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 被引量:72
1
作者 徐中和 蔡维山 郭奇峰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索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术后腓骨血供的监测方法。 方法 设计一种与移植腓骨血供同源的小腿外侧小皮瓣——监测皮岛进行移植。临床应用30例,术后通过对监测皮岛的观察,达到监测深层腓骨血供的目的。 结果 30例中,6例监测皮岛于... 目的 探索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术后腓骨血供的监测方法。 方法 设计一种与移植腓骨血供同源的小腿外侧小皮瓣——监测皮岛进行移植。临床应用30例,术后通过对监测皮岛的观察,达到监测深层腓骨血供的目的。 结果 30例中,6例监测皮岛于术后监测过程中准确地提示了移植腓骨血管危象,均及时得到手术探查、复通血供。30例移植腓骨均达到早期骨性愈合。 结论 监测皮岛是腓骨移植术后血供监测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皮岛 腓骨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多方式腓骨及皮瓣移植修复四肢骨及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2
2
作者 郑晓菊 王保山 +1 位作者 李海军 仇永锋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6-378,I0005,共4页
目的探讨带血管的腓骨及皮瓣移植修复四肢骨及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用腓骨转位修复胫骨缺损4例;游离腓骨移植中折叠移植3例,其中修复股骨下端缺损2例、跟骨缺损1例;单根移植修复胫骨、桡骨、跖骨缺损11例;半面腓骨移植修复掌骨缺... 目的探讨带血管的腓骨及皮瓣移植修复四肢骨及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用腓骨转位修复胫骨缺损4例;游离腓骨移植中折叠移植3例,其中修复股骨下端缺损2例、跟骨缺损1例;单根移植修复胫骨、桡骨、跖骨缺损11例;半面腓骨移植修复掌骨缺损2例。同时均带皮瓣修复骨及软组织缺损。结果20例全部成活,骨愈合时间为6~10周,3~6个月后负重,15例随访6个月~4年,移植骨增粗,下肢正常行走,移植皮瓣弹性好,上肢及手部恢复抓握旋转功能。结论多方式带血管的腓骨及皮瓣移植是治疗四肢及手术骨和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瓣 移植 四肢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折叠腓骨瓣一期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被引量:20
3
作者 廖贵清 苏宇雄 +4 位作者 杨小平 李唐新 侯劲松 苏凯 余东升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折叠腓骨复合组织瓣一期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后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采用折叠腓骨皮瓣一期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临床病例共5例。制... 目的探讨采用折叠腓骨复合组织瓣一期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后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采用折叠腓骨皮瓣一期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临床病例共5例。制备腓骨皮瓣,在保持骨膜连续性的情况下,将腓骨截骨后自身折叠成“双管”型腓骨皮瓣,修复受区缺损。结果5例腓骨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平均8个月,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颜面部基本对称,外形满意。复查X线片示腓骨皮瓣与健侧下颌骨骨结合良好,重建下颌骨高度满意,为义齿修复创造了良好的牙槽骨条件。结果折叠腓骨复合组织瓣一期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成功率高,有效修复了下颌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骨坏死 下颌骨 腓骨 骨皮瓣 移植
原文传递
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术后血管危象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昊亮 孙国文 +3 位作者 陈欣 周婷 胡勤刚 文建民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7-352,共6页
目的探讨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术后血管危象的转归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1049例,其中术后发生血管危象共6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前臂皮瓣(RFFF)2... 目的探讨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术后血管危象的转归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1049例,其中术后发生血管危象共6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前臂皮瓣(RFFF)28例、股前外侧皮瓣(ALTF)19例、腓骨瓣1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血管危象探查术。对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使用SPSS 22.0软件包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4例手术挽救成功44例(68.8%)。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组织瓣类型、危象发生时间、间隔时间(发生血管危象至进行手术探查的间隔时间)和引起危象原因与组织瓣抢救成功率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瓣类型、危象发生时间、间隔时间是影响组织瓣抢救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危象发生越早,间隔时间越短,组织瓣危象的抢救成功率越高;组织瓣类型会影响组织瓣危象的抢救成功率,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和腓骨瓣的抢救成功率依次降低;尽早识别血管危象并进行手术探查是组织瓣抢救的首要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瓣 腓骨瓣 血管危象 危险因素 颌面部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腓骨瓣游离移植治疗长段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正 喻爱喜 +3 位作者 漆白文 肖卫东 赵勇 李宗焕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3-466,共4页
目的总结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腓骨瓣游离移植(FVFG)治疗长段骨缺损中的应用经验。方法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对26例长段骨缺损行带血管蒂FVFG的患者应用ERAS理念,通过加强心理护理与营养支持、优化手术方案、强化疼痛管理、早期功... 目的总结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腓骨瓣游离移植(FVFG)治疗长段骨缺损中的应用经验。方法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对26例长段骨缺损行带血管蒂FVFG的患者应用ERAS理念,通过加强心理护理与营养支持、优化手术方案、强化疼痛管理、早期功能锻炼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出院后门诊定期随访,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出院满意度、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骨缺损愈合时间、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3.2±0.5)h,平均住院时间为(10.2±1.2)d,出院满意度超过95%,术后VAS评分小于3分。随访时间1.6~6.0年,26例腓骨瓣全部成活,骨缺损部位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5±0.6)个月。术后1.5年,7例上肢功能恢复80.1%,19例下肢功能恢复82.5%。结论ERAS理念应用于FVFG修复长段骨缺损,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疼痛明显减轻,缩短了住院时间,促进了患者康复,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腓骨瓣 移植 骨缺损 长段
原文传递
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缺损的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 被引量:18
6
作者 侯劲松 廖贵清 +4 位作者 黄洪章 苏宇雄 杨小平 张志光 曾融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目的评价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带肌袖和不带肌袖的游离腓骨(肌)瓣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手术切除后的骨缺损,以皮岛修复瘘周软组织缺损,记录腓骨截骨、组织瓣存活情况,供区、受区并发症,术后... 目的评价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带肌袖和不带肌袖的游离腓骨(肌)瓣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手术切除后的骨缺损,以皮岛修复瘘周软组织缺损,记录腓骨截骨、组织瓣存活情况,供区、受区并发症,术后张口度和余留牙咬合情况,对颌面部外形和功能重建进行评价。结果随访3~16个月,4例带肌袖腓骨肌皮瓣、5例不带肌袖腓骨皮瓣重建下颌骨缺损均获成功。下颌骨截骨长度6.0~17.0 cm,切取腓骨长度8.6~17.0 cm。腓骨截成三段2例,二段5例,截成二段后折叠2例。无1例发生严重供区或受区并发症。所有病例外形恢复良好,双侧下颌角处于同一平面,无中线偏斜,开口度2.5~3.3 cm,余留牙咬合正常。义齿修复后咀嚼功能满意。结论游离腓骨(肌)皮瓣存活率高,外形和功能恢复好,适合于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的即刻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放射性骨坏死 腓骨 肌皮瓣 移植
原文传递
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正武 黄海潞 何悦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进行肿瘤切除术后软硬组织缺损的一期修复重建,其中应用前臂皮瓣6例,腓骨肌皮瓣2例,股前外侧皮瓣2例。结果...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进行肿瘤切除术后软硬组织缺损的一期修复重建,其中应用前臂皮瓣6例,腓骨肌皮瓣2例,股前外侧皮瓣2例。结果术后发生血管危象2例,各1例挽救成功、失败,其余8例组织瓣均无血管危象发生,皮瓣成活率90%(9/10)。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肿瘤未见复发。所有病例的重建口腔颌面部外形良好,患者口腔功能几乎不受影响。结论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血管化游离组织瓣 显微外科 前臂皮瓣 腓骨肌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下载PDF
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前臂骨与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6
8
作者 黄伟雄 王明月 +3 位作者 杨月丽 邹新龙 王瑞雪 刘存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前臂骨与软组织重度缺损的效果。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11年2月,采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治疗前臂骨与软组织重度缺损11例,移植复合组织瓣腓骨长度8~14cm,皮瓣面积5cm×8cm~20cm×20c...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前臂骨与软组织重度缺损的效果。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11年2月,采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治疗前臂骨与软组织重度缺损11例,移植复合组织瓣腓骨长度8~14cm,皮瓣面积5cm×8cm~20cm×20cm。术后3、6、12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1年后评定伤肢功能。结果11例腓骨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3个月即可见骨折端已有愈合征象,半年即可见腓骨与前臂骨折愈合良好,术后1年按Enneking系统评分平均22.9分;前臂旋转功能:优3例,良6例,差2例;2例腓肠神经桥接移植中,1例修复桡神经虎口静态两点辨别觉(s2PD)9mm,1例修复尺神经小指末节掌侧s2PD15mm,所有病例拇指握拳、拇指与其他4指对指均可,供区踝关节活动正常。结论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是修复前臂骨与软组织重度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腓骨瓣 移植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足第一跖骨与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2
9
作者 胡锐 任义军 +4 位作者 严立 丁凡 易新成 韩琼 勘武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足第一跖骨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采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足第一跖骨与软组织重度缺损6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例,机器绞伤4例;外伤性缺损3例,感染性缺损3例。...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足第一跖骨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采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足第一跖骨与软组织重度缺损6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例,机器绞伤4例;外伤性缺损3例,感染性缺损3例。移植复合组织瓣腓骨长度6.0—12.0cm,皮瓣面积8.0cm×5.0cm~18.0cm×16.0cm;所有病例术后3、6、12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1年后评估伤肢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4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半年即可见跖骨与腓骨瓣愈合良好;术后根据Maryland足功能评定标准,优2例.良4例。结论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足第一跖骨与软组织缺损,其具有创面覆盖满意一次性重建修复足部负重区及周围软组织缺损、缩短治疗周期、供区损伤小、修复后患足功能良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瓣 骨移植 第一跖骨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3D打印辅助设计个性化游离腓骨瓣成形修复上颌骨切除术后缺损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何时知 张罗 +8 位作者 房居高 钟琦 李云霞 时倩 张洋 马泓智 李平栋 侯丽珍 陈晓红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设计个性化游离腓骨瓣成形修复上颌骨切除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3例上颌骨区肿瘤术后缺损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2~55岁。其中行...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设计个性化游离腓骨瓣成形修复上颌骨切除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3例上颌骨区肿瘤术后缺损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2~55岁。其中行上颌骨次全切除4例,全上颌骨切除9例。手术根据术前CT表现在上颌骨三维图像上模拟截骨切除范围,将健侧上颌骨镜像复制到患侧缺损处,再根据镜像后的骨形态设计个性化腓骨修复的3D模型,根据3D模型进行腓骨雕塑成形和上颌骨缺损修复。分别从口腔、鼻腔、眼功能及外形恢复等方面观察3D打印辅助设计个性化游离腓骨肌皮瓣成形修复上颌骨切除术后缺损的疗效。结果随访5~40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瓣危象皮瓣坏死,余12例皮瓣全部成活。13例患者随访期间,经CT或MRI证实均未见肿瘤复发。3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腭瘘,余10例患者可经口进食,无鼻腔反流。11例患者发音效果满意。全部患者鼻腔通气良好。全部患者未出现视力下降和复视,眼位正常。术后外观恢复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估。13例患者VAS平均数为8分,除1例皮瓣坏死患者,余12例患者对外形修复满意。结论3D打印辅助设计个性化游离腓骨瓣成形修复上颌骨切除术后缺损不仅能保全口腔、鼻腔和眼的功能,而且能获得较满意的外形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腓骨 肌皮瓣 3D打印 修复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以胫前返血管为蒂腓骨上段移植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永绥 张发惠 +2 位作者 王万明 张国栋 陈振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7-489,共3页
目的:为胫前返血管蒂腓骨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胫前返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胫前返动脉始于胫前动脉,起始点距腓骨头尖下(4.5±0.7)cm(3.0~6.0cm),动脉主干... 目的:为胫前返血管蒂腓骨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胫前返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胫前返动脉始于胫前动脉,起始点距腓骨头尖下(4.5±0.7)cm(3.0~6.0cm),动脉主干长(0.5±0.2)cm(0.2~1.2cm),外径(2.0±0.4)mm(1.3~3.0mm),伴行静脉2条,外径为(2.1±0.5)mm(1.5~3.0mm)和(2.6±0.4)mm(1.7~3.2mm)。胫前返动脉腓骨头支1~2支,外径(1.7±1.3)mm(0.6~2.1mm),分布于腓骨头的前内侧面骨膜,并与其它来源的腓骨上段骨膜支构成动脉网。腓骨头支起始点至胫前返动脉起始点长度为(1.0±0.4)cm(0.3~1.8cm),其中长度≥1.0cm者占46.7%。腓骨头支起始点以远1.5cm处的胫前返动脉外径为(1.4±0.5)mm(0.8~2.1mm)。结论:胫前返血管蒂腓骨瓣的的设计具有可行性,为临床带血管腓骨上段移植提供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血管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前返动脉 腓骨瓣 腓骨头支 解剖学
下载PDF
CTA及CAD\CAM技术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瓣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韬 张燕 +4 位作者 李彦生 归来 毛驰 陈永宁 赵继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技术(CTA)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CAD\CAM)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瓣移植下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方法游离腓骨瓣下颌骨复杂缺损重建的患者7例,术前常规行下肢CTA检查;并经CAD\CAM技术模拟下颌骨切除及重建、制作...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技术(CTA)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CAD\CAM)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瓣移植下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方法游离腓骨瓣下颌骨复杂缺损重建的患者7例,术前常规行下肢CTA检查;并经CAD\CAM技术模拟下颌骨切除及重建、制作手术模板,进行游离腓骨瓣下颌骨重建。结果患者术前CTA检查顺利,术前拟了解的下肢解剖情况显示清晰。手术过程顺利,所有游离腓骨瓣及皮岛均成活(成功率100%),外形基本对称,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CTA及CAD\CAM技术在游离腓骨瓣复杂下颌骨重建的术前供区评价选择、手术设计及术中腓骨瓣塑形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重建 游离腓骨瓣 CT血管造影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
原文传递
游离髂骨瓣结合足底内侧皮瓣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结合腓骨瓣修复前足胫侧列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向胜涛 赵玲珑 +7 位作者 于学军 郑文 滕云升 梁高峰 安伟 施小强 张万福 李少珲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4期281-286,共6页
目的比较游离髂骨瓣结合足底内侧皮瓣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结合腓骨瓣重建前足胫侧列缺损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安·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手外二科共收治前足胫侧列缺损患者22例,其中11例采用游离髂骨瓣结合足底内侧皮... 目的比较游离髂骨瓣结合足底内侧皮瓣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结合腓骨瓣重建前足胫侧列缺损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安·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手外二科共收治前足胫侧列缺损患者22例,其中11例采用游离髂骨瓣结合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设为观察组;另外11例采用股前外侧皮瓣结合腓骨瓣修复,设为对照组。一期手术2组均为清创后采用克氏针或钢板螺钉固定骨折及脱位,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覆盖。二期重建前足胫侧列缺损时,观察组采用游离髂骨瓣结合足底内侧皮瓣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结合腓骨瓣进行修复。观察皮瓣是否成活、是否有血管危象和感染发生;通过定期门诊复查、微信、电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术后24个月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足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比较,其中优:90~100分;良:75~89分;可:50~74分;差:50分以下,计算患者足功能恢复优良率;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提出的感觉功能恢复分级标准,分别在术后6、12、24个月对2组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比较。数据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对照组1例分别于术后1、2 d出现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缓解。观察组1例出现皮瓣伤口浅表感染,经换药、静脉滴注抗生素后缓解。术后24个月足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优3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0.9%;对照组:优1例,良3例,可7例,优良率36.4%。观察组足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8,P=0.024)。术后6、12、24个月,观察组皮瓣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分别为8.0(4.0,8.0)、12.0(12.0,16.0)和16.0(16.0,16.0)分;对照组皮瓣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分别为4.0(4.0,4.0)、12.0(8.0,12.0)和12.0(12.0,12.0)分。相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皮瓣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均高于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损伤 外科皮瓣 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 髂骨瓣 腓骨瓣 修复重建
原文传递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辅助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明 张磊 +5 位作者 周航宇 伋琳 宋梓维 曾富海 马宇飞 夏德林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年第6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CAD/CAM技术)辅助腓骨肌皮瓣修复缺损下颌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下颌骨病损患者8例,术前CT扫描获取下颌骨及待移植腓骨的CT数据,用CAD/CAM技术...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CAD/CAM技术)辅助腓骨肌皮瓣修复缺损下颌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下颌骨病损患者8例,术前CT扫描获取下颌骨及待移植腓骨的CT数据,用CAD/CAM技术打印原始头颅及重建头颅模型、下颌骨及腓骨截骨导板。根据重建头颅模型预成型钛板,在导板及钛板辅助下实施手术。术后随访6~24个月,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术后8例中2例因对植入物的免疫排斥导致皮瓣坏死,1例因术后血糖控制欠佳致皮瓣感染坏死,其余5例患者术区均一期愈合,腓骨肌皮瓣成活良好,供植区及受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高。结论CAD/CAM技术辅助下腓骨肌皮瓣重建下颌骨具有加快手术进程,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下颌骨截除、腓骨塑形的精确度,促进术后功能和形态恢复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重建 腓骨 肌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
原文传递
带蒂游离腓骨骨皮瓣治疗创伤后胫骨大段缺损并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志勤 王镖 +1 位作者 杨新佑 张锡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12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 探讨采用健侧带蒂游离腓骨骨皮瓣修复创伤后胫骨大段缺损并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7-05—2013-03采用彻底清创、清除死骨后一期健侧带蒂游离腓骨骨皮瓣治疗创伤后胫骨大段骨缺损并胫前皮肤缺损14例。结果 术后1... 目的 探讨采用健侧带蒂游离腓骨骨皮瓣修复创伤后胫骨大段缺损并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7-05—2013-03采用彻底清创、清除死骨后一期健侧带蒂游离腓骨骨皮瓣治疗创伤后胫骨大段骨缺损并胫前皮肤缺损14例。结果 术后14例均获得9-16个月随访,术后伤口18-25 d愈合拆线,皮瓣全部存活,X线示移植腓骨均愈合。术后3个月开始出现明显骨痂形成,完全愈合时间平均7.2(6-10)个月,移植腓骨增粗完全胫骨化平均14.6(12-16)个月。其中3例在术后9个月时行X线复查发现移植腓骨中段出现骨折,周围已有大量骨痂形成,未行外固定及局部制动。6例术后11-15个月取出克氏针内固定。术后9个月按Enneking评价系统,肢体术后功能恢复平均为正常功能的87%,6例克氏针内固定取出术后1个月肢体功能恢复平均为正常功能的96%。结论 使用带蒂游离腓骨骨皮瓣能一次性修复创伤后胫骨大段缺损并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可以明显减少手术次数并缩短愈合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 骨皮瓣 移植 胫骨缺损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在血管化腓骨瓣重建下颌骨大型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东洋 曹健 +3 位作者 庞超远 田文艳 陈杰 张文凯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目的 :比较3D打印技术与基于经验的传统方法 ,应用于血管化腓骨重建大型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探讨前者在下颌骨重建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5间完成的15例血管化腓骨重建下颌骨的临床资料。按照下颌骨截骨与腓骨瓣制备中是否... 目的 :比较3D打印技术与基于经验的传统方法 ,应用于血管化腓骨重建大型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探讨前者在下颌骨重建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5间完成的15例血管化腓骨重建下颌骨的临床资料。按照下颌骨截骨与腓骨瓣制备中是否采用3D打印模型指导,分为2组:传统方法组9例(2011—2014年度病例),3D打印技术组6例(2014—2015年度病例)。主要分析一般资料特点,对照2组病例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效果评估情况。结果:与传统方法组相比,3D打印技术指导下手术,腓骨离体缺血时间少,修改次数少,骨断端接触面积大,手术前后下颌角的角度差异更小,颌骨外形更加满意;但在患者年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成功率等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打印技术的应用缩短了腓骨缺血时间,提高了截骨及颌骨形态精确度,优化了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外科规划 腓骨瓣 下颌骨缺损 重建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及口底缺损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17
作者 柳琪 朱孜冠 +1 位作者 程刚 谢庆平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游离腓骨瓣修复恶性肿瘤切除后下颌骨及口底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例下牙龈鳞状细胞癌的患者进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及口底缺损的手术,手术分两组同时进行:一组行原发...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游离腓骨瓣修复恶性肿瘤切除后下颌骨及口底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例下牙龈鳞状细胞癌的患者进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及口底缺损的手术,手术分两组同时进行:一组行原发灶切除;另一组行右小腿游离腓骨瓣切取。利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进行血管的吻合及口底黏膜的缝合。结果术后4周随访.皮瓣完全成活,口底无感染.可自由行走和进食半流质。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相较于传统的显微外科手术具有更加的精细稳定、创伤更小、视野更清楚、恢复更快的优势,将是复杂显微外科今后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腓骨瓣 下颌骨缺损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有限元法分析腓骨瓣重建完全缺失跟骨的生物力学
18
作者 陈默迪 孙琪博 +3 位作者 徐天宇 邰国梁 赵玉祥 潘朝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05-1809,共5页
背景:跟骨缺损在临床中屡见不鲜,因足跟复杂的解剖结构与运动功能使外科医生评估跟骨重建效果较为困难,而有限元分析已成为生物力学行为模拟和数值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目的:比较Ⅱ字、V字排列腓骨瓣重建缺失跟骨的临床效果及生物力学... 背景:跟骨缺损在临床中屡见不鲜,因足跟复杂的解剖结构与运动功能使外科医生评估跟骨重建效果较为困难,而有限元分析已成为生物力学行为模拟和数值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目的:比较Ⅱ字、V字排列腓骨瓣重建缺失跟骨的临床效果及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采集1名50岁健康男性左足CT图像,用Mimics软件获取初步三维模型,导入Geomagic软件对模型进行修整和曲面化从而优化模型。再将模型通过Solidworks软件模拟跟骨重建并完成有限元计算前处理,最后进入Ansys软件求解。将仿真结果与既往文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再根据仿真得到的应力结果对手术效果和不同姿态下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模型直观展现出腓骨瓣Ⅱ字、V字排列,均可以用来重建完全缺失的跟骨,能够一定程度恢复正常跟骨的长、宽、高,填补跟骨缺失的骨量;②两种重建跟骨相较正常跟骨在施加载荷后都表现出应力过于集中的趋势,正常跟骨应力多集中于跟骨结节、载距突及跟骨沟周围,而两种腓骨瓣应力多集中于骨瓣与距骨和骰骨衔接处;③两种重建跟骨与正常跟骨在不同模拟状态下最大应力值均不相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Ⅱ字相较V字腓骨瓣在不同状态下应力变化较小,更接近在相同状态时的正常跟骨;V字腓骨瓣在推离期出现局部应力过大,骨材料可能在此模拟状态下屈服,提示存在骨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腓骨 移植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步态分析 复合组织瓣 显微外科
下载PDF
同期神经化腓骨瓣用于下颌骨重建及下唇感觉恢复的术式初探
19
作者 张冰清 史敬存 +4 位作者 吴梓谦 张于涵 王婕妤 肖孟 王磊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及下牙槽神经因肿瘤截除后,同期颌骨重建及感觉恢复的新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行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中一并切除与病灶密切的下牙槽神经,同期行神经化血管化腓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 目的:探讨下颌骨及下牙槽神经因肿瘤截除后,同期颌骨重建及感觉恢复的新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行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中一并切除与病灶密切的下牙槽神经,同期行神经化血管化腓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通过影像学观察其移植骨吸收情况,应用两点辨别觉和感觉测试丝评估感觉保存效果。结果:术后随访9个月,患者颜面自然对称,皮瓣存活良好,移植骨稳定未见明显吸收,下唇感觉功能良好,颏部稍次,无咬唇、流涎等问题;受区及供区未见并发症。结论:同期重建神经的新方法对腓骨瓣移植重建下颌骨时恢复下唇感觉及预防移植骨术后吸收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瓣 神经吻合 下颌骨缺损 颌骨重建
下载PDF
混合现实技术在腓骨瓣制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欢 杨子桧 +4 位作者 许立志 杨耀武 雷德林 魏建华 杨新杰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3-696,共4页
目的探讨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技术在腓骨瓣制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2018、2019级共20名规培及专培医师,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名,分别采用传统方式(... 目的探讨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技术在腓骨瓣制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2018、2019级共20名规培及专培医师,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名,分别采用传统方式(对照组)和头戴式全息眼镜MR方式(实验组)进行腓骨瓣制备教学。统计两组学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结果以评估学习效果,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课堂氛围、课程满意度、三维立体感、学习专注度、理论知识掌握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问卷调查每项评分均为为0~5分,分数越高教学效果越好,0分为差,5分为非常优秀。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91.4±4.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2)分](P<0.01),且实验组的划线时间和模拟截骨总时间[分别为(5.7±1.2)和(20.9±2.3)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7.2±1.7)和(26.1±3.6)min](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提升课堂氛围、课程满意度、三维立体感、理论知识掌握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学员的学习专注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腓骨瓣制备教学中应用MR技术,有助于医师理解腓骨瓣制备的基础理论且提高其动手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外科手术 增强现实 混合现实 临床教学 腓骨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