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3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文分析学的知识流动理论探析 被引量:47
1
作者 梁永霞 刘则渊 杨中楷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8-674,共7页
从观念联系与知识流动的角度来探讨引文分析理论,除去那些复杂的文献引用动机或引用的社会影响因素外,可以把文献引用的过程抽象为知识流动的过程。从知识论关于知识的发展模式来看,文献引用的过程都是在前人知识的基础上知识进化的过程... 从观念联系与知识流动的角度来探讨引文分析理论,除去那些复杂的文献引用动机或引用的社会影响因素外,可以把文献引用的过程抽象为知识流动的过程。从知识论关于知识的发展模式来看,文献引用的过程都是在前人知识的基础上知识进化的过程,是知识的选择、遗传和变异的过程,也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过程。因此,引文分析的过程就是对知识流动过程和知识活动系统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文分析学 知识流动 引文机制
原文传递
中国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流动规律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46
2
作者 马志飞 尹上岗 +2 位作者 张宇 李在军 吴启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6-936,共11页
在人口城城流动日益成为中国人口流动的重要形式背景下,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别探讨城城流动人口空间流动的结果、过程和成因,也就是探讨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流动轨迹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城城流动人口倾向... 在人口城城流动日益成为中国人口流动的重要形式背景下,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别探讨城城流动人口空间流动的结果、过程和成因,也就是探讨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流动轨迹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城城流动人口倾向于向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流动,同时在流动过程中会考虑空间的邻近;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以及高水平教育医疗设施的差距是诱发城城人口流动的内在动力,而在实际的流动过程中会综合考虑由于空间摩擦而产生的金钱成本、心理压力等障碍;同时,已有城城流动人口存量会通过减少适应流入地的成本、提供相应的生活和就业信息等方式降低流动成本,刺激城城流动人口按照已有路径流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人口流动的阶段划分,认为中国人口流动仍然处于从小城镇进入大城市的阶段。在这一时间节点上,依据人口流动的自然规律,鼓励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并通过发展副中心和卫星城等形式疏散中心区功能,推动城市郊区化发展才符合城市发展的自然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城流动人口 空间分布 流动规律 形成机制
原文传递
浊流沉积的动力学机制与响应 被引量:28
3
作者 姜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8-435,共8页
浊流按粒度成因分类法可分为低密度、砂质高密度和砾质高密度3种类型。其流变机理特别是高密度浊流的流动机制和过程目前仍存在争议。从分布状态、触发机制、悬浮过程、沉积速率等方面展开探索,构建出浊流本体的动力侵蚀带、前部调节带... 浊流按粒度成因分类法可分为低密度、砂质高密度和砾质高密度3种类型。其流变机理特别是高密度浊流的流动机制和过程目前仍存在争议。从分布状态、触发机制、悬浮过程、沉积速率等方面展开探索,构建出浊流本体的动力侵蚀带、前部调节带、沉积卸载带、后部调节带、动力平衡带5个动力变形部分。从流动机制来说动力侵蚀带由于高度流动其形态保持相对固定,挟裹粗粒沉积物拖曳后面发散状细粒沉积物形成云雾状水流轨迹;沉积卸载带在混合作用下其流动时间和空间上仅有缓慢变化,当流动分离产生的湍动力不能超过粘滞强度的阻尼效应时,沉积物发生卸载顺次堆积;调节带和平衡带则起到动力转换、连接前后结构体、平衡沉积/侵蚀作用的功能。此外,浊流大规模高速流动必然增加其结构的不稳定性和支撑机制的多样化,这也是它与重力流其它类型之间存在过渡、改造和转化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机制 沉积响应 浊流 沉积动力学 东营凹陷
下载PDF
高职师资建设的现状与改革 被引量:14
4
作者 潘志芳 《辽宁高职学报》 2003年第1期136-138,共3页
高职师资建设是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我国高职师资的水平较低,地域分布不平衡,有效流动性差,培养和培训制度落后,要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加快高职师资建设的改革。
关键词 高职师资建设:高职教育改革 “双师型” 师资流动 激励机制
下载PDF
乡村“老漂族”的流动机理与生存图景 被引量:13
5
作者 许加明 华学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86,共9页
"老漂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流动人口,专指以帮衬子女特别是照顾孙辈为主要目的,从自己生活的农村来到子女工作和生活的城市的准老年人和老年人群体。"老漂族"是一个具有较强异质性的群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 "老漂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流动人口,专指以帮衬子女特别是照顾孙辈为主要目的,从自己生活的农村来到子女工作和生活的城市的准老年人和老年人群体。"老漂族"是一个具有较强异质性的群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通过对江苏省H市X社区18位"老漂族"的深入访谈发现,"老漂族"的流动是在工业社会传统家庭性别分工消弭的时代背景下,子代的需求和父代的回应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以一种"父代投奔子代"的独特方式重塑了转型期中国的代际关系,"老漂族"生存状态也因此呈现出一幅喜忧交加的另类图景。随着"老漂族"群体的发展壮大,这一群体未来的去向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漂族” 人户分离 流动机理 生存图景
下载PDF
X52钢的CO_2腐蚀行为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国仙 陈长风 +3 位作者 李建平 魏云峰 沈建新 路民旭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6-238,共3页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及X射线衍射分析 ,研究X5 2钢在模拟输送管腐蚀环境条件下的腐蚀行为 .结果表明 ,X5 2钢的平均腐蚀速率为 0 6 2 89mm/a ,其表面形成三层形貌及成分各异的腐蚀产物 ,三层膜中主要的腐蚀产物均是FeCO3 和Fe2 O3,宏观腐...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及X射线衍射分析 ,研究X5 2钢在模拟输送管腐蚀环境条件下的腐蚀行为 .结果表明 ,X5 2钢的平均腐蚀速率为 0 6 2 89mm/a ,其表面形成三层形貌及成分各异的腐蚀产物 ,三层膜中主要的腐蚀产物均是FeCO3 和Fe2 O3,宏观腐蚀形态基本为均匀腐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52钢 腐蚀 管线钢 二氧化碳 油气管
下载PDF
公务员流动机制的企业化再造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强 毕霞 《兰州学刊》 2005年第2期209-211,共3页
制度持续有效的运行需要制度执行者能建立起一个与其所生存的社会经济环境动态均衡的流动机制即新陈代谢机制。本文从如何建立公务员的动态流动机制着手,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成功模式的借鉴,为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公务员... 制度持续有效的运行需要制度执行者能建立起一个与其所生存的社会经济环境动态均衡的流动机制即新陈代谢机制。本文从如何建立公务员的动态流动机制着手,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成功模式的借鉴,为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公务员流动机制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流动机制 企业化再造
下载PDF
论民族关系的实质与当代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 被引量:7
8
作者 马曼丽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4-437,460,共5页
通过对民族关系问题本质的认识,从现代国家的领土管理和公民权利保护这两大基本职能出发,能够探讨当代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及其在国内外不同类型的表现,进而提出处理当代这类民族关系核心问题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民族关系 领土 公民权益 国家精神疆域 流动机制
下载PDF
构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的实证分析与创新路径——基于以资本要素为核心的视角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向阳 申学锋 康玺 《财政科学》 CSSCI 2022年第3期34-48,共15页
农村资本要素通过农村金融机构渠道单向流出是形成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的关键阻碍。本文在理论分析城乡资本要素流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我国农村信贷净流出作为反映农村资本流出的变量,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城乡资本边际报酬、城... 农村资本要素通过农村金融机构渠道单向流出是形成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的关键阻碍。本文在理论分析城乡资本要素流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我国农村信贷净流出作为反映农村资本流出的变量,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城乡资本边际报酬、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等因素对资本要素在城乡间流动的影响,发现:城乡资本边际回报率的差距是导致农村资金通过市场渠道长期向城市流动的主要正向原因;城乡教育差异的缩小加大了农村资本要素流出;城乡信息通信服务水平差异缩小有助于减少农村资本要素流出;城乡用电量、医疗服务水平差异对资本要素流动的影响不显著。在上述结论基础上本文提出构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资本要素 双向流动 流动机制
下载PDF
乡村“流动饭店”的业态类型、流动规律及流向动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沈和江 冯冬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9-74,共6页
通过分析传统饭店餐饮业在满足乡村农家节事活动选择取向上发生的变革,本文研究了流动饭店这一新型餐饮业态的内涵,考察了相关文献,论述了"流动饭店"的业态类型、特点、流向规律和流向动因,提出了如何建立乡村"流动饭店&... 通过分析传统饭店餐饮业在满足乡村农家节事活动选择取向上发生的变革,本文研究了流动饭店这一新型餐饮业态的内涵,考察了相关文献,论述了"流动饭店"的业态类型、特点、流向规律和流向动因,提出了如何建立乡村"流动饭店"科学发展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饭店 业态类型 流动规律 流向动因 保障机制
下载PDF
Cemented backfill technology based on phosphorous gypsum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新民 赵彬 张钦礼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2期285-291,共7页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of phosphorous gypsum, proportion and cemented mechanism of slurry with gypsum as aggregate were studied to remove the harms of gypsum pile, combining with difficult problems of excessive ...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of phosphorous gypsum, proportion and cemented mechanism of slurry with gypsum as aggregate were studied to remove the harms of gypsum pile, combining with difficult problems of excessive mined-out gobs, enormous ore body under roadway and low recovery ratio of Yongshaba Mine, Kaiyang Phosphor Mine Group, Guizhou Province, China. An appropriate backfill system and craflwork were designed, using shattering milling method to crush gypsum, double-axles mixing and strong activation mixing way to mix slurry, cemented slurry and mullock backfill alternately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gypsum is fit for backfilling afterwards by adding fly ash, though it is not an ideal aggregate for fine granule and coagulate retardation. The suggested dosage (the mass ratio of cement to fly ash to gypsum) is 1:1:6-1:1:8 with mass fraction of solid materials 60%-63%. Slurry is transported in suspend state with non-plastic strength, and then in concretion state after backfilling. The application to mine shows the technology is feasible, and gypsum utilization ratio is up to 100%. Transportation and backfill effect is very good for paste-like slurry and drenching cemented slurry into mullock,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recovery ratio are 2.0 MPa and 82.6%, respectively, with the maximum subsidence of surface only 1.307 mm. Furthermore, the investment of system is about 7 × 10^6 yuan (RMB), only 1/10 of that of traditional paste backfil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orous gypsum self-flowing transportation cemented backfill cemented mechanism backfill system and craftwork
下载PDF
炼焦煤热解过程中膨胀压力的形成机制及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王帅 周文艳 +3 位作者 高亚芳 申岩峰 王美君 常丽萍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3,共14页
在工业室式炼焦过程中,膨胀压力过高会造成焦炉炉墙损坏及推焦困难,膨胀压力过低会影响焦炭产品质量。现行焦化工艺通过调节入炉煤挥发分控制膨胀压力,缺乏对炼焦煤膨胀压力形成机制的本质认识,可能导致焦炉运行不稳定、焦炭质量波动大... 在工业室式炼焦过程中,膨胀压力过高会造成焦炉炉墙损坏及推焦困难,膨胀压力过低会影响焦炭产品质量。现行焦化工艺通过调节入炉煤挥发分控制膨胀压力,缺乏对炼焦煤膨胀压力形成机制的本质认识,可能导致焦炉运行不稳定、焦炭质量波动大等问题。基于此,通过分析炼焦煤结构特性,从分子水平探究了膨胀压力的形成及演变,并揭示了炼焦煤膨胀性与焦炭质量的本质联系。利用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分析了五种不同煤阶的炼焦煤(Q1,JA1,F1,J1和S1)的化学结构。通过热重分析(TGA)、小型热解实验等方法以及基式流动度测定仪、奥亚膨胀仪、透气性在线检测装置及膨胀压力和膨胀位移检测装置等仪器探究了单种煤热解过程中煤基体分解行为、流动特性和膨胀特性的演化机制。结果表明:热解气体CO,CO_(2),CH4的释放和低透气性带的形成影响了膨胀压力的产生,适宜的膨胀压力可提高焦炭质量;300℃~450℃是煤产生膨胀压力的温区,与煤中f_(al)^(O1),f_(al)^(O2)和f_(al)^(1)~f_(al)^(5)结构的分解有关;膨胀压力过高(120 kPa~180 kPa)的煤,形成的焦炭孔隙多、真密度小,质量差;膨胀压力适中(90 kPa~120 kPa)的煤,形成的焦炭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学结构 流动特性 膨胀特性 演化机制 焦炭质量
下载PDF
多元泡沫化学剂复合驱油渗流数学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维耀 程杰成 +1 位作者 吴军政 鞠岩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19-624,668,共7页
在多元泡沫复合驱油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渗流机理、渗流规律的分析,根据质量传输流体力学、化学动力学、物质平衡原理和对泡沫上浮运动等机理的深入研究,建立了多元泡沫化学剂复合驱油渗流数学模型.结合对泡沫流动机理和物理化学性... 在多元泡沫复合驱油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渗流机理、渗流规律的分析,根据质量传输流体力学、化学动力学、物质平衡原理和对泡沫上浮运动等机理的深入研究,建立了多元泡沫化学剂复合驱油渗流数学模型.结合对泡沫流动机理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实验研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描述模型方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了渗流物理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剂 复合驱油 数学模型 渗流机理 流动特性
下载PDF
紧邻基坑的地铁隧道跟踪注浆保护模型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幸 郑明飞 +2 位作者 刘干斌 叶俊能 郦亮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39-1846,共8页
以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陈姜区间隧道为依托,开展了紧邻基坑的地铁隧道跟踪注浆保护模型试验研究,测试了隧道的位移、隧道外侧土压力与孔隙水压力、地连墙压力和位移及地表位移等,分析了注浆在土体内部的流动机理及对隧道位移的影响机理,... 以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陈姜区间隧道为依托,开展了紧邻基坑的地铁隧道跟踪注浆保护模型试验研究,测试了隧道的位移、隧道外侧土压力与孔隙水压力、地连墙压力和位移及地表位移等,分析了注浆在土体内部的流动机理及对隧道位移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注浆后隧道位移有一定幅度的减缓,注浆停止后位移继续增大;土体中孔压、土压力增量较小,约为注浆压力的1/70~1/50,且注浆压力受土体阻力作用后快速衰减;注浆距墙体较近时,地连墙压力、水平位移显著增大,对基坑稳定不利;跟踪注浆的劈裂面平行于地连墙长度方向,浆液沿着土体应力最弱面,即小主应力面垂直方向进行劈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地铁隧道 跟踪注浆 模型试验 流动机理
下载PDF
英东复杂油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其对渗流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熊兆川 朱瑞峰 +1 位作者 李继红 罗丹 《国外测井技术》 2016年第1期15-17,22,共4页
针对柴达木盆地英东油田N22储层非均质性强,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开发层位不明确等问题,利用扫描电镜薄片观察,通过高压压汞实验和渗流实验对储层岩石的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和渗流能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储层岩石的孔... 针对柴达木盆地英东油田N22储层非均质性强,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开发层位不明确等问题,利用扫描电镜薄片观察,通过高压压汞实验和渗流实验对储层岩石的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和渗流能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可分为Ⅰ-Ⅴ共5类,其中Ⅰ、Ⅱ类孔隙对应物性最好的储层,应该作为重点开发的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隙结构 渗流机理 柴达木盆地 英东油田
下载PDF
动水中含污染物冲击射流横向高浓度聚集区的形成机理和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樊靖郁 张燕 王道增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3-627,共5页
采用RNG湍流模型对动水中含污染物冲击射流滞止点下游区域的横向浓度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数值研究,并与相应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下游过渡区内横向高浓度聚集区的形成机理和扩散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冲击效应和横流绕流对冲击... 采用RNG湍流模型对动水中含污染物冲击射流滞止点下游区域的横向浓度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数值研究,并与相应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下游过渡区内横向高浓度聚集区的形成机理和扩散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冲击效应和横流绕流对冲击射流下游过渡区内的横向浓度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当流速比相对较小时,在靠近对称面以及底层壁射流与环境横流的横向边界附近出现较为明显的横向高浓度聚集区,计算结果表明,冲击效应产生的横向逆压梯度以及横流绕流导致的Scarf涡结构对横向高浓度聚集区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水 污染物 冲击射流 横向浓度分布 高浓度聚集区 机理 特性
下载PDF
偏置分流叶片离心泵内流动机理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国威 王岩 +1 位作者 吕秀丽 李文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71,I0003,共5页
偏置分流叶片离心泵内流动机理是水力机械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偏置分流叶片离心泵内流场的流动机理进行分析,并采用FLUENT软件,对IS65-40-250型偏置分流叶片离心泵进行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揭示了流体在离心泵内的速度和压力分布... 偏置分流叶片离心泵内流动机理是水力机械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偏置分流叶片离心泵内流场的流动机理进行分析,并采用FLUENT软件,对IS65-40-250型偏置分流叶片离心泵进行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揭示了流体在离心泵内的速度和压力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采用分流叶片偏置方法,有利于提高离心泵内流场速度和压力分布的均匀性,减小了叶轮出口处的压力脉动,降低了冲击损失,仿真结果与机理分析吻合较好。通过计算发现其扬程和水力效率较普通离心泵分别提高了3.46%和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置分流叶片 离心泵 机理 仿真
下载PDF
川中蓬莱镇构造X1井自喷产大水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建兵 陆正元 +2 位作者 向传刚 杨胜忠 王庆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3-105,158,共3页
四川盆地中部蓬莱镇构造X1井是1口生产了40余年的大水井,在经历自喷产大水、潜泵抽汲产水、再一次自喷产大水过程中,已由1口特大产水井变为具有工业采气价值的气水同产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该井的近期开发动态资料,对产大水机理... 四川盆地中部蓬莱镇构造X1井是1口生产了40余年的大水井,在经历自喷产大水、潜泵抽汲产水、再一次自喷产大水过程中,已由1口特大产水井变为具有工业采气价值的气水同产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该井的近期开发动态资料,对产大水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第一次自喷产大水主要因天然气的弹性膨胀作用,第二次自喷产大水是由于气水界面下降天然气大量窜入井底带水产出。此外,还对产生气窜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认为储气空间与井底之间的压力差、气水界面与井底的距离、储气层到井底渗流通道的好坏是天然气发生气窜的主要原因。如果钻遇井的水体没有经济价值,可以靠机抽排水的手段使天然气突破水体窜入井底并产出,从而实现经济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封闭油气藏 晚三叠世 自喷井 地层水 机理
下载PDF
粉沙地基水泥灌浆处理及效果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建军 许书俊 +2 位作者 汪天翼 鲁先元 刘召德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2-58,共7页
本文介绍了汉川电厂输煤地道~#1沉井粉沙基础采用水泥灌浆处理及其效果,对粉沙层中水泥灌浆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用水泥灌浆处理粉沙基础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粉沙地基 水泥灌浆 检测
下载PDF
基于多元价值目标的体系作战信息流转模式探析
20
作者 杨迎辉 李建华 南明莉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0,共5页
高效合理的信息流转模式是有效实施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引入了价值目标理论,解析了信息流转概念内涵,分析了信息流转价值目标与作用机理,分别提出了基于最大信息流量、最佳信息质量、最小传输时间和综合价值目标的... 高效合理的信息流转模式是有效实施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引入了价值目标理论,解析了信息流转概念内涵,分析了信息流转价值目标与作用机理,分别提出了基于最大信息流量、最佳信息质量、最小传输时间和综合价值目标的体系作战信息流转模式,并给出了信息流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作战 信息流转 模式 价值目标 作用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