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填料颗粒粒度对留着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程金兰 翟华敏 谢承俊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了不同平均粒径的研磨碳酸钙、沉淀碳酸钙、滑石粉、高岭土和二氧化钛在不同助留体系中的留着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无助留剂存在的情况下,几种填料的留着率与填料的粒度大小关系密切,留着以机械截留为主,在有助留剂时胶体吸附作用... 研究了不同平均粒径的研磨碳酸钙、沉淀碳酸钙、滑石粉、高岭土和二氧化钛在不同助留体系中的留着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无助留剂存在的情况下,几种填料的留着率与填料的粒度大小关系密切,留着以机械截留为主,在有助留剂时胶体吸附作用更明显;各种助留体系对不同种类的填料具有明显的助留效果,特别是对粒度小的填料助留效果更明显;填料种类也是影响留着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 粒度 留着 湿部化学
下载PDF
填料粒度对汽车制动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玲 姚冠新 陶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研究填料粒度对树脂基汽车制动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硅酸锆、氧化铝、石墨和蛭石作为填料,树脂基摩擦材料采用热压成型法制成,在X-DM摩擦试验机上进行摩擦磨损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填料粒度不同的树脂基摩擦材料的摩擦... 目的研究填料粒度对树脂基汽车制动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硅酸锆、氧化铝、石墨和蛭石作为填料,树脂基摩擦材料采用热压成型法制成,在X-DM摩擦试验机上进行摩擦磨损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填料粒度不同的树脂基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标准差和高温磨损率进行极差分析,以获得填料粒度组合最佳的摩擦材料配方。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材料和未经过粒度优化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磨损表面形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硅酸锆和氧化铝颗粒尺寸的增大,摩擦因数和高温磨损率均增大,但硅酸锆和氧化铝颗粒尺寸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摩擦因数的稳定性变差;石墨粒度变化对摩擦因数的稳定性影响不大,随着石墨颗粒尺寸的增大,高温磨损率减小;随着蛭石颗粒尺寸的增大,摩擦因数的稳定性变差,且高温磨损率增大。结论硅酸锆和氧化铝粒度在320~400目之间,石墨粒度在100~200目之间,蛭石颗粒尺寸小于80目为最佳的粒度组合,制成的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佳,试样的摩擦因数稳定,高温磨损率较低,抗热衰退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材料 填料 粒度 摩擦因数 磨损率 正交试验法
下载PDF
连铸钢包自动开浇与引流砂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永辉 范俊岭 +1 位作者 刘宁 王春昌 《耐火与石灰》 2015年第2期26-29,共4页
针对连铸钢包自动开浇与引流砂的关系,从引流砂的加入状态、引流砂的材质、性能以及钢包的运行状态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钢包自开率与引流砂的加入量多少、引流砂的材质、颗粒形状及粒度、引流砂的导热性及热膨胀系... 针对连铸钢包自动开浇与引流砂的关系,从引流砂的加入状态、引流砂的材质、性能以及钢包的运行状态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钢包自开率与引流砂的加入量多少、引流砂的材质、颗粒形状及粒度、引流砂的导热性及热膨胀系数、抗钢液渗透性以及钢包形态、运行周转时间及钢水搅拌形式有关。针对不同的钢包使用环境,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引流砂以达到最优的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砂 材质 粒度 烧结强度
下载PDF
无机填料对EVA热熔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申喆 汪济奎 +3 位作者 郭卫红 陈慧 王芯蕊 蒋仙友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6-39,共4页
通过固定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石蜡、PE(聚乙烯)蜡、松香甘油酯和抗氧剂的比例,改变无机填料的掺量及类型,制备了相应的HMA(热熔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无机填料掺量的增加,HMA的黏度、拉伸强度和硬度上升,180°剥离强度呈... 通过固定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石蜡、PE(聚乙烯)蜡、松香甘油酯和抗氧剂的比例,改变无机填料的掺量及类型,制备了相应的HMA(热熔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无机填料掺量的增加,HMA的黏度、拉伸强度和硬度上升,180°剥离强度呈先升后降态势,断裂伸长率下降;碳酸钙、滑石粉和高岭土这3种无机填料对HMA的软化点有不同的影响,软化点随碳酸钙掺量增加而升高,随滑石粉掺量增加而下降,随高岭土掺量增加而变化较小;HMA各方面的性能随无机填料粒径变小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熔胶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无机填料 粒径
下载PDF
不同粒径生物质灰渣填料净化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田冬 高明 王侃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8-222,共5页
以生物质灰渣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模拟法,研究了不同粒径组合的生物质灰渣对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COD的去除效果随粒径的增加而增加,L1处理(0.25... 以生物质灰渣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模拟法,研究了不同粒径组合的生物质灰渣对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COD的去除效果随粒径的增加而增加,L1处理(0.25-0.5mm粒径组合)对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在79.2%以上;(2)试验运行期间,出水TN浓度随进水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前期各处理均保持较高的TN去除率,整个试验过程L6处理对TN的去除效果最明显;(3)出水TP浓度随着试验的进行逐渐升高,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出水TP浓度表现为L6〉L5〉L2〉L3〉L1〉L4处理,其中L4处理对TP的去除效果稳定,平均去除率达48.7%,小粒径填料对TP的去除效果较差;(4)各处理均能有效的去除氨氮,去除率均在90%以上,但较大粒径的填料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更好。总体而言,小粒径生物质灰渣对TN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大粒径填料L1处理对COD和氨氮去除效果较好,均一中粒径的L4处理对TP的去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灰渣 填料 粒径 污水处理
下载PDF
序批式深床人工湿地处理效能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何强 龙熙 +1 位作者 周健 覃光旭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8-154,共7页
针对连续流人工湿地脱氮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提出序批式深床人工湿地DSCW(deep sequence constructed wetlands),考察了湿地深度、填料粒径及运行工况对其处理生活污水效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深度由0.5m增加至2m时,深度对处... 针对连续流人工湿地脱氮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提出序批式深床人工湿地DSCW(deep sequence constructed wetlands),考察了湿地深度、填料粒径及运行工况对其处理生活污水效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深度由0.5m增加至2m时,深度对处理效能影响不显著;序批式运行工况对处理效能影响显著,在温度为20~25℃,运行工况为进水8min-反应12h-出水8min-闲置12h的条件下,床深为2m的DSCW系统对生活污水COD、NH4+-N、TN、PO34--P去除率分别为83.8%、54.1%、48.1%、63.9%,COD、TN、PO34--P分别对应的去除面积负荷为128、17.6、1.49g/(m2.d),较传统人工湿地分别提高2.4倍、2倍和1.71倍,每处理1m3的污水占地面积为1.87m2,较传统湿地减少3~5倍。卵石基质粒径为5~10mm与粒径为20~30mm的DSCW系统相比COD、NH4+-N、TN和PO43--P去除率分别提高3.8%、7.9%、3.8%和7.0%,填料粒径对处理效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序批式 深度 填料粒径
下载PDF
复合生物活性填料对活性污泥生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居奎 尹军 桑磊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701-3706,共6页
为了考察生物活性填料对活性污泥生物特性的影响,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和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SBR中污泥的形态、粒径和微生物群落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投加生物填料可以降低污泥的产率,促进污泥沉降,增强脱氮除磷... 为了考察生物活性填料对活性污泥生物特性的影响,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和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SBR中污泥的形态、粒径和微生物群落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投加生物填料可以降低污泥的产率,促进污泥沉降,增强脱氮除磷效能;投加生物活性填料的SBR相比对照组SBR的污泥结构紧密,污泥颗粒分布均匀,且颗粒粒径大;内置填料和外置填料的活性污泥粒径在28.988 ~124.573μm的颗粒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而对照组的活性污泥粒径在0.554 ~23.538μm的颗粒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3个微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Sphingobacteriales、Xanthomonadales、Burk-holderiales、Rhodocyclales、Flavobacteriales和Spirochaetales等6个目内;内置填料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17.12%)和外置填料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23.17%)中的黄色单胞菌目,要比对照组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5.51%)的比例高,说明通过复合生物活性填料的作用,能够改善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的除磷能力,这与反应器实际运行效果和污泥粒径分析研究内容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物活性填料 污泥形态 污泥粒径 微生物群落
原文传递
填料堆积密度对SMC工艺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巍 翟国芳 +1 位作者 冯威 王继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54,共4页
根据填料球-球双峰堆砌理论,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了几种不同比例填料复合后的粒径分布,使用连续级分法计算复合后填料的空隙率,得到了可实现密堆砌填料的类型和复合比例;通过测试树脂糊黏度、片状模塑料(SMC)试样的力学性能以及模压... 根据填料球-球双峰堆砌理论,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了几种不同比例填料复合后的粒径分布,使用连续级分法计算复合后填料的空隙率,得到了可实现密堆砌填料的类型和复合比例;通过测试树脂糊黏度、片状模塑料(SMC)试样的力学性能以及模压产品的表面波纹,研究了密堆砌填料对SMC生产的工艺性、力学性能以及模压产品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密堆砌的填料可实现树脂糊在初始黏度相同的情况下多加入填料30份,同时,SMC的冲击性能有明显的提高,且产品的表面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 片状模塑料 密堆砌 粒径分布
下载PDF
碱回收白泥性能及品质提升的生产控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进 郭勇为 +2 位作者 刘成良 杨傲林 陈克复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86-88,共3页
结合国内造纸企业碱回收白泥的回用情况来探讨白泥性能、品质提升及生产技术,结果表明,碱回收白泥质量和商品轻钙相比存在一定差异,但可以部分甚至全部替代商品轻钙作文化用纸填料;生产控制需要继续加强,以优化白泥的晶型、粒径分布和白... 结合国内造纸企业碱回收白泥的回用情况来探讨白泥性能、品质提升及生产技术,结果表明,碱回收白泥质量和商品轻钙相比存在一定差异,但可以部分甚至全部替代商品轻钙作文化用纸填料;生产控制需要继续加强,以优化白泥的晶型、粒径分布和白度,提高其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回收白泥 填料 粒径 应用
下载PDF
高触变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石明辉 《粘接》 CAS 2008年第11期19-22,共4页
胶粘剂的触变性对胶粘剂的施工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树脂含量、稀释剂、填料大小、活性剂对环氧树脂胶粘剂触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含量和稀释剂过多或者过少都会降低环氧树脂的触变性;填料粒径越小,环氧树脂的触变性越强;... 胶粘剂的触变性对胶粘剂的施工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树脂含量、稀释剂、填料大小、活性剂对环氧树脂胶粘剂触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含量和稀释剂过多或者过少都会降低环氧树脂的触变性;填料粒径越小,环氧树脂的触变性越强;活性剂可以大幅度提高环氧树脂的触变性,一般情况下0.2%的添加量就可以满足要求,再配合小粒径的填料,可以进一步提高体系的触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变性 胶粘剂 环氧树脂 填料粒径
下载PDF
填料对生态砾石床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效果的影响
11
作者 周路漫 徐翀 +3 位作者 蔡芮 韩尚信 李川 车军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11期270-273,共4页
当前,我国水环境依然面临诸多风险,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现象突出。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经过深度处理,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Ⅴ类水质要求后,可排入受纳水体。生态砾石床是一种自然处理污水的方法,本质是对天... 当前,我国水环境依然面临诸多风险,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现象突出。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经过深度处理,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Ⅴ类水质要求后,可排入受纳水体。生态砾石床是一种自然处理污水的方法,本质是对天然河床中砾石表面的微生物膜进行人工强化。作为一种砾间接触氧化技术,生态砾石床可对低浓度污水进行深度处理,有效提升水质。同时,生态砾石床建设可以因地制宜,与景观相结合。生态砾石床可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净化,同时具有美化景观的作用。填料种类、粒径可能影响生态砾石床净化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效果。试验采用砾石+钢渣+沸石(配比为1∶1∶1)组成的复合填料与传统的砾石填料进行对比,研究不同粒径下生态砾石床对污水的处理效能。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功能性复合填料,选择适宜的填料粒径,可以有效提高生态砾石床运行效能,同时系统不易发生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砾石床 城镇污水处理厂 尾水 深度处理 填料种类 填料粒径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水性色浆中的应用评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伍金平 杜长森 +1 位作者 吕仕铭 吴鹏 《江苏化工》 2008年第3期12-14,共3页
对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在色浆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概述。根据纳米材料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产生的功能效果,评述了纳米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锌、碳酸钙、银、氧化铁等几个重要品种用于生产水性色浆后,对水性色浆应用性能的影响。阐述了... 对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在色浆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概述。根据纳米材料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产生的功能效果,评述了纳米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锌、碳酸钙、银、氧化铁等几个重要品种用于生产水性色浆后,对水性色浆应用性能的影响。阐述了生产纳米色浆所采用的方法、工艺、色浆稳定理论、全纳米和复合纳米色浆的制备,着重讨论了润湿分散体系对纳米色浆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纳米填料 水性色浆 涂料 粒径分布
下载PDF
不同无机填料对导热硅脂热导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康永 《陶瓷》 CAS 2018年第4期49-55,共7页
用无机填料填充硅油可以制备优良的导热硅脂,并且显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在阐述硅脂导热机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在玻璃反应釜中,温度为120℃,抽真空2h的条件下,制备了硬脂酸锌表面处理的球形氧化铝导热硅脂、不同粒径导热硅脂、不... 用无机填料填充硅油可以制备优良的导热硅脂,并且显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在阐述硅脂导热机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在玻璃反应釜中,温度为120℃,抽真空2h的条件下,制备了硬脂酸锌表面处理的球形氧化铝导热硅脂、不同粒径导热硅脂、不同种类填料填充的导热硅脂(包括氮化铝,碳化硅,石墨)和二元混合填充导热硅脂,分析了硬脂酸锌表面处理、填充比例、粒径大小等因素对单组分导热硅脂热导率的影响以及增强填料与主填料之比对二元混合填充导热硅脂热导率的影响,通过测试导热硅脂热导率来比较导热性能的好坏,并分析了试验中出现的工艺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硅脂 无机填料 表面处理 填充比例 粒径大小 热导率
下载PDF
填料对拉挤环氧树脂工艺及反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志伟 张春颖 +4 位作者 田超凯 刘传瑞 王赵雨 仲流通 刘恩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515-518,共4页
本实验在填料填充量一致的条件下,向环氧树脂中添加相同种类、不同粒径Al(OH)3填料以及相同粒径、不同种类填料,对比加入填料后环氧树脂的粘度、凝胶时间、沉淀情况以及其固化物的Tg和拉伸、压缩、弯曲强度。结果显示:加入填料的环氧树... 本实验在填料填充量一致的条件下,向环氧树脂中添加相同种类、不同粒径Al(OH)3填料以及相同粒径、不同种类填料,对比加入填料后环氧树脂的粘度、凝胶时间、沉淀情况以及其固化物的Tg和拉伸、压缩、弯曲强度。结果显示:加入填料的环氧树脂较不加填料的环氧树脂的凝胶时间缩短,环氧树脂粘度和Tg均有所提高,拉伸、压缩和弯曲强度均下降。对比相同粒径、不同种类填料对环氧树脂的影响,加入Al(OH)3的环氧树脂凝胶时间最短、粘度最高;加入高岭土的环氧树脂凝胶时间最长;加入烧土的环氧树脂粘度最低;加入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的环氧树脂表面产生了气泡且重质碳酸钙沉淀现象更明显;加入烧土、高岭土的环氧树脂也产生了沉淀,但加入高岭土的环氧树脂沉淀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挤 环氧树脂 填料 不同种类 不同粒径
下载PDF
新填料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戴尚志 刘文 +1 位作者 刘福财 刘振平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7年第3期29-32,共4页
用相同分子结构和形态,不同目数的非金属矿体材作为新填料,逐步替换滑石粉抄纸成纸,通过测定纸张性能,考察新填料对纸张性能的影响,同时探索填料粒径对纸张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新填料替换部分滑石粉后,纸张物理强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用相同分子结构和形态,不同目数的非金属矿体材作为新填料,逐步替换滑石粉抄纸成纸,通过测定纸张性能,考察新填料对纸张性能的影响,同时探索填料粒径对纸张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新填料替换部分滑石粉后,纸张物理强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粒径较小的新填料,在完全替代的情况下,纸张物理强度与滑石粉加填的相当;同时,粒径越小的新填料替换滑石粉后,有助于提高纸张紧度、灰分、平滑度等指标;纸张油墨吸收性能与填料粒径大小关系较大,大粒径的新填料不利于油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 纸张性能 粒径
下载PDF
高水位软土公路路基土石方填筑施工技术研究
16
作者 邓海军 《江西建材》 2024年第5期295-297,共3页
由于土石方填筑施工缺乏与实际工况的结合,导致存在高水位软土公路填筑路基沉降值超标的情况,为此,文中对高水位软土公路路基土石方填筑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收集高水位软土公路路基各土层的厚度、力学参数(压缩模量、抗剪强度等)等基本... 由于土石方填筑施工缺乏与实际工况的结合,导致存在高水位软土公路填筑路基沉降值超标的情况,为此,文中对高水位软土公路路基土石方填筑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收集高水位软土公路路基各土层的厚度、力学参数(压缩模量、抗剪强度等)等基本地质信息,结合水位分布以及高度,确定其对地基沉降情况的影响,计算高水位软土公路路基沉降状态。在土石方填筑施工阶段,结合计算结果,针对不同土层的具体情况,从填筑松铺厚度、填料粒径、碾压速度、碾压次数,以及特殊工况的施工基础进行针对性设计。应用路基填筑技术后,60 d的最大沉降值仅为0.66 mm,在沉降值允许范围(≤1.0 mm)内,且在50 d后,沉降逐渐收敛,10 d内,沉降值变化幅度仅为0.0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方填筑施工 地基沉降状态 填筑松铺厚度 填料粒径 碾压速度 碾压次数
下载PDF
无机填料对水泥固化泥炭土强度的影响
17
作者 史江伟 朱浩 +1 位作者 陈永辉 王荣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9-445,共7页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扫描电镜试验,研究了无机填料种类和粒径对水泥固化泥炭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固化泥炭土强度随着石英砂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石英砂掺量下水泥固化泥炭土强度最高;当石英砂粒径d>1.0 mm时,...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扫描电镜试验,研究了无机填料种类和粒径对水泥固化泥炭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固化泥炭土强度随着石英砂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石英砂掺量下水泥固化泥炭土强度最高;当石英砂粒径d>1.0 mm时,水泥固化泥炭土强度提升有限,而当d<0.5 mm时,水泥固化泥炭土强度提升明显;高岭土颗粒可有效填充泥炭土孔隙,有利于水泥联结无机填料和泥炭土颗粒,且水泥联合高岭土固化泥炭土的强度明显优于水泥联合石英砂;当泥炭土含水率为600%,高岭土掺量从5%增至30%时,28d龄期水泥固化泥炭土强度的增幅为58.5%~1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 泥炭土 无机填料 粒径 强度
下载PDF
环氧树脂人造大理石的研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会录 邵康宸 +2 位作者 韩江凌 董佳佳 刘文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1,共3页
以GELR-128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石英砂为填料,双氰胺为固化剂,咪唑为促进剂,添加活性稀释剂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和偶联剂(KH-550)等制备了环氧树脂人造大理石。通过红外光谱,电镜分析及力学性能、耐酸碱性和热老化性能测试研究了填料... 以GELR-128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石英砂为填料,双氰胺为固化剂,咪唑为促进剂,添加活性稀释剂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和偶联剂(KH-550)等制备了环氧树脂人造大理石。通过红外光谱,电镜分析及力学性能、耐酸碱性和热老化性能测试研究了填料粒径大小和用量对环氧人造大理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混合粒度的石英砂为填料,添加质量分数90%,固化工艺为80℃/1 h+120℃/1 h时,制得的环氧人造大理石冲击强度可达5.13 k J/m2,且具有较好的耐酸碱腐蚀和耐热老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人造大理石 填料 粒度 冲击强度 耐酸碱性 热老化
原文传递
ZrSiO_4和Al_2O_3粒度对制动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玉玲 姚冠新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5-49,共5页
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有机制动摩擦材料,对所制备的摩擦材料进行摩擦磨损测试。研究填料硅酸锆和氧化铝的粒度对多纤维增强树脂基制动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酸锆和氧化铝的加入可起到良好的增摩效果,随着填料粒度... 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有机制动摩擦材料,对所制备的摩擦材料进行摩擦磨损测试。研究填料硅酸锆和氧化铝的粒度对多纤维增强树脂基制动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酸锆和氧化铝的加入可起到良好的增摩效果,随着填料粒度的细化,摩擦系数减小,但稳定性在粒度居中时最好,同时对磨损率也有一定影响。通过观察试样磨损后表面形貌探讨摩擦磨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 粒度 摩擦磨损
下载PDF
机器视觉在线测量复合材料中的颗粒填料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康明 晋刚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7期181-183,共3页
利用单螺杆挤出机在稳定的温度和转速下挤出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玻璃微珠(Glassbeads,GB)复合材料,结合目标检算法定义了玻璃微珠的等效粒径,通过数学关系计算出玻璃微珠的实际填料含量,并分析了填料粒径、填料含量对组分含量测... 利用单螺杆挤出机在稳定的温度和转速下挤出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玻璃微珠(Glassbeads,GB)复合材料,结合目标检算法定义了玻璃微珠的等效粒径,通过数学关系计算出玻璃微珠的实际填料含量,并分析了填料粒径、填料含量对组分含量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器视觉在线测量组分含量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054,与离线灰分法测量结果相近,玻璃微珠的填料粒径越大、含量越低,机器视觉测量组分含量的结果越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机器视觉 目标检测 填料含量 填料粒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