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挂式电动柔性疏花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君 徐岩 +2 位作者 许绩彤 杨洲 陆华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61-66,共6页
为提高机械柔性疏花机对果树品种、树冠形状和大小的自适应性,设计了一种悬挂式电动柔性疏花机。基于仿形疏花的工作要求,确定了仿形参数关联式;采用超声波冠形探测方法,开发了嵌入式仿形疏花控制系统。田间试验测得仿形疏花执行机构的... 为提高机械柔性疏花机对果树品种、树冠形状和大小的自适应性,设计了一种悬挂式电动柔性疏花机。基于仿形疏花的工作要求,确定了仿形参数关联式;采用超声波冠形探测方法,开发了嵌入式仿形疏花控制系统。田间试验测得仿形疏花执行机构的位置伺服控制误差较小,平移丝杠在位移目标值4.7~36 cm内的平均误差为0.17 cm,最大误差为0.9 cm;仿形丝杠在位移目标值5.7~15.3 cm内的平均误差为0.07 cm,最大误差为0.4 cm。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仿形控制系统能满足疏花机平面位置伺服控制的精度要求。该研究可为果园疏花机械的结构设计和运行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设计 控制 柔性疏花机 超声波测距 误差
下载PDF
并联测量机柔性动力学建模与误差耦合 被引量:8
2
作者 赵磊 赵新华 +2 位作者 周海波 王收军 牛兴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71-2479,共9页
为解决目前高速机构存在的高速与高精度之间的矛盾,研究了高速并联测量机的柔性问题。应用弹性梁运动学理论和Galerkin模态截断法推导了一维弹性梁运动学变形位移模型;以欧拉-贝努利梁为假设,应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考虑中线变形的柔性... 为解决目前高速机构存在的高速与高精度之间的矛盾,研究了高速并联测量机的柔性问题。应用弹性梁运动学理论和Galerkin模态截断法推导了一维弹性梁运动学变形位移模型;以欧拉-贝努利梁为假设,应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考虑中线变形的柔性结构耦合动力学模型。最后,基于中线耦合动力学模型,测试了不同速度下弹性振动产生的误差,提出了通过调节黏滞摩擦系数来降低振动耦合误差,进而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基于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忽略结构误差前提下,角速度为300rad/s时产生的横向一阶振动耦合误差最大值为28.6μm;合理调整黏滞摩擦在0.4-0.5时,振动耦合误差降低至15μm以内,相比调整前误差降低了13.6μm。提出的方法为进一步解决高速与高精度之间的矛盾和研究高阶弹性振动与精度的耦合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测量机 柔性动力学 建模 高阶弹性振动 误差耦合
下载PDF
柔性管理在妇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沈梦西 张琦玥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24期116-118,共3页
目的:观察柔性管理在妇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2017—2018年对妇科病房护士实施常规管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对妇科病房护士实施柔性管理。比较柔性管理前后妇科病房护士护理差错率、投诉率、职业倦怠感评分和管理满... 目的:观察柔性管理在妇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2017—2018年对妇科病房护士实施常规管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对妇科病房护士实施柔性管理。比较柔性管理前后妇科病房护士护理差错率、投诉率、职业倦怠感评分和管理满意度。结果:柔性管理后妇科病房护士护理差错率和投诉率均低于柔性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柔性管理后妇科病房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低落评分均低于柔性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柔性管理后妇科病房护士管理满意度为97.22%,高于柔性管理前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性管理应用于妇科病房护士管理可降低护理差错率、投诉率和护士职业倦怠感评分,提高管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管理 妇科 护理差错 护理纠纷 护理管理 满意度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望远镜主反射镜系统的结构设计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辰忠 胡中文 +2 位作者 陈忆 许明明 陈力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2-221,共10页
针对空间引力波望远镜主反射镜系统的结构及支撑组件进行了设计与优化。主反射镜运用了侧面3点支撑对镜体进行约束,并对支撑点的选取与布局进行了研究。反射镜采用能够实现较大弯曲刚度的背部钻孔式半封闭构型,通过有限元计算结合多目... 针对空间引力波望远镜主反射镜系统的结构及支撑组件进行了设计与优化。主反射镜运用了侧面3点支撑对镜体进行约束,并对支撑点的选取与布局进行了研究。反射镜采用能够实现较大弯曲刚度的背部钻孔式半封闭构型,通过有限元计算结合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反射镜轻量化结构进行了参数优化,在不降低面形精度的条件下使镜体结构轻量化率达到74%。设计了一种由两个无阻隔串联式柔度单元组合而成的可调节双轴连杆型Bipod柔性铰链结构,其可对反射镜面形误差进行补偿。建立了柔性铰链并联机构作用于反射镜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了基于MATLAB的参数取值分析,并通过有限元方法完成了对参数取值的修正。最后进行了空间热载荷条件下的反射镜面形分析,结果表明反射镜面形误差优于λ/60,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望远镜 主反射镜 柔性支撑 面形误差
下载PDF
基于坐标孔的翼肋柔性装配协调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郭飞燕 王仲奇 +3 位作者 康永刚 李西宁 张修坤 曾天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271-3277,共7页
为保证翼面类部件外形的装配准确度,研究了以坐标定位孔为协调定位基准的内定位装配方式对装配准确度的影响。对比分析传统翼肋产品的外形定位方式的协调方法,根据以坐标定位孔为协调定位基准协调外形轮廓过程中的优势,提出了一种翼肋... 为保证翼面类部件外形的装配准确度,研究了以坐标定位孔为协调定位基准的内定位装配方式对装配准确度的影响。对比分析传统翼肋产品的外形定位方式的协调方法,根据以坐标定位孔为协调定位基准协调外形轮廓过程中的优势,提出了一种翼肋柔性装配方法,设计了翼肋定位执行末端,在虚拟环境下进行了柔性定位仿真验证。结合飞机数字化制造流程,分析其装配协调过程,计算以坐标孔为协调基准的外形尺寸误差。某型飞机前缘襟翼的柔性装配实例表明:柔性定位单元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翼肋柔性装配准确度完全满足外形精度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肋定位 柔性装配 协调基准 装配准确度 坐标定位孔 协调误差
下载PDF
基于改进PID控制的柔性执行机构跟踪误差仿真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凯 韩训梅 林杭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52-156,共5页
针对柔性执行机构运动参数输出值与期望值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对柔性执行机构驱动过程中产生的压力、电流、角速度和角位移等进行研究。分析柔性执行机构运动原理,推导柔性执行机构驱动的微分方程式。引用PID控制系统,提出遗传算法与粒... 针对柔性执行机构运动参数输出值与期望值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对柔性执行机构驱动过程中产生的压力、电流、角速度和角位移等进行研究。分析柔性执行机构运动原理,推导柔性执行机构驱动的微分方程式。引用PID控制系统,提出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采用混合算法优化柔性执行机构的PID控制系统,给出改进PID控制系统柔性执行机构的流程图。利用MATLAB软件对优化后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并与PID控制系统输出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系统能够在线调节柔性执行机构的各项控制参数,提高柔性执行机构压力和角位移跟踪精度,系统自适应调节速度快、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执行机构 PID控制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跟踪误差
下载PDF
变曲率复合材料翼面数字化装配协调技术应用研究
7
作者 姜森 曾天 +1 位作者 闫利青 孔文琪 《教练机》 2024年第3期5-10,41,共7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正变得日益广泛,复合材料装配带来的诸如劈丝、有害粉尘等问题也越来越多,针对以上问题,结合飞机变曲率复合材料翼面类部件自身结构特点及工艺流程,设计、安装和调试一套基于自动钻铆技术的数字化柔...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正变得日益广泛,复合材料装配带来的诸如劈丝、有害粉尘等问题也越来越多,针对以上问题,结合飞机变曲率复合材料翼面类部件自身结构特点及工艺流程,设计、安装和调试一套基于自动钻铆技术的数字化柔性装配生产线。该生产线同时具备制孔、锪窝、送钉、蘸胶和铆接等复杂工艺任务的功能,并在某型飞机上得到了应用与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柔性装配 飞机翼面类部件 协调误差
下载PDF
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滑模控制的柔性喷嘴液压驱动误差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登峰 王玉洁 刘俊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0-214,共5页
柔性喷嘴液压驱动活塞运动位移产生误差较大,导致喷出的液体不能按照理论轨迹运动。对此,建立柔性喷嘴液压驱动模型简图,分析了喷嘴液压驱动工作原理。选择控制系统参数设计变量,建立液压驱动数学模型。引用液压驱动滑模控制器,采用遗... 柔性喷嘴液压驱动活塞运动位移产生误差较大,导致喷出的液体不能按照理论轨迹运动。对此,建立柔性喷嘴液压驱动模型简图,分析了喷嘴液压驱动工作原理。选择控制系统参数设计变量,建立液压驱动数学模型。引用液压驱动滑模控制器,采用遗传算法对滑模控制器进行优化,给出遗传算法具体优化流程。采用Matlab软件对不同控制方法输出的位移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采用滑模控制器,活塞实际输出位移与期望位移误差较大;而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滑模控制器,活塞实际输出位移与期望位移误差较小。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滑模控制器,液压缸驱动活塞运动反应速度快,超调量较小,活塞运动位移能够按照期望要求进行移动,使喷嘴喷出的液体更符合期望运动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柔性喷嘴 滑模控制器 位移误差 仿真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柔性关节轨迹跟踪误差自动化校正
9
作者 李业刚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0-37,共8页
常规的轨迹跟踪误差自动化校正,主要采用分析干扰变量进行误差校正,忽略了柔性关节姿态角对约束参量的影响,导致误差校正值结果较小。因此,提出工业机器人柔性关节轨迹跟踪误差自动化校正研究。建立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模型,通过工业机器... 常规的轨迹跟踪误差自动化校正,主要采用分析干扰变量进行误差校正,忽略了柔性关节姿态角对约束参量的影响,导致误差校正值结果较小。因此,提出工业机器人柔性关节轨迹跟踪误差自动化校正研究。建立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模型,通过工业机器人柔性关节的仰俯角和横滚角综合计算姿态角,进而得出柔性关节的约束参量,计算校正系数完成连续性的轨迹跟踪自动化校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应用后得出的误差校正值结果较大,均值为0.2 rad,校正效果较优,满足工业机器人的现实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柔性关节 关节轨迹 轨迹跟踪 误差校正 自动化校正
下载PDF
柔性接头摆心漂移测量误差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10
作者 张金尧 任军学 +2 位作者 薛牧遥 童悦 郑庆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6-415,共10页
为定量研究柔性接头摆心漂移测量的误差来源,利用ANSYS计算了接头在容压10 MPa、不同摆角下的摆心漂移。结合某柔性接头的实验结果分别研究了摆杆形变、水平位移传感器推杆测量误差、铅垂位移传感器推杆测量误差及铅垂传感器水平方向偏... 为定量研究柔性接头摆心漂移测量的误差来源,利用ANSYS计算了接头在容压10 MPa、不同摆角下的摆心漂移。结合某柔性接头的实验结果分别研究了摆杆形变、水平位移传感器推杆测量误差、铅垂位移传感器推杆测量误差及铅垂传感器水平方向偏移这4种误差对摆心漂移的影响,并研究了柔性接头自身结构误差对于摆心漂移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正4种误差后的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证实了摆心漂移测量的误差来源,其中水平位移传感器推杆测量误差占柔性接头摆心漂移圆柱包络面高的总误差的65.98%,铅垂位移传感器推杆测量误差占接头摆心漂移包络面半径总误差的77.32%;柔性接头自身结构的误差也会影响摆心漂移的测量,弹性件与增强件厚度误差引起的散布趋势较为一致,结果可为柔性接头摆心漂移测量误差分析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心漂移 柔性接头 误差分析 有限元分析 固体火箭发动机
原文传递
考虑关节柔性误差的机器人参数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齐飞 平雪良 +1 位作者 刘洁 蒋毅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2-518,共7页
考虑到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较低,无法满足高精度加工的需要,故提出了一种综合型误差补偿方法。以改进的D-H模型为基础,建立机器人末端工具中心点的距离误差模型,同时对主要受力关节2和3由于自重或者外加负载产生的柔性变形误差进行... 考虑到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较低,无法满足高精度加工的需要,故提出了一种综合型误差补偿方法。以改进的D-H模型为基础,建立机器人末端工具中心点的距离误差模型,同时对主要受力关节2和3由于自重或者外加负载产生的柔性变形误差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柔性误差模型,最后以激光跟踪仪作为测量设备,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修正控制器参数补偿误差提高机器人定位精度。经过补偿,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定位精度有明显的提高,从之前的3.548 mm降至0.93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柔性误差 参数辨识 补偿
下载PDF
上下料机械手柔性手腕的设计及位置误差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海燕 周一届 +1 位作者 范增良 欧阳焕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56-60,共5页
为了解决上下料过程中存在的误差而造成装配的困难,提出一种用于数控磨床上下料系统的新型机械手柔性手腕,文中介绍了该手腕的总体结构方案及结构特点,分析了在机械手旋转工作过程中夹持齿轮中心的运动区域范围,为机械柔性手腕的结构设... 为了解决上下料过程中存在的误差而造成装配的困难,提出一种用于数控磨床上下料系统的新型机械手柔性手腕,文中介绍了该手腕的总体结构方案及结构特点,分析了在机械手旋转工作过程中夹持齿轮中心的运动区域范围,为机械柔性手腕的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手腕 结构特点 位置误差
下载PDF
全自动内高压成形生产线关键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国桥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20年第5期24-26,共3页
建设全自动内高压成形生产线是目前降低内高压零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最有效途径。经实际生产经验积累,对建设全自动内高压成形生产线的关键影响因素做简要分析阐述。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全自动生产线布局、柔性化生产、综合可动率... 建设全自动内高压成形生产线是目前降低内高压零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最有效途径。经实际生产经验积累,对建设全自动内高压成形生产线的关键影响因素做简要分析阐述。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全自动生产线布局、柔性化生产、综合可动率、防错及不合格品追踪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高压成形 柔性化生产 综合可动率 防错
下载PDF
大范围转动弹性梁柔性动力学建模与摄动解耦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磊 赵新华 +3 位作者 李彬 周海波 杨玉维 刘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1-397,共7页
为实现大空间转动弹性梁的高速、高精度平稳控制,首先需解决弹性梁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问题,并完成动力学解耦。假设柔性连杆为欧拉-伯努利梁,应用假设模态法进行坐标离散,采用Galerkin法和Hamilton最小变微分原理建立弹性梁柔性动力学模... 为实现大空间转动弹性梁的高速、高精度平稳控制,首先需解决弹性梁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问题,并完成动力学解耦。假设柔性连杆为欧拉-伯努利梁,应用假设模态法进行坐标离散,采用Galerkin法和Hamilton最小变微分原理建立弹性梁柔性动力学模型;基于摄动理论构建正则摄动式,应用多尺度法对摄动式进行改进,对比分析了常规正则摄动法、改进后摄动法的解耦精度,应用四阶Runge-Kutta法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摄动法解耦精度高,解耦误差比常规正则摄动误差降低一个数量级,解决了低阶正则摄动法解耦精度低的问题,避免了采用高阶摄动来提高解耦精度而产生庞大计算量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梁 柔性动力学 摄动解耦 多尺度法 误差
下载PDF
杆臂效应与挠曲变形一体化误差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郝冰 王红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9期218-221,共4页
针对舰载机捷联惯导系统(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INS)传递对准技术中存在挠性杆臂效应问题,提出一种采用误差模型一体化的补偿方案。建立了杆臂效应与挠曲变形的一体化误差模型,分析了线性量测方程下的简化非线性... 针对舰载机捷联惯导系统(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INS)传递对准技术中存在挠性杆臂效应问题,提出一种采用误差模型一体化的补偿方案。建立了杆臂效应与挠曲变形的一体化误差模型,分析了线性量测方程下的简化非线性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算法,将其应用在杆臂效应与挠曲变形的一体化误差补偿技术中。模拟海浪干扰下舰船的三轴摇摆动态仿真环境,利用仿真结果验证了一体化误差补偿方案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传递对准 杆臂效应 挠曲变形 误差补偿
下载PDF
Response of fuzzy clustering on different threshold determination algorithms in spectral change vector analysis over Western Himalaya, India 被引量:2
16
作者 SINGH Sartajvir TALWAR Rajneesh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7期1391-1404,共14页
Abstract: Change detection is a standard tool to extract and analyze the earth's surface features from remotely sensed data. Among the different change detection techniques, change vector analysis (CVA) have an ex... Abstract: Change detection is a standard tool to extract and analyze the earth's surface features from remotely sensed data. Among the different change detection techniques, change vector analysis (CVA) have an exceptional advantage of discriminating change in terms of change magnitude and vector direction from multispectral bands. The estimation of precise threshold is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task in CVA to separate the change pixels from unchanged pixels because overall assessment of change detection method is highly dependent on selected threshold value. In recent years, integration of fuzzy clustering and remotely sensed data have become appropriate and realistic choice for change detection applications. The novel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lies within use of fuzzy 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 (FMLC) as fuzzy clustering in CVA. The FMLC based CVA is implemented using diverse threshold determination algorithms such as double-window flexible pace search (DFPS), interactive trial and error (T&E), and 3x3-pixel kernel window (PKW). Unlike existing CVA techniques, addition of fuzzy clustering in CVA permits each pixel to have multiple class categories and offers ease in threshold determination process. In present work,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has highlighted the performance of FMLC based CVA overimproved SCVA both in terms of accuracy assessment and operational complexity. Among all the examined threshold searching algorithms, FMLC based CVA using DFPS algorithm is found to be the most efficient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e vector analysis (CVA) Fuzzy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 (FMLC) Double-window flexible pace search (DFPS) Interactive trialand error (T&E) Pixel kernel window (PKW)
下载PDF
数控加工过程柔性工件变形预测与误差补偿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耀华 刘桂雄 +1 位作者 吴黎明 唐露新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46-851,共6页
研究了数控加工过程中被加工的柔性工件变形预测和加工轨迹偏移的补偿方法。以绗缝数控加工中常用的织物面料为对象,分析了有限元技术在该类材料变形模拟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样条有限元的方法对柔性织物变形量的计算方法。... 研究了数控加工过程中被加工的柔性工件变形预测和加工轨迹偏移的补偿方法。以绗缝数控加工中常用的织物面料为对象,分析了有限元技术在该类材料变形模拟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样条有限元的方法对柔性织物变形量的计算方法。首先对单条纱线的变形进行三次样条插值分析,然后运用有限元的思想由线及面,将平面织物作为各向异性材料,利用双三次函数插值,建立简单的面模型,推导出平面织物受力变形位移的计算公式。最后提出了一种分象限的补偿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加工直线图元为对象,根据变形特征得到直线图元象限补偿落点的分布规律。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加工补偿计算的速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加工 柔性工件 样条有限元 变形预测 误差补偿
下载PDF
挠性陀螺寻北仪解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智学 张小凯 任佳婧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5,共4页
研究了挠性寻北仪解算算法,首先介绍了寻北仪的组成和算法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陀螺和加速度计的误差模型。根据二位置寻北方法,分别推导了寻北系统在基座水平和倾斜情况下的寻北算法,试验表明该算法能满足中低寻北精度要求。
关键词 挠性陀螺仪 寻北仪 寻北技术方案 误差模型 实验
下载PDF
柔性转子现场动平衡误差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宾刚 屈梁生 陶肖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57-1462,共6页
从提高实际转子现场平衡精度的角度出发 ,系统研究了动平衡中存在的各项主要误差 ,并给出了减小这些误差的相应对策。通过对平衡误差定性与定量的分析 ,以期能够指导在平衡实践中减小误差 ,提高转子的平衡质量。
关键词 转子 动平衡 误差分析
下载PDF
柔性销轴式立磨用行星齿轮动态均载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旭 高龙飞 冯雪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33,103,共8页
以柔性销轴式立磨用行星齿轮为研究对象,建立柔性销轴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制造误差、安装误差、时变啮合刚度、轴承支承刚度等影响,建立带有柔性销轴的行星齿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研究行星轮系在综合误差下的动态均载性能,分析加工精度... 以柔性销轴式立磨用行星齿轮为研究对象,建立柔性销轴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制造误差、安装误差、时变啮合刚度、轴承支承刚度等影响,建立带有柔性销轴的行星齿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研究行星轮系在综合误差下的动态均载性能,分析加工精度、各齿轮误差激励和柔性销轴尺寸对立磨机行星轮系均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销轴比较,柔性销轴能够降低轮系均载系数;提高齿轮加工精度,可以提高轮系的均载性能;齿轮加工精度等级越低,柔性销轴在均载方面的优势越明显。此外,各齿轮制造误差对轮系均载性能的影响大于安装误差;在各齿轮误差中,内齿圈制造误差对轮系均载性能的影响最大;销轴直径、销轴和套筒的接触线长度对轮系均载性能有显著影响,合理设计柔性销轴结构可以改善轮系均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磨 行星齿轮 柔性销轴 均载性能 误差 加工精度 几何尺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