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化平行折叠腓骨瓣功能性重建下颌骨肿瘤术后骨缺损 被引量:5
1
作者 蔡卓莺 严奉国 陈关福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血管化平行折叠腓骨瓣的方法功能性重建肿瘤术后下颌骨大面积缺损,恢复外观及咀嚼功能的应用。方法收集下颌骨肿瘤扩大切除后需下颌骨区段性切除的患者13例,采用血管化平行折叠腓骨瓣重建下颌骨区段性缺损,恢复下颌骨外形... 目的探讨采用血管化平行折叠腓骨瓣的方法功能性重建肿瘤术后下颌骨大面积缺损,恢复外观及咀嚼功能的应用。方法收集下颌骨肿瘤扩大切除后需下颌骨区段性切除的患者13例,采用血管化平行折叠腓骨瓣重建下颌骨区段性缺损,恢复下颌骨外形及咀嚼功能。结果 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移植腓骨瓣成活,患者对面部外观满意,发音正常,咀嚼和咬合关系基本正常,供区无并发症。术后6个月腓骨断端间愈合良好,种植术后咬合关系稳定。肿瘤无复发。结论血管化平行折叠腓骨瓣术式改善单段腓骨重建下颌骨所致的高度不足的缺陷,减轻二次手术创伤,减少游离植骨失败率,增加大面积骨缺损自体骨移植的适应证,为后期种植奠定基础,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外观及咀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肿瘤/外科学 下颌损伤/外科学 外科皮瓣/血液供给 腓骨/外科学 腓骨/移植 腓骨/血液供给
下载PDF
股骨远端NeerⅢ型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建春 赵鹏飞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07-208,共2页
目的 探讨腓骨移植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Neer 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取自体长段腓骨作髓内移植,利用钢板、骨栓、螺钉锁定固定,治疗Neer Ⅲ型骨折患者24例,用单侧钢板锁定固定10例,双侧钢板锁定固定14例.个性化康复方案康复,早期行... 目的 探讨腓骨移植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Neer 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取自体长段腓骨作髓内移植,利用钢板、骨栓、螺钉锁定固定,治疗Neer Ⅲ型骨折患者24例,用单侧钢板锁定固定10例,双侧钢板锁定固定14例.个性化康复方案康复,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24例均获随访18~54个月,骨折均愈合.参照Shelbourne疗效评定标准,优8例,良14例,可1例,差1例.结论 该方法解决了此类骨折治疗中骨折复位、肢体力线、骨缺损修复、钢板牢固固定、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和骨折愈合等难以兼顾的问题,是治疗该类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移植 髓内钉 钢板 股骨骨折
下载PDF
桡骨远端瘤段切除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重建桡腕关节 被引量:1
3
作者 尹宗生 胡勇 +2 位作者 卜海富 高学纯 董吟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75-376,共2页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端移植修复桡骨远段缺损和重建桡腕关节的疗效。方法 17例桡骨远端骨肿瘤患者行桡骨远端切除,应用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段移植修复骨缺损并重建桡腕关节。移植体行简单...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端移植修复桡骨远段缺损和重建桡腕关节的疗效。方法 17例桡骨远端骨肿瘤患者行桡骨远端切除,应用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段移植修复骨缺损并重建桡腕关节。移植体行简单内固定+外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Dopplar血管超声,及腕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随访3个月~2年,全部病例均于手术3个月后达一期骨愈合;其中1例因钢板螺丝钉松动再次行内固定而愈合。评定重建腕关节功能。优12例,良3例,差2例。病灶无复发。结论 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行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端移植修复骨缺损并重建腕关节,手术切除彻底,复发率低,重建后的腕关节功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桡骨 腓骨移植 腕关节
下载PDF
腓骨骨皮瓣移植修复肢体复合组织缺损 被引量:18
4
作者 林立 黄卫东 +7 位作者 徐基农 谢大志 阮艺 杨雄 王华英 陈国奋 顾立强 裴国献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33-535,共3页
目的总结腓骨骨皮瓣移植修复肢体外伤性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依照患者肢体复合组织缺失情况及全身状况,采用腓骨骨皮瓣移植进行修复,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12~45岁。胫骨缺损伴腓骨骨折2例,单纯胫骨缺损2例,桡骨缺损2例,... 目的总结腓骨骨皮瓣移植修复肢体外伤性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依照患者肢体复合组织缺失情况及全身状况,采用腓骨骨皮瓣移植进行修复,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12~45岁。胫骨缺损伴腓骨骨折2例,单纯胫骨缺损2例,桡骨缺损2例,尺骨缺损3例,跟骨缺损1例,第1跖骨缺损2例;骨缺损长度4.2~10.6cm,平均7.8cm;皮肤缺损10.0cm×4.5cm~27.0cm×15.0cm。合并胫前和(或)胫后动脉损伤2例,胫后神经损伤2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一期修复4例,延期修复8例。骨皮瓣游离移植手术9例,推移手术2例,逆行移位手术1例。4例于术后3~6个月行二期肌腱移位动力重建术。行腕、踝关节融合术各1例。结果术后出现静脉危象及腓总神经牵拉性损伤各1例,经探查、大隐静脉移植等对症治疗,12例骨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移植腓骨与受区断端均达骨性愈合,肢体功能均得到良好恢复。供区未出现膝及踝关节运动障碍。结论采用急诊或延期的腓骨骨皮瓣移植手术,可较好地修复肢体长管状骨干和软组织复合组织缺损。应注意受区移植腓骨皮瓣术后的感觉功能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骨皮瓣 移植 骨缺损
下载PDF
儿童严重骨缺损不连的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建立 王承武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474-476,共3页
目的:介绍Ilizarov外固定技术和自体腓骨游离移植术治疗儿童严重骨缺损不连的临床经验。方法:共12例患儿接受治疗,8例既往植骨内固定治疗失败。8例采用Ilizarov技术,3例采用自体腓骨游离移植术,1例采用Il... 目的:介绍Ilizarov外固定技术和自体腓骨游离移植术治疗儿童严重骨缺损不连的临床经验。方法:共12例患儿接受治疗,8例既往植骨内固定治疗失败。8例采用Ilizarov技术,3例采用自体腓骨游离移植术,1例采用Ilizarov与自体腓骨游离移植复合技术。结果:12例均获治愈,骨缺损得到补充,除1例外伴发的肢体短缩得到矫正。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可以在消灭骨缺损的同时矫正肢体不等长,并适用于软组织条件差的肢体。假关节可以旷置或切除,有3种加压方法可供选择。假关节两端残留骨特别短小、纤细、无法穿针固定的病例,应采用自体腓骨游离移植的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外固定器 骨移植 骨缺损 骨不连
原文传递
计算机软件模拟腓骨近端楔形截骨重建外踝的研究
6
作者 阎晓丽 朱泽兴 +5 位作者 周密 孙嘉锴 郝岩 朱方正 王晓宇 张树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10期1044-1049,共6页
目的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腓骨近端楔形截骨,调整其关节面方向,观察及测量截骨后腓骨近端与原始外踝关节面的解剖学相似度,评估该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潜在价值。方法收集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40例健康成人单侧下肢CT扫描数据,通过Mimics ... 目的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腓骨近端楔形截骨,调整其关节面方向,观察及测量截骨后腓骨近端与原始外踝关节面的解剖学相似度,评估该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潜在价值。方法收集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40例健康成人单侧下肢CT扫描数据,通过Mimics 20.0软件及3-matic 12.0软件构建腓骨模型,测量腓骨远近端关节面横径、纵径、面积、倾斜角、最长坡径,分析数据差异确定腓骨近端楔形截骨方案。采用计算机软件模拟腓骨近端截骨及外踝重建过程,观察截骨后腓骨近端关节面与外踝关节面拟合满意后,测量截骨后腓骨近端关节面倾斜角及最长坡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腓骨三维模型中腓骨近端关节面与腓骨远端关节面的横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腓骨远端关节面纵径、面积、倾斜角、最长坡径大于近端关节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骨近、远端关节面的面积差值为(107.67±55.55)mm2,面积比值为(63.87±17.50)%;腓骨近、远端关节面的倾斜角差值为(34.69±6.28)°,倾斜角比值为(50.92±8.16)%;腓骨近、远端关节面的最长坡径差值为(4.30±2.76)mm,最长坡径比值为(84.11±9.56)%。截骨后腓骨近端关节面倾斜角为(69.10±4.53)°,而原始腓骨远端关节面倾斜角(70.65±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骨后腓骨近端关节面最长坡径为(27.63±2.33)mm,而原始腓骨远端关节面最长坡径为(26.78±2.2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带关节面腓骨头移植重建外踝是可行的手术方案,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腓骨近端楔形截骨可以确定截骨线的位置,修正腓骨近端关节面方向,消除腓骨近端关节面以远的隆起,更有利于腓骨近端移植重建距腓关节,并且更接近解剖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重建 带关节面腓骨头移植 腓骨近端楔形截骨 距腓关节面匹配
原文传递
儿童长骨非骨化性纤维瘤 被引量:2
7
作者 甄平 葛宝丰 +2 位作者 刘兴炎 文益民 王勇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长骨非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总结1988~1997年收治发生在长骨的非骨化性纤维瘤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平均年龄10.1岁。单发病灶在胫骨4例;多发性2例,同时发生在胫、腓骨... 目的:探讨儿童长骨非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总结1988~1997年收治发生在长骨的非骨化性纤维瘤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平均年龄10.1岁。单发病灶在胫骨4例;多发性2例,同时发生在胫、腓骨1例,胫骨、腓骨及双侧股骨同时4处受累1例。6例均行手术治疗,包括单纯刮除加植骨和瘤段切除加游离腓骨移植。结果:6例均病理证实为非骨化性纤维瘤。随诊最长8年7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该瘤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为生发在骨内纤维组织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应与纤维性皮质骨缺陷、骨纤维结构不良、骨巨细胞瘤、单发性骨囊肿等相鉴别。对较大病灶,在瘤灶刮除后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或带血管蒂腓骨移位植骨的治疗方法,具有骨愈合过程快、患骨可及早负重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 骨肿瘤 腓骨移植 儿童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改良游离腓骨移植联合红骨髓骨泥填充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然 王代宪 +3 位作者 秦永春 杨晖 沙连生 葛兴涛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索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法并进行疗效评价。方法 2003年10月~2009年2月,采用改良式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联合自体红骨髓骨泥填充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2例(38髋)。结果术后对32例患者经6个月~5年随访,根据症... 目的探索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法并进行疗效评价。方法 2003年10月~2009年2月,采用改良式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联合自体红骨髓骨泥填充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2例(38髋)。结果术后对32例患者经6个月~5年随访,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及影像学变化,采用Harris评分进行评价,优28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2.1%.结论改良式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联合自体红骨髓骨泥填充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股骨头修复效果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能够阻止或延缓病情发展,是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移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自体红骨髓 青壮年
下载PDF
推进骨瓣技术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朱燕宾 赵阔 +5 位作者 张奇 陈伟 连晓东 王忠正 王宇钏 张英泽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1年第3期129-131,共3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有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其中,大多数患者为单纯内侧间室型KOA。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是治疗内侧间室型KOA的一种有效方式,可推迟或避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有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其中,大多数患者为单纯内侧间室型KOA。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是治疗内侧间室型KOA的一种有效方式,可推迟或避免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发生。内侧撑开式截骨术,具有创伤小、不破坏胫腓关节、降低腓总神经损伤、术中灵活调整截骨角度等优点,是当下进行HTO的主要选择方式。然而,其显著缺点之一在于,截骨间隙较大,缺乏有效填充,相关的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屡见不鲜,困扰着广大骨科医生。通过总结临床经验,本团队率先提出应用腓骨移植和推进骨瓣技术,在胫骨高位截骨、接骨板支撑固定后有效填充截骨间隙,以达到快速建立骨连接、促进骨愈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胫骨高位截骨术 腓骨近端截骨术 推进骨瓣技术 腓骨移植
原文传递
四种不同类型带血供腓骨移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卫红 林建华 +2 位作者 朱维钦 叶君健 李强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7年第6期345-346,共2页
作者分别采用膝下外血管、腓血管为蒂的游离腓骨移植和以腓动脉为蒂的腓骨顺行或逆行转位移植,治疗13例炎症、肿瘤、先天性畸型造成的尺桡骨(包括骨骺)缺损。结果:以膝下外血管为蒂的腓骨上段骨(骨骺)移植,修复桡骨远端缺损,重建桡腕关... 作者分别采用膝下外血管、腓血管为蒂的游离腓骨移植和以腓动脉为蒂的腓骨顺行或逆行转位移植,治疗13例炎症、肿瘤、先天性畸型造成的尺桡骨(包括骨骺)缺损。结果:以膝下外血管为蒂的腓骨上段骨(骨骺)移植,修复桡骨远端缺损,重建桡腕关节疗效满意,1例骨骺移植,获较好的继续生长,随访3年,与对侧等长,以腓动脉为蒂的腓骨干移植,无论是游离或转位移植,用于修复长度〉6cm的长骨缺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移植 临床应用 适应证
下载PDF
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义齿修复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王聪伟 高敏 +2 位作者 于尧 章文博 彭歆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
目的:分析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患者术后义齿修复情况,并对义齿功能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154例因炎症、外伤、肿瘤等原因实施下颌骨节段切除,并采用血管化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患者,回顾相关资料并... 目的:分析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患者术后义齿修复情况,并对义齿功能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154例因炎症、外伤、肿瘤等原因实施下颌骨节段切除,并采用血管化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患者,回顾相关资料并随访调查患者义齿修复的相关情况,同时对义齿修复功能评价的各指标进行专家权威赋值,获得义齿功能评分。采用SPSS 18.0软件对纳入研究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患者义齿修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术后义齿修复率为17.5%,其中,下颌骨良性肿瘤患者采用腓骨瓣修复的术后义齿修复率为25.0%(18/72例),明显高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义齿修复率11.0%(9/82例,P<0.05)。缺损累及髁突和不累及髁突的患者在义齿修复率和义齿功能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义齿修复患者的义齿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P<0.05)。根据Brown分类,缺损累及下颌骨前牙区患者的义齿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未累及下颌骨前牙区的患者(P<0.05)。因口内条件差而未行义齿修复的患者约占未行义齿修复患者总数的37.9%,是未行义齿修复的最主要原因。结论: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的义齿修复情况与肿瘤性质、口内条件等关系密切,种植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更佳,是未来颌骨重建后义齿修复的更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组织瓣 腓骨移植 下颌骨重建术 牙种植体
下载PDF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何金海 丁亚军 +3 位作者 纪秉青 邹国友 刘红兵 林森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5期77-80,共4页
目的 分析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在股骨头坏死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非随机选取2018年9月—2023年9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外科脱位头颈开窗术、坏... 目的 分析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在股骨头坏死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非随机选取2018年9月—2023年9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外科脱位头颈开窗术、坏死骨清除术及打压植骨术联合治疗。观察组41例,行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比较两组Harris评分、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切口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82.50%(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应用的效果优于外科脱位头颈开窗、坏死骨清除、打压植骨术联合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蒂游离 腓骨移植 股骨头坏死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幼兔腓骨切除后再生腓骨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韦露 罗高斌 +2 位作者 薄占东 周志广 阮中坚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337-3340,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幼兔大段腓骨切除模型,探讨再生的腓骨与健侧腓骨在组织形态、成骨能力、生物应力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3月龄新西兰小白兔20只,随机编号。取右侧腓骨(1.5cm),X线监测其再生情况(15d、30d、60d)。术后60d取再生及健侧... 目的通过建立幼兔大段腓骨切除模型,探讨再生的腓骨与健侧腓骨在组织形态、成骨能力、生物应力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3月龄新西兰小白兔20只,随机编号。取右侧腓骨(1.5cm),X线监测其再生情况(15d、30d、60d)。术后60d取再生及健侧同位置腓骨(1.5cm)。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两者组织形态的差异、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其成骨能力、3点弯曲试验测定两组骨生物力学。结果 X线监测:15d缺损区两端有新骨形成,取骨区有少许模糊影;30d新生骨长入取骨区;60d取骨区形成完整的新骨。生物应力检测:两侧腓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ALP染色:两侧腓骨在组织形态、成骨能力上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幼兔腓骨切除后保留骨膜可原位再生腓骨,且再生腓骨与健侧腓骨在组织形态、成骨能力、生物应力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移植 再生骨组织 生物力学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骨科机器人辅助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建华 刘路 +3 位作者 刘莹 王青玉 陈玮 胡永梅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1430-1433,共4页
目的总结骨科机器人辅助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2016年9月至2020年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吻合血管腓骨移植的方法治疗ANFH患者17例(21髋),术后给予扩血管、抗凝、抗感染治... 目的总结骨科机器人辅助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2016年9月至2020年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吻合血管腓骨移植的方法治疗ANFH患者17例(21髋),术后给予扩血管、抗凝、抗感染治疗及相关护理,并进行功能康复指导。结果21髋手术顺利。所有患者均无供区神经损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内免负重,3~6个月之间拄拐部分负重。10例患者(12髋)术后随访1年以上,平均15个月(12~24个月)。9例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顺利,有1例患者为双侧ANFH,右侧恢复顺利,左侧髋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后经关节镜探查,关节内无感染和腓骨头穿出等问题,处理髋臼侧骨赘后,症状缓解。结论对机器人辅助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ANFH,护理应重点关注供区是否有神经损伤,术后护理需要以移植的腓骨成活为目的,术后功能锻炼也是重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骨科机器人 腓骨移植 血管吻合 神经损伤 烤灯 压疮 深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及同期种植体植入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盛兴 张春雷 +3 位作者 翁汝连 冯力 范海东 张国志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介绍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即刻重建下颌骨缺损并同期植入牙种植体的方法。方法 :对2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骨缺损行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重建 ,于术中同期植入Frialit_2台阶柱状牙种植体 ,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追踪观察。结果 :2例患者... 目的 :介绍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即刻重建下颌骨缺损并同期植入牙种植体的方法。方法 :对2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骨缺损行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重建 ,于术中同期植入Frialit_2台阶柱状牙种植体 ,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追踪观察。结果 :2例患者面部外形恢复满意 ,咬合关系正常 ,X线与CT检查骨愈合良好 ,骨重建形态与种植体位置满意。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 下颌骨重建 下颌骨缺损 同期手术 种植体植入
下载PDF
骨延长术和腓骨移植术治疗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立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第23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骨节段传送延长术(简称骨延长术)和带血管蒂腓骨移植结合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固定术(简称腓骨移植术)治疗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接诊的21例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患者按照骨缺损程度、...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骨节段传送延长术(简称骨延长术)和带血管蒂腓骨移植结合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固定术(简称腓骨移植术)治疗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接诊的21例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患者按照骨缺损程度、软组织情况及实施带蒂组织瓣改善软组织条件,采用骨延长术和腓骨移植术进行治疗。结果骨延长术和腓骨移植术结合对患者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安全有效,有着可随时纠正畸形的优点,是避免骨缺损并发骨感染的较为有效方法。结论21例患者随访时间12-51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全部病例按骨缺损的长度进行等量延长手术后,骨折端和延长段骨性均已愈合,且延长段完全骨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8.4个月。结论骨延长术和腓骨移植术结合对患者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安全有效,有着可随时纠正畸形的优点,是避免骨缺损并发骨感染的较为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延长术 腓骨移植术 胫骨长段骨缺损
下载PDF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及人工关节置换修复邻近关节良性骨肿瘤所致骨缺损 被引量:2
17
作者 傅晨 周巧玲 +5 位作者 时代 潘晓瑾 徐饶 崔后春 张明建 王汝渔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56-1158,共3页
目的探讨邻近关节良性骨肿瘤所致骨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对11例邻近关节之良性骨肿瘤所致骨缺损进行手术处理,其中4例行肿瘤刮除、瘤壁烧灼加植骨术,3例行带血管节段性腓骨移植充填支撑加植骨术,2例行带血管腓骨小头移植重建孟肱及... 目的探讨邻近关节良性骨肿瘤所致骨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对11例邻近关节之良性骨肿瘤所致骨缺损进行手术处理,其中4例行肿瘤刮除、瘤壁烧灼加植骨术,3例行带血管节段性腓骨移植充填支撑加植骨术,2例行带血管腓骨小头移植重建孟肱及桡腕关节术,2例行人工肿瘤型假体置换术。结果经1.5~6年随访,所有病例骨愈合均满意,肿瘤无复发,其中2例关节功能轻度障碍。结论处理邻近关节的良性骨肿瘤所致骨缺损的修复,应充分考虑腓骨作为移植材料的重要性和修复能力。行人工肿瘤型假体置换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腓骨移植 人工关节置换
原文传递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8
作者 伍泽鑫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1期99-100,共2页
目的评价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1年5月~2004年5月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50例(75髋),FicatⅠ期20髋,FicatⅡ期20髋,FicatⅢ期20髋,FicatⅣ期15髋。结果本组优35髋(46.7%),良13髋(... 目的评价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1年5月~2004年5月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50例(75髋),FicatⅠ期20髋,FicatⅡ期20髋,FicatⅢ期20髋,FicatⅣ期15髋。结果本组优35髋(46.7%),良13髋(17.3%),可18髋(24.0%),差9髋(12.0%),优良率为64.0%;Ⅰ期优良率(100.0%)明显高于Ⅲ期(40.0%)和Ⅳ期(13.3%)(P<0.05或0.01);手术前后髋关节的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及X线表现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X线片显示,60髋(80.0%)的股骨头坏死有不同程度改善,13髋(17.3%)无明显变化,2髋(2.7%)恶化;Ⅰ期平均为96.5分,Ⅱ期平均为94.4分,Ⅲ期为86.0分,Ⅳ期为74.1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χ2=6.87,P<0.05)。结论植入的带血管游离腓骨可增加股骨头部的血供和支撑作用,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移植 吻合血管 股骨头坏死 疗效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近段腓骨移植重建肩腕关节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重山 郝鹏 +2 位作者 李苏皖 陶然 张瑛 《临床骨科杂志》 2001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的近段腓骨移植重建肩、腕关节的疗效。方法 对近端肱骨和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病例彻底切除瘤段骨及周围反应组织 ,采用带血管蒂的游离近段腓骨移植重建肩关节和腕关节。结果 经术后 6个月~ 2年随访 ,2例重建肩、...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的近段腓骨移植重建肩、腕关节的疗效。方法 对近端肱骨和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病例彻底切除瘤段骨及周围反应组织 ,采用带血管蒂的游离近段腓骨移植重建肩关节和腕关节。结果 经术后 6个月~ 2年随访 ,2例重建肩、腕关节外观和功能恢复良好 ,肿瘤无复发。结论 带血管蒂近段腓骨移植是治疗肱骨近端和桡骨远端肿瘤切除后骨缺损和重建肩、腕关节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移植 关节重建术 骨巨细胞瘤
下载PDF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在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文涛 高铭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0期54-56,共3页
目的分析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在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0例骨肿瘤患者,依据腓骨移植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26例)及对照组(24例)。实验组患者实施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对照组患者实施不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对比两组患者的手... 目的分析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在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0例骨肿瘤患者,依据腓骨移植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26例)及对照组(24例)。实验组患者实施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对照组患者实施不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的肢体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533.88±216.45)ml多于对照组的(357.78±205.55)ml、手术时间(5.25±1.15)h长于对照组的(3.35±0.8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的2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Enneking评分分别为(19.75±2.55)、(21.05±2.85)、(23.20±3.4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4.28±2.30)、(16.65±2.75)、(18.58±3.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肿瘤临床治疗中应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不但疗效确切,而且手术安全性较高,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腓骨移植 带血管蒂 肢体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