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本草》药性数据中的五味规律 被引量:5
1
作者 杨雪梅 赖新梅 +1 位作者 陈梅妹 林端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6-28,共3页
目的以五味为核心,分析中药药性数据中味与气、归经、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中医临床用药、中药实验研究、中药新资源开发等提供药味理论的新线索和数据支持。方法在对数据等级编码基础上,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对《中华本草》中8 366... 目的以五味为核心,分析中药药性数据中味与气、归经、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中医临床用药、中药实验研究、中药新资源开发等提供药味理论的新线索和数据支持。方法在对数据等级编码基础上,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对《中华本草》中8 366味具有五味属性中药的药性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在P<0.01显著水平,酸味与肝、大肠、胃三经存在显著正相关,苦味与寒性肝、大肠、胆三经及毒性存在显著正相关,甘味与热性及肾、肺、脾等八经存在显著正相关,辛味与热性和脾、胃、肝、肺四经及毒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咸味与肾、肝、心、肺四经存在显著正相关,淡味与寒性及膀胱、小肠二经存在显著正相关,涩味与大肠经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辛、甘二味属阳,苦、淡二味属阴。《内经》中归纳的"酸入肝"、"甘入脾"、"咸入肾"规律获得大数据集验证,而"苦入心"理论未获数据支持,"辛入肺"规律仅获数据部分支持。辛、苦二味越重药物毒性越大,提示针对体质较弱、病情较轻的患者应谨慎使用辛、苦二味较重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本草 药性数据 五味规律 spearman等级相关
下载PDF
从药物质地、四气五味研究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温病用药规律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华锴 郭选贤 刘正元 《河南中医》 2017年第9期1541-1545,共5页
采用方剂计量指标体系对《温病条辨·上焦篇》方剂中药物进行量化统计,分析药物味数、药物频数、药物四气五味频次和频率、药物部位质地。《温病条辨·上焦篇》共58条条文,46首方剂,涉及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 采用方剂计量指标体系对《温病条辨·上焦篇》方剂中药物进行量化统计,分析药物味数、药物频数、药物四气五味频次和频率、药物部位质地。《温病条辨·上焦篇》共58条条文,46首方剂,涉及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伏暑、湿温、寒湿、温疟、秋燥等11个病名。根据方剂药物应用范围,符合标准的方剂共45首。其中,涉及100味药物,312药次,每药均使用次数为3.12次,使用次数较少,用药广泛;每方均味数约为6.933味,每方内药物较少,方药精小。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温病用药规律:用药味少、气薄、性寒、质轻,如"羽"之轻清升浮之品,否则药过病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焦 四气五味 质地 用药规律 《温病条辨》 吴鞠通
下载PDF
从中医药证关系论全国名中医朴炳奎治疗大肠癌中药性味归经特点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欣 张海山 +2 位作者 王立雅 朴炳奎 郑红刚 《中医药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68-71,共4页
本文通过整理全国名中医朴炳奎教授治疗大肠癌的门诊病历,建立信息数据库,运用网络分析数据,总结出朴炳奎教授在治疗大肠癌辨证论治中,大肠癌主要呈现脾肾亏虚、湿热互结、痰瘀互结等7种证型。因证施用不同组方药物,其核心药物包括白术... 本文通过整理全国名中医朴炳奎教授治疗大肠癌的门诊病历,建立信息数据库,运用网络分析数据,总结出朴炳奎教授在治疗大肠癌辨证论治中,大肠癌主要呈现脾肾亏虚、湿热互结、痰瘀互结等7种证型。因证施用不同组方药物,其核心药物包括白术、山药、枳壳、益智仁。结合阴阳、脏腑理论和四气、五味、归经原理,揭示朴炳奎教授使用药物性味多为"温微、温平"性和"甘、苦、辛"味,归经多为"脾、胃、肺"经,阐明朴炳奎教授在治疗大肠癌过程中因证施药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四气五味 归经 朴炳奎 辨证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