试验 脉动压力分布 脉动气动力 斯托罗哈数
下载PDF
应用ABEEM/MM模型研究甘氨酸与水的氢键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忠志 马艳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85-189,共5页
应用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中的浮动电荷分子力场(ABEEM/MM),我们构建了1个新的甘氨酸(Glycine)-水势能函数,并将其应用到甘氨酸与水组成的二聚体的研究中.首先研究了甘氨酸单体的几何构型,构型结果与可获得的实验数据显示了很好的一致... 应用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中的浮动电荷分子力场(ABEEM/MM),我们构建了1个新的甘氨酸(Glycine)-水势能函数,并将其应用到甘氨酸与水组成的二聚体的研究中.首先研究了甘氨酸单体的几何构型,构型结果与可获得的实验数据显示了很好的一致性;根据对甘氨酸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孤对电子电荷分布的ABEEM/MM方法分析,可以解释水与作用点形成氢键的强弱;进而研究了甘氨酸与1个水作用的结合能,ABEEM/MM模型与从头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显示了很好的一致性.表明我们势能函数的合理性以及参数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中的浮动电荷分子力场 甘氨酸 氢键作用 结合能
下载PDF
均匀风场中矩形高层建筑脉动风力阻塞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顾明 黄剑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2-129,共8页
基于同步测压技术,对阻塞度为4.1%、6.1%、8.4%和10.1%的矩形单体高层建筑模型在均匀风场中分别进行了阻塞效应试验研究。对比了各模型层脉动风力随高度的变化、层风力功率谱密度、相关性和相干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阻塞度的增大,层脉... 基于同步测压技术,对阻塞度为4.1%、6.1%、8.4%和10.1%的矩形单体高层建筑模型在均匀风场中分别进行了阻塞效应试验研究。对比了各模型层脉动风力随高度的变化、层风力功率谱密度、相关性和相干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阻塞度的增大,层脉动阻力和升力系数均增大,升力系数增幅更为显著;层阻力功率谱在2倍斯托罗哈数处出现谱峰;层升力功率谱峰值更加突出,且斯托罗哈数有所增大;层升力的竖向相关性和相干性以及层阻力的竖向相干性均增强;而在建筑1/2高度以上的层阻力竖向相关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阻塞效应 脉动风力 功率谱 相关性 相干性
原文传递
应用ABEEM/MM方法研究尿素与缬氨酸二肽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丹 宫利东 邢永恒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13-216,共4页
对尿素与二肽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可为探讨尿素致蛋白质变性的机理提供基础.应用ABEEM/MM方法,对尿素和缬氨酸二肽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尿素对缬氨酸二肽的几何结构影响很大,使其骨架二面角发生了明显的扭转.此外... 对尿素与二肽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可为探讨尿素致蛋白质变性的机理提供基础.应用ABEEM/MM方法,对尿素和缬氨酸二肽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尿素对缬氨酸二肽的几何结构影响很大,使其骨架二面角发生了明显的扭转.此外,用该方法计算的电荷分布和键长、键角、二面角等结构参数,都与从头算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EEM/MM浮动电荷分子力场 尿素 缬氨酸二肽 电荷分布
下载PDF
企业动态能力的自组织演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强 李金星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61,71,共6页
企业动态能力系统具有典型的自组织特征,是与环境相适应的自组织系统,惯例和组织过程是其基本分析要素。企业动态能力现状、各能力子系统结构和彼此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机制以及外部环境的随机涨落因素,从总体上确定了企业动态能力跃迁的... 企业动态能力系统具有典型的自组织特征,是与环境相适应的自组织系统,惯例和组织过程是其基本分析要素。企业动态能力现状、各能力子系统结构和彼此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机制以及外部环境的随机涨落因素,从总体上确定了企业动态能力跃迁的方向、速度和水平;企业动态能力的自组织演化机理表现为动态能力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分岔现象、动态能力的势函数以及涨落现象。其中,分岔现象和势函数分别描述了动态能力的演化状态、演化的方向和路径,涨落现象则描述了动态能力演化过程中随机涨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能力 自组织 分岔 势函数 随机涨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