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主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舒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1期106-108,共3页
严歌苓,作为令人瞩目的旅美作家,在文坛和批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她的小说创作颇丰,作品中意象丰富,视域宏大,从多个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本文将从政治角度、种族文化以及其近期的史诗性创作等几个部分对其作品进行探究,关注... 严歌苓,作为令人瞩目的旅美作家,在文坛和批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她的小说创作颇丰,作品中意象丰富,视域宏大,从多个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本文将从政治角度、种族文化以及其近期的史诗性创作等几个部分对其作品进行探究,关注不同时期严歌苓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女性形象,体现出作者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女性主义的观点。严歌苓不同时期的创作完整地呈现了一个女性主体渐次生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女性创作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下载PDF
农村远程教育与女性农民工职业培训互动研究——基于女性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康红梅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13-17,共5页
农村远程教育在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参与意愿和积极性不高。在全球金融危机风暴影响下,大量农民工包括女性农民工返乡就业,农村远程教育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强调女性视角,利用女性农民工精... 农村远程教育在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参与意愿和积极性不高。在全球金融危机风暴影响下,大量农民工包括女性农民工返乡就业,农村远程教育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强调女性视角,利用女性农民工精英性特点,对其进行职业培训,探索多元职业与就业培训模式,从而为农村远程教育创新提供活力,更好地实现远程教育的目标,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远程教育 女性视角 女性农民工 职业培训
下载PDF
《红楼》里的疯女人——女性主义视域中的赵姨娘 被引量:1
3
作者 郭乙瑶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7-92,共6页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具有鲜明特点的角色。本文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对赵姨娘的多次"抗争"进行分析,探究其性格变化的轨迹。赵的行为方式不符合父权制法则,在对话语权和生存地位的争夺中屡屡遭到失败,使其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具有鲜明特点的角色。本文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对赵姨娘的多次"抗争"进行分析,探究其性格变化的轨迹。赵的行为方式不符合父权制法则,在对话语权和生存地位的争夺中屡屡遭到失败,使其生存环境不断恶化,逐步被扭曲了人格,最终从"美女"蜕变为"昏聩不堪"的疯女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姨娘 女性主义 话语权 生存环境 性格变化
下载PDF
复仇的正义性与身体政治——读《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前传》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宏图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3年第3期44-54,共11页
本文对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哈姆莱特〉前传>中的王子形象、女性视角中的王子复仇的涵义及其与身体政治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作了详尽的分析与阐释.这一切都是在与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剧本的对比中进行的.本文以... 本文对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哈姆莱特〉前传>中的王子形象、女性视角中的王子复仇的涵义及其与身体政治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作了详尽的分析与阐释.这一切都是在与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剧本的对比中进行的.本文以为,厄普代克对王子形象的解构与重构并不纯然是他个人的选择,而是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将感性生命置于抽象伦理观念之上的必然结果.这种全新的展示带有极大的暧昧性,既表现了复仇事件的复杂性,也使人们在价值评判中陷于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前传》 约翰·厄普代克 复仇题材 正义 人物形象
原文传递
从女性视角浅析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婷婷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5-57,共3页
《傲慢与偏见》描写了女性的生活和婚姻,成功塑造了具有时代反叛精神的女主人公形象伊丽莎白。作者简.奥斯丁的思想在当时具有进步性,为女性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 女性视角 简·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 伊丽莎白
下载PDF
父权制道德观影响下的女性抉择困境——剖析伍尔夫的小说《达洛卫夫人》和《到灯塔去》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晓涛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1-36,共6页
女性主义视角认为,父权制道德文化观念束缚了女性身心的发展,造成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面临抉择时的困境。通过仔细分析伍尔夫小说《达洛卫夫人》和《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人物身份问题,发现这种困境首先表现为女性的社会角色定位除了选择... 女性主义视角认为,父权制道德文化观念束缚了女性身心的发展,造成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面临抉择时的困境。通过仔细分析伍尔夫小说《达洛卫夫人》和《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人物身份问题,发现这种困境首先表现为女性的社会角色定位除了选择母亲身份,此外别无出路;其次女性在话语冲突中根本不可能成功建构女性自我;再者女性在内在心理中追寻个人空间时容易迷失自己,从而遭遇生或死的两难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尔夫 父权制道德 女性主义视角 母亲身份
下载PDF
女性主义视角下《小妇人》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佳畅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81-85,共5页
露易莎·梅·奥尔科特的经典儿童文学名著《小妇人》具有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为探讨女性主义意识对翻译实践的影响,选取了两个较有代表性的中译本对其翻译策略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对比分析。刘春英译本对原作者的感悟更为深入细... 露易莎·梅·奥尔科特的经典儿童文学名著《小妇人》具有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为探讨女性主义意识对翻译实践的影响,选取了两个较有代表性的中译本对其翻译策略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对比分析。刘春英译本对原作者的感悟更为深入细腻,更好地契合了女性微妙的情感心理和身份认同,采用了增补、本土化改编、加写前言和脚注等多种翻译策略,成功地再现了原作中的性别意识和谱写女性赞歌的创作意图,也显现了自身的女性身影。王之光的译本看似中规中矩,遵循传统的翻译忠实观,实则遮蔽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意识,削弱了原作的感染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视角 《小妇人》 女性主义翻译 翻译策略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茶花女》 被引量:5
8
作者 龚晓霞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89-90,共2页
《茶花女》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妓女玛格丽特的形象。她对真挚的爱情充满了热切的渴望和追求,她不甘心被命运摆布,而最终却又难逃厄运,以悲剧结束了短暂的一生。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茶花女》,讲... 《茶花女》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妓女玛格丽特的形象。她对真挚的爱情充满了热切的渴望和追求,她不甘心被命运摆布,而最终却又难逃厄运,以悲剧结束了短暂的一生。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茶花女》,讲述了一位女性从对男权主义的顺从,到女性意识的觉醒,奋力抗争男权意识,到最终迷失女权意识的过程。本文阐述了《茶花女》的创作背景,同时,从女权主义视角对小说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花女》 创作背景 女权主义视角 解读
下载PDF
论股份合作改革中“性别化”的土地权利——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的研究个案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晓莉 张潮 李慧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48-55,共8页
随着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改革的推进,妇女个体的合法权益屡屡遭到剥夺。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农嫁女"的合法土地权利受侵,属于公共行政管理问题,而非单一的妇女问题。它不仅侵害了妇女的合法权利和身心健康,也对国家推行城乡一... 随着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改革的推进,妇女个体的合法权益屡屡遭到剥夺。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农嫁女"的合法土地权利受侵,属于公共行政管理问题,而非单一的妇女问题。它不仅侵害了妇女的合法权利和身心健康,也对国家推行城乡一体化改革形成强大阻力。明确并完善农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格的界定标准和操作规则,保障弱势妇女群体参与村民自治,强化推行性别平等的村规民约修订,弱化农村传统的社会性别偏好,有助于应对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股份合作 农嫁女 女性主义视角 湖北洪湖
下载PDF
性别角逐中的女性——王安忆小说中女性意识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惠欣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98-102,共5页
从王安忆的“三恋”、《米尼》、《我爱比尔》、《长恨歌》等作品中,可以考察出“性别意识”对其创作主题的影响及其小说创作的性别特征:1、性别游戏间倒错的女性位置;2、传统性爱中反叛的女性之躯;3、游离于政治与伦理的女性命运。
关键词 王安忆 小说 女性意识 女性写作 文学研究 创作主题 《米尼》 《我爱比尔》 《长恨歌》
下载PDF
父权文化笼罩下的女性群像——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海迎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5-67,共3页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多数女性被描述成自私、冷漠、空虚、金钱至上,具有依附性等。从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这些非道德的女性形象和她们的悲剧生活与当时所处的父权社会有着密可分的关系,她们是父权制度的受害者。虽然父权文化仍占主导地...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多数女性被描述成自私、冷漠、空虚、金钱至上,具有依附性等。从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这些非道德的女性形象和她们的悲剧生活与当时所处的父权社会有着密可分的关系,她们是父权制度的受害者。虽然父权文化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女权主义已经萌芽,"现代女性"逐渐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视角 父权社会 依附性 新女性1
下载PDF
女性视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评徐静蕾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雪华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75-77,共3页
文章选取叙事学理论中的"叙事视角"为切入点,兼用女性主义理论对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我"这一独特的叙述视角做出全方位的透视——内在的固定式内聚焦叙述视角及外在的女性主义叙述视角。前者使小说具... 文章选取叙事学理论中的"叙事视角"为切入点,兼用女性主义理论对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我"这一独特的叙述视角做出全方位的透视——内在的固定式内聚焦叙述视角及外在的女性主义叙述视角。前者使小说具有第一人称独白式叙述的特质,后者使作品潜在的深层次意蕴得以彰显。独特的叙述视角的运用成就了当年内地四小花旦之一的徐静蕾,荣获第5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银贝壳奖",这是中国电影界在国际获得的最高奖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视角” 叙述者 “我” 固定式内聚焦叙述 女性主义视角
下载PDF
试论李清照词作的艺术魅力 被引量:3
13
作者 闫冠华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84-86,共3页
南宋词人李清照,在以传统儒家文化为主的男权社会中,她"巾帼不让须眉",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以及生活经历,以一位女性作家特有的角度,用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感情创作了美丽动人的诗篇。在词作中,写出女性特有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 南宋词人李清照,在以传统儒家文化为主的男权社会中,她"巾帼不让须眉",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以及生活经历,以一位女性作家特有的角度,用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感情创作了美丽动人的诗篇。在词作中,写出女性特有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的认知观,形成了极富女性特征的"易安体",从而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婉约词宗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词作 艺术魅力 女性视角
下载PDF
“多重叙事”下的女性主义解读——评芥川龙之介《竹林中》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世昌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7-40,共4页
《竹林中》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糅合了古典遗风与现代风格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这篇小说的独特叙事方式自问世以来就深受人们推崇,而它的推理小说的痕迹尤为人津津乐道。笔者从女性主义的视角介入,结合日本原初创世造人神话,分析了... 《竹林中》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糅合了古典遗风与现代风格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这篇小说的独特叙事方式自问世以来就深受人们推崇,而它的推理小说的痕迹尤为人津津乐道。笔者从女性主义的视角介入,结合日本原初创世造人神话,分析了该篇小说在"多重叙事"写作"陷阱"中深藏的作家女性观源自传统而又趋向复杂的特殊性,使得这篇作品有了全新的解读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中》 “多重叙事” “戏剧”呈现 神话原型 女性主义视角
下载PDF
羁绊、平等、自由:女性参与马拉松运动的抗争、诉求与超越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晓琳 姜志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46,共6页
文章基于女性主义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对女性参与马拉松运动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女性在参与马拉松运动的历史脉络中,经历了羁绊、平等、自由三个阶段,分别体现出抗争、诉求和超越的时代特征。在羁绊阶段,女... 文章基于女性主义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对女性参与马拉松运动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女性在参与马拉松运动的历史脉络中,经历了羁绊、平等、自由三个阶段,分别体现出抗争、诉求和超越的时代特征。在羁绊阶段,女性马拉松运动在抗争中经历闯入男性领地、进入奥运会和推广普及三阶段;在平等阶段,女性在诉求中追求马拉松运动参与性别平等的价值内涵和差异认可;在自由阶段,女性理性对待马拉松运动中平等身体权利的追求、运动生活方式的建构和女性运动文化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松运动 女性参与 女性主义视角 历史演进 性别平等 女性体育
下载PDF
论《最后旅程》对《简·爱》男权秩序和殖民话语的消解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素娣 张强宏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8期809-812,共4页
《夏洛特——简·爱的最后旅程》模拟女性视角和女性话语,以实验式创作笔法表现女性主义反叛意识和价值观,同时消解了《简·爱》内化了的男权秩序权威(神权、父权和父权)和殖民意识,以戏谑的口吻揭示女性主义视阈可能带来的女... 《夏洛特——简·爱的最后旅程》模拟女性视角和女性话语,以实验式创作笔法表现女性主义反叛意识和价值观,同时消解了《简·爱》内化了的男权秩序权威(神权、父权和父权)和殖民意识,以戏谑的口吻揭示女性主义视阈可能带来的女性强权,以及女性主义话语强权造成的男性心理生存平衡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视阈 殖民话语 心理生存平衡
下载PDF
性别与权力:女性主义视角下乡村“家”空间的演变——以成都市明月村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满洪 陈兴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5-160,共6页
立足女性主义视角,以成都明月村为案例进行研究,探究旅游介入下明月村“家”空间演变中女性的成长路径以及性别权力关系的基本架构。研究表明:“权力-资本-人”的作用加速了传统明月村“家”空间的分化与演变,原始化的家庭生活空间被乡... 立足女性主义视角,以成都明月村为案例进行研究,探究旅游介入下明月村“家”空间演变中女性的成长路径以及性别权力关系的基本架构。研究表明:“权力-资本-人”的作用加速了传统明月村“家”空间的分化与演变,原始化的家庭生活空间被乡村旅游生产挤占,逐渐演变成商业化的生产空间。同时,明月村家庭住宅在不断被功能化和商业化的过程中,现有家庭空间的性别与权力秩序也在发生重构:(1)旅游发展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拓展了明月村女性的话语空间,女性主体成为家庭供养的重要参与者和直接生产者,逐渐实现家庭话语权从失语向在场、从边缘化向中心化的转移。(2)伴随着女性主体性的成长以及女性话语权的拓展,家庭中的夫妻关系趋于平等化,直接扭转了传统意义上“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家庭权力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与权力 “家”空间 家庭话语权 女性主义视角 成都市明月村
下载PDF
On the Feminist Comparative Study of Views on Marriage Betwee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and Modern Times—Taking Pride and Prejudice for Example
18
作者 张平 《海外英语》 2016年第9期176-178,共3页
Marriage is a theme influenced by cultural progress. Economic factor is one of the main elements that people of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considered when deciding a marriage.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interest result... Marriage is a theme influenced by cultural progress. Economic factor is one of the main elements that people of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considered when deciding a marriage.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interest results in the advent of some tragic marriages while now it is a side reason. However, women today have made great advancement in education background,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social status. Women gradually have their economic ability, autonomy and social status. Hence, they began to lay emphasis on the equality and sense of happiness. This is why the views on marriage vary in different era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view of marriage from the nineteenth- century English novel Pride and Pejudice, is dedicated to elucidating the changes and improvements of view on marriage from feminist perspective via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people's view on marriage between the early 1800 s and modern times, and then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women's degree of receptive education can influence their social status and view on marriage. In modern times the view on marriage based on equality attribute to the sense of happiness of a family and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marri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EARLY 1800s modern times view on MARRIAGE feminist perspective SIMILARITIES differences degree o
下载PDF
Women's Tragedy:A Feminist Reading of Sons and Lovers
19
作者 邹世琴 《海外英语》 2011年第6X期275-278,共4页
The novel Sons and Lovers, which is Lawrence's best acclaimed work, is of autobiographic air. It is called the best representation of Sigmund Freud's "Oedipus Complex"theory by critics, though Lawren... The novel Sons and Lovers, which is Lawrence's best acclaimed work, is of autobiographic air. It is called the best representation of Sigmund Freud's "Oedipus Complex"theory by critics, though Lawrence denied having read Freud before writing the novel. However, it can shed new light on the novel when read in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Paul's road to become a real man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his mother, Miriam and Clara, who is Paul's first and second loves respectively.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novel in feminist perspective and concentrate on the three women's sacrifice to Paul's growth in a man-centered society, in hope of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intension of the no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edipus Complex" feminist perspectIVE TRAGEDY
下载PDF
“异”的世界——解读多和田叶子的《入赘的狗女婿》 被引量:1
20
作者 邢以丹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1-75,共5页
多和田叶子(Yoko Tawada)是活跃于世界文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日本当代女性作家。她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作品令人回味无穷。其1993年荣获芥川奖(Akutagawa)的作品《入赘的狗女婿》,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异"的世界具有独特的艺术... 多和田叶子(Yoko Tawada)是活跃于世界文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日本当代女性作家。她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作品令人回味无穷。其1993年荣获芥川奖(Akutagawa)的作品《入赘的狗女婿》,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异"的世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可管窥作家特有的文学理念和生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赘的狗女婿 多和田叶子 女性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