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北地区异常高压形成的地温场背景 被引量:71
1
作者 卢庆治 胡圣标 +1 位作者 郭彤楼 李忠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0-1116,共7页
利用四川东北地区现有的钻井测温数据及测定的岩石样品热导率数据,计算了12口钻井的大地热流值.结果表明,川东北地区现今地温梯度为18~25℃km,平均21℃km,大地热流值介于41~57mWm2之间,平均为49mWm2.在此基础上,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 利用四川东北地区现有的钻井测温数据及测定的岩石样品热导率数据,计算了12口钻井的大地热流值.结果表明,川东北地区现今地温梯度为18~25℃km,平均21℃km,大地热流值介于41~57mWm2之间,平均为49mWm2.在此基础上,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资料对研究区热史进行了恢复,认为研究区在255Ma左右古热流达到最高值(62~70mWm2),此后热流持续降低直到现今;研究区中-新生界不整合面的剥蚀厚度最大,可达约2100m;异常高压是在低热流的地温场背景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 地温梯度 大地热流 热史恢复 剥蚀厚度
下载PDF
直角弯管内液固两相流固体颗粒冲蚀磨损分析 被引量:68
2
作者 丁矿 朱宏武 +2 位作者 张建华 朱君尧 罗璇 《油气储运》 CAS 2013年第3期241-246,共6页
基于流体力学(CFD)方法,分析了直角弯管的内部流动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直角弯管在90°转角和下游水平管路中存在流动分离现象,同时在下游水平管路中形成明显的二次环流。在流场计算的基础上,引入Tulsa大学冲蚀与腐蚀联合研究中心(E/C... 基于流体力学(CFD)方法,分析了直角弯管的内部流动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直角弯管在90°转角和下游水平管路中存在流动分离现象,同时在下游水平管路中形成明显的二次环流。在流场计算的基础上,引入Tulsa大学冲蚀与腐蚀联合研究中心(E/CRC)提供的冲蚀模型,对直角弯管的冲蚀磨损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固体颗粒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上下游管壁的最大冲蚀率以及总体质量损失,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固体颗粒的空间分布特征依赖于流体流动特性,磨损最严重的位置发生在弯管转角处和下游管路的内侧壁面。流速、颗粒浓度和颗粒直径对最大冲蚀率有明显影响,其中,流速与最大冲蚀率呈指数增长关系,上下游管壁的速度指数分别为2.5和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角弯管 液固两相流 二次流 冲蚀速率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坡面水流速度与坡面含砂量的关系 被引量:52
3
作者 李君兰 蔡强国 +1 位作者 孙莉英 郑明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8,共6页
通过组合不同坡度(10°、15°、20°、25°)、不同坡长(5、10m)、不同雨强(1.5、2mm/min)的室内纯净水模拟降雨试验,对坡面细沟侵蚀发生过程中的坡面流速的沿坡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流速与坡面含沙量的关系。试验结... 通过组合不同坡度(10°、15°、20°、25°)、不同坡长(5、10m)、不同雨强(1.5、2mm/min)的室内纯净水模拟降雨试验,对坡面细沟侵蚀发生过程中的坡面流速的沿坡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流速与坡面含沙量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从坡顶至坡脚,坡面细沟流的速度逐渐增加;坡面流速主要受雨强和其流动距离影响,与坡度无关,并得到流速与雨强和距坡顶距离的关系式。坡面含沙量与坡度、雨强和坡面流速相关,而10m坡长所测的含沙量与5m坡长相近。将坡面流的能量分配为自身流动所需能量、剥蚀土壤消耗能量以及携带搬运土壤所需能量,在一定坡长内,径流的能量足以剥蚀并携带搬运坡面土壤,但超过此范围,虽然流动速度在增加,但是径流消耗于携带搬运泥沙的能量也增加,从而使坡面流的能量不足以支撑剥蚀土壤耗能,而坡面含沙量不会有显著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速度 试验 降雨 细沟侵蚀 含沙量
下载PDF
草被覆盖下坡面—沟坡系统坡面流阻力变化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46
4
作者 李勉 姚文艺 +1 位作者 陈江南 丁文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119,共8页
本项研究旨在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揭示坡面—沟坡系统坡面不同草被覆盖面积比、不同空间配置、不同放水流量下坡面阻力的变化过程及特征。试验共涉及坡面—沟坡系统坡面5种草被覆盖面积比、3种空间配置和2种放水冲刷流量。结果表明:... 本项研究旨在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揭示坡面—沟坡系统坡面不同草被覆盖面积比、不同空间配置、不同放水流量下坡面阻力的变化过程及特征。试验共涉及坡面—沟坡系统坡面5种草被覆盖面积比、3种空间配置和2种放水冲刷流量。结果表明:坡面—沟坡系统坡面流各段面平均曼宁糙率系数和平均阻力系数与放水流量关系密切,随流量的增大在有草被覆盖断面两系数呈减小趋势,在无草被覆盖断面呈增大趋势。有草覆盖面积大小对阻力影响较大,随面积比的增加阻力系数增大;坡面流阻力在整个坡面—沟坡系统中沿流程增加而下降。在有草覆盖条件下各断面径流平均曼宁糙率系数和平均阻力系数均呈增加趋势,无草坡面则变化不大。因此可得出结论认为草被覆盖和坡度对坡面流阻力大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沟坡系统 草被覆盖 坡面流 阻力特性 冲刷试验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坡面薄层水流侵蚀动力机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王文龙 雷阿林 +1 位作者 李占斌 唐克丽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6-70,共5页
根据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侵蚀水动力过程。结果表明:薄层水流的流速~流量、阻力系数~雷诺数及弗罗德数~雷诺数等3种关系均呈幂函数形式,除阻力系数~雷诺数关系递减外,其余均呈递增。降雨所形成的坡面流属过... 根据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侵蚀水动力过程。结果表明:薄层水流的流速~流量、阻力系数~雷诺数及弗罗德数~雷诺数等3种关系均呈幂函数形式,除阻力系数~雷诺数关系递减外,其余均呈递增。降雨所形成的坡面流属过渡流和紊流,坡面流在时空分布上是非稳定和非均匀的,是在下垫面和降雨影响下严重受扰的扰动流,且具有急流的特点。薄层水流的这种流态特征是侵蚀形成的动力原因。分析了径流量与坡度、雨强,产沙量与坡度、雨强及径流量之间的关系,对深入揭示坡面侵蚀产沙规律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薄层水流 土壤侵蚀 水力参数 动力机制
下载PDF
坡面动力侵蚀过程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胡世雄 靳长兴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1999年第2期103-110,共8页
本文首先总结了坡面流及坡面动力侵蚀过程的实验设备、技术手段及实验内容方面的进展,然后全面探讨了坡面侵蚀实验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最后作者分析了实验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前景展望。
关键词 坡面流 坡面侵蚀 室内实验 实验研究 坡面动力
下载PDF
Soil surface roughness change and its effect on runoff and eros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被引量:30
7
作者 LongShan ZHAO XinLan LIANG FaQi WU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4年第4期400-409,共10页
A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the soil erosion model, soil surface roughness(SSR) i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describe the micro-relief on agricultural land. SSR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both experimentally and the... A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the soil erosion model, soil surface roughness(SSR) i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describe the micro-relief on agricultural land. SSR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both experimentally and theoretically; however, no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understanding SSR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changes in SSR for three different tillage practices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nd the effects of SSR on runoff and erosion yield during simulated rainfall. The tillage practices used were zero tillage(ZT), shallow hoeing(SH) and contour ploughing(CP). Two rainfall intensities were applied, and three stages of water erosion processes(splash erosion(I), sheet erosion(II) and rill erosion(III)) were analyzed for each rainfall intensity. The chain method was used to measure changes in SSR both initially and after each stage of rainfall. A splash board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splash erosion at stage I. Runoff and sediment data were collected continuously at 2-min intervals during rainfall erosion stages II and III. We found that SSR of the tilled surfaces ranged from 1.0% to 21.9% under the three tillage practices, and the order of the initial SSR for the three treatments was ZT〈SH〈CP. For the ZT treatment, SSR increased slightly from stage I to III, whereas for the SH and CP treatments, SSR decreased by 44.5% and 61.5% after the three water erosion stages, respectively, and the greatest reduction in SSR occurred in stage I.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hanges in SSR with increasing cumulative rainfall could be described by a power function(R2〉0.49) for the ZT, SH and CP treatments. The runoff initiation time was longer in the SH and CP treatments than in the ZT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runoff yields among the ZT, SH and CP treatments. Sediment loss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P〈0.05) in the SH and CP treatments than in the ZT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lage practice soil surface roughness overland flow water erosion Loess Plateau
下载PDF
黄河上游梯级水库运行的生态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彭少明 尚文绣 +2 位作者 王煜 鲁俊 郑小康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7-1198,共12页
为科学揭示梯级水库群运行对河流生态的影响,基于黄河上游实测水沙序列,采用IHA(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指标体系,对比分析了不同工程运行时期黄河上游水文情势变化,运用多系列贡献率分割法,量化了不同影响因子对水文情... 为科学揭示梯级水库群运行对河流生态的影响,基于黄河上游实测水沙序列,采用IHA(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指标体系,对比分析了不同工程运行时期黄河上游水文情势变化,运用多系列贡献率分割法,量化了不同影响因子对水文情势变化的贡献率。通过输沙率法结合断面淤积形态分析揭示了黄河上游河道冲淤演变。结果表明,黄河上游水库运行对河流径流及河道形态产生了深刻影响,进而影响了河流生态。水库运行后非汛期月均流量上升、汛期月均流量下降、高流量事件发生频率与流量减少,径流趋于平缓,且宁蒙河段泥沙淤积、断面形态趋于宽浅。分析表明水库运行是造成黄河上游兰州水文情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石嘴山、头道拐水文情势变化的重要原因,高流量事件的减少加剧了河道淤积,使河流生态朝不利方向演化,为维护黄河上游生态健康有必要实施生态调度,提高涨水期和洪水期下泄流量并制造高流量事件。研究为评估梯级水库运行的生态影响、指导梯级水库生态调度提供方向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库 水文情势 河道冲淤 贡献率 生态调度
下载PDF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坡面径流规律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贺康宁 张建军 朱金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6,共6页
该文以坡面径流泥沙观测场为基本观测手段,对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地类的坡面进行了为期3年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在黄土地区降雨量与径流量的关系不明显,径流的发生决定于雨强和土壤性质;现有的人工林和天然灌木林具有良好的拦... 该文以坡面径流泥沙观测场为基本观测手段,对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地类的坡面进行了为期3年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在黄土地区降雨量与径流量的关系不明显,径流的发生决定于雨强和土壤性质;现有的人工林和天然灌木林具有良好的拦蓄径流、固持土壤的防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坡面径流 径流量 侵蚀量 水土保持林
下载PDF
坡面流侵蚀水动力学特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28
10
作者 田凯 李小青 +2 位作者 鲁帆 申震洲 蒋云钟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7,共4页
从坡面流的水动力学特性、坡面流水动力侵蚀特性、坡面流侵蚀输沙特性三个方面评述了国内外关于坡面流侵蚀研究的成就与进展、存在的问题和有待突破的研究重点,指出应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坡面流水动力学问题的研究,... 从坡面流的水动力学特性、坡面流水动力侵蚀特性、坡面流侵蚀输沙特性三个方面评述了国内外关于坡面流侵蚀研究的成就与进展、存在的问题和有待突破的研究重点,指出应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坡面流水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坡面流的流态、坡面流紊动机制以及坡面流流速分布、水流挟沙能力、阻力的理论表达等开展重点研究,以便为坡面径流侵蚀模拟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流 水动力学特性 土壤侵蚀 输沙特性
下载PDF
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丁文峰 李勉 +1 位作者 张平仓 姚文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4,共5页
坡沟系统介于坡面尺度和流域尺度之间,揭示其侵蚀产沙特征对于认识流域侵蚀产沙及建立流域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有重要意义。采用放水冲刷法,通过2.125、3.205、5.250、7.185L/min4个不同的放水流量,在4m长坡面(坡度为20°)和3m长沟坡(... 坡沟系统介于坡面尺度和流域尺度之间,揭示其侵蚀产沙特征对于认识流域侵蚀产沙及建立流域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有重要意义。采用放水冲刷法,通过2.125、3.205、5.250、7.185L/min4个不同的放水流量,在4m长坡面(坡度为20°)和3m长沟坡(坡度为50°)组成的坡沟系统上,对坡沟系统的侵蚀产沙特征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试验条件下的每一个放水流量来说,坡沟系统内的侵蚀产沙垂直分布都呈双峰曲线,侵蚀量的变化均呈现出沿坡沟系统从上到下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沟坡部分的侵蚀量占全坡侵蚀量的百分比由放水流量2.125L/min时的38.13%,增加到放水流量7.185L/min时的56.01%。对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单纯治坡或治沟均不能明显减少土壤流失量,采取坡、沟兼治才是有效减少土壤流失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沟系统 侵蚀产沙 放水流量 侵蚀量
下载PDF
植被对降雨的再分配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游珍 李占斌 蒋庆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定量分析植被对降雨的再分配过程和植被影响雨滴溅蚀的方式,并比较了它们在被分配前后的击溅侵蚀能量。植被对降雨的再分配主要有3种形式:截流、透流和干流,其中,只有透流能溅蚀地面。再分配减少了溅蚀地面的雨量,但增加了雨滴直径。经... 定量分析植被对降雨的再分配过程和植被影响雨滴溅蚀的方式,并比较了它们在被分配前后的击溅侵蚀能量。植被对降雨的再分配主要有3种形式:截流、透流和干流,其中,只有透流能溅蚀地面。再分配减少了溅蚀地面的雨量,但增加了雨滴直径。经过比较,结论如下:1)枯落物覆盖度与溅蚀能量呈线性负相关,枯落物覆盖度越大,溅蚀能量越小;2)在降雨量达到透流(经枝叶聚集部分)临界雨量以后,植被高度是所有植被特性中影响溅蚀能量贡献率最大的因子,植被越高,溅蚀能量越大;3)在降雨量达到透流(经枝叶聚集部分)临界雨量以后,雨滴终速度越大,植被所能减少的溅蚀能量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降雨 再分配 截流 透流 干流 雨滴溅蚀 水土流失
下载PDF
节流器内液-固两相流固体颗粒冲蚀数值模拟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国美 王跃社 +3 位作者 孙虎 亢力强 王燕令 何仁洋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5-148,共4页
建立了考虑颗粒碰撞的颗粒冲蚀计算模型,该数学模型包括:在Eulerian坐标系下求解连续相流场;在Lagrangian坐标系下运用离散颗粒硬球模型求解颗粒碰撞;应用半实验关联式求解颗粒冲蚀速率。对水力加砂压裂施工中节流器内液-固两相流的固... 建立了考虑颗粒碰撞的颗粒冲蚀计算模型,该数学模型包括:在Eulerian坐标系下求解连续相流场;在Lagrangian坐标系下运用离散颗粒硬球模型求解颗粒碰撞;应用半实验关联式求解颗粒冲蚀速率。对水力加砂压裂施工中节流器内液-固两相流的固体颗粒运动和冲蚀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固体颗粒密集于节流器入口到出口的一段狭长区域内,冲蚀速率随流体速度呈指数性变化。颗粒直径越大,冲蚀速率也越大。节流器内冲蚀最严重的位置发生在距离节流器出口上边缘10mm以内的局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加砂压裂 节流器 固体颗粒运动 液-固两相流 冲蚀速率 数值模拟 计算模型
下载PDF
天然气携砂气固两相流在弯管处冲蚀磨损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杨德成 朱宏武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5-132,共8页
为了研究固体颗粒参数及弯管结构参数变化条件下弯管的冲蚀规律及最大冲蚀位置,基于CFD软件Fluent对弯管进行了网格无关性分析和入口段长度分析来确定最佳分析模型,选用Oka冲蚀模型和Forder壁面恢复模型计算弯管冲蚀,研究了颗粒直径和... 为了研究固体颗粒参数及弯管结构参数变化条件下弯管的冲蚀规律及最大冲蚀位置,基于CFD软件Fluent对弯管进行了网格无关性分析和入口段长度分析来确定最佳分析模型,选用Oka冲蚀模型和Forder壁面恢复模型计算弯管冲蚀,研究了颗粒直径和管径比对弯管最大冲蚀位置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颗粒速度对冲蚀速率的影响较大,二者呈指数关系,冲蚀速率随质量流量的增加比较均匀,当颗粒直径达到一定大小后,冲蚀速率增加较慢;管道直径和管径增大均会减小弯管的冲蚀速率,管径比对冲蚀速率的影响较大,二者呈现指数关系;颗粒直径基本不影响最大冲蚀位置,而最大冲蚀角度随着管径比的增大而减小。所得结果对管道设计及工程实际安全运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弯管 冲蚀速率 颗粒速度 质量流量 冲蚀模型 管径比
下载PDF
不同降雨强度下土壤结皮强度对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路培 王林华 吴发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1-146,共6页
为定量分析土壤结皮对坡面侵蚀的影响,该文选择塿土、黄绵土、黑垆土和黄墡土4类土壤,分析其在3种雨强(60、90、120 mm/h)下的结皮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率高于30%时,不同降雨强度下结皮强度差异不显著(P>0.05),当含水... 为定量分析土壤结皮对坡面侵蚀的影响,该文选择塿土、黄绵土、黑垆土和黄墡土4类土壤,分析其在3种雨强(60、90、120 mm/h)下的结皮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率高于30%时,不同降雨强度下结皮强度差异不显著(P>0.05),当含水率小于30%时,结皮强度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强。以杨凌塿土10°坡面为例,进行坡面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计算不同强度结皮坡面的侵蚀产沙、径流剪切力、阻力系数以及流速,结果表明:结皮对坡面产流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其存在有效地减少坡面的侵蚀产沙量。结皮存在能有效地减少坡面产沙量,无结皮坡面的产沙量是结皮坡面产沙量的1.24~8.72倍。相同降雨条件下,结皮强度越大,其产沙量越小。进一步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随着坡面结皮强度增加,水流功率对坡面侵蚀的作用效益不断减小,而阻力系数的作用效益增加,即水流增加产沙的正效应不断减弱;另一方面,结皮强度增大使得坡面土壤抗蚀性增强,因此,结皮强度越大,坡面侵蚀量将大幅度减少。研究可为准确有效预报坡面土壤侵蚀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 侵蚀 土壤 结皮强度 径流功率 阻力系数 流速
下载PDF
密云水库上游油松等林分调节水分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国胜 洪惜英 王礼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1-26,共6页
从土壤物理性质、土壤蓄水量、土壤入渗、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方面研究了北京山区密云水库上游油松等林分调节水分的效应。研究表明,油松等林分具有明显的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林地蓄水量和入渗量、减少地表产流的作用,根据坡面和流... 从土壤物理性质、土壤蓄水量、土壤入渗、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方面研究了北京山区密云水库上游油松等林分调节水分的效应。研究表明,油松等林分具有明显的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林地蓄水量和入渗量、减少地表产流的作用,根据坡面和流域对比试验的观测资料可知,所研究的林分具有明显的调洪作用和减少土壤侵蚀等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水分调节效应 密云水库 林分
下载PDF
泥石流土体侵蚀与始发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裕宜 邹仁元 李昌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4-38,共5页
泥石流土体侵蚀受自重应力和水动力条件的控制与制约。本文通过泥石流饱和土体侵蚀的应力特征和降水入渗的观测实验,揭示了泥石流启动的土体侵蚀过程中始发雨量的主成份作用,定量地探讨了始发雨量与坡度、土体容重等关系。
关键词 泥石流 侵蚀 始发雨量
下载PDF
一种减轻固粒对壁面冲蚀磨损的新方法 被引量:18
18
作者 林建忠 吴法理 余钊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1-235,共5页
针对带固粒的近壁流场,提出了在壁面上开凿纵向浅沟槽以减轻固粒对壁面冲蚀磨损的方法.采用改进的k-ε湍流模式和气-固两相双向耦合模型,计算了流场中颗粒的速度、轨迹以及固粒对壁面的冲蚀磨损,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在壁... 针对带固粒的近壁流场,提出了在壁面上开凿纵向浅沟槽以减轻固粒对壁面冲蚀磨损的方法.采用改进的k-ε湍流模式和气-固两相双向耦合模型,计算了流场中颗粒的速度、轨迹以及固粒对壁面的冲蚀磨损,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在壁面上开凿纵向沟槽能减轻固粒对壁面的磨损;在一定的沟槽高度下,当沟槽宽度同沟槽间距离相等时,减轻磨损的效果最明显;在一定颗粒尺寸范围内,大颗粒导致磨损质量损失增大,当颗粒尺寸超过某一临界值后,颗粒尺寸对磨损的影响较小.进口处颗粒运动方向对壁面磨损具有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 壁面 沟槽 磨损 数值计算
下载PDF
隧道渗流侵蚀的颗粒流模拟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冬梅 高程鹏 +2 位作者 尹振宇 王如路 杨天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429-438,共10页
建造在砂土环境中的盾构隧道渗漏水会将砂土颗粒带入隧道内部,导致隧道周围砂土流失,引起隧道的不均匀变形与沉降。建立了隧道–土体离散元计算模型,模拟隧道不同部位发生局部渗流侵蚀时隧道中心位移、隧道表面土压力分布及地表沉降的... 建造在砂土环境中的盾构隧道渗漏水会将砂土颗粒带入隧道内部,导致隧道周围砂土流失,引起隧道的不均匀变形与沉降。建立了隧道–土体离散元计算模型,模拟隧道不同部位发生局部渗流侵蚀时隧道中心位移、隧道表面土压力分布及地表沉降的变化。结果表明,隧道中心位移、地表沉降量均与颗粒流失比例呈线性增加关系;受颗粒流失及流失缝周围形成的颗粒力拱影响,隧道表面土压力重分布,会使流失缝宽度进一步扩大而加剧渗流侵蚀进程,且渗流侵蚀发生于隧道底部产生的影响大于渗流侵蚀发生于隧道腰部与顶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 隧道–砂土结构模型 渗流侵蚀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密实条件的滑坡堰塞坝漫顶溃决实验 被引量:22
20
作者 赵高文 姜元俊 +2 位作者 乔建平 孟华君 杨宗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96-1505,共10页
为研究密实条件对堰塞坝漫顶侵蚀机制的影响,采用室内水槽实验对松散和密实2种状态下的滑坡堰塞坝漫顶溢流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密实条件对漫顶侵蚀过程有重要影响:松散状态下,堰塞坝的侵蚀过程主要包括面冲刷–冲沟–下蚀–... 为研究密实条件对堰塞坝漫顶侵蚀机制的影响,采用室内水槽实验对松散和密实2种状态下的滑坡堰塞坝漫顶溢流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密实条件对漫顶侵蚀过程有重要影响:松散状态下,堰塞坝的侵蚀过程主要包括面冲刷–冲沟–下蚀–侧蚀等阶段,溯源侵蚀效果不明显,溃决尾声阶段出现沙垄,溃口流量上涨和消退速度快,峰值流量和总输沙量均大于密实状态并且溃口的横向扩展模式为溃口边坡的剪切滑动;密实状态下,堰塞坝会出现陡坎、冲蚀坑等侵蚀过程,溯源侵蚀效果明显,陡坎效应导致溃口水流由非堰流形式—宽顶堰流—实用堰流转化,多级陡坎合并后,溃口水流在陡坎底部产生反向旋流,加速坝体的破坏,溃口横向扩展模式为边坡土体的重力崩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滑坡 堰塞坝 泥石流 漫顶侵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