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22
1
作者 段文江 吴宇 +2 位作者 赵红军 高苏宁 邱康宁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防旋股骨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探讨内固定选择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总结本院自2008年6月~2011年2月分别采用PFNA及DHS内固定方法治疗10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对比观察防旋股骨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探讨内固定选择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总结本院自2008年6月~2011年2月分别采用PFNA及DHS内固定方法治疗10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PFNA治疗46例、DHS治疗62例,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活动度、行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10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PFNA组优于DHS组。结论 PFNA较DHS设计更合理、操作微创,固定牢固,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髓内钉 髋螺钉 内固定 老年
下载PDF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结果比较 被引量:87
2
作者 吴立东 严世贵 +2 位作者 何荣新 戴雪松 王祥华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完全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995~2001年在我院治疗的262例60岁以上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访12~78个月,平均37个月...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完全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995~2001年在我院治疗的262例60岁以上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访12~78个月,平均37个月。结果按Harris评分标准,A组术后优良率达到93.8%;B组术后优良率达78.4%,单极与双极股骨头置换组之间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别;人工股骨头置换后有5例需行全髋翻修手术;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中有2例发生双极之间脱位,7例出现假体周围骨溶解。结论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全髋关节置换结果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并发症 人工股骨头 骨折不愈合
原文传递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8
3
作者 聂治军 常彦海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比较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自2013-06—2014-09诊治的65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20例(PFNA组),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 目的比较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自2013-06—2014-09诊治的65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20例(PFNA组),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45例(其中骨水泥组22例,生物型组23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65例均获得随访9~18个月,平均12个月。3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少于生物型组和骨水泥组,而生物型组少于骨水泥组。3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少于生物型组和骨水泥组,而骨水泥组少于生物型组。3组术后下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型组和骨水泥组明显早于PFNA组,而骨水泥组早于生物型组。生物型组和骨水泥组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优于PFNA组,但生物型组与骨水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3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身体状况较好、骨质稳定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首选PFNA髓内固定;对于伴有严重骨质疏松,不适合内固定治疗以及内固定失败,或预期置换后关节使用年限不长患者,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PFNA 固定治疗 HARRIS评分 髋关节功能 术中出血量 并发症发生率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6
4
作者 左东 周民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7期503-50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解放军空军第四五七医院接受内固定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麻醉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解放军空军第四五七医院接受内固定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麻醉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75~92岁,平均85.67岁;使用传统的神经刺激仪引导行后路腰丛联合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76~93岁,平均85.72岁;使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功能指标、认知功能(定向力、瞬时记忆和注意力计算力等)和术后疼痛的差异。结果麻醉穿刺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分别为(92.32±10.42)、(92.35±11.27)mm Hg和(67.53±6.87)、(67.45±1.25)次/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完成后10min、手术开始时和手术结束时,观察组的MAP分别为(91.03±7.85)、(88.67±8.93)、(85.45±8.12)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5±8.32)、(84.01±7.65)、(80.14±7.54)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时段观察组的HR分别为(67.92±1.89)、(68.12±1.34)、(66.97±1.26)次/min,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25±1.69)、(60.42±1.25)、(60.48±1.89)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定向力、瞬时记忆和注意力计算力等认知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术前降低,而两组间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手术,对患者的心肺功能无明显影响,且麻醉效果好,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超声 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 高龄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5
作者 周洋洋 倪英杰 +2 位作者 李荥娟 陈辉 芮云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33-1040,共8页
目的介绍保守治疗、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多学科综合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近年相关文献,对多种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新治疗模式的特点和应用进行总结分析... 目的介绍保守治疗、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多学科综合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近年相关文献,对多种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新治疗模式的特点和应用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老年非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应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继发移位风险高。移位型骨折则应尽早进行手术,人工半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远期功能结果没有差别。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适合基础情况不佳的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适合基础情况较好、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老年患者。MDT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降低患者死亡率。结论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等术式和MDT新模式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保守治疗 内固定 人工关节置换术 多学科综合诊疗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59
6
作者 杨广忠 欧阳夏辉 陈江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8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42例,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加压空心螺纹钉组24例,动力型加压髋螺钉组173例,动力型加压髁螺钉组45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出血...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42例,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加压空心螺纹钉组24例,动力型加压髋螺钉组173例,动力型加压髁螺钉组45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7年,平均37个月。加压空心螺纹钉组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其他手术组(P<0.05),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术前应正确地评估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和分析骨折类型,合理选择内固定方式和正确的康复锻炼计划,合理地制定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人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式用于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的作用 被引量:59
7
作者 张高峰 马志爽 +4 位作者 王彬 尹曾 杨佩 孙立新 王明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方式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的作用。方法选择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男35例,女55例,年龄65~90岁,体重48~78kg,ASAⅡ或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股神经阻滞组(FNB组)、髂筋膜腔隙...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方式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的作用。方法选择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男35例,女55例,年龄65~90岁,体重48~78kg,ASAⅡ或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股神经阻滞组(FNB组)、髂筋膜腔隙阻滞组(FIC组)和静脉注射芬太尼镇痛组(IV组),每组30例。硬膜外穿刺前30min,FNB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FIC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腔隙阻滞,两组按患者体重给予相应容量的罗哌卡因(<50kg,20ml;50~70kg,25ml;>70kg,30ml);IV组于穿刺前3 min时静脉注射芬太尼0.5μg/kg。三组穿刺期间VAS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芬太尼0.25μg/kg,VAS评分<4分后摆放体位。采取患侧在上、L1~2硬膜外穿刺,硬膜外导管置入完成后改平卧位。记录入室后(T0)、硬膜外麻醉前(T1,FNB组和FIC组阻滞30min后,IV组静脉注射首剂芬太尼3min后)、硬膜外穿刺前变换体位时(患侧在上,T2)、麻醉穿刺成功改为平卧位即刻(T3)和改为平卧位后3 min(T4)的VAS评分;记录硬膜外穿刺时间、穿刺期间芬太尼用量和心血管事件、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IV组比较,T1、T2时FNB组和FIC组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38±9)μg、(38±11)μg vs.(110±18)μg],硬膜外穿刺时间明显缩短[(9±4)min、(9±4)min vs.(17±5)min],心血管事件和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10%、7%vs.37%)(P<0.05或0.01);FNB组和FIC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神经阻滞和髂筋膜腔隙阻滞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期间有明显的芬太尼节俭效应,并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和低氧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 股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体位 股骨颈骨折 老年
下载PDF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9
8
作者 韦文灿 郭景理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0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老年股骨颈股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 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老年股骨颈股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疼痛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术后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与半髋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均有良好疗效,应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状态、合并症及骨折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置换术 半髋置换术 老年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52
9
作者 郭学峰 王裕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488-1491,共4页
[目的]股骨颈骨折是常见骨折,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股骨颈骨折发病率日益增加。股骨颈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老年患者有其特殊性,并发症发病率也较高。老年股骨颈骨折常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可分... [目的]股骨颈骨折是常见骨折,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股骨颈骨折发病率日益增加。股骨颈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老年患者有其特殊性,并发症发病率也较高。老年股骨颈骨折常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可分为内固定治疗和关节置换两大类,其适应证选择常存在交叉和争议。本文查阅近年关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研究的大量文献,从发病特点、各种内固定治疗方式、髋关节置换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 内固定 髋关节置换
原文传递
全髋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51
10
作者 郝林杰 邱裕生 +3 位作者 张育民 宋伟 马涛 王军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比较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或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ipolar hemiarthroplasty,B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5年临床综合疗效及成本效益(cost effectiveness)。方法 169例7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接... 目的比较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或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ipolar hemiarthroplasty,B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5年临床综合疗效及成本效益(cost effectiveness)。方法 169例7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接受THA(n=54)或BHA(n=115)治疗。对比THA组与BHA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半年、2年和5年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X线评估。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5.1年(2~5.7年)。TH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术后脱位率、平均住院费用均高于BHA组,两组平均住院日、手术切口大小、术后5年内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75岁以上患者术后2年及5年时Harris评分、术后5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HA组术后半年时Harris评分高于THA组。结论 THA与B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术后5年临床综合疗效相似,但后者具有手术创伤小、风险低、术后恢复快、成本低等优点,更适用于有较多合并症的高龄体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原则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50
11
作者 丁涛 张保焜 +2 位作者 田少奇 王远贺 孙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35-1440,共6页
目的针对老年髋部骨折主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及粗隆骨折),总结手术方法及内固定物选择标准以及临床应用现状。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老年股骨颈骨折以及粗隆骨折治疗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若无特殊手... 目的针对老年髋部骨折主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及粗隆骨折),总结手术方法及内固定物选择标准以及临床应用现状。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老年股骨颈骨折以及粗隆骨折治疗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若无特殊手术禁忌证,65岁以下患者建议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或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65~80岁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身体情况相对较差的高龄患者可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稳定型骨折可选用DHS或第3代Gamma钉;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骨折,可根据骨折类型、骨质情况等选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粗隆顺行髓内钉等髓内固定系统以及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微创内固定系统等髓外固定系统;高龄粉碎性股骨粗隆骨折建议行髋关节置换。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治疗应结合骨折类型及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及内固定物,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粗隆骨折 内固定材料 髋关节置换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7
12
作者 刘凤国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为老年患者选择更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总结2010年1月~2013年1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21例,其中半髋关节置换术80例,全...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为老年患者选择更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总结2010年1月~2013年1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21例,其中半髋关节置换术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41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半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优良率(87.8%)高于半髋关节置换组(7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半髋关节置换术均是有效方法,对于可耐受手术、预期寿命长的病人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能会得到更有利的功能恢复。对于身体条件差、预期寿命短的患者可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半髋关节置换 全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的选择和疗效评价 被引量:46
13
作者 张金辉 张科学 +4 位作者 张立海 张里程 陈超 唐佩福 张伯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8-541,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 TA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并发症。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6月共178例患者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所选髓内... 目的分析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 TA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并发症。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6月共178例患者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所选髓内钉的不同分为PFNA组(100例)和Inter TAN组(7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及伤后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进行比较;术后采用Harri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时间均明显少于Inter TAN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0,P=0.206)。两组各有2例切口出现红肿,经清创后愈合;其余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PFNA组92例、Inter TAN组63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1个月;失访患者中PFNA组4例死亡,Inter TAN组3例死亡,其余患者失联。PFNA组(含4例死亡患者)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髋内翻2例,并发症发生率4.2%;Inter TAN组(含3例死亡患者)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髋内翻2例,并发症发生率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7,P=0.782)。术后X线片示骨折线消失,均未出现畸形愈合、骨不连、感染、内固定物松弛失效等并发症,患者可正常行走;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4,P=0.188)。末次随访时,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4,P=0.113)。结论 PFNA是治疗伴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Inter TAN更适用于较年轻及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Inter TAN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14
作者 陈驰 郭骏 +3 位作者 禹志宏 孙晨 曹洪 徐清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8期646-649,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行THA并采取加速康复(ERAS)理念治疗的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设为ERAS组,从同期行THA并...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行THA并采取加速康复(ERAS)理念治疗的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设为ERAS组,从同期行THA并采用传统康复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设为传统组。于术后24 h、48 h、72 h对2组患者进行VAS评分并计算其评分优占比;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对2组患者进行Harris评分。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满意度及遵医嘱情况。结果ERAS组术后24 h、48 h的VAS评分优占比更高,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术后72 h的VAS评分优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ERAS组Harris评分较传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传统组的26.7%,ERAS组患者住院时间(7.4±1.6)d明显短于传统组的(12.2±2.9)d,ERAS组满意度及遵医嘱情况高于传统组,2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THA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运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加速康复 老年患者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0
15
作者 罗大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6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我院2010~2015年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7例,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观察两种手术方式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Harris 评分、假体的翻新情...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我院2010~2015年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7例,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观察两种手术方式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Harris 评分、假体的翻新情况、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变化情况。结果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少(P<0.05),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2个月,发现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Harris评分低、假体翻新多、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加重比例少( P<0.05)。结论对于高龄体弱、并发症多的患者应选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而对于高龄体健、并发症少患者则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高龄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5
16
作者 骆雷锋 袁文旗 刘照树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第6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2014年1—4月接诊的8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采取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50例(髋关节组),采取人工... 目的探讨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2014年1—4月接诊的8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采取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50例(髋关节组),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35例(股骨头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前及术后1年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于术后1年,比较临床疗效优良率。结果髋关节组手术时间(123.58±21.34)min,明显比股骨头组手术时间长(76.86±13.26)min,术中出血量(428.12±65.60)m L、术后引流量(164.94±25.63)m L,明显多于股骨头组(229.45±35.86)m L、(97.56±19.43)m L;髋关节组术后优良率78.00%,明显高于股骨头组54.28%(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手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髋关节组活力、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结果均明显高于股骨头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更为显著,而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操作简单、创伤更小;临床上可根据患者股骨颈骨折具体情况和患者身体状况等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 股骨头 置换术 老年
下载PDF
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李建国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12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 比较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骨水泥型组35例和生物型组35例.分别实施骨水泥型人工半... 目的 比较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骨水泥型组35例和生物型组35例.分别实施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和生物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相关指标及随访指标的差异.结果 骨水泥型组手术时间(61.2±11.3)min长于生物型组(53.3±10.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部分负重时间(4.0±1.6)d、术后完全负重时间(30.3±6.8)d及住院时间(18.2±2.4)d明显短于生物型组(20.7±2.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中出血量(175.3±40.3)ml及术后出血引流量(120.4±33.2)ml均少于生物型组(213.3±30.4)ml、(185.5±26.6)ml(P<0.05).骨水泥型并发症总发生率11.43%(4/35)明显低于生物型组34.29%(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型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Harris)及巴氏日常生活功能量表(Barthel 指数)评分明显高于生物型组(P<0.05);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生物型组(P<0.05).结论 与生物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相比,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具有临床症状改善快、预后好、相关并发症少的优点,尤其适合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型假体 骨水泥型假体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疗效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置入内固定的隐性失血比较 被引量:35
18
作者 龙秋平 廖前德 +3 位作者 尹科 钟达 牛兵 丁登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0期5460-5465,共6页
背景:隐性失血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存在的一个重要隐患,可导致患者内固定治疗后处于贫血状态,影响切口愈合及患者恢复。目的:比较分析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术期失血量及其影响... 背景:隐性失血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存在的一个重要隐患,可导致患者内固定治疗后处于贫血状态,影响切口愈合及患者恢复。目的:比较分析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术期失血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两种方法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0例,其中年龄≥80岁的患者21例,年龄<80岁的患者49例;体质量指数>30kg/m2的患者28例,体质量指数≤30kg/m242例;使用防旋髓内钉固定30例,动力髋螺钉固定40例。根据身高、体质量和内固定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变化,使用Gross方程计算围术期失血量。结果与结论:患者平均失血量为936mL,其中显性失血量为237mL,隐性失血量为699mL。隐性失血占失血总量达74.7%。动力髋螺钉组显性失血量高于防旋髓内钉组,隐性失血量低于防旋髓内钉组,高龄患者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均高于非高龄患者,男性与女性患者之间及肥胖与非肥胖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隐性出血是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后失血的主要原因;防旋髓内钉术式隐性失血量较动力髋螺钉大;高龄是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科植入物 股骨转子间骨折 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 围手术期 隐性失血 显性失血 高龄
下载PDF
手术室术中保温干预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出血量、体温及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19
作者 苟全霞 《血栓与止血学》 2017年第3期501-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术中保温干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出血量、体温及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手术室术中保温干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出血量、体温及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保温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出血量、体温等围术期指标,分析其干预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水平,同时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护理满意度评分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评价其股骨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及疼痛度,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aPTT、PT、Fbg、TT水平与干预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aPTT、PT、TT明显缩短(P<0.05),Fbg升高(P<0.05);观察组FIM、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cGil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手术室保温干预可明显降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出血量,改善体温,减少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干预 老年股骨骨折 出血量 体温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4
20
作者 张剑 杨俊峰 +2 位作者 刘耀辉 王蜜 韩芳芳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1月武汉市第九医院骨科治疗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性29例,女性43例;年龄60~85岁,平均74.9岁。患者随机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置...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1月武汉市第九医院骨科治疗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性29例,女性43例;年龄60~85岁,平均74.9岁。患者随机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置换组)和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组(微创组),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SF-36和Harris评分(HHS评分)。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54.97±10.26)min、术中出血量(151.07±36.68)mL、术后下地活动时间(4.53±1.09)d,明显优于置换组(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1周髋关节功能评分(66.23±3.59)分、术后1个月(77.83±3.51)分、6个月(83.19±3.99)分显著优于置换组(P<0.05);微创组患者SF-36生理功能(52.91±9.52)分、身体疼痛(55.16±7.83)分、HHS评分(88.71±5.39)分,同置换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结论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关节稳定性好、易于运动功能恢复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微创 髋关节置换 运动功能 老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