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产甲烷古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王刘阳
尹小波
胡国全
-
机构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沼气》
2008年第1期19-24,共6页
-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6AA10Z420)
四川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207-004-02)
+1 种基金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课题(04JY029-03)
西藏自治区重点科技招标项目
-
文摘
鉴于产甲烷古菌在环境和能源两大方面的特殊作用,对它的研究一直是微生物学研究的焦点之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对产甲烷古菌的研究。本文将综述产甲烷古菌基因克隆研究进展以及几项有代表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产甲烷古菌研究中的应用。
-
关键词
产甲烷古菌
基因克隆
DGGE
TGGE
fish
-
Keywords
Methanoarchaea
gene cloning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TGGE)
fl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
分类号
Q939.9
[生物学—微生物学]
S216.4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中国水仙3个特异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吴菁华
张志忠
吕柳新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
出处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0-746,共7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07B04)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J01066)
-
文摘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rDNA在黄花水仙和两色花水仙染色体上的定位研究,并分析了两色花水仙的基因组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NOR位点表现出多态性,即黄花水仙上具3个45SrDNA位点,两色花水仙具有5个位点;5SrDNA在位点和数量上表现出一致性。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两色花水仙的染色体有10条来自于黄花水仙,22条来自于白花水仙。根据rDNA在这些种质资源上的分布,结合GISH技术的分析,证实两色花水仙是黄花水仙和白花水仙的天然杂交种。
-
关键词
中国水仙
基因组原位杂交
荧光原位杂交
-
Keywords
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 Roem.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
fl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
分类号
S682.2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