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年1代草地螟将为我国发生最重的世代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礼智 姜玉英 +1 位作者 黄绍哲 杨宝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6-101,共6页
本文通过对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发生危害规律、2009年1代幼虫的虫源数量以及温湿条件可能变化趋势的分析,对我国2009年1代幼虫的发生危害程度进行了预测。2009年1代幼虫的有效虫源面积为600万hm2,总量为43 022亿头,为2004年1... 本文通过对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发生危害规律、2009年1代幼虫的虫源数量以及温湿条件可能变化趋势的分析,对我国2009年1代幼虫的发生危害程度进行了预测。2009年1代幼虫的有效虫源面积为600万hm2,总量为43 022亿头,为2004年1代幼虫虫源数量的113倍。为此,预测2009年1代幼虫的发生危害面积将超过1 100万hm2,为历年历代最重。到时将有430万亿头幼虫危害,如不防治,将有2.15亿t的植物被吃掉。其中以东北和华北地区受害较重。同时还会波及一些与虫源区相邻、但历史上较少发生草地螟危害的地区。东北地区将会出现发生危害早,本地虫源与外来虫源混合发生,受害十分严重的现象。由于越冬成虫的羽化时期长,蛾蜂多、虫态重叠、作物多次受害的现象将十分突出。最后,本文就如何应对2009年1代幼虫大发生,减少草地螟灾害损失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1代幼虫 大发生 迁飞 预测预报 越冬幼虫
下载PDF
草地螟一代幼虫最佳防治期气象预报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红艳 牛宝亮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22-1626,共5页
开展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各虫态发生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和指标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开展草地螟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本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和典型年份对比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气象因子对草地螟成虫产卵孵化期、1... 开展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各虫态发生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和指标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开展草地螟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本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和典型年份对比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气象因子对草地螟成虫产卵孵化期、1~3龄幼虫发育期持续天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最优子集多元回归方法,建立持续天数预报模型,通过预报成虫蛾峰至3龄幼虫期持续天数来确定草地螟一代幼虫最佳防治期。模型通过0.01信度检验,回代检验平均误差仅为1.2d。草地螟最佳防治期预报结果对于指导农民及时开展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实现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一代幼虫 最佳防治期 预报模型
下载PDF
江川小松叶蜂生物学及防治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方文成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79-82,共4页
江川小松叶蜂(Microdiprion sp.)1987~1989年在云南江川地区严重为害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树木受害后似火烧状。该虫一年发生三代,以预蛹越冬。越冬代及第一、二代成虫分别于翌年2月中旬、7月上旬及9月下旬羽化。幼... 江川小松叶蜂(Microdiprion sp.)1987~1989年在云南江川地区严重为害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树木受害后似火烧状。该虫一年发生三代,以预蛹越冬。越冬代及第一、二代成虫分别于翌年2月中旬、7月上旬及9月下旬羽化。幼虫进入四龄后为害加剧;第一至第三代幼虫分别于5月中旬至6月、8月中旬至9月中旬、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发生为害,以第一代为害较重。幼虫受多种寄生生物寄生,其中一种小蜂的寄生率达42%。本文就此虫害提出了化学防治的指标及防治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川小松叶蜂 生物学 防治 油杉
下载PDF
马尾松毛虫幼虫发生量的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一代幼虫发生量和高峰期发生量预报 被引量:3
4
作者 程娴 张书平 +7 位作者 余燕 毕守东 周夏芝 邹运鼎 张国庆 张桢 方国飞 宋玉双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98-1107,共10页
【目的】 为了提高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发生量预报结果的准确性,以期为提高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法研究安徽省潜山县1991-2016年25年的马尾松毛虫一代幼虫发生量和一代幼虫高峰... 【目的】 为了提高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发生量预报结果的准确性,以期为提高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法研究安徽省潜山县1991-2016年25年的马尾松毛虫一代幼虫发生量和一代幼虫高峰期发生量,并对预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一代幼虫发生量的预报值与实况值相比,历史符合率达96%,只有2008年预报值与实况值差1级。一代幼虫高峰期发生量的预报值与实况值相比,25年中完全相同的有22年,历史符合率达88%。预报结果不同的是1996年、2005年和2016年,预测值与实况值均相差1级。【结论】 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法对马尾松毛虫发生量的预报是一种较理想的预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一代幼虫发生量 一代幼虫高峰期发生量 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