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沿海小黄鱼渔场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陈佳杰
徐兆礼
陈雪忠
-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出处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6-244,共9页
-
基金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评价项目(908-02-0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0511005)
-
文摘
根据1971-1982年渤、黄、东海的渔业捕捞统计资料,描述了该时期小黄鱼渔场空间变化、不同渔场的产量的年间变化,并与近年来小黄鱼渔场的资料做了比较,对小黄鱼的空间分布、渔场变化和各渔场的重要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小黄鱼渔场可分为3类,即春季产卵场渔场,主要位于长江口及江浙沿海;夏季索饵场渔场,主要位于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近海;冬季越冬场渔场,主要集中在黄海中南部外海和东海北部外海。1974年后渤海区小黄鱼产量明显下降,自1979年后东海小黄鱼产量明显上升,并且超过了黄海区的产量。在本文所统计的水域范围内,不同渔场小黄鱼贡献率分布格局显示出两种模式:冬夏(12、1-2月和7-9月)季模式,渔场位置稳定,鱼群密集,产量集中,其中冬季主要位于黄海南部外海和东海北部外海,夏季主要位于黄海南部近海和东海北部近海,这些水域往往是专门捕捞小黄鱼的优质渔场;另一种是春秋季(3-6月和10-11月)模式,以洄游过路鱼群为主要渔获对象,鱼群相对分散,在这些水域,小黄鱼往往是兼捕对象。1971-1982年小黄鱼鱼群的分布与近年来分布格局类似。
-
关键词
小黄鱼
渔场产量
东海
黄海
渤海
-
Keywords
Larimichthys polyactis
fishing ground yield
the East China Sea
the Yellow Sea
the Bohai Sea
-
分类号
S931.4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