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卉
许瀛海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436-437,442,共3页
目的 :探索全视网膜光凝 (PRP)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视觉诱发电位 (VEP)的影响。方法 :收集DR患者39眼 ,平均年龄55.7岁 ,将DR患者VEP的潜时、振幅与同年龄正常人对照 ,在PRP前、后4周进行VEP的检测 ,并分别进行振幅、潜时的...
目的 :探索全视网膜光凝 (PRP)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视觉诱发电位 (VEP)的影响。方法 :收集DR患者39眼 ,平均年龄55.7岁 ,将DR患者VEP的潜时、振幅与同年龄正常人对照 ,在PRP前、后4周进行VEP的检测 ,并分别进行振幅、潜时的对比。结果 :DR患者的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 (P -VEP)振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 (P<0.01)而潜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PRP前后无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 -VEP)还是P -VEP的振幅及潜时均无显著性变化 (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只影响视信息的传递数量而不影响视信息的传递速度 ,PRP未造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的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全视网膜光凝
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导加补益针刺治疗对形觉剥夺大鼠F-VEP及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齐斌
周丹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7年第5期286-289,共4页
目的观察以"开导之后宜补论"为理论基础的针刺治疗方法对形觉剥夺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及神经元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出生后14 d的健康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予单眼睑缝合术制...
目的观察以"开导之后宜补论"为理论基础的针刺治疗方法对形觉剥夺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及神经元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出生后14 d的健康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予单眼睑缝合术制作单眼形觉剥夺弱视动物模型。造模动物于术后第7天开始治疗,阳性对照组予左旋多巴(20 mg/kg)灌胃;开导针刺组予开导针刺法,针刺太阳穴、上星穴;补益针刺组予补益针刺法,针刺脾俞穴、肾俞穴,并攒竹穴透刺睛明穴;开导加补益针刺组先进行开导针刺,接着进行补益针刺治疗。干预治疗7 d后对实验动物进行F-VEP检查,采用尼氏染色法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F-VEP:阴性对照组P_2波振幅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阳性对照组、开导针刺组、补益针刺组及开导加补益针刺组的P_2波振幅、潜伏期均明显好于阴性对照组,其中开导加补益针刺组的波形指标最好,其P_2波振幅及潜伏期好于阳性对照组(P<0.05)并与正常对照组接近(P>0.05)。视皮层组织切片:阴性对照组视皮层神经元数量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阳性对照组视皮层神经元数量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与正常对照组接近(P>0.05);开导针刺组和补益针刺组视皮层神经元数量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但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开导加补益针刺组视皮层神经元数量明显多于阴性对照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阳性治疗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开导加补益针刺治疗对单眼形觉剥夺性弱视大鼠F-VEP波形及神经元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觉剥夺性弱视大鼠
开导补益针刺
f
-
vep
尼氏染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醉药对豚鼠视诱发电位的影响
3
作者
杨小丽
张皙
+1 位作者
朱萍
吴星伟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 研究 3种常用全身麻醉药对豚鼠闪光视诱发电位 (F VEP)的影响。方法 使用多功能电生理诊断仪检测麻醉前、麻醉及麻醉后 2小时戊巴比妥钠组、氯氨酮组、乙醚组的F VEP ,测量P1波的潜伏期及振幅值。结果 麻醉后豚鼠的F VEP波形有...
目的 研究 3种常用全身麻醉药对豚鼠闪光视诱发电位 (F VEP)的影响。方法 使用多功能电生理诊断仪检测麻醉前、麻醉及麻醉后 2小时戊巴比妥钠组、氯氨酮组、乙醚组的F VEP ,测量P1波的潜伏期及振幅值。结果 麻醉后豚鼠的F VEP波形有明显变化 ,主要表现为P1波振幅降低及潜伏期延长 ;麻醉后 2小时各组P1波振幅值提高 ,潜伏期缩短。结论 F VEP是客观反映视神经功能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但麻醉药及麻醉深浅度均对F VEP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豚鼠
视觉诱发电位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视神经不完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林宁
周迎春
+2 位作者
刘霄
张缨
聂秀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建立视神经不完全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实验动物分A、B、C3组,以动脉瘤夹临时阻断夹直接钳夹致伤视神经,各组钳夹时间分别为10s、30s和60s,伤后检测闪光刺激视觉诱发电位(F-VEP)、视神经组织切片和视网膜节细胞计数。结果:F-VEPP1...
目的:建立视神经不完全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实验动物分A、B、C3组,以动脉瘤夹临时阻断夹直接钳夹致伤视神经,各组钳夹时间分别为10s、30s和60s,伤后检测闪光刺激视觉诱发电位(F-VEP)、视神经组织切片和视网膜节细胞计数。结果:F-VEPP1波:A组伤后1d波幅上升,第14d和第28d波幅逐渐下降,潜伏期逐渐延长;B组伤后1d和第14d波幅进行性下降,潜伏期延长,第28d电活动消失;C组伤后第1d波幅下降潜伏期延长,第14d和第28均未检测到电活动。伤后7d视神经组织切片:A、B、C组视神经纤维变性比例分别为约30%、50%和70%。视网膜节细胞计数:A、B、C组伤后14d分别比正常减少37.4%、50.1%、55.9%,伤后28d分别比正常减少46.5%、65.2%、65.4%。结论:动脉瘤夹临时阻断夹直接钳夹视神经30s,可建立较好的视神经不完全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损伤
动物模型
闪光刺激视觉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题名
全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卉
许瀛海
机构
天津市脑系科中心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出处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436-437,442,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索全视网膜光凝 (PRP)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视觉诱发电位 (VEP)的影响。方法 :收集DR患者39眼 ,平均年龄55.7岁 ,将DR患者VEP的潜时、振幅与同年龄正常人对照 ,在PRP前、后4周进行VEP的检测 ,并分别进行振幅、潜时的对比。结果 :DR患者的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 (P -VEP)振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 (P<0.01)而潜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PRP前后无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 -VEP)还是P -VEP的振幅及潜时均无显著性变化 (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只影响视信息的传递数量而不影响视信息的传递速度 ,PRP未造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的损伤 。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全视网膜光凝
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Keywords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PRP)
flash
-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
f
-
vep
)
pattern
reversed-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P-
vep
).
分类号
R774.1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导加补益针刺治疗对形觉剥夺大鼠F-VEP及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齐斌
周丹
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出处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7年第5期286-289,共4页
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技术研究课题(2016)
文摘
目的观察以"开导之后宜补论"为理论基础的针刺治疗方法对形觉剥夺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及神经元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出生后14 d的健康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予单眼睑缝合术制作单眼形觉剥夺弱视动物模型。造模动物于术后第7天开始治疗,阳性对照组予左旋多巴(20 mg/kg)灌胃;开导针刺组予开导针刺法,针刺太阳穴、上星穴;补益针刺组予补益针刺法,针刺脾俞穴、肾俞穴,并攒竹穴透刺睛明穴;开导加补益针刺组先进行开导针刺,接着进行补益针刺治疗。干预治疗7 d后对实验动物进行F-VEP检查,采用尼氏染色法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F-VEP:阴性对照组P_2波振幅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阳性对照组、开导针刺组、补益针刺组及开导加补益针刺组的P_2波振幅、潜伏期均明显好于阴性对照组,其中开导加补益针刺组的波形指标最好,其P_2波振幅及潜伏期好于阳性对照组(P<0.05)并与正常对照组接近(P>0.05)。视皮层组织切片:阴性对照组视皮层神经元数量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阳性对照组视皮层神经元数量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与正常对照组接近(P>0.05);开导针刺组和补益针刺组视皮层神经元数量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但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开导加补益针刺组视皮层神经元数量明显多于阴性对照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阳性治疗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开导加补益针刺治疗对单眼形觉剥夺性弱视大鼠F-VEP波形及神经元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形觉剥夺性弱视大鼠
开导补益针刺
f
-
vep
尼氏染色
Keywords
f
orm
deprivation
amblyopia
rats
dredgingacupuncture
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
f
-
vep
)
Nissl
staining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醉药对豚鼠视诱发电位的影响
3
作者
杨小丽
张皙
朱萍
吴星伟
机构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3,共2页
文摘
目的 研究 3种常用全身麻醉药对豚鼠闪光视诱发电位 (F VEP)的影响。方法 使用多功能电生理诊断仪检测麻醉前、麻醉及麻醉后 2小时戊巴比妥钠组、氯氨酮组、乙醚组的F VEP ,测量P1波的潜伏期及振幅值。结果 麻醉后豚鼠的F VEP波形有明显变化 ,主要表现为P1波振幅降低及潜伏期延长 ;麻醉后 2小时各组P1波振幅值提高 ,潜伏期缩短。结论 F VEP是客观反映视神经功能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但麻醉药及麻醉深浅度均对F VEP有影响。
关键词
麻醉药
豚鼠
视觉诱发电位
实验研究
Keywords
Anesthesia
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
f
-
vep
)
分类号
R770.2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视神经不完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林宁
周迎春
刘霄
张缨
聂秀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39-142,共4页
文摘
目的:建立视神经不完全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实验动物分A、B、C3组,以动脉瘤夹临时阻断夹直接钳夹致伤视神经,各组钳夹时间分别为10s、30s和60s,伤后检测闪光刺激视觉诱发电位(F-VEP)、视神经组织切片和视网膜节细胞计数。结果:F-VEPP1波:A组伤后1d波幅上升,第14d和第28d波幅逐渐下降,潜伏期逐渐延长;B组伤后1d和第14d波幅进行性下降,潜伏期延长,第28d电活动消失;C组伤后第1d波幅下降潜伏期延长,第14d和第28均未检测到电活动。伤后7d视神经组织切片:A、B、C组视神经纤维变性比例分别为约30%、50%和70%。视网膜节细胞计数:A、B、C组伤后14d分别比正常减少37.4%、50.1%、55.9%,伤后28d分别比正常减少46.5%、65.2%、65.4%。结论:动脉瘤夹临时阻断夹直接钳夹视神经30s,可建立较好的视神经不完全损伤模型。
关键词
视神经
损伤
动物模型
闪光刺激视觉诱发电位
Keywords
optic
nerve
injury
animal
model
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
f
-
vep
)
分类号
R774.6 [医药卫生—眼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张卉
许瀛海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开导加补益针刺治疗对形觉剥夺大鼠F-VEP及神经元的影响
齐斌
周丹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麻醉药对豚鼠视诱发电位的影响
杨小丽
张皙
朱萍
吴星伟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视神经不完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林宁
周迎春
刘霄
张缨
聂秀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