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大黄素赭曲霉的离子注入诱变选育及发酵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吕平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2-37,共6页
通过N^+离子注入获得大黄素高产菌株Aspergillus ochraceus LP-0301并优化了发酵条件,使其最终产率达1.453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2.96倍。优化后的培养基为:镁离子1.5g/L,硝酸铵10 g/L,蛋白胨10g/L,玉米淀粉75 g/L;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温... 通过N^+离子注入获得大黄素高产菌株Aspergillus ochraceus LP-0301并优化了发酵条件,使其最终产率达1.453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2.96倍。优化后的培养基为:镁离子1.5g/L,硝酸铵10 g/L,蛋白胨10g/L,玉米淀粉75 g/L;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为7,装液量80 mL,接种量10%,茵龄20 h。LP-0301发酵特性分析表明其生长和产物合成阶段分明,前期生长快,时间短,茵丝体相对较小,后期生长慢,时间长,大黄素积累多,为典型的次生代谢产物。由LP-0301发酵产大黄素的含量较药用植物高,有进一步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大黄素 赭曲霉 发酵特性
下载PDF
贵州荔波传统酸肉优势菌筛选、鉴定与发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倩 郭晓芸 +2 位作者 范丽平 王艳 杨冬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89-194,共6页
目的:为揭示贵州荔波传统酸肉不同发酵期微生物菌群变化特征,确定优势菌种,并了解其发酵性能。方法:对酸肉中的菌种进行分离、筛选,采用API 50CH标准系统进行鉴定,并对优势菌的生长特性、产酸性、耐盐性、酶活力等进行研究。结果:筛选... 目的:为揭示贵州荔波传统酸肉不同发酵期微生物菌群变化特征,确定优势菌种,并了解其发酵性能。方法:对酸肉中的菌种进行分离、筛选,采用API 50CH标准系统进行鉴定,并对优势菌的生长特性、产酸性、耐盐性、酶活力等进行研究。结果:筛选出四株产酸较快、发酵风味好的乳酸菌分别是M5-4-2、M1-4、M3-4、M9,其中两株为短乳杆菌,另外两株分别是植物乳杆菌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四株菌均有较高的耐盐特性和较强的亚硝酸盐耐受能力,四株菌株之间无拮抗性、均能发酵葡萄糖产酸而不产气、胞外酶均无蛋白质和脂肪分解能力。结论:M5-4-2、M1-4、M3-4、M9发酵性能较好,可以复配混合,开发为荔波酸肉产业化生产的纯种发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肉 发酵 优势菌 发酵性能
下载PDF
产酯酵母的筛选及其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蒲春 胡沂淮 +1 位作者 贾亚伟 严启梅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49,53,共4页
从大曲中筛选到8株产酯酵母,选酶活最高菌株进行26S rDNA鉴定,确定其为异常毕赤酵母。试验结果表明,该酵母麸曲的酯化力可达到19.36 mg/100 mL。该菌株麸曲最佳培养时间为6 d;液体培养最高耐受温度为43℃;最低耐受pH值为3.5;最高耐受酒... 从大曲中筛选到8株产酯酵母,选酶活最高菌株进行26S rDNA鉴定,确定其为异常毕赤酵母。试验结果表明,该酵母麸曲的酯化力可达到19.36 mg/100 mL。该菌株麸曲最佳培养时间为6 d;液体培养最高耐受温度为43℃;最低耐受pH值为3.5;最高耐受酒精度为18%vol;最适生长温度为27℃;利用葡萄糖产酒精能力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酯酵母 己酸乙酯 筛选 发酵特性
下载PDF
出芽短梗霉的发酵性能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陈波 蒲刚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5-17,共3页
就茁霉多糖和蓝色色素的产生,对出芽短梗霉的发酵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碳源、氮源、pH值、容氧量、发酵时间等影响因素的比较试验,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发酵条件,为茁霉多糖和蓝色色素的生产与控制提供了参考数据。
关键词 出芽短梗霉 茁霉多糖 蓝色色素 发酵特性
原文传递
甜橙果酒酵母筛选及发酵性能 被引量:25
5
作者 罗佳丽 王雪莹 +1 位作者 王孝荣 蒋和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2-227,共6页
以甜橙果皮和甜橙果园土壤为分离源,共分离到138株酵母菌,经过三级筛选,获得两株适合酿造甜橙果酒的酵母菌S017和F076,经鉴定均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并对其发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S017、F076的最适发酵温度... 以甜橙果皮和甜橙果园土壤为分离源,共分离到138株酵母菌,经过三级筛选,获得两株适合酿造甜橙果酒的酵母菌S017和F076,经鉴定均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并对其发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S017、F076的最适发酵温度及pH值分别为24、30℃及5.0、5.5;S017产酒精能力和降糖速率大于F076;与果酒干酵母发酵的酒样相比,两株菌株所发酵的酒样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具有典型的甜橙果酒风味;S017发酵酒样香气种类多于其余酒样,且特征香气物质己酸乙酯、辛酸乙酯、苯乙醇含量明显高于其余酒样。综合各种性能表明,筛选的菌株S017更适合甜橙果酒的酿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橙果酒 酵母菌 分离筛选 鉴定 发酵性能
下载PDF
不同发酵特性的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共发酵的特性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莎 马成杰 +2 位作者 徐志平 徐爱才 华宝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23-127,共5页
为探究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嗜热链球菌株与保加利亚乳杆菌株共发酵的特性,用产酸快的嗜热链球菌StCH-1菌株和产黏好的嗜热链球菌StTA040菌株与保加利亚乳杆菌Lb0925B菌株组合,测定其组合菌株的发酵性能。通过实验发现组合菌株发酵速率均... 为探究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嗜热链球菌株与保加利亚乳杆菌株共发酵的特性,用产酸快的嗜热链球菌StCH-1菌株和产黏好的嗜热链球菌StTA040菌株与保加利亚乳杆菌Lb0925B菌株组合,测定其组合菌株的发酵性能。通过实验发现组合菌株发酵速率均比单菌株发酵速率快,其中含有嗜热链球菌StCH-1的组合菌株发酵速率较快,而含有嗜热链球菌StTA040的组合菌株的胞外多糖产量较高,发酵乳的黏度较高,持水力较强;三组分发酵剂的发酵速率快,发酵乳在贮藏期间黏度高,持水力强,通过感官分析得出三组分发酵剂制得的发酵乳的口感和风味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链球菌 胞外多糖 共发酵 发酵特性 感官评价
下载PDF
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发酵乳杆菌在豆乳中的发酵特性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水泉 包艳 +4 位作者 张延超 董喜梅 刘勇 张勇 张和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2,共6页
选用分离自西藏、内蒙古和蒙古国自然发酵乳制品中的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11株发酵乳杆菌分别发酵豆乳,在42℃发酵和4℃贮藏期间分别测定其菌落总数、pH值、滴定酸度、黏度、蛋白水解能力以及脱水收缩性指标,并在贮藏1 d时进行感官鉴评。... 选用分离自西藏、内蒙古和蒙古国自然发酵乳制品中的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11株发酵乳杆菌分别发酵豆乳,在42℃发酵和4℃贮藏期间分别测定其菌落总数、pH值、滴定酸度、黏度、蛋白水解能力以及脱水收缩性指标,并在贮藏1 d时进行感官鉴评。结果表明,发酵期间,各发酵豆乳的pH值显著下降,而滴定酸度、黏度均显著升高(P<0.05);L.fermentum F6发酵豆乳产品无乳清析出,表面细腻,具有良好的拉丝性,其表观、气味以及风味总体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发酵产品(P<0.05)。因此,L.fermentum F6适合用于益生菌凝固型发酵豆乳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杆菌 豆乳 发酵特性
下载PDF
活性干酵母在杨梅酒酿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敏 梁新乐 +1 位作者 励建荣 Joyce D.C.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15,共5页
研究了活性干酵母应用于发酵型杨梅酒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SO2 浓度和活性干酵母的添加量显著影响杨梅酒的发酵速率和口感。文中采用了单因素发酵性能试验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当发酵用杨梅原汁SO2 质量浓度在 5 0~ 10 0mg/L ,活... 研究了活性干酵母应用于发酵型杨梅酒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SO2 浓度和活性干酵母的添加量显著影响杨梅酒的发酵速率和口感。文中采用了单因素发酵性能试验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当发酵用杨梅原汁SO2 质量浓度在 5 0~ 10 0mg/L ,活性干酵母的添加量在10 6 ~ 10 7/mL条件下 ,杨梅汁发酵迅速 ,得到的酒液品质与使用As 14 5 0鲜酵母发酵得到的杨梅酒相近 ,口感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干酵母 发酵型杨梅酒 发酵特性 酿造 添加量 口感
下载PDF
本土葡萄酒酿酒酵母发酵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17
9
作者 程超 韩北忠 +2 位作者 陈晶瑜 李双石 李筝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10,共3页
对从河北葡萄产区初筛得到的5株酿酒酵母菌株进行了发酵性能的比较。首先比较其耐糖、耐酒精、耐酸、耐二氧化硫和耐低温性能,随后进一步通过葡萄汁发酵实验比较菌株的发酵力、酒精产率和残糖量,最终筛选出2株发酵性能优良的菌株ZN3和Z... 对从河北葡萄产区初筛得到的5株酿酒酵母菌株进行了发酵性能的比较。首先比较其耐糖、耐酒精、耐酸、耐二氧化硫和耐低温性能,随后进一步通过葡萄汁发酵实验比较菌株的发酵力、酒精产率和残糖量,最终筛选出2株发酵性能优良的菌株ZN3和ZN4,具有我国地区特色葡萄酒生产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酿酒酵母 发酵性能
下载PDF
燕麦全粉对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杰琼 钱海峰 +2 位作者 王立 张晖 齐希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9,共8页
以不同比例(0%~50%)的燕麦全粉替代小麦面粉,通过粉质、拉伸、快速黏度分析、旋转流变、F3-发酵流变、面团p H值的测定及质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混合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发酵特性及馒头的质构品质。结果表明:随着燕麦全粉替代比例的增加... 以不同比例(0%~50%)的燕麦全粉替代小麦面粉,通过粉质、拉伸、快速黏度分析、旋转流变、F3-发酵流变、面团p H值的测定及质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混合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发酵特性及馒头的质构品质。结果表明:随着燕麦全粉替代比例的增加,混合粉的湿面筋含量显著降低,面团的吸水率增大,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弱化度逐渐增大,最大拉伸阻力和拉伸比例先降低后升高,延伸度逐渐降低;混合粉的峰值黏度、回生值、糊化温度及面团的弹性、黏性模量都随燕麦全粉的加入而逐渐增大;面团的持气性逐渐降低,漏气时间提前;燕麦全粉的加入使面团的p H值增大,使酵母及乳酸菌等的代谢受到了影响;燕麦全粉的替代比例小于20%时,混合粉仍具有较好的加工特性,更高含量燕麦全粉的加入将会导致馒头的比容和弹性显著降低,硬度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全粉 面团 流变学特性 发酵特性 馒头
下载PDF
本土戴尔有孢圆酵母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潜力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诗妮 叶冬青 +3 位作者 贾红帅 张文静 宋育阳 刘延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08-115,共8页
对从甘肃祁连产区筛选获得的3株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的生理特性及发酵性能进行分析,并选用T.delbrueckii R12与酿酒酵母以不同接种方式和接种比例混合酿造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结果表明:3株菌均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可... 对从甘肃祁连产区筛选获得的3株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的生理特性及发酵性能进行分析,并选用T.delbrueckii R12与酿酒酵母以不同接种方式和接种比例混合酿造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结果表明:3株菌均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可耐受体积分数12%乙醇、400 mg/L SO2和400 g/L糖;在含200 g/L糖的模拟汁中单独接种,3株菌均能完成发酵,乙醇产量(体积分数)达11%,当糖质量浓度不小于300 g/L时,3株菌能启动发酵但未能代谢全部糖分。优选菌株R12在与酿酒酵母同时及顺序接种的混合发酵中均可保持良好的定植能力,其中顺序接种中R12的增殖量更大;酒样中挥发酸含量随T.delbrueckii接种比例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研究表明,本土T.delbrueckii发酵性能优良,具有酿造我国地区特色葡萄酒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非酿酒酵母 生理特性 发酵特征 混合发酵 低挥发酸
下载PDF
赤霞珠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的酿酒酵母筛选及其发酵特性 被引量:14
12
作者 程仕伟 韩鹏 +4 位作者 赵慧 屈慧鸽 于英 沈志毅 李记明 《酿酒科技》 2015年第3期16-19,共4页
采用孟加拉红选择性培养基筛选烟台产区赤霞珠葡萄自然发酵醪液中的酵母菌,并经WL培养基鉴定获得9株酿酒酵母。酿酒酵母经发酵性能和耐受能力(酒精度、SO2、酸、高糖)测定,选育3株酵母用于酿造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结果显示,菌株YCF2的发... 采用孟加拉红选择性培养基筛选烟台产区赤霞珠葡萄自然发酵醪液中的酵母菌,并经WL培养基鉴定获得9株酿酒酵母。酿酒酵母经发酵性能和耐受能力(酒精度、SO2、酸、高糖)测定,选育3株酵母用于酿造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结果显示,菌株YCF2的发酵指标较好,部分指标优于商品化酿酒酵母,具备工业化发酵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酿酒酵母 发酵特性 本土酵母 葡萄酒酿造 葡萄酒
下载PDF
传统乳制品来源乳酸菌的发酵特性及其在酸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曹永强 张健 +4 位作者 余志坚 陈超 周梅 宗艳丽 杨贞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5-150,共6页
对从传统乳制品中分离出的4株保加利亚乳杆菌和4株嗜热链球菌发酵特性及应用进行研究。利用脱脂乳进行培养,以发酵时间、风味物质及贮藏过程中的p H、滴定酸度、持水力、粘度变化为指标,研究单菌株的发酵性能。进一步对较优发酵性能菌... 对从传统乳制品中分离出的4株保加利亚乳杆菌和4株嗜热链球菌发酵特性及应用进行研究。利用脱脂乳进行培养,以发酵时间、风味物质及贮藏过程中的p H、滴定酸度、持水力、粘度变化为指标,研究单菌株的发酵性能。进一步对较优发酵性能菌株复配,考察不同接种比例时酸奶的酸度、粘度、风味、感官等指标,研究其在酸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保加利亚乳杆菌Lb.YNF-5和嗜热链球菌St.GST-6具有良好的发酵性能。通过对此两株菌进一步复配,最终确定当保加利亚乳杆菌(Lb.YNF-5):嗜热链球菌(St.GST-6)配比为1∶1时,酸奶产品品质最佳,发酵时间为5.8 h,粘度为7186.47 m Pa·s,感官评价得分为76分。本研究综合表明,菌株Lb.YNF-5和St.GST-6具有开发优良酸奶发酵剂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加利亚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 风味 发酵性能 筛选
下载PDF
类开菲尔粒发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和平 田瑞华 +3 位作者 乌云 黄艳萍 杜美丽 刘歆瑜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4年第4期153-155,共3页
该研究揭示了类开菲尔粒发酵乳酸度受发酵条件影响的主次顺序分别为时间、温度、接种量;乙酸、乳酸含量受发酵条件影响的主次顺序分别为温度、时间、接种量;甲酸含量受发酵条件影响的主次顺序分别为温度、接种量、时间。1:10接种、37℃... 该研究揭示了类开菲尔粒发酵乳酸度受发酵条件影响的主次顺序分别为时间、温度、接种量;乙酸、乳酸含量受发酵条件影响的主次顺序分别为温度、时间、接种量;甲酸含量受发酵条件影响的主次顺序分别为温度、接种量、时间。1:10接种、37℃条件下发酵16小时产酸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菲尔粒 接种量 发酵乳 发酵特性 发酵条件 产酸量 乳酸含量 温度 顺序 酸度
下载PDF
黄酒酿造过程中细菌群落组成及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凤杰 褚小米 +4 位作者 薛洁 王异静 王德良 周建弟 钱斌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35,共4页
对麦曲、浸米水和黄酒发酵醪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分析代表菌株的生长速度、产酸能力和酸味特性。结果表明,分离的41株细菌经16S rDNA序列鉴定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和芽孢... 对麦曲、浸米水和黄酒发酵醪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分析代表菌株的生长速度、产酸能力和酸味特性。结果表明,分离的41株细菌经16S rDNA序列鉴定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4个属。乳酸菌一直存在于酿造过程中,且种类丰富,其中短乳杆菌数量最多;从菌体增殖的OD600值、产酸能力和产酸风味三方面评价乳酸菌代表菌株,植物乳杆菌L15生长较快,产酸能力突出且酸味清爽,副干酪乳杆菌L46次之,短乳杆菌虽增殖和产酸状况良好,但酸味恶臭。其他菌种产酸能力不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细菌 发酵特性 16S RDNA PCR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对羊奶酸奶发酵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高微娟 张富新 +2 位作者 魏怡 吴月红 陈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2,共5页
以羊奶为原料,在添加传统发酵剂的基础上研究了干酪乳杆菌对羊奶酸奶发酵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接种量大于3%时有利于羊奶酸奶中干酪乳杆菌的生长,但会抑制酸奶中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进而影响羊奶酸奶的品... 以羊奶为原料,在添加传统发酵剂的基础上研究了干酪乳杆菌对羊奶酸奶发酵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接种量大于3%时有利于羊奶酸奶中干酪乳杆菌的生长,但会抑制酸奶中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进而影响羊奶酸奶的品质;发酵温度高于39℃时酸奶中干酪乳杆菌活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不利于酸奶良好风味的形成;当干酪乳杆菌的接种量为3%~5%、发酵温度为39℃时,羊奶酸奶的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羊奶酸奶 发酵特性 乳酸菌 感官品质
下载PDF
酸马奶中干酪乳杆菌发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杰 云月英 +3 位作者 张文羿 邵亚东 孟和毕力格 张和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3-27,共5页
研究了从内蒙古锡林浩特传统发酵酸马奶中分离4株(Lb.caseiZL3-1,Lb.caseiZL3-4,Lb.caseiZhang和Lb.caseiXM2-1)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干酪乳杆菌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37℃发酵24h结束后,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滴定酸度为79.75°T,pH值变化... 研究了从内蒙古锡林浩特传统发酵酸马奶中分离4株(Lb.caseiZL3-1,Lb.caseiZL3-4,Lb.caseiZhang和Lb.caseiXM2-1)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干酪乳杆菌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37℃发酵24h结束后,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滴定酸度为79.75°T,pH值变化在4.52~4.26之间。Lb.caseiZL3-1,Lb.caseiZL3-4,Lb.caseiZhang和Lb.caseiXM2-1在发酵结束的活菌总数分别为8.11×108,8.53×108,9.61×108和5.30×108mL-1,其中Lb.caseiZhang活菌数为最高。24h发酵结束时,Lb.caseiZL3-1,Lb.caseiZL3-4,Lb.caseiZhang和Lb.caseiXM2-1的黏度分别为0.1830,0.2957,0.1167和0.2497Pa.s。发酵过程中质量分数为12%的TCA可溶性氮无明显增加,4株干酪乳杆菌的蛋白水解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马奶 干酪乳杆菌 发酵特性
下载PDF
发酵肉制品常见乳酸菌的发酵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褚福娟 孔保华 黄永 《肉类研究》 2009年第6期16-20,共5页
选择发酵肉制品中常见的6株乳酸菌,对其发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株菌均有较强的耐亚硝酸盐能力,其中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清酒乳杆菌、发酵乳杆菌能够耐受6%食盐,且无蛋白和脂肪分解能力。发酵乳杆菌产酸能力弱,不能有效控制致... 选择发酵肉制品中常见的6株乳酸菌,对其发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株菌均有较强的耐亚硝酸盐能力,其中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清酒乳杆菌、发酵乳杆菌能够耐受6%食盐,且无蛋白和脂肪分解能力。发酵乳杆菌产酸能力弱,不能有效控制致病菌的生长,不适合单独作为发酵剂使用。清酒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能够有效降低pH值,抑制致病菌的生长,适合发酵肉制品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性能 乳酸菌 发酵肉制品
下载PDF
腌腊肉中优良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胡美忠 郁建生 郁建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2-158,共7页
通过产酸能力、耐低温能力、耐氯化钠能力、耐亚硝酸钠能力、产气产黏液和产广谱抑菌细菌素等试验,从26株分离自腌腊肉的乳酸菌筛选出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菌株R3-1,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拮... 通过产酸能力、耐低温能力、耐氯化钠能力、耐亚硝酸钠能力、产气产黏液和产广谱抑菌细菌素等试验,从26株分离自腌腊肉的乳酸菌筛选出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菌株R3-1,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拮抗试验表明植物乳杆菌R3-1能产生广谱抗菌作用的细菌素,但对同分离来源的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P2无拮抗,两者可组合成复合发酵剂。发酵牛肉干初步应用试验表明植物乳杆菌R3-1与木糖葡萄球菌P2组成的复合发酵剂在颜色、香味、质地、味道和接受度方面比单独使用植物乳杆菌发酵或不使用菌种发酵有显著改善(p<0.05),表明植物乳杆菌R3-1是潜在的工业用乳酸菌肉品发酵剂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发酵性能 发酵剂 发酵牛肉干 发酵效果评价
下载PDF
益生菌与益生元组合的筛选及体外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雅丽 王默涵 +6 位作者 赵雯 段素芳 刘伟贤 陈萌 刘义凤 段盛林 洪维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0-57,共8页
为科学配伍肠道健康食品中的益生菌与益生元,在相同的体外培养条件下评价乳双歧杆菌BL-99、婴儿双歧杆菌YLGB-1496、副干酪乳杆菌K56、副干酪乳杆菌ET-22等4株益生菌对12种益生元的利用特点,高通量筛选典型的合生元组合并分析其发酵特... 为科学配伍肠道健康食品中的益生菌与益生元,在相同的体外培养条件下评价乳双歧杆菌BL-99、婴儿双歧杆菌YLGB-1496、副干酪乳杆菌K56、副干酪乳杆菌ET-22等4株益生菌对12种益生元的利用特点,高通量筛选典型的合生元组合并分析其发酵特性。研究通过微生物菌落自动化工作站测定所有组合的生长速率,初步筛选特征组合,并与市售典型益生菌乳双歧杆菌BB-12和鼠李糖乳杆菌LGG对照,评价特征组合中益生元对益生菌的促增殖及促产酸能力,并通过益生元降解率和代谢产物分析评价其体外发酵特性。以代谢产物作为主要指标,结果显示不同益生元对益生菌的作用效果差异显著,乳双歧杆菌BL-99与乳糖组合的益生效果较好,而婴儿双歧杆菌YLGB-1496、副干酪乳杆菌K56、副干酪乳杆菌ET-22则与低聚半乳糖组合的益生效果较好。该研究通过高通量组合筛选,为益生菌与益生元的组合提供数据支持,为肠道健康食品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益生元 合生元 体外筛选 发酵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