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终退火工艺和腐蚀预处理对铝箔发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建才 张新明 +3 位作者 陈明安 朱兵 唐建国 刘胜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99-2205,共7页
通过极化曲线测试铝箔的腐蚀电位,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观察铝箔腐蚀发孔后的表面形貌,探讨最终退火工艺和酸碱预处理对高压电子铝箔腐蚀发孔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铝箔在经不同温度(470~560℃)和不同时间(0.5h~4h)的最终... 通过极化曲线测试铝箔的腐蚀电位,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观察铝箔腐蚀发孔后的表面形貌,探讨最终退火工艺和酸碱预处理对高压电子铝箔腐蚀发孔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铝箔在经不同温度(470~560℃)和不同时间(0.5h~4h)的最终退火处理时,当铝箔经500℃,1h退火后,各种有利于发孔的元素扩散到铝箔表层、富集并且均匀分布,此时的发孔效果最好,继续升高退火温度和延长退火时间反而会使发孔变得不均匀;发孔前碱处理能适当减少铝箔表面的氧化层,酸处理则将Cl-引入铝箔表面,酸+碱清洗使铝箔的腐蚀电位降低,促进铝箔的腐蚀发孔,腐蚀后的发孔面积和密度比未经预处理的大,发孔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子铝箔 最终退火 预处理 腐蚀 发孔
下载PDF
退火制度对高压铝箔再结晶立方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煜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64-68,共5页
利用织构定量检测方法考察预备退火温度和最终退火温度对成品高压铝箔再结晶立方织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0℃×2h预备退火条件下,成品箔材中再结晶立方织构取向密度最大,R织构比例最小.其作用机理是预备退火影响铁的存在状态,... 利用织构定量检测方法考察预备退火温度和最终退火温度对成品高压铝箔再结晶立方织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0℃×2h预备退火条件下,成品箔材中再结晶立方织构取向密度最大,R织构比例最小.其作用机理是预备退火影响铁的存在状态,进而影响成品退火时的原位再结晶和不连续再结晶过程.随着最终退火温度的增加,铝箔立方织构含量也增加.升高退火温度使析出物溶解加速,减弱对晶界作用,从而使晶界运动加快,有利立方织构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铝 铝箔 立方织构 预备退火 最终退火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1100铝箔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朝辉 康永林 +1 位作者 杨宏 王海峰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1-64,共4页
采用显微硬度计、大型偏光显微镜、MTS力学性能试验机和BCS-30D通用板料成形性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成品退火工艺对冷轧1100铝箔再结晶过程中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中间退火工艺的冷轧1100铝箔的再结晶起... 采用显微硬度计、大型偏光显微镜、MTS力学性能试验机和BCS-30D通用板料成形性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成品退火工艺对冷轧1100铝箔再结晶过程中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中间退火工艺的冷轧1100铝箔的再结晶起始温度为220℃,终止温度为320℃,铝箔在成品退火温度为350℃时,获得稳定的最佳综合性能,σb≥110MPa,δ≥25%,n≥0.35,IE≥8mm,并据此对现场生产工艺进行了调整。同时对退火过程中的强韧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0铝箔 成品退火 再结晶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杯突值
下载PDF
Φ5mm TP2内螺纹铜管成品退火工艺研究
4
作者 余琪 曾延琦 吴礼 《铜业工程》 CAS 2018年第4期7-10,共4页
采用金相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试和统计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成品退火工艺对Φ5mmTP2内螺纹铜管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Φ5mmTP2内螺纹铜管退火温度为470~480℃时,铜管组织细小、均匀,同时能获得较高塑性和较高强度;490~50... 采用金相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试和统计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成品退火工艺对Φ5mmTP2内螺纹铜管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Φ5mmTP2内螺纹铜管退火温度为470~480℃时,铜管组织细小、均匀,同时能获得较高塑性和较高强度;490~500℃时,铜管晶粒尺寸、力学性能波动大;510~520℃时,铜管组织易粗大。Φ5mmTP2内螺纹铜管在470℃退火时,晶粒尺寸随退火时间的规律变化为d=0.0008t^3-0.062t^2+1.7t-1.3,保温21min时,铜管再结晶基本完成,保温时间为28~31min时,铜管组织状态和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螺纹铜管 成品退火 组织 延伸率 抗拉强度
下载PDF
双零铝箔坯料生产中的热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岳有成 杨钢 +1 位作者 孙力军 饶竹贵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29-32,共4页
简要评述了铝箔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技术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均匀化退火、中间退火、成品退火工艺对铝箔生产的影响。通过均匀化退火,使可溶解的相组织完全或接近完全溶解,降低内应力,提高塑性;通过中间退火处理,可以降低杂质元素Si、Fe... 简要评述了铝箔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技术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均匀化退火、中间退火、成品退火工艺对铝箔生产的影响。通过均匀化退火,使可溶解的相组织完全或接近完全溶解,降低内应力,提高塑性;通过中间退火处理,可以降低杂质元素Si、Fe的固溶度,恢复材料的塑性;成品退火则可以使铝箔完全再结晶,除掉成品表面的残油,使其能够自由展开,而且达到一定的机械性能。经合理的均匀化退火和中间退火后的铝箔坯料,有利于后续的轧制,最终获得较理想的铝箔成品;并对今后铝箔的热处理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箔 均匀化退火 中间退火 成品退火
下载PDF
Zr-Sn-Nb-Fe合金的第二相颗粒粗化行为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宗佩 杨忠波 易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93,共5页
采用SEM-SE及定量金相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成品退火温度(450~550℃,2 h)的两种Zr-Sn-Nb-Fe合金包壳管第二相颗粒的粗化行为。结果表明,升高温度能促进第二相分布均匀化及尺寸粗化的过程。根据粗化二次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出Zr-0.3Sn-1.2Nb-0... 采用SEM-SE及定量金相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成品退火温度(450~550℃,2 h)的两种Zr-Sn-Nb-Fe合金包壳管第二相颗粒的粗化行为。结果表明,升高温度能促进第二相分布均匀化及尺寸粗化的过程。根据粗化二次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出Zr-0.3Sn-1.2Nb-0.2Fe合金的第二相颗粒粗化激活能为209 k J/mol,Zr-0.5Sn-0.2Nb-0.8Fe合金的第二相颗粒粗化激活能为179 k J/mol。粗化激活能的大小与锆合金中Nb含量的高低存在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成品退火 微观组织 第二相颗粒
原文传递
成品退火升温速率对中高压电子铝箔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邓玉萍 覃雪 《铝加工》 CAS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采用不同的退火升温速率对铝电解电容器用中高压电子铝箔进行成品退火,并利用EBSD技术、蚀坑法分析其晶粒尺寸、立方织构含量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电子铝箔的平均晶粒尺寸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当升温速率为10℃/min时,平均晶... 采用不同的退火升温速率对铝电解电容器用中高压电子铝箔进行成品退火,并利用EBSD技术、蚀坑法分析其晶粒尺寸、立方织构含量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电子铝箔的平均晶粒尺寸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当升温速率为10℃/min时,平均晶粒尺寸最小;小角度晶界占比随退火升温速率的增加呈增大趋势;立方织构占有率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呈先升高后减小的趋势,在8℃/min时获得的立方织构占有率最高,且腐蚀箔上由立方织构腐蚀得到的正方形蚀坑数量多且分布均匀。研究结果为实际生产工艺的设计和改善产品性能、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压电子铝箔 成品退火 升温速率 立方织构 晶粒尺寸
下载PDF
容器箔用3003铝合金板带材退火工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潘秋红 郭得海 +1 位作者 罗远根 徐维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113,共3页
对不同退火制度下3003铝合金板带材的金相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检测,结果表明:3003容器箔的均匀化退火制度为560~580℃/24 h、成品退火制度为300℃/3 h时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最佳,0.07 mm厚度的箔材抗拉强度150 MPa,延伸率... 对不同退火制度下3003铝合金板带材的金相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检测,结果表明:3003容器箔的均匀化退火制度为560~580℃/24 h、成品退火制度为300℃/3 h时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最佳,0.07 mm厚度的箔材抗拉强度150 MPa,延伸率为7%,能够满足3003容器箔成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3铝合金 容器箔 均匀化退火 成品退火
下载PDF
铸轧3003铝合金均匀化退火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振朋 李华 +2 位作者 王瑞亮 湛伟东 王学锋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7-49,共3页
分析了铸轧3003铝合金坯料及均匀化退火前后的微观组织。在成品退火阶段,对各退火温度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测,研究了均匀化退火对成品退火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铸轧 均匀化退火 成品退火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牙膏管用铝箔成品退火后起棱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康云成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7-28,53,共3页
通过对牙膏管用铝箔成品退火后起棱的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并采取了正确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了成品率。
关键词 成品退火 起棱 分切
下载PDF
成品退火对3102铝箔成型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则防 陈辰 +3 位作者 潘秋红 刘浩 孙振智 韩振扬 《有色金属加工》 CAS 2021年第3期44-47,共4页
采用SEM、EDS及力学测试分析等手段研究了3102铝箔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析出相形貌、成分以及分布对铝箔成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箔经过成品退火后,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在260℃出现转折说明是开始再结晶的温度,并出现了各向异性;析出相... 采用SEM、EDS及力学测试分析等手段研究了3102铝箔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析出相形貌、成分以及分布对铝箔成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箔经过成品退火后,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在260℃出现转折说明是开始再结晶的温度,并出现了各向异性;析出相经冷轧和退火后析出的位置、形貌及尺度影响了铝箔的成型性,在280℃退火后发生了再结晶并重新在其晶界析出了第二相粒子,为3102铝箔的成型性提供了有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02铝箔 化合物 成品退火 成型性能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Zr-4合金均匀腐蚀性能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李佳 张建军 周军 《山东化工》 CAS 2018年第20期11-13,共3页
本文研究了化学元素(Fe、Cr)元素、除油方式和退火温度对Zr-4合金管材均匀腐蚀性能的影响,并结合金相组织观察和第二相粒子统计的方法对各管材均匀腐蚀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化学元素(Fe、Cr)元素越高,其含有Zr(Fe、Cr)2的第二相粒... 本文研究了化学元素(Fe、Cr)元素、除油方式和退火温度对Zr-4合金管材均匀腐蚀性能的影响,并结合金相组织观察和第二相粒子统计的方法对各管材均匀腐蚀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化学元素(Fe、Cr)元素越高,其含有Zr(Fe、Cr)2的第二相粒子越多,对应的Zr-4管材的腐蚀性能结果数值较高;成品退火温度越高,对应的Zr-4管材的均匀腐蚀性能越高。采用脱脂除油方式不能有效的完全去除轧制后的乳液,其Zr-4管材的腐蚀性能结果数值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元素 除油工艺 成品退火 ZR-4合金 均匀腐蚀
下载PDF
胶带用8011-O铝箔退火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董则防 潘秋红 +1 位作者 张安乐 万宝伟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2,55,共3页
采用拉伸试验和表面润湿试验测定,分析了三种不同生产工艺方案生产的8011-O铝箔的力学性能和表面润湿性,确定了合理的8011-O态胶带箔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采用铸轧坯料可以生产高质量胶带用铝箔,其最佳成品退火工艺为200℃12 h+250℃30 h... 采用拉伸试验和表面润湿试验测定,分析了三种不同生产工艺方案生产的8011-O铝箔的力学性能和表面润湿性,确定了合理的8011-O态胶带箔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采用铸轧坯料可以生产高质量胶带用铝箔,其最佳成品退火工艺为200℃12 h+250℃30 h,同时通过调整除油段的温度和除油时间段的分布,获得高表面质量的胶带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11铝合金 胶带箔 成品退火 除油
下载PDF
成品退火工艺对Zr-4合金管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渠静雯 李博帅 +4 位作者 张海芹 石明华 陈秋羽 李洁 王曦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3,共9页
通过金相、室温拉伸、室温爆破、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试验研究了不同成品退火工艺对Zr-4合金包壳管显微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80~525℃的温度范围内,Zr-4合金管处于去应力再结晶的中间状态,并随退火温度的升... 通过金相、室温拉伸、室温爆破、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试验研究了不同成品退火工艺对Zr-4合金包壳管显微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80~525℃的温度范围内,Zr-4合金管处于去应力再结晶的中间状态,并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或退火时间的延长,轧制变形组织向基本再结晶组织转变,再结晶程度逐渐提高,最大晶粒尺寸呈增大趋势,平均晶粒尺寸变化规律不显著;不同退火工艺管材均析出密排六方结构的Zr(Fe,Cr)_(2)和立方结构的ZrFe_(2)两种第二相粒子,Zr(Fe,Cr)_(2)第二相粒子尺寸差异较大且数量占比大,ZrFe_(2)第二相粒子尺寸较小且数量占比小,第二相粒子尺寸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但第二相结构未发生变化;室温拉伸及爆破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拉伸断后伸长率和爆破周向延伸率呈增大趋势,变化趋势随管材再结晶程度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变缓,呈非线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品退火 Zr-4合金管材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第二相粒子
原文传递
新锆合金最终退火处理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志远 范洪远 王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45,共3页
通过制定锆合金的最终退火热处理工艺,研究了退火工艺参数对锆合金耐蚀性的影响,并对最终退火热处理后新锆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经最终退火热处理后锆合金的硬度变化不大,但耐腐蚀能力得到增强,其中铌元素的加入量为0... 通过制定锆合金的最终退火热处理工艺,研究了退火工艺参数对锆合金耐蚀性的影响,并对最终退火热处理后新锆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经最终退火热处理后锆合金的硬度变化不大,但耐腐蚀能力得到增强,其中铌元素的加入量为0.5%时效果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锆合金 最终退火热处理 极化曲线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Fe_(75.5)Si_(12.9)B_7Cu_1Nb_(1.8)V_(1.4)Co_(0.4)纳米晶合金高频软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玉婷 甘章华 +5 位作者 吴传栋 倪明 刘静 卢志红 陈雨峰 朱昭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18-5022,5027,共6页
采用单辊熔融旋淬工艺制备了Fe_(75.5)Si_(12.9)B_7Cu_1Nb_(1.8)V_(1.4)Co_(0.4)非晶合金薄带,分析了合金的晶化保温时间(t)、最终退火温度(T_a)和横磁场强度(H)对纳米晶合金高频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选定T_a=550℃,当t为150 min... 采用单辊熔融旋淬工艺制备了Fe_(75.5)Si_(12.9)B_7Cu_1Nb_(1.8)V_(1.4)Co_(0.4)非晶合金薄带,分析了合金的晶化保温时间(t)、最终退火温度(T_a)和横磁场强度(H)对纳米晶合金高频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选定T_a=550℃,当t为150 min时,有效磁导率(μ_e)最高、铁损P_(5/20k)(测试频率f=20 kHz,设定磁感B=0.5 T)和矫顽力(H_c)最低(f<100 kHz),当f=1 kHz时,μ_e=80 900,H_c=3.17 A/m,P_(5/20k)=37.64 W/kg,T_a为530~610℃,对纳米晶合金进行真空普通退火,当T_a分别为550和610℃时,P_(5/20k)有两个谷值,分别为37.64和35.28 W/kg。对于某一特定T_a,随着电流强度I增加,P_(5/20k)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对于某一特定I,P_(5/20k)在550和610℃均具有谷值。实验发现,当t=150℃,T_a=610℃,I=40 A时,磁芯获得最佳高频软磁性能(P_(5/20k)=20.26 W/kg,B_r=0.3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合金 热处理工艺 晶化保温时间 最终退火温度 横磁场强度 高频软磁性能
下载PDF
Zr-Sn-Nb-Fe-V合金包壳管材再结晶行为研究
17
作者 吴宗佩 杨忠波 +2 位作者 易伟 程竹青 陈波全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1-194,共4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450-610℃/2 h真空退火处理的Zr-0.5Sn-0.15Nb-0.5Fe-0.25V合金包壳管材晶粒及第二相特征,结合维氏硬度仪分析了不同退火温度下的再结晶程度。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变形伸长...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450-610℃/2 h真空退火处理的Zr-0.5Sn-0.15Nb-0.5Fe-0.25V合金包壳管材晶粒及第二相特征,结合维氏硬度仪分析了不同退火温度下的再结晶程度。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变形伸长晶粒逐渐变为等轴晶粒,小尺寸(〈50 nm)的第二相减少,大尺寸(50-150 nm)的第二相增多,平均尺寸增大。管材在〈470℃、470-510℃、510-610℃温度下,分别呈去应力退火、部分再结晶退火、完全再结晶退火态。第二相分布及其尺寸分布均匀性随着再结晶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Sn-Nb-Fe-V合金 最终退火温度 显微组织 再结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