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变暖、长江水灾与可能损失 被引量:84
1
作者 姜彤 施雅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77-284,共8页
全球大幅度变暖,使得水循环加快,蒸发和降水增强。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已呈现出明显增温趋势,达到0.2~0.8℃,最大增温区域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降水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增加明显,增加值为5%~20%。20世纪90年代是继50年代后,... 全球大幅度变暖,使得水循环加快,蒸发和降水增强。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已呈现出明显增温趋势,达到0.2~0.8℃,最大增温区域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降水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增加明显,增加值为5%~20%。20世纪90年代是继50年代后,长江流域性洪水灾害高发的10年。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对长江流域725个县洪水灾害脆弱性分析结果表明,近1/3的地区是洪水灾害高脆弱性地区。按照1998年社会经济状况,若遭遇1954年型、1991年型、1996年型和1998年型的洪水时,洪水灾害造成的可能损失分别为589、55、70和196亿美元。气候模拟预测表明,21世纪长江流域地区的增温可能达到2.7℃,导致降水可能增加10%,径流可能增加37%。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不透水面积增大和单位经济价值升高的共同影响下,长江流域发生相当于1870年、1954年和1998的千年、百年和20年一遇洪水的可能性增大,甚至可能发生超过上述频率的特大洪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洪水灾害 脆弱性 可能损失 长江流域
下载PDF
关中盆地西部黄土台塬全新世气候事件研究 被引量:66
2
作者 黄春长 庞奖励 +2 位作者 黄萍 侯春红 韩宇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5,共6页
通过对陕西歧山黄土剖面地层学和土壤学研究 ,磁化率、全铁、粒度、CaCO3 和TOC测定分析 ,发现在全新世的全球性“大暖期”即将到来之前 ,黄土台塬面有洪水发生。在全新世大暖期当中 ,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波动变化。尤其是在 6 0 0 0aBP前... 通过对陕西歧山黄土剖面地层学和土壤学研究 ,磁化率、全铁、粒度、CaCO3 和TOC测定分析 ,发现在全新世的全球性“大暖期”即将到来之前 ,黄土台塬面有洪水发生。在全新世大暖期当中 ,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波动变化。尤其是在 6 0 0 0aBP前后季风气候转折 ,形成了 6 0 0 0~ 5 0 0 0aBP显著的干旱阶段。这使得全新世大暖期分裂成为两个主要的温暖湿润阶段。各项气候代用指标显示 85 0 0~ 6 0 0 0aBP是大暖期中最为温暖湿润的时期。在大约 310 0aBP季风格局发生变化 ,气候向着干旱化发展 ,全新世的成壤期为黄土堆积期所取代。这些事实对于我们客观地评价半湿润 -半干旱地区的季风气候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洪水 干旱 土壤退化 黄土高原 古气候 季风气候
下载PDF
城市水涝灾害的生态机理分析和思考——以杭州市为主要研究对象 被引量:51
3
作者 王紫雯 程伟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2-587,共6页
随着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 ,水涝灾害也日趋严重 .杭州市是一个典型例子 .城市水循环系统是自然循环系统与人工循环系统的合成体 ,是城市居民重要的生存环境 ,利用生态学的系统整体原理去分析城市化对自然水文系统产生的严重影响 ,可以了... 随着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 ,水涝灾害也日趋严重 .杭州市是一个典型例子 .城市水循环系统是自然循环系统与人工循环系统的合成体 ,是城市居民重要的生存环境 ,利用生态学的系统整体原理去分析城市化对自然水文系统产生的严重影响 ,可以了解城市水涝灾害发生的机理 :城市热岛使气候变化、暴雨增加 ;湿地占用导致滞留容量急减 ;地表硬质化、排水管网化、河堤人工化导致地表径流增加 ,汇流时间缩短 ;水土流失、围湖造田、建闸筑圩抬高了外河水位使排水堵塞 ;供、排水量的失衡与随意引水配水导致流域水文失调 .建议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的科学性、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尊重自然 ,更新观念 ,建立新的人工水循环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市 城市水涝灾害 生态机理分析 水循环系统 工程软科学 城市建设 防洪防涝能力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中国粮食主产区水旱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58
4
作者 刘亚彬 刘黎明 +1 位作者 许迪 章少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共7页
水旱灾害频发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该文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分析模型,根据198-2008年期间检索得到的共享数据平台资料,对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水旱灾害开展风险评估,综合对比分析粮食主产区的水旱灾害风险状... 水旱灾害频发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该文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分析模型,根据198-2008年期间检索得到的共享数据平台资料,对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水旱灾害开展风险评估,综合对比分析粮食主产区的水旱灾害风险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面临的水旱灾害风险压力均较大且旱灾风险要大于水灾风险。粮食主产区的水灾风险空间分布格局为南部长江中下游省份多以中度风险为主,东北部和中部黄淮海地区主要为低风险区,而旱灾风险则是东北部和中部黄淮海地区以高、中风险为主,南部长江中下游省份的风险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水旱 灾害 信息扩散 粮食主产区
下载PDF
中国旱涝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3
5
作者 叶敏 钱忠华 吴永萍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573-585,共13页
基于帕尔默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中国数据库和中国160个站点的月降水资料,运用趋势分析、对比分析和EOF等方法,对1961—2010年间中国旱涝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季的PDSI的年代际空间分布特征与PDS... 基于帕尔默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中国数据库和中国160个站点的月降水资料,运用趋势分析、对比分析和EOF等方法,对1961—2010年间中国旱涝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季的PDSI的年代际空间分布特征与PDSI的年代际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夏季和秋季的PDSI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尤其是秋季更为明显.从时间演化上来看,中国华北、东北、西南地区的变干趋势较明显,另外变湿比较明显的区域为西北西部.对1961—2010年夏季的PDSI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可以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夏季干旱和洪涝更加频繁,且旱涝强度也增加,尤其是华北、西南、东北地区的干旱和华东地区的洪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SI 干旱 洪涝 EOF
原文传递
可变模糊集理论在旱涝灾害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6
作者 周惠成 张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6-61,共6页
旱涝灾害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涝灾害评价在农业防汛抗旱减灾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根据旱涝灾害的模糊不确定性,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以山东省全年旱涝灾害为例,... 旱涝灾害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涝灾害评价在农业防汛抗旱减灾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根据旱涝灾害的模糊不确定性,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以山东省全年旱涝灾害为例,将可变模糊集理论应用于旱涝等级评价中,采用多种参数组合,可变模型(1个线性,3个非线性)进行评价,确定出样本的评价等级,并将其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评价结果可信度高,为旱涝灾害的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 洪涝 模糊集 灾害评价 相对隶属度
下载PDF
淮河流域旱涝灾害致灾气候阈值 被引量:30
7
作者 高超 陈实 +2 位作者 翟建青 张正涛 刘青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4,共9页
采用淮河流域内1959—2008年110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结合流域1978—2008年农作物旱涝灾害受灾面积数据,基于降水致灾因子与农作物承灾体受损程度等研究,提出旱、涝致灾气候阈值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旱涝灾害发生的时空特征,确定淮河... 采用淮河流域内1959—2008年110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结合流域1978—2008年农作物旱涝灾害受灾面积数据,基于降水致灾因子与农作物承灾体受损程度等研究,提出旱、涝致灾气候阈值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旱涝灾害发生的时空特征,确定淮河流域合理的旱涝致灾气候阈值区间并建立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致灾气候阈值可通过计算发生旱涝事件时间段累积降水量除以1959—2008年相应时段累积降水量的平均值来定义,得到的旱、涝致灾气候阈值在不同尺度下对旱、涝灾害事件均有较好地稳定反映,可满足研究区旱、涝事件分析需求;②洪涝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存在一致的变化趋势,而干旱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相关系数高达0.96,构建了基于干旱致灾气候阈值的农作物受灾面积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洪涝 致灾气候阈值 气候变化 淮河流域
下载PDF
嫩江1998年特大洪水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许士国 党连文 牟志录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4-118,共5页
1998年8月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和农田被淹,经济损失严重.同时,洪水也对洪水泛滥区域造成比较明显的环境影响,洪水冲洗了盐碱化土壤表面的盐碱,补充了沼泽和湖泊的水量,改进了植物的生长状态和生物多样性条... 1998年8月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和农田被淹,经济损失严重.同时,洪水也对洪水泛滥区域造成比较明显的环境影响,洪水冲洗了盐碱化土壤表面的盐碱,补充了沼泽和湖泊的水量,改进了植物的生长状态和生物多样性条件,增加了洪水后的河道径流补给水量,改善了水质.洪水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8年特大洪水 环境影响 嫩江 自然灾害 生态环境 土壤改善 湿地恢复
下载PDF
Large and meso-α scal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nse rainfall in the mid-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被引量:24
9
作者 Shunli Zhang Shiyan Tao +1 位作者 Qingyun Zhang Jie We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2年第9期779-786,共8页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intense rainfall and great floods over mid-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are studied by analyzing the large-, synoptic-and meso-a-scale circulation systems for 1991, 199...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intense rainfall and great floods over mid-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are studied by analyzing the large-, synoptic-and meso-a-scale circulation systems for 1991, 1996 and 1998. It is found that the advance and retreat of subtropical high over the West Pacific, the monsoon moisture surge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cold air outbreak over mid- and high-latitudes, and the meso-α scale systems (250-2500 km) from the Tibetan Pleateau as well, are responsible for intense rainfall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The persistent and heavy rains and great floods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occurred when all these four systems are synergetic or in phase 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heavy rains great floods MONSOON moisture SURGE phase lock.
原文传递
历史极端雨涝事件研究——1823年我国东部大范围雨涝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德二 陆龙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5,共7页
1823年(清道光三年)我国发生大范围、多流域的严重雨涝,这是在小冰期寒冷气候背景下的重大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文章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复原了1823年的气候实况并绘图显示,指出该年我国华北夏季雨期长、多大雨,北京6~8月雨日53天、... 1823年(清道光三年)我国发生大范围、多流域的严重雨涝,这是在小冰期寒冷气候背景下的重大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文章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复原了1823年的气候实况并绘图显示,指出该年我国华北夏季雨期长、多大雨,北京6~8月雨日53天、降水量663mm超过现代(1971~2000年)平均值5成;长江中下游全年多雨,梅雨期长、低地积涝4个多月,比1804年的水灾更严重;华南夏秋多雨。各地主要降雨时段由南向北的递次推迟,显示我国雨带的季节性移动特点。海河、黄河、长江、珠江诸流域发生雨涝灾害、粮棉减产甚至失收,还有疫疾流行,政府实施赈济。该年的天气气候特点与大范围持续多雨的1954年极为相似,且二者都发生在太阳活动周的极小值年和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结束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事件 雨涝 气候灾害 1823年 历史气候
下载PDF
旱涝灾害视野下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彭克强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17,36,共13页
笔者一项研究曾表明,中国粮食生产长期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与破坏,自然灾害成为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最持久因素。为深化粮食生产与自然灾害关系的研究,本文基于中国旱涝灾害频发的具体国情,尝试对1978-2006年粮食生产与旱涝灾害之间... 笔者一项研究曾表明,中国粮食生产长期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与破坏,自然灾害成为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最持久因素。为深化粮食生产与自然灾害关系的研究,本文基于中国旱涝灾害频发的具体国情,尝试对1978-2006年粮食生产与旱涝灾害之间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旱灾和涝灾是中国最频发且影响粮食生产最重的两大自然灾害。这为中国应将着力强化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方向的政策主张提供了有力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战略方向 旱灾 涝灾 农业水利设施 农业功能分区
下载PDF
降雨因素对大清河流域洪水径流变化影响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建柱 冯平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5-600,607,共7页
选择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两个子流域,对其洪峰和洪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统计了1956—1980年和1981—2005年两个时段一定频率洪水发生的次数,发现两个子流域洪水次数和量级呈减小的趋势。分析了降雨因素对洪水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 选择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两个子流域,对其洪峰和洪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统计了1956—1980年和1981—2005年两个时段一定频率洪水发生的次数,发现两个子流域洪水次数和量级呈减小的趋势。分析了降雨因素对洪水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次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均有减少趋势,一定频率降雨发生的次数在1981—2002年比1956—1980年有明显的减少,汛期降雨量也呈减少趋势,暴雨空间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些降雨因素对洪水次数和量级的减小具有一定的影响。此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最大蓄水容量增加也是导致洪水量级减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降雨量 降雨强度 暴雨空间分布 下垫面变化
下载PDF
采用保护性耕作对减少水稻产量损失的实证分析——基于4省1080个稻农的调研数据 被引量:25
13
作者 唐利群 周洁红 于晓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6-1028,共13页
干旱和洪涝是造成水稻减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稻农通过采用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其对水稻的产量损失。基于2013—2015年中国水稻主产区1 080个水稻农户的调研面板数据,论文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了稻农通过采用保护性耕作应对干旱或洪... 干旱和洪涝是造成水稻减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稻农通过采用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其对水稻的产量损失。基于2013—2015年中国水稻主产区1 080个水稻农户的调研面板数据,论文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了稻农通过采用保护性耕作应对干旱或洪涝的效果,并分别估计了采用者和未采用者的水稻单产情况。实证结果表明:1)采用者的水稻单产远远高于未采用者的水稻单产;2)在反事实假设情况下,如果采用者未采用保护性耕作,其水稻产量将相应减产457.95 kg/hm^2(约7%);如果未采用者采用保护性耕作,其水稻产量将相应增产225 kg/hm^2(约4%);3)户主种植经验、受教育年限和公共服务可得性正向影响稻农的采用行为。最后,论文建议政府应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大对抗逆水稻品种的培育,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和管理,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干旱 洪涝 适应 水稻 产量损失
原文传递
Muskingum法及其分段连续演算的若干理论探讨 被引量:19
14
作者 芮孝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2-688,共7页
根据水力学原理和洪水波运动理论,通过对Muskingum法的关键参数X与特征河长、扩散波动力方程和运动波数值扩散之间关系的分析,给出了X更为全面的物理解释;证明了Muskin gum法槽蓄方程是扩散波动力方程近似的表达;指出了Muskingum法演算... 根据水力学原理和洪水波运动理论,通过对Muskingum法的关键参数X与特征河长、扩散波动力方程和运动波数值扩散之间关系的分析,给出了X更为全面的物理解释;证明了Muskin gum法槽蓄方程是扩散波动力方程近似的表达;指出了Muskingum法演算公式在一定条件下是扩散波方程的二阶精度解。讨论了Muskingum法的使用条件和分段连续演算的必要性;应用Z 变换方法导出了Muskingum法的分段连续演算的汇流系数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skingum法 扩散波方程 运动波数值扩散 分段连续演算
下载PDF
城市雨洪调蓄空间对洪涝灾害影响研究——以长沙市2017年洪涝灾害为例 被引量:24
15
作者 蒋祺 郑伯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38,共10页
洪涝灾害是城市最主要又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城市雨洪调蓄空间对降低洪涝灾害有着重要作用。在梳理、构架雨洪调蓄空间层次后,分析长沙市2017年超历史暴雨洪水期间不同尺度雨洪调蓄空间对洪涝灾害造成的影响,发现造成洪涝灾害的主... 洪涝灾害是城市最主要又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城市雨洪调蓄空间对降低洪涝灾害有着重要作用。在梳理、构架雨洪调蓄空间层次后,分析长沙市2017年超历史暴雨洪水期间不同尺度雨洪调蓄空间对洪涝灾害造成的影响,发现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包括快速城市化改变了城市用地下垫面,影响了当地雨洪径流形成条件;公园水体未纳入防洪排涝系统,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调蓄功能;城市水系、垸子生态环境变化,减少了蓄滞洪空间。并针对各层次雨洪调蓄空间提出了不同的空间构建策略,以期对我国城市防洪排涝策略从工程措施向土地利用规划软措施转变、从传统防洪排涝观念到水生态文明防洪排涝观念转变提供经验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调蓄 空间 洪涝灾害 水生态 长沙市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估与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竟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98-106,共9页
为了加强河南省农业水旱灾害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该文利用信息扩散模型和风险等级划分,对河南省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与时空特征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程度水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时空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17个市的农业水旱灾害风... 为了加强河南省农业水旱灾害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该文利用信息扩散模型和风险等级划分,对河南省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与时空特征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程度水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时空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17个市的农业水旱灾害风险概率均较大,且旱灾风险概率、风险等级、成灾面积均大于水灾;农业水灾风险空间分布表现出西北到东南风险概率增加的特点,低风险区为豫西、豫北区,高风险区主要是豫东、豫南区,尤其是黄淮4市风险较高;旱灾风险空间分布表现出西部、南部大于东部和北部的特点,豫北区的安阳、新乡、濮阳风险较小,豫西、豫南区则处于高风险。该研究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战略地位的提升及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灾 旱灾 风险评估 信息扩散模型 河南省
下载PDF
20世纪长江流域3次全流域灾害性洪水事件的气象成因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小玲 陶诗言 卫捷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9-682,共14页
20世纪长江流域曾出现上游洪水7次,中游洪水16次,下游洪水7次,其中有3次是全流域性洪水,分别发生在1998、1954和1931年。1998、1954和1931年梅雨期开始前(3~5月),长江流域降水比常年偏多。进入梅雨季以后,先后出现两场持续性... 20世纪长江流域曾出现上游洪水7次,中游洪水16次,下游洪水7次,其中有3次是全流域性洪水,分别发生在1998、1954和1931年。1998、1954和1931年梅雨期开始前(3~5月),长江流域降水比常年偏多。进入梅雨季以后,先后出现两场持续性暴雨:第1场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这场暴雨造成中下游河流的水位达到或超过警戒水位,出现局地洪涝;7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又出现1场持续性范围广的暴雨,雨水只能作为地面径流汇集到长江干流,造成很高水位的洪流。第2场持续性暴雨使长江上下游强降水时段在7月下旬重合,导致长江中下游干流洪水与来自上游的洪水在8月初至中旬遭遇,造成长江中下游灾难性的大洪水。1998、1954和1931年长江全流域性大洪水与东亚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和东亚夏季风活动异常有联系。大气环流和东亚季风活动异常导致7月下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南,梅雨期持续到7月底,有利于长江中下游持续性暴雨发生的环流条件在7月下旬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洪水 暴雨
下载PDF
Trends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 Eastern China and Their Possible Causes 被引量:22
18
作者 LIU Run LIU Shaw Chen +4 位作者 Ralph J.CICERONE SHIU Chein-Jung LI Jun WANG Jingli ZHANG Yuanha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8期1027-1037,共11页
Significant increases of heavy precipitation and decreases of light precipitation have been reported over widespread regions of the globe. Global warming and effects of anthropogenic aerosols have both been propos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s of heavy precipitation and decreases of light precipitation have been reported over widespread regions of the globe. Global warming and effects of anthropogenic aerosols have both been proposed as possible causes of these changes. We examine data from urban and rural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eastern China (1955-2011) and compare them with 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 (GPCP) data (1979-2007) and reanalysis data in various latitude zones to study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extremes.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light precipitation and increases in heavy precipitation are found at both rural and urban stations, as well as low latitudes over the ocean, while total precipitation shows littl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hanges and changes in the equatorial zone and other latitudes suggest that global warming rather than aerosol effects is the primary cause of the changes. In eastern China, increases of annual total dry days (28 days) and ) 10 consecutive dry days (36%) are due to the decrease in light precipitation days, thereby establishing a causal link among global warming,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extremes, and higher meteorological risk of floods and droughts. Further, results derived from the GPCP data and reanalysis data suggest that the causal link exists over widespread regions of the glo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e precipitation global warming AEROSOLS meteorological risk of floods and droughts
下载PDF
1961—2013年广西洪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2
19
作者 黎琮炜 覃卫坚 高安宁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5年第1期80-85,共6页
用广西1961—2013年90个气象观测站的日降水资料和灾害监测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广西洪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广西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受灾面积、受灾人口、死亡人数及倒塌房屋等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20世... 用广西1961—2013年90个气象观测站的日降水资料和灾害监测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广西洪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广西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受灾面积、受灾人口、死亡人数及倒塌房屋等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因洪涝灾害导致的各方面损失最严重。洪涝灾害发生概率桂东大于桂西。红水河、柳江、桂江、浔江、郁江、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大雨以上量级降水量相关最高,其次为北海、钦州、防城港的独流入海流域。河池和柳州是因强降水最容易造成人员死亡的地区,其次为贺州。三种大气环流形势易引发致洪强降雨,中高纬度的槽脊偏强,低纬度地区副高西伸至华南沿海;西伯利亚低槽偏强,广西受南支槽前控制,利于冷暖空气在广西上空交汇,发生暴雨;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西伸脊线偏西,有利于热带气旋西移给广西带来暴雨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洪涝灾害 气候变化 气候成因
下载PDF
4000a前中国洪水与文化的探讨 被引量:17
20
作者 崔建新 周尚哲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4-97,共4页
从环境演变及环境考古等方面给其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位 ,从气候、地质学角度分析了 40 0 0 a前洪水的形成原因 .同时 ,在史前时期 ,古文化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环境条件 ,极端的水文事件或许会导致文化格局的重大调整 ,40 0 0 a的洪水... 从环境演变及环境考古等方面给其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位 ,从气候、地质学角度分析了 40 0 0 a前洪水的形成原因 .同时 ,在史前时期 ,古文化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环境条件 ,极端的水文事件或许会导致文化格局的重大调整 ,40 0 0 a的洪水对当时的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治水 洪水 文化演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