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3篇文章
< 1 2 1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理场对金属凝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66
1
作者 范金辉 翟启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1-17,共7页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电流、磁场和超声波处理对金属凝固过程与凝固组织影响的研究概况 ,根据电磁学、声学及金属凝固原理分析了物理场细化和改善凝固组织的主要机制 ,提出了外加物理场凝固细晶技术在工业中应用尚需研究解决的技术与理论问...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电流、磁场和超声波处理对金属凝固过程与凝固组织影响的研究概况 ,根据电磁学、声学及金属凝固原理分析了物理场细化和改善凝固组织的主要机制 ,提出了外加物理场凝固细晶技术在工业中应用尚需研究解决的技术与理论问题 ,特别强调了脉冲物理场处理技术的优越性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场 凝固 组织
下载PDF
长焦距大视场光学系统的光机结构设计 被引量:56
2
作者 李志来 薛栋林 张学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85-2490,共6页
为了实现某长焦距大视场轻型离轴三反空间相机的光机结构设计,基于SiC材料空间反射镜,采用适合于轻型高分辨空间相机的桁架结构,对离轴TMA系统的支撑结构进行了静力学、动力学建模,优化了结构形式。采用光机热集成分析方法,指导、评价... 为了实现某长焦距大视场轻型离轴三反空间相机的光机结构设计,基于SiC材料空间反射镜,采用适合于轻型高分辨空间相机的桁架结构,对离轴TMA系统的支撑结构进行了静力学、动力学建模,优化了结构形式。采用光机热集成分析方法,指导、评价和优化相机光机结构设计过程,提高结构固有频率,增强相机热稳定性适应范围。相机结构设计基频>93Hz,在±4℃均匀温变工况和重力作用下,相机光学系统传递函数(MTF)达到0.37;反射镜组件加速度响应最大放大倍数<6倍。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相机结构固有频率高,重力变形、抗振性能、热变形等方面均能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器 长焦距 大视场 离轴三反光学系统 支撑结构 桁架
下载PDF
大地电场岩体裂隙模型的应用基础与震例解析 被引量:50
3
作者 谭大诚 辛建村 +2 位作者 王建军 范莹莹 王玮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58-571,共14页
应用大地电场岩体裂隙模型,对中国大陆主要块体内电磁环境、装置系统较好的40个台站进行分析,发现80%场地岩体裂隙结构处于发育阶段、15%场地裂隙处于排列有序的长大阶段、5%场地岩体较破碎,这些不同阶段的岩体裂隙结构对应着不同的大... 应用大地电场岩体裂隙模型,对中国大陆主要块体内电磁环境、装置系统较好的40个台站进行分析,发现80%场地岩体裂隙结构处于发育阶段、15%场地裂隙处于排列有序的长大阶段、5%场地岩体较破碎,这些不同阶段的岩体裂隙结构对应着不同的大地电场幅度、方向变化特征.通过对2013年至2018年3月中国大陆6次典型震例解析,发现在强震震中200km范围内,岩体裂隙处于长大或发育好的场地较集中,而且这些场地在强震前更容易发生岩体剪裂、裂隙优势方位偏转和大幅度突跳等结构变异,200km外场地裂隙优势方位多发生突跳现象.总体上,这些现象还具有时间准同步性、场地选择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场 裂隙结构 强震 结构变异 特征
下载PDF
何为视觉修辞--图像议题研究的视觉修辞学范式 被引量:44
4
作者 刘涛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共11页
一个学科领域成熟的标志是研究范式(paradigm)的确立。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视觉研究的基本思路是"理论演绎",也就是从成熟的学术传统中征用相应的学术范式。立足于不同的学术传统,视觉研究的代表性学术范式可以概括为视... 一个学科领域成熟的标志是研究范式(paradigm)的确立。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视觉研究的基本思路是"理论演绎",也就是从成熟的学术传统中征用相应的学术范式。立足于不同的学术传统,视觉研究的代表性学术范式可以概括为视觉修辞学、视觉符号学、视觉语用学、视觉语义学、视觉阐释学、视觉心理学、视觉形态学、视觉风格学、视觉社会史、视觉文化研究、图像哲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视觉修辞学不同于其他研究范式的"问题域"体现在五个方面——修辞语言问题、修辞效果问题、修辞传播问题、修辞策略问题和修辞批评问题。这五大"问题域"构成了我们理解视觉修辞学范式的五个理论维度:在意义机制上,视觉修辞更强调修辞结构;在符号行动上,视觉修辞更关注修辞效果;在发生场域上,视觉修辞起源于传播语境;在文本实践上,视觉修辞更强调文本生产;在批评模式上,视觉修辞更强调修辞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学术传统 视觉修辞学 视觉符号学 修辞结构 修辞传播 问题域
下载PDF
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一发双收”探测与应用 被引量:43
5
作者 吴荣新 张平松 +2 位作者 刘盛东 徐翀 黄晖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70-174,共5页
提出使用无线电波透视"一发双收"探测方式探查工作面内地质构造赋存情况。该方法采用定点法观测方式,对一条巷道中任一发射点采用1台发射机发射电磁波信号,在另一条巷道信号接收段利用2台接收机接收电磁波场强信号,每台接收... 提出使用无线电波透视"一发双收"探测方式探查工作面内地质构造赋存情况。该方法采用定点法观测方式,对一条巷道中任一发射点采用1台发射机发射电磁波信号,在另一条巷道信号接收段利用2台接收机接收电磁波场强信号,每台接收机接收半段范围;沿工作面巷道施工到开切眼后,交换发射和接收信号巷道,再进行探测完成现场工作。经过坑透仪器选型与调制,以及新的电磁波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为"一发双收"方式的实现提供了所需的仪器及处理软件。在安徽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应用试验表明,该方法2台接收机实测场强值未出现显著差异,实测场强曲线、实测场强成像平面图及电磁波吸收系数成像平面图所反映主要地质异常范围一致,与实际回采验证资料相吻合。这表明"一发双收"方式可以成功用于回采工作面地质构造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波透视 煤层工作面 场强 吸收系数 地质构造
下载PDF
2BYS-6型水田中耕除草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2
6
作者 吴崇友 张敏 +3 位作者 金诚谦 涂安富 卢晏 肖体琼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1-54,共4页
简述了2BYS-6型水田中耕除草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对该机旋转除草和摆动除草两种工作部件运动作了理论分析。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用于机插秧水稻田除草行间杂草平均除净率(相对除净率)78.1%,中耕深度4.39 cm,作物损伤... 简述了2BYS-6型水田中耕除草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对该机旋转除草和摆动除草两种工作部件运动作了理论分析。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用于机插秧水稻田除草行间杂草平均除净率(相对除净率)78.1%,中耕深度4.39 cm,作物损伤率不大于6.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耕除草机 水田 结构 参数 性能
下载PDF
水化热引起的大体积混凝土墙温度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子明 张研 宋智通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27,共6页
根据已提出的考虑混凝土化学反应速率的热传导方程新理论 ,分析了水化热引起的大体积混凝土墙的温度场 ,给出了该问题非线性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迭代公式 .研究中 ,绝热温升采用了基于Arrhenius理论的有效时间的函数 ,从而导致求解非线性... 根据已提出的考虑混凝土化学反应速率的热传导方程新理论 ,分析了水化热引起的大体积混凝土墙的温度场 ,给出了该问题非线性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迭代公式 .研究中 ,绝热温升采用了基于Arrhenius理论的有效时间的函数 ,从而导致求解非线性热传导方程 .从计算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a)浇筑温度对大体积混凝土墙的最高温升有显著影响 .浇筑温度越高 ,混凝土墙的内外最大温差越大 .(b)由于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低 ,墙中心的温度高于其表面温度 ,这将导致混凝土墙横断面上不同位置在不同时刻具有不同的水化热化学反应速率 .(c)水化热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从而使混凝土硬化速率加快 ,初凝和最终凝固时间缩短 .因此 ,在炎热气候条件下宜采用低热水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墙 温度 水化热 温度场 数学模型 化学反应速度 混凝土结构
下载PDF
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37
8
作者 袁王俊 卢训令 +3 位作者 张维瑞 王智慧 张灵敏 丁圣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651-4657,共7页
为了评价大面积人工种植杜仲对当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河南省汝阳县不同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学调查,运用重要值、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H')等指标,统计分析杜仲人工林... 为了评价大面积人工种植杜仲对当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河南省汝阳县不同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学调查,运用重要值、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H')等指标,统计分析杜仲人工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以下简称次生林)和撂荒地3种不同植被类型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探讨杜仲种植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调查发现,杜仲林样地中出现植物82种,隶属39科63属,草本层为最发达的一层;次生林样地中出现植物70种,隶属32科62属,乔木层为最发达层;撂荒地样地中出现植物84种,隶属35科69属,无乔木层。杜仲林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均不亚于次生林和撂荒地,且杜仲林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植株总数均高于次生林。统计分析显示,杜仲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指数H和D值、均匀度指数JH'值与其它两种植被类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种植杜仲过程中采用合理密度,适当管理,不仅能提供叶、花、果等资源,而且能够丰富草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林 次生林 撂荒地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海洋复合柔性管发展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37
9
作者 潜凌 李培江 张文燕 《石油矿场机械》 2012年第2期90-92,共3页
海洋复合柔性管作为海洋用管道,具有与钢管无可比拟的优点。由于结构复杂、制造技术要求高,目前仅有几个国外公司的产品在海上油田得到应用。介绍了海洋用复合柔性管的发展、结构及特点;主要复合柔性管公司及其产品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海上油气田 柔性立管 结构 应用
下载PDF
工业土地利用与行业结构调整研究——基于昆山1400多家工业企业有效问卷的调查 被引量:31
10
作者 王梅 刘琼 曲福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2期80-84,共5页
以昆山市工业企业用地利用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现有昆山工业行业产业结构现状,并选取了6个相应的评价指标,在14 14份问卷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法,对所调查的工业内部不同17行业企业用地土地利用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根据定量化评价结... 以昆山市工业企业用地利用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现有昆山工业行业产业结构现状,并选取了6个相应的评价指标,在14 14份问卷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法,对所调查的工业内部不同17行业企业用地土地利用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根据定量化评价结果并结合昆山市实际情况和有关的行业发展目标提出了产业调整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途径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 行业结构 土地利用 统计分析
下载PDF
除草剂对棉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吴建荣 吉荣龙 +1 位作者 崔必波 李春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28-33,共6页
1996~ 1999年连续 4年用棉田常用三类除草剂盖草能、乙草胺、草甘膦按常规方法防除棉田杂草 ,观察单一除草剂连续使用后棉田杂草种群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连续使用单一除草剂对棉田杂草种群结构影响显著。盖草能使用后 ,禾本科杂草的... 1996~ 1999年连续 4年用棉田常用三类除草剂盖草能、乙草胺、草甘膦按常规方法防除棉田杂草 ,观察单一除草剂连续使用后棉田杂草种群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连续使用单一除草剂对棉田杂草种群结构影响显著。盖草能使用后 ,禾本科杂草的发生量逐年下降 ,至第四年已不再发生 ;而阔叶草的发生量在禾本科杂草被防除的当年即迅速上升 ,且大大超过对照 (不用药 )杂草发生总量。乙草胺处理能显著控制杂草的发生量 ,但残存杂草尤其是阔叶杂草逐年增多 ,到第三、第四年 ,田间生物量也接近对照。草甘膦连续使用后 ,虽当年除草效果良好 ,但次年田间杂草发生基数并未得到控制 ,禾本科草、阔叶草逐年略有上升 ,且结构有所变化 ,阔叶杂草上升量略快于禾本科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棉田杂草 杂草群落结构 种群变化 群落演替
下载PDF
感应荷电喷雾静电场与荷电特性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陈汇龙 赵英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19-2524,共6页
感应荷电喷雾静电场的特性是感应荷电喷雾流场与静电场耦合计算的基础,也是荷电喷雾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关键之一。为了了解喷雾静电场中环状电极的感应静电场分布特性,在感应荷电机理分析和静电场物理模型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将商用FLUEN... 感应荷电喷雾静电场的特性是感应荷电喷雾流场与静电场耦合计算的基础,也是荷电喷雾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关键之一。为了了解喷雾静电场中环状电极的感应静电场分布特性,在感应荷电机理分析和静电场物理模型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将商用FLUENT计算功能的扩展,对感应荷电喷雾中喷嘴与环状电极静电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对静电场分布特性进行分析,结合感应荷电机理,明确感应静电场分布对喷雾液滴荷电效果的影响,从而可以通过改变静电场的分布特性改善液滴荷电质量。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充电电压的增加或电极间距的减小,电极处电场强度增强,尤其是喷嘴电极处增幅明显;电场强度沿轴向衰减迅速,故拥有高场强的电极及其附近区域是液滴感应荷电的关键,研究结论与有关试验结果相符合。因此,较高充电电压或较小电极间距(10mm以下)情况下的喷嘴与环形电极的静电场分布有利于获得较好的荷电效果和喷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荷电喷雾 静电场 电极结构 环状电极 电极间距 数值模拟 FLUENT 荷电效果
下载PDF
养殖鳖的引入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1
13
作者 罗衡 赵良杰 +3 位作者 李丰 郭海松 沈竑 刘其根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0-732,共13页
农业—水产复合生产体系(integrated agri-aquaculture system,IAAS)因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及能生产满足市场对食品安全需求的绿色稻米而成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了解这种农水复合系统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对于种... 农业—水产复合生产体系(integrated agri-aquaculture system,IAAS)因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及能生产满足市场对食品安全需求的绿色稻米而成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了解这种农水复合系统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对于种养工艺的改进和生态调控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稻鳖共作(R-T)和稻田单作(R-M)2种模式下稻田表层和根系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旨在为稻鳖种养生态学积累资料和为稻鳖综合种养的生产技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两种模式下稻田表层及根系土壤中主要细菌门类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绿弯菌门。与R-M相比,R-T表层土壤中绿弯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减少;而其根系土壤硝化螺旋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减少。主要优势菌属为酸杆菌属、亚硝化单胞菌属、硝化螺旋菌属、地杆菌属、芽单胞菌属、黄单胞菌属6类。其中亚硝化单胞菌属、硝化螺旋菌属、芽单胞菌属和酸杆菌属在两种模式的表层土壤中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硝化螺旋菌属和地杆菌属在根系土壤中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引入养殖鳖(R-T)后,稻田根系和表层土壤的细菌Chao指数及Shannon指数均增加。PCA以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养殖鳖引入后,稻田表层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产生明显变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水稻根系的菌群产生了影响。研究初步揭示了稻鳖共作复合生态系统优于稻田单作系统的微生物生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鳖共作 稻田土壤 群落结构 16S RDNA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地面热源强迫对青藏高原低涡作用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国平 刘红武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2-637,共6页
将一类暖性青藏高原低涡考虑为受加热和摩擦强迫作用并满足热成风平衡的轴对称涡旋系统,给定符合高原地面加热特点的加热分布函数,通过求解简化后的柱坐标系中的涡旋模式,得到了低涡对应的流函数、水平流场、水平散度场和垂直运动场的... 将一类暖性青藏高原低涡考虑为受加热和摩擦强迫作用并满足热成风平衡的轴对称涡旋系统,给定符合高原地面加热特点的加热分布函数,通过求解简化后的柱坐标系中的涡旋模式,得到了低涡对应的流函数、水平流场、水平散度场和垂直运动场的解析解,分析了地面热源对高原低涡流场结构的作用,给出了高原低涡眼壁内、外侧以及不同高度上的水平流场、水平散度场和垂直流场的结构特征,对影响低涡生成的主要因子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揭示了地面热源强迫对高原低涡的形成及结构特征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涡 高原 地面热源 加热函数 流场 结构
下载PDF
不同应力场下软弱围岩公路隧道的力学特征试验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来弘鹏 林永贵 +1 位作者 谢永利 杨晓华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87,共7页
运用自行研制的用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隧道开挖工具,系统地开展了基于先加载后开洞思路的不同应力场公路隧道模型试验,研究了开挖对不同应力场公路隧道围岩应力分布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初始应力场公路隧道结构的受力特点。试验结果表明:... 运用自行研制的用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隧道开挖工具,系统地开展了基于先加载后开洞思路的不同应力场公路隧道模型试验,研究了开挖对不同应力场公路隧道围岩应力分布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初始应力场公路隧道结构的受力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不同应力场洞周各部位径向压力松弛程度不同;施作衬砌之后,不同应力场洞周各部位径向压力回升程度也不同;除在拱顶、拱底方向围岩与衬砌接触压力随着侧压力系数的增大而略有减小外,其他各方向均随侧压力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且影响较明显;应力场对衬砌结构切向应力影响也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弱围岩 模型试验 力学特征 应力场 衬砌结构
下载PDF
不同磁场作用下ZK60镁合金的凝固组织 被引量:14
16
作者 许光明 包卫平 +1 位作者 崔建忠 谷晓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0,共3页
实验研究了镁合金ZK60在无磁场、低频交变电磁场和静磁场作用条件下凝固的微观组织形貌及合金元素的分布;此外还数值模拟了凝固过程中的磁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镁合金的凝固过程中施加低频交变电磁场或静态磁场都能有效细化晶粒... 实验研究了镁合金ZK60在无磁场、低频交变电磁场和静磁场作用条件下凝固的微观组织形貌及合金元素的分布;此外还数值模拟了凝固过程中的磁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镁合金的凝固过程中施加低频交变电磁场或静态磁场都能有效细化晶粒及影响合金元素在晶内和晶界上的分布,并且晶界上的网状共晶组织变得不连续;在相同电源电压的条件下,静磁场细化晶粒的效果明显优于低频磁场,在静磁场条件下,聚集在晶界上的共晶化合物显著减少,在晶内和晶界附近存在大量弥散的近似球状化合物质点,这有利于提高镁合金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K60镁合金 电磁场 静磁场 共晶组织 合金元素 凝固组织 微观组织形貌
下载PDF
胶东金矿集中区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成矿作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杨立强 王光杰 +3 位作者 张中杰 邓军 赵爱华 王建平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1-427,共7页
利用胶东及其邻区 1∶2 0万重力异常和 1∶10万航磁异常探测资料 ,结合地震各向异性研究成果 ,解析其三维岩石圈结构 .在此基础上 ,综合深部结构和矿床地质特征 ,探讨深部作用与成矿动力学 ,深化矿床成因认识 ,为科学找矿提供决策依据 ... 利用胶东及其邻区 1∶2 0万重力异常和 1∶10万航磁异常探测资料 ,结合地震各向异性研究成果 ,解析其三维岩石圈结构 .在此基础上 ,综合深部结构和矿床地质特征 ,探讨深部作用与成矿动力学 ,深化矿床成因认识 ,为科学找矿提供决策依据 .研究表明 ,壳幔结构的不均一性制约着成矿系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反映在其结构、构造和演化等多个方面 .矿集区为地幔隆起带的坳陷区 ,幔坳与幔隆接触部位成矿强度大 ,幔隆区的局部隆起部位成矿强度小 ;金矿床主要分布于花岗岩变薄部位与变质岩的接触带上 ;印支中晚期郯庐断裂带深切上地幔 ,通过壳 -幔相互作用 ,将含矿流体系统输运到更高的层位 ,发生蚀变、矿化作用 .艾山岩体所处构造部位的特殊性 ,反映了它可能是壳幔岩浆对流侵位中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场 岩石圈结构 深部作用 成矿动力学 胶东矿集区 山东
下载PDF
同面散射场电容传感器的电极结构与敏感特性 被引量:23
18
作者 向莉 董永贵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71-1474,共4页
同面散射场式电容传感器极板所产生的电场呈散射状,传统的电磁场理论很难得到精确的解析解,给传感器的设计及性能优化带来很大困难。该文在电磁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传感器电极结构与敏感特性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 同面散射场式电容传感器极板所产生的电场呈散射状,传统的电磁场理论很难得到精确的解析解,给传感器的设计及性能优化带来很大困难。该文在电磁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传感器电极结构与敏感特性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用于金属目标的非接触位移测量时,传感器两电极极板间的距离存在最优值;叉指结构传感器量程和灵敏度均优于普通结构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传感器 同面 散射场 电极结构
原文传递
山东半岛温泉的分布规律与成因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李学伦 孙效功 王永红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3期389-396,共8页
根据对山东半岛地热场特征、区域地质构造、岩浆活动与温泉分布关系的研究以及地热水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温泉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温泉的形成机理为深循环-地热增温,即大气降水或第四系潜水沿断裂带深循环,在正常地... 根据对山东半岛地热场特征、区域地质构造、岩浆活动与温泉分布关系的研究以及地热水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温泉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温泉的形成机理为深循环-地热增温,即大气降水或第四系潜水沿断裂带深循环,在正常地温梯度下吸收地球内热增温形成热水,再沿断裂破碎带上涌至地表而形成温泉。温泉水温取决于地下水循环深度,按笔者提出的经验公式推算,山东半岛14处温泉水的最小循环深度界于1503~3084m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 温泉 分布规律 地热场 断裂构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热结构特征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启示 被引量:28
20
作者 黄方 何丽娟 吴庆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671-3686,共16页
基于二维稳态热传导方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选取东西向横穿鄂尔多斯盆地地质与地球物理解释大剖面进行了深部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华北克拉通西部的鄂尔多斯盆地下伏岩石圈热结构特征.地幔热流变化范围:21.2~24.5mW·m... 基于二维稳态热传导方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选取东西向横穿鄂尔多斯盆地地质与地球物理解释大剖面进行了深部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华北克拉通西部的鄂尔多斯盆地下伏岩石圈热结构特征.地幔热流变化范围:21.2~24.5mW·m^-2,体现为东高西低特征.壳幔热流比(Qc/Qm)介于1.51~1.84之间,为"热壳冷幔".与华北东部地幔热流对比表明,西部的鄂尔多斯盆地相对处于稳定的深部动力学环境.在岩石圈热结构研究基础上,对克拉通地震岩石圈与热岩石圈厚度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地震岩石圈与热岩石圈厚度差异约达140km,而东部的汾渭地堑,渤海湾盆地二者差异逐渐减小.华北克拉通自西向东,地震岩石圈厚度与热岩石圈厚度差异不断减小,意味着华北克拉通岩石圈下部的软流圈地幔黏性系数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本文从地热学角度可能印证了太平洋俯冲脱水作用对华北克拉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场 热结构 热岩石圈 华北克拉通破坏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