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固定燃烧源烟气稀释采样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姚宗路 吴同杰 +3 位作者 赵立欣 丛宏斌 戴辰 郭占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4-178,394,共6页
针对现有的稀释通道多级采样装置存在稀释比小、停留时间短和便携性能差等问题,根据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排放高温烟气中的大气颗粒物数量和质量分布特点,采用二级稀释、反馈调节和射流的原理,设计了生物质固定燃烧源烟气稀释采样装置。... 针对现有的稀释通道多级采样装置存在稀释比小、停留时间短和便携性能差等问题,根据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排放高温烟气中的大气颗粒物数量和质量分布特点,采用二级稀释、反馈调节和射流的原理,设计了生物质固定燃烧源烟气稀释采样装置。该装置由采样枪、一级稀释系统、二级稀释系统、洁净空气发生系统、撞击采样装置等部分组成。装置加工完成后,采用木质成型燃料开展颗粒物采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模拟固定燃烧源排放烟气进入大气环境中的稀释冷凝过程,稀释比达30,停留时间90 s,试验采集得到8种不同粒径级别的大气颗粒物,其中粒径在0.4~1.1μm之间颗粒物占总采集颗粒物的55.5%~68.1%。研究发现采样装置对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1μm以下的大气颗粒物有较好的采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固定燃烧源 稀释采样装置 大气颗粒物
下载PDF
复合燃料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永飞 张海滨 +2 位作者 刘艳武 张景奇 孟硕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当前复合燃料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计算普遍采用IPCC排放因子法,此法的运用需要依赖准确的燃料消耗计量、燃料氧化率和燃料低位热值等数据,其缺省因子是否适合有待商榷。本文通过采用实地监测手段,在获得了企业固定排放源设备的相关参... 当前复合燃料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计算普遍采用IPCC排放因子法,此法的运用需要依赖准确的燃料消耗计量、燃料氧化率和燃料低位热值等数据,其缺省因子是否适合有待商榷。本文通过采用实地监测手段,在获得了企业固定排放源设备的相关参数后,采用IPCC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时间比法、负荷法和热值分配法等几种方法对企业GHG排放量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IPCC排放因子法的计算结果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而热值分配法可以较好地对燃烧复合燃料的固定燃烧源GHG排放量进行计算。建议有条件的地区采用监测法对固定燃烧源GHG排放量进行计算,而采用热值分配法对燃烧复合燃料的固定燃烧源拓展时间段的GHG排放量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GHG) 排放量计算实地监测 复合燃料 固定燃烧源 IPCC排放因子法 热值分配法
下载PDF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气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特征分析
3
作者 陈伟 刘兴静 +3 位作者 高相梅 王秋彤 杨功兵 孟庆杰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10期125-126,129,共3页
通过分析2016年滨海新区大气污染源的组成情况及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情况,研究分析了污染物排放特征。其中PM 2.5和PM 10的主要排放源是扬尘源,分担率分别为33.71%、54.16%;SO 2、NO X和BC的主要排放源是非道路移动源,分担率分别为46.77%、... 通过分析2016年滨海新区大气污染源的组成情况及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情况,研究分析了污染物排放特征。其中PM 2.5和PM 10的主要排放源是扬尘源,分担率分别为33.71%、54.16%;SO 2、NO X和BC的主要排放源是非道路移动源,分担率分别为46.77%、42.23%和47.43%;CO和OC的主要排放源是固定燃烧源,分担率分别为80.3%、48%;VOCs的主要排放源是工艺过程源,分担率为61.15%;NH 3的主要排放源是农业源,分担率为90.09%。最后对滨海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燃烧源 扬尘源 工艺过程源
下载PDF
乌昌石区域化石燃料固定燃烧点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时空分布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晴 王宝庆 +5 位作者 蔡宁宁 唐真真 赵子贤 刘博薇 胡新鑫 牛宏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2-716,共5页
建立了2015年乌昌石区域化石燃料固定燃烧点源大气污染物(NOx、SO2、PM2.5和PM10)的排放清单,并对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乌昌石区域化石燃料固定燃烧点源NOx、SO2、PM2.5和PM10的年排放量分别为2.10×105... 建立了2015年乌昌石区域化石燃料固定燃烧点源大气污染物(NOx、SO2、PM2.5和PM10)的排放清单,并对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乌昌石区域化石燃料固定燃烧点源NOx、SO2、PM2.5和PM10的年排放量分别为2.10×105、1.52×105、4.28×104、8.35×104 t。从行业上来看,电力生产与供应行业对NOx、SO2、PM2.5和PM10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70.78%、66.56%、51.10%、49.98%;从化石燃料上来看,煤炭对NOx、SO2、PM2.5和PM10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95.63%、99.84%、99.70%、99.84%;从锅炉类型上来看,煤粉炉对NOx、SO2、PM2.5和PM10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84.20%、85.09%、83.43%、84.06%。固定燃烧点源污染物排放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采暖季污染物排放量明显高于非采暖季,一天中白天的污染物排放量高于夜晚。空间分布显示,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源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市、五家渠市和昌吉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昌石区域 固定燃烧点源 排放清单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