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剧《关汉卿》版本校评 被引量:1
1
作者 杜华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0-53,共4页
约半个世纪前,田汉在创作戏剧《关汉卿》时,从最初付梓印刷到后来,曾经数易其稿,对场次、舞台提示、台词提示和台词都作了较大改动。本文主要对较初刊本与初版本、初版本与再版本,以窥其版本流变轨迹,以及这些改动对剧情和人物形象塑造... 约半个世纪前,田汉在创作戏剧《关汉卿》时,从最初付梓印刷到后来,曾经数易其稿,对场次、舞台提示、台词提示和台词都作了较大改动。本文主要对较初刊本与初版本、初版本与再版本,以窥其版本流变轨迹,以及这些改动对剧情和人物形象塑造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刊本 初版本 再版本 剧情 人物形象塑造
下载PDF
某底层框架砖房的消能减震设计
2
作者 丁幼亮 李爱群 +1 位作者 张志强 吴耀辉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3-35,共3页
研究了底层框架砖房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的抗震设计方法,介绍了宿迁某底层框架砖房采用粘弹性阻尼器的消能减震设计,给出了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主要计算结果。计算表明,设置粘弹性阻尼器后,上部结构在多遇、罕遇地震作用下均能满足... 研究了底层框架砖房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的抗震设计方法,介绍了宿迁某底层框架砖房采用粘弹性阻尼器的消能减震设计,给出了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主要计算结果。计算表明,设置粘弹性阻尼器后,上部结构在多遇、罕遇地震作用下均能满足承载力与变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框架砖房 消能减震设计 粘弹性阻尼器 地震作用 承载力 建筑结构
下载PDF
Passive control experiment of building with spacious first story by magnet-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3
作者 李庆祥 王伟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5年第6期613-619,共7页
Based on the former performance capacity experiments of the magnet-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including the permanent magnet-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PMF) and electromagnet-friction energy dissipa... Based on the former performance capacity experiments of the magnet-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including the permanent magnet-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PMF) and electromagnet-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EMF), a 5-story steel frame model with spacious first story is designed and made according to a scale of 1/4. The magnet-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can realize continuously varied controlling force, with rapid response and reverse recognition. Therefore, they overcome shortcomings usually found i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whose force models are invariable. The two kinds of devices were fixed on the flexible first story of the structure model, and the shaking table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 In these tes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s and their effectiveness in structural control were confirmed. In this paper, the test results and analysi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F EMF spacious first story shaking table test structural control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北川县城区灾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小军 于爱勤 +2 位作者 甘朋霞 李敏 刘浪 《震灾防御技术》 2008年第4期352-362,共11页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后作者深入地震重灾区开展了震害现场调查工作。利用现场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了极震区北川县城区的震害现象,发现山坡和河岸滑坡、断层地表破裂以及柔底层结构底层破坏所导致的结构严重...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后作者深入地震重灾区开展了震害现场调查工作。利用现场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了极震区北川县城区的震害现象,发现山坡和河岸滑坡、断层地表破裂以及柔底层结构底层破坏所导致的结构严重破坏和倒塌是城区的主要震害现象,同时看到仍然有一些砌体结构建筑震害较轻,处于轻微或中等破坏,甚至基本完好状态。这些震害现象展示了山区地震灾害的基本特征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震害调查 地震滑坡 柔底层结构 极震区
下载PDF
液压阻尼控制系统(HDS)用于底层柔性结构减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惠 祁皑 刘季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4-98,共5页
本文对文献[1~5]提出的液压质量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液压阻尼系统(Hy-draulicdampingsystem,简称HDS),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其为底层柔性结构的减震控制,揭示了该控制系统的减振机理及其规律。
关键词 结构抗震 振动控制 底层柔性结构 液压阻尼系统
下载PDF
某综合楼层间隔震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吴应雄 祁皑 黄英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48,共6页
为探讨首层柱顶隔震体系的工程应用,以某首层架空的5层综合楼为背景,进行隔震设计和分析,同时讨论相关的结构、构造设计及工程经济性。时程分析表明:在7度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有显著的减震效果;下部结构(首层独立柱)有增大的结构动力反... 为探讨首层柱顶隔震体系的工程应用,以某首层架空的5层综合楼为背景,进行隔震设计和分析,同时讨论相关的结构、构造设计及工程经济性。时程分析表明:在7度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有显著的减震效果;下部结构(首层独立柱)有增大的结构动力反应。首层独立柱按7度罕遇地震内力进行强度设计,保证了其在罕遇地震下不屈服并具有安全储备。着重讨论了独立柱的设计,表明了独立柱既满足结构安全又不影响架空层的利用。验证了首层为薄弱层的该框架结构应用首层柱顶隔震在技术上可靠,工程经济性上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隔震 首层柱顶隔震 薄弱层 时程分析 独立柱
原文传递
耗能-隔震柔性底层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组合框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欧进萍 邱法维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9-43,共15页
本文用钢管混凝土柱作为结构底层耗能柱、用承重墙和隔震器控制结构底层倒塌破坏,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耗能-隔震柔性底层结构体系。通过本文12根钢管混凝土柱和文献[7]中7根钢管混凝土柱的低周疲劳实验,初步确定了钢管混凝土柱地震损伤... 本文用钢管混凝土柱作为结构底层耗能柱、用承重墙和隔震器控制结构底层倒塌破坏,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耗能-隔震柔性底层结构体系。通过本文12根钢管混凝土柱和文献[7]中7根钢管混凝土柱的低周疲劳实验,初步确定了钢管混凝土柱地震损伤模型的参数;通过两个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模型和一个纯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模型的拟动力实验,研究和比较了两类结构体系的地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耗能 隔震 柔性底层框架 框架
下载PDF
底层框架砖房的震害预测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常业军 吴曙光 张坤勇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1年第2期51-53,共3页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大 ,地震对人类的危害变得越来越大 ,因此 ,做好建筑物震害预测工作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合肥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中合肥市中市区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调查资料 ,用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对该...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大 ,地震对人类的危害变得越来越大 ,因此 ,做好建筑物震害预测工作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合肥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中合肥市中市区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调查资料 ,用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对该类房屋未来震害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框架砖房 震害预测 易损性分析
下载PDF
某工程底层柱顶隔震结构抗震性能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吴应雄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5年第5期41-46,共6页
对一栋已建成的钢筋混凝土底层柱顶隔震框架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PERFORM-3D建立弹塑性模型,对结构在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和耗能进行分析,依据现行规范和隔震结构性能的研究成果进行抗震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设防烈... 对一栋已建成的钢筋混凝土底层柱顶隔震框架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PERFORM-3D建立弹塑性模型,对结构在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和耗能进行分析,依据现行规范和隔震结构性能的研究成果进行抗震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基本保持弹性,下部结构的层间位移角远小于弹性位移角限值;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进入到弹塑性程度浅,隔震层的滞回耗能是整体结构的非线性耗能的主要部分,下部结构有较大的安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柱顶隔震结构 下部结构 PERFORM-3D 抗震性能评价
下载PDF
层间隔震底层框架砖房阻尼的实用计算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佑发 《工程抗震》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本文提出了把隔震橡胶垫放置在上部砌体与底层框架结构之间的隔震措施 ;分析了层间隔震底层框架砖房的动力特性 ;
关键词 底层框架砖房 层间隔震 组合阻尼比 框架结构 计算
下载PDF
带纤维混凝土耗能器底层柔性结构的抗震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葛庆子 马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6,共7页
底层柔性结构竖向刚度突变明显,震害往往较其他结构形式严重。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提出的方法大多数都会影响其使用功能的发挥。本文将粗合成纤维混凝土耗能器应用于底层柔性结构中,用以改善其抗震性能,并对模型结构进行地震动模拟振动台... 底层柔性结构竖向刚度突变明显,震害往往较其他结构形式严重。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提出的方法大多数都会影响其使用功能的发挥。本文将粗合成纤维混凝土耗能器应用于底层柔性结构中,用以改善其抗震性能,并对模型结构进行地震动模拟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粗合成纤维混凝土耗能器能够较好地控制结构的层间变形,从而在保证发挥底层柔性结构使用功能优势的前提下,提高其抗震性能。基于试验结果,对耗能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性能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分析表明:耗能器能够先于结构主体构件进入塑性,从而保护了结构主体构件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柔性结构 粗合成纤维混凝土 振动台试验 耗能器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底层框架砖房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山锁 王建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3期304-306,共3页
采用多自由度层间剪切模型,对底层框架砖房1/6比例模型和原型结构进行了动力特性计算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并与1/6比例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合理设计的底层框架砖房具有较大的抗震能力和良好的... 采用多自由度层间剪切模型,对底层框架砖房1/6比例模型和原型结构进行了动力特性计算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并与1/6比例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合理设计的底层框架砖房具有较大的抗震能力和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以应用于7、8度抗震设防区.一层是这种结构体系的薄弱层,且框架柱端,尤其柱脚为薄弱部位,二层与一层的侧移刚度比,在7、8度时宜分别控制在1.2~2.0和1.2~1.6范围内.底层框架砖房的变形属剪切型,地震力沿楼层高度近似呈倒三角形分布,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但一层的纵、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均应乘以增大系数η=1.1+0.1K2/K1,其中K1、K2分别为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框架砖房 动力分析 地震反应 抗震性能
下载PDF
输电塔-线耦联体系地震反应分析方法(Ⅱ):纵向 被引量:5
13
作者 邱法维 欧进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8-87,共10页
本文通过一座三层的耗能-隔震柔性底层钢管混凝土结构模型和一座三层普通钢筋混凝上结构模型的振动台实验,着重研究了耗能-隔震柔性底层钢管混凝上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减震效果,并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实验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了... 本文通过一座三层的耗能-隔震柔性底层钢管混凝土结构模型和一座三层普通钢筋混凝上结构模型的振动台实验,着重研究了耗能-隔震柔性底层钢管混凝上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减震效果,并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实验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了两种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耗能分布和地震累积损伤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耗能-隔震柔性底层能够有效地吸收地震输入的大部分能量,防止和减小了上部结构的地震破坏.文中还讨论了耗能-隔震柔性底层结构中钢管混凝土柱与橡胶隔震器之间的轴力分配以及在水平变形下的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导线 耦联体系 计算模型 地震反应
下载PDF
山区多层接地隔震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佑发 刘泳伶 凌玲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1-16,共6页
筛选来自台湾集集地震同一场地类别上的三个台站的地震波,包括两条近断层地震波TCU054与TCU068和一条远场波ILA007,引入多次透射边界以模拟场地的无限性,利用二次开发后的ANSYS建立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山区多层接地基础隔震与层间隔... 筛选来自台湾集集地震同一场地类别上的三个台站的地震波,包括两条近断层地震波TCU054与TCU068和一条远场波ILA007,引入多次透射边界以模拟场地的无限性,利用二次开发后的ANSYS建立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山区多层接地基础隔震与层间隔震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针对近断层地震动与远场地震动作用下山区隔震框架结构的位移、加速度、层间剪力与层间位移角等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远场地震动作用下三种结构中位于陡坎上部楼层的层间剪力的相对关系均为非隔震>层间隔震>基础隔震,而两种隔震结构中位于陡坎下部楼层的层间剪力值很接近,与非隔震结构的相对关系与土体的刚度有关。多层接地框架的两种隔震形式均放大了掉层部分的层间剪力,但远场地震动作用下的放大效应比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放大效应要低。两种隔震结构中位于陡坎上部的楼层在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均大于远场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多层接地框架 多次透射边界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 基础隔震 层间隔震
下载PDF
典型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震害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宜磊 李清洋 高小旺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94-296,共3页
总结了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能力的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遭受破坏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进行了第2层与底层侧向刚度及楼层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震害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 总结了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能力的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遭受破坏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进行了第2层与底层侧向刚度及楼层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震害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底层设置了一定数量砖填充墙的这类结构房屋,在抗震能力的分析中应计入砖填充墙的侧向刚度和承载能力,否则无法正确反映这类结构房屋的实际受力特性,无法正确判断这类结构房屋的薄弱楼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侧向刚度 极限承载力 薄弱楼层
原文传递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强震破坏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军 韩夏 +2 位作者 李英民 冯远 吴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16-423,共8页
规范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在强震中引导的破坏模式不够明确,抗整体倒塌性能不易控制。基于震害现象总结了底框结构的典型破坏模式,分析了影响破坏模式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底框结构的合理破坏模式。通过算例分析考察了抗侧刚度比和屈... 规范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在强震中引导的破坏模式不够明确,抗整体倒塌性能不易控制。基于震害现象总结了底框结构的典型破坏模式,分析了影响破坏模式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底框结构的合理破坏模式。通过算例分析考察了抗侧刚度比和屈强比对底框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及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强震宜引导底框层作为薄弱部位耗能;刚度比和屈强比是影响底框房屋破坏模式的主要因素,刚度比越大,屈强比越小,底框层破坏程度越严重,上部楼层破坏程度越轻;7度区宜控制刚度比在1.25~2.0之间,屈强比在0.6~0.8之间,当刚度比较小时可适当减小屈强比,刚度比较大时可适当增大屈强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抗震设计 破坏模式 刚度比 屈强比
下载PDF
某底层框架砖房结构检测鉴定
17
作者 王盼乐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5期168-170,共3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更新项目越来越多,由于历史原因,城市中存在大量的底层框架砖砌体结构房屋,多建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由于底层为框架结构,刚度薄弱,整体抗震性能较差,在历次震害中破坏也比较严重。文章基于某实际工程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更新项目越来越多,由于历史原因,城市中存在大量的底层框架砖砌体结构房屋,多建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由于底层为框架结构,刚度薄弱,整体抗震性能较差,在历次震害中破坏也比较严重。文章基于某实际工程的安全性检测鉴定和抗震鉴定结论,对该房屋的后期改造提出相关处理建议,为后期类似工程的改造更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框架砖房 抗震性 加固 检测鉴定
下载PDF
底层通高的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畅 何俊 孙金利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83-87,共5页
首层通高是超高层建筑常见的设计问题,带来楼层刚度突变,楼层抗剪承载力突变,竖向构件承载力和稳定性超限等问题。以深圳超高层框架-核心筒项目的设计实践为案例,主要分析了层高变化后,核心筒剪力墙和框架柱分担地震剪力的变化规律,并... 首层通高是超高层建筑常见的设计问题,带来楼层刚度突变,楼层抗剪承载力突变,竖向构件承载力和稳定性超限等问题。以深圳超高层框架-核心筒项目的设计实践为案例,主要分析了层高变化后,核心筒剪力墙和框架柱分担地震剪力的变化规律,并通过静力推覆分析研究了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以后,剪力墙和框架柱的压弯和受剪的抗力和荷载分担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首层通高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并不发生首层整层破坏模式,楼层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不应直接作为构件设计加强的标准。应根据计算分析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作为设计建议,提出对首层通高的剪力墙重视其压弯能力的加强,并保证适度的抗剪富裕;首层通高的框架柱,无需格外加强其纵筋配筋率,而应注意验算相邻楼层的框架的弯剪抗力。结果表明,首层通高并不是设计禁区,其抗震安全性和措施合理性是可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通高 框架-核心筒 楼层抗剪承载力 楼层刚度比
下载PDF
底框砌体滑移隔震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关罡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2期61-63,共3页
针对底层框架砌体滑移隔震结构的特点,构建了系统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分析,探讨了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优化设计问题;给出了结构最大地震反应随设计参数的变化规律和设计变量的优化解。
关键词 隔震结构 优化设计 底层框架砌体房屋 滑动隔震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合肥市底层框架砌体房屋震害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常业军 柳炳康 《工程抗震》 2002年第2期32-36,共5页
本文通过对底层框架砌体房屋既有震害资料的研究 ,结构的薄弱层能通过比较层间屈服强度系数得到 ,建立了抗力指标与震害程度之间的一般关系。并根据“合肥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中合肥市中市区底层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调查资料 ,对该类房... 本文通过对底层框架砌体房屋既有震害资料的研究 ,结构的薄弱层能通过比较层间屈服强度系数得到 ,建立了抗力指标与震害程度之间的一般关系。并根据“合肥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中合肥市中市区底层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调查资料 ,对该类房屋的未来震害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 ,为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市 底层框架 砌体 房屋 震害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