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和3d过渡金属元素混合团簇结构、电子结构和磁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顾娟 王山鹰 苟秉聪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8-3351,共14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研究了Au与3d过渡元素构成的混合小团簇的结构、稳定性、电子结构及磁性,得到了Au与3d过渡元素构成的混合小团簇的稳定结构.计算结果表明,Au与3d元素可形成大量的低能异构体,特别是有些异构体...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研究了Au与3d过渡元素构成的混合小团簇的结构、稳定性、电子结构及磁性,得到了Au与3d过渡元素构成的混合小团簇的稳定结构.计算结果表明,Au与3d元素可形成大量的低能异构体,特别是有些异构体在结构上极相近,这不同于共价或离子键类型的团簇.与纯过渡金属团簇类似,这类团簇也表现出复杂的磁性.过渡金属元素的磁矩相比体材料而言既有增强的、也有减弱的,与轨道的交换劈裂密切相关.对于基态构型,AuCr2,Au2Cr2,Au2Mn2团簇中的两过渡金属元素的磁矩是反平行的,其他团簇为平行排列.异构体中过渡金属元素的磁矩也存在反平行排列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第一性原理方法 团簇 电子结构
原文传递
First-principles theory on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floatability of spodumene 被引量:11
2
作者 Gui-Chun He Hua-Mei Xiang +2 位作者 Wei Jiang Qian Kang Jian-Hua Chen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6期742-748,共7页
The band structure, density of states, Mulliken populations, and frontier orbital of spodumene crystal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first-principles method based on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and further analyz... The band structure, density of states, Mulliken populations, and frontier orbital of spodumene crystal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first-principles method based on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and further analyzed in detail.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O in spodumene is the most active and easily links with H+in the water, but the active Li is very low, so it is better to add activator to increase the concentrate grade and recovery rate of spodumene in the flotation process. Si–O bonds in spodumene crystal are mainly covalent, since the covalency of Al–O bonds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Li–O bonds,and minerals dissociate along the weakest Li–O bonds. In addition, the study of the frontier orbital indicates that both O and Si atoms have large contribution to the frontier orbital in the spodumene crystal. Oleate and dodecylamine are used as the collectors of spodumene. The results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rystal structures of spodumene, and can be used in guiding relate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DUMENE Electronic structure FLOATABILITY first-principles method Frontier orbital
原文传递
高熵合金短程有序现象的预测及其对结构的电子、磁性、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任县利 张伟伟 +2 位作者 伍晓勇 吴璐 王月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7-168,共12页
如何有效预测高熵合金的稳态结构,是开展研究其物理及化学等性能的基础.以FeCuCrMnMo合金为例,在有限晶胞尺寸内,采用蒙特卡洛结合密度泛函理论杂化计算方法(Monte Carlo/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MC/DFT)预测高熵合金的平衡态结构.... 如何有效预测高熵合金的稳态结构,是开展研究其物理及化学等性能的基础.以FeCuCrMnMo合金为例,在有限晶胞尺寸内,采用蒙特卡洛结合密度泛函理论杂化计算方法(Monte Carlo/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MC/DFT)预测高熵合金的平衡态结构.与准随机近似方法(special quasirandom structures,SQS)不同,该方法不再追求高熵合金结构的理想随机状态,而是充分考虑合金中原子尺寸、混合焓、原子间相互作用等物理因素.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体系能量来实现,使得蒙特卡洛(Monte Carlo,MC)方法保证结构在原子交换过程中体系能量逐渐收敛于平衡态.最终预测得到的平衡态结构出现Cu原子的短程有序现象(short range order,SRO)与实验上合金中的Cu偏析现象相一致.相较于由SQS方法获得的随机状态,该SRO结构在能量上更加稳定.同时本文对稳态结构通过序参数及径向分布函数进行表征,并对SRO现象的出现进行物理解释,进一步揭示了SRO的出现对高熵合金结构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蒙特卡洛方法 短程有序结构 高熵合金
下载PDF
3C-SiC高压相变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吕梦雅 陈洲文 +2 位作者 李立新 刘日平 王文魁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576-3580,共5页
基于GGA近似使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3C-SiC的ZB至NaCl相的高压相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出中间过渡相的最高对称性为Imm2(而此前有研究认为是Cmm2和Pmm2),激活焓计算值为0.647eV,与Catti等人的结果很接近.尽管如此,计算的相变压力为69GPa仍... 基于GGA近似使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3C-SiC的ZB至NaCl相的高压相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出中间过渡相的最高对称性为Imm2(而此前有研究认为是Cmm2和Pmm2),激活焓计算值为0.647eV,与Catti等人的结果很接近.尽管如此,计算的相变压力为69GPa仍然比实验值100GPa小很多,可能是由于实验中的相转变具有较大的滞后性.对相变压力时两相的能带结构也作了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出相变过程除几何结构的重构之外还伴随着半导体—金属的电子转变,这对于实验上准确判断相变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相变 第一性原理 3C-SIC 激活焓
原文传递
高能晶体撞击感度理论研究——第一性原理带隙(ΔE_g)判据 被引量:8
5
作者 朱卫华 张效文 肖鹤鸣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1-434,共4页
概述了运用量子化学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系统计算研究高能晶体能带结构的近期结果。发现对于结构或热解机理类似的系列高能晶体,其带隙(ΔEg)越小则撞击感度越大。撞击感度的带隙理论判据,对于离子型或分子型晶体,对于同一化合... 概述了运用量子化学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系统计算研究高能晶体能带结构的近期结果。发现对于结构或热解机理类似的系列高能晶体,其带隙(ΔEg)越小则撞击感度越大。撞击感度的带隙理论判据,对于离子型或分子型晶体,对于同一化合物的不同晶型,以及在不同压力和掺杂条件下,均具较好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高能晶体 撞击感度 第一性原理 带隙
下载PDF
Atomic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montmorillonite in soft rock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满潮 方志杰 张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7期2933-2937,共5页
Montmorillonite is a kind of clay mineral which often causes large deformation in soft-rock tunnel engineering and thus brings about safety problems in practice.To deal with these engineering safety problems,the physi... Montmorillonite is a kind of clay mineral which often causes large deformation in soft-rock tunnel engineering and thus brings about safety problems in practice.To deal with these engineering safety problems,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ontmorillonite should be studied from basic viewpoints.We study the atomic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montmorillonite by using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within the local-density approximation (LDA).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 show that Al-O bond lengths are longer than Si-O bond lengths.It is found that both the valence band maximum (VBM) and the conduction band minimum (CBM) of montmorillonite are at point Г,and the calculated direct band gap of montmorillonite is 5.35 eV. We show that the chemical bonding between cations and oxygen anions in montmorillonite is mainly ionic,accompanied as well by a minor covalent component.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VBM and CBM of montmorillonite consist of oxygen 2p and cation s states,respectively.Our calculated results help to understand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ontmorillonite,and are expected to be a guid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large deformation of soft-rock tunn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TMORILLONITE electronic structure first-principles method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研究CO在Cu(110)表面的吸附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新伟 赫丙玲 +1 位作者 刘伟娜 徐国亮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7-850,共4页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并同时考虑范德华力的作用,计算并分析了CO在Cu(110)表面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1)CO在两个表面Cu原子的短桥位位置吸附最强,吸附能为1.28 e V.第二稳定吸附位置为表面Cu原子的顶位,吸附能为1.2...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并同时考虑范德华力的作用,计算并分析了CO在Cu(110)表面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1)CO在两个表面Cu原子的短桥位位置吸附最强,吸附能为1.28 e V.第二稳定吸附位置为表面Cu原子的顶位,吸附能为1.23 e V.CO在其他两个位置,表面两个Cu的长桥位和表面四个Cu的中心位的吸附要弱一些,约为0.86 e V和0.83 e V.2)在Cu表面吸附的CO的C-O键长有部分拉长,这与较强的吸附能和电荷转移相应.3)电荷分析表明所有吸附的CO整体上从衬底上面获得部分电荷,约为0.2个电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第一性原理 CO Cu(110)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CdS能带结构 被引量:4
8
作者 倪利红 刘涌 +2 位作者 宋晨路 徐刚 韩高荣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623-625,共3页
使用基于局域密度近似的密度泛函方法,对立方相和六方相CdS的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2种晶相的CdS不仅禁带宽度非常相近,两者相差8.51%,而且导带边都是由Cd5s轨道贡献,价带边都是由S3p轨道贡献。这种相似的能带结构导致立方相和... 使用基于局域密度近似的密度泛函方法,对立方相和六方相CdS的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2种晶相的CdS不仅禁带宽度非常相近,两者相差8.51%,而且导带边都是由Cd5s轨道贡献,价带边都是由S3p轨道贡献。这种相似的能带结构导致立方相和六方相CdS在可见光波段具有相近的光学性能,从而解释了实验获得的两相混合CdS仍然能够具有较好光学性能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 第一性原理 光学性能 CDS
下载PDF
B、N、S掺杂石墨烯表面质子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向鑫 刘浪 把静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84,共6页
表面吸附是石墨烯中质子(H^(+))输运的基础步骤.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B、N、S掺杂对石墨烯表面H^(+)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B、N、S掺杂对石墨烯的晶体结构、内聚能及电子性质有重要影响,且影响程度与掺杂元素的性质密切相关... 表面吸附是石墨烯中质子(H^(+))输运的基础步骤.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B、N、S掺杂对石墨烯表面H^(+)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B、N、S掺杂对石墨烯的晶体结构、内聚能及电子性质有重要影响,且影响程度与掺杂元素的性质密切相关,进而导致对石墨烯表面H^(+)吸附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吸附能的观点看,N、B、S掺杂对石墨烯表面H^(+)的吸附有利.研究结果对石墨烯在氢贮存、氢同位素分离、燃料电池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石墨烯 质子吸附 掺杂
下载PDF
Structure and dynamical properties during solidification of liquid aluminum induced by cooling and compression
10
作者 吴旻 杨永琪 王垚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476-481,共6页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from a liquid into a crystalline solid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and materials science. In the present study, first-principles molecular dynamics calculations ar...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from a liquid into a crystalline solid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and materials science. In the present study, first-principles molecular dynamics calc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luminum during the solidification which is induced by cooling and compression. In the cooling process and compression process, it is found that the icosahedral short-range order is initially enhanced and then begin to decay, the face-centered cubic short-range order eventually becomes dominant before it transforms into a crystalline sol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st-principles method molecular dynamics short-range order liquid aluminum
下载PDF
Unveiling the chemistry behind the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by oxygenated carbon
11
作者 Pan Xiang Kunshang Yang +6 位作者 Qihao Yang Yang Gao Wenwen Xu Zhiyi Lu Liang Chen Zhiming Wang Ziqi Tia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49-58,共10页
Oxygenated carbon materials exhibit outstanding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H2O2)through a two-electron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The nature of the active functional group and u... Oxygenated carbon materials exhibit outstanding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H2O2)through a two-electron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The nature of the active functional group and underlying reaction mechanism,however,remain unclear.Here,a comprehensive workflow was established to identify the active sites from the numerous possible structures.The common hydroxyl group at the notched edge demonstrates a key role in the two-electron process.The local chemical environment weakens the binding of OOH intermediate to substrate while enhancing interaction with solution,thereby promoting the H_(2)O_(2)production.With increasing pH,the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 between OOH intermediate and hydroxyl decreases,facilitating OOH desorption.Furthermore,the rise in selectivity with increasing potential stems from the suppression of the four-electron process.The active site was further validated through experiments.Guided by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optimal performance was achieved with high selectivity(>95%)and current density(2.06 mA/cm^(2))in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Oxygen reductionreaction Hydrogen peroxide production Fixed-potential method Oxygenated carbon materials
下载PDF
铌对钨中氦行为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欣欣 张颖 +1 位作者 周洪波 王金龙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4-239,共6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合金化元素铌(Nb)对钨(W)中氦(He)溶解和扩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Nb的存在显著降低了He在W中的溶解能,Nb可以作为W中He捕陷中心,在最稳定位置处Nb对He的捕陷能达到0.37 eV.通过电荷分析发现,这主要是...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合金化元素铌(Nb)对钨(W)中氦(He)溶解和扩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Nb的存在显著降低了He在W中的溶解能,Nb可以作为W中He捕陷中心,在最稳定位置处Nb对He的捕陷能达到0.37 eV.通过电荷分析发现,这主要是因为Nb的存在引起了W中电荷密度的重新分布.而He在W中的扩散能垒将随着He—Nb间距离的缩小逐渐降低,这从动力学上表明He被Nb捕陷是可行的.因此,Nb的存在将有利于W中He的聚集成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方法
原文传递
A DFT study of two-dimensional P_2Si monolayer modified by single transition metal(Sc-Cu)atoms for 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CO_(2)reduction 被引量:1
13
作者 Chaozheng He Houyong Yang +3 位作者 Xi Fu Xiaoli Cheng Jiyuan Guo Ling F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80-586,共7页
In the present work,a stable two-dimensional(2D)P_(2)Si monolayer was predicted.The monolayer is semimetallic/metallic under the PBE/HSE06 functional and is mechanically isotropic.The stability of the P_(2)Si monolaye... In the present work,a stable two-dimensional(2D)P_(2)Si monolayer was predicted.The monolayer is semimetallic/metallic under the PBE/HSE06 functional and is mechanically isotropic.The stability of the P_(2)Si monolayer has been proved via cohesive energy,mechanical criteria,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and phonon dispersion respectively,and the monolayer possesses high carrier mobility which is three times that of Mo S_(2).On the other hand,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P_(2)Si monolayer modified with a single transition metals(M=Sc-Cu)atom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_(2)was investigated,and the monolayer can catalyze CO_(2)with three constraints:stable molecular dynamics,high migration potential of metal atoms,and suitable band gap for electrocatalyst after metal doping exhibiting excellent catalytic stabilization activity and CRR selectivity.In addition,the reduction product of V@P_(2)Si is HCOOH with an overpotential as low as 0.75 V,and the most suitable reaction path is^(*)CO_(2)→^(*)CHOO→O^(*)CHOH→^(*)+HCOOH with the final reduction product HCOOH obtained.As a whole,the above results endow the P_(2)Si monolayer to be a good 2D material holding great promises for applications in nanoelectronics and CO_(2)reduction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Global optimization method CO_(2)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reaction Single-atom catalysts Phosphorus silicon compound
原文传递
Sn含量对Zr-Sn-0.2Fe-0.1Cr合金高温蒸气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查学鹏 赵晨曦 +3 位作者 谢耀平 高长源 胡丽娟 姚美意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2-1072,共11页
锆合金的高温蒸气氧化行为是失水事故下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研究Sn对锆合金高温蒸气氧化行为的影响,开展了不同Sn含量的SH12(Zr-0.75Sn-0.2Fe-0.1Cr,质量分数,%)和Zr-4(Zr-1.5Sn-0.2Fe-0.1Cr)合金在模拟失水事故工况下1000、1... 锆合金的高温蒸气氧化行为是失水事故下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研究Sn对锆合金高温蒸气氧化行为的影响,开展了不同Sn含量的SH12(Zr-0.75Sn-0.2Fe-0.1Cr,质量分数,%)和Zr-4(Zr-1.5Sn-0.2Fe-0.1Cr)合金在模拟失水事故工况下1000、1050、1100和1200℃的高温蒸气氧化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硬度计分析了氧化样品的显微组织以及氧化前后样品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低Sn的SH12比高Sn的Zr-4合金的抗高温蒸气氧化性能更好,这说明降低Sn含量可以改善锆合金的抗高温蒸气氧化性能。氧化前,SH12合金的显微硬度低于Zr-4合金,而氧化后SH12合金基体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Zr-4合金,与氧化后SH12合金基体中的氧含量高于Zr-4合金的结果相吻合,这说明Sn有抑制氧在Zr基体中扩散的作用。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Sn容易与O结合,从而抑制了O在锆基体中的扩散,这合理解释了氧化后SH12合金中的氧含量比Zr-4合金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失水事故 高温蒸气氧化 氧的扩散 第一性原理方法
原文传递
Cr在Cr_(2)O_(3)晶体中的扩散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鸿莉 马张博 +4 位作者 杨宏昊 李刚 李凯迪 姚庆 杨雯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通过VASP程序建立了Cr_(2)O_(3)晶体的间隙缺陷结构模型,对Cr原子在Cr_(2)O_(3)晶体中占据不同间隙位置时进行了结构优化,并结合NEB(nudged elastic band)方法计算并分析了Cr_(2)O_(3)晶体中...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通过VASP程序建立了Cr_(2)O_(3)晶体的间隙缺陷结构模型,对Cr原子在Cr_(2)O_(3)晶体中占据不同间隙位置时进行了结构优化,并结合NEB(nudged elastic band)方法计算并分析了Cr_(2)O_(3)晶体中间隙Cr原子在不同晶向的迁移路径和迁移势垒。结果表明:Cr原子在Cr_(2)O_(3)晶体中的最稳定间隙位置是氧八面体间隙中心,并发现Cr原子在[110]、[100]、[001]晶向上的迁移势垒分别为1.03、2.22、7.68 eV。揭示了Cr在Cr_(2)O_(3)晶体中扩散的取向性,可为相关实验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推动铁素体合金连接体材料在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_(2)O_(3) 第一性原理计算 迁移势垒 NEB方法
下载PDF
高通量计算二维材料界面摩擦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子纯 杨莫涵 +3 位作者 阮晓鹏 范晓丽 周峰 刘维民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建立了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二维材料界面摩擦的高通量计算程序,该程序实现了自动化批量建模、批量提交任务、多任务并发计算,以及计算结果自动收集、处理和图像绘制,使用该程序可以节省时间.采用此程序计算了不同层间距离下双层氮化... 建立了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二维材料界面摩擦的高通量计算程序,该程序实现了自动化批量建模、批量提交任务、多任务并发计算,以及计算结果自动收集、处理和图像绘制,使用该程序可以节省时间.采用此程序计算了不同层间距离下双层氮化硼和双层石墨烯的滑移势能面,及层间界面摩擦力和摩擦系数.研究发现,随着层间距离减小,双层氮化硼界面的平均摩擦力近似线性增大,摩擦系数为0.11—0.17,双层石墨烯界面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其摩擦系数在12 nN载荷下达到最小值(0.014),这些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验证了该计算程序的可靠性.此外还研究了表面氢化和氟化对双层氮化硼界面摩擦的影响,发现氟化氮化硼/氮化硼界面的摩擦系数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方法 高通量计算 势能面 摩擦系数
下载PDF
钙钛矿型YNiO_3电子能带结构的第一性原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春红 张俊廷 林长圣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1,共3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钙钛矿材料YNiO3正交相、单斜相的电子能带结构。计算结果表明:YNiO3正交相为直接带隙,带隙大小约为0.99 eV;单斜相低能导带向费米面移动进入带隙区,与费米面相交而部分填满,使其具有金属性而导电。同时发现,Ni在...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钙钛矿材料YNiO3正交相、单斜相的电子能带结构。计算结果表明:YNiO3正交相为直接带隙,带隙大小约为0.99 eV;单斜相低能导带向费米面移动进入带隙区,与费米面相交而部分填满,使其具有金属性而导电。同时发现,Ni在正交相中只存在一种组态Ni3+,而在单斜相中则存在Ni2+和Ni4+两种不同的组态,即存在电荷歧化2Ni3+→Ni2++Ni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氧化物 电子能带结构 正交相 单斜相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三元层状陶瓷M-Al-N(M=Ti,Zr,Hf)的结构及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模拟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军辉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3-611,共9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探索M-Al-N(M=Ti,Zr,Hf)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其力学性质.计算M-Al-N化合物的能量,发现除实验已知的结构Ti2AlN和Ti4AlN3、Zr2AlN、Hf2AlN外,还存在两种新的热力学稳定结构Zr4AlN3、Hf4AlN3.弹性常数和声子谱的计算,表...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探索M-Al-N(M=Ti,Zr,Hf)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其力学性质.计算M-Al-N化合物的能量,发现除实验已知的结构Ti2AlN和Ti4AlN3、Zr2AlN、Hf2AlN外,还存在两种新的热力学稳定结构Zr4AlN3、Hf4AlN3.弹性常数和声子谱的计算,表明这两个结构是力学稳定和晶格动力学稳定的.计算M2AlN和M4AlN3的力学性质,发现它们具有高的体模量、剪切模量、弹性模量、维氏硬度等;分析其力学性质随组分比例、组成元素的变化规律,为该类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最后计算M2AlN和M4AlN3的电子态密度和分态密度、电子密度分布、Mulliken群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N(M=Ti Zr Hf) 第一性原理 晶体结构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O2的电子结构性质和Li扩散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传金 郑锋 朱梓忠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95-302,共8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Immm-Li2FeO2的声子谱、电子结构性质和Li扩散系数并与Li2MO2(M=Co,Ni,Cu)材料进行对比.计算结果显示,Immm-Li2FeO2材料具有结构稳定性,计算结果呈铁磁性,能带结构具有半...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Immm-Li2FeO2的声子谱、电子结构性质和Li扩散系数并与Li2MO2(M=Co,Ni,Cu)材料进行对比.计算结果显示,Immm-Li2FeO2材料具有结构稳定性,计算结果呈铁磁性,能带结构具有半金属的特征.Fe离子外层d电子呈低自旋态,自旋极化P=8.01%.利用分波态密度分析了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的电子能带结构.此外,采用微动弹性带方法计算了各个方向上Li扩散的势垒,结果表明Li离子比较容易先进行c轴方向的迁移,迁移势垒为0.1 eV;然后再沿ab轴方向迁移,迁移势垒为0.21 eV,而沿a轴方向迁移的势垒为0.39 eV.这些势垒值比其他的Li2MO2(M=Co,Ni,Cu)材料中的势垒值小,也比其他Fe基Li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势垒值更低,意味着Li2FeO2中的Li离子将有更高的扩散系数,这对Li2FeO2作为正极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m-Li2FeO2 电子结构 Li扩散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BeO高压相变和声子谱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4
20
作者 原鹏飞 祝文军 +2 位作者 徐济安 刘绍军 经福谦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755-8761,共7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BeO在零温时的高压相变和三种结构在零温零压时的声子谱.相变的计算表明,在122GPa左右的压力下BeO会发生从纤锌矿(B4)结构到氯化钠(B1)结构的相变,而闪锌矿(B3)结构在零温零压下是一种可能的亚稳态结构.采用冷...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BeO在零温时的高压相变和三种结构在零温零压时的声子谱.相变的计算表明,在122GPa左右的压力下BeO会发生从纤锌矿(B4)结构到氯化钠(B1)结构的相变,而闪锌矿(B3)结构在零温零压下是一种可能的亚稳态结构.采用冷声子方法计算了这三种结构的BeO在零温零压下的声子谱.计算结果表明:B1结构在零温零压下是一种不稳定的结构;尽管B4结构和B3结构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仍然可以通过声子谱来很好的区分.最后根据准简谐近似理论计算得到了BeO的高温高压相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方法 高压相变 BEO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