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源溪流域马尾松林群落类型划分及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唐敏忠 张超 +1 位作者 汉瑞英 陈健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81-2389,共9页
采用可变聚合法、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及典范对应分析(CCA)对楠溪江上游大源溪流域马尾松林群落类型进行划分,并探讨马尾松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通过可变聚合法数量分类,将27个含有马尾松的样地划分为8种群落类型,8种群落... 采用可变聚合法、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及典范对应分析(CCA)对楠溪江上游大源溪流域马尾松林群落类型进行划分,并探讨马尾松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通过可变聚合法数量分类,将27个含有马尾松的样地划分为8种群落类型,8种群落类型在DCA排序图上具有明确边界,乔木层优势种是理想的森林群落数量分类依据;(2)由于研究区内森林资源受人为经营干扰严重,蒙特卡罗置换检验表明,CCA排序结果无法接受自然环境因子对物种样方的分布解释,不过结合排序轴特征值可以推测土壤有效氮含量与物种分布具有较强的相关性;(3)马尾松重要值与海拔、有效氮及有效磷均呈边缘显著性相关,与乔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4)方差分析表明,与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相比,马尾松林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明显较低,其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虽然较低,但与其他群落类型相比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源溪 马尾松林 可变聚合法 DCA CCA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沿线植物区系特征和植被类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春惠 刘晓宁 +1 位作者 党海山 张全发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8-673,共6页
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沿线植物区系特征和主要植被类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沿线典型植被类型的主要组成种类约有360种,隶属于106科252属;植物区系主要属温带性质,具有亚热带—热带区系的过渡性质;特... 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沿线植物区系特征和主要植被类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沿线典型植被类型的主要组成种类约有360种,隶属于106科252属;植物区系主要属温带性质,具有亚热带—热带区系的过渡性质;特有性程度非常低,仅有1科(银杏科)4属,即地构叶属(Speranskia)、蛇葡萄属(Ampelopsis)、水杉属(Metasequoia)、银杏属(Ginkgo)为我国特有;没有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植物物种分布。依据Flexible Beta Clustering分类,干渠沿线主要植被类型可以划分为5个植被型和65个群丛,乔、灌层组成结构非常单一,草本层较为发达。研究结果对工程沿线的植被保护和恢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凋 flexible beta clustering 植物区系 植被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